六年級語文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難點知識習題_第1頁
六年級語文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難點知識習題_第2頁
六年級語文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難點知識習題_第3頁
六年級語文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難點知識習題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六年級語文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難點知識習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文言文閱讀。楚人學舟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于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遽謝舟師,椎鼓速進,亟犯大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然則以今日之危者,豈非前日之幸乎?(注)楚:楚國(古國名)。折:掉頭。旋:轉彎椎:用椎敲,古代作戰(zhàn),前進時以擊鼓為號。亟:突然。犯:碰到。柁:同“舵”。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楚人有習操舟者:_   _始折旋疾徐:_   _遽謝舟師:_   _2翻譯下列句子遂以為

2、盡操舟之術。_椎鼓速進。_3本文告訴人們的道理是:_2. 小古文閱讀。_一朝閑暇,眾監(jiān)官都安排酒席,一則與他接風,一則與他賀喜。正在歡飲之間,猴王忽停杯問曰:“我這弼馬溫是個什么官銜?”眾曰:“官名就是此了?!庇謫枺骸按斯偈莻€幾品?”眾道:“沒有品從?!焙锿醯溃骸皼]品,想是大之極也?!北姷溃骸安淮蟛淮?,只喚做未入流?!焙锿醯溃骸霸趺唇凶鑫慈肓??”眾道:“末等。這樣官兒,最低最小,只可與他看馬。似堂尊到任之后,這等殷勤,喂得馬肥,只落得道聲好字;如稍有些尫羸,還要見責;再十分傷損,還要罰贖問罪?!焙锿趼劥耍挥X心頭火起,咬牙大怒道:“這般藐視老孫!老孫在那花果山,稱王稱祖,怎么哄我來替他養(yǎng)馬?養(yǎng)

3、馬者,乃后生小輩下賤之役,豈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將去也!”忽喇的一聲,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寶貝,幌一幌,碗來粗細,一路解數(shù),直打出御馬監(jiān),徑至南天門。眾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乃是個弼馬溫,不敢阻當,讓他打出天門去了。(本文選自西游記,選入時有改動)1此段選自西游記里的哪個故事?請在文中橫線上寫上題目。2讀一讀橫線的句子,理解句意后加合適的標點。3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下列詞句:“未入流”:_ “見責”:_養(yǎng)馬者,乃后生小輩下賤之役,豈是待我的?_4根據(jù)短文內容填空:孫悟空被封的官名是_,他原本以為_,但聽了眾仙的話后才知道_,得知真相后,孫悟空覺得_。5從這段話中,你覺得孫悟空的個性特點是(

4、60;)A.桀驁不馴 B.活潑樂觀 C.忠心耿耿 D.嫉惡如仇3. 文言文閱讀。曹沖稱象曹沖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時孫權嘗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芍??!碧娲髳偅词┬醒?。注智:通“知”,知識。致:送來。訪:詢問。咸:都。理:辦法,道理。校:通“較”,比較。施行:實施,按這個辦法做。1借助注釋,先理解短文的意思,再根據(jù)提示填空。2用自己的話說說“曹沖稱象”的辦法。_。3呂氏春秋·察今記載了刻舟求劍這則富言故事: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

5、從墜?!敝壑?,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己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這個故事和“曹沖稱象”比較,就解訣問題的角度來看,兩者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呢?_4. 閱讀理解。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鄙龠x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解釋下列加點詞。志在高山_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_2將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譯文:_3選用原文同語填空。A伯牙鼓琴選自_B出自本文的兩個成語是_和_C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是因為他“_”。4伯牙和

6、鐘子期的友情讓人羨慕,根據(jù)你的積累請你寫出有關“友情”的古詩句:_,_。5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本文給你的啟示或者道理是什么?_5.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shù)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注釋)祠(cí):祭祀。周代貴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個季度祭祀都有專門的稱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員。舍人:門客,手下辦事的人。卮(zh):古代的一種盛酒器,類似壺。1解釋

7、下列加點的詞語。舍人相謂曰:_終亡其酒:_2對文中畫線句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數(shù)人飲之不足:大家一起喝這壺酒不足夠。B.吾能為之足:我能夠為它畫腳。C.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蛇固然沒有腳,你為什么給它畫腳呢?D.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要求大家在地上畫蛇,先畫好的人喝這壺酒。3根據(jù)上文內容,可以用一個成語來表示:_。4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_6. 閱讀下文,完成練習。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無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將上太行,以驥與牛駕,子將誰策?”耕柱子曰:“將策驥也?!蹦釉唬骸昂喂什唧K也?”耕柱子曰 :“驥足以策?!?#160;墨子曰:“我亦以子為足以策,故怒

8、之?!备游颉W⑨層和ā坝狻?,超過,勝過。驥:好馬。誰策:即“策誰”,趕哪一種(指驥或牛)。1解釋文中的加點詞語: 何故策驥(_)2下列“我亦以子為足以策,故怒之?!币痪涞姆g正確的一項是(  )A.我也認為你是值得鞭策的 B.我也是給了你足夠的鞭策C.我也是把你當作好馬的腳 D.我也認為你足夠成為好馬3我無愈于人乎?”從耕柱子的語氣中可以看出他_的態(tài)度。4“耕柱子悟”,下列對“悟”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他明白了自己就是被“策”的鞭 B.他領悟到自己應不斷努力進步C.他知道了自己確實不如別人優(yōu)秀

9、0;D.他明白了墨子對自己抱有希望。7.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鷸蚌相爭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卑鲆嘀^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眱烧卟豢舷嗌?,漁者得而并禽之。1給下面的漢字注音。_  曝   喙   箝   舍2解釋下列劃線的字詞。 蚌方出曝:_不肯相舍:_3文中矛盾對立的雙方及其表現(xiàn)是_,導致的結果是_。4依據(jù)本文內容判斷下面句子的對錯。 “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币陨侠首x節(jié)奏劃分正

10、確。( )文中鷸和蚌對話的語氣有威脅的意味它們彼此以對方弱點相威脅。( )這個寓言是戰(zhàn)國時楚國的蘇代給楚王講的一個故事,楚王聽了這個故事,打消了攻打趙國的念頭。( )這個寓言的寓意是:自相殘殺的結果是任何一方都不會占到便宜,獲利的是第三方。( )5鷸和蚌在那樣的情況下應該怎么辦?_8. 課外閱讀。管鮑之交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遇時。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嘗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

11、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弊⑨專簢L:曾經(jīng)。賈:做生意。1下列加點的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罷免)B.吾嘗三戰(zhàn)三走(逃跑)C.鮑叔不以我為愚(可以)2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1)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_(2)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_3管仲以“吾嘗,鮑叔不以我,知我”的句式列舉了自己的_種不足但卻得到鮑叔牙的_。4短文主要講述了_和_之間的深厚友誼,它與課文_有異曲同工之妙。9.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問題。兩小兒辯日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

12、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給劃線字注音。_  _  _  _  _  _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兩小兒辯斗_我以_日始出時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湯_孔子不能決_也孰_為汝多知_乎3下面兩句話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間接引用句。試將第一句改寫為間接引用句,將第二句改寫為直接引用句。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盻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_4“

13、孰為汝多知乎?”你覺得這能怪孔子嗎?這說明了什么?_5兩小兒的“辯斗”對你有什么啟發(fā)?請聯(lián)系實際談談。_10.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城之東,民家畜一犬,甚羸一夕,鄰火卒發(fā),延及民家。民正熟寢,犬連吠不覺。起曳其被,寢猶如故。復踞床以口附民耳大嗥,民始驚。視煙已滿室,急呼妻女出,室盡燼矣。民遂謂所親曰:“吾家貧,犬食恒不飽,不謂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難也。彼日厚享其人之食,而不顧其患難者,其視犬為何如耶?”注釋:羸:瘦弱。 卒:同“猝”,突然。及:到。曳:拖;拉。踞:蹲。嗥:(獸)叫始:才。恒:一直。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的意思延及民家延:_急呼妻女出妻:_彼日厚享其人之食彼:_不顧其患難者顧:_

14、 2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起曳其被,寢猶如故譯文:_犬食恒不飽,不謂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難也譯文:_3閱讀文章后,本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_11.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題。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必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狈礆w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下邊句子的大意。(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2)寧信度,無自信也。_2這個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什么?_12. 課外閱讀。_昔者,有饋魚于鄭相者,鄭相不受?;蛑^鄭相曰:“子嗜魚,何故不受?”對曰:“吾以嗜魚,故不受魚。受魚失祿,

15、無以食魚。不受得祿,終身食魚?!弊⑨?鄭相:鄭國的宰相?;?有人。子:您,對人的尊稱。對:回答。祿:做官的俸祿。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1)昔者:_(2)何故不受:_(3)吾以嗜魚:_2將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_3請給這篇小古文擬個題目,寫在文前的橫線上。4鄭相為什么不接受別人送來的魚?(用自己的話回答)_13. 閱讀學弈,回答問題。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1朗讀“為是其智弗若與”應該讀出(_)的語氣。朗讀“曰:非然也”應該讀出(_)的語氣。A疑問   B反問   C否定   D肯定2用“_”在文中畫出描寫兩個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句子。3讀完這個故事,你受到怎樣的啟示?_14. 閱讀理解。學弈弈秋,通國之 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為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