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02018部編版)第三單元10《短文兩篇》知識點歸納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02018部編版)第三單元10《短文兩篇》知識點歸納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02018部編版)第三單元10《短文兩篇》知識點歸納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02018部編版)第三單元10《短文兩篇》知識點歸納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短文兩篇?知識點梳理?答謝中書書?知識點梳理一、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時期的思想家、醫(yī)學(xué)家和文字家。又被稱為“山中宰相。他的?答謝中書書?,描繪山川秀美,清新簡淡,為歷代寫景名作。二、譯文山川風(fēng)光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議論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猿、鳥此起彼伏地鳴叫著;夕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可以欣賞這種奇麗風(fēng)光了。三、重點詞語1、四時俱備。 四時:四季。 俱:都 2、曉霧將歇 。歇:消散3、夕日欲頹,沉

2、鱗競躍。欲:將要。頹:墜落。 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 競躍:爭著跳躍。4、欲界之仙都。欲界:沒有擺脫世俗七情六欲的眾生所處的境界。這里指人間。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妙世界。5、自康樂以來。康樂:指南朝宋山水詩人謝靈運。6、未復(fù)有能與奇者。 與:參與,這里指欣賞 7、五色交輝。交輝:交相輝映四、課文理解性默寫1、 統(tǒng)領(lǐng)全文,充當(dāng)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2、 運用仰觀俯察兩種視角,寫白云高山流水三種風(fēng)物的對偶句是“頂峰入云,清流見底。3、 講究色彩搭配,表現(xiàn)一年之美,呈現(xiàn)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景象的對偶句是: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4、 將聽覺、視覺結(jié)合,由靜入動,表現(xiàn)一日之美

3、,傳達出生命氣息的對偶句是:“曉霧將歇,猿鳥亂鳴;昔日欲頹,沉鱗競躍。5、 文中最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6、 表現(xiàn)晨昏變化之美的句子是:曉霧將歇,猿鳥亂鳴;昔日欲頹,沉鱗競躍。7、表現(xiàn)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五、課文內(nèi)容探究。1這篇文章是一幅清麗的山水畫,作者在文中是用哪一個字來概括它的特點的?美。這個字點明了文章的中心。2這個字所在的這句話在全文起什么作用?統(tǒng)領(lǐng)全文。3全文為了說明這個“美字作者寫了什么時候的景物?四季,晨昏。4寫了哪些景物?在文中圈點出來峰、流、石壁、林、竹、魚、霧.、猿鳥、夕日、鱗.

4、5這些景物是雜亂無章的嗎?作者按什么樣的順序來寫的?不是。由仰視到俯視再到平視。由早到晚?!拘〗Y(jié)】:作者依次向展現(xiàn)了山川四時的美景,和一天中晨昏風(fēng)光的變化,為我們勾畫了一個活靈敏現(xiàn)、興趣盎然的山林世界。6向我們展現(xiàn)了這么美的世界之后,作者發(fā)出了怎樣的感概呢?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8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樣的心情?自豪,得意之情。9古人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的描寫其實承載著作者自己的心情和情感,作者向我們展現(xiàn)了這么美妙的世界,他又是在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呢?最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是什么?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以及與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最能

5、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是:“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9、感知文章構(gòu)造: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本文雖屬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你認為全文可分為幾部分,看看應(yīng)該如何分才好?幾部分之間有何聯(lián)絡(luò)?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lǐng)全文。中間的寫景部分,先仰視“頂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見底,再平視“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曉與“夕兩層來寫。最后以感慨總括前文。10、作者是怎樣描繪秀美的山川風(fēng)光的?先仰視“頂峰入云,再俯視“清流見底,又平看“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曉“夕兩層來寫,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時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變化,動靜的結(jié)合等。能分

6、析出一兩點即可六、常見考點梳理1、山川之美,在詩人陶弘景的筆下是怎樣的情景?引原句答、頂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2、作者是怎樣從聽覺與視覺的角度來寫一天中的景物變化?引原句答: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3、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繪自己隱居地的秀美風(fēng)光?答:從形態(tài)、色彩、聲音三個方面描摹其美景的。4、陶弘景是怎樣贊賞謝靈運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答: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5、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答: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思想。6、中心思想表達的思想感情答:本文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7、書是一種怎樣的體裁?

7、答:書即書信,是一種應(yīng)用性文體,可具有文學(xué)性。8、文中提到的“康樂指誰?作者舉他有什么用意?答:“康樂指謝靈運。說明可以欣賞領(lǐng)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9、找出文中的議論句,說說其作用。答:最后一句。說明可以欣賞山水之美的人很少。10、文中描繪了哪些景物?請用一個短語來概括短文內(nèi)容。答:峰、流、壁、林、竹、霧、猿、鳥、夕日、沉鱗等景物。短文是:欲界之仙都11、“頂峰入云,清流見底表現(xiàn)了 山水相映 之美。12、“兩岸石壁,五色交輝表現(xiàn)了 色彩配合 之美。13、“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表現(xiàn)了 晨昏變化之美。14、作者是怎樣進展動靜結(jié)合的景物摹寫的?答:一是形體的動與靜:頂峰為靜,流水為動。

8、二是光色的動與靜: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三是聲響的動與靜: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15、“頂峰入云,清流見底。這兩句描寫了哪些景物?是從哪些角度來寫的?答:描寫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種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凈;分別從仰觀、俯察兩種視角來寫。16、“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試用形象的語言描繪其畫面,并說說這幾句描寫獲得怎樣的表達效果 ?答、猿鳥的嗚叫聲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夕陽的余暉中,魚兒在水中競相嬉戲意思對即可。這幾句描寫,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17、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最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是什

9、么?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皩嵤怯缰啥?。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記承天寺夜游?知識點梳理一、文學(xué)文化常識1、 走近作者。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擅長行書、草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2、 知曉背景:蘇軾由于和實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見不同,作詩挖苦新法,因此被捕下獄。出獄后,責(zé)授黃州團練副使,是個有職無權(quán)的閑差。二、重點文言詞語欣然:快樂地樣子念:想,考

10、慮遂:于是,就寢:睡覺相與:共同,一起中庭:院子里空明:清澈透明交橫:交織,縱橫益:表示推測,可譯為“大概是但:只,只是耳:罷了三、課文翻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開衣服,正打算睡覺,這時月光照進門里,非常美妙,動人游興,于是我快樂地起來走到戶外。想到?jīng)]有人與我共同游樂,于是來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于是我們一起在庭院中漫步。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織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哪一夜沒有月亮?哪里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4、 課文理解性默寫1、 文章描寫月光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2、 表達作

11、者微妙復(fù)雜的感情的語句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主旨句3、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是: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4、 ?記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一句描繪了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五、課文構(gòu)造:第一層:1-3句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達方式是記敘,交代清楚了時間、地點、同游者、游歷的緣由第二層:4句觀月賞景。表達方式是描寫,描繪月夜庭中美景第三層:最后3句月夜問天,自喻閑人。表達方式是議論,點明作者曠達樂觀的襟懷六、課文內(nèi)容探究1、作者是如何巧喻月色的?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將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積水,

12、將竹、柏的影子比喻成水中的藻荇。寫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點2、全文沒有一處直接寫友誼的,但可以從字里行間看出來,請找出能表現(xiàn)蘇軾與張懷民友誼的句子寫出兩句,并以其中一句為例,說說你選擇它的理由?!八熘脸刑焖聦垜衙瘛@碛桑何◤垜衙窨梢酝瑯贰皯衙褚鄟韺?。理由:心境一樣,欣賞興趣一樣“相與步于中庭。理由:關(guān)系親密“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運一樣3、“閑人一詞,滄桑凝重,它隱含了作者怎樣的心境?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種種微妙復(fù)雜的感情盡在其中。人生的感情盡在其中。反映了作者胸懷憤懣,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態(tài)。4、此文是作者被貶黃州所寫,反映了他當(dāng)時怎樣的心

13、態(tài)?你如何對待作者的這種心態(tài)。當(dāng)時蘇軾被貶黃州已有五年,雖耕種田地,可以自慰;雖有壯麗山河可以游樂,但仍感壯志來酬,心憂政事。自謂“閑人反映了他胸懷憤懣,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態(tài)。5、劃分朗讀節(jié)奏: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相與步于中庭念無與為樂者6、課文中哪些語句表現(xiàn)了“閑。入夜即“解衣欲睡,“閃;見“月色入戶,便“欣然起行,“閑;與張懷民“步于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細、清楚,兩人都很“閑;結(jié)尾的“閑人是點晴之筆,以別人的不“閑反襯作者的“閑。7、文中“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顯然與實際不符,因為并非每夜都能見到月色,每竹都有竹柏。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月光雖非夜夜明,竹柏亦非處處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卻時時能覓,處處可見。只要心胸開闊,淡泊名利,無論到哪里,都能在美妙的大自然中享受到無窮樂趣。暗示世人無心流連風(fēng)光,一心追名逐利。8、本文描寫了蘇軾和好友張懷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描繪了在承天寺夜游對看到的月下美景,同時抒發(fā)了自己壯志難酬的苦悶心情。9、文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