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各地市經濟發(fā)展水平綜合評價_第1頁
河南各地市經濟發(fā)展水平綜合評價_第2頁
河南各地市經濟發(fā)展水平綜合評價_第3頁
河南各地市經濟發(fā)展水平綜合評價_第4頁
河南各地市經濟發(fā)展水平綜合評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南省各地市經濟發(fā)展水平綜合評價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市的經濟發(fā)展情況首先依據恰當的原則,建立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然后,利用聚類分析的方法對經濟發(fā)展水平作出大致的分類最后,分別選用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對各地市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作了綜合評價,并對結果進行分析、比較,得出最終結論關鍵詞:綜合評價;聚類分析;TOPSIS法;主成分分析法1 引言近年來,河南省的經濟發(fā)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經濟繁榮的背后也隱藏著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各地市的綜合經濟實力如何?發(fā)展是否均衡?分別有什么優(yōu)勢和劣勢?解決這些問題能夠使人們清楚認識經濟發(fā)展現狀以及今后的發(fā)展方向,為

2、行政部門提供一定的決策依據,對河南省今后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市的經濟發(fā)展狀況,首先從GDP總量、人均GDP等經濟指標出發(fā),對河南省經濟發(fā)展狀況作出定性分析為了對各地市的經濟發(fā)展水平進行綜合評價,我們選取了四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構建了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在研究過程中,本文主要選用了聚類分析、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對各地市的經濟發(fā)展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得出:鄭州市以絕對的優(yōu)勢領跑全省;濟源市、三門峽市、洛陽市分列二到四位,處于第二集團,較其他城市有較大的優(yōu)勢;其余城市的發(fā)展還有待努力河南省各地市經濟發(fā)展水平河南省經濟發(fā)展概況構建評價指標體系聚類分

3、析比較結果、分析原因TOPSIS法主成分分析法圖1 論文結構圖2 河南省經濟發(fā)展概況2.1 河南省歷年GDP增長趨勢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省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目前,河南已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qū)的首位經濟大省,也是全國最重要的經濟大省之一圖2 河南省歷年GDP增長趨勢從圖2中可以看出,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河南省的經濟總量維持在一個緩慢增長的狀態(tài),GDP總量低于1000億元;之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我省的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加快,于2000年突破5000億元的大關;進入21世紀,國家先后提出了中原崛起和建設中原經濟區(qū)戰(zhàn)略,以此為契機,我省的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GD

4、P總量突破兩萬億,僅次于廣東、山東、江蘇、浙江位居全國第五2011年,河南省GDP總量為26931.03億元,較上一年增長16.6%,約占全國比重的5.7%總體說來,河南省的總體經濟實力在逐步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相應提高 ,在全國的相對地位和相對實力有所提高雖然全省的經濟總量較大,但是由于人口基數過大,人均水平較低,在國內的排名比較靠后,屬欠發(fā)達地區(qū),與發(fā)達地區(qū)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同時,由于受自然環(huán)境、經濟區(qū)位、歷史基礎等因素的影響,河南省內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區(qū)域經濟不平衡是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不可避免的現象,是在多方面原因的基礎上形成的適度的區(qū)域經濟不平衡對經濟發(fā)展有著促進作用,但是過分

5、嚴重的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將會阻礙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不利于經濟社會的穩(wěn)定和協(xié)調發(fā)展因此,對河南省各省轄市的經濟發(fā)展水平進行詳細研究,從定量的角度作出綜合評價,對于我省今后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圖3 2011年河南省各地市GDP總量分布2.2 各地市GDP總量與人均GDP分析鄭州市做為省會城市,交通便利,資源豐富,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GDP 總量一直是排在全省首位,約占全省GDP總量的18%洛陽市和南陽市憑借其工農業(yè)基礎,GDP 總量分別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排名前三位的城市在 GDP 總量上遠遠領先于其他城市許昌市、駐馬店市、平頂山市、焦作市、安陽市、商丘市、周口市、新鄉(xiāng)市、信陽市的 GDP 總量

6、大概各占全省的5%左右,處于居中地位開封市、濮陽市、三門峽市、漯河市、鶴壁市和濟源市 GDP 總量較低,位于靠后的位置圖4 2011年河南省各省轄市人均GDP從圖4中可以看出,人均GDP較高的省轄市有:鄭州市、濟源市、三門峽市、洛陽市、焦作市,這5個城市的2011年人均GDP均在40000元以上而開封市、南陽市、信陽市、駐馬店市、商丘市、周口市的2011年人均GDP低于25000元,遠低于全國人均GDP 35083元,與其他省轄市也有著較大的差距其中,鄭州市的人均GDP約為周口市的3.6倍3 指標體系的構建在上文中,我們結合相關的經濟指標,利用統(tǒng)計圖表對河南省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進行定性的分析,作

7、出了比較直觀的評價但是,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進行綜合評價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需要首先構建一個恰當的評價指標體系,再根據評價指標體系確定綜合評價的方法由于經濟指標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本文在選取指標體系時遵循了以下原則1-3:1)科學性原則所用指標概念科學、含義明確,范圍清楚,統(tǒng)計口徑一致2)全面性原則指標體系能夠全面的反映各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狀況3)差異性原則選取各地區(qū)差異較大的指標,能夠反映經濟發(fā)展的地域差異4)可操作性原則指標數據易于收集,便于計算,并能切實可行的進行評價基于以上原則,通過系統(tǒng)總結相關文獻,結合河南省經濟發(fā)展現狀,以河南省18個省轄市為樣本,選取了綜合經濟狀況、財政金融狀況、人民生

8、活水平、基礎設施建設四個一級指標,人均GDP、人均農業(yè)生產總值等17個二級指標,構建了河南省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表1 河南省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目標層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經濟發(fā)展水平綜合經濟狀況人均GDP人均農業(yè)產值人均工業(yè)產值人均第三產業(yè)業(yè)產值財政金融狀況人均財政收入人均固定資產投資人均儲蓄存款年底余額人民生活水平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城鎮(zhèn)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收入城鎮(zhèn)職工平均工資基礎設施建設每萬人公路里程人均郵政業(yè)務總量人均電信業(yè)務總量人均教育經費每萬人衛(wèi)生機構床位數4 各地市經濟發(fā)展水平綜合評價4.1 聚類分析聚類分析是一種建立分類的多元統(tǒng)計分

9、析方法,它能夠將一批樣本(或變量)數據根據其諸多特征,按照在性質上的親疏程度在沒有先驗知識的情況下進行自動分類,產生多個分類結果類內部個體特征具有相似性,不同類間的個體特征的差異性較大4,5系統(tǒng)聚類法是聚類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指出由粗到細的多種分類情況,典型的系統(tǒng)聚類結果可由一個聚類圖展示出來系統(tǒng)聚類的步驟:1)計算個樣本點兩兩之間的距離,記為矩陣;2)首先構造個類,且每一個類中只包含一個樣本點,每一類的平臺高度均為零;3)合并距離最近的兩類為新類,并且以這兩類間的距離值作為聚類圖中的平臺高度;4)計算新類與當前各類之間的距離,若類的個數已等于1,轉入步驟5),否則,回到

10、步驟3);5)畫聚類圖,決定類的個數和類結合上述建立的指標評價體系,利用SPSS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河南省的18個省轄市的經濟發(fā)展情況進行聚類分析,聚類圖如圖5所示若分為兩類,則鄭州市一枝獨秀,各項指標均遠遠領先于其它省轄市,獨自為一類,其它17個城市分為一類若分成三類,鄭州市為第一類;濟源市,三門峽市,洛陽市為第二類;其它城市分為第三類再細分下去,各省轄市之間的差距不是很明顯,類與類之間的區(qū)分度不大,各類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釋,分類的意義不大圖5 河南省各省轄市經濟綜合發(fā)展情況聚類圖從聚類分析的結果來看,鄭州作為省會城市,大多數指標值均處于領先地位,綜合經濟實力突出濟源市,三門峽市,洛陽市位于河南省

11、的中西部,與省會鄭州毗鄰,交通便利,其中洛陽長期定位于副省會級城市,是我國的老牌重工業(yè)基地,有著深厚的重工業(yè)基礎,同時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濟源和三門峽均屬于新興工業(yè)城市,依靠豐富的礦產資源,引進各項高新技術,在近些年來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其它城市由于人口眾多,工業(yè)基礎落后,地理位置相對封閉,經濟發(fā)展一直較慢4.2 TOPSIS評價方法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即理想解法,是一種定量的多指標評價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過構造出目標問題的正理想解和負理想解,用靠近正理想解和遠離負理想解的程

12、度,作為評價目標方案的依據2利用TOPSIS評價方法評價各地市發(fā)展情況的計算過程如下:1)數據的歸一化處理由于各評價指標的量綱不同,首先要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消除不同量綱的影響設代表原始數據陣,其中,本文中選取的指標均為效益型指標,即越大越優(yōu)的指標,故進行如下歸一化處理:得到規(guī)范化矩陣.2)權重的確定在一個評價指標體系中,各個指標的重要性是不同的,需要對不同的指標進行賦權,從而使得評價結果更加精確、客觀目前的指標賦權方法,大多需要依賴專家經驗打分,有著較大的主觀性,或者是需要海量的數據進行分析并進行復雜的計算得出權重本文采用一種簡單有效的指標賦權方法變異系數法,直接利用各指標所包含的信息通過

13、計算得出指標的權重這一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評價指標體系中,指標取值差異越大的指標,也就是越難以實現的指標差異越大的指標越重要,因為它更能反映出參加評價的各個對象的差距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量綱不同,不宜直接比較其差異程度為了消除各指標量綱不同的影響,用各指標的變異系數來衡量各項指標取值的差異程度各指標的變異系數為,其中是第項指標的標準差,是第項指標的均值則各指標的權重為.具體計算結果見表2.表2 各指標權重值0.07220.07130.05890.04580.07980.03640.09240.03750.06340.09290.01800.03120.12920.03660.03810.07

14、480.02133)對規(guī)范化矩陣加權構造加權規(guī)范矩陣,其中,是上文算出的第個指標的權重.4)確定正負理想解負理想解,即18個樣品中第個指標的最小值;正理想解,即18個樣品中第個指標的最大值.計算得:5)計算各個評價目標到正理想解與負理想解的歐式距離每個評價目標的各指標值到正理想解的距離是:到負理想解的距離是:其中,.表3 TOPSIS評價法結果樣品正距離負距離相對接近度排名鄭州市0.02170.10390.82701開封市0.09300.02050.180713洛陽市0.06070.04990.45144平頂山市0.07980.02990.27259安陽市0.08240.02830.25541

15、0鶴壁市0.08160.03160.27888新鄉(xiāng)市0.08290.02740.248511焦作市0.06810.04530.39955濮陽市0.09240.01890.169814許昌市0.07760.03500.31086漯河市0.08590.03610.29617三門峽市0.06230.05350.46203南陽市0.09600.01950.168815商丘市0.10170.01370.118717信陽市0.09630.02220.187112周口市0.10530.01200.102018駐馬店市0.10070.01730.146916濟源市0.04870.06980.589326)計算

16、每個目標的各指標值對理想解的相對接近度 相對接近度越接近于1,表示越接近正理想解,同時越遠離負理想解,對應的目標則相對越優(yōu);反之,越接近于0,表示該目標相對越差從TOPSIS法的結果來看,鄭州市對理想解的相對接近度為0.8270,遠遠高于位于第二名的濟源市(0.5893),說明鄭州市在包括綜合經濟狀況、財政金融狀況、人民生活水平、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方面均處于領先地位濟源市、三門峽市、洛陽市對理想解的相對接近度在0.45以上,分列二到四位,與其它城市相比有著較大的優(yōu)勢信陽市、開封市、濮陽市、南陽市、駐馬店市、商丘市、周口市對理想解的相對接近度均在0.2以下,且發(fā)展水平相差不大,落后于其它城市上述

17、結果與前文利用聚類分析得到的結果相一致,能夠相互印證,進一步增加了結果的可信度4.3 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維的思想,在損失較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個指標轉化為幾個綜合指標的多元統(tǒng)計分析方法通常把轉化之后的綜合指標稱之為主成分,其中每個主成分都是原始變量的線性組合,且各個主成分之間互不相關,這就使得在研究復雜問題時,就可以只考慮少數幾個主成分而且保持原有變量絕大部分的信息,從而使問題得到簡化,提高分析效率5,6為了研究河南省18個地級市的經濟發(fā)展水平,本文共選取了17個經濟指標構成指標評價體系,由于指標個數過多,彼此之間勢必會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因而使得樣本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信息有所重疊

18、同時,在高維空間中對樣本進行研究會增加分析問題的復雜性所以,我們希望在信息損失最小的情況下,對數據進行降維處理4.3.1 主成分分析法進行綜合評價的步驟:1)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在本文中,進行主成分分析的指標變量有17個:,共有18個評價對象,第個評價對象的第個指標的取值為標準化公式為:其中,即,為第個指標的樣本均值和樣本標準差2)計算樣本相關系數矩陣相關系數矩陣,其中,就是第個指標與第個指標的相關系數3)計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計算相關系數矩陣的特征值,及對應的特征向量,其中,由特征向量組成個新的指標變量式中,表示第主成分4)選擇個主成分計算特征值的信息貢獻率和累積貢獻率稱為主成分的信息貢獻

19、率;為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當越接近于1,說明選取前個主成分代替原來的個指標變量的信息損失越小通常取5)計算綜合得分根據綜合得分值就可進行評價4.3.2 計算結果與結果分析表4 主成分分析的結果序號特征根貢獻率累積貢獻率110.93864.34364.34321.93111.35675.70031.2917.59283.29240.8164.80188.09350.5823.42691.51960.5082.98594.504按照經驗,應選取大于1的特征根所對應的主成分從表4中可以看出,前三個主成分對應的特征根大于1,其累積貢獻率為83.292%,未能達到85%故選取前四個主成分,可使累積貢獻率達

20、到88%以上,從而使得降維后的數據能夠包含原始數據大部分的信息,進一步減少信息損失,使得評價結果更準確表5 前四個主成分對應的特征向量第一特征向量第二特征向量第三特征向量第四特征向量0.28340.1896-0.0707-0.0381-0.26630.0665-0.04270.24320.25820.2657-0.1225-0.16380.2822-0.07300.08350.21520.2732-0.15790.0776-0.1259由表5可得,四個主成分分別為:進一步計算綜合得分:表6 排名和綜合評價結果地區(qū)綜合得分排名地區(qū)綜合得分排名鄭州市1.98671許昌市-0.00388開封市-0.

21、622216漯河市-0.619215洛陽市0.70364三門峽市0.75223平頂山市0.15386南陽市-0.513613安陽市-0.176510商丘市-0.549214鶴壁市0.03537信陽市-0.498312新鄉(xiāng)市-0.10799周口市-0.958318焦作市0.35565駐馬店市-0.742017濮陽市-0.287311濟源市1.09122從主成分分析法的結果來看,鄭州市處于首位,且綜合得分是位于第二名的濟源市的近兩倍,作為省會城市,實至名歸,充分證明了其綜合發(fā)展水平遠遠領先于省內其它城市濟源市、三門峽市、洛陽市位于第二集團,相較于其他城市有著較大的優(yōu)勢其中濟源市是河南省“最年輕”的

22、地級市,依托當地便利的交通和豐富的礦產資源,形成了以鋼鐵、鉛鋅、機械制造等支柱產業(yè)為核心的工業(yè)生產體系,再加之以豐富的旅游資源,經濟發(fā)展速度很快,綜合發(fā)展水平僅次于省會鄭州市三門峽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是隨著三門峽大壩的建設而崛起的新興城市,依托黃金、鋁、煤炭三大優(yōu)勢礦產資源和豐富的電力資源,大力推動工業(yè)化建設,使得經濟發(fā)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綜合實力已隱隱超越了老牌城市洛陽市洛陽市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重工業(yè)基地,工業(yè)基礎雄厚;同時,洛陽市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3A級以上景區(qū)數量位居全國首位,旅游業(yè)非常發(fā)達受客觀條件限制,洛陽市在城市建設方面要落后于新興城市,使得其綜合實力稍稍落后對于其

23、它城市來說,礦產資源匱乏,能源不足,經濟基礎薄弱,不利于工業(yè)尤其是重工業(yè)的發(fā)展,地區(qū)經濟只能依賴于農業(yè)以及以農業(yè)資源為基礎的輕工業(yè)同時,人口眾多是限制城市發(fā)展水平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以南陽市為例,在前文中,我們提到南陽市的GDP總量位于河南省第三位,但人均水平卻處于落后的位置,綜合水平更是排到了13位結合表3和表6來看,前五位的排名是完全一致的,充分說明了結果的可靠性由于其它城市之間的綜合實力差距不大,評價方法的改變導致一些城市的排名在小范圍內有所改變,但是從大的方向來看,兩個結果是基本吻合的5 結論本文從不同角度出發(fā),選取了多種方法對河南省各地市的經濟發(fā)展情況作出了綜合評價,并對結果進行了科學合理的分析不同方法的結果基本一致,能夠相互印證,進一步增強了研究結果的可靠性但是由于時間原因,本文并未能夠為各地市的發(fā)展提出建議,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參考文獻1 陳娜河南省區(qū)域經濟差異與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20112 袁合才基于TOPSIS方法的河南省各地市經濟綜合評價模型J科技和產業(yè),2011,11(10):124-1253 李炳軍,吳輝河南省各地市經濟發(fā)展水平評價J農業(yè)系統(tǒng)科學與綜合研究,2007,23(2):134-1354 薛薇統(tǒng)計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