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qū)位選擇影響因素探究_第1頁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qū)位選擇影響因素探究_第2頁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qū)位選擇影響因素探究_第3頁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qū)位選擇影響因素探究_第4頁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qū)位選擇影響因素探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qū)位選擇影響因素探究    趙瑜嘉+馬妍+賀燦飛內容摘要:基于2010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數(shù)據(jù),本文探究了市場因素和資源因素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qū)位選擇的影響及其空間差異。研究表明,市場因素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qū)位選擇占主導作用。資源因素也會對其區(qū)位選擇產(chǎn)生一定影響,勞動力資源稟賦越高,東道國對外資的吸引力越大。東道國的市場規(guī)模和能源資源稟賦都能促進外商直接投資?!暗谌龂辈⒉淮嬖?,相反,鄰國與東道國市場之間存在競爭關系。貿易與投資之間存在替代效應。不同區(qū)域內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qū)位選擇的影響因素存在差異。在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中國對

2、外直接投資同時追求市場與資源;在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追求市場。關鍵詞:中國對外直接投資 市場因素 資源因素 “第三國效應”引言經(jīng)濟全球化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涉外經(jīng)濟活動,改變了其空間格局:一方面,跨國公司通過對華投資重塑了中國國內的產(chǎn)業(yè)地理格局;另一方面,經(jīng)濟全球化促使中國企業(yè)對外投資,其區(qū)位選擇受到全球市場、資源和戰(zhàn)略資產(chǎn)的影響。目前,關于跨國公司在中國境內投資行為及其影響的研究較為全面,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以下簡稱ofdi)的關注較少。但21世紀以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方興未艾,201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878億美元,首次成為世界三大對外投資國之一(本文中有關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

3、流量、存量數(shù)據(jù)均來源于2003-2012年各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tǒng)計公報,不再重復標注),其投資范圍已經(jīng)擴展至全球179個國家和地區(qū)。因此,研究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區(qū)位選擇及其影響因素十分必要,有助于全面理解經(jīng)濟全球化對國家涉外經(jīng)濟活動的影響,為中國更好地參與國際合作分工、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政策建議。中國作為一個新興世界經(jīng)濟體和轉型經(jīng)濟體,其對外直接投資具有明顯的政策導向和資源導向特征。但是傳統(tǒng)的對外直接投資相關研究表明,市場因素是ofdi區(qū)位選擇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本文試圖探究是什么因素在影響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區(qū)位選擇,市場因素或者資源因素是否占主導地位?市場因素和資源因素在不同區(qū)域內是否會對外

4、商直接投資產(chǎn)生不同影響?本文基于2010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數(shù)據(jù),在鄧寧國際折衷理論的框架下,探究資源因素和市場因素對于ofdi空間區(qū)位選擇的影響,并且探究不同區(qū)域內,影響ofdi空間區(qū)位選擇的因素是否存在差異。本文放松了對外投資行為發(fā)生在兩國之間的假定,考慮了“第三國效應”導致的空間依賴性,并且考慮了貿易與投資行為之間的互補或替代關系,控制了貿易因素的影響。通過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qū)位選擇的動因分析,一方面可以明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影響因素,在實證上加深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解,為政策制定者在制定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fā)展戰(zhàn)略,確定發(fā)展方向時提供一定的參考;另一方面可以在理論上豐富“第三國效應”帶來

5、的fdi行為空間依賴性的相關研究。文獻回顧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區(qū)位選擇一直是經(jīng)濟地理學的研究課題。海默(1976)提出的壟斷優(yōu)勢理論,強調企業(yè)通過具備某種壟斷優(yōu)勢彌補與當?shù)仄髽I(yè)競爭的劣勢;而拉格曼等(1987)提出跨國投資的根本原因是通過市場內部化來克服自由貿易壁壘和知識分散風險。尼克伯格(1969)通過研究美國跨國公司國際投資行為認為防御性國際直接投資是寡頭壟斷競爭的直接結果。鄧寧(1980)提出了國際生產(chǎn)折衷理論,系統(tǒng)回答這三個問題。鄧寧認為,當企業(yè)擁有所有權優(yōu)勢并可以通過內部化優(yōu)勢獲得更大利益時,企業(yè)會在全球范圍內比較各國的投資條件,若國外投資更有利可圖,跨國投資才會發(fā)生。這些區(qū)位優(yōu)勢

6、包括東道國的資源稟賦、基礎設施、市場潛力、貿易壁壘、技術水平、集聚經(jīng)濟以及友好的外資政策等。本文在鄧寧的理論框架下試圖探究市場因素和資源因素對fdi區(qū)位選擇的影響。同時,本文認為,由于不同地區(qū)的區(qū)位優(yōu)勢存在很大不同,影響母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因素也存在差異。目前,鮮有研究關注不同區(qū)域內,不同因素對fdi區(qū)位選擇影響的空間差異。對外直接投資行為按照動機分為四種類型,markusen(1984)提出了“水平型”fdi,通過建立一般均衡模型,強調跨國公司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目的是追求更大的市場份額。markusen的理論提出,“水平型”fdi追求的目標市場一般具有很強的貿易壁壘,或者是很低的生產(chǎn)成本,并且

7、目標市場越大,越容易吸引fdi。helpman(1984)通過建立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垂直型”fdi,認為fdi的區(qū)位選擇影響因素主要是東道國的勞動要素成本,在東道國生產(chǎn)產(chǎn)品并運回母國,因此東道國一般為出口導向型,并且不受到東道國市場規(guī)模的影響。隨后,fdi行為中關于“第三國效應”的研究逐漸展開。fdi行為不僅取決于東道國和投資國的特征,還存在“第三國效應”。ekholm 等(2003)和 yeaple(2003)提出“出口平臺型”fdi,認為跨國公司的fdi行為不僅關注東道國的市場,并且希望將在東道國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出口到第三個國家。而baltagi等(2007)提出了的“復合垂直型”fdi認為跨

8、國公司將自己的垂直產(chǎn)品鏈分散在多個國家進行生產(chǎn),并將最終產(chǎn)品運回國內以實現(xiàn)最低成本。后兩種fdi類型涉及到多個東道國之間fdi行為的空間依賴性。由于fdi類型不同,“第三國效應”如何影響投資國的投資行為是復雜的。目前為止在實證方面考慮“第三國效應”的文獻較少。在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因素中,除了傳統(tǒng)fdi理論視角關注的市場與成本兩大因素外,一直有學者試圖用國際貿易理論解釋外商直接投資行為。其中最著名的是mundell(1957)提出的貿易與投資的替代模型,認為貿易和投資是相互替代的關系。kojima(1978)提出的邊際產(chǎn)業(yè)擴張理論提出外商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之間是互補的關系。投資國通過將本國的邊際

9、產(chǎn)業(yè)投資到其他國家,本國開發(fā)新技術和比較優(yōu)勢,使得兩國之間的比較優(yōu)勢差距擴大,從而促進對外貿易。 pfaffermayr (1994)、 lipsey和ramstetter等(2003)分別實證研究了fdi與對外貿易之間的互補關系。不同類型的fdi與對外貿易之間的關系也有所不同。對日本的外商直接投資的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出口平臺”的不同會導致互補效應和替代效應的交互出現(xiàn)。因此,本文在考慮市場因素和資源因素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因素時,將貿易因素作為主要的控制變量,控制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行為與出口貿易之間的互補性或是替代性,從而更真實的反映市場因素與資源因素如何影響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區(qū)位選擇。endp

10、rint數(shù)據(jù)與方法由于第三國效應的存在,設立模型時不僅要考慮中國和東道國之間的相互影響,并且要考慮第三國對于兩國的影響,因此,設立如下模型:fdi=1+2host variables+3 *surrounding potential其中,fdi表示中國對東道國的投資額,host variables 表示東道國對中國對外投資的影響因素。surrounding potential 則用于度量第三國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行為的影響,稱為“第三國潛力”,其計算方式如下:surrounding potential=w*surrounding gdp其中,surrounding gdp為周圍鄰域國家或地區(qū)的國

11、民生產(chǎn)總值,w為空間權重矩陣,采用距離衰減的方法計算,表示如下:其中,dij表示雙邊距離。本文選取2010年中國對全球直接投資額作為因變量,自變量分為市場因素、資源因素和控制變量。市場因素主要選取的變量有:東道國人均居民最終消費支出,反映市場規(guī)模,人均居民最終消費支出越高,說明消費能力越強,市場規(guī)模越大,則越能吸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東道國人均gdp增長率,增長率越高,市場發(fā)展越快,市場潛力越大,越能吸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第三國市場潛力,由東道國周圍國家的國民生產(chǎn)總值地理加權而成,反映第三國的市場潛力,預計第三國市場潛力可以通過第三國效應對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在正向影響。資源因素主要考慮勞動力資

12、源和能源,勞動力資源選取東道國勞動力數(shù)量代表勞動力資源稟賦;東道國能源產(chǎn)量(千噸石油當量)則反映了東道國的能源稟賦,能源產(chǎn)量越高,則東道國的能源資源越豐富(見表1)??紤]到上文所說的貿易與直接投資的替代效應,本文在控制變量中主要考慮貿易因素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選取東道國燃料出口額和東道國的進出口總額數(shù)據(jù)作為控制變量考察貿易對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并且通過將貿易變量與市場變量和資源變量分別交叉,考察控制貿易效應時,市場因素和資源因素對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數(shù)據(jù)來自于2010年中國對外投資統(tǒng)計公報,本文剔除數(shù)據(jù)嚴重缺失和一些海島地區(qū),共采用17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數(shù)據(jù)

13、作為樣本數(shù)據(jù)。表2反映了自變量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特征。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qū)位選擇的影響因素首先,本文考察了資源與市場對中國企業(yè)對外投資的影響。本文先分別考察市場和資源的單獨影響力。隨后本文在模型中考察了“第三國效應”,驗證了貿易的替代效應,并且考察所有相關變量對于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通過回歸模型(1)和模型(3)發(fā)現(xiàn),市場因素是吸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一個重要因素。 市場規(guī)模和市場潛力都會影響到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行為。本文中,反映市場規(guī)模的東道國人均居民最終消費支出本身不顯著,但是市場規(guī)模和貿易額的交叉項顯著,說明人均居民消費水平的上升會導致對商品的需求量增大,但是這種增大,可能會

14、使得fdi到東道國的投資增多,但是也可能使得東道國的貿易額增大。研究結果還表明,貿易的替代效應是存在的,在貿易水平一定的情況下,人均居民消費水平的上升才會對fdi有吸引作用。而市場潛力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在正向影響,東道國的gdp增長速度越快,則表明東道國是新興市場,其市場潛力越大,則越能吸引中國到東道國進行對外直接投資?!暗谌龂⒉淮嬖凇保喾?,鄰國市場潛力對本國的fdi投資呈現(xiàn)顯著的負作用,說明鄰國與東道國市場之間存在競爭關系。即鄰國雖然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但是鄰國與東道國之間存在更大的貿易壁壘。中國在選擇對外投資區(qū)位時,會選擇相對市場潛力最大的一個市場,因此鄰國與東道國之間是競爭而非

15、合作的關系。在回歸模型(2)中,勞動力數(shù)量對于fdi的吸引為正,但是能源產(chǎn)量并不顯著影響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但是在模型(4)中,東道國燃料貿易進出口總額與能源產(chǎn)量的交叉項卻顯著為正。因此,勞動力資源對吸引fdi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勞動力資源越豐富的東道國對中國直接投資的吸引力越強。國家能源產(chǎn)量和fdi的關系受到貿易的替代效應影響。能源產(chǎn)量越高,既可能吸引投資國到東道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以獲取能源,也可能直接進行大規(guī)模的能源進出口貿易。能源進出口貿易的增加會削弱東道國對fdi的吸引力。因此,在控制了貿易水平的情況下,能源產(chǎn)量高的國家更加能吸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資源因素是影響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一個重要

16、因素。在回歸模型(5)中,控制了貿易因素后市場規(guī)模依然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鄰國的市場潛力依然會與東道國爭奪fdi資源,阻礙東道國吸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而資源因素則全部不顯著,說明在全球尺度上,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qū)位選擇時,對市場因素的考量要多于資源因素。市場因素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qū)位選擇的影響力更強,資源放在相對次要的位置。這說明之前國際社會認為中國主要進行戰(zhàn)略投資,以獲取資源為主的投資方式是夸大了資源因素對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力。實際上,市場仍然是中國企業(yè)對外投資額決策的主導因素。結論本文主要研究市場和資源如何影響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區(qū)位選擇。研究結果表明,在全球尺度上,中

17、國對外直接投資同時受到市場因素和資源因素的主導作用,其中市場的吸引力更強。市場規(guī)模越大、市場潛力越強,越能吸引中國對外投資?!暗谌龂蹦壳安淮嬖?,相反,鄰國和東道國的市場之間存在競爭關系,會阻礙東道國吸引外資。勞動力資源和能源資源稟賦越高,對fdi的吸引力越大。市場規(guī)模和能源資源稟賦在不同區(qū)域內對東道國吸引外資都存在顯著影響力,但是都受到貿易因素“替代效應”的影響。因此市場規(guī)模較大、能源資源稟賦較高的地區(qū)并非一定存在高額的外商直接投資,而有可能通過貿易往來與他國進行聯(lián)系。未來,中國政府將繼續(xù)大力推行“走出去”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中國企業(yè)應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優(yōu)質的市場和資源,同時發(fā)展

18、全球貿易和跨國投資。同時,在選擇投資國家時要更多的考慮東道國的區(qū)域特征,考慮區(qū)域內第三國的影響,實現(xiàn)對外投資的戰(zhàn)略性布局。endprint參考文獻:1.dunning j h.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ome empirical tes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0, 11(1)2.markusen j r. multinationals, multi-plant economies,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j.

19、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4, 16(3)3.shatz h j, venables a j. 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m.world bank-free pdf, 20004.helpman e. a simpl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45.elhorst j p.specification and est

20、imation of spatial panel data modelsj.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003, 26(3)6.yeaple s r.the complex integration strategies of multinationals and cross country dependencies in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3, 60(2)7.baltagi b h, egger

21、 p, pfaffermayr m. estimating models of complex fdi: are there third-country effect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07, 140(1)8.mundell r a.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7, 47(3)9.kojima k. japanese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 model of multinational busin

22、ess operationsm.charles e. tuttle company, 197810.pfaffermayr m.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xports: a time series approachj.applied economics, 1994, 26(4)11.lipsey r e, ramstetter e d.japanese exports, mnc affiliates, and rivalry for export markets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

23、mies, 2003, 17(2)12.hymer s.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7613.rugman a m. outward bound: canadia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m. canadian-american committee, 198714.kindelberger c p. american business

24、abroad: six lectures on direct investmentj. new haven, ct: yale up, 1969endprint參考文獻:1.dunning j h.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ome empirical tes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0, 11(1)2.markusen j r. multinationals, multi-plant economies, and the gains f

25、rom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4, 16(3)3.shatz h j, venables a j. 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m.world bank-free pdf, 20004.helpman e. a simpl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45.elhorst j p.specificat

26、ion and estimation of spatial panel data modelsj.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003, 26(3)6.yeaple s r.the complex integration strategies of multinationals and cross country dependencies in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3, 60(2)7.baltagi

27、 b h, egger p, pfaffermayr m. estimating models of complex fdi: are there third-country effect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07, 140(1)8.mundell r a.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7, 47(3)9.kojima k. japanese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 model of multinat

28、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m.charles e. tuttle company, 197810.pfaffermayr m.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xports: a time series approachj.applied economics, 1994, 26(4)11.lipsey r e, ramstetter e d.japanese exports, mnc affiliates, and rivalry for export markets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

29、ional economies, 2003, 17(2)12.hymer s.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7613.rugman a m. outward bound: canadia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m. canadian-american committee, 198714.kindelberger c p. america

30、n business abroad: six lectures on direct investmentj. new haven, ct: yale up, 1969endprint參考文獻:1.dunning j h.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ome empirical tes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0, 11(1)2.markusen j r. multinationals, multi-plant economies, and

31、the gains from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4, 16(3)3.shatz h j, venables a j. 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m.world bank-free pdf, 20004.helpman e. a simpl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45.elhorst j p

32、.specific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patial panel data modelsj.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003, 26(3)6.yeaple s r.the complex integration strategies of multinationals and cross country dependencies in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3, 60(2)7.baltagi b h, egger p, pfaffermayr m. estimating models of complex fdi: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