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第三版)陸儉明 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北京目錄緒論01 關于語言02 關于漢語03 語法到底是指什么?04 語法和語音、語義05 關于語法單位06 三組重要的概念07句法結構中的兩種結構關系第一章 詞類研究第一節(jié) 漢語詞類研究11 漢語詞類問題一直被認為是個老大難問題12 關于劃分詞類的依據13 怎樣依據詞的語法功能來給漢語詞分類?14 各家詞類數(shù)目多少簡析15 關于詞的兼類問題16 漢語詞類劃分中難處理的問題第二章 漢語句法分析第二節(jié) 層次分析法21 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22 句法構造的層次性23 關于層次分析法24 運用層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25 層次分
2、析法的作用26 層次分析法的局限第三節(jié) 變換分析法31 層次分析法的局限和變換分析的產生32 關于“變換”這個概念33 變換分析的客觀依據34 變換分析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則35 變換分析的作用36 變換分析的局限第四節(jié) 語義特征分析法41 變換分析的局限與語義特征分析的產生42 關于語義特征43 關于“名詞主語+動詞+名詞1+給+名詞2”句式44 關于“動詞+了+時量+了”句法格式45 關于“v有”格式46 關于“形容詞+ (一)點兒!”祈使句式47 關于“名詞語+了”句法格式48 關于語義特征分析第五節(jié) 配價分析法51 語法研究中的“配價”思想及配價語法分析52 “喝啤酒助學生”和“喝啤
3、酒的方式”在語法上有區(qū)別嗎?53 “VP+的”這種“的”字結構的指稱和歧義問題54 “放了一只鴿子”和“飛了一只鴿子”在語法上有區(qū)別嗎?55 形容詞都能受“對”這一介詞結構修飾嗎?56 介詞結構“對”能作什么樣的名詞的定語? 57 為什么可以說“他是王剛的老師”卻不能說“他是王剛的教師”? 第六節(jié) 語義指向分析61 為什么“只吃了一個面包”里的“一”有時能省略,有時不能省略?62 語義指向和語義指向分析63 是不是每個句法成分都有語義指向的問題?64 對于句法成分的語義指向需考慮哪些問題?65 對被指向的成分是否會有某些特殊的要求? 66 “究競”在句中為什么有時能移位,有時不能移位? 67
4、“吃了他三個蘋果”到底該看作單賓結構還是雙賓結構? 68 語義指向分析的作用第三章 范疇研究第七節(jié) 漢語語義范疇研究71 漢語句法研究中所要關注的語義問題72 漢語中的數(shù)量短語和數(shù)量范疇73 數(shù)量范疇對漢語句法的制約作用74 領屬范疇對漢語句法的制約作用75 自主范疇對漢語句法的制約作用第四章 漢語虛詞研究第八節(jié) 漢語虛詞研究81 關于虛詞用法的研究82 關于虛詞意義的研究83 研究虛詞意義的基本方法比較分析84 虛詞研究中的語義背景分析第五章 形式學派與功能學派第九節(jié) 形式學派的研究思路91 形式學派內的主要派別92 美國結構主義形式學派的語言研究93 關于切分、語言單位同一性的認定、分類9
5、4 再說層次分折95 兩種描寫模型96 喬姆斯基形式學派的研究思路97 喬姆斯基的思想觀點98 喬姆斯基理論與漢語研究99 用喬姆斯基理論重新分析“NP+的+VP”這一名詞性結構第十節(jié) 功能學派的研究思路101 功能學派的興起及其淵源102 功能學派面面觀103 關于主語和謂語、主位和述位、話題和陳述104 “我不知道她不在家”和“我不希望她不在家”105 關于“漢語式話題句”106 漢語和英語在“東西”“南北”說法上的差異107 漢語和英語在回答是非問句時用“是”和用“不”的差異108 對雙賓結構的再認識第六章 漢語語法應用研究第十一節(jié) 中文信息處理中的語法研究111 關于中文信息處理112
6、 中文信息處理中的“字處理”113 中文信息處理中的“詞處理”114 中文信息處理中的“句處理”115 基于規(guī)則的“句處理”策略116 基于統(tǒng)計的“句處理”策略117 實現(xiàn)中文信息句處理的策略第十二節(jié)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研究121 對外漢語教學是國家的、民族的事業(yè)122 語法教學的定位問題123 語法教學教什么?124 語法教學怎么教?125 要加強對外漢語教學的基礎性研究第十三節(jié) 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語法研究131 關于中小學的語文教學132 語文教學改革肋當務之急樹立新的教學理念133 語文課中講授語法知識的目的134 語文課中需要講授哪些語法知識?135 語文課中怎樣講授語法知識?136
7、針對語文教學的語法研究結束語應有的研究素質索引后記緒 論 “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課,是在同學們先前學過的“語言學概論”和“現(xiàn)代漢語”兩門基礎課程的有關語法知識的基礎上所開設的一門專題性的選修課程。本課著重講授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中所運用的一些主要的理論方法和一些熱點問題,也適當介紹當前國際上形式語言學與功能語言學這兩大語言學學派的研究思路,同時從中文信息處理、對外漢語教學和中學語文教學這三個方面說明了當前急需的漢語語法的應用研究。每一講都緊密結合漢語實際,并盡量做到深入淺出。希望通過這個課,能有助于大家拓寬視野,更新知識,進一步引導大家對現(xiàn)代漢語語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特別是使大家對怎么研究現(xiàn)代漢
8、語語法,研究現(xiàn)代漢語語法需要用一些什么樣的理論、方法,能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同時教給大家一些具體研究、考慮語法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為有志于日后進行漢語語法研究的學生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考慮到你們從學習“語言學概論”和“現(xiàn)代漢語”這兩門課到現(xiàn)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有的內容可能都已經淡忘,所以在“緒論”部分將先給大家復習一下學習本課程所必須要掌握的有關語言、有關漢語,特別是有關漢語語法的知識,同時也再給大家講授一些有關這方面的新的知識。01 關于語言 關于語言,我們可以從三方面來認識它,一是從語言的功用來認識它,一是從語言的本體來認識它,一是從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來認識它。從功用來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9、,也就是說,它是人類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人之所以能生存,就因為彼此能合作共濟,抵御自然的和人為的災害,不斷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存環(huán)境;而彼此所以能合作共濟,就因為有語言這個信息載體,有語言這個交際工具,人們靠它來互通信息,互相交際。從功用來說,語言又是人類賴以思維的工具,人進行思維,思考問題,都必須依附于某種具體的語言,所以語言一向被認為是思維的物質外殼。從語言的本體來說,所有語言都是有聲語言,所有語言都是用來表情達意的。在沒有文字之前、或者不借助于文字的時候,一個人要向他人表情達意,就從口中發(fā)出一連串的聲音;聽的人就根據這一連串的聲音來理解、體會對方的意思和情感。人有目的地發(fā)出的、而他人能從中理解、體
10、會其意的聲音實際是一種聲音和意義相結合的符號。語言就是一個聲音和意義相結合的符號系統(tǒng)。對于語言我們還需認識這樣一點:語言不僅是一個符號系統(tǒng),語言還是一個很有規(guī)則的結構,而且是一個變動的結構。這是什么意思呢?我們知道作為一個結構,一定具備三種性質:整體性,可分割性,內含規(guī)則性(何大安1988)。這意思是說作為一個結構,一定是一個有規(guī)則的整體、在這個整體里一定包含有許許多多的成分,這許許多多的成分一定受到一套規(guī)則的支配而互相層層組合形成種種關系。所以,“整體”、“成分”、“關系(或者說規(guī)則)”,是結構的三大要素;其中成分與關系是整體結構的兩大支柱。按上面的理解來衡量語言,那未語言顯然是一個有規(guī)則的
11、結構。語言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我們現(xiàn)在看古文所以會感到吃力難懂,就因為現(xiàn)代漢語和古代漢語有了差異,而叢差異還不小。所以說,語言又是一個變動的結構。從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看,語言有口語書面語、體態(tài)語三種形式??谡Z是指有聲語言,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交際時通過嘴巴所說出的話。所有語言都有這種表現(xiàn)形式,所以口語是語言最根本的表現(xiàn)形式。書面語是指將口語用文字記錄下來而且加以提煉、加工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從某個角度說,可以認為是語言的代用品。我們知道,口語在為人類交際服務時,要受到地域和時間的限制。般說,一個人說話在距他50米之外的另個人就很難聽清楚了;而一個人現(xiàn)在說的話就不可能讓以后的人也聽到。為克服
12、這種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人便創(chuàng)造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從而出現(xiàn)了書面語言。為什么說書面語言是由口語經過提煉、加工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呢?我們知道,一個人說話,常常會說得比較嚕蘇,沒有條理,也可能會一時說得不是很清楚,甚至前言不搭后語,但這沒關系,因為是當面說話,聽話人如果不明白可以當場問,反復問,直到雙方達到滿意的交際(即彼此都了解了對方所說的意思)為止。書面上可不能這樣。人類創(chuàng)造文字使用書面語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口語在地域止、時間上的限制,如果書面上只是照錄口里說的話,如果書面上出現(xiàn)條理不清、意思不明、前言不搭后語的語句,那么在遠方的讀者、往后代的讀者,就沒法讀懂了,也不便于甚至不可能再去問說話的人這
13、就起不到利用文字進行交際的目的了。所以,書面語必須在口語的基礎上加以提煉、加工。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的語言都已經有書面語;但相當多的語言,目前還只有口語而沒有書面語。體態(tài)語,主要是手勢語,此外還有唇語,這主要是聾啞人所使用的語言形式。聾啞人不能正常發(fā)音,便用手勢來代替有聲語言;聾啞人有時通過觀察正常人說話的唇形來理解對方話語的意思。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聾啞人,所以可以說幾乎每種語言都有體態(tài)語這種表現(xiàn)形式,只是只有極少數(shù)人使用這種語言形式。有了上面的認識,我們大致可以這樣來給語言下定義:語言是人類藉以思維和互相交際的一個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tǒng),是一個變動的音義結合的結構系統(tǒng)。在語言這個系統(tǒng)里,一般認為語音
14、、詞匯、語法是語言的三大要素。這里需要強調指出的是,語言不是文化的產物,雖然在語言里會反映人特別是民族的文化倍息;語言是人的一種本能,人獲得語言不是靠學習(1earn,study),而是靠習得(acquire,acquisition)。正是這種本能,成為人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標志之一。據有人所做的粗略的統(tǒng)計,世界上大約有5000多種語言。其中使用人口在100萬以上的語言有l(wèi)17種,使用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語言有17種;這17種語言,如果按照使用人數(shù)的多少來排列的話,次序是:1漢語,2英語,3俄語,4西斑牙語,5印地語,6印度尼西亞語,7阿拉伯語,8孟加拉語,9日語10葡萄牙語,11德語,12法語
15、,13意大利語,14旁遮普語15韓話(朝鮮語),16泰盧固語,17越南語。02 關于漢語前面我們說了,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語言有5000多種。漢語是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它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種語言,使用人數(shù)大約有11億多。漢語主要分布在中國它有悠久的歷史;用以記錄漢語的文字是方塊漢字,據有關專家考證,這種文字是從圖畫發(fā)展來的。漢語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產生并形成了許多方言。漢語各方言的分歧首先而且主要表現(xiàn)在語音上,這大家很清楚,無須舉例說明。其次是詞匯上的分歧,如“白薯”,這是北京話的說法,山東人叫“地瓜”,蘇州人叫“山芋”,四川人叫“紅苕”;再如連詞“和”,那是北京話里的詞,蘇州話里是“搭
16、”,廣州話是“共”;再如,說到雞蛋、蘋果、籃球等事物的數(shù)量時,所使用的量詞,各個方言就有區(qū)別。北京話用“個”,如。“一個雞蛋”“一個蘋果”“一個籃球”;蘇州話用“只”,如“一只雞蛋”“一只蘋果”“一只籃球”;廣州話、福建話則用“?!保纭耙涣ku蛋”“一粒蘋果”“一?;@球”。語法上也有些分歧,但相對說來分歧比較小。如北京話說“小王比小李高”,廣州話說“小工高過小李”:再如北京話問菜的咸淡說“菜咸不咸”,蘇州話說“萊阿咸”。不過相對說來語法上的分歧比較小。一般認為漢語可以分為七大方言區(qū):1北方方言(以北京話為代表);2吳方言(以上海話或蘇州話為代表);3湘方言(以長沙話為代表);4贛方言(以南昌話
17、為代表);5客家方言(以廣東梅縣話為代表);6閩方言(又可以分為閩南方言和閩北方言,閩南方言以廈門話為代表,閩北方言以福州話為代友);7粵方言(以廣州話為代表)。次方言則不計其數(shù)。就口語來說,不要說各方言區(qū)之間人們難以通話交際,甚至一個方言區(qū)之內的不同次方言之間,都有可能很難通話,這是因為各方言之間語音上的差別比較大。但是,漢族人在書面上基本上是統(tǒng)一的,其原因有二; 第一,我們所使用的記錄漢語的文字不是表音文字,而是一種基本上表意的方塊漢字。這種方塊漢字,一個漢字一個音節(jié),可以超越方言的限制,使?jié)h語在書面上一直保持統(tǒng)一,使?jié)h語在長期的發(fā)展中保持著穩(wěn)定的延續(xù),而不至于分化為不同的語言。 第二,漢
18、語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漢民族的共同語,即整個漢民族可以通用的漢語標準語?,F(xiàn)在,這種漢語的標推語,在中國大陸叫“普通話”,港澳臺叫“國語”,在新加坡等海外稱為“華語”。漢語的標準語是近百年來在北方方言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它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漢語標準語的形成和推廣,使不同方言區(qū)的人得以順利地進行口頭交際,從而進一步促進了漢語的統(tǒng)一。 方言,可以說是語言的一種活化石。漢語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大致可以從方言里看出來。根據目前的研究,無論從語音、詞匯、語法上來看,漢語從南到北的方言差異,大致反映了漢語從古至今的發(fā)展變化。漢語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大致可以從方言里看出來。譬如拿聲調來說,中古時期,漢語有平、上、
19、去、人四個調類。而每個調類又各分陰陽,一共有八個聲調。到現(xiàn)代漢語,作為北方方言的代表的北京話只剩下三個調類四個聲調,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而南方一些方言,如粵方言、閩方言等,基本上還是保留了中古時期平、上、去、人又各分陰陽的聲調狀況,吳方言也還保留了四個調類七個聲調(沒有陽上調)。再拿一些詞為例,日常生活中煮飯、燒菜的工具,閩方言叫“鼎”,吳萬言叫“鑊(子)”,北方方言叫“鍋”,這也反映了從古至今的變化。再拿“走”和“行”來說,在先秦古漢語里,“走”是“奔跑”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守株待免”這個成語。這個成語出自韓非子五矗:“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按颂幍摹懊庾摺?,是“兔子奔跑”的意
20、思,而決不是“兔子走路”的意思。因為兔子只會跑,或蹦跳,從不會行走;再說,如果“兔走”是“兔子行走”的意思,那么那兔子是決不會“觸株折頸而死”的。至于“行”,在先秦古漢語里是“步行”的意思。唐宋時期出現(xiàn)了“跑”這個詞,于是古代表示“奔跑”意義的“走”逐步讓位給了“跑”,而表示步行的“行”則逐步讓位給了“走”。到現(xiàn)代北京話里,表示“奔跑”的“走”和表示“步行”的“行”,都只作為構詞成分某些詞或成語中出現(xiàn),前者如“奔走”“走馬觀花”“飛沙走石”,后者如“行人”“人行道”“行遠自邇”等,而不再作為詞來運用。但在粵方言里,“走”和“行”還保留著古代漢語的意義而作為詞來運用。例如: (1)你唔好周圍走(
21、你別到處跑)。 (2)你行先(你先走)。 跟大家所熟知的英語、俄語、日語等相比較,現(xiàn)代漢語在語音、詞匯、語法上都有一些特點。 一、語音上的特點 就現(xiàn)代漢語語音看,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一)漢語每個音節(jié)都有聲調。漢語屬于有聲調語言。音節(jié)的高低升降,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例如“媽”、“麻”、“馬”、“罵”,他們的聲母和韻母相同,聲母都是m,韻母都是a,就因為音高不同,表示的意義就不一樣,在書面上就寫成四個下同的漢字。這種區(qū)別意義的音高就叫“聲調”。 就漢語標準語說,有四個聲調,分別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簡稱“四聲”。有的方言有9個聲調,如廣州話;有的方言有7個聲調,如蘇州話;有的方言有6個聲調,如
22、客家活;也有的方言是5個聲調,如合肥話。我是蘇州人,大家不妨聽一聽蘇州的7個聲調:陰平 高k44/55陽平 窮o24/13陰上 古ku52/51陰去 肺fi412/513陽去 洞do21/31陰入 不p4/5陽入 奪d23/3漢語里每個音節(jié)都有聲調。幾個音節(jié)連讀時,有的會發(fā)生變調。例如普通話里上聲跟上聲連讀時,前一個上聲會變成類似陽平的35調。如“土改”跟“涂改”在讀音上差不多,而原先“土”是上聲字,“涂”是陽平字。(二)漢語音節(jié)分明,構造簡單而有規(guī)律。漢語是單音節(jié)性很強的語言,音節(jié)特別分明。漢語以音節(jié)為基本的表意單位,每個音節(jié)都有意義;漢語里最小的音義結合體基本上都是單音節(jié)的。因此漢語歷來看
23、重音節(jié)的分析。對漢語音節(jié)的分析,除聲調外,歷來把一個音節(jié)分為聲母和韻母兩部分。聲母是指一個音節(jié)開頭的那個輔音,韻母是指聲母以后的以元音開始的整個部分。拿”天”(tintian55)來說,其中的tt是聲母,inian就是韻母。漢話中有的音節(jié)開頭沒有輔合,譬如“安”(n,an55),這個音節(jié)一開始就是一個元音a,但我們設想它開頭也有一個聲母,只是那個聲母是個零(記作),這種聲母就叫做“零聲母”。建立了“零聲母”這個概念,漢語的音節(jié)分析就變得極為簡單明了了,那就是任何音節(jié)都可以分為三部分:聲 調聲母韻母二、詞匯上的特占就現(xiàn)代漢語詞匯看,主要有以下特點;(一)在古代漢語里,單音節(jié)詞占優(yōu)勢;在現(xiàn)代漢語里
24、,雙音節(jié)詞占優(yōu)勢。根據對使用頻率最高的8000個常用詞的統(tǒng)計,現(xiàn)代漢語里,雙音節(jié)詞占71,單音節(jié)詞占26,二、四、五音節(jié)的詞(基本上都是外來音譯借詞)只占3。但是,在日常口語中,單音節(jié)詞的使用頻率高達61,而雙音節(jié)詞的使用頻率只有37。這就是說,就現(xiàn)代漢語口語而言,單音節(jié)詞的使用頻率仍然大大高于雙音節(jié)詞。(二)在雙音節(jié)詞中,從構詞上來看,合成詞占絕對的優(yōu)勢。從世界已知的語言來說,合成詞的構詞方式主要有三種:1重疊詞根的重疊,如“爸爸、星星、剛剛、試試、輕輕”等。2派生(附加)主要是詞根前加或后加詞綴派生,如“老虎、老弟”和“桌子、饅頭”等,其中的“老”、“子”、“頭”就是同級,“老”是前綴,“
25、子”、“頭”是后綴。3復合詞根與詞根組合,如學習、聰明,白糖、深造,合理、扶手,擴大、車輛,地震、冬至,留任、借用”等。漢語的合成詞以復合為主。(三)有豐富的成語,而且大多是四個音節(jié)的。任何語言都有成語,但漢語的成語特別豐富,這跟中國有悠久的文化歷史有關。而從語音形式上看,漢語的成語大多是四個音節(jié)的,即以四字格為主。(四)漢語有量詞和語氣詞。漢語里有量詞,在說明事物數(shù)量時,不能直接用“數(shù)詞+名詞”的說法來表示,中間一定要加個量詞。例如,我們不能說“*五書”、“*六筆”、“*三狗”、“*四桃子”,而得說“五本書”、“六支筆”、“三只狗”、“四個桃子”。那“本”、“支”、“只”、個”就是量詞。這是
26、大家都知道和了解的。英語里似乎也有量詞。例如:(3)This is a piece of chalk. Would you like a cup of tea? I bought a fish of 2 kilos(kilogram)yesterday.但英語里的piece、cup、kg(kilogram)是作為名詞來用的,用得很有限,這跟漢語的量詞有本質區(qū)別。雙語里有系統(tǒng)的語氣詞,如“啊、嗎、吧、呢、唄、了”等。這些詞通常用在句子末尾表示定的語氣。用不同的語氣詞,句子的意思就不一樣。請看: (4)他不愿意??! 他不愿意嗎? 他不愿意吧? 他不愿意呢? 他不愿意唄。 他不愿意了。英語里沒有語氣
27、詞。英語的語氣主要靠句調來表示。三、語法上的特點(一)缺乏形態(tài)標志和形態(tài)變化。這主要表現(xiàn)在:1詞類無形態(tài)標志。在漢語里,我們不能從詞形上看出哪個是名詞,哪個是動詞,哪個是形容詞,哪個是副詞。2名詞、動詞、形容詞進入句子無形態(tài)變化。例如,漢語里的動詞可以作謂語、帶賓語、帶補語、作主語、作賓語、作定語,也可以受定語修飾,而在形式上完全一樣。試以動詞“研究”為例:他研究 作謂語,可用來回答“他研究漢語語法嗎?”這樣的問題研究語法 帶賓語研究清楚 帶補語打算研究 作賓語,可用來回答“漢語詞匯你打算研究嗎?”這樣的問題研究課程 作定語語法研究 受由名詞充當?shù)亩ㄕZ修飾 (二)只要語境允許,句法成分,包括重
28、要的虛詞,可以省略。英語的主語、謂語、賓語都是不可省賂的。請看: (5)Do you eat an/one egg every day? (你每天吃個雞蛋?)Yes,I eat an/one egg every day . (是,我每天吃個雞蛋。)*Yes,I one egg every day . (是我每天一個雞蛋。)*Yes,eat an/one egg every day . (是,每天吃個雞蛋。)*Yes,eat every day . (是,每天吃。)(6)What do you eat every day? (你們每天吃些什么)We eat bread and butter ev
29、ery day. (我們每天吃面包、黃油。)*Eat bread and butter every day. (每天吃面包、黃油。)?Bread and butter . (面包和黃油。)(7)Who is Jiajun Wang? (誰是王家俊?)I am Jiajun Wang. (我是王家俊。)Jiajun Wang is me. (王家俊是我。)*I. (我。)*Is me. (是我。)Its me. (我是。)可是漢語里常常省略,只要語境允許,只要不引起誤解。例(5)一(7)右邊翻譯成漢語的句子都是可以說的。漢語里還常常能見到、聽到這樣的句子句中只有連串的名詞,而沒有一個動詞:(8)
30、今天下午全校大會。上面這句話,你可以分別理解為:(a) 今天下午有全校大會。(b) 今天下午是全校大會。(c) 今天下午開全校大會。(d) 今天下午召開全校大會。(e) 今天下午舉行全校大會。(三)在漢語里,詞類與句法成分是一對多的對應。這是由于漢語缺乏形態(tài)標志和形態(tài)變化而帶來的特點。我們知道,在印歐語里詞類與句法成分基本上是一對一的對應關系,如下圖所示:主語/賓語 謂 語 定 語 狀 語 名 詞 動 詞 形 容 詞 副 詞可是漢語里詞類和句法成分之間則是一對多的對應。如下圖所示:主語/賓語 謂 語 定 語 狀 語 名 詞 動 詞 形 容 詞 副 詞這樣,很自然的,在漢語里相同的詞類序列,可以
31、代表不同的句法構造。例如: 動詞+名詞 廣播新聞 動賓關系 廣播事業(yè) 修飾關系 廣播趙忠祥 主謂關系 動詞+動詞 研究討論 并列關系 打算回家 動賓關系 挖掘出來 動補關系 研究結束 主謂關系訪問回來 連動關系請他坐下 遞系關系,也稱兼語關系諷刺說 狀語中心語修飾關系養(yǎng)殖研究 定語中心語修飾關系 (四)句子的構造規(guī)則跟詞組的構造規(guī)則基本上是一致的。這是由于漢語缺乏形態(tài)標志和形態(tài)變化,以及詞類與句法成分不一對應所帶來的必然結果。obstacles, correcting misunderstandings, advocate good cadre style. 2, adhere to the
32、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and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decision-making law. Correctly handle to ensure that government decrees and based on the actual creative work, giving full play to subjective initiative, put an end to implement the conference meeting, to docu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docume
33、nts etc.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improve and implement the decision to solicit the views of experts, the public hearing system. Improve the important decision of risk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legal review mechanism. 3, to promote team unity. Uphold and improv
34、e the system of annual party book talk heart to heart, mind and Party members, Party members to exchange each other not less than 2 tim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und team democratic life system, consolidate and enhance the partys mass line educational practice will promot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to
35、pic of democratic life, criticism and self-criticism normalization, a long-term. Adhere to the party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of unity, enhance internal communication, strengthen internal supervision, self Sleep maintenance team collective image and authority. (three) to ensure the execution is
36、 not strong or disguised to resist government decrees issues. Individual Bureau leadership team members lack of learning political theory system, not from the objective reality, not with the partys interests above all the principles to deal with personal problems. In the specific work safety supervision in the execution is not stro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cision to deploy the discount, make choices, engage in work,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greement, uncomfortable is not performed, open or disguised to resist, the lack of su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考數(shù)學實踐2024年試題及答案
- 網絡服務的級別試題及答案分析
- 企業(yè)競爭策略與風險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考設計師備考情緒管理試題及答案
- 2025農民土地流轉合同范本
- 2025企業(yè)租賃合同標準范文
- 棉業(yè)公司范本章程
- 法學概論研究的國際視野與試題與答案
- 班級獲獎經驗的總結與反思計劃
- 組織文件檔案的秘書工作計劃
- 2025年新工人入場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完整答案(奪冠)
- 河北名校2025屆高考生物全真模擬密押卷含解析
- 血站考試試題及答案
- (三模)南通市2025屆高三第三次調研測試英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高考化學三輪沖刺:實驗綜合大題 刷題練習題(含答案解析)
- 寧夏銀川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 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
- 浙江浙達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年收集、貯存及轉運危險廢物5000噸的搬遷項目環(huán)評報告
- 抗凝劑皮下注射技術臨床實踐指南(2024版)解讀
- 2024年全球及中國一次性喉鏡片和手柄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湖南張家界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高頻題庫帶答案2025年
- 2025-2030中國智慧港口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發(fā)展趨勢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