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運動負荷測定有待完善_第1頁
體育課運動負荷測定有待完善_第2頁
體育課運動負荷測定有待完善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體育課運動負荷測定有待完善身體練習過程中,人體會承受一定的生理負荷,人體承受生理負荷時,體內的物質和能量得到消耗,而通過合理休息之后,物質和能量不僅得到恢復,還可以達到超量恢復的效果,這就是人體生理機能適應規(guī)律,也是通過體育可以提高體能的理論依據。 近20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有了明顯改善,但是,體能在總體趨勢上出現(xiàn)了下降的狀況,這又是什么原因呢?如何通過體育課程促進學生體能發(fā)展呢?如何在體育課程中合理運用運動負荷規(guī)律來提高體育課質量呢?這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心。一、體育課運動負荷測定的反思運動負荷是指身體練習過程中,人體所承受的生理負荷,通俗來說即機體的用力程度和緊張程度,機體

2、越用力,越緊張,負荷也就越大。衡量負荷的大小一般可以用兩種數據,一種為物理數據,一種為生理數據。例如,運動時具體負荷重量、速度和距離等為物理數據;若用運動時的心率、肺活量、心輸出量、肺通氣量、最大耗氧量、血乳酸含量等來說明負荷變化的均是生理數據。運動負荷包括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兩個方面,影響負荷量的主要因素是練習的次數、總時間、總重量等。運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練習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機體的緊張程度,影響負荷強度的主要因素是練習時的速度和負重量。所謂百分比強度是指本人最快速度的百分比或是最大負重量的百分比。上述是運動負荷基本原理的概述,可見它是一個具有一定的理論根據,但又是一個具有高度個性化變異的規(guī)

3、律。有人說,高度個性化的變異又怎能稱之為規(guī)律呢?其實仔細想一想就可以明白了,這是因為不同的課程目標對運動負荷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身體發(fā)展領域對運動負荷有不同要求;不同的運動項目對運動負荷也有不同的要求,采用單一數據難以全面揭示運動負荷的客觀規(guī)律。體育課運動負荷主要測定的數據是全課平均心率和全課練習密度兩項,前者的數據是心率130次/分,后者數據是全課學生實際練習時間占全課時間的30%,此外,還有一項要求,即心率曲線圖呈現(xiàn)逐步提高,達到一定高度并持續(xù)一段時間,再逐漸下降的常態(tài)要求。如果說,體育課的運動負荷僅要求滿足上述三項要求,是否太簡單了一些?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實際上,課的不同目標對運動負荷

4、應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以傳授技能為主和以身體鍛煉為主的課的負荷要求不會相同,不同身體發(fā)展領域對運動負荷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對身體素質的控制論體系(敏捷、平衡、柔韌、協(xié)調)和對身體素質的能量論體系(力量、耐力、爆發(fā)力);對有氧鍛煉和對無氧鍛煉;對一般力量和對爆發(fā)力的鍛煉等,在運動負荷方面均有不同的指標,采用著不同的數據。此外,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一下,在運動訓練過程中,教練員采用著多種運動負荷的訓練指標,有針對性的解決著訓練進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因此也取得了較好的訓練效果。但是體育課的運動負荷的指標體系是否單一了一些,而導致了體育課中學生鍛煉身體的實際效果得不到很好的體現(xiàn)呢?二、確定體育課運動負荷個性

5、化標準的必要性全課平均心率,全課平均練習密度,課的心率常態(tài)曲線三項是我國體育課運動負荷已沿續(xù)了五十多年的內容了。1956年,當蘇聯(lián)專家向我國傳授體育理論這一學科知識時,該知識點已經成為了重點領域。全課平均心率能較清晰地反映一堂課運動負荷的強度;全課練習密度又能較清晰地反映一堂課運動負荷的數量,因此這兩個指標較為全面的反映了一堂課運動負荷的強度和數量,而成為了測定體育課運動負荷的重要指標。全課平均心率維持在130次/分左右通常被確定為體育課運動負荷的強度指標,這是和有氧鍛煉的心率指標完全一致的。因為有氧鍛煉的心率區(qū)間是110150次/分;而最佳的有氧鍛煉區(qū)間是120140次/分。問題在于體育課中

6、的有氧鍛煉并非是學生唯一的發(fā)展領域;學生除了有氧鍛煉外,在發(fā)展身體素質的控制論體系(敏捷、平衡、柔韌、協(xié)調)之時,全課平均心率還能達到130次/分嗎?相反,在發(fā)展無氧耐力時,或在較劇烈的球類比賽時,全課平均心率肯定會超過130次/分。對于這些發(fā)展領域的運動負荷,我們又將提出怎樣的合理要求呢?對于這樣的問題,在課程改革進一步深入的今天,是有必要給予回答的。三、改革是螺旋式的發(fā)展1979年,當揚州會議確定“學校體育以增強體質為主”時,體育課提高學生體能成為了關注的中心,體育課的平均心率和練習密度的測定成為了檢查和評價一堂課好壞的主要指標。但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測定冷卻了下來,

7、一方面教師們感覺該項測定還不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另一方面,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和社會適應受到了進一步關注,在加強學生人文關懷的背景下,科學指導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忽略。2001年新課改啟動已6個年頭了,人們對如何落實新課改又開始進一步反思。新課程標準中,不是分明地提出“身體健康”這一領域目標嗎?如果說,前一階段忽略了,那么今天我們就得對體育課的運動負荷再次重視起來。特別是當我國有關部門公布學生體能下降的趨勢之后,廣大教師再一次的關注體育課的運動負荷了。運動負荷測定不能忽略,運動負荷還應當作為評價體育課效果的重要指標,這又成為了當今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發(fā)展動態(tài)了。當前,有一種思潮是值得關注的,這就是“改革改

8、來改去,還是回到了過去”。是這樣嗎?如果說,在改革進程中,曾有一度我們忽略了對學生科學鍛煉的干預,冷落了對學生體育課中運動負荷的測定,該作出反思就得反思,我們重新對該問題重視起來就可以了。但是,這決不是完全回到過去,因為過去的運動負荷測定太單一了,特別是它不能反映學生不同發(fā)展領域對運動負荷的不同要求,因此,揭示過去運動負荷測定的不足,實現(xiàn)對學生運動負荷測定的進一步完善化和科學化,這種發(fā)展動態(tài)是螺旋式的上升,而不單純是回到過去。四、運動負荷的特定問題與處理改革是繼承與發(fā)展,對于過去合理的東西就應當保留下去,對于相對合理,對其做某些修正,仍可保留下去。全課平均心率有相對合理性,平均心率130次/分

9、正好著落在最佳有氧代謝的中位數,是有氧代謝特征的指標,而學生的有氧代謝又是重點發(fā)展的領域,特別是心肺功能得到發(fā)展的重要標志,該項指標是可以作為一項體育課運動負荷強度的通用指標。但有幾處特例:第一,以太極拳為代表的養(yǎng)生運動,講究的是動中有靜,負荷強度本身小,不宜以平均心率130次/分為指標;第二,單雙杠和投擲等為代表的肌肉力量性運動和技術動作,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要求低,用平均心率難以反映其負荷強度;第三,以發(fā)展平衡、敏捷、柔韌、協(xié)調為主要領域的運動,因以神經肌肉協(xié)調調控為主要特征,用平均心率也難以反映其負荷強度;第四,激烈的球類比賽和跑步,心率一般會高出130次/分。對上述特例,其運動負荷的指標體系

10、必須另作考慮。全課平均密度也有相對的合理性。體育課以身體練習為主,就要求學生動起來,一堂課講得太多,而練習的太少,就不算是一堂好的體育課。提出一堂課的練習密度30%應是一般要求,但也有幾處特例:第一,部分以掌握知識技能為主的課練習密度不足于30%,應根據實際需要或另行確定;第二,那些速度型和力量型爆發(fā)力的練習,如跳遠、跳高、投擲、引體向上,其肌肉牽張強度大,而練習時間短,其練習密度也不足30%,也應根據實際需要或另行確定負荷要求。體育課平均心率的常態(tài)曲線從形態(tài)上反映了體育課三個階段的合理性,這包括了通過活動,逐步克服惰性而進入工作狀態(tài)的準備部分;通過主項練習,完成體育課主要任務的基本部分;通過

11、放松練習和總結,使機體逐步恢復到課前狀態(tài)的結束部分。但是,在體育課心率的實際測定中,往往會出現(xiàn)很多非常態(tài)的曲線,這又如何評價呢?實際上,通過運動而出現(xiàn)的心率變化是極易變化的,反應很快。從生理學上來說,人的恢復有兩種恢復,即快速恢復和慢速恢復,心率恢復屬于快速恢復,而內環(huán)境的恢復屬于慢速恢復??焖倩謴涂梢栽?0秒恢復90%,而慢速恢復需要兩天時間,這告訴我們,即使是學生在課的最后一分鐘心率達到最高值,在課間還有時間很快恢復到正常,因此不必為此不安。相反的慢速恢復需要兩天,這是力量性練習要對同一肌肉群隔天練習的重要依據。五、不同發(fā)展領域的運動負荷 衡量運動負荷的大小一般有兩種數據。一種為物理數據,

12、包括了練習次數、練習時間、練習重量、練習距離、練習速度等;另一種是生理數據,包括了心率、肺活量、心輸出量、血乳酸含量等。總之,可以作為運動負荷指標的數量很多,為什么我們在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測定中,僅選擇了心率和練習密度兩個指標呢?不同發(fā)展領域均有其鮮明的特征,衡量它們合理運動負荷的指標體系也有鮮明的特征,因此,不能單以心率、練習密度等單一的指標來衡量。此外,我們歷來把生理指標稱為內部數據,而把物理數據稱為外部數據,而一貫地重視生理數據而忽視物理數據。可知,作為物理數據在指導學生練習,衡量練習效果時,具有現(xiàn)實的操作意義。1身體素質的控制論體系的運動負荷身體素質的控制論體系,這是指以神經和肌肉控制為

13、主要特征的身體練習體系,該體系的發(fā)展領域是敏捷性、平衡性、柔韌性和協(xié)調性。該發(fā)展領域并不以能量供應大小為主要依據,因此,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要求較低,用心率來衡量運動負荷也不妥。該領域的運動負荷指標應當有特定的內容。敏捷性可用反應時和完成動作的時間作為指標,例如,1分鐘籃下自搶自投,投籃次數或投中次數均可以作為敏捷的負荷指標。既然上述練習難以用心率反映合理負荷,就可以從運動負荷的物理數據中來反映其負荷。除了敏捷性外,平衡、柔韌和協(xié)調也同樣可以找到實用的以物理標識的負荷數據,并以此來調節(jié)一堂課的運動負荷。2身體素質能量論體系的運動負荷身體素質的能量論體系包括了力量、爆發(fā)力和耐力。該體系中,肌肉力量的練習對心血管系統(tǒng)有一定的影響,其中靜力性力量練習因胸內壓加大而引起的心率加快,不能真實反映運動負荷大小,而動力性的力量練習對心率影響不大,因此,心率無法真實地反映其負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