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與莊子的思想異同.docx_第1頁
老子與莊子的思想異同.docx_第2頁
老子與莊子的思想異同.docx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莊子的道和老子的道的異同王菲03121261計算機學院在中國古代文化發(fā)展史上,道家在先秦各學派中扮演重要角色。道家思想以其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的獨特領(lǐng)悟,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史上獨樹一幟,并在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發(fā)展形成進程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先秦道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正如錢穆先生所言“此兩人,可謂是中國道家思想之鼻祖,亦為中國道家思想所宗主。后起道家著述,其思想體系,再不能越出莊老兩書之范圍,亦不能超過莊老兩書之境界?!背浞值目隙死锨f在道家思想體系中的核心地位。老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奠基人,莊子則是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又一重要集大成者,兩人作為道家這一先秦重要思想派系的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中必然存在著一脈相承的道家觀念的精髓。老子和莊子雖然有極為相同的道論、認識論和邏輯推理,雖然同為早期道家的哲學大師,但是由于老莊生活年代、人生際遇等等個人生平經(jīng)歷上的種種不同,在社會實踐方面,卻有著不同層次的引申,有著方向相反的哲學目的和社會觀。老、莊雖同為道家大師巨匠,但如從人道和政治實踐的角度予以劃分衡量,二人卻要屬于不同的文化模式和思想體系。他們的思想主張必然也存在差異之處。老子與早期儒家以及其他先秦諸子趨向一致,而莊子則獨立于諸子百家之外。老子與莊子的哲學目的和社會觀方向相反。老子和莊子的思想雖然涉及面都很廣,但又各有偏重,這種差異既是時代打在他二人身上的烙印,也與各人的性格分不開。老子哲學本質(zhì)上是歷史哲學(政治哲學),莊子哲學稱之為生命哲學(個體哲學)更恰當。莊子追求個人的自由、個體的超越,在這一方面,他已超越了老子,卻也似乎走了老子的極端。莊子直接繼承了老子關(guān)于道的學說,他把道的理論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臨的生存困境。老子追求清靜無為,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guī)律(道): 事物本身的內(nèi)部不是單一的、靜止的,而是相對復雜和變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陰陽的統(tǒng)一體。 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zhuǎn)化,即是陰陽轉(zhuǎn)化。太極陰陽方法(德)來源于事物的規(guī)律(道)。 老子的“無為”并不是以“無為”為目的,而是以“有為”為目的。因為根據(jù)之前提到的“道”,“無為”會轉(zhuǎn)化為“有為”。 這種思想的高明之處在于,雖然主觀上不以取得利益為目的,客觀上卻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利益。 從“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可見: 老子所說的“自然”不是類似于神的概念,萬物的規(guī)律(道)由自然來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誤解了此處自然的意思。 應當注意到:。 事實上,人活著猶如宇宙之存在,沒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 因此,非理性地選擇某個(些)目標成為唯一的選擇。 老子是站在道這個無窮高的位置來看問題。 因此,老子只說了“方法”,但沒有指出“目的”。 這給我們一個啟示:人何必為刻意達到目的而痛苦不堪。無為,逍遙亦是一種為人處世之道。 關(guān)于老子的宇宙觀,根據(jù)之前的道,“無”與“有”(萬物存在即是“有”)會相互轉(zhuǎn)化。因此老子認為宇宙萬物來自虛無,也走向虛無。比如:人的生與死。其政治思想以小國寡民和無為而治為主。老子對他理想中的社會描述道:“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徒。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小國寡民”是老子經(jīng)過感悟、體驗和總結(jié)而升華出的一種具有濃厚道德色彩的烏托邦。在政治方式上,老子的主張是無為而治。在老子看來,無為是最高境界,他說:“為學日益,為益日損。損只又損,以至與無為。無為則無不為?!痹诶献涌磥恚暗馈笔侨祟惿鐣罾硐氲臓顟B(tài),而無為正是達到道的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徑。無為政治也是最符合道的原則的政治. 莊子追求隨心所欲,莊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無為”,相對的認識論,無條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屬于唯心主義體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異,否定客觀真理,在認識論上走向相對主義。從這種認識論出發(fā),他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一切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文化知識。在政治思想上,繼承并且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在人類生存方式上主張返樸歸真,在個性上主張逍遙,本性自足,在存在論上主張萬物一體。游世思想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莊子思想的核心,而逍遙游可以說是莊子的總論。逍遙者,象征無所拘礙之自得自由的狀態(tài)。他認為民靠其常性生活,而不受外表的干涉,就是過上了很自由的生活,也就是逍遙游。他在馬蹄篇中說:“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一而不黨,命曰天放?!薄疤旆拧保亲匀欢湃蔚囊馑?,亦即是極端自由的意思。他認為人民一切的不幸,是來自政治的干涉。他在談到政治時,攻擊仁義的不足,一方面認為仁義不是人之本性;另一方面,認為就算是最好的干涉也不如不干涉。游世思想的核心意識是“不認真”或者叫做“放棄認真”。不認真的看待現(xiàn)實社會的一切,以此把個人從社會生活的黑暗壓力中解救出來。莊子思想是從老子思想發(fā)展而來,他把老子的道發(fā)展成主觀唯心主義,把樸素的辯證法發(fā)展成為相對主義。 他對“道”的解釋更加神秘,認為“道”是“先天地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東西,他把老子關(guān)于對立面轉(zhuǎn)化的看法引向極端,認為無論大小、長短、貴賤、美丑、成毀等一切差別都不存在,基于這個觀點,他認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于殤子(夭折的幼兒),而彭祖(傳說中最長壽的人)為夭?!边@就混同了大小、壽夭的區(qū)別,否定事物的質(zhì)的規(guī)定性,走向“不別同異”、“萬物一齊”的相對主義。于是他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這就是說可以不必過問是非,生死如一,表現(xiàn)出悲觀厭世的情緒。他不僅認為“齊是非”、“齊萬物”,甚至“齊物我”,正如他所述:“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進入神秘主義境界,一切皆不可知。 作為沒落階級的代表,他竭力逃避現(xiàn)實,追求絕對的精神自由,達到“真人”境界。要成為“真人”,就要能夠“坐忘”,即完全忘掉自己,在精神幻覺中消除形骸的我,在精神上和天地合一,與萬物同體,完全解脫塵世間的利害、得失、毀譽、是非,精神上得到絕對自由,進入逍遙游的境界。莊子批判現(xiàn)實社會的倫理道德。莊子認為,所謂的倫理規(guī)范,都是與真正的“天道人德”相違背的。仁、義、禮、智這些倫理規(guī)范的出現(xiàn),實際上是道德衰敗的結(jié)果,道德愈是敗壞,禮儀規(guī)范也愈是隆盛。為世人多所稱贊的名分與知識,正是使人類社會的道德衰敗的兇器,名與知不僅不能使人的道德良善,反而卻只能使道德愈加敗壞。老莊道家哲學是智慧之學,它以“道”為最高的準則,連綴于自然、社會、生活各方面之中,內(nèi)涵博大精深,蘊含著深刻的人文精神。老莊思想以“道”為原則和依據(jù),對現(xiàn)實社會政治生活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嚴厲的批判,主張“無為而治”,建構(gòu)“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彰顯了未來社會的生活圖景;老莊“天人合一”的理念,蘊含著深刻的生態(tài)智慧,啟發(fā)我們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在政治思想上與儒家講禮治、法家講法治不同,道家主張“無為而治”。以“無為而治”為核心,道家提出了自己系統(tǒng)而深刻的政治倫理理論。和諧社會的構(gòu)建,從根本上說,就是能否化解各種社會利益矛盾,使整個社會及其生活體系走向和諧發(fā)展。道家政治倫理對構(gòu)建和諧社會有積極的啟示意義。莊子的思想一直被人認為是消極的,但任何事都要辯證地看待。在當今這個風云雷動、物欲橫流、魚龍混雜的世界里,活著的確是不易的,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呼風喚雨,更不是人人皆欲成為“風云人物”而后快的。怎么辦,看看莊子的思想,聆聽莊子的話語,在內(nèi)心深處建立起一個平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