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doc_第1頁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doc_第2頁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doc_第3頁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doc_第4頁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文征明習字選自書林紀事【原文】文征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于書,未嘗茍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閱讀訓練】 1解釋下面句中加線的詞 書遂大進( ) 平生于書 ( ) 或答人簡札( )( ) 2將“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譯成現(xiàn)代漢語。譯文 3 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答: 二、鐵杵磨針【原文】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注:媼(o)年老的婦人。杵(ch)棒槌。卒業(yè)完成學業(yè)【閱讀訓練】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去:去( ) 方( ) 欲 ( ) 還: ( ) 2、解釋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問之,曰:欲作針。( ) 2)學而時習之( ) 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答: 4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說說本文給你的啟示。答: 三、日攘一雞【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注解】攘:這里是偷竊的意思 【閱讀訓練】1、解釋加點字: 是非君子之道( )( )以待來年然后已( )2、翻譯下面句子(4分)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譯文:是非君子之道譯文: 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譯文: 四、薛譚學謳【原文】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咀⒔狻恐帲哼@里是歌唱。餞行于郊衢:餞,設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邊。撫節(jié)悲歌:撫節(jié),打著節(jié)拍。薛譚乃謝求反:謝,道歉。【閱讀訓練】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未窮青之技( )秦青弗止( )響遏行云( ) 2翻譯: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譯文: 4這個故事給你以怎樣的啟示?答: 5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如果有,是什么?答: 五、眉、眼、口、鼻四者,畢有神也。一日,口為鼻曰:“爾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別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觀美惡,望東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北怯衷唬骸叭羧?,則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與諸君廝爭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個面皮安放那里?” (選自羅燁醉翁談錄) 注釋 神:靈性。 廝:相互。1請用“ / ”給下面句子斷句(兩處)。吾 能 別 香 臭 然 后 子 可 食 故 吾位 居 汝 上。2下列句子中的“為”與例句中的“為”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一日,口為鼻曰:“爾何能,而位居吾上?”A. 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B.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C. 不足為外人道也。 D.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xiāng)里所患。3翻譯。若然,則眉有何能,亦居我上?4通讀全文后,你從眉、眼、口、鼻之爭中得到什么啟示?六、愚人食鹽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緣有鹽故。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鹽已口爽,返為其患。(百喻經) 注釋益:增加。爽:敗壞(口味)。返:同“反”,相反。1解釋畫線詞語。(1)主人與食 (2)緣有鹽故2愚人發(fā)現(xiàn)食物因鹽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3請你用簡潔的語言總結出這則笑話蘊含的道理。 七、處之不易 殷仲堪既為荊州,值水儉。食常五碗,盤外無余肴。飯粒脫落盤席間,輒拾以啖之。雖欲率物,亦緣其性真素。每語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時意,今吾處之不易。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爾曹其存之!” (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 注解 處:居于高位;易:改變。殷仲堪:人名。儉:荒年。率物:為人表率。素:樸素。受任方州:受命擔任大州刺史?;恚簰仐?。爾曹:你們。存:謹記。1解釋畫線的詞。(1)輒拾以啖之 ( ) (2)盤外無余肴 ( )(3)亦緣其性真素 ( ) (4)勿以我受任方州( )2翻譯。殷仲堪既為荊州,值水儉。 3文中“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釋為:安于清貧是讀書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樹干拋棄了呢?這句話給你怎樣的啟示? 八、 邴原少孤,數(shù)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羨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睅煇湃辉唬骸坝麜啥?!”原曰:“無錢資?!睅熢唬骸巴悠堄兄?,吾徒相教,不求資也。”于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1選出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邴原少孤:失去父親 B. 一則羨其不孤:羨慕 C. 二則羨其得學:代詞,自己 D師惻然曰:悲傷或同情的樣子。2翻譯。童子茍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3短文寫了兩個人物,邴原和老師,請任選其中的一個人物,說說你對他的看法。 九、東坡詩文,落筆輒為人所傳誦。每一篇到,歐陽公為終日喜,前后類如此。一日與棐論文及坡,公嘆曰:“汝記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寧、大觀間,海外詩盛行,后生不復有言歐公者。是時朝廷雖嘗禁止,賞錢增至八十萬,禁愈嚴而傳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誦坡詩,便自覺氣索,而人或謂之不韻。(選自江西古文精華叢書 筆記卷 注釋:歐陽公:指歐陽修。棐(fi):歐陽修的兒子歐陽棐。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談論我,不傳誦我的名聲了。崇寧、大觀:宋徽宗年號。海外詩:指蘇軾被貶海南時所作的詩。氣索:氣短。不韻:不雅。1用“/”標出下面句子朗讀時的停頓處。 落 筆 輒 為 人 所 傳 誦2解釋加點詞。 (1) 前后類如此( ) (2)是時 ( ) (3)往往以多相夸( )3翻譯。士大夫不能誦坡詩,便自覺氣索。4你怎樣理解“汝記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這句話的含義。5文段表現(xiàn)蘇軾詩文的成就,在寫法上有怎樣的特點?6從“每一篇到,歐陽公為終日喜,前后類如此”這句話中你感受到歐陽修怎樣的品格?六一居士傳 (節(jié)選) 歐陽修 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 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本邮吭唬骸拔嵋蛑豢商樱灰嘀虿槐靥右?;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注釋潁水:地名。逃名:不求名聲,避名而不居。1、“屢易其號”中“屢”的意思是: 2、“六一居士”中“六一”具體指什么? 3、歐陽修為什么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況下將自己的號更為“六一居士”?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注釋 閔(mn)同“憫”,擔心,憂慮。長(zhng)生長,成長,揠(y)拔。 芒芒然疲倦的樣子。 病精疲力盡,是引申義。 予我,第一人稱代詞。 趨快走。往去,到.去。槁(go)草木干枯。 1.解釋:揠( ) 歸( ) 謂( ) 益( )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寓意?參考答案:一、文征明習字選自書林紀事書遂大進(終于 ) 平生于書 ( 對于) 或答人簡札(有時 )(書信 ) 2將“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譯成現(xiàn)代漢語。譯文 稍微有些不滿意,一定再三修改,不滿足。3 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答: 文征明勤奮習字,獲得很大的進步。二、鐵杵磨針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去:(離開 ) 方:(正 ) 欲 ( 想要) 還: ( 回去) 2、解釋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問之,曰:欲作針。( 老嫗) 2)學而時習之(以前的知識 ) 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答: 李白被老婦人感動了,回去完成了學業(yè)。4略三 日攘一雞一、解釋加點字: 1、(這 )( 做法)2、已( 停止)翻譯下面句子(4分)譯文:現(xiàn)在有個人每天偷鄰居家的雞 。2:這不是君子的行為 。3、譯文:請讓我減少偷雞的數(shù)量,每月偷一只雞,來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四)薛譚學謳1未窮青之技(學盡 )秦青弗止(不 )響遏行云(遏止 ) 2譯文:薛譚向秦青學習演唱的本領,他沒有學盡秦青的技藝,自認為把師傅的本領完全學盡了 。 4答:學習沒有止境,要謙虛好學,不能夠淺嘗輒止 。5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如果有,是什么?有,薛譚知錯就改,馬上向師傅道歉,并且留下來繼續(xù)學習,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 五、眉、眼、口、鼻1吾能別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2 C 3如果這樣,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領,也在我上面呢? 4示例: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要過分強調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置于群體之中,在團結和諧的集體中才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六、愚人食鹽1(1)給 (2)原因2愚人發(fā)現(xiàn)食物因鹽好吃之后就空口吃鹽。3做事要把握尺度,不能走極端;認識事物不能一知半解。(答出其中任意一點即可)七、處之不易1啖:吃。肴:萊。其:他。以:因為。2殷仲堪剛任(做)荊州刺史,正趕(遇或碰)上水災荒年3人不能因為身份地位的變化而改變原來的品行、志向八、邴原少孤1C2略3言之有理即可九、東坡詩文1落筆/輒為人所傳誦 2(1)像 (2)這 (3)夸耀(炫耀) 3士大夫沒(熟)讀過蘇東坡詩文的,便覺得沒面子(氣短)。4表現(xiàn)歐陽修對蘇東坡的賞識,認為蘇東坡的文學成就和名聲將超過自己。5文段主要從側面來表現(xiàn)蘇東坡的成就。6開闊的胸襟。十、六一居士傳1、多次2、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一翁。(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歸納)3、聊以志吾之樂爾。(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歸納)譯文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嫌禾苗長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點,回家還夸口說:“今天我?guī)椭玳L了!”他兒子聽說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長的人實在很少啊。以為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就像拔苗助長的人,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危害了它。拔 歸家,回家 ,對說 益處,好處【寓意】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自有它的規(guī)律,純靠良好的愿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愿望相反。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欲速則不達。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 一、請君入甕周興與丘神勣通謀,太后命來俊臣鞫之。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伏罪。導讀:本文寫的是來俊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及周興作法自斃的故事。注釋:甕(wng):大壇子。鞫(j ):審訊犯人。推事:研究事情。炙(zh ):燒烤。內狀:宮內遞出的狀辭。推:追究,檢舉。一、解釋加點的詞。1、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 2、囚多不承 3、當為何法 4、因起謂興曰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之”。1、太后命來俊臣鞫之 2、以炭四周炙之 三、翻譯下列句子。1、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2、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四、來俊臣請周興入甕,是采用了 的方法。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導讀:八九歲的孩子能在家庭遭難時毫不驚恐,很是了不起。說明孩兒的明理聰明,也反映了封建社會中株連迫害的罪惡。注釋:孔融被收:建安十三年,融因觸怒曹操,坐棄市(被判死刑)。中外惶怖:朝廷內外非常驚恐。中外,指朝廷內外。二兒故琢釘戲:兩個兒子仍然在玩琢釘游戲。琢釘,古時一種兒童游戲。罪止于身:罪責僅限于自己一身。意思是不涉及家屬。二兒可得全不:這兩個孩子可不可以保全他們生命?亦收至:捕他們的人也到來了。一、解釋加點的詞。1、孔融被收 2、冀罪止于身 3、二兒可得全不 4、尋亦收至 二、翻譯下列句子。1、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2、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三、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并說明它的比喻義魯人曹沫曹沫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莊公好力。曹沫為魯將,與齊戰(zhàn),三敗北。魯莊公懼,乃獻遂邑之地以和,猶復以為將。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而盟?;腹c莊公既盟于壇上,曹沫執(zhí)匕首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而問曰:“子將何欲?”曹沫曰:“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壇,北面就群臣之位,顏色不變,辭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約。管仲曰:“不可。夫貪小利以自快,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庇谑腔腹怂旄铘斍值兀苣龖?zhàn)所亡地,盡復予魯。 這里所選的是史記中刺客列傳的第一部分。好力:喜歡勇士。力,有力之士。遂邑:今山東寧陽縣??拢糊R邑,今山東陽谷縣阿城鎮(zhèn)??欤嚎煲?。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1)、乃獻遂邑之地以和 (2)、桓公與莊公既盟于壇上 (3)、曹沫三戰(zhàn)所亡地 (4)、欲倍其約 (5)、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而盟 2、翻譯句子。(1)、子將何欲? (2)、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 3、讀了此文后,你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刺客有了怎樣的認識? 馬價十倍有人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費。”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注釋: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戰(zhàn)國策,西漢末年劉向校正編訂。共三十三篇,記載了戰(zhàn)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著重記錄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劉向,除編訂戰(zhàn)國策外,還編有說苑等書。比:副詞,接連地。還:通“環(huán)”環(huán)繞。朝:早晨。一旦:一天。閱讀訓練: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1)、往見伯樂曰 (2)、愿子還而視之 (3)、去而顧之 (4)、伯樂乃還而視之 2、與“去而顧之”中的“去”的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A、去死肌 B、游人去而禽鳥樂也C、.則有去國懷鄉(xiāng) D、黃鶴一去不復返3、從下面選出與“去而顧之”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學而時習之C、峨冠而多髯者 D、出淤泥而不染4、本不懂得貨色,而“名家”說好就認為好,人云亦云,這樣不加分析地盲目地虛推、崇拜對嗎?請談談你的看法。歐陽公事跡【原文】 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閱讀訓練】 1文中“教以書字”的“書”的含義,跟下面哪一句中的“書”相同?( ) A 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B 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 C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 D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2 翻譯句子。 歐陽修四歲而孤。 譯文: 惟讀書是務。 譯文: 3 就本文而言,歐陽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是: 4 歐陽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還有一個促進他成長的原因是參考答案一、請君入甕周興和丘神勣合伙謀反,太后讓來俊臣來審訊他。來俊臣趁著跟周興一邊吃飯一邊研究事情的當口,對周興說:“犯人大多不肯招供,應當采取什么辦法?”周興說:“這很容易,拿一個大壇子,用炭火在周圍烤,讓犯人進到里邊,什么事敢不承認!”“來俊臣于是找來一個大壇子,按周興的方法周圍升起炭火,站起來對周興說:“宮內有人遞出狀辭檢舉你謀反,請兄進到這大壇子里去吧!”周興驚恐萬狀,連忙叩頭認罪。一、1、正在,正當 2、承認 3、應當4、于是,就二、1、代詞,代周興 2、代詞,代囚犯三、l、周興說:“這很容易!拿一個大壇子,用炭火在周圍烤,讓犯人進到里邊,什么事敢不承認!” 2于是站起來對周興說:“宮中有人遞出狀辭檢舉你,請你進到這大壇子里去吧!”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逮捕,朝廷內外非常驚恐。當時孔融的兒子大的九歲,小的八歲。兩個兒子還和原來一樣在玩琢釘游戲,一點害怕的樣子都沒有??兹趯κ拐哒f:“希望罪責僅限于自己一身,兩個兒子可以保全性命嗎?”他的兒子從容地進言說:“父親難道見過傾覆的鳥巢下面還有完整不碎的鳥蛋嗎?”不一會兒逮捕他們的人也到來了。一、1、逮捕 2、希望 3、同“否” 4、不久 二、1、父親難道見到過傾覆的鳥巢下面還有完整不碎的鳥蛋嗎? 2、兩個兒子仍然在玩琢釘游戲,一點害怕的樣子都沒有。三、覆巢無完卵。比喻整體遭殃,個體不能幸免。魯人曹沫譯文:曹沫,是魯國人,憑借勇力侍奉魯莊公。莊公喜好勇士,曹沫為魯國將軍,與齊國作戰(zhàn),三戰(zhàn)三敗。魯莊公害怕了,就獻上遂邑這塊地方求和,但仍然用曹沫為將。齊桓公答應和魯國在柯地會盟訂約?;腹c莊公已經在壇上訂了盟約,曹沫手持匕首脅迫齊桓公,桓公左右沒有人敢動手,問道:“你想干什么?”曹沫說:“齊國強魯國弱,而貴國侵犯魯國也太過分了。現(xiàn)在魯國城墻塌壞就能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