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植物四大生理過程復習.doc_第1頁
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植物四大生理過程復習.doc_第2頁
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植物四大生理過程復習.doc_第3頁
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植物四大生理過程復習.doc_第4頁
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植物四大生理過程復習.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整合與比照齊飛,厚重共靈動一色陋室銘、愛蓮說整合教學體會【課堂實錄】(經過聽課,我發(fā)現講者認為陋室銘和愛蓮說兩篇文章的精神血脈息息相通。于是,對這兩篇文章進行了整合教學。兩課時連堂進行。以走進劉禹錫的精神世界為教學核心目標。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指導朗讀,質疑字詞,嘗試背誦。第二課時則結合學生疑問引導他們緊扣關鍵字詞感受人物心靈律動,探尋古代一類知識分子人格追求。實錄的是第二課時)蓄勢:走進周敦頤的精神世界師:第一節(jié)課,陳禹杭就愛蓮說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就是關于最后幾個句子的順序安排。同學們的爭論很熱烈。王悅同學的發(fā)言更是引發(fā)了大家的不同意見。這節(jié)課,我們就以這個問題為切入點開始討論。王悅認為菊和牡丹對蓮都是反襯,有些同學不同意??磥?,這個問題分歧還很大,現在請大家在字里行間去尋找證明自己觀點的證據。(這個導入直接明確。第一,這是基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導入。它不僅回顧了上節(jié)課學生提出的問題,而且尊重學生,以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為基礎開展后面的教學;第二,這是抓住了學生中矛盾分歧的導入。“菊和牡丹對蓮是否都是反襯?”一下子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第三,這是明確地提出了讀書方式的導入。 “請大家在字里行間去尋找證明自己觀點的證據”,要求學生去咬文嚼字,直擊文本。)生:我認為周敦頤很欣賞陶淵明。我從這句可以看出來,“晉陶淵明獨愛菊”,“獨”字挺有力量的,我讀出了一種欣賞。生:我也是,后文中周敦頤說自己愛蓮也用的是“獨”,看來這“獨”有與眾不同之意,含有褒義的。師:“獨”是獨特,獨到,“獨”是特立生:獨行。師:我想到毛主席有一首著名的詞第一句就是“獨立寒秋”,好一個“獨”!生:周敦頤稱菊花為“隱逸者”,就是隱居避世之人,不含貶義。師:隱逸者?注意,為何不說是“花之隱者”呢?生:“逸”有一種飄逸安逸的感覺,周敦頤稱其為“隱逸者”,看來對其生活狀態(tài)是欣賞的。生:周敦頤只在最后一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用“矣”字加重情感,表達出深深的惋惜之情,而對“菊花”的表達比較莊重,只是說“菊之愛,陶后鮮有聞”,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對陶淵明絕無貶義。師:說得真好,同學們讀書非常仔細??磥?,作者寫陶淵明,絕非反襯,而是正襯。寫陶淵明只是鋪墊,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在周敦頤眼里,陶淵明是美的,但周敦頤認為誰更美?生:他自己更美(眾笑)(教師點評語言精當。在短短的師生對話中,教師的點評有三種呈現方式。第一次是用解釋的方式引導學生細品“獨”字,并聯想到“獨立寒秋”,以此來擴展學生的思維;第二次是引導比較“隱逸者”與“花之隱者”的不同,在具體的語境中比較體會周敦頤的生活態(tài)度;第三次是肯定學生的發(fā)現并總結,這次不僅總結了討論的主題,而且順勢追問:“在周敦頤眼里,陶淵明是美的,但周敦頤認為誰更美?”為下面的“變換身份”這一“變形”方式作好了鋪墊。)師:那好,如果你自己就是周敦頤,請你結合文中的關鍵句來夸夸自己,請用第一人稱。(引導學生再次大聲朗讀“予獨愛”一句)生:我像蓮花一樣高潔,生活于世俗的社會但不被污染。生:我的美名遠播,像蓮花的香氣一樣越遠越沁人心脾。生:我莊重高雅,絕不對權貴獻媚求榮。我才德出眾但絕不妖媚。生:我像蓮花一樣中通外直,表里如一,個性剛直。生:我像蓮花一樣讓人敬重不可侮辱,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生:我不蔓不枝,心意專一,目標明確。師:說得不錯,再背一背這句。(生齊背“予獨愛”一句)師:現在,周敦頤們,咱們換個角度自夸,你和陶淵明都是美的,但你認為你和陶淵明的不同之處在哪里?。可禾諟Y明隱居避世了,我還堅守在官場。生:我是出淤泥而不染,陶淵明是躲淤泥躲得遠遠的。(眾笑)(“變換身份”,變得精妙。這里呈現了三種形式:其一,變換身份夸自己讀原文。這一設計匠心獨運,學生變換身份讀,不僅讀出了是周敦頤的內心,而且讀出了作為周敦頤的自豪感。其二,結合文中關鍵句,用自己的話夸自己。這既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也加深了學生對周敦頤的深入理解,加深了自己的體驗。其三,變換身份與陶淵明比一比。這里比出了兩者的不同,讀出了深度?!白儞Q身份”,其本質是引導學生“體驗”人物,“變”得精彩,妙不可言?。煟郝斆鳎∥覀儾艑W習了桃花源記,也背誦過陶淵明的歸園田居。面對混濁的官場和骯臟的世風,不愿意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選擇了隱居。他吟誦著歸去來兮辭,在自己的心里幻想出了一片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源,他最后選擇的生活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但周敦頤不是這樣的。據歷史記載,周敦頤也有“山林之志”,他胸懷灑脫,頗有仙風道氣。他雖在各地作官,但俸祿甚微,即使這樣,來到九江時,他還微薄的積蓄捐獻給了故里宗族。他不僅是中國理學的開山祖師,在為官上也有卓越建樹。黃庭堅曾盛贊他“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板書)。同學們,這就是周敦頤和陶淵明的不同。面對淤泥,陶淵明的選擇是遠離,他到紅塵邊上去尋找一片凈土。而周敦頤的選擇是生長,哪怕是淤泥之中,依舊成長為高潔獨立的荷花。這不同的人生選擇和詩人的個性氣質理想有關,也和當時具體的時代背景有關。選擇雖不同,但都顯著有別于趨同富貴失掉自我的蕓蕓眾生,所以其人格都同樣偉大。來,讓我們再朗讀一遍那流傳千古的名句。(齊深情誦讀“予獨愛”一句)(教師講析精煉,語言精美。第一,教者結合學生的發(fā)言,適當穿插引用資料,要言不煩,講出了陶淵明和周敦頤的不同,這是對學生發(fā)言的提升;第二,教者語言精美,干凈洗練。如:“面對淤泥,陶淵明的選擇是遠離,他到紅塵邊上去尋找一片凈土。而周敦頤的選擇是生長,哪怕是淤泥之中,依舊成長為高潔獨立的荷花?!苯處熅姥胖碌恼Z言,課堂呈現出濃郁的文化氣息。)姜英紅2013年3月陋室銘信息整合課體會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總是陷入“死于章句,廢于清議”這兩個極端。如何讓文言文煥發(fā)青春?王君老師的這個課例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fā)。王君老師說:“正視文言教學的特殊性,扎實地立足文言之言,詩意地追求文言之文,激活文言本身的生命力,文言教學就有可能煥發(fā)青春。”讀了王君老師這個課例,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師如庖丁解牛似的引領學生在文本中來來回回地走,使其心動,促其智啟,引其自悟。教師的一招一式都緊扣文本、緊盯目標,緊貼人物,顯得“游刃有余”。我仿佛看到了一個打通了任督二脈的武功高手,飛花摘葉均能傷人于無形之中,讀后大呼“過癮”,心生佩服。這個課例,文本解讀深入、教學設計新穎、教師語言精美、學生思維活動充分、課堂對話高潮迭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味道濃郁。正如這兩篇傳世美文一樣,這堂課本身也是一堂絕美的精品文言課。對于課堂的整體印象是:整合與比照齊飛,穩(wěn)重共靈動一色。之所以說這堂文言文課是精品,是基于該課例“精”在如下方面:一、教學內容精深1.文本解讀精深陋室銘這篇傳世之作,教參上把劉禹錫的形象定位為“安貧樂道,獨善其身”。而王君老師通過自己的深入細致的閱讀,讀出了疑問,讀出了教參的“淺水區(qū)”,讀出了個性化的解讀:“陋室銘不是一個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時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那是一篇特殊的戰(zhàn)斗檄文?!?不僅如此,她還把陋室銘和愛蓮說放在一起比較閱讀,讀出了“不同朝代不同選材的兩篇文章其實不約而同地展示了中國非常典型的一類知識分子的情懷”。這個解讀直擊人物精深內涵,準確、深入、獨到。2.教學目標精深在這樣的解讀下,王老師把課堂定位為:“以走進劉禹錫的精神世界為教學核心目標?!辈ⅰ敖Y合學生疑問引導他們緊扣關鍵字詞感受人物心靈律動,探尋古代一類知識分子人格追求。”這樣的課堂就不是單打獨斗、零打碎敲,而是一類文章的大整合。讀懂劉禹錫也就讀懂了很多如劉禹錫一樣的文人“他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管是居朝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他們都堅定執(zhí)著,把兼濟天下作為生命永遠的崇高追求。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墮青云之志?!睉撜f,這個教學內容的是精選的,而且很深入,可以看出王老師在解讀文本上的功力和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的大膽與個性的張揚。這樣的教學內容使得整堂課文化氣息濃厚。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因為對劉禹錫們的尊重,對語文老師自己的尊重,王君老師才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這樣的定位。正如王君老師所言:“這堂課,上出了劉禹錫的尊嚴,也上出了自己作為語文教師的尊嚴?!倍⒔庾x方式精當初二的孩子想真正讀懂劉禹錫是不容易的。為了幫助學生一步步走進劉禹錫的內心世界,王老師采用了下面幾種可供借鑒的精當的解讀方式。1.知人論世“知人論世”是中國古代文論的一種觀念,孟子最早提出這種文學批評的原則和方法。孟子萬章下中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認為,文學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時代背景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論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寫作的時代背景,才能客觀地正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王老師的課例中多次體現出這種方法。如:在探究劉禹錫內心世界的時候。首先穿插了劉禹錫寫陋室銘的背景故事,探究出他是個“在淤泥之中還在頑強樂觀地生長”的人;然后,穿插了劉禹錫的幾首詩,道出了“他是個多么有生活情趣的人”;尤其是引用學生熟知的秋詞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兩首詩歌,幫助學生明白劉禹錫“怎么會躲到人生的秋天里去自怨自艾呢?”“劉禹錫怎么可能讓一間小小陋室困住了自己高貴的心?”最后,教者聯系他隨遇而安,雖連遭貶官,但深入民眾,體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為當地的發(fā)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得出了“陋室銘不是一個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時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那是一篇特殊的戰(zhàn)斗檄文” 的結論。這樣一步步地將劉禹錫的精神追求展現在學生面前。2.披文入情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币馑际牵簩懽魑恼碌娜艘蚋星榕哦ㄟ^辭章表達出來,閱讀文章的人通過文辭來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沿著文辭這個波浪找到文章的源頭,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能夠被人理解。這個課例中,在探究周敦頤和劉禹錫的內心世界時,王老師多次要求學生品讀人物時要緊扣文本,咬文嚼字,“通過文辭”找尋對人物理解的證據。這就是“披文入情”。這也是用語文的方式來解讀文章,用語文的方式來學語文。這樣的教學片斷在這個課例中比比皆是。如:她引導學生對陋室銘的結尾和開頭的深入理解,學生聯系文中詞句,發(fā)言非常精彩,對人物理解立體深入而有個性。對開頭的理解,學生說:“開頭其實也證明了劉禹錫的選擇其實是周敦頤式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他其實是把自己比成了仙和龍?!?.誦讀涵泳韓少華先生在文學讀本現代散文鑒賞常識說所謂“涵泳”就是充分尊重作品,熟讀成誦,力求達到“文若己出”的境界,通過朗讀或朗誦的方式,把主觀感受同作品實際統(tǒng)一起來,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審美享受之中。這里的“誦讀”指反復朗讀,熟讀成誦;“涵泳”,即潛心體會,精思默想、深入體悟。我們知道,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語言環(huán)境里去口誦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師在“蓄勢”部分,引導學生“變換身份”誦讀“予獨愛蓮”這段名句,采用三種不同的方式誦讀涵泳,感受體悟周敦頤的內心世界。學生對周敦頤的探究如同剝筍,層層深入,直逼其精神內涵。最后寫兩點想法:1王君老師這個班級學生經過老師長期的訓練和熏陶,文言水平非普通班級學生所及,因此,這個課可能是為文言水平較高的學生量身定做的課。2.這堂課,是第二課時,王老師運用了很多方法使“文”和“言”的教學結合起來。整體印象上看,該課還是側重“文”的一堂文言課。文言文教學,如何讓“文”和“言”更有機的結合?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耿玉燕2014年3月讓技術無痕以小石潭記為例談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如何讓信息技術恰當地為語文學科教學服務?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文言文教學是否能達到返璞歸真的境界?10月24-26日,我參加了在浙江溫州舉行的“第七屆全國初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優(yōu)質課大賽暨現代教育發(fā)展論壇”活動,執(zhí)教的小石潭記在“同題異構”新課程教研活動中被評為一等獎。此次盛會,還讓我反思以上兩個問題。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其媒介是語言。語言的魅力就在于它塑造的一個又一個逼真的形象,以這些形象激發(fā)人們去想像、體驗,進而產生共鳴。文字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比視頻圖像更具生命力。如果不加考慮地選擇學習材料的呈現方式,總是把課文語言所描繪的情景以圖像形式展示給學生,會剝奪學生充分想像思考的機會,減少他們自主參與活動的機會,壓抑他們想像的靈感。久而久之,學生會喪失學語文的興趣和自信心。針對這個問題,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時,要留出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身體驗語言文字,在直覺與靈感之間感受語文的鮮活形象。尤其是,語文課本中精選的許多文言文,蘊含著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傳承者無數先賢哲圣的智慧。每每念及于此,常常令我惶恐:每一堂語文課上,和學生們共享著的,不是呆板的符號,不是枯燥的寫作方法,是中國文化的血脈,是前人美麗純粹的生命體驗。為此,每篇課文,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精心設計,謹慎詮釋,方不負語文作為文化載體,作為交際工具,在學生發(fā)展中最重要的意義。而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它是經典中的經典,寥寥不到200字,既寫出了小石潭清幽之美,也寫出了作者一步三嘆的情思,寫出了作者對皇天后土的忠貞與眷戀,寫出了百折不撓的報國之志,精湛唯美,令人嘆為觀止。也正因為小石潭記文字的精妙,讓今天的孩子難以深刻理解。為此,我尋求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應用教學設計技術,整體安排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活動;應用信息技術展示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學習環(huán)境、豐富教學內容。作為“同題異構”研究課,我努力把握其中“同”和“異”的尺度,所謂同,就是依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不動搖,契合文本核心內涵不動搖,所謂“異”,就是在深度解讀、結構建模上做文章,應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學習意義建構策略,促進知識鞏固與遷移,引導學生掌握“終身發(fā)展有用的”語文。同時,我還考慮到溫州學生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小石潭記又在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此前,學生接觸的大多是故事情節(jié)生動的文言文,第一次接觸像小石潭記這樣的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記,學習可能會有難度。而柳宗元生活的時代造就了其獨特的生活境遇,如果沒有事先充分地了解柳宗元的生平,課堂上充分的誦讀,僅憑40分鐘的課堂梳理,很難真正理解小石潭記清麗辭藻中蘊含的幽怨情懷。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我充分考慮了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輕負擔、高效率”地學習。1、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學習興趣。利用跨地域教學的特點,運用多媒體計算機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讓兩地學生進行寫作文言文的PK賽。當學生看到電腦展示的我所在學校的圖片和學習專題網站上我校學生的文言文小作時,學生尋找到了學習的刺激點和興奮點。2、選取觸及語文教學靈魂的最貼切的教學資源。語文教學的靈魂,是通過對最具有中國文化內涵的語言文字的學習,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思想和情感,這些思想和情感越珍貴、越強烈,就越能夠與文學經典產生共鳴。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學有所得,獲得思想的啟迪與情感的熏陶。因此,我把教學資源的選取與課文的關鍵性語言文字聯系起來,體現在自主疏通課文、尋找小石潭美景、圈點作者心情方面;同時,還把教學資源的選取與引導、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聯系起來,“中國古典文學的美就在這里:用含蓄簡約的文字表達豐富深厚的情感”、“這樣的游戲對于我們溫州實驗中學的同學來說,實在沒有技術難度。但是,就沒有同學對高老師的學生的詮釋產生疑問或不解嗎”,這些師生情感上的交流作為一種無形的教學資源,對于語文課堂來說,是十分有益而且必要的。3、運用思維導圖實現“長文短教”“難文淺教”的目標。說出景物的特點以及景中蘊含的作者情感,是小石潭記的重點所在,尤其是柳宗元特殊的生活境遇對賞景時情感變化的影響。因此,為了突破難點,我兩次引入了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東尼博贊發(fā)明的思維導圖。第一次引用思維導圖,是想讓學生明白本文寫景是按照“移步換景”的順序來寫的,直接出示(如圖1),就可以達到避輕就重的效果,因為“移步換景”是學生基本都已經掌握的一種寫作順序,課堂教學重點可以放在分析情景交融上。而現實的課堂,難以再現移步換景的真實感受,我應用信息技術的虛擬真實優(yōu)勢,較好地突破了這一難點,也是課程整合的新實踐。柳宗元特殊的生活境遇對賞景時情感變化的影響,如果沒有充分地了解柳宗元腦子里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和其開創(chuàng)的天人合一的詩歌意境,那么要真正理解課文語句蘊含的作者復雜的情感會很困難。因此,我第二次采用了思維導圖(如圖2),并設計成“連連看”游戲(如圖3),通過學生活動以及質疑,使學生清晰地從整體上把握篇章結構,深刻理解內容,為其后來的篇章寫作打下基礎,促使其語文學習能力得到發(fā)展。4、專題學習網站實現跨地域交流使兩地學生的學習向縱深發(fā)展。布置了兩個課外學習作業(yè):模仿學寫文言文小作;關于對城市論壇網友“清風起舞”把永州市改成柳宗元市的建議談想法。為此,我指導學生課后進入專題學習網站小石潭記開展自主學習,期望以此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并通過專題學習網站的“交流討論”模塊實現跨地域的網上交流,使兩地學生能通過小石潭記實現情感的交流,并在彼此的交流中,叩擊心靈,點燃智慧。美國兒童電腦教學課程專家毛爾科維奇說過:“先進工業(yè)國,如美國和德國,所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以為電腦可以代替教師。到了最近,他們才逐漸明白,人,才是最好的教育工具!”張藝謀的英雄中有一句臺詞“劍法的最高境界,是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心神到處,為劍,此乃練劍人的最高境界。因此,我想,技術、媒體的運用是為了更好地展現內容,而不是展現技術,顯示實力,技術只有為教學內容更好地展現,兩者才能相得益彰,創(chuàng)造出一流的教學效果。田書2012年9月出師表的信息技術整合課體會今天,我們觀摩了出師表的信息技術整合課。通過學習,我對為什么要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原則,教學設計的模式等方面都有了深層的理解,這對于指導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好地進行教學設計,對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進行更好地整合具有重大意義。這次學習,我的收獲主要有幾個方面:一、為什么要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上好一堂課和有效組織課堂教學前提和基礎,教學設計的質量和有效程度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效果,更加直接影響到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有效性。用更加簡潔的一句話說便是,教學設計是為了實現更有效的學習。那么什么是有效的學習呢?有效的學習就是讓這樣的學習發(fā)生地及時、簡潔、可靠和快樂。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要進行教學設計,而且要精心地設計,讓它不僅科學,而且更富有時代氣息,更有實效性。二、教學設計的原則要搞好一個教學設計,并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