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動經驗交流材料.doc_第1頁
德育活動經驗交流材料.doc_第2頁
德育活動經驗交流材料.doc_第3頁
德育活動經驗交流材料.doc_第4頁
德育活動經驗交流材料.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德育活動經驗交流材料播種良好習慣 收獲健康人生由于我校所處郵政路南端,與縣政府有一路之隔。雖然近年來的生源各項素質有了很大提高,但大部分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行為養(yǎng)成仍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我校的住宿生、留守學生和外來務工子女較多,學生思想狀況復雜,這給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尤其是學生的行為養(yǎng)成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至XX年xx縣縣政府開始創(chuàng)建德孝之城,這一活動的開展給我校帶來了生機。我校領導班子本著從實際出發(fā)的原則,確立了立足學生成人成才的需求,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滲透中華傳統(tǒng)教育中的“仁、義、禮、智、信”的內容,加強學生“心、知、言、行”等各方面的自身修養(yǎng)。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校園氛圍,營造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熏陶育人。優(yōu)雅的校園環(huán)境是提供舒適的育人凈土,為讓學生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學校對校園自然環(huán)境和文化環(huán)境進行全新構思,全新打造出校園環(huán)境的整體美、藝術美和文化美,讓學生在自然、優(yōu)美、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中體味人與自然的關系,感悟傳統(tǒng)文化的真諦。1、利用校園自然環(huán)境進行“仁義禮智信”教育陶行知先生說過:“學校生活是社會生活的起點。遠處著眼,近處著手,改造社會環(huán)境要從改造學校環(huán)境做起” 。因此,校園環(huán)境建設,應該利用一切自然、人文景觀,營造德育和審美教育的氛圍,體現一定的文化品位,使學生感到學校就是自己的家,從而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育人的作用。當你步入實驗學校時,首先映入你的眼簾是,教學樓和學生公寓樓上鑲嵌著的:“教師發(fā)展的沃土,學生成長的樂園”愿景及“今天我以實驗為榮,明天實驗以我為榮”、“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金字標語,讓你真正的感受到和諧的氣氛;教學樓前的孔子塑像,及在塑像的東南方向的墻壁上展示著的“仁義禮智信”的字畫,在字畫的前方,綠樹成蔭的地方若隱若現的讓你看到了“仁愛、忠義、禮和、睿智、誠信”的大理石刻字,更讓你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氣息,那紅紅的“踐行修身齊家,愛校敬業(yè)的實驗精神”幾個大字是實驗學校全體師生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體現。2、利用學校文化環(huán)境進行“仁義禮智信”教育(1)、讓每一面墻壁會說話讓學校的每一處走廊、每一處樓道、每一處大廳都成為展示儒家思想精髓、國學精粹、教育感言、人生感悟的天地,讓墻壁成為與學生心靈對話的窗口。學校利用墻面、走廊、樓梯等空間,布置一些“仁義禮智信”教育的名言警句和好故事推介、中英文名言對照、字畫等,精心設計富有層次的樓道、走廊文化,使走廊、樓道具有了潛在的教育功能,使走廊、樓道“動”起來,“活”起來,讓學生隨時都能觸摸到祖國經典,感受祖國經典的博大精深。走廊文化建設方面突出“仁義禮智信”教育的精髓。每一層走廊文化,都突出一個主題,第一層是仁愛;第二層是忠義;第三層是禮和;第四層是睿智;第五層是誠信。樓道文化的建設使整個校園努力呈現環(huán)境優(yōu)美、文化內涵豐富的氛圍。(2)、讓校風、班風打造團隊精神在每個班級前門的左面墻面上都有一個展示班級文化的展示板,版面里有班主任寄語和班風。通過班集體的班風創(chuàng)建注重了“仁義禮智信”的教育,通過強化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學生愛學校、愛師長、愛他人等優(yōu)良品質;協調了生生關系、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學會自主、學會合作、學會探究,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其次,充分利用學校的文化長廊(2、3、4樓西側的展示板)、黑板報、手抄報、征文、讀后感等大力宣傳中華傳統(tǒng)美德,讓中華傳統(tǒng)美德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3、利用學校人文環(huán)境進行“仁義禮智信”教育在教育教學時,學校要求教師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態(tài)度時刻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蓮 山 課件 要把中華傳統(tǒng)美德在日常的言行中體現出來,要深入學習和鉆研教育教學理論,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和學識基礎,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真正受到啟發(fā)。所謂:“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就是這個道理,這也是我校班主任實施“仁義禮智信”教育的有效渠道之一。其次,為了把養(yǎng)成教育延續(xù)到校外,讓學生在回到家時不會“原形畢露”,我校經常給學生布置“親情”作業(yè),就是讓孩子回家給父母洗腳、給父母做一道菜、當一天家中主人、給父母一聲問候。把所做的事情用文字呈現出來,在班會上交流。我校在廣大家長的支持下,還成立了“家長委員會”, 并定期召開家長會,讓家長們也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管理工作中來,真正做到“三位一體”,齊抓共管,把學生的各種不良習慣扼殺在萌芽中。 同時,學校青年志愿者定期到南山福順敬老院服務老人,給老人洗腳、收拾房間、打掃衛(wèi)生、給老人表演小節(jié)目等,培養(yǎng)了學生的尊老愛幼傳統(tǒng)美德。正是在優(yōu)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的引導下,學校的教師擁有高度的事業(yè)心、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生有理想和抱負,勤奮攻讀,立志成才,養(yǎng)之有素的行為:形成了上下樓梯靠右行、見了老師要問好、見到垃圾隨手撿起的良好文明習慣。這就是實驗學校精神文化在師生心中積淀的結果。4、利用學校文化活動進行“仁義禮智信”教育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學校在每個學年的西側都設立了宣傳展示板,展示板中有學生的書法作品、手抄報作品、征文作品,讓學生有展示的機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校每周升旗儀式上感恩、愛國教育,使學生自發(fā)產生強烈的熱愛母校和感恩社會的情感,從而產生凝聚力,形成校園精神。我校還對學生進行了以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主題的養(yǎng)成教育 及知識競賽活動,從學生的語言、行為、學習、生活等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在校園內營造了文明禮貌、積極向上的氛圍。還開展了以文明禮儀為內容的“文明禮儀之星”“校園誠信之星”“學習之星”評比活動 。XX年5月份我校特邀請中國感恩勵志教育報告團到我校進行“感恩勵志”演講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都能積極踴躍的參加,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懂得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社會。9月份我校又邀請國學大師王竑锜老師到我校進行“弘揚傳統(tǒng)文化-做有道德的人”教育的演講,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立足校本,建立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機制,啟智凈魂。為了使“仁義禮智信”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有效地在教育教學中滲透,蓮 山課件 本著科學的態(tài)度有選擇的進行“仁義禮智信”的教育,使“仁義禮智信”的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積極的審美情趣和完美的心理品質,達到學生完善自我、實現自我的目的。學校在校本課程上加大力度,以新課程中的“以德為本”的目標為基點,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因人施教。1、以校本陣地開發(fā),寓養(yǎng)成教育陣地化。根據傳統(tǒng)文化的“仁、義、禮、智、信”的內容精髓,校長組織領導、老師編寫適合本校學生的校本教材青春成長一書,此書分為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三冊。這三部校本教材,把傳統(tǒng)的文化融入到細微教育中,書內體現了守紀、交友、自尊、責任、尊老、禮讓、誠實、珍愛生命等內容教育。同時,為提升學生素養(yǎng),學校又編寫了經典誦讀校本教材,讓學生在誦讀三字經、弟子規(guī)、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選段中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在校本課程中,學校安排專人教師任教,生動活潑的課堂上讓學生感受到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所在。2、以學科滲透建設,促養(yǎng)成教育經?;R惶煤谜n的標準不只是教師教得多么精彩、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而必須從多元化的角度、從全面素質培養(yǎng)的角度來進行評判。因此,課堂上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應包含“仁義禮智信”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教師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在課堂上對學生要多激勵、多表揚,少批評、少否定。教師用自己的心去愛撫學生的心、與學生進行生命間的交流,樹立學生美好品德,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如:我校的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自我保護的技能以及意志品質鍛煉;音樂教師在課堂中啟發(fā)學生學會感恩、學會人際間的相互支持與鼓勵;綜合實踐教師不僅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相互配合的能力,而且讓學生在制作作品中學會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母校、在物品的準備和整理中養(yǎng)成愛整潔和有條理的好習慣,這都蘊涵這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精髓。在課堂中教師巧妙地使“仁義禮智信”教育在“潤物細無聲”中悄然滲透。3、以國學經典熏陶,促養(yǎng)成教育系列化??鬃拥摹叭?、義、禮、智、信”思想,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知義明恥”、“和為貴”的思想等等,這些都是“國學”精粹,是全人類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開展“國學教育”,目的在于在全校興起“繼承民族文化精品,發(fā)揚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的良好風尚,把“國學教育”作為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深入持久地開展。國學經典實施內容包括:國學經典天天讀(每天早7:20-7;30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國學經典天天練(利用每天中午12;10-12:30時間段進行國學經典練習寫字活動),國樂經典天天聽(每天中午12;10-12:30時間播放國學經典音樂邊聽邊寫)太極武術天天操(利用大課間操時間進行太極武術天天操活動)。每當清晨你步入教學樓內時,你就會聽到朗朗的“子曰:.”誦讀聲,在誦讀中達到背誦,感受著古先賢的精神文化;每當中午當你步入班級時你都會聽見動人優(yōu)美的音樂,你都會看見學生在那里認真的臨摹古詩詞字帖,伴著沁人心脾的國樂,學生們在習字中陶冶了情操。體育課上孩子們優(yōu)美的太極動作讓他們感受到的自然賦予他們的無窮的力量,身心的愉悅。在此向系列活動中我校進一步弘揚民族傳統(tǒng),傳承國學經典文化,在師生中形成以先賢為楷模,勤勉學習,奮發(fā)有為,立志成才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互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