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Hall效應測定長直螺線管中心軸上.doc_第1頁
用Hall效應測定長直螺線管中心軸上.doc_第2頁
用Hall效應測定長直螺線管中心軸上.doc_第3頁
用Hall效應測定長直螺線管中心軸上.doc_第4頁
用Hall效應測定長直螺線管中心軸上.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上 海 電 力 學 院物理實驗指導書 所屬課程: 大學物理實驗 實驗名稱: 霍爾效應測磁場 面向?qū)I(yè): 全院理工科 實驗室名稱:物理實驗室 2006年 2 月一、 實驗目的:1. 了解霍爾效應的原理2. 學習用霍爾效應法測量磁場的原理和方法3. 學習用霍爾器件測繪長直螺絲管磁場的軸向分布二、實驗儀器、設備:名 稱型號、規(guī)格備 注實驗儀長直螺線管長L28cm,單位長度的線圈匝數(shù)N標注在實驗儀上霍爾器件測試儀Is輸出TH-S/HIM輸出直流數(shù)字電壓表杭州天科技術(shù)實業(yè)有限公司杭州天煌電器設備廠 三、實驗原理1.霍爾效應法測量磁場原理霍爾效應從本質(zhì)上來說是運動的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受洛侖茲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轉(zhuǎn)。當帶電粒子(電子或空穴)被約束在固體材料中,這種偏轉(zhuǎn)就導致在垂直于電流和磁場的方向上產(chǎn)生正負電荷的聚積,從而形成附加的橫向電場。對于圖1所示的半導體試樣,若在X方向通以電流Is,在Z方向施加磁場B,則在Y方向即試樣A、A電極兩側(cè)就開始聚積異號電荷而產(chǎn)生相應的附加電場霍爾電場。電場的指向取決于試樣的導電類型。顯然,該電場阻止載流子繼續(xù)向側(cè)面偏移。當載流子所受的橫向電場力eEH與洛侖茲力evB相等時,樣品兩側(cè)電荷的積累就達到平衡,故有: (1)其中EH為霍爾電場,v是載流子在電流方向上的平均漂移速度。設試樣的寬為b(Y方向),厚度為d(Z方向),載流子濃度為n,則 (2)由(1)、(2)兩式可得 (3)可見霍爾電壓VH(A、A電極之間的電壓)與IsB乘積成正比,與試樣厚度d成反比。比例系數(shù)RH=l/(ne)稱為霍爾系數(shù),它是反映材料霍爾效應強弱的重要參數(shù)。圖(1)ACACEDIsVEH-eACACEDIsVEH+eXZY霍爾器件就是利用上述霍爾效應制成的電磁轉(zhuǎn)換元件,對于成品的霍爾器件,其RH和d已知,因此在實用上就將(3)式寫成 (4)其中KH=RH/d稱為霍爾器件的靈敏度(其值由制造廠家給出),它表示該器件在單位工作電流和單位磁感應強度下輸出的霍爾電壓。(4)式中的單位取Is為mA,B為KGS,VH為mV,KH為mV/(mAKGS)。根據(jù)(4)式,因KH已知,而Is由實驗給出,只要測出VH就可以求得未知磁感應強度B (5)2霍爾電壓VH的測量方法應該說明,在產(chǎn)生霍爾效應的同時,因伴隨著多種副效應,以致實驗測得的A、A兩電極之間的電壓并不等于真實的VH值,而是包含著各種副效應引起的附加電壓,因此必須設法消除。根據(jù)副效應產(chǎn)生的機理可知,采用電流和磁場換向的對稱測量法,基本上能夠把副效應的影響從測量的結(jié)果中消除,具體的做法是保持Is和B(即IM)的大小不變,并在設定電流和磁場的正、反方向后,依次測量由下列四組不同方向的Is和B組合的A、A兩點之間的電壓V1、V2、V3和V4,即+Is +BV1+Is -BV2-Is -BV3-Is +BV4然后求上述四組數(shù)據(jù)V1、V2、V3和V4的代數(shù)平均值,可得 (6)通過對稱測量法求得的VH,雖然還存在個別無法消除的副效應,但其引入的誤差甚小,可以略而不計。3載流長直螺線管內(nèi)的磁感應強度螺線管是由纏繞在圓柱面上的導線構(gòu)成的。密繞的螺線管可以看成是一列有共同軸線的圓形線圈的并排組合。因此一個載流長直螺線管軸線上某點的磁感應強度,可以從對圓形電流在軸線上該點所產(chǎn)生的磁感應強度進行積分求和來得到。對于一有限長的螺線管,在距離兩端等遠的中心點的磁感應強度為最大,等于 (7)其中0為真空磁導率,n為螺線管單位長度的線圈匝數(shù),IM為線圈的勵磁電流。由長直螺線管的磁力線分布可知,其內(nèi)腔中部的磁力線是平行于軸線的直線系。漸近兩端口時,這些直線變?yōu)閺膬啥丝陔x散的曲線。這說明其內(nèi)部的磁場是均勻的,僅在靠近兩端口處才呈現(xiàn)明顯的不均勻性。根據(jù)理論計算,長直螺線管一端的磁感應強度為內(nèi)腔中部磁感應強度的1/2。四、實驗內(nèi)容與步驟: 測繪螺線管軸線上磁感應強度的分布1、按儀器使用說明,連接測試儀與實驗儀之間相應的IS,VH和IM各組連線,經(jīng)檢查后方可開啟電源。注意:嚴禁將測試儀的勵磁電源“IM輸出”誤接到實驗儀的“IS輸出”或“VH輸出”處,因IM要比IS大兩個量級!2、先對“IS輸出”與“IM輸出”實現(xiàn)零點調(diào)節(jié)(調(diào)零),然后將IS調(diào)至8.00mA,IM調(diào)至0.800A。3、調(diào)節(jié)X1,X2,在螺線管軸線上各點測量B。先保持x2 =0.0cm,調(diào)節(jié)x1分別停留在0.0,0.5,1.0,1.5,2.0,5.0,8.0,11.0,14.0cm等讀數(shù);然后保持x1 = 14.0cm,調(diào)節(jié)x2分別停留在3.0,6.0,9.0,12.0,12.5,13.0,13.5,14.0cm處。按對稱測量法測出上述各點處的V1,V2,V3,V4。位置右端中心左端測距尺讀數(shù)(cm)X101414X20014注意:在調(diào)節(jié)霍爾元件位置時應將IM斷開,避免螺線管長時間通電產(chǎn)生大量的熱量,使霍爾元件升溫,進而導致霍爾系數(shù)改變,影響測量結(jié)果!4、繪制B-X曲線,驗證螺線管端口的磁感應強度為中心位置磁感應強度的1/2。五、數(shù)據(jù)記錄:IS = 8.00mA, IM = 0.800A, KH =24.8 mV/mA*T (數(shù)值都貼在每臺儀器上,1T=104GS)N=1.111*104 /mx1(cm)x2(cm)x(cm)V1(mV)+IS +BV2(mV)+IS -BV3(mV)-IS -BV4(mV)-IS -BVH(mV)B(T)0.00.014.0-1.070.85-0.821.090.964.84*10-30.50.013.5-1.581.38-1.351.611.487.46*10-31.00.013.0-1.951.75-1.73-1.981.859.32*10-31.50.012.5-2.121.93-1.912.152.031.02*10-42.00.012.0-2.212.01-1.982.232.111.06*10-45.00.09.0-2.272.10-2.072.302.191.10*10-48.00.06.0-2.292.12-2.092.312.201.11*10-411.00.03.0-2.282.12-2.092.302.201.11*10-414.00.00.0-2.262.11-2.082.292.191.10*10-414.03.0-3.0-2.282.13-2.102.302.201.11*10-414.06.0-6.0-2.272.13-2.102.302.201.11*10-414.09.0-9.0-2.272.13-2.102.302.201.11*10-414.012.0-12.0-2.162.01-1.982.192.011.01*10-414.012.5-12.5-2.071.92-1.892.102.001.01*10-414.013.0-13.0-1.881.72-1.691.901.809.07*10-314.013.5-13.5-1.551.36-1.341.561.457.31*10-314.014.0-14.00.970.80-0.770.990.884.44*10-3六、數(shù)據(jù)處理:1根據(jù)上表結(jié)果繪出經(jīng)過平滑的XB曲線。2. 螺線管軸線中點O和端點A處的磁感應強度Bo及BA的理論值為:Bo=u0NIMBA=u0NIM/2式中u0為真空磁導率,N為螺線管單位長度的線圈匝數(shù),IM為螺線管線圈內(nèi)的勵磁電流。將Bo及BA的實驗值和理論值作比較,算出百分誤差。絕對誤差 相對誤差 %X坐標BmeBmtBmErBo(0.0)1.10*10-41.12*10-40.2*10-32%BA(14.0)4.84*10-35.58*10-30.74*10-313%BA(-14.0)4.44*10-35.58*10-31.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