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詩三百首五言絕句行宮唐代:元稹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譯文及注釋譯文空曠冷落的古舊行宮,只有宮花寂寞地艷紅。幾個滿頭白發(fā)的宮女,閑坐無事談論唐玄宗。注釋寥(lio)落:寂寞冷落。行宮: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宮殿。這里指當時東都洛陽的皇帝行宮上陽宮。宮花:行宮里的花。白頭宮女:據(jù)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一些宮女天寶末年被“潛配”到上陽宮,在這冷宮里一閉四十多年,成了白發(fā)宮人。說:談論。玄宗:指唐玄宗。登鸛雀樓唐代: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譯文及注釋譯文夕陽依傍著山巒漸漸下落,滔滔黃河朝著大海洶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注釋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白日:太陽。依:依傍。盡:消失。 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窮:盡,使達到極點。千里目:眼界寬闊。更:再。新嫁娘詞唐代:王建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譯文新婚三天來到廚房,洗手親自來作羹湯。不知婆婆什么口味,做好先讓小姑品嘗。注釋三日:古代風俗,新媳婦婚后三日須下廚房做飯菜。羹:泛指做成濃的菜肴?!拔粗O”句:意思是還不熟悉婆婆的口味。諳:熟悉。姑食性:婆婆的口味。遣:讓。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稱小姑子。鑒賞中唐人以白描敘日常生活,往往曲盡人情。朱慶余閨意上張水部寫洞房花燭夜后的新嫁娘,令人過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詞內(nèi)容如朱詩之續(xù),藝術上亦不相讓。古時常言新媳婦難當,在于夫婿之上還有公婆。夫婿稱心還不行,還得婆婆順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過門第三天(俗稱“過三朝”),照例要下廚做菜,這習俗到清代還保持著,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風俗,但凡新媳婦進門,三天就要到廚下去收拾一樣菜,發(fā)個利市”。畫眉入時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則更為緊要。所以新媳婦總會有幾分忐忑不安的?!叭杖霃N下”直賦其事,同時也交待出新婚的特定程序?!跋词帧北臼遣僮髦袩o關緊要的環(huán)節(jié),寫出來就有表現(xiàn)新婦慎重小心的功效看來她是頗為內(nèi)行,卻分明有幾分躊躇。原因很簡單:“未諳姑(婆婆)食性”。考慮到姑食性的問題,頗見出新婦的精細。同樣一道羹湯,興許有說咸,有說淡。這里不僅有個客觀好壞標準,還有個主觀好惡標準?!爸翰恢恕?,是不能穩(wěn)操勝券的。她需要參謀,還要考慮誰來參謀。夫婿么,十個男兒九粗心,他在回答母親食性問題上,也許遠不如對“畫眉深淺”的問題來得那么叫人放心。而女兒才是最體貼娘親的,女兒的習慣往往來自母親的習慣,食性亦然。所以新嫁娘找準“小姑”。味”這東西,說不清而辨得出,不消問而只須請“嘗”。小姑小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總未成年,還很稚氣。她也許心想嘗湯而末敢僭先的,所以新嫂子要“遣”而嘗之。姑嫂之間,嫂是尊長。對夫婿要低聲問,對小姑則可“遣”矣。情事各別,均應服從于規(guī)定情景。這兩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的生活情境,寫得細膩傳神。詩人寫到“嘗”字為止,以下的事情,就要由讀者去補充了。這樣反覺余味無窮,體裁的限制轉(zhuǎn)化為表達的優(yōu)長。由于詩人善于描寫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理,寥寥幾筆便勾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慧黠的新嫁娘的形象,生活氣息非常濃厚。相思唐代: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譯文及注釋譯文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采摘,因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注釋相思:題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贈李龜年”。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江南地區(qū)的植物,結(jié)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按簛怼本洌阂蛔鳌扒飦戆l(fā)故枝”?!霸妇本洌阂蛔鳌皠窬莶蓴X”。采擷(xi):采摘。相思:想念。雜詩三首其二唐代:王維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譯文您是剛從我們家鄉(xiāng)來的,一定了解家鄉(xiāng)的人情世態(tài)。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注釋來日:來的時候。綺(q)窗:雕畫花紋的窗戶。著花未:開花沒有。著(zhu)花,開花。未,用于句末,相當于“否”,表疑問。創(chuàng)作背景安史之亂之后,詩人便在孟津隱居多年。久在異鄉(xiāng),忽然他鄉(xiāng)遇故知,激起了是作者強烈的鄉(xiāng)思,因此做此詩表達自己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鹿柴唐代: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譯文及注釋譯文幽靜的山谷里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注釋鹿柴(zhi):“柴”同“寨“,柵欄。此為地名。但:只。聞:聽見。返景:夕陽返照的光?!熬啊惫艜r同“影”。照:照耀(著)。譯文及注釋二譯文幽靜的山谷里看不見人,只聽得說話的人語聲響。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注釋鹿柴(zhi):王維輞川別墅之一(在今陜西省藍田縣西南)。柴:通“寨”、“砦”,用樹木圍成的柵欄。但:只。返景(yng):同“返影”,太陽將落時通過云彩反射的陽光。復:又。竹里館唐代: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譯文及注釋譯文獨自閑坐在幽靜竹林,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深深的山林中無人知曉?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注釋竹里館:輞川別墅勝景之一,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名。幽篁(hung):幽深的竹林。嘯(xio):嘬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類似于打口哨。深林:指“幽篁”。相照:與“獨坐”相應,意思是說,左右無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來相照。長嘯:撮口而呼,這里指吟詠、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來抒發(fā)感情。魏晉名士稱吹口哨為嘯。送別 / 山中送別唐代: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譯文及注釋譯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落下把柴門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綠,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注釋掩:關閉。柴扉:柴門。明年:一作“年年”。王孫:貴族的子孫,這里指送別的友人。賞析全詩含蓄深厚,曲折別致,獨具匠心,耐人尋味。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舍,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后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于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里,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詩人在把生活接入詩篇時,剪去了在這段時間內(nèi)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當作暗場處理了。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后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并無關連。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復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于行間,見離愁于字里。讀者自會從其中看到詩中人的寂寞神態(tài)、悵惘心情;同時也會想:繼日暮而來的是黑夜,在柴門關閉后又將何以打發(fā)這漫漫長夜呢?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無窮的。“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但賦是因游子久去而嘆其不歸,這兩句詩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唐汝詢在唐詩解中概括這首詩的內(nèi)容為:“扉掩于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而“歸期難必”,正是“離思方深”的一個原因。“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說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里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并沒有問出口的懸念。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后內(nèi)心深情的流露,說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前面說,從相送到送罷,從“相送罷”到“掩柴扉”,中間跳越了兩段時間;這里,在送別當天的日暮時就想到來年的春草綠,而問那時歸不歸,這又是從當前跳到未來,跳越的時間就更長了。王維善于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深厚、真摯的感情,令人神遠。這首山中送別詩就是這樣的。問劉十九唐代: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譯文及注釋韻譯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天快黑了大雪將至,能否一顧寒舍共飲一杯暖酒?意譯我家新釀的米酒還未過濾,酒面上泛起一層綠泡,香氣撲鼻。用紅泥燒制成的燙酒用的小火爐也已準備好了。天色陰沉,看樣子晚上即將要下雪,能否留下與我共飲一杯?注釋劉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詩作中,提到劉十九的不多,僅兩首。但提到劉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劉二十八就是劉禹錫。劉十九乃其堂兄劉禹銅,系洛陽一富商,與白居易常有應酬。綠蟻:指浮在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醅(pi):釀造。綠蟻新醅酒:酒是新釀的酒。新釀酒未濾清時,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綠,細如蟻,稱為“綠蟻”。雪:下雪,這里作動詞用。無:表示疑問的語氣詞,相當于“么”或“嗎”。哥舒歌唐代:西鄙人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譯文及注釋譯文黑夜里北斗七星掛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邊夜帶寶刀。吐蕃族至今牧馬只敢遠望,他們再不敢南來越過臨洮。注釋哥舒:指哥舒翰,是唐玄宗的大將,突厥族哥舒部的后裔。哥舒是以部落名稱作為姓氏。全唐詩題下注:“天寶中,哥舒翰為安西節(jié)度使,控地數(shù)千里,甚著威令,故西鄙人歌此?!北倍菲咝牵捍笮茏囊徊糠?。窺:竊伺。牧馬:指吐蕃越境放牧,指侵擾活動。臨洮:今甘肅省洮河邊的岷縣。一說今甘肅省臨潭縣。秦筑長城西起于此。鑒賞這是唐代西北邊民對唐朝名將哥舒翰的頌歌。此詩從內(nèi)容上看,是頌揚哥舒翰抵御吐蕃侵擾、安定邊疆的;同時也通過這個形象寄寓了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理想和愿望。“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第一句是起興,詩人用高掛在天上的北斗星,表達邊地百姓對哥舒翰的敬仰?!爸两窀Q牧馬,不敢過臨洮”,牧馬,就其含意而言,也就是代指一切侵擾活動。自從遭到哥舒翰的抵御,吐蕃再也不敢越過臨洮進行騷擾。這首詩題為哥舒歌,哥舒之所以值得歌唱,是因為他戍邊抗敵,保國為民。但是,作者并不從激烈的戰(zhàn)斗中直接表現(xiàn)他如何英勇善戰(zhàn),如何機智果敢,用兵如神等等,而是通過側(cè)面描寫的手法來突出主題。詩的第一句就把哥舒翰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渲染出來。人民為何贊揚,吐蕃何故畏懼;過去吐蕃長驅(qū)直入,如今又為什么“不敢過臨洮”,這都是宣揚哥舒翰的赫赫武功??梢娺@樣的描寫是很富于啟發(fā)性的?!案缡嬉箮У丁保@個“夜”字是頗有講究的,它把起興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了,把贊揚和崇敬之情融注于人物形象之中;同時又將邊地的緊張氣氛和人物的警備神態(tài)刻畫出來了?!案缡嬉箮У丁蔽鍌€字干凈利落,好像是一幅引人注目的人物畫像。在那簡煉有力、富有特征的形象中,蘊藏了一股英武之氣,給人一種戰(zhàn)則能勝的信心,而給吐蕃以“屏足不敢近”的威懾。因此,就反映人物內(nèi)心世界和表現(xiàn)詩的主題來講,“哥舒夜帶刀”比起那種沖鋒陷陣的形象更豐富、更傳神,更能誘導人們的想象。這首哥舒歌可能是經(jīng)過修改加工后的作品,但是它那種樸實和巧妙、明朗和含蓄相統(tǒng)一的風格,依然顯示出民歌的特色。 靜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譯文及注釋直譯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xiāng)。韻譯皎潔月光灑滿床,恰似朦朧一片霜。仰首只見月一輪,低頭教人倍思鄉(xiāng)。注釋靜夜思:靜靜的夜里,產(chǎn)生的思緒 。床:今傳五種說法。一指井臺。已經(jīng)有學者撰文考證過。中國教育家協(xié)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jié)果寫成論文發(fā)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chuàng)作了詩意圖。二指井欄。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jié)構(gòu)水井。古代井欄有數(shù)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nèi),這方框形既像四堵墻,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系,其關系的發(fā)生則是由于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一個字來指稱,即“韓”字。說文釋“韓”為“井垣也”,即井墻之意。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詩中的床字,是爭論和異議的焦點。我們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詩的寫作背景是在一個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圓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鄉(xiāng)之情。既然作者抬頭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處室內(nèi),在室內(nèi)隨便一抬頭,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們斷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體是什么,很難考證。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參照宋代版本,舉頭望山月,便可證實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從時間上講,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的忠誠度上,更加可靠。四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jīng)小雅斯干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敝f,講得即是臥具。五馬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馬扎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F(xiàn)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疑:好像。舉頭:抬頭。怨情唐代:李白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譯文及注釋二譯文美人卷起珠簾,深閨獨坐還皺著蛾眉。只見玉顏上淚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誰。注釋卷珠簾:意指其卷簾相望。珠簾:珠串的帷簾。深坐:長久的坐。顰(pn):皺眉。蛾眉:蠶蛾觸須彎而細長,故以稱女子之眉。詩碩人:“螓首蛾眉?!辫b賞五言絕句:語言平淺簡易,情態(tài)纏綿凄涼,含蓄蘊藉,言短意長。“含蓄有古意”、“直接國風之遺”,在理解李白詩歌的時候應該注意這些。古代的“美人”就不是一個普通的詞,與現(xiàn)代口頭時髦的“美女”很不一樣。離騷里的“香草美人”指賢臣明君;詩經(jīng)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輕女子,“有美一人,清揚婉兮”?!懊廊司碇楹煛笔侵钙沸匀菝捕济篮玫拈|中女子,李白詩歌的“含蓄蘊藉”是指詩歌中主人公情韻的婉轉(zhuǎn),而非指寄托興寓,所以說它“直接國風之遺”。“深坐顰蛾眉”,“深”的意思是有多層的。“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幕簾無重數(shù)?!保W陽修蝶戀花)女子所住的閨房在“幕簾無重數(shù)”的深院里,十分幽深,十分寂寞,這是第一層;“深”還有深情的意思,所謂“美人卷珠簾”,古人思念親人,總要登高望遠,那是男子的做法,女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不能拋頭露面,于是只好“卷珠簾”望著離人去的方向以寄托思念之情,期待離人回來,這是第二層;“深”的第三層意思便是“久”,指坐的時間很長了。顰是皺的意思,吳宮里的西施“顰”起來的樣子比平日更加美麗,更加楚楚可憐,才有了東施的效顰。“顰蛾眉”更顯出了“美人”之美?!暗姕I痕濕”,因為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覺就流下相思淚?!皾瘛弊终f明是暗暗地流淚,情不自禁地流淚。聯(lián)系到第二句的“顰蛾眉”,比“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的怨情更重。“不知心恨誰”,明明是思念,是愛一個人,卻偏偏用“恨”。女主人公的心底是有點抱怨,離人去外地太久了,害她一個人在這深院里忍受著孤單寂寞,離人卻還不回來。但這種恨,其實就是一種愛。愛一個人,總是恨對方不能陪伴在身邊。詩的前三句用賦,末尾用問句歸結(jié)“怨情”。這里的賦是個動態(tài)的過程,首先是“卷珠簾”,然后“深坐”,再“顰蛾眉”,最后“淚痕濕”,行動可見,情態(tài)逼人。李白的這首詩寫的就是一個意境,一個孤獨的女子的思念之情。這樣一個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幾個點,由這幾個點勾出一幅簡單的畫面,同時又留下無限的遐想。隨意的一個小細節(jié),就可以泄露整個主題,可見詩人的洞察力。全詩哀婉凄涼,纏綿悱惻。登樂游原 唐代: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譯文及注釋譯文傍晚時分我心情不太好,獨自驅(qū)車登上了樂游原。這夕陽晚景的確十分美好,但遺憾的是已經(jīng)臨近黃昏。注釋樂游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長安城內(nèi)地勢最高地。漢宣帝立樂游廟,又名樂游苑。登上它可望長安城。樂游原在秦代屬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漢初年。漢書宣帝紀載,“神爵三年,起樂游苑”。漢宣帝第一個皇后許氏產(chǎn)后死去葬于此,因“苑”與“原”諧音,樂游苑即被傳為“樂游原”。對此關中記有記載:“宣帝許后葬長安縣樂游里,立廟于曲江池北,曰樂游廟,因苑(長安志誤作葬字)為名?!毕蛲恚喊?。不適:不悅, 不快。古原:指樂游原。近:快要。賞析在此筆者認為這首詩反映了作者的傷感情緒。當詩人為排遣“意不適”的情懷而登上樂游原時,看到了一輪輝煌燦爛的黃昏斜陽,于是發(fā)乎感慨。此詩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跋蛲怼敝柑焐旌诹?,“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郁,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于是登上古原,即樂游原。自古詩人詞客,善感多思,而每當?shù)歉咄h,送目臨風,更易引動無窮的思緒:家國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錯綜交織,所悵萬千,殆難名狀。陳子昂一經(jīng)登上幽州古臺,便發(fā)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嘆,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李商隱這次驅(qū)車登古原,卻不是為了去尋求感慨,而是為了排遣他此際的“向晚意不適”的情懷?!跋﹃枴币痪?,向來被認為是詩人對繁盛的唐帝國即將衰落之感嘆。大唐王朝繁盛一時,可如今就如同這夕陽般西下,好景不長。故而這句詩長久以來是這樣翻譯的:“夕陽無限的美好??!但是已經(jīng)快要落下了。”李商隱身處的晚唐,總有一種極致奢華過后的頹廢感,故而此詩理解為李商隱對唐帝國的感嘆。這種美好事物即將消逝沉落的失落感深深地烙在晚唐的每一個詩人身上,故而晚唐詩人的詩作比起盛唐總少了那種英姿勃發(fā)的自信感,大多消沉頹喪、含蓄委曲。如同本詩,在帶入李商隱所處時代之后,本是平凡樸實的語言,卻帶著一種隱隱的失落感,畢竟那是中國甚至人類歷史上最繁盛的一個帝國,其衰敗之境怎么可能不讓人傷心?不過此詩亦有另外一種解讀的角度,在近年來已經(jīng)得到很多學術界的認可:這種觀點認為“只是”二字在這里并不是轉(zhuǎn)折的意思,而是一種理性的解釋。故而后兩句應該翻譯為:夕陽無限的美好??!因為已經(jīng)接近了黃昏才能看到啊!筆者考證了許多關于此詩的資料,發(fā)現(xiàn)自明清開始,一直以來對后兩句的解釋都有不同的觀點。而且關于“只是”二字的用法,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在晚唐時期都有“因為”的意思,比如李商隱本人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睕r且此詩為詩人游玩時一時興起所做,未必能刻意將“夕陽”這一意象比作晚唐,只不過是當時情于境合、自然而然罷了。而這種解釋自然讓全詩沒有了上種解釋的傷感,卻有了一種贊嘆大自然之美景的壯懷之感。雖近黃昏,但是卻依然能感受到美,這種情感積極向上,與之前的解釋截然相反。此詩不用典,語言明白如話,毫無雕飾,節(jié)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是李詩中少有的,因此也是難能可貴的。聽箏唐代:李端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譯文及注釋譯文金粟軸的古箏發(fā)出優(yōu)美的聲音,那素手撥箏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盡了辦法為博取周郎的青睞,你看她故意地時時撥錯了琴弦。注釋聽箏:彈奏箏曲。金粟:古也稱桂為金粟,這里當是指弦軸之細而精美。柱:定弦調(diào)音的短軸。素手:指彈箏女子纖細潔白的手。玉房:指玉制的箏枕。房,箏上架弦的枕。周郎:指三國時吳將周瑜。他二十四歲為大將,時人稱其為“周郎”。他精通音樂,聽人奏錯曲時,即使喝得半醉,也會轉(zhuǎn)過頭看一下奏者。當時人稱:“曲有誤,周郎顧。”拂弦:撥動琴弦。渡漢江唐代: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歷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譯文及注釋譯文流放嶺南與親人斷絕了音信,熬過了冬天又經(jīng)歷一個新春。越走近故鄉(xiāng)心里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注釋漢江:漢水。長江最大支流,源出陜西,經(jīng)湖北流入長江。嶺外:五嶺以南的廣東省廣大地區(qū),通常稱嶺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書:信。來人:渡漢江時遇到的從家鄉(xiāng)來的人。八陣圖唐代:杜甫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名成 一作:名高)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譯文及注釋譯文三國鼎立你建立了蓋世功績,創(chuàng)八陣圖你成就了永久聲名。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于劉備失策想吞吳。注釋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zhàn)。蓋:超過。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石不轉(zhuǎn):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賞析這是作者初到夔州(治今重慶奉節(jié))時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于大歷元年(766)?!鞍岁噲D”,指由天、地、風、云、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所組成的軍事操練和作戰(zhàn)的陣圖,反映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边@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三國鼎立你建立了蓋世功績,創(chuàng)八陣圖你成就了永久生命。這兩句贊頌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第一句是從總的方面來寫,說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勢的過程中,功績最為卓絕。三國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許多因素,而諸葛亮輔助劉備從無到有的創(chuàng)建蜀國基業(yè),應該說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這一高度概括的贊語,客觀地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歷史真實。第二句是從具體的方面來說,諸葛亮創(chuàng)制的八陣圖使他聲名卓著。對這一點古人曾屢加稱頌,而杜甫的這句詩則是更集中、更凝練的贊頌了諸葛亮的軍事業(yè)績。這兩句詩在寫法上用的是對仗句,“三分國”對“八陣圖”,以全局性的業(yè)績對軍事上的貢獻,顯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結(jié)構(gòu)上,前句劈頭提起,開門見山;后句點出詩題,進一步贊頌功績,同時又為下面憑吊遺跡做了鋪墊。“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這兩句就“八陣圖”的遺址抒發(fā)感慨?!鞍岁噲D”遺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宮前平沙上。據(jù)荊州圖副和劉禹錫嘉話錄記載,這里的八陣圖聚細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圍,縱橫棋布,排列為六十四堆,始終保持原來的樣子不變,即使被夏天大水沖擊淹沒,等到冬季水落平川,萬物都失故態(tài),唯獨八陣圖的石堆卻依然如舊,六百年來巋然不動。前一句極精煉地寫出了遺跡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笆晦D(zhuǎn)”,化用了詩經(jīng)國風邶風柏舟中的詩句“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在作者看來,這種神奇色彩和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他對蜀漢政權和統(tǒng)一大業(yè)忠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動搖。同時,這散而復聚、長年不變的八陣圖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諸葛亮對自己赍志以歿表示惋惜、遺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緊接著寫的最后一句是“遺恨失吞吳”,說劉備吞吳失計,破壞了諸葛亮聯(lián)吳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統(tǒng)一大業(yè)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遺恨。當然,這首詩與其說是在寫諸葛亮的“遺恨”,無寧說是杜甫在為諸葛亮惋惜,并在這種惋惜之中滲透了杜甫“傷己垂暮無成”(黃生語)的抑郁情懷。這首懷古絕句,具有融議論入詩的特點。但這種議論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語言生動形象,抒情色彩濃郁。詩人把懷古和述懷融為一體,渾然不分,給人一種此恨綿綿、余意不盡的感覺。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譯文及注釋譯文把船停泊在煙霧彌漫的沙洲旁,日暮時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頭。曠野中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與人相親。注釋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jīng)建德(今屬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移舟:劃動小船。泊:停船靠岸。煙渚(zh):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洲。煙:一作“幽”。渚:水中小塊陸地。爾雅釋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客:指作者自己。愁:為思鄉(xiāng)而憂思不堪。野:原野。曠:空闊遠大。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來靠近人。春曉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譯文及注釋譯文春日里貪睡不知不覺天就亮了,到處可以聽見小鳥的鳴叫聲?;叵胱蛞沟年囮囷L雨聲,不知吹落了多少嬌美的春花。注釋曉:天剛亮的時候,春曉:春天的早晨。不覺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啼鳥:鳥的啼叫聲。知多少:不知有多少。春怨 / 伊州歌唐代: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譯文及注釋譯文我敲打樹枝,趕走樹上的黃鶯,不讓它在樹上亂叫。它清脆的叫聲,驚醒了我的夢,害得我在夢中不能趕到遼西,與戍守邊關的親人相見。注釋遼西:古郡名,在今遼寧省遼河以西地方。妾:女子的自稱。莫:不。秋夜寄邱員外唐代:韋應物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丈剿勺勇?,幽人應未眠。譯文及注釋譯文懷念你竟在這深秋的夜晚,散步詠嘆多么寒涼的霜天。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還未安眠。注釋丘二十二員外:名丹,蘇州人,曾拜尚書郎,后隱居平山上。一作“邱二十二員外”。屬:正值,適逢,恰好。幽人:幽居隱逸的人,悠閑的人,此處指丘員外。鑒賞韋應物的五言絕句,一向為詩論家所推崇。胡應麟在詩藪中說:“中唐五言絕,蘇州最古,可繼王、孟。”沈德潛在說詩晬語中說:“五言絕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蘇州之古淡,并入化境?!鄙厦孢@首詩是他的五絕代表作之一。它給予讀者的藝術享受,首先就是這一古雅閑淡的風格美。施補華在峴傭說詩中曾稱贊這首詩“清幽不減摩詰,皆五絕中之正法眼藏也”。它不以強烈的語言打動讀者,只是從容下筆,淡淡著墨,而語淺情深,言簡意長,使人感到韻味悠永,玩繹不盡。如果就構(gòu)思和寫法而言,這首詩還另有其值得拈出之處。它是一首懷人詩。前半部分寫詩人自己,即懷念友人之人;后半部分寫正在臨平山學道的丘丹,即詩人所懷念之人。首句“懷君屬秋夜”,點明季節(jié)是秋天,時間是夜晚,而這“秋夜”之景與“懷君”之情,正是彼此襯映的。次句“散步詠涼天”,承接自然,全不著力,而緊扣上句。“散步”是與“懷君”相照應的:“涼天”是與“秋夜”相綰合的。這兩句都是寫實,寫出了作者因懷人而在涼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接下來,作者不順情抒寫,就景描述,而把詩思飛馳到了遠方,在三、四兩句中,想象所懷念之人在此時、彼地的狀況。而這三、四兩句又是緊扣一、二兩句的。第三句“山空松子落”,遙承“秋夜”、“涼天”,是從眼前的涼秋之夜,推想臨平山中今夜的秋色。第四句“幽人應未眠”,則遙承“懷君”、“散步”,是從自己正在懷念遠人、徘徊不寐,推想對方應也未眠。這兩句出于想象,既是從前兩句生發(fā),而又是前兩句詩情的深化。從整首詩看,作者運用寫實與虛構(gòu)相結(jié)合的手法,使眼前景與意中景同時并列,使懷人之人與所懷之人兩地相連,進而表達了異地相思的深情。陸機在文賦中指出,作者在構(gòu)思時,可以“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篇中也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边@些話說明文思是最活躍的,是不受時空限制的。因此,在詩人筆下,同一空間里,可以呈現(xiàn)不同的時間;同一時間里,也可以呈現(xiàn)不同的空間。像王播的題木蘭院:“三十年前此院游,木蘭花發(fā)院新修;如今再到經(jīng)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就屬于前者。而這首韋應物的懷人詩,則屬于后者?,F(xiàn)代的電影藝術,有時采用疊影手法來處理回憶與遙想的鏡頭,有時使銀幕上映出兩上或兩個以上的畫面,使觀眾同時看到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空間或時間里出現(xiàn)的不同場景。這首詩運用的手法正與此相同。它使讀者在一首詩中看到兩個空間,既看到懷人之人,也看到被懷之人,既看到作者身邊之景,也看到作者遙想之景,從而把異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和相連在一起,說明千里神交,有如晤對,故人雖遠在天涯,而想思卻近在咫尺。終南望余雪唐代: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譯文及注釋譯文遙望終南,北山秀麗,皚皚白雪,若浮云間。雪后初晴,林梢之間閃爍著夕陽余暉,晚時分,長安城內(nèi)又添了幾分積寒。注釋終南:山名,在唐京城長安(今陜西西安)南面六十里處。余雪:指未融化之雪。全唐詩此詩題下有小字注:“有司試此題,詠賦四句即納,或詰之,曰意盡?!标帋X:北面的山嶺,背向太陽,故曰陰。林表:林外,林梢。霽(j):雨、雪后天氣轉(zhuǎn)晴。創(chuàng)作背景這是一首應試詩。唐詩紀事記載,祖詠年輕時去長安應考,文題是“終南望余雪”,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祖詠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寫出了四句就擱筆了。他感到這四句已經(jīng)表達完整,當考官讓他重寫時,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興。結(jié)果祖詠未被錄取。宮詞唐代:張祜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譯文及注釋譯文故鄉(xiāng)和親人遠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閉在這深宮里二十年了,聽一聲曲子何滿子,忍不住掉下眼淚。注釋故國:故鄉(xiāng)。何滿子:唐玄宗時著名歌手,據(jù)說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張口高歌,曲調(diào)悲憤,使“蒼天白日黯然失色”。結(jié)果皇帝聞之,終因惜其技藝難得而降旨緩刑。因為何滿子出色的技藝,大詩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繼為之賦詩,其中以張祜的何滿子宮詞:“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最為感人。這首宮詞后來流傳甚廣,其唱來異常悲怨。據(jù)說唐武宗時,有一孟才人,因有感于武宗讓其殉情之意,為奄奄一息的武宗唱了一曲何滿子,唱畢,竟氣絕身亡。一作“河滿子”,舞曲名。題又作“宮詞”。白居易何滿子詩:“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弄時曲始成。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薄昂螡M子”聲調(diào)哀婉。樂府集引白居易何滿子詩的自注說:“何滿子,開元中滄州歌者,臨弄進此曲以贖死,竟不得免?!本褐富实?。這里是指唐武宗。據(jù)唐詩紀事,張祜宮詞:“傳入宮禁,武宗疾篤,目孟才人曰:吾即不訊,爾何為哉?指笙囊泣曰:請以此就縊。上憫然。復曰:妾嘗藝歌,請對上歌一曲,以泄其憤。上許。乃歌一聲何滿子,氣亟立殞。上令候之,曰:脈尚溫而腸已絕。”后來張祜別有詠孟才人嘆一絕,詞云:“偶因歌態(tài)詠嬌嚬,傳唱宮中十二春。卻為一聲何滿子,下泉須吊舊才人。”鑒賞賈島是以“推敲”兩字出名的苦吟詩人。一般認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實他的“推敲”不僅著眼于錘字煉句,在謀篇構(gòu)思方面也是同樣煞費苦心的。這首詩就是一個例證?!八上聠柾樱詭煵伤幦??!边@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jīng)采藥去了山中。這首詩的特點是寓問于答?!八上聠柾印保赜兴鶈?,而這里把問話省去了,只從童子所答“師采藥去”這四個字而可相見當時松下所問的是“師往何處去”?!爸辉诖松街校粕畈恢??!毙≡姷暮髢删涫钦f,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蹤。在這里又把“采藥在何處”這一問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詞,把問句隱括在內(nèi)。最后一句“云深不知處”,又是童子答復采藥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頂、山腳的問題。在這首詩中,明明三番問答,至少須六句方能表達的,賈島采取了以答句包含問句的手法,精簡為二十字。這種“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間了。然而,這首詩的成功,不僅在于簡煉;單言繁簡,還不足以說明它的妙處。詩貴善于抒情。這首詩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見深沉。一般訪友,問知他出,也就自然掃興而返了。但這首詩中,一問之后并不罷休,又繼之以二問三問,其言甚繁,而其筆則簡,以簡筆寫繁情,益見其情深與情切。而且這三番答問,逐層深入,表達感情有起有伏。“松下問童子”時,心情輕快,滿懷希望;“言師采藥去”,答非所想,一墜而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線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處”,就惘然若失,無可奈何了。而詩的抒情要憑借藝術形象,要講究色調(diào)。從表面看,這首詩似乎不著一色,白描無華,是淡妝而非濃抹。其實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鮮明,濃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這青與白,這松與云,它的形象與色調(diào)恰和云山深處的隱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見隱者先見其畫,青翠挺立中隱含無限生機;而后卻見茫茫白云,深邃杳靄,捉摸無從,令人起秋水伊人無處可尋的浮想。從造型的遞變,色調(diào)的先后中也映襯出作者感情的與物轉(zhuǎn)移。詩中隱者采藥為生,濟世活人,是一個真隱士。所以賈島對他有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詩中白云顯其高潔,蒼松贊其風骨,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惟其如此,欽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離開繁華的都市,跑到這超塵絕俗的青松白云之間來“尋隱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尋味,引人遐想的。尋隱者不遇唐代: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譯文及注釋譯文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jīng)采藥去了山中。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霧繚繞,不知他行蹤。注釋尋:尋訪。隱者:隱士,隱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一般指的是賢士。不遇:沒有遇到,沒有見到。童子:沒有成年的人,小孩。在這里是指“隱者”的弟子、學生。言:回答,說。云深:指山上的云霧。處:行蹤,所在。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唐代:裴迪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譯文及注釋譯文你若要歸山無論深淺都要去看看;山巒溝壑清凈秀美要盡情地賞玩。千萬別學陶淵明筆下那個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幾天就匆匆出山。注釋武陵人:指陶潛桃花源記的武陵漁人。評析“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這兩句是說這次回到山里之后,不論入山深淺,都要飽覽山川之秀麗,林木之幽美。這當然是勸勉崔興宗不要再留戀世俗的生活,把對山水的感情升華到一種與世俗生活相對立的高度,這與他們對現(xiàn)實的厭倦與反感有關?!澳獙W武陵人,暫游桃源里?!边@兩句是勸崔興宗隱居丘壑,既然在山水間找到了生活的真趣,就不要再從那個境界里返回到現(xiàn)實中來了。這一方面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達了對現(xiàn)實的不滿。作者為什么要人留戀那個“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世外桃源呢?這是由于他們在現(xiàn)實中屢屢失敗,一方面產(chǎn)生了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感,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認識了現(xiàn)實生活。作者生活的時代大約屬于唐玄宗和唐肅宗時期,這首詩大約作于唐玄宗后期。那個時候由于唐玄宗任用奸相李林甫,寵幸楊貴妃,政治十分黑暗,下層知識分子無法入仕,像裴迪、崔興宗這樣的寒士沒有出路。所以他們寧愿隱居山林,過一種與世隔絕的生活。因此作者勸他的朋友,既然在山水之間找到了真趣,找到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就不要像陶淵明桃花源記里的武陵人一樣,找到了桃花源卻輕易地放棄了。作者認為這是一個錯誤,因此他說:“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這首詩語言淺顯易懂,但立意很深,不失為一首好詩。送靈澈上人唐代:劉長卿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guī)标?,青山獨歸遠。譯文及注釋譯文青蒼的竹林寺,近晚時傳來深遠的鐘聲。背著斗笠披著斜陽,獨回青山漸行漸遠。注釋靈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楊,字源澄,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后為云門寺僧。上人,對僧人的敬稱。蒼蒼:深青色。竹林寺:在現(xiàn)在江蘇丹徒南。杳(yo)杳:深遠的樣子。荷(h)笠:背著斗笠。荷,背著。聽彈琴唐代:劉長卿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diào)雖自愛,今人多不彈。譯文及注釋譯文七弦琴奏出清涼的曲調(diào)悠揚起伏,細細傾聽就像那滾滾的松濤聲。我雖然很喜愛這首古時的曲調(diào),但在今天人們大多已不去彈奏了。注釋泠(lng)泠:形容清涼、清淡,也形容聲音清越。絲:一作“弦”。松風: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凄涼。琴曲中有風入松的調(diào)名。古調(diào):古時的曲調(diào)。鑒賞此詩題一作“彈琴”,劉隨州集與全唐詩均為“聽彈琴”。從詩中“靜聽”二字細味,題目以有“聽”字為妥。琴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民族樂器,由七條弦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稱,意象也更具體。“泠泠”形容琴聲的清越,逗起“松風寒”三字。“松風寒”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的凄清,極為形象,引導讀者進入音樂的境界?!办o聽”二字描摹出聽琴者入神的情態(tài),可見琴聲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聲,常能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來松下的幽清肅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風入松的調(diào)名,一語雙關,用意甚妙。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音樂的境界,后兩句則是議論性抒情,牽涉到當時音樂變革的背景。漢魏六朝南方清樂尚用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育技術在行政決策支持系統(tǒng)中的應用
- 心理輔導在教育中的關鍵作用
- 抖音商戶編導短視頻開頭吸引力制度
- 全球石油市場供需格局調(diào)整與價格走勢對能源市場供需預測技術的應用研究報告
- 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仁愛中學2024-2025學年數(shù)學七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貴州黔南經(jīng)濟學院《可摘局部義齒工藝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杭州上城區(qū)2025屆化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陜西省咸陽市秦嶺中學數(shù)學七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公路客運行業(yè)2025年轉(zhuǎn)型升級與智能停車場建設研究報告
- 公路貨運行業(yè)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效率提升的關鍵瓶頸與突破路徑報告
- 2023貴州畢節(jié)市納雍縣人民醫(yī)院招聘第一批編外專業(yè)技術人員30人考試備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 兒童疼痛與舒適度評估量表
- 2020年上海市中考語數(shù)英物化五科試卷及答案
- 新華書店讀者問卷調(diào)查表
- GB/T 20946-2007起重用短環(huán)鏈驗收總則
- GB/T 18391.3-2009信息技術元數(shù)據(jù)注冊系統(tǒng)(MDR)第3部分:注冊系統(tǒng)元模型與基本屬性
- GB/T 10610-2009產(chǎn)品幾何技術規(guī)范(GPS)表面結(jié)構(gòu)輪廓法評定表面結(jié)構(gòu)的規(guī)則和方法
- 濟源幼兒園等級及管理辦法
- 房地產(chǎn)開發(fā)全流程培訓講義課件
- DB44-T 2163-2019山地自行車賽場服務 基本要求-(高清現(xiàn)行)
- 云南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收費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