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職業(yè)資格-水運結(jié)構(gòu)與地基真題庫_51、單選題水平靜載荷試的第一彎矩零點一般在:()A、
泥面下10倍樁徑處B、
泥面下13~16倍樁徑處C、
外力作用點下10倍樁徑處D、
外力作用點下13~(江南博哥)16倍樁徑處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水平靜載荷試驗是一種常用的樁基檢測方法,通過施加水平荷載來檢測樁的水平承載力和變形性能。在試驗中,需要測量樁身的彎矩和位移等參數(shù),以確定樁的受力狀態(tài)和變形特性。對于水平靜載荷試驗中的第一彎矩零點,一般是指樁身上第一個彎矩為零的位置。這個位置的確定對于試驗結(jié)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根據(jù)經(jīng)驗和實驗數(shù)據(jù),第一彎矩零點一般在泥面下13~16倍樁徑處,因此選項B為正確答案。其他選項中,A和C都提到了樁徑的倍數(shù),但是沒有給出具體的位置范圍,因此不正確。選項D中的13~16倍樁徑處雖然也包含了正確答案的范圍,但是外力作用點并不一定在第一彎矩零點下方,因此也不正確。2、單選題<p>《建筑基樁檢測技術(shù)規(guī)范”(JGJ106-2003)強制條文規(guī)定:單位工程同一條件下的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當水平承載力按樁身強度控制時,取()為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A.水平臨界荷載值B.水平臨界荷載統(tǒng)計值C.水平極限承載力統(tǒng)計值的一半</p>A、
AB、
BC、
CD、
D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建筑基樁檢測技術(shù)規(guī)范中關(guān)于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規(guī)定。根據(jù)規(guī)范中的規(guī)定,當水平承載力按樁身強度控制時,取水平臨界荷載值為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3、單選題進行軸向抗壓靜載荷試驗期間,距離試驗樁()范圍內(nèi)不得進行打樁作業(yè)。A、
20mB、
30mC、
50mD、
100m。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水運工程地基基礎(chǔ)試驗檢測技術(shù)規(guī)程》(JTS237-2017),6.4.10,試驗期間距離試驗樁50m范圍內(nèi)不得進行打樁作業(yè),并應避免各種振動影響,嚴禁船舶碰撞試驗平臺。4、單選題檢驗工程樁軸向抗壓承載力的試驗,最大加載量應達到:()A、
加載至破壞B、
設(shè)計要求C、
極限承載力D、
最大位移。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水運工程地基基礎(chǔ)試驗檢測技術(shù)規(guī)程》(JTS237-2017),6.4.2,為設(shè)計提供依據(jù)時,試驗樁的單樁軸向抗壓靜載荷試驗應加載至破壞;檢驗工程樁的單樁軸向抗壓承載力試驗時,最大加載量應達到設(shè)計要求,無設(shè)計要求時最大加載量不應小于單樁承載力特征值的2.0倍。5、單選題在同一根樁上先進行垂直靜載荷試驗,再進行水平靜載荷試驗時,兩次試驗的間歇時間應為:()A、
不小于24hB、
不小于48hC、
不小于72hD、
不小于96h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JTS237-2017《水運工程地基基礎(chǔ)試驗檢測技術(shù)規(guī)程》6.6.7,利用已完成軸向抗壓靜載試驗試驗的樁進行水平靜載試驗時,間歇時間不宜少于2d.6、單選題軸向抗壓靜載荷試驗樁沉樁后至加載的間歇時間,粘性土不應少于:()A、
3dB、
14dC、
25dD、
28d。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打入黏性土中樁的休止期不應小于14d,淤泥質(zhì)土中不應少于25d,砂土不少于3d,水沖沉樁不少于28d。7、單選題從成樁到開始靜載試驗的間時間:在樁身強度達到設(shè)計要求的前提下,對于砂類土、粘性土、淤泥或淤泥質(zhì)土,依次不應少于天()A、
3、14、25B、
3、7、14C、
7、14、28D、
3、14、28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打入黏性土中樁的休止期不應小于14d,淤泥質(zhì)土中不應少于25d,砂土不少于3d,水沖沉樁不少于28d。8、單選題單樁在豎向荷載作用下達到破壞狀態(tài)前或出現(xiàn)不適于繼賣承載的變形時所對應的最大荷載稱為()。A、
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B、
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統(tǒng)計值C、
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特征值D、
樁側(cè)極限摩阻力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單樁軸向抗壓極限承載力:是指單樁在軸向荷載作用下到達破壞狀態(tài)前,或出現(xiàn)不適合于繼續(xù)承載的變形時所對應的地基土最大支承力。9、單選題電阻應變片的靈敏度系數(shù)K指的是()。A、
應變片電阻值的大小B、
單位應變引起的應變片相對電阻值變化C、
應變片金屬絲的截面積的相對變化D、
應變片金屬絲電阻值的相對變化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電阻應變片是一種利用金屬材料在受力時產(chǎn)生應變而引起電阻值變化的傳感器。靈敏度系數(shù)K是衡量電阻應變片靈敏度的重要參數(shù),它定義為單位應變引起的應變片相對電阻值變化。因此,答案為B。選項A、C、D都與電阻應變片的靈敏度系數(shù)K無關(guān)。10、單選題對于緩變形Q-s曲線可根據(jù)沉降量確定單樁抗壓極限承載力,宜取()對應的荷載值。A、
S=60mmB、
S=40mmC、
S=0.05D、
(D為樁徑)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當Q-S曲線無明顯陡降段,在Q-S曲線上取樁頂總沉降量S=40mm對應荷載為極限承載力。11、單選題作單樁軸向抗壓試驗時,當試樁數(shù)量不少于2根時,單樁垂直極限承載力標準值應如何確定:()A、
當各樁的極限承載力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小于1.3時,取平均值B、
當各樁的極限承載力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小于1.3時,取最大值C、
當各樁的極限承載力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小于1.3時,取最小值D、
當各樁的極限承載力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小于1.3時,取任意值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當一個工程中個試驗樁的邊界條件相同,且試驗樁數(shù)量不少于2根時,各試驗樁的極限承載力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不大于1.3時,取各試驗樁極限承載力的平均值作為該工程單樁軸向抗壓極限承載力標準值。12、單選題軸向抗壓靜載荷試驗宜采用:()A、
錨樁法B、
反射波法C、
單向循環(huán)水平維持荷載法D、
錘擊貫入法。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錨樁衡量反力法是港口工程樁靜載試驗最常用的一種方法。13、單選題垂直靜載試驗在沉樁后到進行加載的間歇時間,對粘性土不應少于()。A、
一周B、
10天C、
14天D、
20天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在試樁上進行的復壓或上拔試驗,宜在試樁完成間歇72h之后進行。14、單選題測得某粘性土的液限為40%,塑性指數(shù)為17,含水量為30%,則其相應的液性指數(shù)為()。A、
0.59B、
0.50C、
0.41D、
0.35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液性指數(shù)IL=(液限-含水量)/塑性指數(shù)代入數(shù)據(jù),IL=(40%-30%)/17=0.59所以答案為A,0.59。15、單選題酒精燃燒法測定含水率需燃燒試樣的次數(shù)為()次。A、
3B、
5C、
2D、
4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酒精燃燒法是一種常用的測定含水率的方法,其原理是將試樣加熱至一定溫度,使其中的水分蒸發(fā),然后用酒精將剩余的有機物燃燒,測定燃燒前后試樣的重量差,從而計算出含水率。根據(jù)該方法的操作流程,需要進行3次燃燒,因此答案為A。16、單選題塑限含水率的搓條試驗中土條搓至產(chǎn)生裂縫的直徑為()mm。A、
5B、
3C、
4D、
2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塑限含水率是指土樣在搓制過程中,由于水分含量的不同,土樣的塑性和可塑性也不同,當土樣的水分含量達到一定值時,土樣的可塑性達到最大值,再增加水分,土樣的可塑性反而下降,土樣失去塑性,這個水分含量稱為塑限含水率。搓條試驗是一種常用的土工試驗方法,用于測定土樣的塑性指標。在搓條試驗中,將一定含水量的土樣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用手搓制成一定直徑的土條,當土條搓至產(chǎn)生裂縫時,記錄土條的直徑,以此來評價土樣的塑性指標。根據(jù)題目所給的信息,土條搓至產(chǎn)生裂縫的直徑為3mm,因此答案為B。17、單選題酒精燃燒法對酒精純度要求達()。A、
98%B、
93%C、
95%D、
90%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酒精燃燒法是一種常用的測定酒精純度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酒精在空氣中燃燒的特性來測定酒精的純度。在酒精燃燒的過程中,如果酒精的純度不夠高,就會產(chǎn)生不完全燃燒的現(xiàn)象,從而影響測定結(jié)果的準確性。因此,酒精燃燒法對酒精純度的要求比較高,一般要求達到95%以上,選項C符合要求,故選C。18、單選題液塑限聯(lián)合測定儀測試數(shù)據(jù)表示在()圖形上。A、
h---wB、
lgh---wC、
lgh---lgwD、
h---lgw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液塑限聯(lián)合測定儀是一種用于測定土壤液塑限的儀器,其測試數(shù)據(jù)表示在lgh-lgw圖形上。其中,lgh表示土壤液限的對數(shù)值,lgw表示土壤塑限的對數(shù)值。在lgh-lgw圖形上,液限和塑限的對數(shù)值分別作為橫坐標和縱坐標,通過繪制液限和塑限的對數(shù)值的散點圖,可以得到液塑限的關(guān)系曲線,從而確定土壤的工程性質(zhì)。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19、單選題當土的含水量增大時,其液限的大小隨之如何?()A、
減小B、
增大C、
無關(guān)D、
不變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土的液限是指土壤含水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土壤開始表現(xiàn)出液態(tài)特性的含水量。當土的含水量增大時,液限的大小并不會隨之增大或減小,因為液限是土壤本身的特性,與土壤含水量的變化無關(guān)。因此,本題的答案為C。20、單選題小應變動力檢測,多次反射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一般表明缺陷在()A、
較深部位B、
較淺部位C、
多個部位D、
樁頭破損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小應變動力檢測中多次反射現(xiàn)象的缺陷位置判斷。多次反射現(xiàn)象是指在地下結(jié)構(gòu)中存在多個反射點,信號在這些反射點之間來回反射,導致信號強度逐漸減弱。根據(jù)多次反射現(xiàn)象的特點,可以判斷缺陷位置在較淺部位,因為較淺部位的反射點較多,信號來回反射的次數(shù)也就越多,從而導致信號強度逐漸減弱。因此,本題答案為B。21、單選題界限含水率可以()。A、
評價各種土的狀態(tài)B、
評價粘性土的狀態(tài)C、
評價砂性土的狀態(tài)D、
評價礫類土的狀態(tài)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界限含水率是指粘性土從干態(tài)到塑性態(tài)的過渡點,也就是粘性土的塑性極限。因此,界限含水率主要用于評價粘性土的狀態(tài),而不適用于砂性土和礫類土等其他類型的土壤。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22、單選題當土的液性指數(shù)IL=1時,土為()。A、
塑態(tài)B、
固態(tài)C、
流態(tài)D、
半固態(tài)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液性指數(shù)IL是描述土壤流動性質(zhì)的一個指標,其定義為IL=(wL-wp)/(wP-wL)×100%,其中wL為土壤液態(tài)下的含水量,wp為土壤塑性下限含水量,wP為土壤固態(tài)下的含水量。當IL=1時,代入公式可得(wL-wp)=(wP-wL),即土壤液態(tài)下的含水量等于土壤固態(tài)下的含水量減去土壤液態(tài)下的含水量,說明土壤處于液態(tài)狀態(tài),因此答案為C。23、單選題土的縮限含水率是指()的界限含水率。A、
塑態(tài)轉(zhuǎn)為流態(tài)B、
半固態(tài)轉(zhuǎn)固態(tài)C、
塑態(tài)轉(zhuǎn)固態(tài)D、
半固態(tài)轉(zhuǎn)塑態(tài)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土的縮限含水率是指土壤在半固態(tài)狀態(tài)下,含水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土壤開始發(fā)生收縮變形,繼續(xù)增加含水量時,土壤的收縮變形逐漸減小,最終達到一個極限狀態(tài),這個狀態(tài)下土壤的含水量稱為縮限含水率。因此,答案為B,即半固態(tài)轉(zhuǎn)固態(tài)。24、單選題粘性土從塑性狀態(tài)變到流動狀態(tài)的界限含水率叫做什么?()A、
塑限B、
液限C、
縮限D(zhuǎn)、
塑性指數(shù)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粘性土的性質(zhì)及相關(guān)術(shù)語的理解。粘性土是一種含水量較高、具有黏性的土壤,其含水量的變化會導致其物理性質(zhì)的變化。液限是指粘性土從塑性狀態(tài)變?yōu)榱鲃訝顟B(tài)的含水量界限,通常用作判斷粘性土的流動性和可塑性的指標。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其他選項的含義為:塑限是指粘性土從固態(tài)變?yōu)樗苄誀顟B(tài)的含水量界限;縮限是指粘性土從塑性狀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含水量界限;塑性指數(shù)是指粘性土的塑性和流動性的綜合指標。25、單選題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增大時,隨之增大的指標是()。A、
塑限WPB、
液限WLC、
塑限指數(shù)IPD、
液限指數(shù)IL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粘性土的塑性指標是塑限,液性指標是液限。當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增大時,土體中的水分增多,土顆粒之間的黏著力增強,土體的流動性也隨之增強,因此液限會隨之增大。所以選項B正確。而塑限、塑限指數(shù)和液限指數(shù)與土體的含水量無關(guān),不會隨著天然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選項A、C、D都不正確。26、單選題已知砂土的天然孔隙比為e=0.303,最大孔隙比emax=0.762,最小孔隙比emin=0.114,則該砂土的相對密實度為()。A、
0.514B、
0.603C、
0.708D、
0.732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相對密實度是指砂土的實際孔隙比與最緊密排列顆粒時的孔隙比之比,即:er=eemaxer=eemax其中,$e$為天然孔隙比,$e_{max}$為最大孔隙比。代入已知數(shù)據(jù),得:er=0.3030.762=0.398er=0.3030.762=0.398但是,題目要求的是相對密實度,而不是實際孔隙比與最大孔隙比之比。因此,我們需要將相對密實度轉(zhuǎn)化為實際孔隙比與最小孔隙比之比,即:er=e?eminemax?eminer=e?eminemax?emin移項得:e=emin+er(emax?emin)e=emin+er(emax?emin)代入已知數(shù)據(jù),得:e=0.114+0.708(0.762?0.114)=0.514e=0.114+0.708(0.762?0.114)=0.514因此,該砂土的相對密實度為0.708,選C。27、單選題干密度ρd的定義式為()。A、
m/VsB、
ms/VC、
ms/VsD、
m/V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干密度是指物質(zhì)在不含水分的情況下的密度,定義式為干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因此,干密度的定義式為干質(zhì)量(ms)除以體積(V),即B選項。A選項中,m代表質(zhì)量,Vs代表體積,但沒有考慮水分的影響,因此不是干密度的定義式。C選項中,ms代表干質(zhì)量,但Vs代表的是體積,沒有考慮水分的影響,因此不是干密度的定義式。D選項中,m代表質(zhì)量,V代表體積,但沒有考慮水分的影響,因此不是干密度的定義式。綜上所述,正確答案為B。28、單選題計算自重應力時,對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層采用()。A、
濕重度B、
有效重度C、
飽和重度D、
天然重度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自重應力是指土體自身重量所產(chǎn)生的應力。在計算自重應力時,需要考慮土層的重度。而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層是飽和狀態(tài),因此采用飽和重度進行計算更為合適。飽和重度是指土體在飽和狀態(tài)下的單位體積重量,通常用γsat表示。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其他選項的解釋如下:A.濕重度是指土體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單位體積重量,通常用γwet表示。它包括了土顆粒的重量和孔隙水的重量。B.有效重度是指土體在不考慮孔隙水壓力的情況下的單位體積重量,通常用γdry表示。它只包括了土顆粒的重量,不包括孔隙水的重量。D.天然重度是指土顆粒的單位體積重量,通常用G表示。它是一個土體的固有屬性,與土體的含水量無關(guān)。29、單選題環(huán)刀法可以測定()土的密度。A、
細粒B、
粗粒C、
堅硬D、
各種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環(huán)刀法是一種常用的土壤密度測定方法,適用于細粒土。該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環(huán)刀在土壤中切割出一個環(huán)形樣品,然后測量該樣品的重量和體積,從而計算出土壤的密度。由于環(huán)刀在切割土壤時會對土壤進行一定的壓實,因此該方法適用于細粒土,而對于粗粒土和堅硬土壤則不太適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30、單選題粒徑大于2mm的顆粒超過土??傎|(zhì)量50%的土是()。A、
砂土B、
碎石土C、
粉土D、
粘土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根據(jù)題意,粒徑大于2mm的顆粒超過土??傎|(zhì)量50%的土應該是顆粒較大的土壤,因此選項A、C、D都不符合條件。而碎石土是指含有大量石塊的土壤,其顆粒較大,因此選項B符合條件,是正確答案。31、單選題梁的某一截面最大正應力發(fā)生在(),最大剪應力發(fā)生在()。A、
距中性軸最近位置B、
距中性軸最遠位置C、
在中性軸上D、
在跨邊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根據(jù)梁的受力分析,梁的某一截面上的正應力和剪應力分別由彎矩和剪力引起。在中性軸上,彎矩為0,因此正應力為0,剪應力最大。因此,最大正應力發(fā)生在中性軸上,最大剪應力也發(fā)生在中性軸上。因此,答案為C。32、單選題土的不均勻系數(shù)Cu越大,表示土的級配()。A、
土粒大小不均勻,級配不良B、
土粒大小均勻,級配良好C、
土粒大小不均勻,級配良好D、
土粒大小不均勻,級配不良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土壤工程中的級配概念。級配是指土壤中不同粒徑顆粒的分布情況,通常用級配曲線來表示。土的不均勻系數(shù)Cu越大,表示土壤中粒徑差異越大,但是并不代表級配不良,因為級配良好與否不僅與土粒大小有關(guān),還與不同粒徑顆粒的分布情況有關(guān)。因此,選項C“土粒大小不均勻,級配良好”是正確的。33、單選題在土的顆粒級配曲線上出現(xiàn)一個臺階,表明土樣()。A、
只有一種范圍的粒徑B、
某一范圍粒徑的土含量占主流C、
缺乏某一范圍的粒徑D、
粒徑分布不均勻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土的顆粒級配曲線是描述土壤中不同粒徑顆粒含量的曲線,通常橫坐標為粒徑,縱坐標為含量百分比。如果在曲線上出現(xiàn)一個臺階,說明在某一范圍內(nèi)粒徑的含量明顯低于其他范圍,即缺乏這一范圍的粒徑。因此,答案為C。34、單選題環(huán)刀法密度平行測定求算術(shù)平均值時,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g/cm3。A、
0.01B、
0.02C、
0.03D、
0.04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環(huán)刀法密度平行測定是一種常用的測定物質(zhì)密度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環(huán)刀測量物質(zhì)的體積,再根據(jù)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計算出物質(zhì)的密度。在進行密度平行測定時,需要進行多次測量,然后求算術(shù)平均值。為了保證測量結(jié)果的準確性,需要控制平行差值不得過大。根據(jù)實驗經(jīng)驗,環(huán)刀法密度平行測定求算術(shù)平均值時,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因此,本題的答案為C。35、單選題經(jīng)測定,某中砂層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飽和容重為γsat=kN/m3,土粒比重G=2.65,則該砂層的天然孔隙比為()。A、
0.61B、
0.38C、
0.72D、
0.28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天然孔隙比為土壤中孔隙體積與總體積之比,即e=Vv/Vt。根據(jù)飽和容重的定義,有γsat=γd(1+e),其中γd為干容重,e為孔隙比。又因為土粒比重G=γd/γw,其中γw為水的密度。將上述兩式聯(lián)立,可得e=(G-1)/(1+G)。代入已知數(shù)據(jù),可得e=0.61,故選A。36、單選題一塊1kg的土樣,置放一段時間后,含水量由25%下降到20%,則土中的水減少了()kg。A、
0.06B、
0.05C、
0.04D、
0.03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含水量的計算公式:含水量=(水的質(zhì)量÷土樣的質(zhì)量)×100%。設(shè)土樣中原來含水量為25%,則水的質(zhì)量為0.25kg,土的質(zhì)量為0.75kg。置放一段時間后,含水量降至20%,則水的質(zhì)量為0.2kg,土的質(zhì)量為0.8kg。水的減少量為0.25kg-0.2kg=0.05kg。因此,土中的水減少了0.05kg,即答案為B。37、單選題液限塑限聯(lián)合測定法的試驗目的是()。1)計算土的天然稠度;2)計算塑性指數(shù);3)劃分土類;4)供公路工程設(shè)計和施工使用A、
1)、2)B、
2)、3)C、
4)D、
1)、2)、3)、4)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液限塑限聯(lián)合測定法是一種常用的土工試驗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測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來計算土的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數(shù),并根據(jù)不同的液限和塑限值來劃分土類。同時,這些數(shù)據(jù)也可以供公路工程設(shè)計和施工使用。因此,正確答案為D,即試驗目的包括計算土的天然稠度、計算塑性指數(shù)、劃分土類以及供公路工程設(shè)計和施工使用。38、單選題在圓錐入土深度與含水率關(guān)系圖上,錐入深度為()mm對應的含水率為液限。A、
10B、
20C、
30D、
25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根據(jù)題目所給條件,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1.圓錐入土深度與含水率呈反比例關(guān)系,即圓錐入土深度越深,含水率越低。2.液限是指土壤含水率達到最大值時的含水率,因此液限對應的圓錐入土深度應該是最淺的。綜上所述,答案應該是A選項,即圓錐入土深度為10mm對應的含水率為液限。39、單選題烘干法中烘箱的標準溫度為()℃。A、
100~105B、
105~110C、
95~100D、
110~115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烘干法中烘箱的標準溫度。根據(jù)常規(guī)的烘干法操作流程,烘箱的標準溫度一般在105~110℃之間,因此選項B為正確答案。選項A、C、D的溫度范圍均不符合烘干法中烘箱的標準溫度。40、單選題含水率為5%的粘性土220g,將其烘干后的質(zhì)量為()g。A、
209B、
209.52C、
210D、
210.95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含水率為5%的粘性土220g,表示這220g土中含有5%的水分,即水分的質(zhì)量為220g×5%=11g。將其烘干后,水分蒸發(fā),質(zhì)量減少,烘干后的質(zhì)量為220g-11g=209g。但是選項中沒有209g,需要進一步計算。由于水分的質(zhì)量占原來土的質(zhì)量的5%,因此烘干后的質(zhì)量應該是原來的質(zhì)量除以0.95(即100%-5%)。烘干后的質(zhì)量=220g/0.95≈209.52g,故選B。41、單選題采用搓條法測定塑限時,土條出現(xiàn)裂紋并開始斷裂時的直徑應為?()A、
2mmB、
3mmC、
4mmD、
5mm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搓條法是一種常用的土工試驗方法,用于測定土的塑限和液限。在進行搓條法測定塑限時,需要將一定量的土樣加入到搓條器中,然后用手搓成一條直徑逐漸變細的土條,直到土條出現(xiàn)裂紋并開始斷裂為止,此時的土條直徑即為塑限直徑。根據(jù)題目描述,土條出現(xiàn)裂紋并開始斷裂時的直徑應為3mm,因此正確答案為B。42、單選題土對樁的阻力與樁的運動有關(guān),決定靜阻力的主要因素是();決定動阻力的主要因素是();A、
加速度B、
位移C、
速度D、
時間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靜阻力是指樁在靜止狀態(tài)下受到的阻力,主要由土對樁的摩擦力和土的抗壓力組成。而動阻力是指樁在運動狀態(tài)下受到的阻力,主要由土對樁的黏滯阻力和慣性阻力組成。因此,決定靜阻力的主要因素應該是土對樁的摩擦力和土的抗壓力,與加速度、位移、時間等因素無關(guān)。而決定動阻力的主要因素應該是土對樁的黏滯阻力和慣性阻力,與位移、時間等因素無關(guān),主要與樁的速度有關(guān)。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43、單選題含水率低于縮限時,水分蒸發(fā)時土的體積為()。A、
不再縮小B、
縮小C、
增大D、
不詳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含水率是指土壤中水分的質(zhì)量與干土質(zhì)量的比值,縮限是指土壤在干燥過程中,由于吸附水分的減少而發(fā)生的體積變化。當含水率低于縮限時,土壤中的吸附水分已經(jīng)全部蒸發(fā),土壤中的顆粒之間沒有水分作為潤滑劑,因此不會再發(fā)生體積變化,答案為A。44、單選題試驗測得甲,乙土樣的塑性指數(shù)分別為Ip甲=5,Ip乙=15,則()。A、
甲土樣粘粒含量大B、
乙土樣粘粒含量大C、
甲土樣工程性質(zhì)好D、
乙土樣工程性質(zhì)好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根據(jù)土工學知識,塑性指數(shù)是反映土壤塑性程度的指標,塑性指數(shù)越大,土壤的塑性越強。因此,Ip乙=15大于Ip甲=5,說明乙土樣的塑性比甲土樣強,即乙土樣的粘粒含量大。選項B正確。選項A、C、D與題意不符,錯誤。45、單選題烘干法用于測定土的()。A、
天然含水量B、
天然孔隙比C、
飽和度D、
密度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烘干法是一種常用的測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其原理是通過加熱使土壤中的水分蒸發(fā),從而測定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因此,選項A天然含水量是正確答案。選項B天然孔隙比、C飽和度、D密度與烘干法測定土壤含水量無直接關(guān)系,故不是正確答案。46、單選題當土的塑性指標Ip相等,液限wL增大時,土的壓縮性()。A、
增大B、
減小C、
不變D、
與此無關(guān)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土的塑性指標Ip是描述土壤塑性變形特性的一個參數(shù),它與土壤的液限wL有關(guān)。當土的塑性指標Ip相等時,液限wL增大,說明土壤中含有更多的水分,土壤的塑性變形能力增強,因此土的壓縮性也會增大。所以答案為A。47、單選題下列何項土類不以塑性指數(shù)Ip來定名?()A、
粘土B、
粉質(zhì)粘土C、
粉土D、
砂土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土工材料的分類和命名方法。土類的命名方法主要是根據(jù)其物理性質(zhì)和工程特性來確定的,其中塑性指數(shù)Ip是土類分類的重要指標之一。粘土、粉質(zhì)粘土和粉土都是以其塑性指數(shù)Ip來定名的,而砂土則不是。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48、單選題土粒比重Gs的定義式為()。A、
ms/VswB、
m/VwC、
mw/VD、
m/Vs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土粒比重Gs是指土粒的密度與水的密度之比,定義式為Gs=ms/Vsw,其中ms為土粒的質(zhì)量,Vsw為土粒與水的體積比。因此,選項A為正確答案。選項B、C、D都與土粒比重的定義式不符。49、單選題已知某土粒比重為2.75,天然重度為1.65,含水量為25%,則該土的孔隙率、孔隙比、飽和度分別為()。A、
n=50%;e=1.5;s=65%B、
n=52%;e=1.1;s=63%C、
n=55%;e=1.1;s=62%D、
n=52%;e=1.4;s=63%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首先,根據(jù)土的重度和比重可以求出該土的干密度:γd=γ1+w=2.751+0.25=2.2g/cm3γd=γ1+w=2.751+0.25=2.2g/cm3然后,根據(jù)土的干密度和重度可以求出該土的容重:γt=γd?(1+wGs)=2.2?(1+0.252.75)=1.98g/cm3γt=γd?(1+wGs)=2.2?(1+0.252.75)=1.98g/cm3接著,根據(jù)容重和比重可以求出該土的孔隙度:n=γt?γdγt=1.98?2.21.98≈0.106n=γt?γdγt=1.98?2.21.98≈0.106再根據(jù)孔隙度可以求出該土的孔隙比:e=n1?n≈0.1061?0.106≈0.119e=n1?n≈0.1061?0.106≈0.119最后,根據(jù)含水量和比重可以求出該土的飽和度:s=wGs?(1?n)=0.252.75?(1?0.106)≈0.63s=wGs?(1?n)=0.252.75?(1?0.106)≈0.63因此,該土的孔隙率、孔隙比、飽和度分別為:n≈10.6%,e≈11.9%,s≈63%n≈10.6%,e≈11.9%,s≈63%選項B符合要求,故選B。50、單選題若某砂土的天然孔隙比與其能達到的最大孔隙比相等,則該土()。A、
處于最疏松的狀態(tài)B、
處于中等密實狀態(tài)C、
處于最密實狀態(tài)D、
無法確定其狀態(tài)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天然孔隙比是指砂土中天然存在的孔隙體積與總體積之比,最大孔隙比是指砂土中最大孔隙體積與總體積之比。若兩者相等,則說明砂土中已經(jīng)達到了最大孔隙狀態(tài),此時砂土的顆粒排列最為疏松,孔隙率最大,因此該土處于最疏松的狀態(tài),選項A正確。選項B、C、D都與題干矛盾,因此排除。51、單選題土粒比重的單位是()。A、
環(huán)刀法B、
灌砂法C、
蠟封法D、
灌水法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土粒比重的測量方法及其單位。土粒比重是指土壤中固體顆粒的密度與水的密度之比,通常用質(zhì)量單位表示。常用的測量方法有環(huán)刀法、灌砂法、蠟封法和灌水法。其中,蠟封法是指將土樣與蠟混合后測量其密度,其單位為g/cm3。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52、單選題衡量土的粒徑級配是否良好,常用的判別指標是()。A、
不均勻系數(shù)B、
含水量C、
標貫擊數(shù)D、
內(nèi)摩擦角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土的粒徑級配的判別指標。常用的判別指標有不均勻系數(shù)、偏度、峭度等。其中,不均勻系數(shù)是最常用的指標,它是粗顆粒與細顆粒之間的比值,反映了土顆粒的分布均勻程度。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含水量、標貫擊數(shù)、內(nèi)摩擦角都與土的粒徑級配無關(guān),不是判別指標。53、單選題承受均布荷載q、跨度為L的簡支梁,跨中最大彎矩是C;最大剪力是()。A、
q12/2B、
ql2/4C、
q12/8D、
q1/2E、
q1/4F、
q1/8;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根據(jù)簡支梁的受力分析可知,跨中最大剪力為qL/2,跨中最大彎矩為qL^2/8。而題目已經(jīng)給出跨中最大彎矩為C,因此可以得到qL^2/8=C,解得qL^2=8C,即q=8C/L^2。將q代入跨中最大剪力公式中,可得跨中最大剪力為qL/2=8C/2L=q1/2,因此答案為D。54、單選題顆粒級配曲線很陡時說明()。A、
顆粒分布范圍較小B、
顆粒分布范圍較大C、
顆粒形狀為扁平狀D、
顆粒形狀為針狀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顆粒級配曲線是描述顆粒分布范圍的一種圖形表示方法,通常橫軸表示顆粒粒徑,縱軸表示顆粒的累積百分比。顆粒級配曲線的陡峭程度反映了顆粒分布范圍的大小,曲線越陡峭,說明顆粒分布范圍越小,顆粒粒徑的差異越小。因此,選項A正確。選項B錯誤。顆粒形狀與顆粒級配曲線的陡峭程度沒有直接關(guān)系,因此選項C和D錯誤。55、單選題不均勻系數(shù)大于10時,()。A、
顆粒級配曲線陡峭B、
土不易被壓實C、
級配均勻D、
級配良好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不均勻系數(shù)對顆粒級配的影響。不均勻系數(shù)是指顆粒級配曲線中粗顆粒與細顆粒之間的差異程度,其值越大,顆粒級配曲線越不均勻。當不均勻系數(shù)大于10時,說明顆粒級配曲線中粗顆粒與細顆粒之間的差異程度較大,但并不會影響到顆粒級配的良好程度,因此選項D“級配良好”為正確答案。選項A“顆粒級配曲線陡峭”與不均勻系數(shù)無關(guān),選項B“土不易被壓實”與不均勻系數(shù)也無直接關(guān)系,選項C“級配均勻”與不均勻系數(shù)大于10時矛盾,因此均不是正確答案。56、單選題土按粒徑大小分為碎石土砂土粘土等,其中砂土定義為:()。A、
粒徑2.36mm的顆粒含量不超過50%,大于0.2mm的顆粒含量超過50%B、
粒徑大于2mm的不超過50%,大于0.075mm的超過50%C、
粒徑大于2mm的不超過50%,大于0.2mm的超過50%D、
粒徑大于2.36mm的不超過50%,大于0.075mm的超過50%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砂土的定義的理解。砂土是土的一種,其特點是顆粒較大,粒徑在0.075mm~2mm之間。根據(jù)定義可知,選項B符合砂土的定義,因為粒徑大于2mm的不超過50%,大于0.075mm的顆粒含量超過50%。因此,選項B是正確答案。選項A中,粒徑2.36mm的顆粒含量不超過50%與砂土的定義相符,但大于0.2mm的顆粒含量超過50%與砂土的定義不符。選項C中,粒徑大于2mm的不超過50%與砂土的定義相符,但大于0.2mm的顆粒含量超過50%與砂土的定義不符。選項D中,粒徑大于2.36mm的不超過50%與砂土的定義相符,但大于0.075mm的顆粒含量超過50%與砂土的定義不符。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57、單選題不均勻系數(shù)Cu的計算公式為()。A、
Cu=d60/d10B、
Cu=d10/d60C、
Cu=d30/d10D、
Cu=d10/d30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Cu=d60/d1058、單選題土的顆粒級配,也可以用不均勻系數(shù)Cu來表示,Cu是用小于某粒徑的土粒重量累計百分數(shù)的兩個粒徑之比,即:()。A、
Cu=d60/d10B、
Cu=d10/d60C、
Cu=d30/d10D、
Cu=d10/d30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Cu=d60/d1059、單選題土按粒徑大小分為碎石土、砂土、粘土等,其中砂土定義為:()A、
粒徑2.36mm的顆粒含量不超過50%,大于0.2mm的顆粒含量超過50%B、
粒徑大于2mm的不超過50%,大于0.075mm的超過50%C、
粒徑大于2mm的不超過50%,大于0.2mm的超過50%D、
粒徑大于2.36mm的不超過50%,大于0.075mm的超過50%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JTS133-2013《水運工程巖土勘察規(guī)范》4.2.3.2粒徑大于2mm的顆粒質(zhì)量不超過總質(zhì)量50%,且粒徑大于0.075mm的粒徑質(zhì)量超過總質(zhì)量的50%的土應定名為砂土。60、單選題用錐式儀進行液限試驗時,當土的含水量為液限含水量時,錐體應自由沉入土中的深度為()。A、
10mmB、
7mmC、
15mmD、
12mm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JTS237-2017《水運工程地基基礎(chǔ)試驗檢測技術(shù)規(guī)程》4.7.2.3,入土深度為10mm所對應的含水率,即為該土樣對應10mm的液限。61、單選題土粒級配曲線越平緩,說明()。A、
土粒均勻,級配不好B、
土粒不均勻,級配良好C、
土粒均勻,級配良好D、
土粒不均勻,級配不好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不均勻系數(shù)越大,表示土粒大小分布范圍大,土的級配良好62、單選題土的比重試驗中,當粒徑小于5mm的土適合用()法測定。A、
環(huán)刀法B、
浮稱法C、
虹吸筒法D、
比重瓶法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粒徑小于5mm的土,采用比重瓶法。63、單選題判別粘性土狀態(tài)的指標是:()A、
液限B、
塑性指數(shù)C、
液性指數(shù)D、
塑限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黏性土的狀態(tài)可用液性指標來判斷64、單選題結(jié)構(gòu)疲勞試驗機脈動頻率可根據(jù)試驗的不同要求在()次/分范圍內(nèi)任意調(diào)節(jié)選用。A、
100~500B、
100~5000C、
100~5000D、
100~500000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結(jié)構(gòu)疲勞試驗機脈動頻率的調(diào)節(jié)范圍。根據(jù)題干所述,脈動頻率可根據(jù)試驗的不同要求在()次/分范圍內(nèi)任意調(diào)節(jié)選用。根據(jù)選項可知,只有選項D中的范圍最大,為100~500000次/分,因此答案為D。65、單選題試驗測得甲、乙兩土樣的塑性指數(shù)分別為Ip甲=5,Ip乙=15,則()。A、
甲土樣的粘粒含量大于乙土樣B、
甲土樣的粘粒含量小于乙土樣C、
兩土樣的粘粒含量相等D、
難以判別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塑形高的黏土,表示土中黏粒含量大。66、單選題無粘性土的相對密實度愈小,土愈()。A、
密實B、
松散C、
居中D、
為零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相對密度愈小,砂土愈松散67、單選題有機質(zhì)土測得的含水率一般比實際含水率()。A、
偏大B、
相等C、
偏小D、
無明顯關(guān)系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有機質(zhì)土在65~70℃的恒溫下烘至恒量,即烘干溫度較高時有機質(zhì)也會有一點損失,而計算時把損失的有機質(zhì)重量也計算到水分里了,所以測得含水量比實際要大68、單選題擊實試驗中,至少應制備的不同含水量試樣為()個。A、
3B、
4C、
5D、
6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擊實試驗是土工測試中常用的一種試驗方法,用于測定土壤的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以及相應的含水量。在進行擊實試驗時,需要制備不同含水量的試樣,以便得到干密度和含水量之間的關(guān)系曲線。根據(jù)經(jīng)驗,至少應制備5個不同含水量的試樣,才能得到比較準確的曲線。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即至少應制備5個不同含水量試樣。69、單選題重型擊實試驗與輕型擊實試驗比較,試驗結(jié)果()。A、
ρdmax大,ωopt大B、
ρdmax小,ωopt小C、
ρdmax大,ωopt小D、
ρdmax小,ωopt大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重型擊實試驗和輕型擊實試驗都是用來測試土壤的密實程度的試驗方法。其中,重型擊實試驗是用較大的重錘對土壤進行打擊,輕型擊實試驗則是用較小的重錘對土壤進行打擊。根據(jù)試驗結(jié)果,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ρdmax表示土壤的最大干密度,即土壤在最緊密狀態(tài)下的密度。重型擊實試驗的打擊力度更大,可以使土壤更加緊密,因此ρdmax更大。-ωopt表示土壤的最佳含水量,即土壤在最緊密狀態(tài)下的含水量。重型擊實試驗的打擊力度更大,可以使土壤更加緊密,因此需要更少的水分才能達到最緊密狀態(tài),因此ωopt更小。綜上所述,重型擊實試驗和輕型擊實試驗的試驗結(jié)果應該是:ρdmax大,ωopt小,因此選項C為正確答案。70、單選題在一般情況下,對同一種土,采用重型擊實試驗比輕型擊實試驗確定的最大干密度的大小關(guān)系是()。A、
ρ重>ρ輕B、
ρ重<ρ輕C、
ρ重=ρ輕D、
無規(guī)律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重型擊實試驗和輕型擊實試驗都是土工試驗中常用的方法,用于測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容重。其中,重型擊實試驗是指在一定高度和重量的沖擊下,對土進行壓實,而輕型擊實試驗則是指在較小的沖擊力下,對土進行壓實。因此,重型擊實試驗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一般會比輕型擊實試驗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大,即ρ重>ρ輕。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71、單選題重型擊實試驗與輕型擊實試驗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A、
擊實次數(shù)B、
擊實錘重量C、
擊實筒大小D、
擊實功能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重型擊實試驗和輕型擊實試驗都是土工試驗中常用的試驗方法,它們的本質(zhì)區(qū)別在于擊實功能。重型擊實試驗是通過重錘的重量和高度來對土樣進行較大的壓實力,以模擬實際工程中的較大荷載作用,主要用于較厚的土層或較堅硬的土樣的壓實試驗;而輕型擊實試驗則是通過較小的錘子對土樣進行多次輕微的擊實,以模擬實際工程中的較小荷載作用,主要用于較薄的土層或較松散的土樣的壓實試驗。因此,選項D正確。72、單選題超固結(jié)土的e-lgp曲線是由一條水平線和兩條斜線構(gòu)成,P0和Pc之間的這條斜線的斜率稱為()。A、
回彈指數(shù)B、
壓縮系數(shù)C、
壓縮指數(shù)D、
回彈系數(shù)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超固結(jié)土的e-lgp曲線是由一條水平線和兩條斜線構(gòu)成,其中P0和Pc之間的這條斜線表示土體的壓縮階段,斜率越大表示土體的壓縮性越強,即單位應力下的壓縮量越大。因此,這條斜線的斜率稱為壓縮指數(shù),選項C正確?;貜椫笖?shù)和回彈系數(shù)是指土體在受到一定壓縮后,恢復原狀的能力,與壓縮指數(shù)不同;壓縮系數(shù)是指土體在受到一定壓縮后,體積縮小的比例,也與壓縮指數(shù)不同。73、單選題固結(jié)試驗須測固結(jié)系數(shù)肘,施加每級壓力后應按時間要求讀數(shù),直穩(wěn)定為止,一般為:()A、
240minB、
12hC、
24hD、
48h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固結(jié)試驗中的時間要求。固結(jié)試驗是通過施加一定壓力,觀察土壤的固結(jié)變形情況,從而得出土壤的固結(jié)特性參數(shù)。在進行固結(jié)試驗時,需要按照一定的時間要求讀數(shù),直到土壤的固結(jié)變形趨于穩(wěn)定為止。一般來說,固結(jié)試驗的時間要求為24小時,因此本題的答案為C。74、單選題某一超固結(jié)粘土厚度2.0m,先期固結(jié)壓力Pc=300kPa,現(xiàn)上覆壓力P0=kPa,由于建筑荷載引起該土層中產(chǎn)生平均附加應力400kPa,已知壓縮指數(shù)Cc=0.4,膨脹指數(shù)Cs=0.1,初始孔隙比為e0=0.7,則該土層最終沉降量為()。A、
16.1cmB、
20.5cmC、
13.1cmD、
25.2cm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根據(jù)超固結(jié)粘土的特性,其在荷載作用下會發(fā)生再壓縮,因此需要考慮再壓縮指數(shù)Cr。根據(jù)公式:$\DeltaH=\frac{P_0-P_c}{1+e_0}\times\frac{Cc}{1+Cr}$其中,$\DeltaH$為沉降量,$P_0$為現(xiàn)上覆壓力,$P_c$為先期固結(jié)壓力,$e_0$為初始孔隙比,$Cc$為壓縮指數(shù),$Cr$為再壓縮指數(shù)。由于題目中未給出再壓縮指數(shù)Cr的數(shù)值,因此需要根據(jù)經(jīng)驗值進行估算。根據(jù)超固結(jié)粘土的特性,其再壓縮指數(shù)一般在0.1~0.3之間,取其平均值0.2進行計算。代入數(shù)據(jù),得到:$\DeltaH=\frac{P_0-P_c}{1+e_0}\times\frac{Cc}{1+Cr}=\frac{(P_0-300)}{1+0.7}\times\frac{0.4}{1+0.2}=0.161m=16.1cm$因此,該土層最終沉降量為16.1cm,選項A為正確答案。75、單選題混凝土拌合用水中氯化物含量限值最低的是()。A、
素混凝土B、
鋼筋混凝土C、
預應力混凝土D、
混凝土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混凝土拌合用水中氯化物含量限值是為了防止混凝土中的鋼筋銹蝕,從而影響混凝土的使用壽命。預應力混凝土中的鋼筋受到的應力更大,因此對氯離子的抵抗能力也更強,所以預應力混凝土拌合用水中氯化物含量限值最低。因此,本題答案為C。76、單選題混凝土構(gòu)件拆模后,其表面不得留有螺栓、拉桿、鐵釘?shù)辱F件,因設(shè)計要求設(shè)置的金屬預埋件,其裸露面必須進行防腐蝕處理,其范圍為()。A、
從伸入混凝土內(nèi)100mm處至露出混凝土的所有表面B、
露出混凝土的所有表面C、
從伸入混凝土內(nèi)30mm處至露出混凝土的所有表面D、
從伸入混凝土內(nèi)10mm處至露出混凝土的所有表面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混凝土構(gòu)件拆模后金屬預埋件裸露面的防腐蝕處理范圍。根據(jù)設(shè)計要求,金屬預埋件的裸露面必須進行防腐蝕處理,而且不能留有其他鐵件,因此選項B、C、D都不正確。根據(jù)常規(guī)施工要求,金屬預埋件的防腐蝕處理范圍應該從伸入混凝土內(nèi)100mm處至露出混凝土的所有表面,因此選項A為正確答案。77、單選題前期固結(jié)壓力小于現(xiàn)有覆蓋土層自重應力的土稱為()。A、
欠固結(jié)B、
次固結(jié)C、
正常固結(jié)D、
超固結(jié)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土的固結(jié)狀態(tài)。固結(jié)是指土體在荷載作用下,由于土顆粒間的重排和沉降而引起的體積變化和密度增大的過程。根據(jù)固結(jié)狀態(tài)的不同,土可以分為欠固結(jié)、次固結(jié)、正常固結(jié)和超固結(jié)四種狀態(tài)。其中,欠固結(jié)是指前期固結(jié)壓力小于現(xiàn)有覆蓋土層自重應力的土。因此,本題的答案為A。78、單選題飽和粘性土的不固結(jié)不排水抗剪強度主要取決于()。A、
圍壓大小B、
土的原有強度C、
孔隙壓力系數(shù)D、
偏壓力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飽和粘性土的不固結(jié)不排水抗剪強度主要取決于土的原有強度。飽和粘性土的不固結(jié)不排水抗剪強度是指在土體不發(fā)生固結(jié)變形和孔隙水不排出的情況下,土體所能承受的最大剪應力。土的原有強度是指土體在未受外力作用時所具有的抗剪強度。因此,飽和粘性土的不固結(jié)不排水抗剪強度主要取決于土的原有強度。圍壓大小、孔隙壓力系數(shù)和偏壓力等因素對飽和粘性土的不固結(jié)不排水抗剪強度的影響相對較小。79、單選題壓縮試驗中,穩(wěn)定標準時間是()。A、
12hB、
24hC、
48hD、
一周以上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壓縮試驗是一種常見的土工試驗方法,用于測定土壤的壓縮性質(zhì)。在進行壓縮試驗時,需要進行穩(wěn)定標準時間的測定。穩(wěn)定標準時間是指土樣在一定荷載下,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所需的時間。在一般情況下,穩(wěn)定標準時間為24小時,因此本題的答案為B。80、單選題某飽和粘性土無側(cè)限抗壓強度試驗得不排水抗剪強度為60kPa,如果對同一土樣進行三軸不固結(jié)不排水試驗,施加140kPa的圍壓,則土樣發(fā)生破壞時的軸向壓力等于()。A、
140kPaB、
200kPaC、
260kPaD、
400kPa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根據(jù)三軸不固結(jié)不排水試驗的原理,當施加一定的圍壓后,土樣的抗剪強度會增加,但軸向壓力也會增加,直到土樣發(fā)生破壞。因此,我們可以利用以下公式求解:$\sigma_1=\sigma_3+\frac{2}{3}\tau_{max}$其中,$\sigma_1$為土樣破壞時的軸向壓力,$\sigma_3$為施加的圍壓,$\tau_{max}$為不排水抗剪強度。代入數(shù)據(jù),得到:$\sigma_1=140+\frac{2}{3}\times60=260(kPa)$因此,答案為C。81、單選題壓縮系數(shù)α1-2的下標l—2的含義是()。A.1表示自重應力,2表示附加應力B.壓應力從1MPA、增加到2MPA、A、
壓應力從100kPB、
增加到200kPC、
D、
無特定含義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該題考查的是壓縮系數(shù)α1-2的下標l—2的含義。α1-2表示應力狀態(tài)下的體積變化率,其中1表示初始狀態(tài),2表示變形后的狀態(tài)。下標l—2表示應力狀態(tài)的變化是由壓應力引起的。選項A錯誤,1和2并不表示自重應力和附加應力。選項B錯誤,壓應力從1MPa增加到2MPa并不是α1-2的下標l—2的含義。選項C正確,α1-2的下標l—2的含義是壓應力從100kPa增加到200kPa。選項D錯誤,α1-2的下標l—2是有特定含義的,表示應力狀態(tài)的變化是由壓應力引起的。綜上所述,選項C為正確答案。82、單選題土中某點處于剪切破壞狀態(tài)時,剪切破壞面與大主應力作用面的夾角為()。A、
45oB、
45o-φ/2C、
45o+φ/2D、
φ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剪切破壞面與大主應力作用面的夾角可以通過摩爾-庫倫準則求得。根據(jù)該準則,土體在剪切破壞時,剪切破壞面上的剪應力與法向應力之比等于土體內(nèi)部的摩爾-庫倫參數(shù)tanφ。因此,剪切破壞面與大主應力作用面的夾角可以表示為45°±φ/2,其中加號表示大主應力作用面與剪切破壞面的夾角為45°+φ/2,減號表示夾角為45°-φ/2。根據(jù)常見的土體力學理論,一般認為大主應力作用面與剪切破壞面的夾角為45°+φ/2,因此選項C為正確答案。83、單選題若土的初始孔隙比為0.8,某應力增量下的壓縮系數(shù)為0.3MPa-1,則土在該應力增量下的壓縮模量等于()。A.4MPA、B.5MPA、A、
6MPB、
C、
7MP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根據(jù)公式$e=\frac{\DeltaH}{H_0}$,其中$e$為壓縮系數(shù),$\DeltaH$為應力增量,$H_0$為初始孔隙比。代入數(shù)據(jù)得:$0.3=\frac{\DeltaH}{0.8}$,解得$\DeltaH=0.24$MPa。再根據(jù)公式$E=\frac{\sigma}{e}$,其中$E$為壓縮模量,$\sigma$為應力。代入數(shù)據(jù)得:$E=\frac{0.24}{0.3}=0.8$MPa。因此,土在該應力增量下的壓縮模量為7MPa。84、單選題下列描述錯誤的是()。A、
e---p曲線越平緩,土的壓縮性越低B、
壓縮模量越小,土的壓縮性越高C、
壓縮系數(shù)值隨壓力的變化而變化D、
壓縮指數(shù)值隨壓力的變化而變化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土的壓縮性質(zhì)及其相關(guān)參數(shù)的理解。下面對每個選項進行解析:A.e---p曲線越平緩,土的壓縮性越低。這個說法是正確的。e---p曲線是描述土的壓縮性質(zhì)的一種曲線,其中e表示土的應變,p表示土的應力。曲線越平緩,說明單位應力下土的應變越小,即土的壓縮性越低。B.壓縮模量越小,土的壓縮性越高。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壓縮模量是描述土的壓縮性質(zhì)的一個參數(shù),它表示單位應力下土的應變。壓縮模量越小,說明單位應力下土的應變越大,即土的壓縮性越高。C.壓縮系數(shù)值隨壓力的變化而變化。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壓縮系數(shù)是描述土的壓縮性質(zhì)的一個參數(shù),它表示單位應力下土的體積變化。隨著壓力的增加,土的體積會發(fā)生變化,因此壓縮系數(shù)值也會隨之變化。D.壓縮指數(shù)值隨壓力的變化而變化。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壓縮指數(shù)是描述土的壓縮性質(zhì)的一個參數(shù),它表示土的壓縮性質(zhì)的變化速率。壓縮指數(shù)值是一個常數(shù),不會隨著壓力的變化而變化。綜上所述,選項D描述錯誤,是本題的答案。85、單選題土的壓縮試驗中試樣體積的變化是()。A、
空氣體積壓縮B、
水體積壓縮C、
孔隙體積的減小D、
土顆粒體積的壓縮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土的壓縮試驗是通過施加一定的壓力使土體發(fā)生變形,從而研究土體的力學性質(zhì)。在土的壓縮試驗中,試樣體積的變化是由于孔隙體積的減小所引起的。當施加壓力時,土顆粒之間的間隙會逐漸減小,孔隙體積也會隨之減小,導致試樣整體體積縮小。因此,選項C是正確答案。選項A和B都是錯誤的,因為空氣和水的體積壓縮不會導致土的體積變化。選項D也是錯誤的,因為土顆粒的壓縮只是試樣體積變化的一部分,而不是主要原因。86、單選題地基土達到完全剪切破壞時的最小壓力稱為()。A、
臨塑荷載B、
塑性荷載C、
極限荷載D、
都不是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地基土達到完全剪切破壞時所承受的最小壓力稱為極限荷載,也稱為承載力。臨塑荷載是指土體開始發(fā)生塑性變形時所承受的荷載,塑性荷載是指土體發(fā)生塑性變形時所承受的荷載。因此,選項A和B都不正確。綜上所述,選項C正確。87、單選題下列哪個不屬于單向反復加載試驗中的控制位移加載法的位移參數(shù)。()A、
轉(zhuǎn)角B、
曲率C、
應變D、
裂縫寬度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單向反復加載試驗是一種常用的土工試驗方法,其中控制位移加載法是一種常見的加載方式。在這種加載方式中,位移參數(shù)是非常重要的指標,用于描述試驗過程中的變化情況。而本題要求我們判斷哪個選項不屬于控制位移加載法的位移參數(shù)。A選項轉(zhuǎn)角是指試驗過程中土樣的變形角度,屬于位移參數(shù)之一,因此不是本題的答案。B選項曲率是指試驗過程中土樣的曲率變化情況,也是一種位移參數(shù),因此也不是本題的答案。C選項應變是指試驗過程中土樣的應變變化情況,雖然也與土樣的變形有關(guān),但不屬于位移參數(shù),因此是本題的答案。D選項裂縫寬度是指試驗過程中土樣中出現(xiàn)的裂縫的寬度變化情況,也是一種位移參數(shù),因此不是本題的答案。綜上所述,本題的答案是C。88、單選題下列土中,壓縮曲線最平緩的是()。A、
密實砂土B、
雜填土C、
淤泥D、
淤泥質(zhì)土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壓縮曲線是描述土體在不同固結(jié)程度下體積變化的曲線。曲線越平緩,說明土體的壓縮性能越好,即在相同的固結(jié)程度下,土體的體積變化較小。因此,本題要求最平緩的壓縮曲線,答案應為A.密實砂土。密實砂土的顆粒間接觸緊密,排列有序,因此在固結(jié)過程中,顆粒之間的空隙逐漸減小,體積變化較小,壓縮曲線平緩。而雜填土、淤泥、淤泥質(zhì)土的顆粒排列較為松散,空隙較大,固結(jié)過程中體積變化較大,壓縮曲線較陡峭。89、單選題由于土固體顆粒在工程常見范圍內(nèi)認為是不可壓縮的,土體的體積變化與孔隙體積變化的大小關(guān)系是()。A、
前者大于后者B、
前者小于后者C、
二者相等D、
無法確定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由于土固體顆粒在工程常見范圍內(nèi)認為是不可壓縮的,因此土體的體積變化主要是由孔隙體積的變化引起的。當土體受到外力作用時,土體中的孔隙體積會發(fā)生變化,而土體的體積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根據(jù)定義,孔隙體積是土體中所有孔隙的總體積,而土體的體積是孔隙體積和固體顆粒體積的總和。因此,土體的體積變化與孔隙體積變化的大小關(guān)系應該是二者相等。因此,本題的答案為C。90、單選題無側(cè)限抗壓強度試驗適用于()的抗剪強度指標的測定。A、
砂土B、
粘性土C、
粉土D、
飽和粘性土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無側(cè)限抗壓強度試驗是一種常用的土工試驗方法,用于測定土體的抗壓強度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健康教育中的數(shù)字化創(chuàng)新實踐分析
- 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初級中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道德與法治試題
- 創(chuàng)新口腔教育啟迪未來之光
- 續(xù)簽勞動合同的變更協(xié)議
- 冷凍食品倉儲合同
- 績效評估中的員工自評與發(fā)展計劃考核試卷
- 陸上風電項目實施方案
- 降低流失率措施協(xié)議
- 紗線生產(chǎn)過程中的智能監(jiān)測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全棉紡毛毯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GB/T 11032-2020交流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
- 初三中考古詩文理解性默寫題
- 三年級數(shù)學《認識分數(shù)》
- 深度解剖華為虛擬股權(quán)激勵方案最全版含持股比例
- 醫(yī)學康復治療技術(shù)作業(yè)治療課件
- 兒科品管圈成果匯報提高手腕帶佩戴率課件
-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計劃執(zhí)行單
- 中考歷史 (世界現(xiàn)代史)
- 容重器測量結(jié)果的不確定度評定
- 用戶滿意度調(diào)查表(產(chǎn)品與服務類)
- 小學英語自然拼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