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上期高2023級重慶市主城區(qū)教育質量全面監(jiān)測高二(上)歷史試題第I(選擇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代號用2B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1.商周時有不少君主被放逐或被殺,如國人暴動使“厲王出奔于彘”。張秉楠在《商周政體研究》一書中指出:它們的出現(xiàn)不只是統(tǒng)治者的爭權奪利,更重要的是,放逐和弒君是“以貴族為主體的全體臣民(民指國人)對國君匡過革失”所采取的兩種方式。這說明商周時期A.傳統(tǒng)政治秩序瓦解 B.人民群眾是國家權力的主體C統(tǒng)治集團矛盾尖銳 D.原始民主遺存制約君主權力2.《陜甘寧邊區(qū)選舉條例》規(guī)定:“凡居住陜甘寧邊區(qū)區(qū)域的人民,年滿16歲的,無階級、職業(yè)、男女、宗教、民族、財產與文化之區(qū)別,均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由此可知,陜甘寧邊區(qū)政府A.加強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 B.奠定人民共和國理論基礎C.作為中華民國的地方政府 D.創(chuàng)建人民革命政權的嘗試3.1986年10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頒發(fā)《深圳經濟特區(qū)企業(yè)股份化試點暫行規(guī)定》,企業(yè)股份化工作正式開始。1992年,中共十四大確立了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的目標一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這可以說明,深圳特區(qū)的探索A.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形成 B.為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奠定基礎C.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積累經驗 D.突破計劃和市場關系的認識4.辟除,亦稱辟舉、辟召,是中央和地方長官可自行任用屬員的一種任官制度。西漢規(guī)定,長官降舉百石以上小吏,要報中央,東漢后,地方各級行政長官都可直接辟用下屬,無需報請中央批準,因此公府辟舉之風更盛。這一變化說明A.監(jiān)察體系完善 B.社會階層流動C.中央集權削弱 D.選官制度成熟5.西晉時期,法律規(guī)定“竣禮教之防,準五服以制罪”,根據犯罪者與受害人之間的親硫、尊卑關系來核定刑罰的輕重,從而開后世依服定罪的先河。這反映當時A.禮制精神得到推崇 B.法律儒家化的趨勢C.儒法思想合二為一 D.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6.《拿破侖法典》強調“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等權利是絕對的。近100年后,隨著生產高度社會化,近代西方民法出現(xiàn)“民法的社會化”潮流,如瑞士民法典規(guī)定:“權利人不得濫用權利,濫用權利的不受法律保護”。這反映了近代西方法律A.注重保護個人權利 B.融合啟蒙思想主張C.確認私有財產制度 D.適應資本主義發(fā)展7.《禮賓圖》(下圖)是出土于陜西咸陽乾縣唐章懷太子李顯墓中的壁畫。圖中描繪了三名唐朝鴻臚寺官員接待三位使者的情景。這說明
A.唐朝友好和睦的民族關系 B.鴻臚寺負責民族事務和對外交往C.唐朝與世界各地友好交往 D.鴻臚寺是隸屬中書省的官方機構8.1928年8月簽訂的《非戰(zhàn)公約》,宣布締約各國在它們的相互關系中廢棄以戰(zhàn)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但一些大國在簽訂時,提出保留條件:如英國提出在對自己有特殊重大利益關系的地區(qū)進行自衛(wèi)時,不受條約約束。這說明《非戰(zhàn)公約》A.作為國際法的效力有限 B.能夠和平解決國際爭端C.規(guī)定明確廢棄戰(zhàn)爭職責 D.確立了民族自決的原則9.中共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導下,我國外交取得一系列成就:順利召開G20杭州峰會、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xié)定》生效等。這最能說明新時代的中國A.深化與周邊國家的關系 B.改善與主要大國的關系C.謀求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 D.促進全球治理體系完善10.表1是1913-1929年中國關稅的變化。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是A.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飛速發(fā)展 B.南京國民政府的改訂新約運動C.中國人民反帝愛國運動的高漲 D.一戰(zhàn)后列強對華商品輸出增加11.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詳盡規(guī)定了契約的訂立和履行。如,法典的第42—52條是租借田地而出現(xiàn)的各種情形的規(guī)定;第114-119條是對各種債權債務的規(guī)定;第253-27條是對雇傭者各種法定義務的規(guī)定。這表明古巴比倫A.訂立契約已經是普遍現(xiàn)象 B.契約主要涉及借貸和雇傭C.契約訂立須遵守嚴格程序 D.形成誠實守信的契約精神12.尼德蘭的安特衛(wèi)普是16世紀歐洲的商品集散地,歐洲各地的商人都在此設有辦事處。市內銀行林立,還建成了專供開展貿易和金融業(yè)務的交易所,債券、期票等作為有價證券可以在交易所內進行流通。這說明A.世界市場已經基本形成 B.荷蘭已成為“海上馬車夫”C.歐洲商業(yè)經營方式變化 D.地中海區(qū)域成為貿易中心13.美元作為國際支付貨幣,為滿足國際結算和儲備需要,應大量發(fā)行美元;為維持美元幣值的穩(wěn)定,應減少美元發(fā)行。這是美國學者羅比特特里芬在1960年提出的“特里芬難題”,即美元在“信心”和“實力”之間不可兼得。對特里芬的觀點理解正確的是A.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崩潰 B.世界經濟呈現(xiàn)多極化趨勢C.凱恩斯主義主導地位強化 D.布雷頓森林體系存在缺陷14.下表為清政府財政收入結構表,據此可推知年代田賦鹽課厘金關稅歲入(萬兩)比重%歲入(萬兩)比重%歲入(萬兩)比重%歲入(萬兩)比重%184229577649813∕∕41311188833244275010136018231630189432664367391328182252301911481027463126431824431323(注:厘金是中國自清代至中華民國初年征收一種值百一的商業(yè)稅,創(chuàng)行于1853年。)A.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動 B.清政府實現(xiàn)了關稅自主C.近代工業(yè)居于主導地位 D.列強放松對華經濟侵略15.隨著科技的發(fā)展,3D打印、軍用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家政服務機器人己經成為現(xiàn)實,有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己具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思維和學習能力。這表明科技發(fā)展A.推動動力形式多樣化 B.推動集約型經濟增長C.使社會分工日益嚴密 D.改變了經濟社會生活第Ⅱ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本大題共4小題,第16題26,第17題12分,第18題17分,共55分。請將正確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相應的位置。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歐洲人眼中的“科舉制”人物看法利瑪竇(1552-1610年),明萬歷年間來中國居住達30年?!皹酥局c西方一大差別而值得注意的一大事實是,他們全國都是由知識階層的人來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整個國家的責任完全交給他們來管理?!笨?1694-1774年),法國啟蒙思想家。“中國的先進性在于,中國不存在歐洲社會那種意義的階級分野,沒有世襲貴族,人們的社會地位和身份是可以變動的,一個人的功績和才能是他可能獲得顯赫地位的唯一標準?!狈鼱柼?1694-1778年),法國啟蒙思想家。“人們完全不可能設想一個比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無巨細均由相互制約的大衙門審理,而只有通過層層嚴格考試的人才能進入這些衙門任職。中國的一切都通過這些衙門自我調節(jié)。”休謨(1711-1776年)英國哲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中國是一個幅員廣大的帝國,使用同一種語言,同一種法律,同一種方式交流感情”“中國一流人才的出路也極為單一,學而優(yōu)則仕。除此之外,中國想象不出還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在這種情況下,怎能指望中國人會在科學上投入什么精力?”——摘編自傅軍《西方從中國的科舉制中學到了什么?》材料二光榮革命后,舊制度帶來的貪污腐敗屢見不鮮,嚴重影響到工業(yè)資產階級要求加速發(fā)展經濟和實現(xiàn)自由競爭的望19世紀50年代,英國工業(yè)革命的完成,使得政府工作更加復雜化和專業(yè)化。英國人麥杜思極力主張仿行中國的“公職競爭的考試制度”。自1700年須布《吏治澄清法》起,英國規(guī)定國家公職人員必須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依法行政,之后又領發(fā)樞密令規(guī)定:“考試分級并且定期舉行;建立文官事務委員會,對考試進行主持管理,使考試制化?!彪S著英國兩黨制的成熟,哪個政黨在競選中獲勝上臺執(zhí)政,就把各種官職作為“勝利果實”進行公開分臟,導致文官隨政黨更替和內閣變遷而大換班,使政府工作混亂。基于此,英國文官制度還實行“兩官分途”即政務官與事務官的截然分野??傊奈墓偈且粋€獨立的利益集團,受雇于政府,是政府的雇員,一切服從政府需要,為政府利益服務?!幾哉搀闳恪稄挠墓僦贫鹊奶攸c看我國公務員制度的改革》材料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明確規(guī)定:承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公務員,采用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yōu)錄取的辦法,公務員錄取工作也走上法制化軌道。中國公務員必須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決捍衛(wèi)和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各項事業(yè)的核心力量,公務員制度是黨的干部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公務員的管理上,強調要堅持黨的組織領導,保持黨對政府重要領導人選的推薦權,我國公務員制度沒有“政務官”與“事務官”的劃分,這是由于我國是共產黨執(zhí)政的國家,不搞多黨輪流執(zhí)政。做人民公仆,為人民辦事,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這是中國公務員最根本的行為準則?!幾詯偂稄挠⒚牢墓僦贫瓤粗袊肮珓諉T”熱》(1)根據材料,概括西方人眼中“科舉制”形象。(2)根據材料二并結所學知,概括英國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3)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中國公務員制度和英國文官制度的異同。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源遠流長的中國飲食,在發(fā)展演變中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夏商之前,隨著農業(yè)的產生與陶器發(fā)明,中華先民已普及了煮食方法。到了商代,中國人率先掌提了用水蒸氣將食物煮熟的方法“蒸”,是先秦流行的用于蒸煮的青材質炊具。周朝享有美食并不容易,要嚴格遵守“周禮”。漢代的餐來上,不但有豆豉這樣本土發(fā)明的食品,更有新面孔:像葡萄、首宿、石槽、胡蒜、胡瓜、胡桃、胡麻等。唐太宗遣使(天竺摩揭陀)取熬糖法,使唐代水果宴餞大量出現(xiàn),特別是嶺南地區(qū)經常用糖制作果脯。宋代在汴京域臨安,食物種美琳瑯滿目,“北稻南麥”飲食結構發(fā)生變化,包子、餃子、燒餅、刀削面散布江南市鎮(zhèn)。夜市通宵敞開,甚至可以邊吃邊坐而論道,探討飲食玄妙哲學,也有喜談性理的文人雅士作陪。隨著新舊大陸物種交換,玉五米、番薯、馬鈴薯、花生、椒、南瓜、向日獲等30余種美洲原產物來到中國落地生根,最終使明清食材英定中餐格局。近代以來,西餐匯入,在博大精深的中餐萊單上添上一道“新中式”——摘編自王學泰《中國飲食文化史》根據材料自擬一個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闡述史論結合,言之成理)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老人將持有地讓與家庭成員、親屬,或者非親屬人員,換來食物供給保證和類似養(yǎng)老金或退休金之類的其他利益。在實行敞田制的地區(qū),莊園、村莊的非耕地、休耕地都是敞開的公用地,包括窮人在內的每個共同體成員都可以在公共地放牧牲畜,獲取生產生活所需樹干、樹枝、灌木等燃料,獲取建造、修繕房屋的地皮和材料,拾取遺落的羊毛,獲取食用和出售的野生植物及其果實,等等。教會以教堂、修道院和建立慈善院來濟貧,在國家尚未建立濟貧體系的情況下,教士有責任勸說共同體成員照顧窮人。1536年,政府頒布的濟貧法令規(guī)定教區(qū)要窮人募集捐贈,賦教區(qū)助人的責任?!幾酝鯇W增《中世紀英國鄉(xiāng)村貧困與社會濟助研究》材料二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促使國家承擔起經濟建設的責任,主導著社會救助和勞動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政府在城市遵循“依靠集體,群眾互助,生產自救,輔之以政府的必要救濟”的工作方針,在農村推行以“五?!睘橹饕獌热莸霓r村救助制度,以保障和滿足弱勢群體基本生存需要。1986年就業(yè)體制改革并配合國有企業(yè)改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促進企業(yè)上市協(xié)議書
- 關于婚后出軌協(xié)議書
- 疫情解封協(xié)議書
- 宣傳項目保密協(xié)議書
- 清吧運行協(xié)議書
- 社會救助協(xié)議書
- 短期實習協(xié)議書
- 電力合股協(xié)議書
- 家庭分家財產協(xié)議書
- 客戶未交車款協(xié)議書
- 《智慧養(yǎng)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ppt
- 冀教版三至四年級《發(fā)展柔韌性練習》評課稿
- 肺動脈瓣狹窄球囊擴張術臨床路徑
- 一年級語文繪本《烏鴉面包店》課件PPT
- 消化系統(tǒng)(寵物解剖生理)
- 漢語拼音聲母韻母拼讀全表打印版
- 運動系統(tǒng)病例分析01
- 天津市南開區(qū)南開中學2022-2023學年物理高二下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功與功率 課件高一下學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
- 成品入庫、發(fā)貨流程圖
- 光柵安全檢查作業(yè)指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