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民間文學與在地文化采風_第1頁
2民間文學與在地文化采風_第2頁
2民間文學與在地文化采風_第3頁
2民間文學與在地文化采風_第4頁
2民間文學與在地文化采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修課班級與人數(shù)二、教學團隊三、教學網(wǎng)頁四、課程目標五、上課內容導向六、上課方式七、學生學習作業(yè)八、風采再現(xiàn):吸收、融合、重構九、成果展暨座談會十、學生回饋十一、檢討與反省十二、經(jīng)費支用情況十三、結語ㄧ、修課班級與人數(shù)修課人數(shù):32登記選課學生數(shù):40修課人數(shù)上限:40正式修課人數(shù):32實際上課人數(shù):33二、教學團隊蔡蕙如副教授薛建蓉教學助理蔡侑庭網(wǎng)站助理三、教學網(wǎng)頁四、課程目標五、上課內容導向.本課程的內容主要分兩大部份:1.「觀念的建構」:建構起學生對民間文學觀念與工作的根本認知。透過「神話、傳說、故事」、「歌謠」和「諺語」的內容,以「集體潛意識」、「生活智慧結晶」、「情感寄託」三方面來探索其背後所隱藏的文化意涵。2.「實踐的學習」:以臺南場域的發(fā)展脈絡,分別從臺江腹地、古城垣、舊港道為采風重點,以作為在地文化的探查。主題單元一觀念與行動主題單元二共同的潛意識主題單元三情感的寄託主題單元四生活智慧的結晶「民間文學與在地文化」觀念的建構與工作認知虛擬實境:採訪姑婆廟附近商家神話傳說故事文化實地探尋:溪河歌謠文化實地探尋:古城垣諺語文化實地探尋:舊港道六、上課方式觀念建構→實地探查→檢討回饋六.1觀念建構觀念建構腦力激盪老師講授專家演講觀念的建構1.老師講授:

蔡蕙如:1、民間文學理論論述與在地文化探討

2、採訪實作經(jīng)驗分享2.專題演講:

10/23吳茂成:題目--探尋河之道—臺江治水神話與水系區(qū)域治理

12/11詹伯望:

題目--臺灣府城與五條港

專題演講:

探尋河之道—臺江治水神話與水系區(qū)域治理講員:臺南社區(qū)大學臺江分校執(zhí)行長講述內容大綱:〔一〕臺江治水神話與水系區(qū)域治理,前者是民間文學,後者是現(xiàn)實?!捕吵梢苍南瑪∫苍南?。〔三〕臺南市的威尼斯。3.

10/23吳茂成

專題演講:

探港道之道—臺灣府城與五條港講員:臺南市文化資產協(xié)會理事長講述內容大綱:〔一〕五條港的分佈區(qū)域。 --五條港舊河道為分別為安海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新港墘港等五條河道〔二〕流傳在五條港的俚諺?!踩吵窃珜ほE。六.2實地探查實地探查觀察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問題檢討討論紀錄整理虛擬實境:姑婆廟附近商家1.時間:2021年10月02日2.分組:7組3.帶隊人員:蔡蕙如、薛建蓉、蔡侑庭4.採訪地點:姑婆廟附近第一次戶外教學1.時間:2021年10月30日2.分組:2組3.帶隊人員:蔡蕙如、薛建蓉、蔡侑庭,以及臺南社區(qū)大學臺江分校執(zhí)行長吳茂成四人4.採訪地點:臺江腹地第二次戶外教學

「古城垣的故事」1.時間:2021年11月25日2.分組:2組3.帶隊人員:蔡蕙如、薛建蓉、蔡侑庭,以及臺南市文化資產協(xié)會4.採訪地點:古城斷垣遺址實地探查路線規(guī)劃〔1〕小西門訪談考古學家〔2〕采風路線:小西門、小東門、大東門、大南門第三次戶外教學

「舊港道的故事」1.時間:2021年12月18日2.分組:2組3.帶隊人員:蔡蕙如、薛建蓉、蔡侑庭,以及臺南市文化資產協(xié)會4.採訪地點:五條港實地探查路線規(guī)劃〔1〕藥王廟口訪談耆老〔2〕采風路線:環(huán)繞消失的港道及駐點廟宇藥王廟--崇福宮--聚福宮--集福宮--朝興宮溫陵廟--海安宮--藥王廟六.3檢討回饋檢討回饋助理引導討論同學報告老師回應反思單

助理討論-薛建蓉:采風經(jīng)驗探討與分享1.資料採集2.相關器材3.注意事項4.問什麼5.經(jīng)驗分享與參訪問題討論同學報告及老師回應教學例如腦力激盪:1.你認為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形成的原因是什麼?2.有關「地形」傳說所投射出什麼「集體潛意識」?觀念建構1.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的差異2.地形地物傳說的形成及其特色理論介紹:普洛普?故事型態(tài)學?專題演講:吳茂成:臺江的故事實地采訪:探察臺江文化區(qū)

時間:十月三十日

地點:公親寮、紅樹林

重點觀察:與地形、地物相關的民間文學或在地文化發(fā)現(xiàn)問題:1.為什麼此地名叫做溪仔底?〔邱婉如〕2.為什麼稱曾文溪為青瞑蛇?而不是青瞑龍?〔黃威翰〕3.歌謠「土伯仔香香、土伯仔香香,有人哭子,有人死尪」說明這臺江的何種情景?〔陳宜楓〕4.臺江博物館和臺江公園預定定當如何規(guī)劃發(fā)展?〔李曜先〕4.淵海佛祖的故事5.拜溪墘的儀式6.溪仔底的由來1.土伯仔香香歌謠2.青瞑蛇的故事3.犁頭治水的故事反思1.臺江的文化與歷史是由河與海延伸出來,一切生活形態(tài)與河、海有關,所以「青瞑蛇」和「土伯仔香香」是當時生活情景的寫照。2.臺江國家公園可以發(fā)展綠色無污染能源來保存生態(tài),並聘請在地人解說員,得以使在地文化傳承。3.適當?shù)纳虡I(yè)化,以文化再創(chuàng),易於推廣。七、學生學習作業(yè)演講心得期中報告期末報告八、風采再現(xiàn):吸收、融合、重構臺江風情邱婉如組陳宜楓組城垣思古黃彥騰組楊洛薇組李曜先組港道流光張依玲組黃智信組九、成果展暨座談會吳茂成老師分享蔡蕙如老師分享時間主任上臺致詞參觀展覽實況采風?風采—讓大學生涯留下一抹色彩與回憶編輯小組:宜楓、洛薇、嘉正、威翰、曜先、智信、慧如辛苦的背後甜美的的感動書本內容分有四大類十、學生回饋十一、檢討與反省1.關於「觀念建構」原來規(guī)畫:民間文學的根本概念及一些理論學說實施結果:僅能介紹民間文學的內容的層面,未能進一步提及背後的理論學說。改進之道:儘量將理論深入淺出,適當融入於根本觀念中。2.關於「實地探查」:原來規(guī)畫:每到一區(qū)域先解說,後開放自行採訪。由於區(qū)塊太大,解說之事太多,而縮短採訪時間。檢討反?。?.出外專訪假設有臨時狀況,導致機動性更改行程。2.行程太趕、未能讓同學們能盡情的採訪耆老。改進之道:解說與自行採訪時間的調配?;驀L試先行開放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