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第三冊)》電子教案-1.1那一個史前女人的手印_第1頁
《語文(第三冊)》電子教案-1.1那一個史前女人的手印_第2頁
《語文(第三冊)》電子教案-1.1那一個史前女人的手印_第3頁
《語文(第三冊)》電子教案-1.1那一個史前女人的手印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授課時間第周課次第次課題《那一個史前女人的手印》授課方式理論課(√)實踐課()習題課()其它()教學時數1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了解作者及賀蘭山巖畫。二、過程與方法:分析文章結構,探討巖畫的意義。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悟最質樸、最野性的部分才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生命活力,保持自我本真。教學重點分析文章結構,探討巖畫的意義。教學難點探討巖畫的意義。教學方法誦讀感知法,講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學準備教科書、教案、PPT教學過程設置情境,導入新課圖片導入(巖畫)大家知道巖畫嗎?巖畫是一種石刻文化,人類祖先以石器作為工具,用粗獷、古樸、自然的方法進行石刻,來描繪、記錄他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內容,它是人類社會的早期文化現象,是人類先民們給后人的珍貴的文化遺產。巖畫又被稱為“會說話的石頭?!苯裉欤屛覀兏S核物理學家詹克明的步伐,去看看賀蘭口的巖畫,這些“會說話的石頭”告訴了作者什么。作者及作品介紹(一)詹克明上海人。作家、核物理學家。1957年入北大化學系。文理兼通的科學智者,令人仰望的當代哲人。著有長篇科普散文《敬畏自然》,為廣大中小學生所熟知欽頌。許多科研人員也深受其精神感染,推行模仿,在理工界掀起“科技藝術化”的潮流。詹克明先生的散文包羅智慧,能將科學與自然融會貫通互相印證,給人的影響是終身性的。先生的諸多散文,行文風格鮮明,哲理深刻,其中的精髓完全可以成為構建人的精神世界的基石。作者《敬畏自然》介紹:“敬畏”,從字面上說,是敬重有畏懼。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認識自然的偉大,充分認識自然屆的一切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承認人類自身也是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拔窇帧弊匀唤绲囊磺?,都是宇宙智慧的創(chuàng)造物,破壞大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大自然的處罰是無情的,是令人畏懼的,人類應該調整自己與自然的關系,應該與自然球的和諧的發(fā)展。(二)賀蘭山巖畫賀蘭山巖畫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研學旅游示范基地(2016年國家首批20家之一),是中國游牧民族的藝術畫廊。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黨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游獵、生息繁衍的地方。他們把生產生活的場景,鑿刻在賀蘭山的巖石上,來表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再現了他們當時的審美觀、社會習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長200多公里的賀蘭山腹地,就有20多處遺存巖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賀蘭口巖畫。2018年入圍“神奇西北100景”,同一年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賀蘭山巖畫記錄了遠古人類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獵、祭祀、爭戰(zhàn)、娛舞、交媾等生活場景,以及羊、牛、馬、駝、虎、豹等多種動物圖案和抽象符號,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內涵,是研究中國人類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藝術史的文化寶庫。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讀,初步熟悉文章內容,積累字詞。烏鞘(shāo)嶺溟濛(míngméng):朦朧,模糊不清。攫(jué)住噫吁(yīxū)野浜(bāng):浜,小河溝。共軛(è):共軛在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等學科中都有出現。本意:兩頭牛背上的架子稱為軛,軛使兩頭牛同步行走。共軛即為按一定的規(guī)律相配的一對。通俗點說就是孿生。偏安一隅:隅:角落。本意:在殘存的一片土地上茍且偷安。指封建王朝不能統(tǒng)治全國,茍且安于僅存的部分領土。后引申為形容一個人滿足于一個角落或狹小地方的生活狀態(tài)。影影綽綽:模模糊糊,不真切。2.文章的中心內容是什么?請用一句話概括。明確:中心內容是作者觀賞賀蘭口巖畫而產生的聯想和感悟。3.分析文章結構,深入了解文章內容。結構層次所見之景聯想與思考導入賀蘭口兩山挾一谷生命活力、原始宗教氣息第一部分小盤羊巖畫“簡單美”具有最迷人的魅力第二部分動物巖畫多數頭朝右人類與自然有“右利手”習慣第三部分大型狩獵巖畫箭或許是人類第一個體現“方向性”的制品第四部分“手”的圖像“文明”的現代人給子孫留下沉重的債務;失去原始“野性”也就部分地失去了大自然賦予的生命活力研讀課文,理解感悟作者為什么認為“‘簡單美’具有最迷人的魅力”,你贊同嗎?明確:(1)原因:因為簡單美“既是要素的極度凝聚,又是本質的高度歸一?!彼?,巖畫最具共性,是萬變之母,萬脈之源,從最簡約的東西可以演變發(fā)展出種種其他東西,而當其他繁瑣之物逐漸流逝于時間長河,簡單卻得以永恒,流傳至今,如長城、金字塔造型、古人類巖畫。(2)贊同。越簡單越靠近本質,從而得以永恒。/不贊同。簡單有簡單的質樸美,復雜也有復雜的精致美。精致的美也能成為經典,如巴黎圣母院的玫瑰花窗。2.為什么文章中描寫了許多巖畫,而偏偏以“那一個史前女人的手印”為題?明確:(1)這幅“手”的圖像十分著名,幾乎每一本介紹中國巖畫的圖冊都會選他?!笆帧钡膱D像庶幾可以作為中國巖畫的代表。(2)由“手”的圖像,引發(fā)作者關于“野性”與生命力的思考,揭示了文章主旨。3.本文的語言有什么特點?明確:(1)長短句夾雜,善用對偶,語言形式靈活多變。(2)描寫、議論、抒情相結合,語言風格爽利。五、拓展延伸“大凡一個人樂意離開他自己的本土文化,去往異族異邦之地,想要獲得的一定是差異、未知,是前所未有的全新的經驗。后來的幾年間,我之所以熱衷于牧區(qū)、藏北,正是基于對那種游牧生活以往全然無知。這熱情持續(xù)了若干年,直到走遍了那四十萬平方公里上的每一縣份,包括只能在嚴寒季節(jié)穿越的無人區(qū)。多年的藏北之行使我獲知了牧民生活的完整印象,他們古老的精神世界的全部:神山崇拜和格薩爾王的傳說。再有就是,每想起西藏,首先映入腦際的就是藏北風光:天有多藍,云有多白;天有多低,云有多近……”——選自《走過西藏自序》馬麗華著五、課堂小結作者雖為探尋巖畫,卻在與史前女人的萬年之握中,驚嘆和流連這種史前文明的自然和樸素,同時也展開了對人類自身的叩問,我們對于自然的消耗究竟能給子孫后代留下什么?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又引出《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一書,夾敘夾議,旁征博引,最后道出,生命中最質樸、最野性的部分才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生命活力。六、課后作業(yè)推薦閱讀馬麗華的《走過西藏》。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