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題PAGEPAGE1湖北云學名校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考試時間:2025年1月17日下午14:30-17:05時長:75分鐘總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追求高蛋白飲食。若蛋白質攝入過多,代謝產生的尿酸、乳清酸、尿素等終產物增多,腎臟的排泄壓力增大,嚴重時可能導致高尿酸血癥、痛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食物蛋白的消化和組織蛋白的合成均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B.高尿酸血癥的出現說明機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能力有限C.消化酶、尿酸、乳清酸和尿素都屬于內環(huán)境的成分D.正常機體腎臟功能正常時,就能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答案】B〖祥解〗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huán)境叫做內環(huán)境,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存在血漿、組織液和淋巴內的物質即為內環(huán)境中的物質?!驹斘觥緼、食物蛋白的消化在消化道,組織蛋白的合成在細胞內,都不是在內環(huán)境中,A錯誤;B、正常情況下,機體會通過自身調節(jié)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但當蛋白質攝入過多,代謝終產物增多,腎臟排泄壓力過大,出現高尿酸血癥,這表明機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能力是有限的,B正確;C、消化酶在消化道內,不屬于內環(huán)境,C錯誤;D、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維持需要各個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配合,不僅僅依賴腎臟功能正常,還需要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絡等共同作用,D錯誤。故選B。2.同學們經常在自媒體上看到一些“偽科學”短視頻,這需要我們獨立思考進行辨別。下列說法符合生物學原理的是()A.高燒不退的病人要多穿衣服,以發(fā)汗增加散熱量來降低體溫B.人的體質有酸性和堿性之分,要想健康,應多攝入堿性食物C.不吃飯不喝水,只要沒有大小便,就可以維持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D.糖尿病患者不僅要限制甜味食品的攝入,也要控制米飯、面食的攝入【答案】D〖祥解〗皮膚是參與人體體溫調節(jié)的主要器官,寒冷時皮膚的汗腺收縮,汗液蒸發(fā)減少,毛細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以減少散熱;炎熱時,皮膚汗液蒸發(fā)增加,毛細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大以增加散熱?!驹斘觥緼、高燒不退的病人,需要增加散熱,多穿衣服不利于散熱,A錯誤;B、人的內環(huán)境的pH接近中性,沒有酸堿性之分,攝入堿性食物會被緩沖物質中和,維持pH相對穩(wěn)定,B錯誤;C、人體通過皮膚和呼吸會散失部分水和無機鹽,C錯誤;D、米飯、面食富含淀粉,淀粉會水解成葡萄糖,故米飯、面食的攝入均會升高血糖,糖尿病人要控制攝入量,D正確。故選D。3.人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和控制。下圖1表示神經表面電位差的實驗示意圖,圖2表示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1某一時刻觀察電表讀數為零,可能興奮傳到a、b之間B.圖2膜內電位的測量需要將圖1的微電極分別置于膜兩側C.圖2中②表示該位置細胞膜對Na+的通透性增加,Na+內流D.圖2中的①和⑤可分別表示某一時刻圖1中a、b點的膜內電位【答案】C〖祥解〗興奮傳導和傳遞過程:1、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興奮部位和非興奮部位形成電位差,產生局部電流,興奮就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下去。2、興奮在神經元之間需要通過突觸結構進行傳遞,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具體的傳遞過程為:興奮以電流的形式傳導到軸突末梢時,突觸小泡釋放遞質(化學信號),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產生膜電位(電信號),從而將興奮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驹斘觥緼、圖1電表測量神經表面電位差,電表讀書為零,可能興奮未傳到a、興奮傳到a和b之間、興奮已經傳過b,A正確;B、圖2縱坐標為膜內電位,是以膜外電位為參考,故微電極應分別置于膜兩側,B正確;C、圖2表示在某一時刻離刺激點不同距離的位置的膜內電位,離刺激點近的位置先興奮,先恢復靜息電位,①—⑤對應位置依次興奮,故②代表該位置正在恢復靜息,K+外流,C錯誤;D、①對應位置比⑤對應位置先興奮,圖1中a比b先興奮,故①和⑤可分別表示某一時刻圖1中a、b點的膜內電位,D正確。故選C。4.人體呼吸運動的中樞分布在大腦皮層、腦干和脊髓等部位。說話、唱歌時,我們需要有意識地控制呼吸運動的頻率和深度,這屬于隨意呼吸運動;睡眠時不需要有意識地控制呼吸運動,我們仍在進行有節(jié)律性的呼吸運動,這屬于自主呼吸運動。此外,體液中的O2、CO2和H+濃度變化可以通過刺激化學感受器調節(jié)呼吸運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大腦皮層受損的“植物人”不能進行自主呼吸運動B.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共同維持呼吸運動的正常進行C.隨意呼吸運動屬于條件反射,自主呼吸運動屬于非條件反射D.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說話、唱歌與大腦皮層的S區(qū)有關【答案】A〖祥解〗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參與下,機體對內外刺激所產生的規(guī)律性應答反應,叫作反射。出生后無須訓練就具有的反射,叫作非條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過程中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形成的反射叫作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建立的。條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維持下去,還需要非條件刺激的強化。如果反復應用條件刺激而不給予非條件刺激,條件反射就會逐漸減弱,以至最終完全不出現,這是條件反射的消退?!驹斘觥緼、據題干信息分析可知,呼吸中樞分布在大腦皮層、腦干和脊髓等部位。自主呼吸運動是由較低級的呼吸中樞控制的,這些中樞位于腦干和脊髓等部位。即使大腦皮層受損,如“植物人”狀態(tài),這些較低級的呼吸中樞仍然能夠維持自主呼吸運動,A錯誤;B、人體呼吸運動的中樞分布在大腦皮層、腦干和脊髓等部位,控制呼吸運動(存在神經調節(jié)),而且體液中的O2、CO2和H+濃度變化可以通過刺激化學感受器調節(jié)呼吸運動(存在體液調節(jié)),因此,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共同維持呼吸運動的正常進行,B正確;C、隨意呼吸運動需要大腦皮層參與,屬于條件反射,自主呼吸運動不需要大腦皮層參與,屬于非條件反射,C正確;D、語言文字是人類社會信息傳遞的主要形式,也是人類進行思維的主要工具。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它包括與語言、文字相關的全部智能活動,涉及人類的聽、說、讀、寫。言語區(qū)的S區(qū)控制人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話、唱歌都與大腦皮層言語區(qū)的S區(qū)有關,D正確。故選A。5.心率為心臟每分鐘搏動的次數。心肌P細胞可自動產生節(jié)律性動作電位以控制心臟搏動。同時,P細胞也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雙重支配。受體阻斷劑A和B能與各自受體結合,并分別阻斷兩類自主神經的作用,自主神經被完全阻斷時的心率為固有心率。以受試者在安靜狀態(tài)下的心率為對照,檢測了兩種受體阻斷劑對心率的影響,結果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調節(jié)心臟功能的基本中樞在脊髓,大腦皮層對其有調節(jié)作用B.據圖分析,受體阻斷劑A可阻斷副交感神經的作用C.據圖分析,受試者在安靜狀態(tài)下的心率大于固有心率D.若受試者心率為90次/分,則交感神經的作用強度大于副交感神經【答案】B〖祥解〗自主神經系統(tǒng)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部分組成,它們作用通常是相反的。當人體處于興奮狀態(tài)時,交感神經活動占據優(yōu)勢,心跳加快,支氣管擴張,但胃腸的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動減弱;而當人處于安靜狀態(tài)時,副交感神經活動則占據優(yōu)勢,此時,心跳減慢,但胃腸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會加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驹斘觥緼、腦干中有許多能夠調節(jié)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呼吸中樞、心血管運動中樞等,所以調節(jié)心臟功能的基本中樞位于腦干,A錯誤;B、交感神經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強,副交感神經使心跳減慢、減弱,受體阻斷劑A處理后心率為115,比對照組(65)高,說明受體阻斷劑A阻斷副交感神經,B正確;C、據圖分析,受試者在安靜狀態(tài)下(對照)的心率為65,自主神經被完全阻斷(受體阻斷劑A+B)時的固有心率為100,C錯誤;D、受試者心率為90,比固有心率(受體阻斷劑A+B處理)100小,說明副交感神經作用強度大于交感神經,D錯誤。故選B。6.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下列有關實驗和研究的敘述,錯誤的是()A.摘除公雞睪丸,一段時間后再重新植入睪丸,觀察性狀變化,此實驗運用了減法和加法原理B.用鈴聲與食物多次結合后,狗一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說明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之上通過學習和訓練建立的C.給健康成年狗靜脈注射適量的胰島素后出現低血糖癥狀,注射適量的葡萄糖后癥狀緩解,證明了胰島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D.科學家用家兔做實驗驗證了“家兔發(fā)育出雌性器官需要來自卵巢提供的激素信號,當信號缺失時,發(fā)育出雄性器官”這一假說【答案】D〖祥解〗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建立的。條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維持下去,還需要非條件刺激的強化。如果反復應用條件刺激而不給予非條件刺激,條件反射就會逐漸減弱,以至最終完全不出現,這是條件反射的消退?!驹斘觥緼、摘除公雞睪丸,運用了減法原理,重新植入睪丸,運用了加法原理,A正確;B、鈴聲為無關刺激,食物為非條件刺激,多次結合訓練后,狗對鈴聲建立了條件反射,說明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之上通過學習和訓練建立的,B正確;C、給健康成年狗靜脈注射適量的胰島素后出現低血糖癥狀,注射適量的葡萄糖后癥狀緩解,通過自身前后對照證明了胰島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C正確;D、科學家用家兔做實驗驗證了家兔發(fā)育出雄性器官需要來自睪丸提供的激素信號,當信號缺失時,發(fā)育出雌性器官這一假說,D錯誤。故選D。7.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人體通過“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調節(jié)甲狀腺激素(TH)的分泌。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過程體現了分級調節(jié)的放大效應,有利于精細調控B.機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時,通過反饋調節(jié)促進TRH、TSH的分泌C.若垂體功能正常,而甲狀腺激素含量偏少,則說明機體發(fā)生病變的部位是甲狀腺D.TRH、TSH、TH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全身各處細胞,說明體液調節(jié)作用范圍廣泛【答案】A〖祥解〗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jié):寒冷等條件下,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促進代謝增加產熱。當甲狀腺激素含量過多時,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這叫做負反饋調節(jié)?!驹斘觥緼、人體通過“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調節(jié)甲狀腺激素(TH)的分泌,這種方式屬于多級調節(jié),分級調節(jié)可以放大激素的調節(jié)效應,形成多級反饋調節(jié),有利于精細調控,從而維持機體的穩(wěn)態(tài),A正確;B、機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時,通過反饋調節(jié),對TRH、TSH的分泌的抑制作用減弱,而非促進,B錯誤;C、若垂體功能正常,而甲狀腺激素含量偏少,則說明機體發(fā)生病變的部位是甲狀腺或下丘腦,C錯誤;D、體液調節(jié)作用范圍廣泛的原因是體液調節(jié)的靶細胞及受體分布較廣泛。TRH、TSH、TH通過體液運輸到全身各處細胞,但TRH只作用于垂體,TSH只作用于甲狀腺,D錯誤。故選A。8.糖皮質激素(GC)是腎上腺皮質分泌的類固醇激素,具有抑制炎癥和免疫反應等作用。正常機體調節(jié)GC分泌的途徑如圖所示(CR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ACT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下丘腦分泌CRH最終引起GC分泌增加屬于神經-體液調節(jié)B.焦慮時,機體GC增多,導致機體免疫能力下降,易生病C.長期大量使用GC,會導致患者腎上腺皮質分泌功能增強D.出現炎癥時,應立即使用GC治療,以防引發(fā)細胞因子風暴【答案】B〖祥解〗下丘腦分泌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使得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進而促進腎上腺分泌糖皮質激素,這種調節(jié)方式為分級調節(jié);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多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功能,這種調節(jié)方式稱為負反饋調節(jié)。【詳析】A、下丘腦分泌CRH最終引起GC分泌增加屬于神經調節(jié),A錯誤;B、據圖可知,焦慮時,機體GC增多,導致機體輔助性T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減少,漿細胞分泌缺陷抗體以及吞噬細胞吞噬能力下降,即免疫能力下降,易生病,B正確;C、據圖可知,長期大量使用GC,會反饋抑制患者腎上腺皮質分泌GC,C錯誤;D、出現炎癥反應,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正在清除感染的病原體,不能立即使用GC抑制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D錯誤。故選B。9.感染新冠病毒后,機體出現持續(xù)高熱、咳嗽等癥狀,布洛芬(解熱鎮(zhèn)痛藥)能使皮膚血管擴張并促進出汗,使發(fā)熱病人的體溫趨向正常,但不能降低正常人的體溫,據此推測,下列說法合理的是()A.布洛芬可作用于下丘腦的痛覺中樞而達到鎮(zhèn)痛作用B.布洛芬可通過減少產熱、增加散熱從而使體溫下降C.大量排汗會使病人下丘腦合成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D.布洛芬引起血壓下降可能與其擴張皮膚血管有關【答案】D〖祥解〗體溫調節(jié)中樞在下丘腦,感覺中樞在大腦皮層,在炎熱環(huán)境中,機體通常通過增加散熱維持體溫,在寒冷環(huán)境中,機體通常通過增加產熱減少散熱維持體溫?!驹斘觥緼、所有的感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A錯誤;B、布洛芬(解熱鎮(zhèn)痛藥)能使皮膚血管擴張并促進出汗,通過增加散熱從而使體溫下降,B錯誤;C、大量排汗會使病人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促使下丘腦合成并由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錯誤;D、布洛芬能擴張皮膚血管從而引起血壓下降,D正確。故選D。10.人體有三道防線來抵御病原體的攻擊。圖示曲線表示正常人、第二道防線缺陷患者或第三道防線缺陷患者在感染甲型流感后的病原體濃度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組成第三道防線的物質或結構不可能屬于第二道防線B.如果第一道防線局部受損,病原體濃度變化與曲線2相同C.曲線1、2分別表示第三道防線缺陷患者、第二道防線缺陷患者的病原體濃度變化D.第三道防線缺陷患者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體,病原體的濃度變化與曲線3一致【答案】C〖祥解〗據圖可知,正常人感染病原體后,機體可通過調節(jié)清除體內病原體,而第二道防線缺陷或第三道防線缺陷患者清除病原體的能力較弱,其中第二道防線缺失會導致機體內病原體清除能力下降明顯,體內病原體數量急劇增加?!驹斘觥緼、一些吞噬細胞既屬于第二道防線也屬于第三道防線,A錯誤;B、第一道防線是皮膚和黏膜,該防線缺陷后機體還有第二、三道防線,病原體濃度與三條曲線均不一致,B錯誤;C、第三道防線缺陷患者由于特異性免疫功能缺失,既不能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粘附,也不能通過細胞免疫裂解被病毒感染的靶細胞,故出現與曲線1相似的變化;第二道防線缺陷患者雖然失去了體液中的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第三道防線(特異性免疫),及時清除病原體,故出現與曲線2相似的變化,C正確;D、第三道防線缺乏者在第一次感染病原體時不會產生記憶細胞,所以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體,也不會出現與曲線3相同的變化,D錯誤。故選C。11.體液中的一些化學物質可對生命活動進行調節(jié)。圖中曲線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學物質X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若X代表血糖,則b→c可表示人體飽腹時血液流經肝臟'B.若X代表胰高血糖素,則在d點胰島素的分泌受到抑制C.若X代表CO2,則c→d腦干的呼吸中樞興奮性逐漸增強D.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則在b點腎小管對水的通透性升高【答案】B〖祥解〗一、體內水少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多→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二、血糖調節(jié)的中樞是下丘腦,調節(jié)胰島素、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胰島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為兩個方面:促進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轉化成非糖類物質;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進效果沒有抑制作用,即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驹斘觥緼、如果X是血糖,b→c時段血糖含量降低,主要是胰島素發(fā)揮作用促進血糖進入肝臟細胞并在肝臟細胞中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導致的,故在b→c可表示人體飽腹時血液流經肝臟,A正確;B、如果X代表胰高血糖素,圖中d點時胰高血糖素含量較高,促進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成葡萄糖進入血液,使血糖水平升高,促進胰島素分泌,B錯誤;C、若X代表CO2,則在c→d段CO2濃度上升,對腦干呼吸中樞的刺激加強,使呼吸中樞的興奮性增強,C正確;D、如果X是抗利尿激素,在b點時抗利尿激素含量高,而抗利尿激素能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則b點時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對水的通透性較強,D正確。故選B。12.過敏反應是人體免疫防御功能過強的表現。如圖為機體內發(fā)生體液免疫和過敏反應的流程圖,圖中甲~丁代表不同物質,字母代表不同的細胞,數字代表不同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再次接觸甲時,產生的漿細胞全部來源于C細胞B.甲與吸附在肥大細胞表面的抗體結合后,最終被清除C.與體液免疫相比,過敏反應特有的過程包括⑧⑩D.B將抗原呈遞給C,為激活C提供第二個信號【答案】C〖祥解〗據圖分析,圖中A表示巨噬(抗原呈遞)細胞,B表示輔助性T細胞,C表示B細胞,D表示漿細胞,E表示記憶B細胞,甲表示抗原,乙表示細胞因子,丙表示抗體,丁表示細胞沉淀或集團被消化成的小分子物質?!驹斘觥緼、再次接觸甲時,產生的漿細胞既來源于C細胞(B細胞),還來自于記憶B細胞的增殖與分化,A錯誤;B、甲與吸附在肥大細胞表面的抗體結合后,使之釋放組胺的物質,B錯誤;C、與體液免疫相比,過敏反應特有的過程包括⑧(相同過敏原再次進入機體時,與吸附在肥大細胞表面的抗體結合)和⑩(初次接觸過敏原時,在過敏原的刺激下B細胞活化產生抗體,這些抗體吸附在肥大細胞的表面),C正確;D、B(輔助性T細胞)沒有抗原呈遞功能,D錯誤。故選C。13.在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引入一定數量的一種動物,以其中的一種植物為食,該植物的葉緣有波狀(A基因控制)和鋸齒狀(a基因控制)兩種。該植物種群基因型頻率初始狀態(tài)為38%AA、42%Aa和20%aa,最終穩(wěn)定狀態(tài)時為17%AA、48%Aa和35%aa。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植物種群中鋸齒狀個體的存活能力強且被引入動物捕食的概率高B.引入動物后,該植物波狀葉緣和鋸齒狀葉緣兩類型之間發(fā)生協(xié)同進化C.隨著動物世代數增加,該植物種群中A基因的基因頻率逐漸增大D.引入動物后,該植物種群朝著一定的方向發(fā)生了進化【答案】D〖祥解〗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協(xié)同進化: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這就是共同進化?!驹斘觥緼、初始狀態(tài)波狀葉數量遠多于鋸齒狀,說明鋸齒狀個體的存活能力并不強,引入動物后鋸齒狀個體占比增加,說明鋸齒狀被引入動物捕食的概率小于波狀,A錯誤;B、協(xié)同進化指不同種生物之間、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不能發(fā)生在同種生物之間,B錯誤;C、初始狀態(tài)A的基因頻率為59%,引入動物后A的基因頻率為41%,A基因頻率減小,且最終穩(wěn)定不變,C錯誤;D、引入動物后,植物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說明種群朝一定的方向發(fā)生了進化,D正確。故選D。14.調查法是生物學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若要調查某高中校園內銀杏樹的種群密度,宜選擇樣方法B.調查沿河岸分布的某植物種群密度時,宜采用五點取樣法C.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時,可用濾紙在蓋玻片一側吸引培養(yǎng)液進入計數室D.用標記重捕法調查某種鳥類的種群密度,若標記個體死亡會使調查值比實際值偏大【答案】D〖祥解〗調查種群密度常用樣方法和標記重捕法,其中樣方法適用于調查植物和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的動物,而標記重捕法適用于調查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動物。此外,調查酵母菌種群數量的方法是抽樣檢測法;當種群數量極少,調查其種群數量時,應該逐個計數。【詳析】A、校園內的銀杏樹數量少、個體體積大,宜采用逐個計數法,A錯誤;B、宜采用等距取樣法調查沿河岸分布的植物種群密度,B錯誤;C、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進行計數時,應先將蓋玻片放在計數室上,用吸管吸取培養(yǎng)液,滴于蓋玻片邊緣,讓培養(yǎng)液自行滲入,多余的培養(yǎng)液用濾紙吸走,C錯誤;D、用標記重捕法調查某鳥類的種群密度,若標記個體死亡,會使調查值比實際值偏大,D正確。故選D。15.為了研究游客投喂對某森林公園內野生獼猴種群數量的影響,科研人員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如下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游客投喂食物使得猴群數量不再受到種群密度的制約B.預測在2015~2020年期間園區(qū)內獼猴達到環(huán)境容納量|C.游客投喂食物使得調查期間獼猴的種群增長速率逐漸增大D.獼猴測量值遠大于預測值,可能導致園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被破壞【答案】A〖祥解〗種群數量增長的J形曲線:在食物(養(yǎng)料)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和沒有敵害等理想條件下種群數量的增長類型;種群增長的“S”形曲線:自然界的資源和空間是有限的,當種群密度增大時,種內競爭就會加劇,以該種群為食的捕食者數量也會增加。【詳析】A、游客投喂食物,獼猴種群數量不會受到食物的制約,但是公園內空間有限,隨著獼猴種群密度增大,猴群數量會受到棲息空間的制約,A錯誤;B、圖中預測值曲線呈S型,且在2015~2020年期間達到最大數量,達到環(huán)境容納量,B正確;C、調查期間種群增長速率可以用曲線斜率表示,圖中獼猴測量值在調查期間幾乎呈“J”形增長,曲線的斜率逐漸增大,C正確;D、獼猴測量值大于預測值,超過園區(qū)的環(huán)境容納量,可能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被破壞,D正確。故選A。16.干旱脅迫下,植物體內脫落酸含量增加,赤霉素含量下降,以提高抗旱能力。下列敘述錯誤是()A.脫落酸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和萎蔫的葉片B.干旱脅迫下,植物自由水比例下降,抗旱能力增強C.干旱脅迫下,脫落酸受體缺失突變體較耐干旱D.干旱脅迫下,葉面噴施赤霉素不利于植物抗旱【答案】C〖祥解〗脫落酸:合成部位:根冠、姜蔫的葉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細胞的分裂和種子的萌發(fā);促進植物進入休眠;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者、脫落。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種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進細胞的伸長;解除種子、塊莖的休眠并促進萌發(fā)的作用。【詳析】A、脫落酸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和萎蔫的葉片,A正確;B、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越高,細胞代謝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干旱脅迫下,植物自由水比例下降,抗旱能力增強,B正確;C、根據題目信息,干旱脅迫下脫落酸含量增加,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脫落酸受體缺失突變體無法接受脫落酸這一信號分子,故不耐干旱,C錯誤;D、干旱脅迫下赤霉素含量降低,抗旱能力增強,故葉片噴施赤霉素不利于植物抗旱,D正確。故選C。17.達爾文在生長素的發(fā)現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下圖表示達爾文利用金絲雀蔚草做的關于植物向光性的4個實驗(③④組用不透光的錫紙?zhí)幚恚?,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實驗①②的結果說明胚芽鞘尖端產生的生長素促進植物生長B.實驗①③④的結果說明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C.若在實驗②胚芽鞘中央放置含生長素的瓊脂塊,胚芽鞘向光生長D.實驗①④胚芽鞘向光生長是因為向光側生長素濃度高于背光側【答案】B〖祥解〗一、19世紀末,達爾文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發(fā)現了胚芽鞘在單側光照射下彎向光源生長達爾文實驗:用單側光照射植物胚芽鞘,胚芽鞘會發(fā)生向光彎曲生長;切去頂端后再照射,胚芽鞘既不生長,也不彎曲。二、詹森的實驗:將胚芽鞘頂端切開,其中接上一塊不能讓化學物質通過的云母片,胚芽鞘便失去了向光性;用一塊可以讓化學物質通過的瓊脂塊插入切開部位,胚芽鞘仍然可以向光彎曲生長。三、溫特的實驗:用胚芽鞘尖端處理過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側,胚芽鞘向對側彎曲生長;將未處理過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側,胚芽鞘則既不生長,也不彎曲。四、拜爾的實驗:拜爾將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胚芽鞘切面的一側,不照單側光,胚芽鞘會向放置胚芽鞘尖端的對側彎曲生長?!驹斘觥緼、實驗①②的結果說明胚芽鞘的向光生長和胚芽鞘有關,A錯誤;B、實驗③④組用不透光的錫紙?zhí)鬃∨哐壳始舛撕拖旅娌糠?,③直立生長,④向光彎曲,說明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B正確;C、若在實驗②胚芽鞘中央放置含生長素的瓊脂塊,生長素不會發(fā)生橫向運輸,故胚芽鞘直立生長,C錯誤;D、實驗①④胚芽鞘在單側光作用下,生長素發(fā)生橫向運輸,使得背光側生長素濃度高,生長速度快,向光側生長素濃度低,生長較慢,故向光生長,D錯誤。故選B。18.為研究油菜素內酯(BL)和生長素(IAA)對植物側根形成是否有協(xié)同效應,研究者進行了如下實驗:在不含BL、含有1nmol/LBL的培養(yǎng)基中,分別加入不同濃度IAA,培養(yǎng)擬南芥8天,統(tǒng)計側根數目,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IAA濃度,因變量是形成側根的相對量B.該實驗中低濃度IAA促進側根形成,高濃度IAA抑制側根形成C.1~50nmol/LIAA濃度范圍內,BL與IAA對側根的形成表現為協(xié)同作用D.1~50nmol/LIAA濃度范圍內,隨著IAA濃度的升高,BL對側根形成的影響增強【答案】C〖祥解〗BL是植物體內合成的植物激素,和其他的植物激素一樣,具有調節(jié)植物生長發(fā)育,從圖中可分析得:隨IAA濃度的增加,加入BL培養(yǎng)擬南芥時側根的形成率都高于不加BL時,因此適宜濃度的BL與IAA可協(xié)同促進擬南芥?zhèn)雀纬伞!驹斘觥緼、該實驗的自變量是IAA濃度和有無BL,因變量是形成側根相對值,A錯誤;B、在1~50nmol/L范圍內,隨著IAA濃度升高,促進生根的效果表現為先抑制后促進,B錯誤;C、1~50nmol/LIAA濃度范圍內,有BL的生根相對值大于沒有無BL的,說明BL能增強IAA的作用,故二者對側根的形成表現為協(xié)同作用,C正確;D、當IAA濃度為1~20nmol/L范圍內,有無BL對于側根形成的影響較大,當IAA濃度為50nmol/L時,有無BL對側根的形成的影響較小,D錯誤。故選C。二、非選擇題(4小題,共64分)19.近年來,抑郁癥成為一種高發(fā)的心理疾病。大腦中神經遞質5-羥色胺(5-HT)水平異常是誘發(fā)抑郁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作用機制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5-HT是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當興奮傳來時,突觸前膜內的_________釋放5-HT,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改變了突觸后膜對離子的通透性,引發(fā)突觸后膜電位變?yōu)開________,將信號傳遞至大腦以產生愉悅情緒。5-HT發(fā)揮作用后迅速被降解或回收。(2)抑郁癥患者的大腦中5-HT水平_________,出現消極情緒。請據圖推測抑郁癥患者5-HT水平異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兩點)。(3)已知物質M是一種抗抑郁藥,為探究中藥柴胡皂苷是否具有抗抑郁的作用,研究人員設計了以下實驗:組別A組:正常小鼠B組:抑郁癥模型鼠C組:抑郁癥模型鼠D組:抑郁癥模型鼠加入的試劑生理鹽水??柴胡皂苷動作電位的峰值++++++++++++++++注:“+”越多,動作電位的峰值越大。據表分析,B組和C組加入的試劑依次是____________。實驗結果說明____________。(4)除了服用抗抑郁藥,還可以從哪些方面有效緩解抑郁癥?___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敬鸢浮浚?)①.突觸小泡②.外負內正(2)①.降低(低或低于正常水平或降低)②.突觸前膜釋放5-HT含量不足;SERT(5-HT轉運載體)增多,對5-HT回收率升高;Maoa(單胺氧化酶)增多,對5-HT的分解增多(3)①.生理鹽水、物質M②.中藥柴胡皂苷具有抗抑郁的作用,且其抗抑郁效果與物質M的相近(中藥柴胡皂苷具有抗抑郁作用即可)(4)積極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適度運動和調節(jié)壓力〖祥解〗動作電位是由Na+內流形成的,表現為外負內正,靜息電位是由K+外流形成的,表現為外正內負?!拘?詳析】興奮傳來時,突觸前膜內的突觸小泡釋放神經遞質,5-HT是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其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改變了突觸后膜對離子的通透性,導致突觸后膜產生動作電位,此時突觸后膜電位為外負內正?!拘?詳析】5-HT是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抑郁癥患者的大腦中5-HT水平較低,導致興奮程度低,出現消極情緒。由圖可知,5-HT釋放后,與單胺氧化酶結合形成5-羥吲哚乙酸隨尿液排出,同時可能由于突觸前膜釋放5-HT含量不足;SERT(5-HT轉運載體)增多,對5-HT回收率升高等原因導致突觸間隙的5-HT含量過低,從而導致抑郁癥的發(fā)生。【小問3詳析】由題意可知,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中藥柴胡皂苷是否具有抗抑郁的作用,B、C組均為抑郁癥模型鼠,結合表格可知,A組為對照組,B組動作電位相對最低,說明抑郁癥狀沒有得到緩解,加入的試劑為生理鹽水,C組的動作電位與D組相當,物質M是一種抗抑郁藥,藥物M與蔡虎皂苷形成對照,說明抑郁癥狀得到緩解,加入的試劑為物質M。該結果說明中藥柴胡皂苷具有抗抑郁的作用,且其抗抑郁效果與物質M的相近?!拘?詳析】抑郁癥除了使用藥物緩解外,還可以通過積極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適度運動和調節(jié)壓力等措施進行緩解。20.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患者出現食欲不振、持續(xù)高燒、肌肉酸痛、咽痛、咳嗽等癥狀,就醫(yī)后身體才逐漸恢復正常。圖示下丘腦參與機體相應生命活動調節(jié)過程的模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人體血糖含量受激素調節(jié)?;颊唠m食欲不振,但短期內血糖仍能維持在正常水平,其血糖主要來源于__________________,此時主要是胰島A細胞感受血糖濃度的變化而分泌激素甲,該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下丘腦受到損傷,患者的血糖調節(jié)能力_________(填“會”或“不會”)完全喪失,其理由是____________。(2)患者在體溫上升期,由于激素丙分泌增加,使體溫升高,升高體溫的熱量來源于___________;在體溫恢復期,散熱量增多,機體增加散熱的途徑有___________(答出一點)。(3)暴飲暴食、過量飲酒和高鹽飲食都不利于健康,研究發(fā)現,乙醇會抑制激素乙的釋放,據此推測人體過量飲酒后尿量會_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為驗證乙醇是通過抑制激素乙的釋放來影響尿量,研究小組將若干生理狀況相似、性別相同的實驗大鼠隨機均分成兩組,甲組大鼠灌胃適量乙醇溶液,乙組大鼠灌胃等量蒸餡水,半小時后檢測并比較兩組大鼠的尿量差異,請評價該實驗方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答案】(1)①.肝糖原的分解(“肝糖原的分解和其他非糖物質的轉化”)②.肝臟③.不會④.血糖調節(jié)包括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如果下丘腦的血糖調節(jié)中樞被破壞,還能通過體液調節(jié)來調節(jié)血糖濃度(2)①.代謝產熱②.汗腺分泌增加或皮膚血管舒張(3)①.增加②.不合理,因為沒有檢測并比較兩組大鼠激素乙含量〖祥解〗由圖可知,激素甲可能是胰島素或胰高血糖素,激素乙抗利尿激素,激素并是甲狀腺激素。【小問1詳析】食欲不振說明進食量較小,此時血糖主要來自肝糖原的分解;血糖濃度降低時,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臟細胞,使其分解產生更多的葡萄糖,從而使得血糖上升;下丘腦中存在血糖調節(jié)中樞,如果下丘腦受到損傷,患者的血糖調節(jié)能力會下降,但不會完全喪失,血糖調節(jié)包括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如果下丘腦的血糖調節(jié)中樞被破壞,還能通過體液調節(jié)來調節(jié)血糖濃度?!拘?詳析】細胞代謝是指細胞內的化學反應,可以釋放熱量用來維持體溫;汗腺分泌增加,出汗帶走更多的熱量,皮膚血管舒張,血流量加大,體表溫度上升,使得機體散失更多的熱量。【小問3詳析】激素乙是下丘腦合成經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能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而乙醇會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釋放,故據此推測人體過量飲酒后尿量會增加;由于沒有檢測并比較兩組大鼠激素乙的含量,因此該實驗方案不合理。21.普氏原羚是我國特有的瀕危物種,數量極為稀少,棲息在青海湖周邊的半荒漠草原地帶。近些年來,由于國家采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普氏原羚的數量有所上升,但它們依然面臨著天敵捕食、食物短缺和棲息地被破壞等困境,且由于道路和牧場圍欄阻隔,普氏原羚被隔離在多個不同區(qū)域。請回答下列問題:(1)普氏原羚種群數量除了受到食物、天敵等密度制約因素的影響,還會受到_____________(至少寫兩個)等非密度制約因素的影響。(2)科研人員對某地普氏原羚種群中某年出生的所有個體進行逐年觀察,并統(tǒng)計了這些普氏原羚的存活情況,結果如圖一所示。據圖分析,對普氏原羚進行保護時應更加關注__________年齡段(填“0~2歲”、“2~6歲”或“6歲以上”)的個體,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3)圖二表示某地區(qū)普氏原羚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變化(R=出生率/死亡率),a~c段普氏原羚種群數量變化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d時間有少量普氏原羚從其它地區(qū)遷入該地區(qū),則該地區(qū)普氏原羚的K值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許多牧民響應政府號召主動拆除牧場圍欄,請從進化的角度分析這種措施對于保護普氏原羚有何意義?____________?!敬鸢浮浚?)溫度,水分(降雨量)(自然災害、濕度)(2)①.0~2歲②.該年齡段普氏原羚的存活數大幅下降(或該年齡段存活率低)(3)①.先下降,后增加②.不變③.K值是由環(huán)境資源決定的,少量遷入個體不會改變當地的環(huán)境資源(4)解除了種群之間的隔離,促進了種群間的基因交流,有利于普氏原羚的繁衍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祥解〗一般來說,食物和天敵等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是相關的,這些因素稱為密度制約因素。而氣溫和干旱等氣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對種群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無關,因此被稱為非密度制約因素?!拘?詳析】非密度制約因素是指對種群數量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無關的因素,如氣溫(溫度)和水分(降雨量)干旱等氣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普氏原羚種群數量除了受到食物、天敵等密度制約因素的影響,還會受到溫度、水分(降雨量)、自然災害、濕度等非密度制約因素的影響?!拘?詳析】據圖一分析,0~2歲、2~6歲、6歲以上這幾個年齡段中,0~2歲的普氏原羚存活數下降幅度最大,說明該年齡段的普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商場攤位租賃合同示范文本
- 快遞工資月結合同協(xié)議
- 母嬰工廠代加工合同協(xié)議
- 快遞勞務承攬合同協(xié)議
- 欠款房產證抵押合同協(xié)議
- 商標出租合同協(xié)議
- 2025合同毀約的損失賠償問題
- 2025年酒店物業(yè)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大華食品商店購銷合同
- 2025合作研發(fā)合同范本
- 感染性疾病科各項規(guī)章制度及崗位職責
- 圍術期護理常規(guī)及技術規(guī)范
- 完整版《中藥學》課件
- 工程推動會監(jiān)理單位總監(jiān)辦發(fā)言稿
- 石家莊市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設計審查指南(2024年版)
- 船舶修造行業(yè)安全風險監(jiān)控與應急措施
- 電信網絡維護與故障處理指南
- 2024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63講光的波動性電磁波(練習)(學生版+解析)
- DB11T 065-2022 電氣防火檢測技術規(guī)范
- NYT-1121.12-2006-土壤-總鉻-方法驗證
- 《護理心理學》期末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