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守恒定律重點考點 歸納練-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1頁
質量守恒定律重點考點 歸納練-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2頁
質量守恒定律重點考點 歸納練-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3頁
質量守恒定律重點考點 歸納練-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4頁
質量守恒定律重點考點 歸納練-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質量守恒定律重點考點歸納練

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備考

一、選擇題

1.(2022?安徽?模擬預測)下列有關化學學科觀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微粒觀:金剛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

B.守恒觀: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C.分類觀:燒堿、純堿都屬于堿類物質

D.元素觀:氧氣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組成

2.(2022.河南安陽?模擬預測)河南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之一蓮鶴方壺表面有一層銅銹,銅銹的主要成分

是CU2(OH)2co3,它加熱分解不可能生成的物質是

A.H2OB.CuOC.CO2D.SO2

3.(2024?甘肅蘭州?一模)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以CO2和H2為原料,在溫和條件下實現(xiàn)二氧化

碳一步轉化為乙醇。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氫原

催化劑,

氧原

溫和條件’子

碳原

(3MPa,240℃)

A.該反應的生成物有三種

B.乙醇中碳、氧元素質量比為3:2

C.無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有機物

D.參加反應的CO2和H2分子個數(shù)比為1:3

4.(2024?廣東江門?模擬預測)下列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探究接觸面積對實驗探究燃燒需要比較空氣與人體呼出的氣驗證質量守恒

目的速率的影響氧氣體中CO2含量定律

的鹽酸的鹽酸燃著的■燃著的.

5%10%白拆,紅磷

實驗11木條X木條?

My銅片0Q

[,熱水

等量的

設計碳酸鈣中粉狀

塊狀

4空氣人體呼出的氣體

選項ABCC

A.AB.BC.CD.D

5.(2022?山東聊城?三模)“物質-微觀粒子-化學符號”聯(lián)系在一起是化學學科的特點。甲烷和水反應

也可以制得水煤氣,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對該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O—氫原子

■一氧原子

逐一碳原子

A.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不變B.該反應中生成C和D的質量比為14:1

C.該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D.若有16g的A參加反應,則生成D的質量為6g

6.(2024?青海果洛?二模)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分別與熟石灰混合、研磨、聞氣味

7.(2024.北京西城?二模)拍攝時膠片感光劑發(fā)生反應:2AgBr-2Ag+Br2。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

法正確的是

A.屬于置換反應B.反應前后原子的數(shù)目增多

C.反應前后銀元素的化合價改變D.生成的Ag和Br2的質量比為27:40

8.(2022?福建福州?二模)工業(yè)生產硫酸中的某一步反應用微觀模型圖表示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o一定條件硫原子

o氧原子

A.反應前后硫元素的質量變小

B.參加反應的物質分子個數(shù)比是1:1

C.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D.反應前后分子數(shù)目不變

9.(2023?遼寧撫順?三模)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為魚、蝦等能在水中生存,所以氧氣極易溶于水

B.因為H?O和H2O2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C.因為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所以滅火也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

D.因為蠟燭和酒精燃燒后都會生成水,所以燃燒能生成水的物質一定含有氫元素

10.(2022?廣西崇左?一模)一定量甲烷與氧氣置于某密閉容器中,燃燒至停止時,生成2.7g水,同

時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測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36%,

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質量之和為

A.3.6gB.2.5gC.5.0gD.4.4g

二、實驗題

11.(2024.天津南開.三模)在實驗室里,同學們欲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氣體。

(1)寫出儀器a的名稱

(2)實驗室利用高錦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選用的裝置為(填字母)(A-E中選擇),反應的化學

方程式為;

(3)適合于選用BC裝置制取氣體的是一。

A.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B.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錦制取氧氣

(4)若用F裝置檢驗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應從(填?”或者“c”)進入。

(5)下列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BC

三、科學探究題

12.(2024.廣東湛江.一模)某化學興趣小組用稀鹽酸除去鐵釘表面的鐵銹(主要成分是FeQj),

發(fā)現(xiàn)反應開始時鐵銹消失,有氣泡產生,溶液顏色為黃色,一段時間后變?yōu)闇\綠色。

【提出問題】一段時間后溶液顏色為什么由黃色變?yōu)闇\綠色?

【提出猜想】

(1)1、溶液變淺綠色與水有關;II、溶液變淺綠色與鹽酸;IIL溶液變淺綠色與有關。

【設計方案】

(2)為驗證猜想,設計如下方案: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

1.向盛有少量FeCL,固體的試管中加入________直至溶解,溶液為猜想I不成

靜置。色立。

2.取FeC%固體于試管中,加入____________,振蕩完全溶猜想II不成

溶液為黃色

解,靜置。立。

溶液由黃色變?yōu)?/p>

3.向盛有FeCL溶液的試管中加入足量鐵粉,靜置。猜想III成立

淺綠色

【實驗結論】鹽酸除去鐵釘表面的鐵銹后,F(xiàn)e與FeC)反應使溶液由黃色變?yōu)闇\綠色。

【交流討論】

(3)查閱資料知,F(xiàn)eC"溶液為綠色,F(xiàn)e與Fe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拓展思考】

(4)出土的青銅器文物表面會有銅綠[CuZ(OH)2co31,銅生銹的條件是銅與氧氣、同

時接觸,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四、計算題

13.(2022.云南昆明.一模)為測定某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小明取100g稀鹽酸加入到盛有25g

石灰石的燒杯中,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與酸反應,不溶于水),反應后燒杯內物質質量為116.2g。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12+H2O+CO2T)試計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g;

(2)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五、綜合應用題

14.(23-24九年級下?山東濟南?階段練習)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類文明進步與金屬材料的發(fā)展關系密切,金屬在生產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

①合金在地鐵的建造中被廣泛應用。有下列三種合金:a.鐵合金;b.鋁合金;c.銅合金,這三種

合金被廣泛應用的先后順序按年代由遠及近排列應是(填選項字母)。

AabcB.bacC.cab

②汽車表面的烤漆不僅美觀,還能起到的作用。

③高鐵剎車片由合金鍛鋼制成,時速300公里以上的列車緊急制動時,輪轂盤面和剎車片的溫度瞬間

達到700℃以上。由上述信息可知,合金鍛鋼最應該具備的性質有(選填序號之一)。

A.硬度小B.有光澤C.耐高溫

④銅質的器皿長期暴露在潮濕空氣中會長出一層綠色的銅銹,銅銹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

[C%(OH)2co3]。根據(jù)銅銹的成分推測銅生銹是銅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和共同作用的結果。

(2)將氯化鈉和氯化鎂的固體混合物20g,全部放入一潔凈的燒杯中,然后加入足量蒸儲水,攪拌,使

固體物質完全溶解。再向燒杯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

入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試回答:

①當加入NaOH溶液40g時(即圖中A點)燒杯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金屬陽離子是(寫離子

符號)。

②當加入NaOH溶液80g時(即圖中B點),恰好完全反應,試通過計算,求此時所得不飽和溶液

中溶質的質量_____o(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精確至01g)

六、填空與簡答

15.(2024?新疆克孜勒蘇?一模)“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化學學習中同

學們既要能夠“見微知著”也要能夠“見著知微”,而化學用語是聯(lián)系宏觀與微觀的重要工具。

(1)從宏觀知微觀。X氣體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氮氣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填名稱,

下同);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溫度計中的水銀是由_____構成的;地殼中含量最

高的金屬元素是=

(2)從微觀知宏觀。微粒A、B、C、D、E中,對應單質化學性質最穩(wěn)定的是(填編號,下同);

屬于同一種元素的是-D微粒形成的離子的符號為o微粒A、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

式為?

CDE

16.(2022?廣東廣州?一模)2020年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峰會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中提

到,中國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即“碳達峰”;爭

取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即通過植樹造林、節(jié)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量,實現(xiàn)二氧化碳“零排放”)。我國對全世界宣布“碳中和”目標,彰顯了大國的責任和擔當。根據(jù)此

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碳”排放:

①化石燃料的燃燒是CO2排放的主要因素?;剂现饕禾俊ⅰ吞烊粴?。

②下列燃料在。2中燃燒時,不會產生CO2的是(填序號)。

A.天然氣B.氫氣C.腓(N2H4)D.石蠟(Ci9H40)

(2)“碳”吸收。自然界有多種途徑吸收CO2。

①綠色植物通過—作用吸收CO2o

②風化的巖石如CaCCh粉末可吸收空氣中的CO2和H2O轉化為Ca(HCCh)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o

③實驗室用氧氧化鈉溶液吸收CO2,用氫氧化鈣溶液檢驗CO2的存在,吸收CO2時不用氫氧化鈣的

原因是O

(3)“碳”利用。將CO2作為資源是實現(xiàn)碳中和的有效方法。以CO2和H2為原料,再一定條件下可以合

成C2H60,該產物C2H60中,C、H、O的質量比為o

參考答案

1.C

A、金剛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單質,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

B、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發(fā)生改變,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

C、純堿不屬于物質分類中的堿屬于鹽,故C選項符合題意;

D、無論是氧氣還是臭氧都是有氧元素組成的,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2.D

Cu2(OH)2c03由銅元素、氫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組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

元素種類不變,故Cs(OH)2cO3加熱分解,生成物中一定不含硫元素。故選D。

3.A

反應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氫氣在溫和條件下反應生成乙醇和水,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催化劑

2cO,+6H,C.H.OH+3H,Oo

溫和條件

A、由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可知,該反應體系中生成物有乙醇和水兩種,故A符合題意;

B、由圖可知乙醇化學式為C2H50H,其碳、氧元素質量比為(12x2”6=3:2,故B不符合題意;

C、由圖可知,CO2和H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乙醇和水,CO2和H2屬于無機物,乙醇為有機物,

即無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有機物,故C不符合題意;

D、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分子數(shù)目為2,參加反應的氫氣分子數(shù)目為6,所以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和

氫氣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3,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4.D

A、圖中實驗稀鹽酸的濃度不同,不能用于探究接觸面積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故選項實驗不能達到目

的;

B、銅片上的白磷、紅磷均能與氧氣接觸,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

火點,故選項實驗不能達到目的;

C、檢驗二氧化碳,應使用澄清石灰水,不能使用燃著的木條,圖中實驗不能比較空氣與人體呼出的

氣體中C02的含量,故選項實驗不能達到目的;

D、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沒有物質逸出,反應前后容器中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D。

5.D

一定條件

分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得到,化學方程式是。"4+凡。^^^。。+3H2。

A、根據(jù)方程式可以知道,反應物的分子數(shù)目是2,生成物的分子數(shù)是4,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改變;

錯誤;

B、該反應中生成C(CO)和D(七)的質量比為28:(3x2x1)=14:3;錯誤;

C、該反應是化學變化,任何化學變化都符合質量守恒定律;錯誤;

D、根據(jù)方程式得到AD的質量比:(12+4x1):(3x2x1)=8:3,若有16g的A參加反應,則生

成D的質量為6g;正確;

故選D。

6.D

A、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沒有氣體生成,反應前后天平平衡,能夠證明質量守恒定律,

該設計能夠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

B、水通電產生氫氣和氧氣,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化學變化中元素的種類不

變,該實驗能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該設計能夠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

C、熟石灰為氫氧化鈣的俗稱,氯化鏤能與氫氧化鈣結合為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但氯化鉀不能,則

能鑒別,該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

D、實驗過程中,銅片上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發(fā)生燃燒;紅磷與氧氣接觸,溫度沒有

達到著火點,不能發(fā)生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該設計不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符合題意。

故選D。

7.C

A、該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一

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故A說法錯誤;

B、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數(shù)目不變,故B說法錯誤;

C、反應前AgBr中銀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反應后Ag中銀元素的化合價為0,則反應前后銀元素

的化合價改變,故C說法正確;

D、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的Ag和Bn的質量比為(108x2):(80x2)=27:20,故D說法錯

誤;

故選:C?

8.C

A、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各原子的質量與種類保持不變,所以反應前后硫元素的質量保

持不變,選項錯誤;

B、由圖可知,反應前有2個二氧化硫分子和2個氧分子,反應后剩余1個氧分子,則參加反應的物

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或1:2,選項錯誤;

C、由圖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硫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三氧化硫,是兩種物質生成一種新物

質的反應,符合化合反應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選項正確;

D、由圖可知,反應前的分子數(shù)目為4,反應后的分子數(shù)目為3,即該反應前后分子的數(shù)目發(fā)生改變,

選項錯誤。

故選Co

9.D

A、魚、蝦等能在水中生存,是因為水中含有溶解氧,氧氣不易溶于水,該選項推理不合理;

B、水和過氧化氫的分子構成不同,則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該選項推理不合理;

C、燃燒的條件為: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三者缺一不可,而滅火只需控制其

中一個條件即可,該選項推理不合理;

D、蠟燭和酒精燃燒生成水,根據(jù)元素守恒,說明燃燒能生成水的物質一定含有氫元素,該選項推理

合理。

故選D。

10.B

甲烷中氫元素的質量與生成的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相同,碳元素的質量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

的質量相同。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

2.7gx修x100%]-x100%]x(孩x100%)=0.9g

0

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質量之和為0.9g+36%=2.5g

故選B。

IL(1)長頸漏斗

A人

(2)AC或AE2KMnO4=K2MnO4+MnO2+O2T

(3)AB

(4)b

(5)AC

(1)由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實驗室用高鎰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該反應為固體加熱型,則發(fā)生裝置應選A,由于氧氣不易

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略大,可通過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進行收集,則收集裝置可選用裝置C或E,

故實驗室用高銃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選用的裝置可以為AC或AE,高錦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分解生

A,

成鎰酸鉀、二氧化鎰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KMnO,nKzMnO,+MnOz+Oj;

(3)裝置B為固液常溫型裝置,裝置C為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說明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用石灰石

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錦制取氧氣都是固液常溫型反應,二氧化碳和氧氣的

密度均比空氣大,則適合于選用BC裝置制取氣體的是AB;

(4)若用F裝置檢驗二氧化碳,通常用澄清石灰水,且氣體要與液體充分接觸,則二氧化碳氣體應

從b進入;

(5)A、蠟燭燃燒過程中,燒杯內壁出現(xiàn)水珠,說明反應生成了水,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反應前氧氣中只含有氧元素,則進一步說明蠟燭中含有

氫元素,能達到實驗目的,故A符合題意;

B、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來的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形成鹽酸,鹽酸顯酸性,不能使無色酚麟溶液

變色,無法驗證分子在不斷運動,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B不符合題意;

C、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是化學變化,且是密閉容器,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能達到實驗

目的,故C符合題意;

故選:AC?

12.(1)鐵/Fe

(2)足量水黃足量稀鹽酸

(3)2FeCl3+Fe=3FeCl2

(4)二氧化碳、水2CU+O2+H2O+CO2=CU2(OH)2CC>3

(1)用稀鹽酸除去鐵釘表面的鐵銹(主要成分是Fe2O3),發(fā)現(xiàn)反應開始時鐵銹消失(氧化鐵和鹽

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有氣泡產生,溶液顏色為黃色,一段時間后變?yōu)闇\綠色,由于鐵銹消失后,

存在物質有鐵、水和鹽酸,所以推斷溶液變色與這三種物質有關;根據(jù)已知猜想,則猜想III、溶液變

淺綠色與鐵有關;

(2)1、猜想I不成立,溶液變淺綠色與水無關,則取FeCb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水質子溶解,

靜置,溶液變?yōu)辄S色,說明溶液變淺綠色與水無關;

2、猜想II不成立,溶液變淺綠色與鹽酸無關,取FeCb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振蕩完全

溶解,靜置,溶液為黃色,說明溶液變淺綠色與鹽酸無關;

(3)FeCb溶液為綠色,F(xiàn)e與FeCb反應產生氯化亞鐵,化學方程式為:Fe+2FeCl3=1FeCl2.

(4)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堿式碳酸銅含有銅、氧、氫和碳三種元素,銅含

有銅元素,剩余元素在空氣中獲得,而空氣中碳元素來自二氧化碳,氫元素來自水,因此銅生銹的條

件是銅于水、二氧化碳和氧氣接觸;銅、氧氣、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堿式碳酸銅,所以化學方程式

為:2c〃+C)2+H2O+CQ=Cu2{OH)2CO3o

13.(1)8.8

(2)解:設稀鹽酸中溶質HC1的質量為工

CaCO3+2HC1=CaCl2+H2O+CO2T

7344

x8.8g

73_x

44-8^8g

14.6g

14.6g

--^xl00%=14.6%

100g

答:則稀鹽酸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4.6%。

(1)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0g+25g-116.2g=8.8g;

(2)見答案

14.(1)C防止金屬銹蝕C二氧化碳/CO2

(2)Na\Mg2+

解:設氯化鎂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的氯化鈉質量為%,消耗的氯化鎂質量為外

MgCl2+2NaOH=Mg(OH)2>k+2NaCl

9580117

y80gx10%x

力V

—=-—y=9.5g

8080gx10%

氯化鎂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后得到的不飽和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鈉,所以氯化鈉的質量為

20g-9.5g+l1.7g=22.2g

答:所得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22.2g。

(1)金屬活動性弱的金屬不易發(fā)生化學反應,能以單質形式存在并且比較容易冶煉,故人類使用金

屬的順序正好和金屬活動性順序相反,所以人類使用這三種合金的先后順序為銅合金、鐵合金、鋁合

金,故選:C;

汽車表面的烤漆不僅美觀,還能起到防止金屬銹蝕的作用;

根據(jù)題干信息,高鐵剎車片由合金鍛鋼制成,時速300公里以上的列車緊急制動時,輪轂盤面和剎車

片的溫度瞬間達到700℃以上,可知合金鍛鋼最應該具備的性質有耐高溫,故選:C;

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其他氣體和雜質,銅銹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化

學式為[CU2(OH)2co3],堿式碳酸銅中含有銅、碳、氫、氧四種元素,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

后元素種類不變可推測銅生銹是銅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結果;

(2)由圖可知,當加入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