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七探究實踐
第22講科學探究
01模擬基礎練(2大命題點)
【命題點01】科學探究的過程
【命題點02]探究實驗的分析
02重難創(chuàng)新練
03真題實戰(zhàn)練江蘇真題精準練+全國真題拓視野
模擬基礎練?
/V
>命題點01科學探究的過程
1.(2024?江蘇鹽城?二模)為了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和細菌生存的條件,生物興趣小組用已消毒的甲、乙、
丙3個相同錐形瓶,按下表進行了實驗。請分析表中包含的對照實驗及變量()
瓶號甲乙丙
加入物質50mL滅菌牛奶50mL滅菌牛奶50mL滅菌牛奶
瓶口處理不作處理不作處理用消毒棉球塞住
溫度25℃5℃25℃
A.2組,溫度、空氣B.2組,空氣、溫度
C.2組,溫度、細菌D.2組,溫度、消毒棉球
【答案】C
【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
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
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詳解】此題是關于食品腐敗原因的實驗探究題,探究實驗要控制變量的唯一,其它條件要都一樣。分
1/68
析表格中的內容可知,甲和乙除了溫度不一樣,其它條件都一樣,是一組對照試驗,變量是溫度;甲的
瓶口不做處理,有細菌進入,丙的瓶口用消毒棉球塞住,無細菌進入,可見甲和丙只有有無細菌這一個
條件不一樣,其它條件都一樣,是一組對照試驗,變量是細菌;乙和丙的溫度不一樣,有無細菌也不一
樣,兩個變量,不符合對照實驗的條件,不是一組對照試驗,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o
2.(2024?江蘇泰州?二模)某同學通過實驗來驗證某種因素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該實驗設計不足之處是()
組別S&/℃空氣種子數(shù)/粒水分
甲25充足50適量
乙5充足50不澆水
A.空氣充足B.種子數(shù)太少
C.溫度相差太大D.沒有控制單一變量
【答案】D
【分析】對照實驗是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
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
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詳解】對照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若要驗證某種因素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應將這種因素作為對照
實驗的唯一變量,分析表格可知,該實驗具有兩個變量,因此不能作為對照實驗,故ABC錯誤,D正
確。
故選D。
3.(2024?江蘇鎮(zhèn)江?二模)某生物興趣小組利用維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紫色高銃酸鉀溶液褪色的原理進行了
探究實驗,四支試管中分別裝入2毫升高銃酸鉀溶液,其結果如下表所示。其中維生素C含量最多的是
()
分組試管A試管B試管C試管D
水果汁種類桃汁橙汁蘋果汁梨汁
水果汁滴加量(平均值)9滴5滴14滴8滴
A.桃汁B.橙汁C.蘋果汁D.梨汁
2/68
【答案】B
【分析】蔬菜水果中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C可使高鎰酸鉀溶液褪色,使高銃酸鉀溶液褪色用的量越多,
說明維生素C的含量越低,用的量越少,說明維生素C的含量越高。
【詳解】根據(jù)分析可知,果蔬中維生素C含量越高,所滴水果汁滴加量就越少,表格中滴數(shù)最少的橙汁,
最多的是蘋果汁。故維生素C含量最多的水果是橙汁,最少的是蘋果汁,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o
4.(2024?江蘇南通?二模)實驗探究既是生物學的學習內容也是學習方式。下列有關生物實驗的敘述錯誤的
是()
A.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時,應該使用低倍鏡
B.顯微鏡載物臺上裝片移動方向與目鏡視野中物像移動方向相反
C.探究光對鼠婦分布的影響時,鐵盤中的土壤應一側濕潤,一側干燥
D.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時,加幾根脫脂棉纖維,目的是限制水蚤的運動范圍
【答案】C
【分析】一般進行某種實驗以闡明一定因素對一個對象的影響和處理效應或意義時,除了對實驗所要求
研究因素或操作處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實驗結果進行比較,這種實驗為對照實驗。
【詳解】A.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實驗主要觀察的是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以及其內血液的流
動情況,不需要觀察細胞的結構等內容,用低倍顯微鏡即可觀察清楚,同時血液的顏色稍深,光線稍顯
弱,低倍鏡鏡頭上的孔較大,通過的光線多,因此此實驗適合用低倍鏡,故A正確。
B.顯微鏡呈上下左右都相反的縮小的倒像,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欲將物像從
視野左卜.方移到中央,裝片應向左上方移動,故B正確。
C.對照實驗所要探究的條件就是實驗的唯一變量,由于探究“光對鼠婦分布的影響”,所以該實驗中的
唯一變量是光。其他條件要相同且適宜,所以在設計實驗時,要給鼠婦提供陰暗和明亮兩種環(huán)境,以便
對照,而應該把鼠婦都放在濕潤的土壤中,干燥的環(huán)境不利于鼠婦的生活,故C錯誤。
D.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時,可以放置脫脂棉纖維來限制水蚤的運動,以便于觀察,故D正確。
故選Co
5.(2024?江蘇南通?二模)從黃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作為抗瘧藥品推廣后,黃花蒿種植發(fā)展迅速。黃花蒿內
青蒿素的含量排序為花〉果實>葉>根>莖,研究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3/68
施肥濃度(kg,公頃)
A.研究小組研究的是氮肥濃度對青蒿素產量的影響
B.采摘黃花蒿的最佳時期是開花期
C.氮肥濃度為0時也能產生青蒿素
D.黃花蒿在生長過程中如果缺少氮肥葉、莖會出現(xiàn)紫紅色斑點
【答案】D
【分析】氮肥,是指以氮為主要成分,具有N標明量,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營養(yǎng)的單元肥料。氮肥
是世界化肥生產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種;適宜的氮肥用量對于提高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質量有重要
作用。
【詳解】A.由圖可知,研究小組研究的是氮肥濃度對青蒿素產量的影響,故A正確。
B.黃花蒿內青蒿素的含量排序為花〉果實)葉>根>莖,所以采摘黃花蒿的最佳時期是開花期,故B正確。
C.據(jù)圖可知,a點氮肥濃度為0,青蒿素產量為21kg/公頃,所以氮肥濃度為0時,表示不需要施加氮
肥也能產生青蒿素,故C正確。
D.由題意不能得知黃花蒿在生長過程中如果缺少氮肥葉、莖會出現(xiàn)紫紅色斑點,故D錯誤。
故選D。
>命題點02探究實驗的分析
6.(2024?江蘇鹽城?模擬預測)為了探究香煙對生物的危害,某研究小組進行了“香煙煙霧對綠蘿生長的影
響”的探究活動。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三個長、寬、高均為60cm的透明玻璃缸作為實驗艙,分別標記為A、B、Co玻璃缸的上方有玻
璃蓋,一側開有圓孔,用于通入氣體。
②每個實驗艙內放入一盆同品種且長勢基本一致的綠蘿,蓋上玻璃蓋并密封。
③將三個實驗艙放在相同且適宜的環(huán)境中。
④向A、B兩個實驗艙內通入香煙煙霧(煙霧量均為2支同型號香煙完全燃燒所產生的煙霧),向C實
4/68
驗艙內通入等量的某氣體。用寬膠帶密封圓孔。
該實驗的主要操作及72小時后綠蘿呈現(xiàn)的狀態(tài)如表:
組別通入氣體密閉情況72小時建甌綠蘿呈現(xiàn)的狀態(tài)
A香煙煙霧保持密閉多數(shù)葉片發(fā)黃,葉面多見水漬狀斑點
定時開
B香煙煙霧少數(shù)葉片發(fā)黃,葉面偶見水漬狀斑點
蓋通風
C某氣體保持密閉個別葉尖發(fā)黃,葉面未見水漬狀斑點
(1)人們常常折綠蘿的莖,水培作為室內的花卉,這種生殖方式屬于(選填“有性”/“無性”)生殖。
(2)C組通入的氣體應是0
(3)A組與C組對照,探究的變量是0
(4)A組與B組所得的實驗結果給予我們的啟示是=
(5)若研究小組想繼續(xù)探究“綠蘿是否可以吸收香煙煙霧中的PM2.5",需要增加D組與A組形成對照,
并定時測定兩個實驗艙中PM2.5的濃度。D組玻璃缸中除外,其他實驗條件均應與A組相同。
【答案】⑴無性
⑵空氣
(3)香煙煙霧
(4)不在室內吸煙
(5)不放置綠蘿
【分析】(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
流。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
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
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詳解】(1)人們常常折綠蘿的莖,水培作為室內的花卉,這種生殖方式?jīng)]有經(jīng)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
屬于無性生殖。
(2)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C組作為對照組,通
入的氣體應是空氣。
(3)A組與C組對照,探究的變量是香煙煙霧。
5/68
(4)A組通入香煙煙霧,保持密閉,多數(shù)葉片發(fā)黃,葉面多見水漬狀斑點;B組通入香煙煙霧,定時
開蓋通風,少數(shù)葉尖發(fā)黃,葉面偶見水漬狀斑點。啟示我們不在室內吸煙。
(5)若研究小組想同時探究“綠蘿是否可以吸收香煙煙霧中的PM2.5”,需要增加D組與A組形成對照,
并定時測定兩個實驗艙中PM2.5的濃度。D組玻璃缸中除不放置綠蘿外,其他實驗條件均應與A組相
同。
7.(2024?江蘇徐州?二模)魚菜共生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種菜不施肥,養(yǎng)魚不換水”的目的。如圖為魚菜共生系統(tǒng)
示意圖。
為探究水質變化對蔬菜生長的影響,某生物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
a.取同種蔬菜幼苗若干株,隨機均分為兩組,測量并分別計算兩組蔬菜根長和株重的初始平均值。
b.一組為魚菜共生組,利用養(yǎng)魚的水培育蔬菜;另一組為普通水培組,利用普通水質的水培養(yǎng)蔬菜。
c,一段時間后,再次測量并分別計算兩組中蔬菜的根長和株重的平均值,根據(jù)這兩組數(shù)據(jù)計算增長率,
結果如下表。
注:增長率=(實驗后平均值-初始平均值)/初始平均值xlOO%
指標魚菜共生組普通水培組
根長增長率153.5%101.5%
株重增長率158.4%96.7%
請結合實驗方案和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6/68
(1)該探究實驗的變量是O
(2)該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組。
(3)對兩組實驗中的多株蔬菜測量并取平均值的目的是o
(4)表格結果顯示魚菜共生組的整體蔬菜增重和根系增長均(填“高于”或“低于”)普通水培組,試
分析出現(xiàn)該結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寫出一條即可)。
【答案】(1)水質的不同
⑵乙
(3)減小誤差
(4)高于原因可能是細菌和真菌會分解魚的食物殘渣或者排泄物中的有機物來生成無機物,供
給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
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
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詳解】(1)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水質的變化對蔬菜的生長有影響嗎?實驗變量是水質不同。
(2)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
的實驗是對照實驗,表中乙組起對照作用。
(3)對各組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取平均值的目的是減小實驗誤差,使結果更準確。
(4)表格結果顯示魚菜共生組的整體蔬菜增重和根系增長均高于普通水培組。原因可能是細菌和真菌
會分解魚的食物殘渣或者排泄物中的有機物來生成無機物,供給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8.(24-25七年級上?江蘇鹽城?期中)蚯蚓俗稱“地龍”,在土壤改良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小李同學為了
探究蚯蚓是否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選取A、B兩個大小相同的圓柱形容器,設計并實施了如下實驗。
容器A容器B容器
步驟1向容器內填充三層不同顏色且有一定濕度的土壤,每填充一層稍加按壓
步驟2放入10條蚯蚓不做處理
步驟3容器口處蓋一蓋板,并留出一定空隙
每天都給容器中的土壤噴水,并投放少量切
步驟4
碎的菜葉,放在陰暗處觀察5天,記錄土層
每天都給容器中的土壤噴水,,
7/68
的變化情況放在陰暗處觀察5天,記錄土層的變
化情況
實驗現(xiàn)
三層土壤混合在一起三層土壤沒有混合在一起
象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設計A組和B組的目的是—,實驗的變量是.
(2)實驗步驟4中橫線上應填—,這樣做的目的是—。
(3)實驗過程中用10條蚯蚓而不是1條蚯蚓的好處是―-
【答案】(1)形成對照蚯蚓
(2)并投放少量切碎的葉片/投放等量切碎葉片控制單一變量
(3)避免偶然性,提高實驗結果準確性
【分析】(1)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
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
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2)設計探究實驗的基本原則:對照原則(對照實驗一除探究的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
驗,一般有實驗組和對照組之分)、單一變量原則(科學探究要求一組對照實驗只有一個實驗變量)、重
復性原則(設計的實驗要可重復實驗)。
【詳解】(1)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
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本實驗是為了探究蚯蚓是否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
變量是蚯蚓,設計A組和B組的目的是形成對照。
(2)本實驗是為了探究蚯蚓是否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變量是蚯蚓,其他實驗條件應保持相同且適宜,
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因此①處的實驗操作是:并投放少量切碎的菜葉或投放等量切碎葉片。
(3)只用1條蚯蚓進行實驗,容易因偶然因素使實驗結果出現(xiàn)較大的誤差。因此實驗過程中用10條蚯
蚓,這樣可以避免偶然性,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9.(24-25七年級上?江蘇常州?期中)釣魚愛好者之間流傳這樣一句話:“一日有三遷,早晚要釣邊”。影響
小魚一日三遷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強度嗎?為探究光照強度對小魚分布的影響,科研人員利用圖一裝置進
行了實驗。
8/68
可移動隔板
LED冷光燈
100cm75cm50cm25cm0cm
圖一亞克力水槽賣險裝置示意圖
方法步驟:
①將亞克力水槽置于獨立的黑暗環(huán)境中,打開LED冷光燈,用光照強度測試儀測出水槽不同區(qū)段的光
照強度,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不同區(qū)段水槽內光照強度
距離光源的位置(cm)0255075100
光照強度(lx)568395221245124
②將60條大小相同、活力相近的小魚倒入水槽的四個區(qū)段中,每個區(qū)段15條。
③將隔板提高并固定,便于小魚自由通過。
④3分鐘后,同時放下隔板,對水槽各區(qū)段小魚進行計數(shù)。
⑤多次重復上述步驟②一④,記錄數(shù)據(jù)并算出平均值,生成柱狀圖(圖二)。
4o
35
嶼3o
/
皿25
菰2o
回15
k,1n
4
5
0
255075100
光源距離/cm
圖二■&區(qū)段水槽內小魚分布與光源距離的關系
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本探究活動中,提出的問題是?作出的假設是O
(2)本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o為控制單一變量,步驟②中應選擇(選填“同種”“不同種”)小魚。
(3)步驟②每個區(qū)段用15條小魚,而不是用1條小魚的原因是;實驗步驟[]也是為了達到
該目的。
(4)從步驟①中的表格數(shù)據(jù)可得出:距離光源的位置越遠,光照強度越(選填“強”“弱”)。結合
圖二分析,該實驗的結論是。
9/68
【答案】(1)光照強度對小魚的分布有影響嗎?光照強度對小魚的分布有影響。
(2)光照強度同種
(3)避免偶然性⑤
(4)弱光照強度對小魚的分布有影響,光照越弱,小魚的數(shù)目越多
【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
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
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詳解】(1)分析題干可知,為探究光照強度對小魚分布的影響,科研人員利用圖一裝置進行了實驗。
因此在本探究活動中,提出的問題可以是光照強度對小魚的分布有影響嗎?假設是根據(jù)問題作出的肯定
或者否定的猜測。因此作出的假設是光照強度對小魚的分布有影響。
(2)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
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本實驗的變量是光照強度。為控制單一變量,步驟②中應
選擇同種小魚。
(3)實驗材料數(shù)目過少具有偶然性,因此步驟②每個區(qū)段用15條小魚,而不是用1條小魚的原因是避
免偶然性;只做一次實驗會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誤差。為了盡量減少實驗結果的誤差,提高實驗結果的
可信度,因此步驟⑤中設置重復實驗(或重復組),多做幾次,然后取平均值,也是為了避免偶然性,
減小實驗誤差。
(4)從步驟①中的表格數(shù)據(jù)可看出:距離光源的位置越遠,光照強度越小。
從圖二中的數(shù)據(jù)可看出:與光源距離0-25cm間4條小魚;與光源距離25-50cm間9條小魚;與光源距
離50-75cm間14條小魚;與光源距離75-100cm間33條小魚;故該實驗的結論是:光照強度對小魚的
分布有影響,光照越弱,小魚的數(shù)目越多。
10.(24-25七年級上?江蘇南通?期中)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能變廢為寶,節(jié)約資源、減少污染、提高
經(jīng)濟效益并促進社會文明進步??蒲腥藛T用油脂分解菌分解廚余垃圾,然后將產生的發(fā)酵液作為植物
生長調節(jié)劑,探究其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研究步驟如下:
1.配制發(fā)酵液稀釋液:先將廚余垃圾發(fā)酵液用蒸儲水配置成1:10和1:200的稀釋液,再取等量的兩
種稀釋液分別置于甲、乙容器中。
2.生根、新葉實驗:將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富貴竹,剪成10cm的插條,分別浸泡在不同溶液中(見圖
1),常溫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21天,觀察并記錄枝條生根和新葉的生長情況,結果如下表:
10/68
枝條的生根和新葉的生長情況記錄表
甲乙丙
新根數(shù)/根1.652.992.14
新葉數(shù)/片0.001.000.33
請分析回答問題:
(1)為了提高實驗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圖1丙容器中的液體應為??蒲腥藛T還需給富貴竹生長
提供相同且適宜的(寫出兩個非生物因素)
(2)據(jù)表分析,能促進富貴竹生長的稀釋液配比是,表格中數(shù)據(jù)能反映出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
的關系是o
(3)圖2是廚余垃圾組合處理工藝流程圖。廚余垃圾經(jīng)處理后,不僅能產生肥料,還能提供能源物質。
據(jù)圖2分析,實現(xiàn)用余垃圾無害化處理不推薦使用的是方法(填數(shù)字),理
由。
【答案】(1)等量清水空氣、陽光、溫度等
⑵1:200環(huán)境影響生物
(3)一會污染環(huán)境
【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
11/68
都相同的實檢,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
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詳解】(1)對照實驗應遵循控制單一變量原則,以提高實驗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故圖1丙容器中的液體
應為等量清水,其作用是作對照。為了控制單一變量,科研人員還需給富貴竹生長提供相同且適宜的
空氣、陽光、溫度等其他培養(yǎng)條件。
(2)環(huán)境中能影響生物的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根據(jù)枝條的生根和新葉的生長情況記錄表可知,
能促進富貴竹生長的是乙組,其稀釋液配比是1:200;表格中數(shù)據(jù)能反映出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是
環(huán)境能影響生物。
(3)廚余垃圾經(jīng)處理后,不僅能產生肥料,還能提供能源物質。據(jù)圖2分析,實現(xiàn)廚余垃圾無害化處
理不推薦使用的是方法一,因為焚燒垃圾的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會污染環(huán)境。
重難創(chuàng)新練
1.(24-25七年級上?江蘇淮安?期中)同學們在生物課上開展了“調查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探究水溫的變化對金
魚呼吸頻率的影響”、“探究不同植被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等實驗。下列選項中,完成以上實驗所需實驗器
材的正確順序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
【答案】D
【分析】圖中的實驗器材有:①溫度計、②放大鏡、③濕度計。
【詳解】“調查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需要②放大鏡觀察細節(jié)。“探究水溫變化對金魚呼吸的影響”需要①溫度
計測量水溫。“探究不同植被對空氣濕度的影響“需要③濕度計測量空氣濕度。因此,完成以上實驗所
需實驗器材的正確順序是②①③。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12/68
2.(2024?江蘇鹽城?二模)為探究影響霉菌生活的環(huán)境條件,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下列實驗分析,
你不認同的是()
組別材料數(shù)量水分操作溫度實驗現(xiàn)象
15塊含水(每塊1ml)均暴露于空氣中3025℃霉斑很多
分鐘,再分別置于保
2面包片5塊含水(每塊1ml)5℃霉斑很少
鮮袋中,并扎緊袋
35塊無水口,持續(xù)一周25℃無霉斑
A.本實驗共有2組對照實驗
B.面包發(fā)霉主要原因是霉菌的生長、生殖引起的
C.實驗現(xiàn)象說明:霉菌適宜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中生長
D.根據(jù)1和3對照可知,低溫抑制霉菌生長,有利于食品保存
【答案】D
【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
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
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
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tài),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
的影響和干擾。題目中設計了三組實驗:1和2的變量是溫度,1和3的變量是水分。
【詳解】A.對照實驗遵循單一變量原則,1和2的變量是溫度,1和3的變量是水分,本實驗共有2
組對照實驗,A正確。
B.霉菌的生長、繁殖引起面包發(fā)霉,B正確。
C.1組實驗現(xiàn)象是霉斑很多,說明霉菌適宜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中生長,C正確。
D.1和3的變量是水分,所以,根據(jù)1和3對照可知,干燥環(huán)境抑制霉菌生長,有利于食品保存,D
錯誤。
故選D。
3.(2024?江蘇徐州?二模)某生物興趣小組探究“水分對鼠婦分布的影響”,使用了10只鼠婦,設計了如圖
所示的實驗,并進行了5次重復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13/68
紙板玻璃板
A.紙盒上面應全都用紙板蓋住
B.紙盒底部可以都鋪細濕土
C.應將紙盒放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
D.發(fā)現(xiàn)第5次實驗結果與前4次差異較大,直接舍棄
【答案】A
【分析】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
驗叫做對照實驗,這種不同的條件只有一個,就是單一實驗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
有說服力。
【詳解】A.要探究“水分對鼠婦分布的影響“,變量是水,除變量外其他的條件應保持一致,紙盒上面
應全都用紙板蓋住,故A正確。
B.因為要探究“水分對鼠婦分布的影響”,變量是水,所以紙盒底部一側鋪細干土,一側鋪細濕土,故
B錯誤。
C.鼠婦適合生活在溫暖環(huán)境中,因此應將紙盒放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中,故C錯誤。
D.對照實驗中要設計重復實驗且必須尊重客觀事實,即使發(fā)現(xiàn)第5次實驗結果與前4次差異較大,也
不應該直接舍棄,故D錯誤。
故選Ao
4.(24-25七年級上?江蘇宿遷?期中)探究不同植被對空氣濕度影響時,選擇不同的植被進行探究,其中對
照組是()
A.裸地B.草坪C.灌木叢D.森林
【答案】A
【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
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那組就是實驗組,沒有
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那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
14/68
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并且適宜狀態(tài),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
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從而得出正確結論。
【詳解】A.在對照實驗中,變量是唯一的,除了變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并且適宜,這樣可以排除其
他因素,便于得出正確結論。該實驗是探究不同植被對空氣濕度影響,變量是不同植被,而裸地沒有
珠被,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屬于對照組,故A符合題意。
BCD.草坪、灌木叢和森林中的植被不同,空氣濕度也不相同,對實驗變量進行了處理,都屬于實驗
組,故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5.(24-25七年級上?江蘇宿遷?期中)在做科學探究的實驗中,某生物興趣小組發(fā)現(xiàn)實驗結論和假設不符,
他們進行了如下處理,不正確的是()
A.尋找新的證據(jù)來驗證假設B.修改實驗結果和假設一致
C.重新假設再做實驗D.重復實驗,確保實驗步驟正確,準確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
【答案】B
【分析】一個科學探究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等。
其中能夠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作出符合科學事實的假設,是探究成功的前提,能夠制訂出恰當
的探究計劃,則是探究成功的關鍵。要培養(yǎng)自己從生活、實踐和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當提出、表
述這些問題時,要具體、且有探究價值。
【詳解】A.在科學探究中,當實驗結論與假設不符時,尋找新的證據(jù)來進一步驗證假設是合理的,這
有助于確認實驗結論的準確性,或者發(fā)現(xiàn)可能存在的實驗誤差等,故A正確。
B.科學探究實驗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客觀性,即實驗結果應該如實記錄,而不應該根據(jù)主觀意愿進行修
改;如果實驗結果與假設不符,應該通過進一步的分析和實驗來找出原因,而不是簡單地修改實驗結
果和假設一致,故B錯誤。
C.當實驗結論與假設不符時,重新假設并再做實驗是一種合理的做法,這有助于探索新的可能性,并
可能得出更準確的結論;重新假設需要基于已有的實驗數(shù)據(jù)和理論知識,進行合理的推斷和預測,故C
正確。
D.通過重復實驗,可以確保實驗步驟的正確性,并準確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這有助于減少實驗誤差和偶然
性,提高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故D正確。
故選B。
15/68
6.(24-25七年級上?江蘇鹽城?期中)小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在冬季,十幾條蚯蚓將50g垃圾完全分解需要15
天的時間;在春季,這些蚯蚓分解相同重量的垃圾,只需要2-3天。因此他提出:溫度對蚯蚓的活動有
影響嗎?這屬于科學探究步驟中的()
A.提出問題B.作出假設
C.實驗D.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
【答案】A
【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1)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2)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3)作出假設;(4)
設計實驗方案;(5)實施實驗并記錄;(6)分析實驗現(xiàn)象;(7)得出結論。
【詳解】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fā)現(xiàn)問題后,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
經(jīng)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
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
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后,
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所以她提出:溫度對蚯蚓的活動有影響嗎?這屬于科學探究步驟中
的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因此BCD錯誤,A正確。
故選Ao
7.(24-25七年級上?江蘇鎮(zhèn)江?期中)蛋殼表面易沾染上糞便及羽毛等污染物,但清洗雞蛋容易破壞蛋殼表
面的保護膜??蒲腥藛T進行了“探究噴霧水洗法對雞蛋保鮮效果的影響”“探究噴霧水洗法對雞蛋致病細菌
影響”的實驗,結果如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組別水洗時間(S)蛋殼致病細菌(Igcfil/個)
未水洗組一6.26
水洗組243.838
16/68
注:哈氏單位越高雞蛋越新鮮
A.購買的雞蛋都是當天生產且大小均一B.第35天兩組雞蛋新鮮程度差異性更大
C.雞蛋新鮮程度與蛋殼表面的致病細菌無關D.采用噴霧水洗法清潔雞蛋有利于貯藏
【答案】C
【分析】分析可知,水洗組和未水洗組隨著貯藏時間的增長,哈氏單位在下降,所以雞蛋的新鮮程度
也在下降,且在同等條件下,水洗組雞蛋的哈氏單位比未水洗組的高,說明水洗組的雞蛋新鮮程度比
未水洗組的高。
【詳解】A.分析可知,本題是為了探究噴霧水洗法對雞蛋致病細菌的影響,故實驗變量是有沒有噴霧
水洗,除此之外其他條件均相同,所以購買的雞蛋都是當天生產且大小均一,目的是控制無關變量,
故A正確。
B.看圖可知,第14天兩組的哈氏單位差距比第35的哈氏單位差距小,而哈氏單位是雞蛋新鮮程度的
重要指標之一,所以與第14天相比,第35天兩組雞蛋新鮮程度下降的差異性更大,故B正確。
C.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未水洗組的蛋殼致病細菌比水洗組的多,分析圖可知未水洗組的雞蛋新鮮程度比
水洗組的低,據(jù)此可以推測雞蛋新鮮程度的下降與蛋殼表面的致病細菌有關,故C錯誤。
D.分析圖可知,在同等條件下,水洗組雞蛋的哈氏單位比未水洗組的高,說明未水洗組的雞蛋新鮮程
度比水洗組的低,因此采用噴霧水洗法清潔雞蛋有利于貯藏,故D正確。
故選C。
8.(24-25七年級上?江蘇徐州?期中)某校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在一個長方形的盤子
上,布置了如下圖所示的三個區(qū)域,蚯蚓可以在這三個區(qū)域之間自由活動,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在盤
子的中間區(qū)域放入10條蚯蚓,并用黑紙板覆蓋在全部三個區(qū)域上。下列有關這個實驗的敘述中,正確
的是()
17/68
潮濕干燥
±1土埴
A.該實驗設計是探究蚯蚓喜歡明亮環(huán)境還是黑暗環(huán)境
B.若Imin后觀察發(fā)現(xiàn)三個區(qū)域都有蚯蚓,則說明研究變量對蚯蚓分布沒有影響
C.該實驗設計了對照實驗,重復多次之后必能得到正確的結論
D.實驗結束后,把蚯蚓放歸采集地
【答案】D
【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
都相同的實驗。
【詳解】A.該實驗用黑紙板覆蓋全部三個區(qū)域,使得三個區(qū)域均處于黑暗環(huán)境,沒有形成明亮與黑暗
的對照,所以無法探究蚯蚓喜歡明亮環(huán)境還是黑暗環(huán)境,故A錯誤。
B.1分鐘后觀察發(fā)現(xiàn)三個區(qū)域都有蚯蚓,測試的時間太短,蚯蚓還未充分移動,不能就此說明研究變
量對蚯蚓分布沒有影響,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以及多次重復實驗來進一步確定,故B錯誤。
C.此實驗設計沒有形成有效的對照實驗,無法探究變量對蚯蚓分布的影響;并且即使重復多次實驗,
如果實驗設計本身存在缺陷,也不一定能得到正確的結論,故C錯誤。
D.實驗結束后,把蚯蚓放歸采集地,有利于保護生物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正確的做法,故D正確。
故選D。
9.(24-25七年級上?江蘇徐州?期中)關于科學探究的說法錯誤的是()
A.探究一般從提出問題開始的
B.進行探究實驗不需要控制單一變量
C.探究重復多次后,也不一定能得出正確結論
D.在得出結論后,還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
【答案】B
【分析】科學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
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詳解】A.在科學探究中,問題往往引導著整個探究過程的方向和目標,A正確。
B.在科學探究中,為了準確找出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通常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不變,只改變一個因素
(即單一變量),以觀察這個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這是科學實驗的基本原則之一,B錯誤。
18/68
C.科學探究的結果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實驗設計、實驗條件、實驗者的操作等。即使重復多次
實驗,也不能保證一定能得出正確結論。因此,科學探究需要謹慎對待實驗結果,并進行充分的驗證
和討論,C正確。
D.反思是科學探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通過對整個探究過程的反思,可以發(fā)現(xiàn)實驗設計中的不足、實
驗條件的不完善以及實驗者操作中的誤差等問題,從而為今后的科學探究提供經(jīng)驗和教訓,D正確。
故選B。
10.(24-25七年級上?江蘇鎮(zhèn)江?期中)某生物學研究小組進行了“植物對空氣濕度影響”的探究活動。他們將
測得的幾組數(shù)據(jù)繪成了下圖所示的空氣濕度變化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相對,顯度(%)
A.同一地點、不同時間的空氣濕度可用同一個干濕表測量
B.測量時,重復測幾次,取平均值,可提高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
C.測量每處的空氣濕度時,都應該將干濕計放置于地面上
D.圖示曲線說明同一時間的空氣濕度:灌叢〉草地〉裸地
【答案】C
【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
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
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
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tài),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
的影響和干擾。
【詳解】A.在同一地點進行不同時間的測量時,由于測量的是相對濕度變化,使用同一個干濕表可以
確保測量條件的一致性,從而更準確地反映濕度的變化,A正確。
B.在進行任何實驗測量時,重復測量并取平均值都是提高數(shù)據(jù)可靠性的常用方法。這樣可以減少偶然
誤差,使測量結果更接近真實值,B正確。
C.在測量每處的空氣濕度時,如果將干濕計直接放置于地面上,可能會受到地面溫度、水分蒸發(fā)等因
19/68
素的影響,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通常,應將干濕計懸掛在與植物葉片相同高度的地方進行測量,以
獲取更準確的空氣濕度數(shù)據(jù),C錯誤。
D.根據(jù)圖示曲線,可以明顯看出在同一時間,灌叢的空氣濕度最高,草地次之,裸地最低。這說明植
物對空氣濕度有影響,植物越茂盛的地方,空氣濕度越大,D正確。
故選C。
11.(24-25七年級上?江蘇連云港?期中)科學探究是學習和研究生物學的重要方法。19世紀中期人們雖然
知道細菌的存在,卻不知道導致肉湯腐敗的細菌是從哪里來的。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認為:細菌不是肉
湯自身產生的,而是從外界空氣中進入肉湯的。對此巴斯德設計并實施實驗為人們揭示了肉湯腐敗的
原因。以上劃線部分屬于科學探究的哪一過程()
A.提出問題B.作出假設C.制定方案并實施方案D.得出結論
【答案】B
【分析】在科學探究中,通常包含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方案并實施方案、得出結論以及表達交
流等基本過程。
【詳解】A.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起點,通常是對某個現(xiàn)象或問題產生疑問或好奇。在題目中,“19
世紀中期人們雖然知道細菌的存在,卻不知道導致肉湯腐敗的細菌是從哪里來的”可以視為一個廣泛的
問題背景,但具體的“提出問題”應該更明確,比如“導致肉湯腐敗的細菌是從哪里來的”,故A不
符合題意。
B.假設是對問題的一種可能解釋或預測。在題目中,“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認為:細菌不是肉湯自身產
生的,而是從外界空氣中進入肉湯的”正是一個明確的假設。巴斯德基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對肉湯腐
敗的原因提出了一個合理的假設,故B符合題意。
C.制定方案并實施方案是科學探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它涉及到如何設計實驗來驗證假設。雖然
題目中提到了巴斯德“設計并實施實驗”,但這一部分內容并沒有在劃線部分中明確體現(xiàn)出來,故c不
符合題意。
D.結論是基于實驗數(shù)據(jù)和分析得出的最終判斷。題目中的劃線部分并沒有直接給出結論,而是提出了
一個假設,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2.(24-25七年級上?江蘇無錫?期中)當多次重復實驗后,實驗結果與假設不符合時,不正確的做法是()
20/68
A.修改實驗數(shù)據(jù),使其與假設相符
B.修改假設,重新做實驗
C.檢查過程是否有問題,重新把實驗做一次
D.檢查過程都沒有問題,相信結論是正確的
【答案】A
【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與交流
等。
【詳解】ABC.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fā)現(xiàn)問題后,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
和生活經(jīng)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
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如果實驗結果與假設出
現(xiàn)矛盾,應該對實驗進行反思,修改假設或重新進行實驗,不能修改實驗數(shù)據(jù),故BC正確,A錯誤。
D.當多次重復實驗后,檢查過程都沒有問題,實驗結果與假設還是不相符,應該相信結論是正確的,
故D正確。
故選A。
13.(24-25七年級上?江蘇泰州?期中)學校生物社團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計劃自制水族箱飼養(yǎng)金魚,下列
做法不恰當?shù)氖牵ǎ?/p>
A.制作水族箱選擇透明材料以便于觀察
B.飼養(yǎng)金魚過程中一次性投放大量食物
C.水族箱定期換水量為總水量的1/3左右
D.水族箱內的景觀設計體現(xiàn)科學性和美觀性
【答案】B
【分析】自制水族箱飼養(yǎng)金魚需要考慮材料的選擇、景觀設計以及水量等問題。同時要了解金魚的生
活習性,避免錯誤的飼養(yǎng)方法。
【詳解】A.制作水族箱的材料是透明的,這樣可以便于觀察金魚的活動情況,故A不符合題意。
B.一次性投放大量食物會導致水質惡化,金魚可能會因為過度進食而死亡,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故B
符合題意。
C.水族箱定期換水量為總水量的1/3左右,是因為這個換水量可以有效地維持水質的穩(wěn)定,同時去除
魚缸中的有害物質,避免水質波動過大對魚類造成壓力,故C不符合題意。
21/68
D.水族箱內的景觀設計體現(xiàn)科學性,可以保證金魚有適宜的生存環(huán)境;實用性是滿足飼養(yǎng)的實際需求,
藝術性能增加美觀性、觀賞性,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14.(24-25七年級上?江蘇徐州?期中)某研究學習小組就“不同水質對蛙卵孵化的影響”進行了探究,記錄如
下表,該實驗設計不妥之處是()
組別水質水量水溫蛙卵數(shù)孵出的蝌蚪數(shù)
A組河水500毫升22℃30個28只
B組蒸t留水500毫升10℃30個28只
A.水量過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市12校聯(lián)考2025年高三下學期生物試題綜合練習三含解析
- 四川省甘孜市2025年高三考前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
- 南寧師范大學師園學院《小學教師語技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檢)南平市2025屆高中高三畢業(yè)班第三次質量檢測英語試卷(含答案)+聽力音頻
- 錫林郭勒市重點中學2025年高三階段性調研測試物理試題不含附加題含解析
- 西安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視覺傳達設計職業(yè)技能考試試卷及答案
- 江西泰豪動漫職業(yè)學院《流行作曲(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江職業(yè)技術學院《設計基礎與形態(tài)認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輕工大學《專業(yè)英語與論文檢索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安徽國元農業(yè)保險滁州中心支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高等教育經(jīng)濟類自考-00100國際運輸與保險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
-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早期跡象與治療方式
- 冷庫制冷負荷計算表
- 迅雷網(wǎng)盤最最最全影視資源-持續(xù)更新7.26
- 管理者與員工溝通技巧
- GB/T 19510.213-2023光源控制裝置第2-13部分:LED模塊用直流或交流電子控制裝置的特殊要求
- 2024年橋式起重機司機(中級)職業(yè)技能考試題庫(職校培訓)
- 孕產婦妊娠風險篩查與評估
- 電梯維保服務投標方案
- C語言程序設計說課(共34張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