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學一輪總復習講義-溶液_第1頁
2022年中考化學一輪總復習講義-溶液_第2頁
2022年中考化學一輪總復習講義-溶液_第3頁
2022年中考化學一輪總復習講義-溶液_第4頁
2022年中考化學一輪總復習講義-溶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知識導航

?了解溶液的概念及組成,會分析溶液的組分

?了解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知道溶解過程伴隨著熱量的變化

?練習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現(xiàn)象,以及簡單的實驗設計

GI知識梳理

知識點一溶液的形成

圖1液體

生活中那你聽說過溶液這個詞,但是你對它的了解可能僅限于是一種液體。圖1中你

能看到各種顏色的液體,它們有的是溶液,有的不是溶液。并不是所有的液體都是溶

液,究竟什么是溶液?

1.概念

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我們

來結合具體的例子看看什么是溶液,溶液是怎么形成的。

2.組成

由溶質和溶劑兩部分組成

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可是固體、氣體或液體(溶質可能不止一種)。

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水是最常見的溶劑。

3.特征

均一性: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組成和性質完全相同,如溶液中的各部分的濃度、密

度、顏色等一樣。

穩(wěn)定性:指外界條件不變時(溫度、溶劑量、氣體壓強等)長期放置,溶質不會從溶劑

中分離出來。

4.溶液的讀法

體系溶質溶劑讀法

氣+液氣體液體某氣體的某液體溶液

固+液固體液體某固體的某液體溶液

無水量少量多量少液體的量多液體溶液

液+液

有水非水物水非水物水溶液

(1)名彳褥確定:溶笈號在前,溶液在后。如:硫酸銅的水溶液。

(2)固體或氣體與液體相互溶解形成的溶液,一般以氣體固體為溶質,液體為溶劑。

如氨氣的水溶液。

(3)兩種液體互相溶解形成的溶液,一般以量少的為溶質,量大的為溶劑。如:碘

的酒精溶液。

(4)物質溶于水時,與水發(fā)生反應。若生成物溶于水,則生成物為溶質。如:將足

量的鐵粉加入適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得到的是硫酸亞鐵而非硫酸銅溶液。

(5)溶液的用途

①在溶液中進行化學反應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因此在實驗室或化工生產中,常常把能夠起

反應的固體配制成溶液來使用。

②溶液對動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動有很重要的意義。植物吸收的養(yǎng)料必須是溶液,動物攝取食

物里的養(yǎng)分,必須經過消化,變成溶液,才能吸收:動物新陳代謝也是在水溶液中進行的,

如動植物呼吸所需的氧氣和其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是溶解在血液中的。植物獲得養(yǎng)分要通過

土壤溶液,在施用肥料時,如人畜糞便、秸稈雜草等。人們常常要先進行腐熟發(fā)酵,使原來

難溶于水的物質變成易溶于水的物質而易于被植物吸收,有些植物還可以用營養(yǎng)液進行無土

栽培。

③醫(yī)療上用的多種注射液也都是溶液,如生理鹽水、葡萄糖注射液等。

圖2液體藥品

?III例精

1.下列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分別取少量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0

A.食醋B.食鹽C.白糖D.植物油

答案:D

2.許多化學反應都在溶液中進行,主要原因是

A.反應速率快B.不需要加熱C.易于操作D,裝置簡單

【答案】A

【解析】略

3.少量下列物質與水充分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A.氯化氫B.面粉C.泥沙D.冰塊

【答案】A

【解析】解:.1、氯化氫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選項正確。

B、面粉難溶于水,不能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故選項錯誤。

C、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夠形成溶液,故選項錯誤。

D、冰是固態(tài)的水,與水混合得到的是純凈物,不能形成溶液,故選項錯誤。

故選:

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

是均一性和穩(wěn)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質在另一種物質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會形成溶液。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質特征,均一性、穩(wěn)定性、混合物「、各種物質的水溶性方面

的知識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4.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根據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點來推理,蔗糖溶液應該是

A.無色透明B.上層溶液與下層溶液一樣甜

C.混合物D,水分、溫度不變時,蔗糖與水不分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溶液的定義,難度不大,根據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進行分析。

【解答】

A.無色透明是通過觀察得到的,故A錯誤;

B.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上層溶液與下層溶液一樣甜,故B正確;

C.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屬于混合物,不能由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點來推理,故C

錯誤;

D.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所以水分、溫度不變時,蔗糖和水不分離,不能由溶液具有均一性的

特點來推理,故D錯誤。

故選Bo

1.下列物質不屬于溶液的是()

A.生理鹽水B.白醋C.醫(yī)用酒精D.冰水混合物

答案:D

2.在“停課不停學”期間,小蘭同學通過網課學習了溶液的形成后,將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

水中并充分攪拌,其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砂糖B.食鹽C.純堿D.植物油

【答案】D

【解析】解:.1、白砂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A錯;

B、食鹽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B錯;

C、純堿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C錯誤;

D、植物油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乳濁液,不屬于溶液,故D正確。

故選:

3.溶液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一定是無色、穩(wěn)定的B.溶液中不能同時有兩種物質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D.蔗糖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

【答案】D

【解析】溶液可以呈現(xiàn)多種顏色,如「"、丫人溶液呈藍色,A錯誤;溶液是混合物,混合物

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混合而成的,B錯誤;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質都相同,如密度、濃度

等相同,C錯誤;溶液都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D正確。

4.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為后者溶質的是

A.乙醇、碘酒B.冰、冰水C.植物油、油水D.氯化氫、鹽酸

【答案】D

【解析】解:、碘酒是固體碘溶解在酒精乙醇中形成的溶液,碘為溶質,酒精乙醇

為溶劑,故選項錯誤。

B、冰水只有一種物質組成,是純凈物,不屬于溶液,故選項錯誤。

C、油水屬于乳濁液,不是溶液,故選項錯誤。

D、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氯化氫是溶質,前者是后者溶質,故選項正確。

故選:Po

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判斷,掌握常見溶液的組成是正確解答此類

題的關鍵所在。

5.溶液、懸濁液、乳濁液

圖3溶液圖4懸濁液圖5乳濁液

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的液體,有些是溶液,有些是其他液體。三者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呢?

(1)三者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項目溶液懸濁液乳濁液

分散前被分散

固、液、氣固液

物質的狀態(tài)

分子在液體中

分子或離子許多分子的集合體許多分子的集合體

的粒子

外觀均一、大多透明渾濁、不均一渾濁、不均一

久置現(xiàn)象穩(wěn)定、不分層不穩(wěn)定、沉淀渾濁,不均一

實例食鹽水、蔗糖水、碘酒泥漿油水混合物

相同點都是混合物

(2)物質去污的方法及原理歸納

方法原理舉例

溶解使某些污垢溶解汽油去污,酒精除去碘漬

乳化乳化作用洗滌劑洗去碗碟上的油漬

化學變化利用油污與某些物質反應熱的堿溶液洗滌油污

?規(guī)律總結

洗滌劑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無數(shù)的液滴。從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層,形成的乳濁液穩(wěn)定性增

強。叫做乳化作用。

1.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攪拌后形成乳濁液的是()

A.蔗糖B.麻油C.食鹽D.白醋

答案:B

2.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滌劑的水洗掉,因為洗滌劑

A.可以軟化水B,具有乳化作用C.可以沉降雜質D.溶于水時放熱

【答案】B

3.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滌劑的水洗掉,因為洗滌劑

A.可以軟化水B,具有乳化作用C.可以沉降雜質D.溶于水時放熱

【答案】B

4.下列洗滌或去污過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油污

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答案】A

【解答】

A.洗潔精能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無數(shù)細小的油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從而使油滴隨水沖

走,這種現(xiàn)象稱為乳化,故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故A符合題

意;

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污垢,是利用了刷子的摩擦作用,不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B不符

合題意;

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C不符合題意;

D.用汽油去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D不符合題

意。故選A。

1.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白糖B.泥沙C.牛奶D.花生油

答案:A

2.下列液體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A.洗潔精B,食鹽水C.白醋D.自來水

【答案】A

【解析】解:I、洗潔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將大的油滴分散成細小的油滴隨水沖走,去除

油污效果較好。

B、油污不能與食鹽水反應,不能用于去除油污。

C、白醋不能與油污反應,不能用于去除油污。

D、油污難溶于水,用自來水不能去除油污。

故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洗潔精。

故選:

3.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下列方法選用錯誤的是

A.用肥皂水區(qū)分硬水和軟水B,電器著火時用自來水撲滅

C.用廚房洗潔精洗去碗碟油污D.凈水時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異味

【答案】B

【解析】解:.4、用肥皂水區(qū)分硬水和軟水,正確;

B、電器著火時用自來水撲滅,錯誤,因為生活中的水能導電;

C、用廚房洗潔精洗去碗碟油污,正確;

D、凈水時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異味,正確;故選B。

4.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到水里,充分攪拌后,可以得到乳濁液的是

A.面粉B,植物油C.高鎰酸鉀D.蔗糖

【答案】B

【解析】解:I、面粉難溶于水,把面粉放到水里是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中形成的混合

物,屬于懸濁液,故選項錯誤。

B、植物油不溶于水,把植物油放到水里是小滴懸浮于液體中形成的混合物,屬于乳濁液,

故選項正確。

C、高鎰酸鉀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選項錯誤。

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選項錯誤。

故選:H□

不溶性的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懸濁液;不溶性的小滴懸浮于液體中形成

的混合物是乳濁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知識點二溶解時的吸熱和放熱現(xiàn)象

【實驗目的】

測定物質溶解度時的變化。

【儀器藥品】

試管、燒杯、玻璃棒、溫度,固體NaCl、NH4NO3、NaOH等

【實驗方案】

向燒杯中加入100mL蒸播水,用溫度計測定溫度。向燒杯中加入10g固態(tài)NaCl,并用

玻璃棒攪拌至NaCl溶解后溶液的溫度。用同樣的方法測出NH4NO3、NaOH溶解前后

水和溶液的溫度。

【實驗記錄】

水中加入的溶質NaClNH4NO3NaOH

加入溶質前水的溫度242424

溶解現(xiàn)象

溶質溶解后溶液的溫度/℃241528

【實驗結論】

物質在溶解時,常常會使溶液的溫度發(fā)生改變:NaCl溶解后溶液溫度不變,NH4NO3

溶解后溶液溫度下降,NaOH溶解后溶液溫度上升。

【小結】

1.放熱:濃硫酸、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可放熱;與水反應的堿性氧化物(CaO、BaO、

埠0、NazO等)放入水中可放熱。

2.硝酸錢溶于水可吸熱。

3.大多數(shù)物質在溶解時既不吸熱也不放熱,如蔗糖,氯化鈉。

典例精講

1.下列物質溶解或稀釋過程中,溶液溫度沒有明顯改變的是()

A.NaOHB.NH4NO3C.濃硫酸D.NaCl

答案:D

2.小琪往如圖所示的燒杯中加入一種物質,輕輕攪拌后,粘在燒杯上的

塑料片脫落。加入的物質可能是V

用石蠟粘住

A.食鹽B,硝酸鐵水

的塑料片

C.氫氧化鈉D.碳酸鈣.

【答案】C

【解析】石蠟熔化后塑料片才會脫落,所以加入的物質溶于水或與水反應要放出熱量。

食鹽溶于水,溶液溫度基本不變;硝酸鐵溶于水吸收熱量,使溶液溫度降低;氫氧化鈉溶于

水放出熱量,使溶液溫度升高;碳酸鈣不溶于水。

3.下列物質中,加入水中不會放出大量熱的是

A.生石灰B.氫氧化鈣固體C,氫氧化鈉固體D.濃硫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溶于水或與水反應吸熱和放熱的現(xiàn)象,難度不大,掌握基礎即可解答。

【解答】

A.生石灰放入水中與水反應生成熟石灰同時放出大量熱,故選項錯誤;

B.氫氧化鈣固體溶于水不會放出大量熱,故選項正確;

C.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出大量熱,故選項錯誤;

D.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熱,故選項錯誤。

4.如圖所示裝置,向試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種物質后,形管右邊支管

的紅墨水液面降低,左邊支管的紅墨水液面上升,則加入的物質可能

A.氫氧化鈉紅墨水

B.生石灰

C.濃硫酸

D.硝酸錢

【答案】D

【解析】解:(形管右邊支管的紅墨水液面降低,左邊支管的紅墨水液面上升,向水中加

入的物質溶于水時必須能吸熱,使瓶內氣體壓強減小。

A、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瓶內氣體受熱膨脹體積變大,使,,型管

液面左低右高,故選項錯誤。

B、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瓶內氣體受熱膨脹體積變大,使r型管

液面左低右高,故選項錯誤。

C、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瓶內氣體受熱膨脹體積變大,使U型管液

面左低右高,故選項錯誤。

D、硝酸鐵溶于水時吸收熱量,溶液溫度降低,瓶內氣體遇冷體積變小,使廠型管液面左高

右低,故選項正確。

故選:1)O

根據物質溶解時的吸熱和放熱現(xiàn)象,結合熱漲冷縮現(xiàn)象、導致的壓強變化,進行分析判斷;

形管右邊支管的紅墨水液面降低,左邊支管的紅墨水液面上升,向水中加入的物質溶于

水時必須能吸熱,使瓶內氣體壓強減小。

1.如圖所示,將液體X加入到集氣瓶中與固體Y作用,觀察到氣球逐漸變大,如表中液體

X和固體Y的組合,符合題意的是()

①②③④⑤

X稀鹽酸水水雙氧水水

Y鐵粉氫氧化鈉氯化鈉二氧化鎰硝酸鐵

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⑤

答案:C

2.如圖是某同學探究燃燒條件的改裝裝置,往燒杯中加入下列哪種物質,能引起白磷燃燒的

A.硝酸鏤B.氫氧化鈉C.蔗糖D.食鹽

【答案】B

【解答】

A.硝酸鐵溶于水吸熱,使溫度降低,不能達到白磷的著火點,不能引起白磷燃燒,故選項錯

誤:

B.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能達到白磷的著火點,且試管中的白磷能與氧氣接觸,能

引起白磷燃燒,故選項正確

C.蔗糖溶于水溫度幾乎無變化,不能達到白磷的著火點,不能引起白磷燃燒,故選項錯誤:

D.食鹽溶于水溫度幾乎無變化,不能達到白磷的著火點,不能引起白磷燃燒,故選項錯誤。

故選B。

知識點三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表示溶液組成的一種方法

1.概念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就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

2.表達式

溶質質量分數(shù)=溶質質量xlQQ%=溶質質量

xlOO%

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溶質質量=溶液質量x溶質質量分數(shù)

溶質質量

溶液質量=

溶質質量分數(shù)

3.意義

表示一定量溶液中含有溶質的多少

如:NaCl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表示每lOOgNaCl溶液中含有20gNaCl,80g

水。

4.注意

(1)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只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并不代表具體的溶液質量和

溶質質量。

(2)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一般用百分數(shù)表示。

(3)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式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單位必須統(tǒng)一。

(4)計算式中溶質質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物質的質量,沒有被溶解的那部分物質

質量不能計算在內。

(5)溶液的濃稀與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值有關,即與溶質質量分數(shù)有關;而不能只

看溶質、或溶劑的多少。

1.將20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蔗糖溶液倒掉一半,剩余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

A.10%B.5%C.2.5%D.20%

答案:A

解析:溶液中各部分性質相同,將20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蔗糖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

液和原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

2.欲將川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的硝酸鉀溶液稀釋到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I。,需要加水

A.1()gB.10()r/C.2(10yD.20

【答案】B

【解析】設要加水的質量為,,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則

-2111;:(H'ls-ri-10,J'-

3.向一定量的,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鈉,攪拌至完全溶解,此時所得溶液中硝酸

鉀的質量分數(shù)與原溶液中硝酸鉀的質量分數(shù)相比較,其變化是

A.不變B.變小C.變大D.無法判斷

【答案】B

【解析】向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的硝酸鉀溶液里加入一些氯化鈉并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

的質量增加了,而溶質硝酸鉀的質量不變,所以硝酸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將減小。

4.保持溫度不變,小心蒸發(fā)、不飽和溶液蒸發(fā)皿中始終有溶液,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分數(shù)與時間的關系合理的是

【答案】A

【解析】、“/的不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為零,所以「、D錯誤;當、,“,溶液達到

飽和后,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再發(fā)生改變,故B錯誤。

1.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的是()

A.稱取5.0g氯化鉀,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攪拌

B.稱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攪拌

C.量取5.0mL濃鹽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攪拌

D.稱取5.0g二氧化鎰,放入95mL水中,充分攪拌

答案:A

解析:A.氯化鉀能溶解于水,5.0g氯化鉀,溶解在95mL.水中計算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

—^-xl00%=5%,故正確;

5。+95。

B.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微溶于水,故錯誤;

C.5.0mL濃鹽酸是溶液的體積不能得出溶質氯化氫的質量,故不能求得溶質質量分數(shù),故錯

誤;

D.二氧化鎰不溶于水,得不到溶液,故錯誤;

2.一種抗生素為粉末狀固體,每瓶含,,注射時應配成質量分數(shù)為一的溶液,則使用

時每瓶至少需加入蒸儲水

A.1.5”,/.B-2ml.C.3>i>I.D.|ml.

【答案】B

【解析】已知溶質的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可以求出溶液的質量為?5,/,再根據溶液的

質量及溶質的質量可求出溶劑的質量為;,,即體積為2ml.o

3.常溫下,在I氯化鈉中加入水,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

A.15'/B.20'二C.25':D.33.3,:

【答案】B

【解析】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5瞿100%「一?100%=21'1.o

4.在,時,將,氯化鈉固體加入廠水中,充分攪拌后,有固體未溶解。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一,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

B.該溶液不能繼續(xù)溶解硝酸鉀固體

C.所得氯化鈉溶液的質量為I

D.將該溶液倒出一半,則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改變

【答案】A

【解析】在N)C時,」內水中最多溶解:拓9(川/1最氯化鈉,因此2IFC時,氯化鈉的

溶解度為5“,A正確;根據飽和溶液的定義可知,該溶液在該溫度下不能繼續(xù)溶解氯化

鈉,但還可以繼續(xù)溶解硝酸鉀,B錯誤;根據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可知,所得

溶液的質量4W1:?>9,C錯誤;根據溶液的均一性可知,將該溶液倒出

一半,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會改變,D錯誤。

知識點五溶液的配制

【實驗器材】

藥匙,燒杯,托盤天平,50mL量筒,玻璃棒

【實驗藥品】

水,氯化鈉固體

【實驗步驟】

第一步:計算一算出所需的氯化鈉和水的質量。

第二步:稱量一用托盤天平稱出2g氯化鈉;用50mL量筒量取48mL水。

第三步:溶解一將氯化鈉固體放入燒杯中,加入水,玻璃棒攪拌加速溶解。

第四步:裝瓶、貼簽一將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蓋好瓶塞并貼上標簽。

?|典例精講

L在“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配制”實驗活動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取藥稱量量取溶解

答案:B

2.農業(yè)上常用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的\,溶液選種。實驗室配制?“該溶液的過程如圖

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操作順序為:一:1

B.1中需稱量',的質量為IL

C.選用,量簡量取所需的水

D.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shù)使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大

【答案】D

【解析】解:A、配制IW”I,,的氯化鈉溶液,首先計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鈉和水的質量,

再稱量所需的氯化鈉和量取水,最后進行溶解,實驗操作順序為-42153,故選項說法

正確。

B、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配制I州,716的氯化鈉溶液,需氯化鈉的質

量llllh/-16116Oy,故選項說法正確。

C、溶劑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則所需水的質量11?9)合、應

用規(guī)格為UlOoJ.的量筒量取水的體積,故選項說法正確。

D、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液面,讀數(shù)比實際液體體積小,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大,

則使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I)O

3.泡菜具有獨特的風味,適合制作泡菜的食鹽水濃度是在配制的食鹽水時,會導致

溶液濃度偏小的是

--稱量好的食鹽倒入燒杯時,有少許灑出-量水的體積時,俯視量筒

溶解食鹽的燒杯內壁是潮濕的4用?食鹽和?,水配制溶液.

A.134B,123C.1234D.23

【答案】A

【解析】解::稱量好的食鹽倒入燒杯時,有少許灑出會使溶質變小,溶質質量分數(shù)變小;

2量水的體積時,俯視量筒會使水的實際體積變小,溶質質量分數(shù)變大;

3溶解食鹽的燒杯內壁是潮濕的則會使溶劑水偏多,溶質質量分數(shù)變??;

4用切食鹽和13"水配制溶液,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l<M?,,

HMIg+1g

偏小.

故選A.

4.實驗室用氯化鈉配制.質量分數(shù)為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所需氯化鈉的質量為;

B.氯化鈉放在托盤天平的左盤稱量

C.俯視量筒讀數(shù)會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等

【答案】C

【解析】解:.1、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配制質量分數(shù)為蝗的氯化

鈉溶液,需氯化鈉的質量50〃?〃,:何,故選項說法正確。

B、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氯化鈉放在托盤天平的左盤稱量,故選項說

法正確。

C、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液面,讀數(shù)比實際液體體積大,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

則使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大,故選項說法錯誤。

D、配制】I"質量分數(shù)為的氯化鈉溶液,首先計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再

稱量所需的氯化鈉和量取水,最后進行溶解;在這些操作中需要的儀器:托盤天平、藥匙、

量筒、膠頭滴管、燒杯和玻璃棒,其中屬于玻璃儀器的是玻璃棒、燒杯、膠頭滴管、量筒,

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o

BIBMM

1.實驗室用氯化鈉和水配制50g質量分數(shù)為6%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步驟:計算、量取、溶解、裝瓶、貼簽

B.量取水時,用規(guī)格為50mL的量筒

C.實驗過程中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散熱

D.若在量取水時俯視讀數(shù)量取,則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小于6%

答案:B

解析:A、用氯化鈉和水配制50g質量分數(shù)為6%的氯化鈉溶液,首先計算配制溶液所需氯

化鈉和水的質量,再稱量所需的氯化鈉和量取水,最后進行溶解、裝瓶、貼簽,故選項說法

錯誤。

B、溶質質量=溶液質量x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配制50g質量分數(shù)為6%的氯化鈉溶液,需氯化

鈉的質量=50gx6%=3g;溶劑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則所需水的質量=50g-3g=47g

(合47mL),可用規(guī)格為50mL的量筒,故選項說法正確。

C、實驗過程中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故選項說法錯誤。

D、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液面,讀數(shù)比實際液體體積大,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

則使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大,故選項說法錯誤。

2.農業(yè)上配制…,質量分數(shù)為I,的氯化鈉溶液進行選種,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溶解氯化鈉時,用玻璃棒攪拌會加速將解

B.稱量的氯化鈉若含有雜質,會造成配制的溶液偏稀

C,用托盤天平稱量氯化鈉時,若指針向左偏,應減少藥品至天平平衡

D.仰視讀數(shù)取水,會造成配制的溶液偏濃

【答案】D

【解析】解:“、溶解氯化鈉時,用玻璃棒攪拌,會加速將解,故選項說法正確。

B、稱量的氯化鈉若含有雜質,會造成實際所取的溶質的質量偏小,會造成配制的溶液偏稀,

故選項說法正確。

C、天平指針偏左,說明藥品質量大于祛碼質量,應減少藥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選項說法

正確。

D、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液面,讀數(shù)比實際液體體積小,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大,

則使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稀,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1)o

3.配制好的生理鹽水裝瓶時不小心濺出少量溶液,剩余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A.偏小B.偏大C.不變D.無法判斷

【答案】C

【解析】解:配制好的生理鹽水裝瓶時不小心濺出少量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剩余溶液溶

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

故選:Co

4.要配制?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I的氯化鈉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將氯化鈉固體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盤上稱量

B.量取,水時,俯視讀數(shù)

C.為加快固體溶解,用溫度計攪拌溶液

D.將配好的溶液倒入細口瓶中,蓋緊瓶塞,貼上標簽

【答案】D

【解析】藥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稱量,I不正確;量取液體體積時,視線要與量筒內凹

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8不正確;攪拌時使用玻璃棒,不能用溫度計,C不正確。

5.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現(xiàn)有下列操作:1配制溶液;;稱取氯化鈉固體;

過濾;;量取蒸鐳水;[計算。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A.1234B,5241C.5124D.3241

【答案】B

【解析】配制溶液的第一步是計算,排除.1、〃;第二步是稱量,排除C。

j|?點練VI固

1.向下列物質中分別加入適量水,充分攪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硝酸鉀B.蔗糖C.花生油D.酒精

答案:C

解析:A、硝酸鉀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A錯;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B錯;

C、花生油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乳濁液,故C正確;

D、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D錯。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凡是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被火勢困在高層建筑內,乘坐樓內電梯撤離

C.可以用鐵桶盛放硫酸銅溶液

D.將水加熱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D

解析:A、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儲水屬于純凈物,故A錯;

B、被火勢困在高層建筑內,不能乘坐樓內電梯撤離,故B錯;

C、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所以不能用鐵桶盛放硫酸銅溶液,故C錯;

D、硬水軟化的方法:加熱煮沸、蒸儲,故D正確。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長期放置后不會分層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C.圖中紅磷不燃燒,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

D.在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反應才能放出熱量

答案:A

解析:A、硬水經蒸播處理后變?yōu)檎魞λ瑢儆谲浰?,故A正確;

B、長期放置后不會分層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播水,故B錯;

C、紅磷不燃燒是因為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故C錯;

D、金屬與酸反應放熱,酸堿中和反應放熱,故D錯。

4.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A.長期放置后不會分層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滌劑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鹽水密封一段時間,不會出現(xiàn)渾濁

D.實驗室常將固體藥品配制成溶液進行化學反應,以提高反應速率

答案:A

解析:A、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長期放置后不會分層的液體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

儲水,故A說法錯誤;

B、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滌劑對油污有乳化作用,故B說法正確;

C、溶液具有穩(wěn)定性,密封一段時間,不會出現(xiàn)渾濁,故C說法正確;

D、溶液中進行的反應接觸面積大,反應速率快,故D說法正確。

5.下列物質溶于水的過程中,溶液溫度會明顯降低的是()

A.氯化鈉B.硝酸鏤C.濃硫酸D.氫氧化鈉

答案:B

解析:物質在溶解時經常伴隨有吸熱或放熱現(xiàn)象,如氫氧化鈉固體、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

的熱,溫度升高;硝酸鐵固體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

A、氯化鈉溶于水溫度基本保持不變,故選項錯誤。

B、硝酸錢溶于水溶液溫度明顯降低,故選項正確。

C、濃硫酸溶于水溶液溫度明顯升高,故選項錯誤。

D、氫氧化鈉溶于水溶液溫度明顯升高,故選項錯誤。

6.20℃時,把40g的某物質加入到60g水中,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

A.20%B.40%C.25%D.66.7%

答案:B

解析:把40g的某物質加入到60g水中,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

40g

xi00%=40%

40g+60g

7.根據如圖原理可知:海水加壓一段時間后,(從海水中的主要溶質--氯化鈉和溶劑--

水兩個方面來看)剩余海水的組成不變的是()

用高分子材料

制造的半透膜

1________加壓

A.溶質質量B.溶質質量分數(shù)

C.溶液質量D.溶劑質量

答案:A

解析:A、加壓后,水分子通過淡化膜,溶質質量不變,故選項正確。

B、加壓后,水分子通過淡化膜,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減小,溶質質量分數(shù)增大,故選

項錯誤。

C、加壓后,溶質不能通過淡化膜,加壓后的上層海水中溶質不變,溶劑質量減少,溶液質

量減少,故選項錯誤。

D、加壓后,淡化膜允許水分子通過,故溶劑質量減小,故選項錯誤。

8.關于配制50g8%的氫氧化鈉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量筒量取50.00mL水

B.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在小燒杯中稱量

C.把稱量好的氫氧化鈉固體放入量筒中溶解

D.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帶玻璃塞的廣口瓶中

答案:B

解析:A、溶質質量=溶液質量x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配制50g8%的氫氧化鈉溶液,需氯化鈉

的質量=50gx8%=4g;溶劑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則所需水的質量=50g-4g=46g

(合46mL),故選項說法錯誤。

B、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應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在小燒杯中稱量,故選項說法正確。

C、把稱量好的氫氧化鈉固體放入燒杯中溶解,不能在量筒內溶解,故選項說法錯誤。

D、氫氧化鈉能與玻璃的主要成分發(fā)生化學反應,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細口瓶中,且不能用

玻璃寒,故選項說法錯誤。

9.實驗室欲配制50克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5%的氯化鈉溶液,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配制該溶液的步驟是稱量和溶解

B.配制過程中用到的儀器只有天平、燒杯和玻璃棒

C.溶解氯化鈉固體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

D.轉移溶液時,用蒸儲水洗滌燒杯2?3次,將洗滌液一并倒入試劑瓶

答案:C

解析:A、配制50克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5%的氯化鈉溶液,首先計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鈉和

水的質量,再稱量所需的氯化鈉和量取水,最后進行溶解,故選項說法錯誤。

B、托盤天平用于稱取固體氯化鈉、量筒與膠頭滴管用于準確量取水、燒杯用于完成溶解操

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時的攪拌,故選項說法錯誤。

C、溶解氯化鈉固體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故選項說法正確。

D、轉移溶液時,用蒸鐳水洗滌燒杯2?3次,將洗滌液一并倒入試劑瓶,稀釋了待測液,

故選項說法錯誤。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少量面粉和蔗糖分別加入適量的水中,均可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

B.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加入明磯,目的是殺菌消毒

C.用氯化鈉固體配制50克10%的氯化鈉溶液的主要步驟:計算、量取、溶解

D.向一定體積的氣體加壓,體積明顯變小,可用微粒之間有空隙的性質來解釋

答案:D

解析:A、將少量面粉和蔗糖分別加入適量的水中,蔗糖可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面粉

不會溶于水,故A錯誤;

B、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加入明研,目的是明帆形成的膠狀物吸附水中的小顆粒雜質,故B錯

誤;

C、用氯化鈉固體配制50克10%的氯化鈉溶液的主要步驟:計算、稱量、溶解、裝瓶,故C

錯誤;

D、分子之間有間隔,所以向一定體積的氣體加壓,體積明顯變小,可用微粒之間有空隙的

性質來解釋,故D正確。

第4次加入稀鹽酸后所得溶液中CaCl的質量分數(shù)為"xlOO%F0.5%

210g+25gX4-4.4g

答:(1)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10g:

(2)第4次加入稀鹽酸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質量分數(shù)為10.5%

11.某實驗小組進行“配制II,的氯化鈉溶液”實驗活動時出現(xiàn)了以下錯誤操作,其中不

影響所配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是

氯化鈉放在右盤B.氯化鈉灑出

俯視讀數(shù)配好溶液裝瓶時濺出

【答案】D

【解析】解:4、氯化鈉放在右盤,通碼和食鹽放反了,在使用游碼的情況下會造成實際

所的稱取的溶質的質量偏小,則使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故選項錯誤。

B、氯化鈉灑出,會造成實際所取的溶質的質量偏小,則使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故選項錯誤。

C、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液面,讀數(shù)比實際液體體積大,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

則使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大,故選項錯誤。

D、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好溶液裝瓶時濺出,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變,故選項正確。

故選:I)O

12.甲是,一的蔗糖溶液,按如圖所示進行操作。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____.____??體|

.一溫券友|

另20g水.上

甲乙UJ溶液|

A.溶液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溶液甲和丙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不相等

C.溶液乙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比溶液甲大

D.溶液丙和溶液丁一定是飽和溶液

【答案】B

【解析】解:.1、甲是C的蔗糖溶液,溶液甲恒溫蒸發(fā)功水,沒有晶體析出,得到溶

液乙,溶液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

B、甲是的蔗糖的不飽和溶液,丙是室溫下的飽和溶液,溶液甲和丙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可能相等,故選項說法錯誤。

C、溶液乙和溶液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但溶液乙中溶劑的質量比甲中少,溶液乙的溶質質

量分數(shù)一定比溶液甲大,故選項說法正確。

D、溶液丙不能繼續(xù)溶解蔗糖,屬于飽和溶液,溶液丁是溶液丙過濾掉蔗糖晶體得到的,溶

液丙和溶液丁一定是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lio

13.一杯一氯化鈉溶液發(fā)生如圖所示的變化,不計乙溶液變成丙溶液過程中水分蒸發(fā),則

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甲溶液可能是一,時的氯化鈉飽和溶液

B.乙溶液一定是.時的氯化鈉飽和溶液

C.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最高

D,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最高

【答案】C

【解析】解:」、甲溶液恒溫蒸發(fā)水分,沒有晶體析出,甲溶液一定不是WC時的氯化鈉

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B、乙溶液中沒有晶體析出,有氯化鈉析出,乙溶液可能是C時氯化鈉飽和溶液,也可

能是接近飽和的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C、甲、乙溶液相比乙溶液中的溶劑少,而乙、丙溶液相比乙溶液中的溶質多,則乙溶液的

溶質質量分數(shù)最高,故選項說法正確。

D、乙溶液降溫析出晶體變?yōu)楸芤?,溶劑的質量相同,乙、丙溶液相比乙溶液中的溶質多,

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比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O

14.碘是紫黑色晶體,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紅色溶液。

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質是,溶劑是o

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畫出如下圖所示的示意圖,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

子沒有畫出,0

——碘分子

■.如果乙同學的示意圖符合事實,應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