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觀測網運行管理工作制度(試行)福建省海洋預報臺二〇一〇年五月目錄TOC\o"1-1"\h\z\u大浮標運行管理工作制度 3生態(tài)浮標運行管理工作制度 34地波雷達站運行管理工作制度 50大浮標運行管理工作制度第一章總則1、本制度所指的大浮標,為福建省海洋與漁業(yè)廳布設在臺灣海峽的2號(119o18.04’E,24o29.13’N)、3號(120o42.84’E,26o17.34’)大浮標及共享省氣象局布設的1號大浮標(118o11.91’E,23o38.12’N)。2、大浮標運行管理工作由福建省海洋預報臺組織開展,在人員、運行經費上予以保障,具體工作由省海洋預報臺觀測保障科負責實施。3、本著“長期、穩(wěn)定、有效”的原則開展大浮標運行管理工作,采取各種手段保障大浮標的長期穩(wěn)定運行,獲取可靠的觀測數據,為海洋預報提供有效的基礎數據支持。第二章大浮標常規(guī)管理4、工作站位管理。大浮標工作站位選擇考慮海洋災害發(fā)生區(qū)域、工作海域海洋水文基礎狀況等情況,并征求海事等有關部門意見,確定后需在浮標布放前向上海海事局福州航標處(3號標)或廈門航標處(1、2號標)申請設立浮標站位(相關申請材料詳見附件1),并由海事部門發(fā)布海事航行通告,在涉及到浮標回收保養(yǎng)再布放、站位變更等情況須向海事部門及時通報。5、通訊管理。2號、3號大浮標均采用海事衛(wèi)星和北斗衛(wèi)星雙通訊模式,1號大浮標采取北斗衛(wèi)星通訊模式,為保證大浮標數據穩(wěn)定傳輸,運行管理部門應定期向通訊導航公司繳納通訊費用。第三章大浮標巡航維護6、大浮標巡航維護工作,指通過行政手段和經費補貼,委托在浮標附近生產的漁船定期對大浮標進行巡航維護,了解浮標在位、浮標外觀受損等情況,并記錄拍照后發(fā)給管理人員,巡航維護船只還對周邊作業(yè)的漁船中進行廣泛宣傳,有效保障浮標的安全。7、3號大浮標巡航維護工作委托連江苔箓漁民林凱實施,1號和2號大浮標巡航維護委托石獅祥漁漁民蔡家輯實施,同時給每艘巡航維護船只配備一臺數碼相機、一臺手持式風速風向儀,巡航維護船只每月至少巡航維護一次(休漁期除外),并及時將照片和巡航狀況發(fā)郵件和傳真發(fā)給管理人員,巡航維護費用在業(yè)務化運行經費中列支。巡航維護協(xié)議詳見附件2。第四章大浮標布放與回收8、回收與布放作業(yè)船要求?;厥张c布放作業(yè)船動力500馬力以上,排水量應不小于180噸,甲板作業(yè)面積40㎡以上,放置錨鏈、沉塊等布放設備;作業(yè)船須具備錨機、絞盤、聲學釋放器、測深儀、吊車和卷揚機,作業(yè)船的干舷應比較低,船上應有固定纜繩和系纜樁,吊車起吊能力最小8噸,卷揚機負載大于15噸;船上需有8個以上床位,滿足技術人員的食宿條件;作業(yè)船續(xù)航能力120小時以上,有參與類似回收布放工程項目2次以上,海上工作經驗豐富。9、回收與布放總體要求和實施方案。大浮標布放時,采取海上拖帶方式,將大浮標由建造(或修復)船廠碼頭拖帶至指定布放地點,用吊機、錨鏈機等船載設備將錨系穩(wěn)定布放至海底,在完成布放后應與岸上數據中心確認數據接收情況,穩(wěn)定接收1-2組數據后返航;回收時由作業(yè)船到達浮標工作海域,用吊車、卷揚機等將浮標吊起并與錨系脫離,將錨系吊裝至船上,采用海上拖帶方式,將大浮標拖帶至指定船廠碼頭。在回收和布放拖帶過程中航速不低于5節(jié),回收及布放作業(yè)過程須保障設備安全,避免發(fā)生碰撞。回收及布放之前要制定實施方案(范本詳見附件3),完成回收或布放作業(yè)后須填寫回收/布放記錄表(詳見附件4)10、回收及布放時間。回收及布放應在海況允許的條件下(海面風力不超過5-6級,海況不大于3級)實施。第五章大浮標維修與保養(yǎng)11、海上故障維修。臺灣海峽常年風大浪急,海水腐蝕性高,傳感器運行環(huán)境惡劣,大浮標在運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故障,在發(fā)現故障后,管理人員應及時與儀器廠家聯(lián)系,排查故障原因,若由于接收端通訊機引發(fā)的故障應在廠家指導下盡快修復,若由于大浮標上傳感器或數據采集發(fā)送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則要盡快聯(lián)系廠家技術人員及相關人員出海實施修復,每個大浮標的出海修復船只應相對固定(一般為巡航維護船只,對海區(qū)海況較為熟悉),在海況允許的情況盡快予以實施。維修后應及時與岸上數據中心聯(lián)系,落實修復狀況,無誤后返航,完成后出海維護人員應填寫大浮標維修現場記錄表(詳見附件5)。12、大浮標大修保養(yǎng)。正常情況下,大浮標在海上工作2-3年左右(視標體和饋線銹蝕情況)就需要回收進行一次全面維修保養(yǎng),但若發(fā)生標體破損進水或標體銹蝕嚴重等情況,則應立即實施回收進行大修保養(yǎng)。大修保養(yǎng)包括更換所有錨鏈,浮標標體進行去除雜物、刮除舊漆、重新油漆、更換損耗件、犧牲陽極等工作,同時更換損壞的傳感器、通訊電纜等設施,重新標定所有傳感器,若發(fā)生標體破損等狀況,則要實施標體修復。實施回收大修保養(yǎng)工作應避開臺風季節(jié),最好在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4月份間進行,以保障浮標在臺風季節(jié)發(fā)揮作用。13、備品備件配備。運行管理部門應根據大浮標上各傳感器運行情況,配備數量合理的備品備件(清單詳見附件6),并做好標定檢定工作,在發(fā)生傳感器故障后能夠馬上實施更換。第六章大浮標數據質量管理14、數據比測。數據比測是大浮標數據質量控制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般在浮標布放入水正常工作后一個月內開展一次比測,以后視運行情況不定期開展。比測前要制定比測方案,比測時需在專業(yè)的科考船上在距離浮標不超過1公里范圍內,采用相似儀器進行至少48小時同步觀測,完成比測后編制比測報告,評估浮標各傳感器性能和數據質量,為接下來的數據應用提供指導和參考。比測實施方案范本詳見附件7。15、數據值班。建立數據值班制度,安排2-3人為數據值班小組,長期對浮標運行狀況、數據接收情況、數據質量進行監(jiān)控。每日通過查看工作站(2、3號大浮標工作站:在廳局域網內任意一臺工作電腦遠程登錄00,用戶名:dfb,密碼:useruser;1號大浮標工作站:遠程登錄8,用戶名:administrator,密碼:bbbb)、網站(網址:http://863.,點擊“監(jiān)測數據”下的“大浮標”,用戶名:863zbyh,密碼:zbyhwuyang)或手機PDA服務系統(tǒng)(點擊“海洋信息通”中“實時數據”)進行查看,并填寫值班記錄表(詳見附件8)。16、數據甄別。根據運行管理需要,針對大浮標觀測的各個要素的特征,開發(fā)相應的數據甄別軟件,設立合理的閾值范圍,自動對異常數據進行甄別報警。第七章資料傳輸與保密17、大浮標數據通過衛(wèi)星傳輸到數據中心固定IP地址的工作站,根據要求進行規(guī)范化入庫管理,同時通過VSAT數據通訊系統(tǒng)上傳至國家海洋環(huán)境預報中心,納入國家觀測預報體系規(guī)范管理,觀測數據未經允許不得給其它部門和個人,若是本部門委托相關科研單位研究開發(fā)的預警報應用系統(tǒng)需要用到大浮標數據進行同化分析的,需由該單位提出資料使用申請并簽訂保密協(xié)議,原則上提供的數據時限不超過半年,資料使用申請格式詳見附件10。第八章應急事故處置18、浮標在海上運行,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雖然制定了巡航維護、數據值班等制度對浮標進行監(jiān)控,但臺灣海峽常年風大浪急,加上海上設備運行的不確定性,難免會出現意外情況,運行管理部門針對大浮標運行期間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建立一套完善的應急響應機制,明確各種突發(fā)情況下如何響應、處置,特別是在發(fā)生浮標位置漂移等重大安全事故情況下,能夠第一時間組織大型船只前去攔截、拖帶。大浮標應急事故處置船只落實為福建聯(lián)合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海拖203”號工程船,雙方簽訂應急處置協(xié)議,保障在發(fā)生突發(fā)事故的情況下,海況條件允許下(8級風以下)第一時間前往處置。運行管理部門應在每年的業(yè)務經費中列支應急處置費用。附件1:大浮標站位設置及發(fā)布航行通告相關申請資料關于申請在臺灣海峽設置大型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的函上海海事局:為提升福建省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海洋災害預警及防災減災能力,服務于福建省海洋經濟發(fā)展,福建省海洋環(huán)境與漁業(yè)資源監(jiān)測中心計劃于2008年9月上旬至9月中旬期間在臺灣海峽布設1座大型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詳細情況附后),浮標擬在海上工作2年?,F特申請設置這套浮標,請貴局大力支持,予以辦理相關手續(xù)。
附件:大型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有關資料福建省海洋環(huán)境與漁業(yè)資源監(jiān)測中心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九日附件:大型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有關資料標名:大型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布放日期:2008年9月上旬-9月中旬期間布放位置:東經120°42′53″、北緯26°17′04″技術資料:橙紅色標體,高10米,直徑10燈質:莫(O)黃光,周期12秒,作用距離4海里。
標體上注有“福建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03號
電話華人民共和國上海海事局東海海區(qū)航標設置申請表申請單位名稱聯(lián)系人張友權地址福州市冶山路26號電程名稱布放大型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工程工程總投資人民幣:45萬元整預定工期2008年9月8日至9月20日設計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施工單位福建聯(lián)合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維護單位福建省海洋環(huán)境與漁業(yè)資源監(jiān)測中心標名福建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03號標別海洋監(jiān)測專用位置(WGS-84坐標)120°42.88′E26°17.08′N所在水(陸)域臺灣海峽北部燈質莫(O)黃光、周期12秒作用距離4海里標志構造橙紅色標體,高10米,直徑10(標體上寫有“福建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03號電話途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提交附件浮標結構圖申請單位轄區(qū)航標管理機關審查意見海區(qū)航標管理機關審批意見(蓋章)簽名:年月日(蓋章)簽名:年月日(蓋章)簽名:年月日附件:大型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構造圖關于申請發(fā)布大型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航標動態(tài)的函上海海事局:為提升福建省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海洋災害預警及防災減災能力,服務于福建省海洋經濟發(fā)展,福建省海洋環(huán)境與漁業(yè)資源監(jiān)測中心于2008年9月上旬在臺灣海峽布設了1座大型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詳細情況附后),浮標擬在海上工作2年?,F申請發(fā)布這1座浮標的航標動態(tài),請貴局大力支持,予以辦理相關手續(xù)。附件:大型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有關資料福建省海洋環(huán)境與漁業(yè)資源監(jiān)測中心二〇〇附件:大型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有關資料標名:大型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布放日期:2008年9月上旬布放位置:東經120°42′53″、北緯26°17′04″技術資料:橙紅色標體,高10米,直徑燈質:莫(O)黃光,周期12秒,作用距離4海里。
標體上注有“福建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03號
電話件2:大浮標巡航維護協(xié)議
協(xié)議書甲方:福建省海洋環(huán)境與漁業(yè)資源監(jiān)測中心乙方:蔡加楫甲乙雙方就對大型多層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以下簡稱“大浮標”)實施海上巡護的相關事宜達成以下協(xié)議:一、乙方責任1、對布放在東經119°17′59″、北緯24°28′58″(284海區(qū),距離泉州深滬灣約40海里)的大浮標開展每個月一次的巡護工作,內容包括對浮標進行拍照、GPS定位、外觀情況檢查等。2、負責在當地宣傳該浮標的重要性,如浮標遺失,乙方有義務幫助尋找該浮標。3、必要時提供滿足甲方需求的大浮標應急、維護船只(費用另行結算)。4、巡護時間: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5、每月至少一次報告大浮標的巡護及安全情況并填寫相關巡護日志表(詳細表格附后),并發(fā)送至甲方(郵箱:slj@,傳真聯(lián)系人:蘇靈江)。6、對甲方支付的費用,提供數額相等的正式發(fā)票。二、甲方責任1、乙方履行巡護職責期間(一年內)甲方負責提供一臺數碼相機供乙方巡航維護時使用,在協(xié)議執(zhí)行完成后甲方收回。2、付乙方一年巡護費(包括柴油費、租船費、人員勞務費等)共人民幣貳萬元(¥20,000)。3、協(xié)調海洋與漁業(yè)行政執(zhí)法等部門,保障巡護船的正常作業(yè)。三、經費撥付方式(1)在簽訂協(xié)議后5個工作日內甲方撥付協(xié)議總經費的50%即¥10,000.00(人民幣壹萬圓整)。(2)協(xié)議執(zhí)行完成后5個工作日內甲方撥付剩余的¥10,000.00(人民幣壹萬圓整)。四、違約責任甲乙雙方任何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本協(xié)議所定責任的均視同違約,應承擔由此所產生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五.本協(xié)議未盡事宜由雙方協(xié)商解決。六、本協(xié)議壹式貳份,雙方各執(zhí)壹份,簽字蓋章后生效。甲方:福建省海洋環(huán)境與漁業(yè)資源監(jiān)測中心乙方:代表:協(xié)議簽訂日期:二〇〇七年月日大浮標巡護日志表巡護時間大浮標海上定位經度東經:緯度北緯:大浮標外觀情況(注:應填“完好”或者“受損”,如填受損,需大體描述浮標受損的位置和情況)海面情況浪高風向風速浮標情況照片巡航維護過程中需拍攝浮標各個角度的近照4張或以上(其中包含一張可看清大浮標的標體標號的近照)。大浮標情況通報方式巡護日志表通過傳真發(fā)送,浮標情況照片通過電子郵件形式發(fā)送。聯(lián)系人:蘇靈江電話真箱:slj@附件3:大浮標回收/布放實施方案大浮標海上布放方案和布放安全保障措施根據福建省海洋預報臺提供的擬近期布放的大浮標的資料以及我司多次布放該類浮標的實踐經驗,我司計劃利用多功能拖輪“海工203”進行大浮標的拖帶與布放,具體布放方案和安全保證措施如下:一、大浮標相關數據1、現在位置:龍海市國安船廠(24゜25.95'N,117゜51.11'E)2、計劃布放位置:臺灣海峽北部海域(25゜55.9'N,120゜56.3'E)3、布放點水深:80米4、大浮標主要外形技術參數頂面直徑底面直徑排水量吃水高度型深穩(wěn)性衡準數重量10米6.5米51噸0.95米10.50米2.2米>1.750噸5、海床基主要外形技術參數重量底面尺寸高S表面尺寸600kg2.2米×2.2米1.3米1.2米×1.2米二、工程船的相關數據1、“海工拖203”(1)主要數據總長型寬型深設計吃水排水量動力起重能力/作業(yè)半徑甲板作業(yè)面積卷揚機28.507.10米3.00米1.6米194噸雙機600馬力1臺,8噸/6米60㎡1臺,負載20噸(2)其他床位續(xù)航時間航速拖帶航速拖帶條件聲學釋放器測深儀海上工作條件16個150小時7節(jié)5節(jié)風速≤6級11風速≤6級,浪高≤2米2、備用船“海工1”(1)主要數據總長型寬型深設計吃水排水量動力起重能力卷揚機42.16米16.2米3.1.742噸雙機600馬力一臺,90噸4臺,負載20噸(2)其他床位拋錨艇續(xù)航時間航速拖帶航速拖帶條件海上工作條件16個一艘,150馬力150小時6節(jié)5節(jié)風速≤6級風速≤6級,浪高≤2米三、拖帶與布放時間根據大浮標拖帶與布放的技術要求、船只航行速度等條件,要求拖帶與布放大浮標的海域至少具備3天的適合布放的海況與天氣,拖帶與布放具體時間由業(yè)主確定。四、海況與天氣要求大浮標拖帶與布放期間海面風力不超過5-6級,海況不大于3級。五、上船人員與崗位安排(一)參加拖帶與布放的單位和人員有:1.業(yè)主:8人;福建海洋聯(lián)合工程公司執(zhí)行拖帶與布放任務的人員:8人。(二)崗位設置:駕駛臺:船長1人,負責航行拖帶,并作總指揮;作業(yè)甲板:1)船上吊桿/卷揚機由1名船員負責操縱;2)吊鉤以下/卷揚機鋼絲繩的系固,帶纜解纜,固定錨鏈,對接錨鏈等工作由3名船員負責;3)大副負責現場指揮;標體:2名船員負責浮標的纜繩解帶,解開固定在浮標上的錨鏈等;業(yè)主負責登標進行儀器安裝調試,和浮標布放等技術指導。成立由船長、業(yè)主等組成的現場領導小組,負責大浮標的拖帶與布放工作現場協(xié)商與指揮工作。六、拖帶與布放工作安排1、裝載錨系和海床基“海工拖203”工程船事先調遣至廈門港國安船廠附近待命。待大浮標完成出海前布放準備工作后,工程船根據指示靠妥碼頭,利用船上吊機分別將大浮標的錨鏈、錨以及海床基等吊至船上并固定,將錨鏈有序的放入船上專用錨鏈艙并作適當固定,錨鏈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甲板上,以便末端錨鏈與錨對接,另一端將在布放點與浮標對接;將錨固定在船頭,錨冠朝前,錨桿朝后且與錨鏈末端對接。完成海床基、錨和錨鏈的裝載時間約需4個小時,將根據廈門港的潮汐時間,確定工作時間2、海上拖帶航行(1)拖帶方式國安船廠至廈門港青嶼海域,由于航道狹窄,采用吊拖方式,三條拖纜左中右排開,為安全起見,將拖帶長度為30米;青嶼至大浮標布放海域,仍保持吊拖方式,三條拖纜左中右排開,拖帶長度為50米。(2)航行路線國安船廠距離布放點約217海里,平均拖帶航速約5.2節(jié)(港內航速較慢和漲落潮的影響),拖航時間約42小時。
在廈門港內根據燈標的指示航行;拖帶船組過了青嶼右正橫九節(jié)礁后,改向北上,往目標布放點方向航行。計劃12:00時起拖,第三天06:00時(天亮)抵達布放點開始布放前的準備工作。3、布放抵達布放海域后,利用GPS進行精確定位。工程船頂流微進車,使船位相對固定,并保持吊拖態(tài)勢。(1)標體與錨鏈的對接(a)將吊拖的浮標利用卷揚機收至船邊并固定??;(b)利用卷揚機將與標體連接的錨鏈絞上甲板并固定;(c)將標體的錨鏈端與上述錨鏈一端的肯特扣對接;(d)將錨鏈在標體與船體上分別進行固定。(2)布放錨系利用船上卷揚機和吊機布放錨系,具體如下:利用吊桿將固定于船頭的錨吊至船艏舷外并固定;將卷揚機上的鋼絲繩與錨鏈艙出口處的錨鏈連接并使卷揚機受力,此時可將吊錨的吊鉤解開并移開吊桿;利用卷揚機將錨系緩緩松入水中,根據卷揚機距離船艏大約12米,錨鏈每次松出10米后,將錨鏈受力部分用多道鋼絲繩固定,以防錨鏈失控落海,然后將卷揚機上的鋼絲繩與錨系重新連接,以便再次松出錨鏈;如此重復松出錨系,直至船上留有約一節(jié)的錨鏈;(3)布放浮標利用吊機將船上最后一節(jié)錨鏈吊出船舷外側,并用彈鉤固定在船舷上,解開卷揚機上的鋼絲繩,打開彈鉤,將最后一節(jié)錨鏈放入水中。至此,全部錨系下水,浮標布放完畢。(4)將工程船移至距離布放妥當的浮標約800米的位置(或隨船業(yè)主的指示),利用船上的吊機將裝有釋放器的海床基吊至海面后,打開釋放器,將吊鉤與海床基脫離,完成海床基的布放。整個布放過程需約4-5個小時。大浮標和海床基布放成功后,船只將在布放點停留4—5小時,等待岸上數據中心報告監(jiān)測數據接收情況,如果數據接收結果良好,船只啟航返回,如果未能接收到數據,將由業(yè)主隨船人員登標實施檢查。七、工具與材料1、工具與材料(1)拖纜:直徑120mm長度100米的拖纜3條;與標體和船體連接的拖纜端部需要做防護包扎,防止拖帶過程拖纜與標體眼環(huán)或船體的摩擦破斷;(2)鋼絲繩:直徑18mm長度2米和1米的鋼絲繩各4條作固定錨鏈等用;(3)15噸的卸扣:8只;(4)鏈條:直徑10mm長度6米的鏈條6根,用于固定錨鏈;(5)彈鉤:1只;(5)氣割機:1套(6)電焊機:1套(7)碰墊:直徑1.5米的碰墊6個或作碰墊用的粗纜繩;(8)備用繩具:直徑30mm的50米鋼絲繩一條,普通尼龍繩若干;八、拖帶與布放安全保障措施(1)起拖前船上的錨和錨鏈應穩(wěn)妥固定;(2)拖帶時應安排人員隨時注意觀察浮標的拖帶情況,包括拖纜的受力是否均勻;按照《避碰規(guī)則》的要求顯示號燈號型;(3)港內航行時按照要求及時向海事局交管中心報告動態(tài);(4)登標時第一人先登標,穩(wěn)定后第二人才能再登標,且登標的船員應具體指定;(5)每一個步驟必須落實到具體的人員;所有人員必須熟悉自己的工作崗位職責;(6)工程船應準備足夠的碰墊,防止標體與船體直接碰撞;(7)所有現場人員必須穿救生衣戴安全帽;(8)隨時與岸上專家、工程師保持聯(lián)系,及時取得必要的幫助和指示。(9)隨時關注天氣預報。(10)應備有足夠的拖纜,防止拖帶途中拖纜斷裂以便更換;(11)如果拖帶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而無法拖帶,將工程船的錨拋下,再請求支援;(12)如果拖帶過程中遭遇惡劣天氣,可就近選擇避風港避風。(如泉州港,平潭島或福州港);如果在布放過程中遭遇惡劣天氣,可選擇距離布放點最近的平潭島避風。(布放點距離平潭島約65海里)附件4:大浮標回收/布放記錄表大浮標布放情況記錄表海區(qū):調查船:浮標編號開始日期與時間預定布放經緯度開始布放經緯度結束布放經緯度計劃布放水深(米)實際布放水深(米)現場工作情況(氣象、海況)風速:風向:氣溫:氣壓:相對濕度:備注:記錄:校對:負責人:附件5:大浮標海上維修記錄表大浮標海上維修記錄表維修浮標維修時間維護船只更換傳感器更換備件維修前后浮標狀況或數據接收情況海況過程描述:記錄:校對:負責人:附件6:大浮標備品備件清單大浮標備品備件清單序號名稱型號數量1風速風向傳感器美國R.M.Yong公司生產的05106型32氣溫傳感器美國R.M.Yong公司1氣壓傳感器美國R.M.Yong公司生產的60202型3濕度傳感器美國R.M.Yong公司14波浪傳感器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所生產的加速度計式波浪傳感器15海流傳感器SONTEK公司250KADP16溫鹽傳感器日本ALEC公司COMPACT-CTW型17太陽能電池板原廠配套38蓄電池原廠配套19錨燈原廠配套1附件7:大浮標比測實施方案范本大型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比測實施方案為了評估“十一五”大浮標傳感器在海上觀測數據的質量,受福建省海洋與漁業(yè)局的委托,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將對福建“863”大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進行對比觀測工作。為了更好地完成福建“863”大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的對比觀測工作,特制訂本實施方案。對比觀測海域為臺灣海峽中部和南部海域,站號為DFB1和DFB2,即靠近大浮標布放點。對比觀測要素:表層海水溫度、鹽度、海流剖面、5.5米層海流、氣象要素(風速、風向、氣溫、氣壓和相對濕度)和波浪要素。對比觀測船只為“延平2號”科學調查船,采用的儀器與設備有:SBE911CTD、船載ADCP、RCM9型安德拉海流計、XZC5-1型船舶自動氣象儀等。比測時間預定于11月中下旬日開始。調查人員將嚴格按照《海洋調查規(guī)范》等相關規(guī)范和規(guī)程的要求進行操作,以保證調查資料的可靠性。1.目的福建“863”大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是福建示范區(qū)潛標、浮標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福建省環(huán)境保護、海洋開發(fā)、國民經濟建設及海洋管理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為配合福建“863”大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的布放工作并對其所獲取數據的質量進行分析和評估,利用“延平2號”科學調查船實施定點連續(xù)對比觀測。觀測結果可評估福建“863”大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所獲取數據的質量。2.對比觀測海域和站位對比觀測海域為臺灣海峽中部和南部海域(圖1),站號為DFB1和DFB2(見表1),即大浮標海上布放點附近海域。表1福建“863”大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對比觀測站位表站號經度緯度DFB1118°11.97′E23°38.20′NDFB2119°18.00′E24°28.00′N圖1福建“863”大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對比觀測站位示意圖3.對比觀測要素福建“863”大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的觀測要素為:表層水溫、鹽度、海流剖面、波浪和海面氣象。其中海流剖面有流速、流向,第1層為水下5.5米,每層間隔5米;波浪有波高、周期、波向;海面氣象有風速、風向、氣溫、氣壓、相對濕度。所有要素每小時觀測1次,波浪觀測時間長度為20分鐘。對比觀測要素和使用儀器見表2。表2比測內容和使用儀器序號項目使用儀器1表層溫鹽SBE25CTD或SBE911CTD2海流剖面300KHz船載ADCP45.5米RCM9型安德拉海流計5氣象要素XZC5-1型船舶自動氣象儀6波浪要素人工觀測4.對比觀測方法4.1表層水溫、鹽度表層水溫、鹽度比測使用SBE25CTD(或SBE917PlusCTD)進行比測,每小時觀測1次,觀測深度與監(jiān)測浮標的表層水溫、鹽度探頭的深度一致,觀測時間長度為48小時。4.2海流剖面海流剖面對比觀測使用WMH-300KHz船載ADCP進行比測,觀測層次調整與監(jiān)測浮標的海流剖面觀測層次一致。由于監(jiān)測浮標的海流剖面第1層為水下5.5米,而WMH-300KHz船載ADCP第1層為水下7米,因此增加RCM9型安德拉海流計在5.5米的觀測。海流剖面觀測要素為流速、流向。每小時觀測1次,觀測時間長度為48小時。4.3海面氣象海面氣象比測使用XZC5-1型船舶自動氣象儀進行比測,海面氣象觀測要素為風速、風向、氣溫、氣壓、相對濕度。每小時觀測1次,觀測時間長度為48小時。4.4波浪波浪比測采用人工目測的方法,由具有豐富海上工作經驗的科研調查人員進行現場觀測。波浪觀測要素為波高、周期、波向。每小時觀測1次,只在白天觀測,觀測時間長度為48小時。如果條件允許,可采用波浪騎士進行波浪比測。5.航次安排5.1比測船只對比觀測船只采用福建省海洋研究所的“延平2號”科學考察船。5.2航次準備(1)出海前必須準備好所有調查儀器設備、耗材、觀測記錄表、勞保用品和生活物資。(2)為了確保本航次比測工作能順利完成,必須對“延平2號”調查船和所有觀測儀器設備進行檢修。(3)對參加比測工作的科研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含:(A)現場調查儀器操作使用和資料處理技術培訓;(B)質量控制與管理培訓;(C)海上調查安全教育與培訓。5.3時間與進度安排預定于2007年11月中下旬實施,從廈門港起航,先進行DFB1站大浮標對比觀測,在進行48小時的對比觀測后,調查船航渡到DFB2站進行另外一個大浮標的對比觀測,在完成48小時的對比觀測后,調查船返回廈門港。整個海上對比觀測時間約7天。資料處理在海上調查工作結束后2周內完成,航次報告和比測結果分析報告在海上調查工作結束后4周內完成。6.組織機構與人員安排成立調查隊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船長、調查隊隊長組成。調查人員共7人,分別是:陳航宇(隊長)、黃獎、周喜武、葛勇、曾明章、李建民、蔡尚湛。7.質量控制與措施(1)成立質量控制小組,由黃獎、周喜武、葛勇組成,葛勇任組長。周喜武為CTD觀測負責人;葛勇為ADCP觀測負責人;黃獎為海面氣象和波浪觀測負責人。(2)調查人員要嚴格按照《海洋調查規(guī)范》等相關規(guī)范和規(guī)程的要求進行操作。(3)認真填寫各種觀測記錄表,做好原始數據的備份。(4)如果發(fā)現數據異常,必須馬上重新觀測。8.安全保障為了保證本航次海上調查人員、船只和儀器設備的安全,將在海上調查開始之前對參加海上調查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演練。在調查隊中設立安全監(jiān)督員,由陳航宇擔任,全面負責海上調查的安全工作。安全監(jiān)督員應全面檢查和監(jiān)督本安全工作準備情況,查找可能的安全隱患,并向船長提出應采取的措施,同時提醒相關作業(yè)人員,保證人員與儀器設備的安全。所有參加海上調查的人員均需購買保險。9.成果提交(1)對比觀測數據報告;(2)福建“863”大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對比觀測航次報告。(3)福建“863”大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浮標對比觀測分析報告。附件8:大浮標值班記錄表大浮標數據接收監(jiān)控值班日志表日期:年月日時間:值班人員:天氣:值班時間值班項目上午下午備注網站是否有數據工作站接收到的數據是否正常接收軟件運行情況是否出現報警信號及報警類型數據質量情況附件9:大浮標數據資料使用申請表大浮標數據及成果使用申請表申請人基本情況名稱地址郵政編碼聯(lián)系電話專管員姓名身份證號碼經辦人姓名身份證號碼申請使用監(jiān)測數據資料及成果的相關內容數據及成果名稱種類、范圍使用目的申請人承諾一、對所提供的申請材料實質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二、使用數據及成果資料符合國家的保密管理規(guī)定,不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 三、數據及成果資料存放設施與條件,符合國家保密、消防及檔案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和要求,并建立了完善的數據資料及成果保密內部管理制度; 四、不擅自復制、轉讓或者轉借數據資料及成果;五、保證本單位與所管理的數據保管人及使用人對所獲數據謹慎、妥善持有、嚴格保密,保證不有償或無償轉讓所獲數據,以及由這些數據經單位換算、介質轉換或者量度變換后形成的新的數據,也不將這些數據進行任何形式的國際合作或交換及用于經營性活動,并承擔因本方造成任何形式數據泄露的一切責任;六、保證對所獲數據嚴格按照申請范圍內使用,在所獲數據基礎上所產生的所有成果發(fā)表均注明資料來源為“863福建示范區(qū)”,保證不用于外部使用或向外分發(fā)的數據庫、產品和服務的一部分,也不間接用作生成其他成果的基礎。單位負責人簽字:(公章)年月日審批備注使用期限:用至年月止。注:"專管員姓名"欄,須經本單位保管部門專管員簽字。生態(tài)浮標運行管理工作制度第一章總則1.1建設海上生態(tài)浮標是海洋觀測的基本任務之一。其目的是為海洋環(huán)境預報、預防和減輕海洋自然災害、開發(fā)海洋、科學研究和國防建設提供長期、連續(xù)的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資料。1.2本制度所指的生態(tài)浮標,是指福建省海洋預報臺布設在福建沿岸的8套生態(tài)浮標,分別是福鼎崳山、霞浦北礵、連江黃岐、平潭澳前、莆田湄洲灣、泉州大墜島、東山灣、東山馬鑾灣(詳見附件1)。1.3為明確我臺和有關單位在生態(tài)浮標管理工作中的職責,保證生態(tài)浮標長期穩(wěn)定運行,特制定本工作制度。1.4本制度是生態(tài)浮標管理工作的依據,有關部門、單位和人員都必須嚴格遵照執(zhí)行。第二章管理體系2.1生態(tài)浮標實行省海洋預報臺、基層管理單位(閩東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和廈門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二級管理。2.2福建省海洋預報臺負責生態(tài)浮標的統(tǒng)一協(xié)調管理,為主負責生態(tài)浮標的業(yè)務管理、大修保養(yǎng)、海上作業(yè)的組織協(xié)調和在位浮標的動態(tài)監(jiān)視?;鶎庸芾韱挝煌瓿缮鷳B(tài)浮標的日常維護管理和業(yè)務運行工作。2.3國家海洋技術中心、YSI公司等儀器供應商負責生態(tài)浮標運行中故障維修、運行管理人員技術培訓并在生態(tài)浮標回收、布放、大修等關鍵過程給予技術支持。第三章管理單位職責3.1福建省海洋預報臺職責。3.1.1按統(tǒng)一規(guī)劃、分級管理、互相協(xié)作、分工負責的原則,對生態(tài)浮標業(yè)務運行和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提出決策性意見,并負責協(xié)調落實。3.1.2負責制訂生態(tài)浮標目標管理、工作方針、規(guī)劃和措施,協(xié)調基層管理單位有效開展維護管理,保證預期目標的實現。3.1.3制訂生態(tài)浮標年度工作計劃,并向基層單位下達有關工作計劃。3.1.4組織生態(tài)浮標運行全過程的質量監(jiān)督和宏觀控制。3.1.5綜合編制生態(tài)浮標年度執(zhí)行報告,總結每年計劃完成情況,對生態(tài)浮標的運行作出評價。3.1.6及時掌握海上浮標的位置和工作狀態(tài)。3.1.7負責與基層管理單位簽訂生態(tài)浮標運行管理協(xié)議。3.1.8負責把握各生態(tài)浮標海上工作時限,并組織開展浮標回收大修保養(yǎng)工作,清洗標體、去除舊漆、重新油漆、更換犧牲陽極、更換受損傳感器及相關配件、重新檢定各傳感器,完成浮標大修保養(yǎng)后再組織布放到原工作海域。3.1.9負責建立生態(tài)浮標備品備件庫,并在年度預算和采購計劃中予以列支。3.1.10實時監(jiān)控浮標觀測資料的質量,發(fā)現異常,應及時通知基層管理單位實施維護,若發(fā)生設備故障的,則立即通知該浮標設備供應商派人前來維修。3.1.11負責保管接收的觀測資料。定期制作有效資料接收率統(tǒng)計報表。3.1.12認真填寫值班日記和各類報表,建立生態(tài)浮標資料檔案。3.1.13負責組織基層單位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3.2基層管理單位職責。3.2.1基層管理單位為國家海洋局閩東監(jiān)測中心站和廈門監(jiān)測中心站,閩東中心站負責福鼎崳山、霞浦北礵、連江黃岐3個生態(tài)浮標的日常維護管理;廈門中心站負責平潭澳前、莆田湄洲灣、泉州大墜島、東山灣、東山馬鑾灣5個生態(tài)浮標的日常維護管理,兩家單位應貫徹福建省海洋預報臺訂的有關規(guī)劃、措施和規(guī)定;完成生態(tài)浮標的日常工作,保障浮標正常、連續(xù)運行。3.2.2制訂本單位所負責管理生態(tài)浮標的年度運行管理工作計劃,并負責組織實施。3.2.3負責落實生態(tài)浮標安全看護人員,實施全天候實時看護,填報生態(tài)浮標月看護報告并于每月5日前將上一月看護報告上報給省海洋預報臺。(看護報告詳見附件2)3.2.4負責生態(tài)浮標的常規(guī)維護,在每年的3-10月赤潮高發(fā)期內應保障每周最少維護一次,在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2月每月最少維護2次,清洗、校準相關探頭,保障觀測數據的穩(wěn)定可靠。3.2.5負責落實生態(tài)浮標實時資料的實時傳輸,建立數據通訊相關檔案,及時繳清通訊費用。3.2.6負責落實生態(tài)浮標日常維護作業(yè)漁船及和應急作業(yè)船只,制定浮標突發(fā)事故應急預案。在生態(tài)浮標出現移位、脫錨等突發(fā)情況,應盡快組織應急船只前往拖帶處置;若發(fā)生航標燈失靈等情況,應及時報告省海洋預報臺,并購置簡易電池錨燈,派員出海將簡易錨燈綁在浮標上,由省海洋預報臺組織修復后再行替換;若發(fā)生數據中斷情況(非通訊欠費原因),應及時通過省海洋預報臺,并馬上落實浮標在位情況,在省海洋預報臺組織修復前應加強對該浮標的在位情況監(jiān)控。3.2.7各基層管理單位于每年一月底將上一年度生態(tài)浮標運行管理情況以“年度執(zhí)行報告”形式上報福建省海洋預報臺。年度執(zhí)行報告應含下列內容:生態(tài)浮標的完好率、在位天數(無故障天數)、生態(tài)浮標作業(yè)船只出航天數;生態(tài)浮標在位工作情況和損壞情況及原因;巡視及維修情況;岸站有效資料的接收情況;資料的傳輸和使用情況;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等。3.3生態(tài)浮標技術保障單位。3.3.1生態(tài)浮標的技術保障單位為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和YSI儀器公司,其中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負責霞浦北礵、連江黃岐、平潭澳前和泉州大墜島4個生態(tài)浮標的技術保障,YSI儀器公司負責福鼎崳山、莆田湄洲灣、東山灣和東山馬鑾灣4套生態(tài)浮標的技術保障。3.3.2兩家技術保障單位分別負責對相應的浮標基層管理單位的技術人員實施技術培訓,培訓工作由省海洋預報臺組織實施,兩家技術保障單位在授課等技術保障方面予以支持。3.3.3技術保障單位應建立各浮標應急響應機制,明確響應時間和人員保障,在發(fā)生設備故障后48小時內到現場實施故障維修。在設備質量保證期內應無償實施修復,在設備質保期后由省海洋預報臺負責更換的硬件費用及人員差旅費。3.3.4在實施生態(tài)浮標回收、大修保養(yǎng)、布放等關鍵過程,技術保障單位應派員予以技術協(xié)助。3.3.5在備品備件配備上,技術保障單位應根據各浮標運行狀況,提出合理的備品備件建議,提交給省海洋預報臺,同時在易損探頭和損耗配件方面按合理價格予以供應。第四章生態(tài)浮標驗收和使用4.1已完成鑒定和技術驗收的新研制生態(tài)浮標,福建省海洋預報臺接收時,必須編寫“浮標接收情況”,經批準方可投入生態(tài)浮標業(yè)務運行。4.2生態(tài)浮標接收情況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4.2.1業(yè)務試驗運行情況。包括浮標系統(tǒng)和岸站運行情況和現狀;實時資料和非實時資料接收、記錄、處理和應用情況。4.2.2按相關文件應配套的設備和零部件的現實狀況。4.2.3浮標出廠證明、各傳感器檢定書、浮標使用說明等有關存檔文件及目錄清單。4.2.4技術保障條件落實情況。第五章浮標安全保障工作5.1安全和動態(tài)監(jiān)視。5.1.1為保護生態(tài)浮標的安全,省海洋預報臺應與地方政府和當地漁政部門協(xié)商,共同做好海上浮標的保護工作。5.1.2生態(tài)浮標布放后,局主管部門應及時向當地港監(jiān)申報發(fā)布航行警告和航海通告。5.1.3當生態(tài)浮標出現移位、脫錨、航標燈失靈等有礙航行安全的情況時,省海洋預報臺應及時聯(lián)系發(fā)布無線電航行警告。5.1.4基層管理單位在可能發(fā)生浮標移位或發(fā)現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向省海洋預報臺報告,并繼續(xù)嚴密監(jiān)視浮標動態(tài),必要時派應急船只去現場查明情況,并視情況進行適當的應急處置。5.1.5發(fā)生生態(tài)浮標漂移、被破壞等重大事故時,省海洋預報臺應及時派相關人員實施回收。5.2作業(yè)安全。5.2.1基層管理單位要周密地制訂生態(tài)浮標各項運行維護作業(yè)計劃,形成“浮標作業(yè)安全細則”,實施中作業(yè)人員應嚴格按作業(yè)規(guī)范要求操作。5.2.2進行生態(tài)浮標維護作業(yè)時,必須聽從現場揮員的指揮,并有專人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5.2.3基層管理單位應根據生態(tài)浮標作業(yè)的實際需要,為作業(yè)人員配備必要的勞保用品。5.2.4生態(tài)浮標拖帶和船運作業(yè)應嚴格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航行中須安排值班人員監(jiān)視浮標。5.2.5海上作業(yè)一般應在海況條件良好(海況不超過三級)的情況下進行。如在海況條件較差而又必須作業(yè)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周密的方案,保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第六章保養(yǎng)、維修和傳感器檢定6.1海上維修及回收維護、檢修。6.1.1生態(tài)浮標的海上維修及回收維護、檢修工作由省海洋預報臺組織實施,技術保障單位和基層管理單位予以必要的配合和技術保障。6.1.2生態(tài)浮標一般每兩至三年(視浮標運行狀況)進行回收維修,回收后,應及時對其殼體、儀器、接插件、結構件及系留系統(tǒng)進行嚴格檢查,并對各部分進行清洗、噴涂、檢測、修理與更換。6.1.3嚴重損壞的浮標回收后,應根據損壞情況制訂維修計劃,并組織實施。中修或大修可送制造單位或具備能力的單位進行。6.1.4應詳細記錄浮標在海上使用后各部分的狀態(tài)、各部分檢查結果、保養(yǎng)內容、保養(yǎng)后各部分的狀態(tài)及性能評價和維修工作內容,并存入浮標檔案。6.2傳感器保養(yǎng)和維護。6.2.1生態(tài)浮標各傳感器探頭的標定、保養(yǎng)和一般性維修由基層單位承擔。6.2.2在3-10月份赤潮暴發(fā)季節(jié)每周至少一次對傳感器進行標定和清洗工作,其它月份每月至少進行兩次標定和清洗工作,標定的結果上報局主管部門,并存入浮標檔案。探頭的保養(yǎng)和維護⑴電導率/溫度探頭電導率電極允許液體流經的通道口必須定期清洗。如果有沉淀物形成于電極上,可能需要用強力洗潔劑和刷子去清除。清洗后,用校準標準溶液檢查電導池的靈敏度。探頭的溫度傳感器部分不需保養(yǎng)。⑵溶解氧探頭首先用鏡頭紙仔細擦干探頭的頂端。第二步,使探頭處于垂直位置,用拇指拿細砂輪沿平行于探頭金電極表面方向打磨(位于兩個銀制電極之間)。這個動作類似滑火柴,通常用細砂輪打磨10-15下就可以將銀制電極上的黑色沉淀物去除掉。但在特別情況下您需要更多次打磨才能更新銀電極表面。在完成打磨過程后,反復用干凈水沖洗探頭并用鏡頭紙擦干探頭表面以去除細砂輪留下的沙礫。清洗干凈后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完全底的沖洗探頭頂端然后安上新的薄膜。⑶pH和6565/6566pH-ORP組合探頭從多參數儀主機上將探頭拆下來。首先,用干凈水和潔凈的軟布,鏡頭紙,或棉簽去除玻璃泡(6561和6565)和白金(6561)上所有的異物。然后使用濕棉簽仔細的清洗去除任何堵塞傳感器參考電極連接點的異物。⑷深度傳感器注射器充滿干凈水后,將注射器的尖端探入其中的一個孔并逐漸地將水打入壓力接口。并保證這些水從另一個孔流出,繼續(xù)沖洗壓力排液口直到流出來的水干凈為止。⑸濁度/葉綠素濁度探頭需要很少的維護。在每次使用后,要檢查探頭頂端的光學表面上是否有污垢,如果需要,請使用潮濕的鏡頭紙輕輕的擦拭探頭表面。應根據使用情況定期的更換清潔刷。⑹多參數儀主機探頭接口每次安裝,卸下或替換探頭時,最重要的一點是拔掉探頭或探頭端口保護塞之前需將整個多參數儀主機和所有的探頭徹底干燥。這樣可以防止水浸入接口。⑺電纜連接器端口當和多參數儀主機通訊時,電纜連接器端口在多參數儀主機的頂端應該是一直被隱蔽著的。電纜應該安裝并固定在一個穩(wěn)定的位置處。當通訊電纜不再與電纜連接器端口連接時,儀器附帶的封閉塞應該牢固的放置在端口上。如果有濕氣進入連接器,使用壓縮空氣、干凈的布或紙巾完全干燥連接器。6.3傳感器檢定。6.3.1生態(tài)浮標回收后,傳感器應按規(guī)定的檢定周期送計量站和其他檢定單位檢定,檢定合格者方可再次使用。6.3.2修復后的傳感器必須送檢。6.3.3檢定結果和證書應存入浮標檔案。第七章備品備件管理7.1省海洋預報臺應備一定數量的備用生態(tài)浮標傳感器備件以及易損零部件備件,及時檢定,由專人妥善保管,使其保持良好狀態(tài)。7.2回收后的生態(tài)浮標零部件,經保養(yǎng)維修、檢查后分類入庫。第八章資料管理8.1實時資料的傳輸。8.1.1基層管理單位要保障實時資料通信渠道的暢通。8.1.2省海洋預報臺數據中心要保障實時資料的接受暢通。8.2實時資料的質量控制。省海洋預報臺應對接收到的實時資料進行質量控制,安排數據值班人員查看數據接收情況,數據應用人員實時把握數據質量狀況,并填寫數據值班情況表。8.3資料保管和使用。各資料保管單位要按存檔要求妥善保管各類資料。在貯存和運輸過程中,應嚴格防盜、防火、防潮、防污染。附件1:福建沿海生態(tài)浮標信息匯總表福建沿海生態(tài)浮標信息匯總表編號類型生產廠家投入時間布放地點經緯度觀測要素觀測設備數據傳輸方式數據傳輸時次運行管理單位負責人及聯(lián)系方式6200(東山)生態(tài)浮標美國YSI公司2005年9月29日23°46.06′N,117°30.71′E表層水溫、鹽度、pH、溶解氧、葉綠素a、濁度、氧化還原電位YST6600多參數水質監(jiān)測儀GPRS0.5小時/次福建省海洋預報臺張友權0591--878787326201(湄洲)生態(tài)浮標美國YSI公司2005年11月24日25°11.24′N,118°59.59′E表層水溫、鹽度、pH、溶解氧、葉綠素a、濁度、氧化還原電位YST6600多參數水質監(jiān)測儀GPRS0.5小時/次福建省海洋預報臺張友權0591--878787326202(崳山)生態(tài)浮標美國YSI公司2005年11月22日26°56.69′N,120°18.60′E表層水溫、鹽度、pH、溶解氧、葉綠素a、濁度、氧化還原電位YST6600多參數水質監(jiān)測儀GPRS0.5小時/次福建省海洋預報臺張友權0591--878787328200(北礵)生態(tài)浮標國家海洋技術中心2008年4月12日26°41.58′N,120°20.46′E風速、風向、氣壓、氣溫、相對濕度、表層水溫、溶解氧、pH、鹽度、氧化還原電位、濁度、葉綠素a、表層流速、表層流向風速傳感器、氣壓傳感器、溫濕傳感器、水質傳感器、海流傳感器、攝像探頭GPRS/CDMA雙通訊1小時/次福建省海洋預報臺張友權0591--878787328201(連江黃岐)生態(tài)浮標國家海洋技術中心2007年11月17日26°23.11′N,119°55.61′E風速、風向、氣壓、氣溫、相對濕度、表層水溫、溶解氧、pH、鹽度、氧化還原電位、濁度、葉綠素a、表層流速、表層流向同上GPRS/CDMA雙通訊1小時/次福建省海洋預報臺張友權0591--878787328202(泉州大墜島)生態(tài)浮標國家海洋技術中心2008年12月3日24°49.37'N118°45.83'E風速、風向、氣壓、氣溫、相對濕度、表層水溫、溶解氧、pH、鹽度、氧化還原電位、濁度、葉綠素a、表層流速、表層流向風速傳感器、氣壓傳感器、溫濕傳感器、水質傳感器、海流傳感器、攝像探頭GPRS/CDMA雙通訊1小時/次福建省海洋預報臺張友權0591--878787328203(平潭)生態(tài)浮標國家海洋技術中心2008年12月1日25°28.19’119°51.69’風速、風向、氣壓、氣溫、相對濕度、表層水溫、溶解氧、pH、鹽度、氧化還原電位、濁度、葉綠素a、表層流速、表層流向風速傳感器、氣壓傳感器、溫濕傳感器、水質傳感器、海流傳感器、攝像探頭GPRS/CDMA雙通訊1小時/次福建省海洋預報臺張友權0591--878787328204(馬鑾灣)生態(tài)浮標加拿大AxysEnvironme-ntalSystems2008年1月22日23°42.66′N117°30.28′E風速、風向、氣壓、氣溫、相對濕度、表層水溫、溶解氧、pH、鹽度、氧化還原電位、濁度、葉綠素a、流速、流向、波高、波向、波周期風速傳感器、氣壓傳感器、溫濕傳感器、水質傳感器、海流傳感器波浪傳感器GPRS/CDMA雙通訊1小時/次福建省海洋預報臺張友權0591--87878732附件2:生態(tài)浮標看護月報告表生態(tài)浮標看護月報告表站名:___________________(公章)______年____月日期儀器運行情況備注正常不正常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備注:儀器運行包括浮標位置、標體外觀、球體狀況、錨燈、數據接收情況等,根據看護情況在正常和不正常欄上“√”,如不正常應在備注欄中備注具體問題。附件3:生態(tài)浮標運行情況月報告表生態(tài)浮標運行情況月報告表站名:___________________(公章)______年____月儀器名稱儀器工作情況不正常情況說明正常天數不正常天數電導/溫度探頭溶解氧探頭葉綠素探頭濁度探頭pH探頭營養(yǎng)鹽探頭風速/風向儀太陽能電池采集器電池通信系統(tǒng)備注站領導:____________填報人:______________校對人:____________填報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附件4:生態(tài)浮標回收/布放記錄表生態(tài)浮標布放情況記錄表海區(qū):調查船:浮標名稱開始日期與時間預定布放經緯度開始布放經緯度結束布放經緯度計劃布放水深(米)實際布放水深(米)現場工作情況(氣象、海況)風速:風向:氣溫:氣壓:相對濕度:備注:記錄:校對:負責人:附件5:生態(tài)浮標出海維護/維修記錄表生態(tài)浮標出海維護/維修記錄表站名:___________________(公章)______年___月日維護/維修浮標維護/維修時間作業(yè)船只更換傳感器/備件維護/維修內容維護/維修前后浮標狀況或數據接收情況海況過程描述:記錄:校對:負責人:附件6:生態(tài)浮標數據值班記錄表生態(tài)浮標數據接收監(jiān)控值班日志表日期:年月日時間:值班人員:天氣:值班時間值班項目上午下午備注網站是否有數據工作站接收到的數據是否正常接收軟件運行情況是否出現報警信號及報警類型數據質量情況附件7:基層管理單位聯(lián)系表福建沿海生態(tài)浮標基層管理單位聯(lián)系表管理單位生態(tài)浮標聯(lián)系人聯(lián)系電話Email閩東中心謝祖信科djczx@163.com三沙站福鼎崳山繆斌站phyybt@163.com北礵站霞浦北礵陳本清站江站連江黃岐章德傳站jjcz@163.com任坤副站門中心陳宇東科mywk@126.com崇武站莆田湄洲灣張錫培站yd8162@163.com泉州大墜島東山站東山灣朱秀平站ongshanzhan@126.com東山馬鑾灣林海潭站平潭澳前林同勇站波雷達站運行管理工作制度第一章總則1、本制度所指的地波雷達站,為福建省海洋與漁業(yè)廳建在福建東南沿海相距近100km的龍海縣流會鎮(zhèn)海角的龍海高頻地波雷達站(24o16.2’N,118o08.3’E)和東山縣冬古巖仔圓錐角的東山高頻地波雷達站(23o39.4’N,117o29.22、地波雷達站運行管理工作由福建省海洋預報臺組織開展,在人員、運行經費上予以保障,具體工作由省海洋預報臺觀測保障科負責實施。雷達站的運行值守由廈門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下屬的東山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實施。3、本著“長期、穩(wěn)定、有效”的原則開展地波雷達站運行管理工作,采取各種手段保障地波雷達站的長期穩(wěn)定運行,獲取可靠的觀測數據,為海洋預報提供有效的基礎數據支持。第二章地波雷達站日常業(yè)務工作制度4、雷達站運行需嚴格按照制定的《雷達站值班制度》、《機房管理制度》、《數據保密及數據備份制度》和《雷達站防潮防臺工作制度》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5、協(xié)助中船重工388廠與武漢大學來閩對雷達設備維修、維護對接工作,及時將他們到站工作情況書面報告管理站(東山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下同)及觀測保障科(福建省海洋預報臺,下同)。6、雷達設備出現故障后,雷達站應及時報告管理站同意登記后,再聯(lián)系中船重工388廠或武漢大學診斷解決故障(包括遠程診斷解決),并積極配合他們解決故障。及時將故障問題及處理情況反饋管理站及觀測保障科。7、任何單位或個人進入雷達站需先報告管理站,并需通過管理站或觀測保障科同意方可進入,雷達站需在值班日志中登記。8、臺風影響福建期間,由管理站站領導通知雷達站按《雷達站防潮防臺工作制度》進行值班。9、每年1月15日前需要向觀測保障科提交雷達站去年的運行情況報告,報告中需含東山、龍海高頻地波雷達OSMAR071運行記錄表與雷達站故障情況統(tǒng)計表(詳見附件1、2)。10、每周五需用移動硬盤將雷達原始采樣數據及一級產品數據進行備份,并填好雷達采樣數據備份情況表(詳見附件3)。雷達站需負責保管好雷達備份數據(含前期光盤刻錄數據)。11、雷達站需將雷達采樣數據備份到移動硬盤中,并按實填好雷達站原始數據備份情況匯總表(詳見附件4)。每年6月15日、12月15日前需將雷達備份數據通過移動硬盤提交給觀測保障科。12、每天需參照“東山、龍海地波雷達站值班日志(詳見附件5)”上時間安排,按時查看雷達系統(tǒng)運行情況及數據傳輸情況,臺風期間查看頻率加密,每隔1小時查看一次。13、雷達站每周一將雷達站運行情況周記(詳見附件6)匯總到管理站審閱后,再由管理站在周二前統(tǒng)一發(fā)給觀測保障科。14、雷達站如出現每天海流數據小等于120場(即雷達停機4小時及以上)時,雷達站需每周一獨立文字報告給管理站,并由管理站站審閱后與周記一并匯總給管理站。15、雷達站每周一需將OSAMR2003帶電運行4小時并在日志中記錄。16、雷達站需按“東山、龍海雷達站備用電源操作注意事項”(附件7)使用發(fā)電機及保養(yǎng)UPS電源,并在日志中記錄。17、管理站應完善雷達站人員考核及獎勵制度,主要從日常值班(含按時傳輸數據)、故障查看及排除情況、業(yè)務能力掌握熟練程度及交辦工作響應與完成情況等方面考核。18、其他管理站或觀測保障科交辦的事。第三章地波雷達站值班制度19、值班采用雙人制,并明確主副班,副班即為隔日的主班。20、主班負責雷達站當日的各項工作,填寫值班日志,副班配合主班工作。21、每日的18:00為交接班時間,主班交班前必須做好衛(wèi)生工作,并將儀器設備運行情況登記及轉告副班。22、值班人員休息前必須關好門、窗、水、電,完成對儀器設備的巡視工作。23、雷達站必須保證人員24小時在崗值班。夜間值班人員必須在18:00前到站,夜間值班期間不得擅自離開本站,非特殊情況擅自離開的,一經發(fā)現必須嚴肅處理,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其相關責任。24、夜間值班如遇突發(fā)事件,必須報告有關部門,同時報告有關領導,在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必要的防范。第四章地波雷達站機房管理制度25、定期清潔機房衛(wèi)生,保持機房整潔,嚴禁在機房內吸煙、飲食、喧嘩。26、非本站人員未經允許,嚴禁進入機房。27、嚴格按照規(guī)定程序操作儀器設備,注意儀器設備工作狀態(tài)。28、雷達設備正常情況下必須24小時開機,可視情況關閉顯示器電源。停電期間,需及時發(fā)電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行。29、雷達設備專用微機不得安裝、運行其他軟件,專用線路不得他用。除安裝雷達設備相關軟件及備份數據外,不得接入任何移動存儲設備。30、在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不得修改已設定的系統(tǒng)參數,若的確需要,應盡量避開在數據上傳時修改,并做好詳細記錄。31、定期對微機進行病毒在線更新及檢查,發(fā)現病毒要及時報告,并在技術負責人指導下清除病毒。32、每周五進行數據備份,每月中旬進行檢查、保養(yǎng)雷達設備,并做好詳細記錄。33、如遇突發(fā)事件,應立即退出程序、關機,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并及時報告。34、認真填寫每日值班工作日記。第五章地波雷達站防潮防臺工作制度35、臺風季節(jié)防潮防臺工作由管理站站領導統(tǒng)一組織指揮,工作人員要各司其職,團結一致,投入防潮防臺工作。36、臺風影響前要著重對雷達設備(含天線)、計算機、發(fā)電機(含汽油)、ups電源、通信儀器(含cdma無線卡)、值班樓和其他附屬安全設施進行認真檢查,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加強對雷達觀測、數據傳輸檢查、人員安全教育及應急措施進行學習。37、臺風影響期間要加強值班,人員要全部到崗、隨時保持同管理站站領導聯(lián)系,人員請假需要得到該站領導的批準。38、當臺風在24小時內可能在本地或本地附近登陸,全體人員要堅守崗位,堅持正副班制度,要嚴格執(zhí)行各種規(guī)章和操作規(guī)程,在保證人員安全的前提下保證各種儀器正常運轉,采取各種手段,取全、取準各種數據,保證網絡暢通,并及時將出現的問題報告管理站站領導及觀測保障科。39、臺風過后,要及時對設備、儀器、站房內外進行全面檢查、清潔、修復、恢復正常工作;對受損情況詳細統(tǒng)計記錄,并按規(guī)定盡快上報;同時要對本次臺風過程進行總結,對出現問題,要分析原因,對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要加以完善。第六章地波雷達站數據保密及備份制度40、嚴禁非福建省海洋預報臺及雷達站相關工作人員的其它單位或人員擅自查閱、復制雷達數據。合作單位或個人需向福建省海洋預報臺提交雷達數據申請并批復后方可查閱、復制雷達數據,查閱與復制時應有雷達站相關工作人員在旁監(jiān)督并自覺遵守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41、禁止泄露、外借和轉移雷達數據信息。不得隨意更改雷達數據。42、每周五當班人員備份及存放數據,并填好雷達站數據備份情況表,確保系統(tǒng)一旦發(fā)生故障時能夠快速恢復,備份數據不得更改。43、備份的數據必須指定專人負責保管,由相關工作人員按規(guī)定的方法同數據保管員進行數據的交接。交接后的備份數據應在指定的數據保管柜或指定的場所加密保管。44、每年6月15日、12月15日前45、備份數據資料保管地點應有防火、防熱、防潮、防塵、防盜設施。第七章地波雷達數據海上對比觀測46、地波雷達數據海上對比觀測工作由福建省海洋預報臺根據雷達運行狀況及數據應用需求不定期組織實施,比測工作要組織有一定科研力量的技術團隊具體承擔,布放前要制定實施方案,比測時需在雷達監(jiān)測系統(tǒng)有效覆蓋區(qū)范圍內,采用相似儀器進行同步觀測,完成比測后編制比測報告,評估地波雷達觀測數據質量,為接下來的數據應用提供指導和參考。比測實施方案范本詳見附件8。附件1:地波雷達站運行記錄表雷達站月統(tǒng)計報表(年月)日期有效性(場數/數據獲取率)可靠性(小時%)故障統(tǒng)計流場風場浪場數據丟失原因工作時間工作比正常停機停機原因故障次數故障原因月平均小計附件2:地波雷達站故障情況統(tǒng)計表年雷達站故障情況統(tǒng)計表序號硬件故障原因次數故障時間段123456序號軟件故障原因次數故障時間段123458注:內容包括配套的ups、發(fā)電機、電腦、電纜以及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等附件3:地波雷達站采樣數據備份情況表雷達站年月份采樣數據備份情況表原始數據一級數據備份人校核人備份日期備注日期雷達采樣數據(RadarSampleXX.ff2)數量通道校準結果數據(ChanAPCali.ff2)海態(tài)結果數據(SeaState.ff2)雷達采樣參數數據(RadarParams.ff2)噪聲數據(NoiseData.ff2)流場風場浪場說明1:“硬盤備份內容”該項填寫實際采集數據的情況,如:“00-23”或“00-09,12-23”或“12、20”等。
正常情況下,雷達采樣數據為“00-23”。
2:“√”表示該項有備份,“×”附件4:地波雷達站原始數據備份情況匯總表年雷達站原始數據備份情況匯總表月份備份數據日期數據缺少日期備注123456789101112附件5:地波雷達站值班日志地波雷達站值班日志主班:____________________副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天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觀測時間觀測項目08:0012:0014:0017:0020:00發(fā)射機電壓(27V-29V)功率(150W-250W)溫度(-40C-60C電流(5A-15A屏溫(-40C-60C接收機電壓(正常)溫度(-40C-60C功率(60W-100W)故障號(0)屏溫(-40C-60C計算機A型指示(多普勒譜有.無信號)海態(tài)計算(風,浪.流是否完整)通道計算(是否有結果)數據上傳(是否正常上傳)數據備份全天情況工作頻率:______________MHz;距離分辨率:________________Km全天數據結果徑向流場數:__________________場風場數:______________________場浪場數:______________________場正常共工作:________________小時人員出入備注說明:“√”表示正常、有結果或不改變,“ⅹ”表示異常、無結果或有改變; 異常、無結果或有改變時要說明具體情況。附件6:地波雷達站運行情況周記雷達站運行情況周記(年月日至日,第周)日期內容月日星期一月日星期二月日星期三月日星期四月日星期五月日星期六月日星期日運行結果運行總時間雷達系統(tǒng)故障故障處理情況場地情況備注填表人:填表時間:備注:周記郵件名稱為“站第周運行情況周記”PAGEPAGE72附件7:地波雷達站備用電源操作注意事項地波雷達站備用電源操作注意事項1.新的UPS(C3KS)用于平常使用,并將舊的UPS(C2KS)作為備用使用。新舊UPS需每隔兩個月替換使用兩天。2.長期不使用的UPS,需每隔四個月充電一次;3.正常時,電池每三個月充放電一次;4.停電期間雷達系統(tǒng)的連接方法為:發(fā)電機—穩(wěn)壓器—UPS電源—雷達采樣機及發(fā)射機,同時停電期間需要持續(xù)發(fā)電以維持雷達系統(tǒng)的持續(xù)運行(特別臺風期間)。附件8:地波雷達海上對比觀測實施方案(范本)地波雷達海上對比觀測實施方案福建示范區(qū)地波雷達系統(tǒng)從2005年6月運行以來持續(xù)地工作,經不斷的更新和改進,已成為示范區(qū)立體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主要監(jiān)測手段之一。前期的分析工作已經證明了地波雷達運行的可靠性。而地波雷達反演的觀測要素的誤差仍然沒有得到驗證?!笆晃濉逼陂g地波雷達系統(tǒng)將進入業(yè)務化運行,其有效觀測范圍以及數據的準確性倍受關注。受福建省海洋與漁業(yè)局以及863福建示范區(qū)的委托,在前期研究與分析工作的基礎上,國家海洋局海洋第三海洋研究所制定了地波雷達海上對比驗證的實施方案。一、海上對比觀測實驗目的與工作基礎在福建示范區(qū)高頻地波雷達監(jiān)測系統(tǒng)有效觀測范圍內(主要為海流、海浪獲取率較高的區(qū)域)進行海上對比觀測工作,通過海上實測海流與海浪觀測與同步雷達反演的海流與海浪進行比對,獲得地波雷達系統(tǒng)表層海流與海浪的測量準確度。1.1雷達反演參數信息地波雷達利用雷達遠端站提供的扇形覆蓋區(qū)域內的徑向流的同步觀測在雷達中心站進行合成,得到公共覆蓋區(qū)域的海流。利用任一遠端站或同步觀測提供的海浪浪高,得到雷達中心站的海浪波高,如單一遠端站觀測,其結果為中心站結果;同步觀測則為兩站海浪的算術平均。福建示范區(qū)內的地波雷達系統(tǒng)的雷達遠端站分別設置在東山和龍海(圖中以DOSA和LOHI表示)境內,地波雷達中心站設置在福州。OSMAR071型作為替代原OSMAR2003型的雷達系統(tǒng)于2008年3月底進入福建示范區(qū)運行,在雷達主機的整體化以及雷達天線的小型化都有顯著改善。地波雷達遠端站的采樣點(雷達元)以等間隔的距離(5km)和角度(徑向流1.5°,海浪5°)分辨率在覆蓋海域分布,采樣頻率為每10分鐘一次,合成后的海流和海浪的格點為等經緯度空間分辨率(0.03°×0.03°)分布,采樣間隔同為10分鐘。1.2OSMAR071型地波雷達采樣統(tǒng)計與分析利用2008年4月1—30日的觀測數據,分析了OSMAR071運行采樣情況,對獲取的海流和海浪數據進行了初步評價。圖1為2008年4月份東山和龍海遠端站徑向流和中心站海流每次采樣的樣本數,即兩個遠端站每次采樣的雷達元數和中心站海流的格點數。除了東山站在4月10日、12日和30日分別停電5小時、7小時和12小時外,其余沒有觀測數據時間段是地波雷達系統(tǒng)自身原因造成的。分析表明OSMAR071型雷達系統(tǒng)圖1東山站和龍海站徑向流與中心站海流采樣樣本數變化(東山站4月1日15:20-4月30日23:50;龍海站4月1日00:00-4月30日23:50;中心站4月1日15:20-4月30日23:50)對2008年4月份的海流觀測數據進行統(tǒng)計,定義海流采樣率為格點樣本數與統(tǒng)計期間內雷達理論合成場次的比值,進而確定地波雷達的有效測量范圍,統(tǒng)計分析中不考慮東山三次斷電,認為斷電這段時間的采樣率情況與采樣率一致。圖2所示為海流格點的覆蓋范圍以及格點采樣率分布,不同采樣率以不同顏色示出。圖2中心站海流格點的覆蓋范圍以及采樣率分布(標注兩站半徑為觀測距離150km,200km)圖3為4月份東山和龍海遠端站每次采樣的海浪雷達元樣本數以及中心站合成海浪格點數的變化,圖4給出了遠端站海浪每次采樣的比率(雷達元實際采樣樣本數/理論雷達元(80×180/5.0))以及中心站合成海浪采樣的比率(實際合成的格點數/4月份出現海浪數據的格點數(8850))的變化。由于該地波雷達系統(tǒng)的探測海浪的能力有限,所以單站海浪平均比率分別為東山12%(約350個),龍海9%(約260個)。圖5為中心站合成海浪采樣率的空間分布。圖3東山站和龍海站海浪與中心站合成海浪各次采樣樣數變化(時間序列同圖1)圖4東山站和龍海站海浪與中心站合成海浪各次采樣的比率變化(時間序列同圖1)圖5中心站合成海浪格點的覆蓋區(qū)域與采樣率分布地波雷達的觀測基本覆蓋了臺灣海峽的大部分海域,海流與海浪采樣率較高的區(qū)域集中在東山、龍海兩站的公共覆蓋區(qū)域。表1給出了海流格點采樣率分級的統(tǒng)計結果。雷達海流的覆蓋面積大約為16×105km2。采樣率50%以上的覆蓋區(qū)域被確定為雷達系統(tǒng)觀測的有效觀測范圍,共計1467個格點,占總格點數的8.61%,覆蓋面積大約1.41×10表2為海浪采樣率的分級統(tǒng)計結果,采樣率均在70%以下,大約近50%的海浪格點采樣率在10%以下,其中采樣率50%以上的格點僅占總格點數的14.45%,覆蓋面積大約為1.23×105km表1海流格點采樣率分級統(tǒng)計采樣率格點數格點比例累計比例面積(km2)累計面積(km2)0.9~1.000.00%0.00%000.8~0.93231.90%1.90%3,1013,1010.7~0.83802.23%4.13%3,6486,7490.6~0.73582.10%6.23%3,43710,1860.5~0.64062.38%8.61%3,89814,0840.4~0.54852.85%11.46%4,65618,7400.3~0.45183.04%14.50%4,97323,7130.2~0.35853.43%17.93%5,61629,3290.1~0.28835.18%23.11%8,47737,806<0.113,10176.89%100.00%125,770163,576合計17,039100.00%163,576表2海浪格點采樣率分級統(tǒng)計采樣率格點數格點比例累計比例面積(km2)累計面積(km2)0.9~1.000.00%0.00%000.8~0.900.00%0.00%000.7~0.800.00%0.00%000.6~0.72232.52%2.52%2,1412,1410.5~0.6105611.93%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培訓班開講介紹
- 電話銷售個人工作總結模版
- 第三課時《認識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
- 脈管炎的臨床護理
- 非性病性梅毒的臨床護理
- 采購員試用期工作總結
- 消防安全培訓動態(tài)
- 浴室消防安全試題及答案
- 幼兒園教師基本功考試試題及答案
- 英語b和計算機考試試題及答案
- 封閉冷通道施工方案
- 《觸不可及》影視鑒賞課件
- 中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公開課一等獎市賽課獲獎課件
- 畢業(yè)論文與畢業(yè)設計指導課件
- 《鮮衣怒馬少年時 唐宋詩詞篇 全集 》讀書筆記PPT模板思維導圖下載
- “財政大腦”系統(tǒng)集成項目需求
- 二次元影像測量儀作業(yè)指導書
- GB/T 679-2002化學試劑乙醇(95%)
- GB/T 6184-20001型全金屬六角鎖緊螺母
- GB/T 5080.5-1985設備可靠性試驗成功率的驗證試驗方案
- GB/T 3620.1-2007鈦及鈦合金牌號和化學成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