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0-2021學年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0-2021學年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0-2021學年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0-2021學年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22頁,共=sectionpages22頁2020-2021學年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八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0分)讀我國部分省區(qū)輪廓圖,回答1~2題。

省會城市名稱正確的是()A.甲--長沙 B.乙--西安 C.丙--福州 D.丁--長春讀我國部分省區(qū)輪廓圖,回答1~2題。

關于上述省區(qū)敘述正確的是()A.甲--少數(shù)民族集中分布 B.乙--河網(wǎng)密布,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

C.丙--京滬鐵路由此經過 D.丁--人多地少,金融、貿易發(fā)達關于中國人口敘述錯誤的是()A.人口最多的省是四川

B.我國人口居世界第一位

C.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D.以黑河--騰沖一線為界東南多,西北少我國內流河和外流河水位最高時都出現(xiàn)在夏季,其原因是()A.我國降水集中夏季

B.夏季冰雪融水多

C.夏季氣溫高,地下水豐富

D.外流河是因為我國降水集中夏季,內流河是因為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多讀我國各類地形面積比較示意圖,完成5~6題。

由圖可知,我國()A.地形類型多樣 B.平原丘陵為主 C.人均林地廣闊 D.山地比例最小讀我國各類地形面積比較示意圖,完成5~6題。

D類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國地勢的()A.第一階梯 B.第二階梯 C.第三階梯 D.沿海大陸架秦嶺與淮河構成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它們大致與我國的()吻合.

①1月0℃等溫線

②1600毫米等降水量線

③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界線

④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我國人與地突出的問題是()A.國土面積大,耕地總面積很小

B.后備耕地資源豐富

C.人口增長迅速,人均耕地越來越少

D.草場過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壞,數(shù)量減少我國目前許多地區(qū)水資源緊張,解決水資源季節(jié)變化大的最好辦法是()A.節(jié)約用水 B.跨流域調水 C.興修水庫 D.防止水污染東北平原主要的農作物是()A.冬小麥、大豆、油菜 B.春小麥、花生、甘蔗

C.春小麥、大豆、甜菜 D.春小麥、青稞、甜菜下列地理景觀與其對應的地區(qū)搭配,正確的是()A.水鄉(xiāng)──華北平原 B.茶園──山東丘陵

C.林海雪原──大興安嶺 D.沙灘椰林──西雙版納青藏地區(qū)雪山冰川眾多,其主要原因是()A.地理緯度高,氣溫低 B.深居內陸,氣溫低

C.海拔高度高,氣溫低 D.太陽高度低,氣溫低下列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序,正確的是()A.北京、昆明、拉薩、烏魯木齊 B.臺北、武漢、烏魯木齊、蘭州

C.昆明廣州、呼和浩特、哈爾濱 D.廣州、上海、蘭州、烏魯木齊每逢暴雨,貴州山區(qū)容易引發(fā)的地質災害是()A.泥石流、滑坡 B.洪澇災害 C.冰凍、冰雹 D.地震、火山分布在長白山東側的主要少數(shù)民族()A.回族 B.朝鮮族 C.蒙古族 D.鄂溫克族暑假中乘火車從青島到拉薩旅游,出發(fā)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及理由,正確的是()A.熟悉基督教的教義--尊重當?shù)鼐用褡诮塘曀?/p>

B.了解當?shù)仫L俗--觀摩藏族傳統(tǒng)的那達慕大會

C.查鐵路圖--經過膠濟-京滬-滬昆-青藏鐵路到達拉薩

D.帶上厚衣服--當?shù)貧鉁剌^低,氣溫日較差大讀臺灣島水系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7~18題。

有關臺灣自然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位于板塊內部,少火山地震 B.回歸線穿過,氣候干燥少雨

C.河流短急水能豐富 D.地勢四周高中間低讀臺灣島水系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7~18題。

關于臺灣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敘述,正確的是()A.交通不便,與祖國大陸貿易量小

B.面積狹小,各種資源短缺

C.中部降水豐富,是主要水稻種植區(qū)

D.產業(yè)結構不斷轉型升級中國內地直通香港的南北鐵路干線是()A.京九線 B.京廣線 C.京滬線 D.焦柳線我國跨經度最廣的省區(qū)是()A.西藏 B.廣東 C.內蒙古 D.黑龍江下列旅游資源,屬于澳門的是()A.亞洲最大的“海洋公園” B.青銅坐佛

C.大三巴牌坊 D.“宋城”與遼中南地區(qū)相比,珠江三角洲發(fā)展經濟處于劣勢的條件是()A.地理位置 B.海陸位置 C.礦產資源 D.人口和市場為了加速珠江三角洲區(qū)域的產業(yè)升級,應該大力發(fā)展的產業(yè)是()A.鋼鐵與輕紡 B.出口加工工業(yè)

C.服裝與食品 D.高新技術產業(yè)和現(xiàn)代服務業(yè)日照市是我們的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需要了解它的地理特點,讀圖回答24~25題。

對日照市位置的認識,正確的是()A.緯度比較高,利于糧食作物生長

B.地處黃海之濱,利于發(fā)展海洋運輸

C.遠離省會城市,工業(yè)發(fā)展條件差

D.兩省交界處,社會不安定因素多日照市是我們的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需要了解它的地理特點,讀圖回答24~25題。

日照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條件,正確的是()

①陽光燦爛沙灘廣闊

②文化故地人文薈萃

③少數(shù)民族風情民俗

④開放前沿購物天堂

⑤海陸空聯(lián)系五大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0分)讀北京、上海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

(1)兩地氣候的共同特點是:平均氣溫最高的月份是______月;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2)兩地1月平均氣溫的不同是______,兩地雨季長短的不同是______。

(3)兩地均屬典型的______氣候,一年內盛行風向隨季節(jié)的變化是:夏季盛行______季風,冬季盛行______季風。上海的氣候特點是______。

(4)兩地氣候特點對農業(yè)生產的有利之處是______。讀長江、黃河流域圖,回答問題:

(1)支流A______、B______、

(2)河段分界點C______。

(3)對黃河來講,在中游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主要生物措施是______,工程措施是______。下游地區(qū)最大的特點是形成了“______”,暴雨季節(jié),河水猛漲,兩岸河堤隨時隨處都有決口的危險。

(4)穿越黃河長江干流的南北向鐵路干線自東向西依次是______。西北地區(qū)是我國面積遼闊、資源豐富的地區(qū),讀圖1回答下列問題.

(1)A山脈是______;B高原是______;C等降水量線數(shù)值______mm.

一般超市都可以買到產自西北地區(qū)的哈密瓜、葡萄干、大棗、枸杞等農產品,并且都特別甜.

(2)說說西北地區(qū)瓜果特別甜的原因.

(3)描述圖2照片中呈現(xiàn)的景觀.

(4)繪制地形分布簡圖和地形剖面圖是學習地理的常用方法,西北地區(qū)有“…,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間分布”的地形特點,從上面兩種方法中選擇一種,在圖3中繪圖表示西北地區(qū)這一地形特點.(只繪出示例符號或地形剖面線,不需要填寫具體地名)我國領土遼闊,區(qū)域差異顯著。讀北方地區(qū)圖,回答下列問題。

(1)華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農耕區(qū),人口密集,城鎮(zhèn)和工礦業(yè)眾多,發(fā)展農業(yè)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是______。本區(qū)春旱嚴重,春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

(2)在圖中,為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上的山脈是大興安嶺和______,其中一座山脈又是華北平原與______(地形區(qū))的分界線。北方地區(qū)主要的糧食作物是______。

(3)如果有機會去北京,你最想?yún)⒂^哪兩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名勝古跡?______、______。

(4)東北平原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的自然條件有①______;②______。

(5)華北平原的人們?yōu)榱藨獙Υ汉担扇×撕芏啻胧?。從長遠看,這里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是______。

A.大量抽取地下水

B.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

C.南水北調

D.海水淡化讀西氣東輸圖,回答下列問題。

(1)“西氣東輸”一線主干管道西起新疆,東到B表示的______市。

(2)“西氣東輸”主干管道經過的F處可以減輕______鐵路的運輸壓力,G處是當前我國重點開發(fā)的以______(省級行政區(qū))為中心的能源基地。

(3)“西氣東輸”工程主干管道自西向東穿越我國的第______級階梯,______類干濕地區(qū),“輸”是指采用______運輸方式。你認為這一工程的實施將對我國東部地區(qū)有何意義?______。

(4)“西氣東輸”工程自西向東依次經過的氣候類型有______。

(5)該工程共穿越______個省級行政單位。西氣東輸源地新疆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云南省的行政中心是昆明,陜西省的行政中心是西安,廣東省的行政中心是廣州,黑龍江省的行政中心是哈爾濱。

故選:B。

讀圖可得,甲是云南省,乙是陜西省,丙是廣東省,丁是黑龍江省。

本題考查我國不同省區(qū)的輪廓及行政中心,讀圖解答即可。

2.【答案】A

【解析】解:讀圖可知:

甲為云南省,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種類最多的省區(qū),A正確。

乙為陜西省,位于黃土高原地區(qū);長江中下游平原河網(wǎng)密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B錯誤。

丙為廣東省,京滬鐵路不經過廣東省,C錯誤。

丁為黑龍江省,人少地多;香港人多地少,金融、貿易發(fā)達,D錯誤。

故選:A。

目前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各省區(qū)輪廓各異,有各自的簡稱、行政中心。

本題考查我國省區(qū)的概況,在把握省區(qū)輪廓、位置、民族、鐵路線等知識的基礎上,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3.【答案】A

【解析】解:我國人口居世界第一位,中國人口的地理分布特點是以黑河--騰沖一線為界東南多,西北少,近十年來,我國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長仍很迅速,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故BCD描述正確,與題意不符;A錯誤,我國人口最多的省是廣東省。

故選:A。

中國人口的地理分布特點是東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近十年來,我國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長仍很迅速。

考查部分省區(qū)的概況,在掌握不同省區(qū)人口分布特點的基礎上分析解答,屬于常見題目。

4.【答案】D

【解析】解:我國外流河大多分布在季風區(qū),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大氣降水,到了夏季我國降水豐富,形成豐水期。內流河汛期出現(xiàn)在夏季是因為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多。

故選:D。

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隨著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流驟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隨著冬季風的加強,雨帶南撤,河流進入枯水期。依據(jù)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來解答此題。

本題考查了內流河豐水期在夏季的原因,常見的選擇題,要理解記憶。

5.【答案】A

【解析】解:讀圖可得,我國地形類型復雜多樣,地形以A山地和B高原為主,山地比例最大;圖中不能顯示我國人均林地的面積大小特點,故A正確。

故選:A。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在我國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總面積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合稱為山區(qū),那么我國山區(qū)面積約占全國面積的2/3。

本題考查我國的地形特點,解答此題的方法是結合所學知識點和圖中信息解答,牢記即可。

6.【答案】C

【解析】解:我國地形復雜多樣,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在我國都有分布。讀圖分析可知,圖中E占總面積的10%,是丘陵;A占33%,是山地;B占26%,是高原;C占19%,是盆地;D占12%,是平原。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以平原和丘陵為主。依據(jù)題意。

故選:C。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我國地勢第一階梯的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階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第三階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本題考查我國地形的地理概況,掌握各種地形的比重及分布地區(qū),讀圖解答即可。

7.【答案】D

【解析】解:秦嶺、淮河主要是:四大區(qū)域中,南方與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qū)中,濕潤區(qū)與半濕潤區(qū)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河流有冰期與無冰期的分界線;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的分界線;水稻、小麥雜糧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

故選:D。

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地理區(qū)域和地理界線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區(qū)域體現(xiàn)了區(qū)域內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線反映出區(qū)域之間的地理差異性.秦嶺與淮河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huán)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顯著的差異.

此題考查了我國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此知識常見于中考選擇題中.

8.【答案】C

【解析】解:我國人與地突出的問題是人口增長迅速,人均耕地越來越少。

故選:C。

我國人與地突出的問題是人口增長迅速,人均耕地越來越少.

此題考查人地之間的矛盾.

9.【答案】C

【解析】解:由于我國水資源的時間分配不均勻,夏秋多、冬春少,采用了興建水庫的方式來解決,在豐水期存水到了枯水期放水,調節(jié)水資源時間分配上的不均衡。

故選:C。

依據(jù)我國水資源時間分配不均勻的解決方法,來解答此題.

考查了如何來解決水資源季節(jié)變化大的問題,考試中常見選擇題.

10.【答案】C

【解析】解:東北平原主要的農作物有春小麥、大豆、玉米、高粱、甜菜等,故C正確。

故選:C。

油菜主要為我國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種植區(qū)為長江中下游平原;花生分布比較普遍,山東、河南兩省為主要產區(qū);甜菜是一種性喜溫涼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內蒙古到北疆地區(qū);甘蔗性喜濕熱,主要分布在華南及四川盆地,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為最大產區(qū).我國的糧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麥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麥”之稱.

本題考查我國不同農作物的分布,牢記即可.

11.【答案】C

【解析】解:A、華北平原在華北地區(qū)是我國缺水最為嚴重的區(qū)域,故A錯誤;

B、山東丘陵屬于北方地區(qū)在氣候上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不適宜栽種茶樹,故B錯誤;

C、大興安嶺在東北地區(qū)冬季氣候嚴寒,冰天雪地,故C正確;

D、沙灘椰林屬于海南的景觀,故D錯誤。

故選:C。

本題考查的是不同地形區(qū)的自然景觀,主要是氣候的影響。

學生在做這類題目時,首先要知道它們的地理位置,了解氣候特征,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12.【答案】C

【解析】解:青藏地區(qū)的主體是青藏高原,該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低,形成高寒的地理環(huán)境,雪線很低,地表很多地方覆蓋著終年不化的積雪,形成了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的地貌特征。

故選:C。

依據(jù)青藏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特點來解答此題.

本題主要考查青藏地區(qū)雪山冰川眾多的主要原因.

13.【答案】D

【解析】解:季風的影響是導致降水時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可判定:下列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序是廣州、上海、蘭州、烏魯木齊。

故選:D。

我國的降水地區(qū)差異大,東南沿海地區(qū)降水量較大,較為濕潤,而越往西北內陸,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漸加重。從降水的時間分配來看,也很不均勻。我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考查我國的降水規(guī)律,要理解記憶。

14.【答案】A

【解析】解:貴州地區(qū)以山地為主,每逢暴雨,常見自然災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故選項A正確。

故選:A。

貴州地區(qū)以山地為主,每逢暴雨,常見自然災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本題考查的是貴州山區(qū)容易引發(fā)的地質災害,記憶回答即可。

15.【答案】B

【解析】解:分布在長白山東側的主要少數(shù)民族是朝鮮族,故B正確。

故選:B。

我國共有56個民族,民族分布特點為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族地區(qū)有少數(shù)民族居住,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也有漢族居住,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shù)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東北部地區(qū).我國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漢族,人口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是壯族.

本題考查我國的民族分布特點,牢記即可.

16.【答案】D

【解析】解:西藏自治區(qū)主要少數(shù)民族為藏族,信仰藏傳佛教,故A錯誤;

去西北地區(qū)可以了解蒙古族的賽馬、射箭、摔跤等知識,可觀摩蒙古族傳統(tǒng)的那達慕節(jié),故B錯誤;

查鐵路圖-經過膠濟-京滬-隴海-蘭青-青藏鐵路到達拉薩,故C錯誤;

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日溫差大,去拉薩應帶上棉衣或羽絨服等厚衣服,故D正確;依據(jù)題意。

故選:D。

青藏地區(qū)位于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區(qū)、四川西部甘肅西南部和新疆南部邊緣地區(qū)。

本題考查了青藏地區(qū)的自然地理特征,要理解掌握。

17.【答案】C

【解析】解:讀圖分析可知:

臺灣位于板塊交界地帶,多火山地震,故A錯誤;

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降水豐沛,故B錯誤;

臺灣島的河流短小而湍急,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故C正確;

臺灣島地勢總的來看是東高西低,故D錯誤。

故選:C。

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海域,主體是臺灣島,此外,還有周圍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200多個島嶼,其中臺灣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臨東海和南海,而且臺灣島東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臺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占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臺灣省西部地區(qū)以平原為主。

本題考查臺灣省位置、氣候、水能和地勢,理解解答即可。

18.【答案】D

【解析】解:臺灣交通便利,與祖國大陸貿易量較多,故A錯誤;

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有豐富的森林資源、礦產資源等,故B錯誤;

臺灣島東部降水多,但西部是平原,主要是水稻分布區(qū),故C錯誤;

臺灣屬于外向型經濟,產業(yè)結構不斷轉型升級,故D正確。

故選:D。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臺灣利用自身的一些優(yōu)勢條件,重點發(fā)展出口加工工業(yè),形成了“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工業(yè)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穩(wěn)步上升。工業(yè)的發(fā)展帶動了臺灣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本題考查臺灣的地理概況,牢記知識點分析解答即可。

19.【答案】A

【解析】解:京九鐵路是我國南北向干線,其北起北京西客站,跨越京、冀、魯、豫、皖、鄂、贛、粵九個省級行政區(qū),南至深圳,連接香港九龍.由此可知,中國內地直通香港的南北鐵路干線是京九線.

故選:A.

在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中,中國鐵路運輸?shù)牡匚挥葹橥怀觯v橫交錯的鐵路分布全國各地,并與公路、河道、航空港相連,構成了全國交通運輸網(wǎng)的骨架.我國現(xiàn)已形成一個以北京為中心的全國鐵路網(wǎng).南北向干線有京哈線、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太焦-焦柳線、寶成-成昆線等;東西向干線有濱洲-濱綏線、京包-包蘭線、隴海-蘭新線、滬昆線等.

本題考查我國鐵路干線的分布,理解解答即可.

20.【答案】C

【解析】解:我國跨經度最廣的省區(qū)是內蒙古,東起東經97度12分西止于126度04分,共跨經度28度左右。

故選:C。

內蒙古是我國跨經度最多的省份.

此題屬于基礎題,較簡單.

21.【答案】C

【解析】解:亞洲最大的海洋公園、亞洲最大的青銅坐佛和宋城位于香港,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名勝古跡。

故選:C。

澳門市區(qū)環(huán)境幽雅,終年綠樹繁花,以綺麗纖巧為特色,素有“海上花園”之稱,大三巴牌坊是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名勝古跡,是澳門的象征。

本題考查香港和澳門的旅游資源,牢記即可。

22.【答案】C

【解析】解:與遼中南地區(qū)相比,珠江三角洲發(fā)展經濟處于劣勢的條件是礦產資源缺乏,故C正確。

故選:C。

珠江三角洲位于廣東省的東南部,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qū)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僑鄉(xiāng),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該地區(qū)依靠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優(yōu)惠及人文因素的優(yōu)勢,重點發(fā)展了外向型經濟.

本題考查珠江三角洲發(fā)展經濟的不利條件,理解解答即可.

23.【答案】D

【解析】解: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地理位置、政策的優(yōu)惠,重點發(fā)展了外向型經濟;為了加速珠江三角洲區(qū)域的產業(yè)升級,應該大力發(fā)展的產業(yè)是高新技術產業(yè)和現(xiàn)代服務業(yè).根據(jù)題意.

故選:D.

珠江三角洲位于廣東省的東南部,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qū)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僑鄉(xiāng),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該地區(qū)依靠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優(yōu)惠及人文因素的優(yōu)勢,重點發(fā)展了外向型經濟.

本題考查了珠江三角洲的相關知識點,熟記課本知識點解答即可.

24.【答案】B

【解析】解:讀圖可知,日照市是山東省東南部的一個地級市,位于中國大陸沿海中部,山東東南部,黃海之濱,海陸交通便利;根據(jù)題意。

故選:B。

日照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東經118°25′~119°39′,北緯35°04′~36°04′。東臨黃海,西接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云港市毗鄰,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接壤。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寬約90公里,總面積5358.57平方公里。

該題主要考查山東省日照市的位置,理解記憶即可。

25.【答案】A

【解析】解:山東省日照市陽光燦爛沙灘廣闊、文化故地人文薈萃、環(huán)境優(yōu)美,旅游業(yè)發(fā)達。根據(jù)題意。

故選:A。

日照市是山東省東南部的一個地級市,位于中國大陸沿海中部,山東東南部,黃海之濱,海陸交通便利。

該題考查日照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條件,牢記即可。

26.【答案】7

北京一月氣溫小于0℃,上海大于0℃

北京雨季短,上海雨季長

季風

東南

西北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

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

【解析】解:讀圖可知,(1)北京和上海兩地氣候的共同特點是:平均氣溫最高的月份是7月,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2)兩地1月平均氣溫的不同是北京一月氣溫小于0℃,上海大于0℃;兩地雨季長短的不同是北京雨季短,上海雨季長。

(3)兩地均屬典型的季風氣候,一年內盛行風向隨季節(jié)的變化是:夏季盛行東南季風,冬季盛行西北季風;上海的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北京位于我國北方地區(qū),為溫帶季風氣候。

(4)北京和上海兩地的氣候特點都是雨熱同期,使農作物在旺盛的生長期內能夠得到充足的熱量和水分,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故答案為:

(1)7;

(2)北京一月氣溫小于0℃,上海大于0℃;北京雨季短,上海雨季長;

(3)季風;東南;西北;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

(4)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

(1)觀察氣候資料圖,可根據(jù)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斷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出現(xiàn)的月份,降水季節(jié)變化等。

(2)我國背靠亞歐大陸,面向太平洋,海陸熱力差異顯著,使得我國東部和南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

本題考查了氣候資料圖的判讀、影響氣候的因素、我國季風氣候形成的原因等,結合圖示解答此題。

27.【答案】渭河

漢江

宜昌

植樹種草

建梯田修擋土壩

地上河

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焦柳線

【解析】解:(1)從圖中看出,A是渭河,B是長江最長的支流漢江。

(2)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是C宜昌和湖口。

(3)對黃河來講,在中游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主要生物措施是植樹種草,工程措施是建梯田修擋土壩。下游地區(qū)最大的特點是形成了“地上河”,暴雨季節(jié),河水猛漲,兩岸河堤隨時隨處都有決口的危險。

(4)我國現(xiàn)已形成一個以北京為中心的全國鐵路網(wǎng),南北干線有京哈線、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寶成-成昆線、南昆線等。其中跨越我國長江、黃河干流的鐵路干線自東向西依次是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焦柳線等。

故答案為:(1)渭河;漢江;(2)宜昌;(3)植樹種草;建梯田修擋土壩;地上河(4)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焦柳線。

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級行政區(qū)域單位,最終注入東海。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qū),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

本題考查了長江、黃河的地理概況及鐵路線的分布等,記憶并結合圖示解答。

28.【答案】大興安嶺;內蒙古高原;400

【解析】解:(1)圖中A山脈是大興安嶺,B高原是內蒙古高原,C線是400mm等降水量線.

(2)因為在新疆沙漠綠洲里,白天日照充足,熱量豐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驟然降溫,大氣和土壤中的熱量迅速散失,植物進入“休眠”狀態(tài),自身呼吸作用大幅度減弱,白天借助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養(yǎng)分得以有效積累,從而使瓜果的質量大為提高.

(3)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區(qū)地勢起伏小,水草豐茂,是廣闊的草原牧場,這里牛羊成群,氈房點點.

(4)新疆的地形可以概括為“三山夾兩盆”,如下圖.

故答案為:(1)大興安嶺;內蒙古高原;400;(2)光照強,晝夜溫差大;(3)地勢和緩,水草豐茂,牛羊成群;

(4)地形分布圖:

西北地區(qū)大體上位于長城-祁連山脈-阿爾金山脈-昆侖山脈一線以北,面積約占全國的30%,人口大約只占全國總數(shù)的4%.漢族約占全區(qū)人口的2/3,少數(shù)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

此題考查西北地區(qū)的概況,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好題.

29.【答案】水資源不足

春季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加之春季正值冬小麥返青,農田需水量大

太行山脈

黃土高原

小麥

長城

明清故宮

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B

【解析】解:(1)我國南部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0%,其徑流量卻占全國總徑流量的80%以上;北部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0%,但不足全國總徑流量的20%,華北平原由于降水少,用水量大,水資源不足成為農業(yè)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春旱原因主要是春季降水少,又正值冬小麥返青,農田需水量大。

(2)在圖中,大興安嶺、太行山脈是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而太行山脈又是華北平原與黃土高原的分界線,小麥是北方地區(qū)主要的糧食作物。

(3)北京的世界遺產有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明十三陵。

(4)東北平原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的自然條件:①地勢平坦土壤肥沃,②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5)華北平原的人們?yōu)榱藨獙Υ汉?,采取了很多措施。從長遠看這里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是發(fā)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