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學 第七章缺氧 (一)_第1頁
病理生理學 第七章缺氧 (一)_第2頁
病理生理學 第七章缺氧 (一)_第3頁
病理生理學 第七章缺氧 (一)_第4頁
病理生理學 第七章缺氧 (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復習什么是CO2麻醉?反應呼吸性因素的常用指標?反常性酸性尿?常見于哪些病因?手足搐搦見于哪種類型酸堿平衡紊亂?為什么?

缺氧

(hypoxia)主要內(nèi)容

缺氧的概念常用的血氧指標及其意義缺氧的類型與特點缺氧時機體的機能和代謝變化缺氧治療的病理生理學基礎教學要求掌握缺氧的概念;掌握各種類型缺氧的原因和主要特點;熟悉缺氧時機體的主要機能和代謝變化;了解常用的血氧指標。氧的攝取、運輸和利用外呼吸血液循環(huán)組織供氧用氧

氧的攝取、運輸和利用

外呼吸與Hb結(jié)合血液循環(huán)組織細胞

攝氧攜氧運氧用氧

Supplyo2

utilizationo2

供氧利用氧

缺氧的概念

由于組織氧供應減少或是對氧的利用障礙,不能滿足機體需要,而引起機體代謝、機能、以至形態(tài)結(jié)構變化的病理過程稱為缺氧。如休克、呼吸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貧血等低張性血液性循環(huán)性組織性供氧↓用氧↓缺氧

組織的供氧量=動脈血氧含量×

血流量組織的耗氧量=(動脈血氧含量–靜脈血氧含量)×血流量第一節(jié)

常用的血氧指標及其意義氧分壓

(PartialPressureofOxygen,

PO2)

概念指在100毫升370C的血漿內(nèi),以物理狀態(tài)溶解的氧分子所產(chǎn)生的張力(故又稱氧張力)。以物理狀態(tài)溶解的氧,每0.003毫升可產(chǎn)生1mmHg的氧分壓在動脈內(nèi)約為3ml/L正常值動脈血氧分壓(PaO2)約為100mmHg(13.3kPa)

靜脈血氧分壓(PvO2)約為40mmHg(5.33kPa)

影響因素吸入氣氧分壓呼吸功能:肺通氣、肺換氣、通氣/血流比動-靜脈血分流氧含量

(OxygenContent,

CO2)

概念

指100毫升血液內(nèi)實際含有的氧量,包括實際與血紅蛋白結(jié)合的氧和溶解在血漿內(nèi)的氧。正常值動脈血氧含量(CaO2)約190ml/L(19ml/dL)

靜脈血氧含量(CvO2)約140ml/L(14ml/dL)

影響因素

氧分壓血紅蛋白的質(zhì)和量(氧容量)氧容量(OxygenCapacity,

CO2max)

概念氧分壓為150mmHg,二氧化碳分壓為40mmHg,溫度38℃,在100毫升血液內(nèi)血紅蛋白能結(jié)合氧的最大量。反映血液中Hb的最大攜氧能力每克血紅蛋白能結(jié)合氧約1.34毫升;每100毫升血液中含血紅蛋白約15克

正常值動脈血和靜脈血氧容量約200ml/L(20ml/dL)

影響因素血液中Hb的量以及Hb與O2結(jié)合的能力如果血紅蛋白含量減少(貧血)或血紅蛋結(jié)合氧的能力降低(如高鐵血紅蛋白、碳氧血紅蛋白),則氧容量減少,氧含量也隨之減少。如果血紅蛋白的量和性質(zhì)正常,只是由于氧分壓降低使血紅蛋白氧飽和度降低,此時氧含量減少,但氧容量是正常的。

血氧飽和度

(OxygenSaturation,

SO2)

概念

Hb的氧飽和程度,即Hb結(jié)合氧的百分數(shù),約等于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的比值。氧飽和度(%)=(氧含量-溶解氧量)/氧容量≈氧含量/氧容量溶解的氧僅為3ml/L

正常值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約93—98%靜脈血氧飽和度(SvO2)約70—75%

影響因素取決于氧分壓的高低

氧離曲線氧離曲線(oxygendissociationcurve)動-靜脈血氧含量差(CaO2-CvO2)

概念

即動脈血氧含量減去靜脈血氧含量所得的毫升數(shù)。反映組織對氧的消耗量正常值

50ml/L(5ml/dL)

影響因素組織從單位容積血液內(nèi)攝取氧的多少第二節(jié)缺氧的類型與特點低張性血液性循環(huán)性組織性供氧↓用氧↓缺氧缺氧供氧不足用氧障礙低張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環(huán)性缺氧組織性缺氧通氣、換氣功能障礙肺吸入氣中氧分壓降低靜脈血分流入動脈血紅蛋白含量減少血紅蛋白結(jié)構、功能異常全身循環(huán)功能障礙局部循環(huán)功能障礙呼吸酶合成減少線粒體損傷

線粒體功能受抑制低張性缺氧(hypotonichypoxia)

概念

低張性缺氧是指由于肺泡氧分壓降低,血液從肺攝取的氧減少,或靜脈血分流入動脈,以致PaO2降低,動脈血氧含量減少,組織供氧不足,又稱乏氧性缺氧。

原因

吸入氣體氧分壓低(atmospherichypoxia)

由于吸入氣氧分壓低,PaO2和氧含量隨之降低。

靜脈血分流入動脈(靜脈血摻雜)增多呼吸運動減弱或肺的疾患(如窒息、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肺水腫、肺炎等)如高原或高空,大氣壓低;通風不好的礦井、坑道內(nèi);吸入低氧的混合氣體(如高濃度的氮、氫等)

外呼吸功能障礙(呼吸性缺氧)

(respiratoryhypoxia)如室中隔缺損,伴有肺動脈瓣狹窄或肺動脈高壓海拔高度大氣壓大氣PO2

肺泡內(nèi)PO2

(m)

(mmHg)(mmHg)(mmHg)

海平面760159105100068014090200060012570300053011062500040585456000366744080002705630

血氧變化特點動脈血氧分壓血氧容量動-靜脈血氧差紫紺皮膚粘膜降低正常慢性缺氧時,單位容積血液內(nèi)紅細胞數(shù)和血紅蛋白量增多,氧容量增加正?;蚪档挽o脈血氧分壓、氧飽和度和氧含量降低動脈血氧飽和度動脈血氧含量降低降低HbO2HHb2.6g/dl正常≥5g/dl缺氧發(fā)紺(cyanosis)

概念

毛細血管血液中脫氧血紅蛋白濃度達到或超過50g/L時,可使皮膚和粘膜呈青紫色,稱為發(fā)紺。缺氧不一定有發(fā)紺,發(fā)紺不一定有缺氧。如嚴重貧血病人如紅細胞增多癥患者血液性缺氧(HemicHypoxia)

概念

血液性缺氧是指由于血紅蛋白含量減少,或血紅蛋白的性質(zhì)發(fā)生改變,致血液攜氧能力降低,血氧含量減少,或血紅蛋白結(jié)合的氧不易釋出所引起的組織缺氧。因溶解于血漿的氧變化不大,PaO2正常,故又稱等張性缺氧(isotonichypoxemia)。原因

貧血(anemia)

單位容積血液內(nèi)紅細胞數(shù)和血紅蛋白量減少。氧容量降低,氧含量隨之減少。

氧化劑(oxidant)中毒血紅蛋白的二價鐵,在氧化劑的作用下,可氧化成三價鐵,形成高鐵血紅蛋白。剩余的Fe2+與氧的親和力異常增高,導致氧離曲線左移,使組織缺氧。腸源性發(fā)紺(enterogenouscyanosis)。如亞硝酸鹽或過氯酸鹽

高鐵血紅蛋白血癥

(methemoglobinemia)Fe2+Fe2+Fe2+Fe2+Hb:22Hb-Fe2+HbFe3+OH氧化還原

(咖啡色)

碳氧血紅蛋白血癥(Carboxyhemoglobinemia)CO與Hb結(jié)合生成碳氧血紅蛋白(HbCO)

CO抑制RBC內(nèi)糖酵解,以致2,3—DPG生成減少,氧離曲線左移,HbO2難以釋放O2

血紅蛋白與氧的親和力異常增強輸入大量庫存血時,因庫存血中的紅細胞2,3—DPG含量低,氧離曲線左移。輸如堿性溶液時,血漿pH升高,氧離曲線左移。血氧變化特點動脈血氧分壓血氧容量動-靜脈血氧差皮膚粘膜正常降低正常動脈血氧飽和度動脈血氧含量降低降低貧血性缺氧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碳氧血紅蛋白血癥蒼白咖啡色櫻桃紅色循環(huán)性缺氧(CirculatoryHypoxia)

概念

循環(huán)性缺氧是指由于血流速度減慢,血流量減少,單位時間內(nèi)供給組織的氧量減少而引起的缺氧,又稱低動力性缺氧(hypokinetichypoxia)。分類

缺血性缺氧(ischemichypoxia)

淤血性缺氧(stagnantanoxia)動脈血灌流不足靜脈血回流受阻,毛細血管床淤血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內(nèi)壓↓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內(nèi)壓↑全身性循環(huán)障礙常見于心力衰竭、休克等局部性循環(huán)障礙常見于栓塞和血管病變(如動脈粥樣硬化與血栓形成)原因19ml/dl14ml/dl5ml/dlO2O2O2O2O2AVO2O2O2單位時間流經(jīng)組織的總血量

總氧量

血氧變化特點動脈血氧分壓血氧容量動-靜脈血氧差皮膚粘膜正常增高正常動脈氧飽和度動脈血氧含量正常正常易出現(xiàn)發(fā)紺靜脈血氧分壓、氧飽和度和氧含量降低組織性缺氧(HistogenousAnoxia)

概念

由于組織細胞利用氧的能力不足而引起的缺氧稱為組織性缺氧,又稱氧利用障礙性缺氧。原因

細胞中毒氰化物中的CN-與氧化型細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結(jié)合,形成氰化高鐵細胞色素氧化酶,失去傳遞電子的能力,導致呼吸鏈中斷,細胞用氧嚴重障礙而急速致死。硫化物、砷化物等抑制細胞色素氧化酶而導致呼吸鏈阻斷。

線粒體損傷損害線粒體結(jié)構或抑制其功能放射線照射細菌毒素組織嚴重供氧不足

維生素缺乏

妨礙呼吸酶的生成,抑制呼吸鏈,引起組織用氧障礙血氧變化特點動脈血氧分壓血氧容量動靜脈血氧差皮膚粘膜正常降低正常動脈氧飽和度動脈血氧含量正常正常鮮紅靜脈血氧分壓、氧飽和度和氧含量增高各型缺氧的血氧變化和皮膚粘膜改變?nèi)毖躅愋蛣用}血氧分壓動脈血氧飽和度血氧容量動脈血氧含量動-靜脈血氧差皮膚粘膜低張性缺氧↓↓N↓N或↓紫紺血液性缺氧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