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戊戌變法(解析版)學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歷史真題_第1頁
第6課 戊戌變法(解析版)學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歷史真題_第2頁
第6課 戊戌變法(解析版)學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歷史真題_第3頁
第6課 戊戌變法(解析版)學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歷史真題_第4頁
第6課 戊戌變法(解析版)學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歷史真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023-湖南株洲?統(tǒng)考中考真題)“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痹讵z中題寫此詩甘愿為變法流血犧牲的維新志士是()A.譚嗣同B.梁啟超C.嚴復D.黃興【詳解】據材料“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奔八鶎W可知,描述的是戊戌變法失敗后,革命志士譚嗣同被捕入獄的歷史信息,A項正確:梁啟超是戊戌變法的發(fā)起者之?,沒有犧牲,排除B項;嚴復是戊戌變法時期的重要宣傳者,但沒有為變法犧牲,排除C項;黃興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代表人物,材料沒有反映,排除D項。故選A項。2.(2023?云南?統(tǒng)考中考真題)甲午戰(zhàn)后,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開始思考民族前途,且將抵御外侮與改革內政合為一體。在他們的領導下掀起了()A.太平天國運動B.義和團運動C.維新變法運動D.辛亥革命【詳解】為救亡圖存,康有為、梁啟超領導了維新變法運動,這場運動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C項正確;洪秀全領導太平天國運動,排除A項;義和團運動是農民戰(zhàn)爭,康有為、梁啟超沒有參與,排除B項;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排除D項。故選C項。3.(2023河北?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世紀末,某女士在《女學報》上撰文提出:“方今瓜分之局己開,國勢日危。前月明詔特下,諭各庶民,皆得上書,夫民也者,男謂之民,女亦謂之民也。凡我同輩亦可以聯名上書,直陳所見?!薄翱梢月撁蠒标愃姟边@一情形的出現是由于()A.太平天國的建立B.洋務運動的興起C.戊戌變法的實行D.中華民國的創(chuàng)建【答案】C【詳解】根據題干中“方今瓜分之局已開,國勢日?!?,結合所學知識,《馬美條約》簽訂后列強在中國掀起了搶奪利權、強租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的瓜分中國狂潮,1897年冬,德國強占膠州灣,民族危機嚴重,1898年6月11日,在康有為等維新派的推動下,清政府實行戊戌變法,變法規(guī)定裁撤冗官冗員,允八上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第6課戊戌變法譚嗣同殉難圖A.嚴厲禁止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B.譚嗣同殉難圖A.嚴厲禁止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B.頒布了廢除科舉制度的詔令C.自始至終一共經歷了一百天D.在頑固派發(fā)動政變之后失敗【詳解】根據圖片,可知人物是譚嗣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戊戌變法指1898年(農歷戊戌年)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皇帝所進行的資產階級政治改革,1898年9月21日,慈福太后發(fā)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并開始大肆搜捕和屠殺維新派人物。譚嗣同當時拒絕了別人請他逃走的勸告,決心一死,愿以身殉法來喚醒和警策國人。戊戌變法因頑固派發(fā)動政變之后失敗,D項正確;嚴厲禁止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與戊戌變法內容不符,排除A項;1905年消政府停止科舉考試,存在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至此壽終正寢,與圖片體現戊戌變法內容不符,排除B項;自始至終?共經歷了一百天,不符合史實,因為戊戌變法歷時103天,排除C項。故選D項。6.(2023?山東濱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清德宗(1875-1908年在位)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關于變法的時間,下列表述正確的是()許官民上書言事,C項正確;太平天國建立于19世紀50年代,排除A項;洋務運動興起于19世紀60年代,排除B項;中華民國創(chuàng)建于1912年,排除D項。故選C項。4.(2023?內蒙古包頭?統(tǒng)考中考真題)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失敗,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喚醒了中國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識,最終轉化為一場社會變革運動。這場運動是()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義和團運動【詳解】結合所學知識,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后,康有為、梁啟超等領導了公車JL書,拉開了戊戌變法運動的序幕,B項正確;甲午戰(zhàn)爭的慘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排除A項;辛亥革命發(fā)生于1911年,排除C項;義和團運動是農民運動,不是社會變革運動,排除D項。故選B項。5.(2023山東臨沂-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圖中殉難的歷史人物所參加的運動()A.18世紀末B.庚子年A.18世紀末B.庚子年C.光堵二十四年D.清朝中期【詳解】根據“清德宗(1875-1908年在位)"和所學可知,1898年6月,清德宗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因為光緒帝在1875年繼位,所以1898年正是光緒二十四年,C項正確;1898年是19世紀末,排除A項;1898年是戊戌年,庚子年是1900年,排除B項;1912年清朝滅亡,所以1898年屬于消晚期,排除D項。故選C項。7.(2023*四川自貢?統(tǒng)考中考真題)《馬關條約》簽訂后,中國出現了新的民族危機,激發(fā)了新的民族覺醒。以康、梁為首的新興民族資產階級把向西方學習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見下表)。“新的高度"體現的是()人物主要活動康有為發(fā)起“公車上書”,組織保國會梁啟超《中外紀聞》《時務報》主筆嚴復翻譯《天演論》,主持《國聞報》A.宣傳維新啟蒙思想B.推動民主共和傳播C.高舉民主與科學大旗D.促進馬克思主義傳播【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康有為和梁啟超領導的公車上書,使醞釀多年的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發(fā)展為愛國救亡的政治活動,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第一次覺醒。公車上書失敗后,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chuàng)辦報刊,宣傳變法,推動了維新思想的廣泛傳播。其中影響最大的報刊是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據此可知,“新的高度”即表格內容體現的是宣傳維新啟蒙思想,A項正確;辛亥革命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與''表格人物”不符,排除B項;1915年,陳獨秀等掀起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大旗,與“表格人物”不符,排除C項;1919年,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表格人物”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2022*廣東深圳?中考真題)他們的目的在于恢復儒家的地位,使這個極其落魄的帝國恢復傳統(tǒng)專制制度那種平靜安穩(wěn)的統(tǒng)治。但是也逐漸認識到改革和謹慎的現代化的必要性?!案母锖椭斏鞯默F代化”是指A.洋務運動B.新文化運動C.戊戌變法D.實業(yè)救國【詳解】根據材料“他們的目的在于恢復儒家的地位,使這個極其落魄的帝國恢復傳統(tǒng)專制制度那種平靜安穩(wěn)的統(tǒng)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戊戌變法時期康有為梁啟超等對儒家思想采取宣傳的態(tài)度,“但是也逐漸認識到改革和謹慎的現代化的必要性?!逼淠康牡睦萌寮宜枷霝樽兎ㄐ麄髟燧浾?,如《孔子改制考》,C項正確:洋務運動時期是學習西方的技術,根本目的是維護清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排除A項;新文化運動對儒家學說采取完全否定的態(tài)度,排除B項;實業(yè)救國借助興辦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來拯救民族危亡,排除D項。故選C項。2.(2022?寧夏銀川?統(tǒng)考中考真題)1898年,嚴復翻譯赫胥黎的《進化與倫理》,結合中國的時政分析,A.闡述技術革新的迫切性B.論證維新變法的合理性C.鼓吹民主共和的必要性D.強調民主科學的進步性【詳解】根據題目可知嚴復翻譯赫胥黎的《進化與倫理》是在1898年,當時中國正值甲午戰(zhàn)敗,天朝的顏面盡失。國內有識之士都主張變法圖強。梁啟超康有為先領導公車上書要求變法,后光緒皇帝采取康梁建議在1898年實施戊戌變法。而嚴復在這時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也是在論證中國在面對外來的競爭時,需要順應時代,變革圖存,B項正確;技術革命是在洋務運動時期理論指導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民族共和是孫中山的主張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D項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口號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3.(2022?山東青島?統(tǒng)考中考真題)“甲午戰(zhàn)爭,我們被日本一舉打敗,這個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國的士大夫,以高級官僚和士大夫為代表的中國社會精英階層,一邊在應付來自外來的挑戰(zhàn),另一邊也逐漸緩慢地開始反思疽'19世紀末,這種“反思”演化成的實際行動是()A.洋務運動B.百日維新C.武昌起義D.新文化運動【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鴉片戰(zhàn)爭到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到火燒圓明園,一系列的這種喪權辱國的條約簽訂,其實并沒有真正從文化和精神的層面觸動中國士大夫,甲午戰(zhàn)爭,我們是被H本一舉打敗,這個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國的士大夫,《馬關條約》給士大夫所帶來的震動,在幾年內逐漸演化成實際而有效的行動,康有為連續(xù)八次上書光緒皇帝,懇求朝廷效法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模式進行?場制度性變革,公元1898年六月十-0,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這便是維新變法的開始,B項正確;洋務運動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排除A項;武昌起義發(fā)生在20世紀,排除C項;新文化運動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4.(2022*山東煙臺?統(tǒng)考中考真題)公車上書失敗后,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chuàng)辦報刊,其中影響最大的報刊是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這些報刊的主旋律是()A.有田同耕B.變法圖強C.民主科學C.民主科學D.驅除蹴虜【答案】B【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公車上書失敗后,康有為等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chuàng)辦報刊,上書皇帝,宣傳變法圖強,B項正確;有田同耕與太平夭國運動相關,材料沒有涉及,排除A項: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口號,排除C項;驅除帆虜與辛亥革命相關,排除D項。故選B項。5.(2022?黑龍江牡丹江?統(tǒng)考中考真題)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為、梁啟超等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該事件是()A.創(chuàng)辦強學會B.百日維新C.公車上書D.創(chuàng)建興中會【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義憤填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人議和,請求變法。即“公車上書”,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A項正確;創(chuàng)辦強學會和百日維新與“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無關,排除B.C項;創(chuàng)建興中會是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與康有為和梁啟超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6.(2022?山東濰坊?統(tǒng)考中考真題)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深受刺激的章太炎由專意治學走向參與政治。首先()A.宣傳維新變法B.投身辛亥革命C.鼓吹政黨政治D.組織武裝起義【詳解】據材料“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深受刺激的章太炎由專意治學走向參與政治”并結合所學可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加深,章太炎宣傳維新變法,失敗后轉而宣傳革命思想,A項正確;B項不符史實,章太炎是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家,排除B項;C項屬于辛亥革命后,排除C項:D項不符史實,章太炎是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家,排除D項。故選A項。7.(2022?山東聊城?統(tǒng)考中考真題)“作為一場政治運動,百日維新短命而敗,但作為一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成功之處?!睋丝芍?,戊戌變法的“成功之處”主要在于()A.沉重打擊了西方列強B.削弱了頑固派的勢力C.鞏固了儒學正統(tǒng)地位D.推動了新思想的傳播【詳解】根據材料''作為?場政治運動,百日維新短命而敗,但作為?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成功之處?!笨芍?,材料強調的是“作為-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成功之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戊戌變法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這次變法促進了思想解放,并且對思想文化的發(fā)展和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D項正確;“沉重打擊了西方列強”與“社會文化運動”關聯不大,排除A項;戊戌變法并未削弱了頑固派的勢力,排除B項;維新派顛覆了儒家的正統(tǒng)經學史學,動搖了儒學正統(tǒng)地位,排除C項。故選D項8.8.(2022廣西河池?中考真題)1898年4月,康有為在北京發(fā)起成立保國會,他在一次集會上發(fā)表了激昂的演說:“吾四萬萬之人,吾萬千之士大夫,將何依何歸何去何從乎?故今日當如大敗之余,人自為成。救亡之法無他,只有發(fā)憤而已?!边@說明康有為主張()A.自強求富B.維新變法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學【詳解】由題干材料判斷康有為主張維新變法。1898年在康有為等維新派的推動下,光緒帝宣布變法,最后雖然失敗了,但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B項正確;自強求富是洋務運動的主張,排除A項;民主共和是革命派的主張,排除C項;民主科學出現在新文化運動中,排除D項。故選B項。9.(2022?湖北襄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甲午大敗,中國的民族具有群體意義的覺醒也因此而開始。"因''覺醒”而開始的愛國運動是()A.虎門銷煙B.太平天國運動C.戊戌變法D.西安事變【詳解】據材料“甲午大敗,中國的民族具有群體意義的覺醒也因此而開始”并結合所學知,這里“具有群體意義的覺醒”的事件是戊戌變法。甲午戰(zhàn)后伴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資產階級維新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形成了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進了民族覺醒。C項正確;AB項都是發(fā)生在甲午戰(zhàn)爭之前,排除;西安事變發(fā)生在甲午戰(zhàn)爭后,不符題意,排除。故選C項。10.(2022-海南?統(tǒng)考中考真題)甲午戰(zhàn)爭期間,嚴復發(fā)表《原強》《救亡決論》等政論文章,同時致力于翻譯事業(yè),所譯《天演論》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嚴復此舉意在()A.宣傳民主科學B.推動教育發(fā)展C.號召救亡圖存D.傳播傳統(tǒng)文化【詳解】根據材料信息“甲午戰(zhàn)爭期間,嚴復發(fā)表《原強》《救亡決論》等政論文章,同時致力于翻譯事業(yè),所譯《天演論》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保俳Y合所學,甲午戰(zhàn)爭后,《馬關條約》的簽訂,國內的知識分子開始為挽救民族危亡而努力,進行了戊戌變法。嚴復宣傳的“物竟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時成為仁人志士的救國宣言,表明此舉意在號召救亡圖存,C項正確;宣傳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排除A項:推動教育發(fā)展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物競天擇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排除D項。故選C項。11.(2022?廣西梧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史學家陳旭麓在評價百日維新時指出:“新學家們帶來的解放作用遠不是西太后發(fā)動的政變所能剿滅干凈的。"此觀點旨在說明百日維新()A.弘揚了民主科學B.結束了君主專制C.實現了自強求富D.促進了思想啟蒙【【詳解】根據材料信息,“新學家們帶來的解放作用遠不是西太后發(fā)動的政變所能剿滅干凈的?!敝荚谡f明戊戌變法促進思想啟蒙,D項正確;新文化運動弘揚民主科學,辛亥革命結束君主專制,洋務運動提出自強求富的口號,但沒實現國家富強,排除ABC項。故選D項。12.(2022-福建?統(tǒng)考中考真題)《江南制造總局翻譯西書事略》記載,1871-1880年,江南制造總局刊印譯書98種235冊,譯成未印者45種140余冊;這些譯書絕大多數是西方自然科學書籍,對當時的知識界,尤其是后來的維新變法骨干人物產生了啟發(fā)和影響。據此可知,這些“西書”的翻譯出版()A.開啟了傳播西方自然科學之門B.抵制了西方列強的軍事文化侵略C.推動了近代中國思想文化演變D.直接促使維新變法提上議事日程【詳解】根據題干材料"1871-1880年,江南制造總局刊印譯書98種235冊,譯成未印者45種140余冊;這些譯書絕大多數是西方自然科學書籍,對當時的知識界,尤其是后來的維新變法骨干人物產生了啟發(fā)和影響”可知,這一時期翻譯了大量的西方自然科學書籍,使后來的維新變法骨干人物思想發(fā)生了變化,C項正確;開啟了傳播西方自然科學之門說法有些片面,這時翻譯的大量的西方自然科學書籍,不僅傳播了西方自然科學文化,更使得一些先進的中國人思想發(fā)生變化,排除A項;抵制了西方列強的軍事文化侵略,材料沒有涉及,排除B項;材料給到的信息是“對當時的知識界,尤其是后來的維新變法骨干人物產生了啟發(fā)和影響”,沒有說直接促使維新變法提上議事日程,排除D項;故選C項。13.(2022?湖北黃岡?統(tǒng)考中考真題)1898年,《天演論》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在當時思想界產生了重大影響?!疤煅荨薄拔锔偂碧蕴薄疤鞊瘛钡刃g語漸漸成為報紙文章的常用語,許多愛國志士愛用這類術語作為子女的名字。這主要表明《天演論》在當時中國的宣傳()A.開啟了西方學術成果的傳播B.適應了救亡圖存的時代要求C.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D.阻礙了傳統(tǒng)思想的發(fā)揚光大【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思想,再結合這一時期因為《馬關條約》的簽訂后,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狂潮,群情激奮,“物竟夭擇”“適者生存”這一思想的宣傳正好激發(fā)了民主救亡圖存的意識,B項正確;明末清初就已經開啟了西方學術成果的傳播,排除A項;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排除C項;“物競夭擇”“適者生存”與傳統(tǒng)思想不矛盾,排除D項。故選B項。14.(2022?湖南邵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為落實“雙減"要求,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某班成立了歷史興趣小組。在討論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時,同學們提出了以下觀點,符合歷史事實的是A.都主張學習西方B.都主張暴力革命C.都主張民主共和D.都主張君主立憲【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戊戌變法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二者都是學習西方,A項正確;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都不屬于革命,排除B項;辛亥革命主張民主共和,排除C項;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戊戌變法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戊戌變法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排除D項。故選A項。15.(2022江蘇蘇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如果認為維新是要從頂端而不是從基礎上開始的話.在這一張變法的清單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條條都很健全,條條都打中一個顯著的弊端,并且條條都是可以付諸實施的;但是這種以上諭變法的整套結構就是一個倒置的金字塔?!边@是一位外國人對近代中國某次運動的評價,他想要表達的是()A.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無可挑剔B.洋務派的措施健全可行C.戊戌變法沒有廣泛的社會基礎D.辛亥革命缺乏思想動員【詳解】依據材料“維新是要從頂端而不是從基礎上開始的話"“是-?個倒置的金字塔”可知材料評價的是戊戌變法,戊戌變法只是局限于社會上層精英分子的活動,沒有廣泛的社會基礎,c項正確;材料不是評價戊戌變法方式,排除A項;材料評價的是戊戌變法,不是洋務運動和辛亥革命,排除B和D項。故選C項。16.(2022?四川樂山?中考真題)下面是某班同學為藝術節(jié)演出而編寫的歷史人物劇的提綱。據此推斷這位歷史人物是()第一幕青年時期:出生于廣東,自幼熟讀經史,飽受封建儒學教育。游歷香港,始讀西學之書。到北京參加鄉(xiāng)試。第二幕中年時期:六次上書皇帝,提出變法改良主張.著書立說,創(chuàng)辦報紙,成立保國會,參與百日維新運動。第三幕晚年時期:變法失敗,組織?;蕰?,反對資產階級革命,發(fā)動復辟帝制CA.李鴻章B.康有為C.孫中山D.陳獨秀【詳解】根據材料“六次上書皇帝,提出變法改良主張……參與百日維新運動……組織?;蕰钡刃畔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述人物主張改良變法,參與維新變法,說明該人物是維新變法的代表人物,維新派有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B項正確;李鴻章是洋務派的代表人物,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派代表人物,而題干體現的是維新派代表人物,排除C項;陳獨秀是資產階級激進派代表人物,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17.(2022云南昆明?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一批讀書人逐漸認識到,唯有實行變法才能救亡圖存。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在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推動下,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這次變法歷時103天,又被稱為()1.(20211.(2021江蘇徐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圖可用于研究()A.洋務運動B.義和團運動C.太平夭國運動D.“百日維新”【詳解】根據所學材料可知,1898年6月,光緒帝在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推動下,宣布實行變法,歷時僅103天,被稱為“百日維新”,D項正確:19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清政府開展了洋務運動、義和團運動是19世紀末中國發(fā)生的-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農民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的時間是1851年至1864年,排除ABC項。故選D項。A.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B(tài).洋務運動的目的C.戊戌變法的背景D.義和團失敗的原因【詳解】依據題干漫畫上幾個外國人在分割象征中國的蛋糕,由此可知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這也是戊戌變法的重要歷史背景即甲午戰(zhàn)后民族危機的加深,C項正確:圖片涉及的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影響,鴉片戰(zhàn)爭、洋務運動都發(fā)生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之前,排除AB項;義和團失敗的原因在于農民階級局限性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中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排除D項。故選C項。2.(2021山東德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梁啟超提出:“三代(夏商周)以后君權日益尊,民權日益衰,為中國致弱之根源。”其主要政治意圖是()A.主張自強求富B.倡導維新變法C.宣揚三民主義D.鼓吹民主科學【詳解】梁啟超是屬于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和平改良,實行君主立憲。材料“君權日益尊,民權日益衰,為中國致弱之根源”,意思是:君主權力過于集中是中國落后的根源,這是為通過維新變法以伸張民權尋找依據,故B符合題意;洋務派主張自強求富,排除A項;資產階級革命派提出三民主義,主張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王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排除C項;資產階級激進派鼓吹民主科學,掀起了新文化運動,排除D項。故選B項。3.(2021?山東日照?統(tǒng)考中考真題)梁啟超說過:“吾國四千余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zhàn)敗、割臺灣償二百兆以后始也。”“大夢之喚醒”的最早標志是()A.變法維新運動B.洋務運動C.義和團運動D.武昌起義【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的消息傳來,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和梁啟超聯合1300多名應試舉人,上書光緒帝,反對議和,請求變法,歷史上稱之為“公車上書",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戊戌變法)的序幕,標志資產階級維新思潮轉變?yōu)榱藧蹏韧稣芜\動。所以“大夢之喚醒”的最早標志是變法維新運動。A項正確;洋務運動是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前進行的,排除A項;義和團運動主要抗擊的是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排除C項;武昌起義是在維新變法之后,排除D項。故選A項。4.(2021-江蘇泰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歷史學家陳旭麓認為:甲午大敗,“成中國之巨禍”,中國的民族具有群體意義的覺醒也因此而開始。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地主階級開始了“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D.資產階級維新派發(fā)起救亡圖存戊戌變法運動【答案】D【詳解】根據所字知識可知,甲午戰(zhàn)敗后被迫簽訂《馬關條約》,面對空前的民族危機,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聯合各省應試多名舉人,以公車上書”的方式,上書光緒帝,清求變法。為宣傳維新變法,成立學會和學堂創(chuàng)辦報刊及著書立說,1898年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宣布戊戌變法,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D項正確;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A項;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戰(zhàn)爭后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B項;甲午中H戰(zhàn)爭時期洋務運動宣告破產,排除C項。故選D項。5.(2021?四川宜賓?統(tǒng)考中考真題)嚴復翻譯《天演論》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在思想界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主要是因為當時()A.民族危機日益加深B.變法圖強成為國民共識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D.西方科學思想成為主流【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的情況下,嚴復將達爾文的進化論引入到中國,認為這一規(guī)則也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這對于激發(fā)民眾的救國意識,宣傳變法主張發(fā)揮了巨大作用,A項正確;B項錯在“共識”,排除;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項排除;新文化運動的旗幟是民主、科學,且戊戌變法時期的西方科學思想并未成為主流,D項排除。故選A。且戊戌變法時期的西方科學思想并未成為主流,D項排除。故選A。6.(2021內蒙古包頭-統(tǒng)考中考真題)表1可以用來說明,維新變法運動表1維新運動期間維新派的活動()A.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B.學習了西方科學技術C.促進了思想啟蒙D.抨擊了封建道德【詳解】根據所學可知,這些學堂、報刊、學會,宣傳西方資產階級思想,促進了思想啟蒙,故C符合題意;維新運動主張建立君主立憲政體,洋務運動學習了西方科學技術,新文化運動抨擊了封建道德,故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7.(2021?黑龍江?統(tǒng)考中考真題)1898年,清政府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歷史上稱這次變法為()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商鞅變法【答案】B【詳解】1898年,清政府頒布“明定國是”詔書,標志著戊戌變法開始,故選B;19世紀60年代開始洋務運動,1895年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排除A:1911年辛亥革命,排除C;戰(zhàn)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排除D。8.(2021?廣西賀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圖為維新變法期間各地創(chuàng)辦的重要報刊。這些報刊()A.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B.主要宣傳民主共和進步思想C.推動維新變法思想廣泛傳播D.為變法成功奠定了理論基礎【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維新變法期間各地創(chuàng)辦的重要報刊,主要宣傳維新變法思想,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廣泛傳播,故C符合題意;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排除A;辛亥革命時期的報刊主活動內容建立學堂萬木草堂、時務學堂創(chuàng)辦報刊《國聞報》活動內容建立學堂萬木草堂、時務學堂創(chuàng)辦報刊《國聞報》《知新報》《時務報》組織學會強學會、南學會、農學會要宣傳民主共和進步思想,排除B;要宣傳民主共和進步思想,排除B;戊戌變法失敗了,排除D。故選C。9.(2021?廣西百色?統(tǒng)考中考真題)甲午中日戰(zhàn)爭失敗后,人們認識到僅僅依靠軍事變革無法挽救民族危亡。此時,一群舉人沖破長期沉悶局面,掀起一場救亡圖存運動,邁出了中國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這場運動是()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詳解】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甲午中日戰(zhàn)爭失敗后,在民族危機深重的情況下,以康有為等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聯合各地舉人發(fā)起公車上書,并于1898年掀起了一場戊戌變法運動,主張改革政治制度,改封建君主專制為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從而邁出了中國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B正確;甲午中日戰(zhàn)爭失敗宣告洋務運動單純學習西方軍事、科學技術不能夠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A排除;辛亥革命發(fā)生在戊戌變法之后,推翻了清王朝統(tǒng)治和封建帝制,成立了中華民國,這應當屬于中國政治近代化的第二步,C排除;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之后發(fā)動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并非政治近代化表現,D排除。故選B。10.(2021?北京?統(tǒng)考中考真題)從19世紀60年代起,經過30多年的努力,清政府創(chuàng)辦了一批軍事工業(yè)、民用工業(yè)。在這一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一批近代知識分子卻認為西方的技術與制度是統(tǒng)一的,因此他們介紹西方的法律和制度,呼吁從制度上進行變革。材料反映的史實是()A.虎門銷煙、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B.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C.洋務運動、維新變法D.甲午中日戰(zhàn)爭、義和團運動【詳解】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開始,創(chuàng)辦了一批軍事工業(yè)、民用工業(yè),維新派認為西方的技術與制度是統(tǒng)一的,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開展維新變法運動,故選C:1839年虎門銷煙,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A項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太平天國運動是1851年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不符合“從19世紀60年代起”“清政府創(chuàng)辦了一批軍事工業(yè)、民用工業(yè)”,排除B;1894年甲午中H戰(zhàn)爭爆發(fā),不符合“從19世紀60年代起",排除D。11.(2021?黑龍江?統(tǒng)考中考真題)1898年,清政府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歷史上稱這次變法為()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義和團運動【詳解】根據所學知識,1898年,清政府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1898年是農歷戊戌年,歷史上稱這次變法為“戊戌變法”,B正確;洋務運動在19世紀60年代開始,排除A;辛亥革命發(fā)生在1911年,排除C;義和團是19世紀末中國發(fā)生的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農民運動,排除D。故選B。12.12.(2021?江蘇宿遷?統(tǒng)考中考真題)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馬士函)中說:“皇帝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他的顧問康有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經驗,簡直是以好心腸扼殺了進步'他們把足夠九年吃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內都填塞給它吃了?!焙盏抡J為戊戌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詳解】根據材料“但是他的顧問康有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經驗”,分析可知:赫德認為戊戌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康有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經驗;根據材料“他們把足夠九年吃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內都填塞給它吃了”,分析可知:赫德認為戊戌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康有為和其他人等急于求成。故選項B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關于戊戌變法“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頑固守舊勢力過于強大"的內容,故選項AC不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維新派的自身原因,且材料認為“皇帝的方向是正確的”,沒有關于“將變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緒帝身上”的內容。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3.(2021-湖南張家界?統(tǒng)考中考真題)1898年,“戊戌六君子”被殺害于北京菜市口。其中,臨刑時慷慨陳詞:“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人物是()A.劉光第B.楊深秀C.康廣仁D.譚嗣同【詳解】甘愿為變法流血犧牲的維新志士譚嗣同,在被捕入獄后泰然自若,題詩于壁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行刑時,仰天大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D符合題意;ABC項都是“戊戌六君子”,但與題干“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內容無關,排除。故選擇D。14.(2021?湖北荊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從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到譚嗣同的“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到秋瑾的“拼將十萬頭顱血,敢把乾坤力挽回”。這些詩句共同體現了中國近代進步人士強烈的()A.實業(yè)救國思想B.君主立憲思想C.民主共和思想D.愛國主義思想【詳解】林則徐的名句體現出對國家的社會責任感,譚嗣同的名句體現出臺灣被割讓的愛國思想,秋瑾的名句體現出救國的思想。三句詩體現出共同思想是愛國主義,故D符合題意:實業(yè)救國是通過興辦實業(yè)進行救國,排除A;君主立憲是維新派思想主張,排除B;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倡導的思想,排除C。故選D。15.(2021?山東濰坊?統(tǒng)考中考真題)面對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機,慈禧太后不顧一切地扼殺了一場旨在進行“現代化的嘗試”。這場“現代化的嘗試”()A.挽救了民族危亡B.完成了反帝任務A,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B.A,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B.維新派政治經驗不足且急于求成C.頑固守舊勢力過于強大D.將變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緒帝身上C.實現了富國強兵C.實現了富國強兵D.促進了思想解放【詳解】根據題干“慈福太后不顧一切地扼殺了一場旨在進行'現代化的嘗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現代化嘗試”是指戊戌變法。戊戌變法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他們掌有實權,阻撓和破壞變法法令的貫徹,最后,慈禱太后發(fā)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搜捕維新人士,廢除變法詔令,變法失敗。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D正確;戊戌變法是?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他們的目的不是反帝,排除B;戊戌變法失敗,沒有挽救民族危亡、實現富國強兵,排除AC。故選D。16.(2021?四川達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某校八年級小李同學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為主題,制作了下面的資料卡片。并對其所涉及的史實進行了解讀,其中正確的是圖1輪船招商局圖234A.圖1涉及的史實是中國近代工業(yè)化的開端,從民用工業(yè)逐漸發(fā)展到軍事工業(yè)B.圖2涉及的史實作為政治運動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的作用遠不是改變所能刷洗干凈的C.圖3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他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干多年的封建制度4《新青年》宣傳擁護“德先生”和“賽先生”,但也不反對禮教、禮法……【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譚嗣同”在戊戌變法中犧牲,戊戌變法作為政治運動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B符合題意;圖1反映的是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是從軍事工業(yè)逐漸發(fā)展到民用工業(yè),A排除;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沒有結束封建制度,C排除;《新青年》宣傳擁護“德先生”和“賽先生”,反對禮教、禮法,D排除。故選擇B。17.(2021?湖南湘潭?統(tǒng)考中考真題)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說:“法者天下之公器,變者天下之公理,”【詳解】根據所學,梁啟超是維新派的代表,其主張宣揚維新思想,變法圖存,B正確;A是林則徐,C是孫中山,D是袁世凱,排除。故選B。18.(2021?江蘇揚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觀察下圖,其所示歷史事件發(fā)生在于是他組織參與了(A,查禁鴉片,虎門銷煙B.力陳變法,推行維新C.組織起義,推翻清朝D.宣傳禮教,主張復辟于是他組織參與了(A,查禁鴉片,虎門銷煙B.力陳變法,推行維新C.組織起義,推翻清朝D.宣傳禮教,主張復辟譚嗣同殉難圖譚嗣同殉難圖A.鴉片戰(zhàn)爭時期B.太平天國時期C.洋務運動時期D.戊戌變法時期【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圖片展示的是譚嗣同殉難圖,結合所學知識,1898年,光緒皇帝在維新派的推動下,開展戊戌變法運動,但是變法被慈禧為首的封建頑固勢力鎮(zhèn)壓下去,譚嗣同等維新派人士遇害,史稱戊戌六君子,D正確;鴉片戰(zhàn)爭是1840年英國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排除;太平天國是1851-1864年洪秀全等人發(fā)動的農民反封建反侵略斗爭,B排除;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90年代李鴻章、曾國藩等清朝洋務派官員發(fā)起的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封建統(tǒng)治的自救運動,C排除。故選D。19.(2021?浙江嘉興?統(tǒng)考中考真題)某人在《三十自述》中說:“明年乙未和議成?!虾O壬摴嚾耍蠒堊兎?,余亦從其后奔走焉?!边@里所說的“乙未利議”是指()A.中英和議簽訂《南京條約》B.中國與列強和議簽訂《辛丑條約》C.中日和議簽訂《馬關條約》D.中國與英法和議簽訂《北京條約》【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康有為等人發(fā)動公車上書請求變法的主要原因是1895年甲午戰(zhàn)敗后中H簽訂《馬關條約》,民族危機日益加深,C項正確;《南京條約》是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是在八國聯軍侵華后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北京條約》是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排除ABD項。故選C項。20.(2021四川樂山統(tǒng)考中考真題)以下可以作為研究戊戌變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A.學者所著《戊戌變法史事考》B.歷史教科書中的相關內容C.影視作品中“公車上書”的片段D.維新派創(chuàng)辦的《時務報》【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fā)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透視歷史問題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經過后人運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充及詮釋。由此可知,維新派創(chuàng)辦的《時務報》屬于研究戊戌變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故D正確;學者所著《戊戌變法史事考》、歷史教科書中的相關內容、影視作品中“公車上書”的片段屬于二手史料,故ABC錯誤。21.(2021?四川德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根據材料,概括推動康有為變法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口1)根據材料,概括推動康有為變法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2)根據材料,歸納康有為為推動變法而進行的努力。(3)根據材料中的分隔線提示,概括康有為的三段人生經歷。并據此談談你對個人發(fā)展與時代變化關系的認識?!敬鸢浮浚?)家庭出身的影響;儒家思想的影響;受西方思想的影響;外國列強入侵的影響。(2)精心研讀西學:編著變法的書籍;組織學會等組織:創(chuàng)辦報刊等。(3)人生經歷:第一段:熟讀經書、研究西學:第二段:宣傳組織變法;第三段:復辟帝制。認識:人生的發(fā)展與時代變遷和社會發(fā)展聯系密切;人的思想變化會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變化?!驹斀狻浚?)依據材料?“出生于廣東南海官僚地主家庭,自幼熟讀經史,飽受封建儒學教育”可得出康有為思想受到家庭出身和儒家思想影響;依據材料“游歷香港,始讀西學之書”“大購西書,精心研讀,大講西學”可得出受西方思想的影響;依據材料“中法戰(zhàn)爭期間,醞釀變法思想”可得出受到列強入侵的影響。(2)依據材料“大購西書,精心研讀,大講西學”可得出精心研讀西學;依據材料“著《新學偽經考》,宣傳變法思想”可得出著書立說;依據材料“成立保國會,參與百日維新”可得出組織學會等組織;依據材料“創(chuàng)辦《萬國公報》”可得出創(chuàng)辦報刊等???)人生經歷:依據第一部分材料信息從早年熟讀經書、研究西學歸納;第二部分依據材料信息從宣傳組變法失敗后速往海外,組織?;蕰磳Y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擔任孔教會會長。為復辟帝制制造輿論1917年和張勛發(fā)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一一摘編自《中國史綱要》等材料康有為大事記1884?1885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