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xxS2地塊3#樓深基坑支護及施工組織設計_第1頁
馬鞍山xxS2地塊3#樓深基坑支護及施工組織設計_第2頁
馬鞍山xxS2地塊3#樓深基坑支護及施工組織設計_第3頁
馬鞍山xxS2地塊3#樓深基坑支護及施工組織設計_第4頁
馬鞍山xxS2地塊3#樓深基坑支護及施工組織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裝┊┊┊┊┊訂┊┊┊┊┊線┊┊┊┊┊┊┊┊┊┊┊┊┊畢業(yè)設計(論文)說明書共82頁第83頁畢業(yè)設計(論文)任務書課題名稱馬鞍山xxS2地塊3#樓深基坑支護及施工組織設計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專業(yè)班級姓名學號畢業(yè)設計(論文)的主要內容:本次畢業(yè)論文(設計)內容主要是對馬鞍山xxS2地塊3#樓深基坑支護及施工組織進行設計。通過調研,資料查閱,完成在指定的地下室的支護工程設計,設計階段為施工圖設計。進行支護方案比選、基坑土體計算參數選取、土壓力計算分析、抗力計算分析、支護結構內力計算分析、支護工程平面設計、分區(qū)支護斷面設計、支護結構構件設計、施工組織設計等設計工作,了解并掌握深基坑支護設計的基本過程及計算方法、施工組織方法。對支護工程進行設計概算的編制,掌握工程概算的編制過程。繪制工程圖紙10張A3以上,寫出設計說明書,培養(yǎng)計算機應用能力。起止時間:年月日至月日共周指導教師簽字系主任簽字院長簽字填寫說明:"任務書"封面請用鼠標點中各欄目橫線后將信息填入,字體設定為楷體-GB2312、四號字;在填寫畢業(yè)設計(論文)內容時字體設定為宋體、小四號字。鞍山xx世際花園S2地塊3#樓深基坑工程支護及施工組織設計內容摘要擬建工程安徽馬鞍山市xx·xx(S2地塊)工程位于馬鞍山市xx以西,擬建橋山路以北S2地塊內,總建筑面積為170000m?!?.00相當于絕對標高6.5m,基坑南北向長40m,東西向寬35m,開挖深度5.1m。結合本工程地質、環(huán)境、挖深等諸多因素確定安全可靠的支護方案;為考慮到鄰近坑邊有建筑和道路(下設有水、電、氣等管線),為確保安全,以“變形”控制設計。本著“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技術可行、施工方便”原則,整個基坑采用一排鉆孔灌注樁作擋土結構,錨桿支撐作為支撐結構體系?;硬捎秒p軸深層攪拌樁作止水帷幕。關鍵詞:深基坑支護結構錨桿支撐鉆孔灌注樁OrientalPearlGarden,MaanShanSaiInternational,Building3,BlockS2supportdeepfoundationengineeringandconstructionorganizationdesignabstractPlanstoconstructtheprojectAnhuiMa'anshanorientalpearl*thecenturygarden(theS2landparcel)theprojectlocatedattheMa'anshankindlakewaterwaywest,planstoconstructnorthofthebridgemountainroadintheS2landparcel,thetotalfloorspaceis170000m2.±0.00isequaltoabsolutelevel6.5m,theholeexcavatedforbuildingfoundationnorthandsouthtolong40m,thethingtoextends35m,cuttingdepth5.1m.Unifiesthisengineeringgeology,theenvironment,thesumpandsoonmanyfactordeterminationsafereliablesupportsandprotectionsplan;Inordertoconsidernearbytheneighborpithastheconstructionandthepath(nextisequippedwithpipelinesandsoonwater,electricity,gas),toensurethesecurity,by“distortion”controldesign.Thespiritof"safe,reliable,economical,technicallyfeasibleandconvenientconstruction"principle,theentirepitwitharowofboredpilesforretainingstructures,anchorsupportsystemasasupportstructure.Foundationforusingbiaxialwaterproofcurtainofdeepmixingpiles.Keywords:Foundationpit;Bracingstructure;AnchorrodsupportNondisplacementpile目錄TOC\o"1-5"\h\z\u內容摘要 2目錄 4文獻綜述 7第一章設計方案綜合說明 121.1概述 121.1.1工程概況 121.1.2場地地形、地貌及地質構造概況 121.1.3場地內各巖土層的分布、性質 131.1.4場地地下水概況 131.1.5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及重要性系數 131.2設計總說明 131.2.1設計依據 131.2.2支護結構方案比較與選取 141.3基坑監(jiān)測 20第二章基坑支護結構設計計算書 212.1設計計算 212.1.1地質計算參數 212.1.2計算區(qū)段的劃分 212.1.3計算方法 212.1.4土壓力計算 212.3AB.BC段支護結構設計計算 232.2.1側向土壓力計算 242.2.2等值梁計算樁的嵌固深度: 252.2.3配筋計算 262.2.4錨桿設計 262.2.5整體穩(wěn)定性驗算 272.2.6抗傾覆穩(wěn)定性驗算 282.2.7抗隆起驗算 282.2.8抗管涌驗算 302.2.9變形驗算 302.3CD.AD段支護結構設計計算 312.3.2等值梁計算樁的嵌固深度: 332.3.3配筋計算 342.3.4錨桿設計 352.3.5整體穩(wěn)定性驗算 352.3.6抗傾覆穩(wěn)定性驗算 372.3.7抗隆起驗算 372.3.8抗管涌驗算 382.3.9變形驗算 392.4圈梁設計計算 402.4.1AB.BC段圈梁設計計算 40正截面強度計算 40斜截面強度計算 402.4.2DA.CD段圈梁設計計算 40正截面強度計算 40斜截面強度計算 402.5AB.BC段基坑止水設計 412.5.1止水樁長確定 412.5.2基坑止水帷幕設計 412.6CD.DA段基坑止水設計 412.6.1止水樁長確定 412.6.2基坑止水帷幕設計 412.7基坑監(jiān)測方案 412.7.1基坑及周圍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測試 412.7.2監(jiān)測與測試的控制要求: 422.7.3觀測頻率 42第三章施工組織設計 433.1工程概況 433.1.1工程概況 433.1.2現場施工條件 433.1.3施工主要特點 433.2施工部署 433.2.1現場總平面布置 433.2.2施工指導思想與組織機構 443.2.3主要施工順序 453.3施工準備工作和各項資源需要量計劃 453.3.1施工現場準備工作 453.3.2技術準備工作 463.3.3材料、設備準備工作 463.3.4勞動力組織準備 473.3.5機械配置計劃 473.4主要工程項目施工 483.4.1測量放線 483.4.2雙層攪拌樁與鉆孔灌注樁施工 493.4.3土方開挖 523.4.4錨桿(預應力) 523.4.5冠梁施工工藝流程圖 533.4.6護坡觀測方案 533.5施工進度計劃 533.6臨時施工用電組織計劃 543.7保證安全措施 553.8保證質量措施 573.8.1質量目標 573.8.2質量要求 573.8.3質量技術措施 573.9保證工期措施 573.9.1組織管理措施 573.9.2技術措施 583.9.3機械設備措施 583.10雨季施工措施 583.11文明施工 59工程費用概算 61英文翻譯 64致謝 81參考文獻 82文獻綜述1.1基坑含義與土方開挖在建造埋置深度較大的基礎或地下工程時,往往需要進行較深的土方挖。這個由地面向下開挖的地下空間稱為基坑。從地表面開挖基坑,最簡單的方法是放坡開挖。這種方法既經濟又方便,在空曠地區(qū)應優(yōu)先用。如果由于場地的局限性,在基槽平面以外沒有足夠的空間安全放坡,或者為了保證基坑周圍的建筑物,構筑物以及地下管線不受損壞,又或者為了滿足無水條件下施工,需要設置擋土和截水的結構。這種結構稱為圍護結構。一般來說,圍護結構應滿足以下3個方面的要求;1.保證基坑周圍未開挖土體的穩(wěn)定,滿足地下結構施工有足夠空間的要求,這就要求圍護結構要起擋土作用。2.保證基坑周圍相鄰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地下管線在地下結構施工期間不受損害。這就要求維護結構能起控制土體變形的作用。3.保證施工作業(yè)面在地下水位以上。這就要求維護結構有截水作用,結降水,排水等措施,將地下水位降到作業(yè)面以下。總的來說,圍護結構都要滿足第一和第三個要求。第二個要求要視周圍建筑物,構筑物和地下管線的位置,承受變形的能力,重要性和一旦損壞可能發(fā)生的后果等方面的因素來決定。如果維護結構部分活全部作為主體結構的一部分,譬如將支護墻做成地下室的外墻,圍護結構還應滿足作為主體結構一部分的要求。圍護結構是臨時結構,而主體結構是永久結構,兩者的要求并非一致。"兩墻合一"后,圍護結構應按永久結構的要求處理,在強度,變形和抗?jié)B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要相應提高。維護結構是臨時結構,主體結構施工完成時,圍護結構即完成任務。因此,圍護結構的安全儲備相應較小,因而具有較大的風險。在基坑開挖過程中應對圍護結構進行監(jiān)測,并應預先指定應急措施,一旦出現險情,可及時搶救?;庸こ贪藝o體系的設置和土方開挖兩個方面。土方開挖的施工組織是否合理對圍護體系是否成功產生重要影響。不合理的土方開挖方式,步驟和速度有可能導致主體結構樁基礎變位,圍護結構變形過大,甚至引起圍護體系失穩(wěn)而導致破壞。同時,基坑開挖必然引起周圍土體中的地下水位和應力場的變化,導致周圍土體的變形,對相鄰建筑物,構筑物和地下管線產生不利影響。嚴重時有可能危機它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偟膩碚f,基坑的開挖深度在基坑工程中是主導因素,基坑場地的地質條件和周圍的環(huán)境決定支護方案,而基坑的開挖方式對基坑安全直接相關。1.2基坑主要支擋方法、技術類型基坑工程中采用的圍護墻、支撐(或土層錨桿)、圍檁、防滲帷幕等結構體系總稱為支護結構。支護結構的傳統(tǒng)方法是鋼板樁加支撐系統(tǒng)或鋼板樁錨拉系統(tǒng),其優(yōu)點是材料可以回收,但拔出板樁時會引起土體的變形。目前經常采用的主要基坑支擋類型有:(1)深層攪拌水泥土擋墻(以下簡稱攪拌樁):將土和水泥強制攪和成水泥土樁,結硬后成為具有一定強度的整體壁狀擋墻,一般用于開挖深度不超過7m的基坑,適合于軟土地區(qū),環(huán)境保護要求不高,施工低噪聲、低振動,結構止水性較好,造價經濟,但圍護較寬,一般取基坑開挖深度的0.7~0.8倍。國內外試驗研究和工程實踐表明,攪拌樁適宜于加固淤泥、淤泥質土和含水量較高而地基承載力小于120kPa的粘土、粉質粘土、粉土等軟土地基。當土中含高齡石、蒙脫石等礦物時,加固效果較好,土中含伊利石、氯化物等礦物時,加固效果較差,土的原始抗剪強度小于20~30kPa時,加固效果也較差。攪拌樁用于泥炭土或土中有機質含量較高,酸堿度較低(<7)及地下水有侵蝕性時,宜通過試驗確定其適用性。當地表雜填土層為厚度大于100mm的石塊時,一般不宜使用攪拌樁。攪拌樁的平面布置可視地質條件和基坑圍護要求,結合施工設備條件,分別選用樁式、塊式、壁式、格柵式或拱式,它在深度方向可采取長短結合形式。(2)鋼板樁:用槽鋼正反扣搭接而組成,或用U型、H型和Z型截面的鎖口鋼板樁。用打入法打入土中,相互連接形成鋼板樁墻,既用于擋土又用于擋水,用于開挖深度3~10m的基坑。鋼板樁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在完成支擋任務后,可以回收重復利用;于多道鋼支撐結合,可適合軟土地區(qū)的較深基坑,施工方便,工期短。但鋼板樁剛度比排樁和地下連續(xù)墻小,開挖后繞度變形較大,打拔樁振動噪聲大,容易引起土體移動,導致周圍地基較大沉陷。鋼板樁支護結構,有永久性結構和臨時性結構兩類。永久性結構在海港碼頭中應用較多,如:碼頭岸墻,護墻等;臨時性結構多用于高層建筑的深基礎。(3)鉆孔灌注樁擋墻:直徑φ600~φ1000mm,樁長15~30m,組成排樁式擋墻,頂部澆筑鋼筋混凝土圈粱,用于開挖深度為6m~13m的基坑。具有噪聲和振動小,剛度大,就地澆制施工,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小等優(yōu)點。適合軟弱地層使用,接頭防水性差,要根據地質條件從注漿、攪拌樁等方法中選用適當方法解決防水問題,整體剛度較差,不適合兼作主體結構。樁身質量取決于施工工藝及施工技術水平,施工時需作排污處理。(4)地下連續(xù)墻:在地下成槽后,澆筑混凝土,建造具有較高強度的鋼筋混凝土擋墻,用于開挖深度達10m以上的基坑或施工條件較困難的情況。具有施工噪聲低,振動小,就地澆制、墻接頭止水效果較好,整體剛度大,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小等優(yōu)點。適合于軟弱土層和建筑設施密集城市市區(qū)的深基坑,高質量的剛性接頭的地下連續(xù)墻可作永久性結構,并可采用逆筑法施工。地下連續(xù)墻按成樁(成槽)形式的不同,劃分為樁排式連續(xù)墻和壁式連續(xù)墻兩大類,前一類主要用各種類型的樁,相互連接或搭接以及交錯的單樁連鎖組成的直線、圓弧、圓形等形式的排樁組合,具有一定的入土深度,墻頂用壓頂粱連在一起,形成地下連續(xù)墻的墻體。壁式地下連續(xù)墻具有多種功能,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最主要用于深基坑工程的圍護,特別適合于軟土地區(qū)深基坑的開挖。(5)SMW工法(勁性水泥土攪拌樁):勁性水泥土攪拌樁以及水泥土攪拌樁法為基礎,凡是適合應用水泥土攪拌樁的場合都可以使用勁性樁。特別是適合于以粘土和粉細砂為主的松軟地層,對于含砂卵石的地層要經過適當處理后方可采用。勁性樁適宜的基坑深度與施工機械有關,國內目前一般以基坑開挖深度6~10m,國外尤其是日本由于施工鉆孔機械先進,基坑深度達到20m以上時也采用SMW工法,勁性樁法可取得較好的環(huán)境和經濟效果。勁性樁是在水泥土攪拌樁中插入受拉材料構成的,常插入H型鋼。(6)土錨:用拉桿錨固支護基坑的開挖或用作抗拔樁抵抗浮托力等的應用已日益普遍。拉錨最大的優(yōu)點是在基坑內部施工時,開挖土方與支撐互不干擾,尤其是在不規(guī)則的復雜施工場所,以錨桿代替擋土橫撐,便于施工。這是人們樂于大量使用的主要原因。隨著對錨固法的不斷改進和使用可靠性的監(jiān)測手段,使拉錨支護的范圍更加廣泛。拉錨是將一種新型受拉桿件的一端(錨固段)固定在開挖基坑的穩(wěn)定地層中,另一端與工程構筑物相聯結(鋼板樁、挖孔樁、灌注樁以及地下連續(xù)墻等),用以承受由于土壓力等施加于構筑物的推力,從而利用地層的錨固力以維持構筑物(或土層)的穩(wěn)定。錨桿支護體系由擋土構筑物,腰粱及托架、錨桿三個部分所組成,以保證施工期間邊坡的穩(wěn)定與安全。(7)土釘墻:土釘墻支護是通過沿土釘通長與周圍土體接觸形成復合體。在土體發(fā)生變形的條件下,通過土釘與土體的接觸界面上的粘結力或摩擦力,使土釘被動受拉,通過受拉工作面給土體約束加固,提高整體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增強土體變形的延性。土釘墻適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人工降水后的粘性土、粉土、雜填土及非松散砂土和卵石土等。對于淤泥質土、飽和軟土,應采用復合型土釘墻支護。1.3基坑主要支撐方法、技術類型深基坑的支護體系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圍護壁,二是基坑內的支撐系統(tǒng)。為施工需要而構筑的深基坑各類支撐系統(tǒng),既要輕巧又需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以保證施工的安全、經濟和方便,因此支撐結構的設計是目前施工方案設計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在深基坑的支護結構中,常用的支撐系統(tǒng)按其材料分可以有鋼管支撐、型鋼支撐,鋼筋混凝土支撐,鋼和鋼筋混凝土組合支撐等種類;按其受力形式分可以有單跨壓桿式支撐,多跨壓桿式支撐,雙向多跨壓桿支撐,水平桁架相結合的支撐,斜撐等類型。這些支撐系統(tǒng)在實踐中有各自的特點和不足之處,以其材料種類分析,鋼支撐便于安裝和拆除,材料消耗量小,可以施加預緊力以合理控制基坑變形,鋼支撐架設速度較快,有利于縮短工期。但是鋼支撐系統(tǒng)的整體剛度較弱,由于要在兩個方向上施加預緊力,所以縱橫桿之間的聯結始終處于鉸接狀態(tài)。鋼筋混凝土支撐結構的整體剛度好,變形小,安全可靠,施工制作時間長于鋼支撐,但拆除工作比較繁重,材料回收利用率低,鋼筋混凝土支撐因其現場澆筑的可行性和高可靠度而在目前國內被廣泛的使用。1.4基坑主要止(降)水方法、技術類型工程降水是基坑工程的一個難點。由于土質和地下水位的條件不同,基坑開挖的施工方法大不相同。在地下水位以下開挖基坑時,采用降水的作用是:(1)截住基坑邊坡面及基底的滲水;(2)增加邊坡的穩(wěn)定性,并防止基坑從邊坡或基底的土粒流失;(3)減少板樁和支撐的壓力,減少隧道內的空氣壓力;(4)改善基坑和填土的砂土特性;(5)防止基底的隆起和破壞。一個場地的地質條件和土質條件,將決定降水或排水的形式。在選擇和設計基坑降水前,必須由甲方提供工程地質勘察資料,建筑物平面圖和立面圖,建筑物場地附近房屋平面圖等,對于重大工程,設計人員除掌握相應資料外,必須在設計前到工程現場親自了解,最好能目測各土層的土樣,對將來降水工程的布置及其與鄰近建筑物的影響。降低地下水位的常用方法可分為明溝降水和井點降水兩類。明溝降水由于其制約條件較多,尚不能得到廣泛的應用,而井點降水的適用條件較廣,并經過二十多年來的應用、發(fā)展和改進,已形成了多種井點降水的方法。目前常用的井點降水方法有:輕型井點、噴射井點、電滲井點、管井點,輻射井點等。這些有效的降水方法現已被廣泛用于各種降水工程中,但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以后,可能帶來一些不良影響,如地面沉降,鄰近已有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安全穩(wěn)定及殘留滯水的處理等。明溝降水是在基坑內設置排水明溝或滲渠和集水井,使進入基坑內的地下水沿排水溝渠流入井中,然后用水泵將水抽出基坑外的降水方法。明溝降水一般適用于土層較密實,坑壁較穩(wěn)定,基坑較淺,降水深度不大,坑底不會產生流砂和管涌等的降水工程。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基坑工程時,通常采用井點(垂直和水平井點)降水法來降低地下水位。垂直井點常沿基坑四周外圍布設,水平井點則可穿越基坑四周和底部,井點深度大于要求的降水深度,通過井點抽水或引滲來降低地下水位,實現基坑外的暗降,保證基坑工程的施工。經井點降水后,能有效地截住地下滲流,降低地下水位,克服基坑的流砂和管涌現象,防止邊坡和基坑底面的破壞;減少側土壓力,增加挖掘邊坡的穩(wěn)定性,有利于邊坡的支護和施工;防止基底隆起和破壞,加速地基土的固結作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及保證施工安全。在城市中由于深基坑降水,總會引起地面產生一定的沉降,影響鄰近建筑物和管線。最好的辦法是采用止水帷幕,將坑外地下水位保持原狀,僅在坑內降水。目前,采用鉆孔壓漿成樁法、地下連續(xù)墻、板樁、深層攪拌樁墻等止水結構形式,效果均較好。其入土深度,取決于土層的透水性,要防止出現管涌、流砂等問題。參考文獻[1]《高層建筑地下結構與基坑支護》,黃熙齡主編,北京:宇航出版社,2002;[2]《高層建筑基礎工程施工》,趙志縉,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4;[3]《基坑工程手冊》,侯學淵,劉建航,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7;[4]《深基坑支護工程實例集》,黃強等主編,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5]《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20-99),1999;[6]《深基坑工程》,陳忠漢,黃書秩,程麗萍編著,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2;[7]《深基坑支護工程設計技術》,黃強編著,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5;[8]《土釘支護在深基坑工程中的應用》,陳肇元等編著,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7;[9]《軟土地區(qū)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JGJ83-91),1991;[10]《深基坑施工實例》,秦惠民,葉政青主編,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2;[11]《深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余志成等編著,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2;[12]《地下結構工程》,龔維明等編著,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13]《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guī)范》(YB9258-97),1997;[14]《基礎工程的降水》,司徒廣等編著,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3;[15]《工程水文地質學》,白玉蘭主編,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16]《高層建筑深基坑圍護工程實踐與分析》,趙錫宏等,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6第一章設計方案綜合說明1.1概述1.1.1工程概況擬建工程安徽馬鞍山市xx·xx(S2地塊)工程位于馬鞍山市xx以西,擬建橋山路以北S2地塊內,總建筑面積為170000m2。場地標高在5.79~6.85米,地勢較平坦,高差1.06米?;幽媳毕蜷L40m,東西向寬35m,開挖深度5.1m。1.1.2場地地形、地貌及地質構造概況擬建場地位于長江中下游沖積平原(沿江平原),地貌上屬長江Ⅰ級階地,場地標高在5.79~6.85米,地勢較平坦,高差1.06米。擬建場地原為農田,分布有大小不同水塘數個,水深最深達1.5~2.5米。周圍建筑物距離基坑邊線距離4.2m。馬鞍山市在地質構造上屬寧蕪斷陷盆地中段西北邊緣,區(qū)內主要發(fā)育褶皺構造有燕山運動早期形成前火山巖巖系褶皺和燕山運動晚期形成的褶皺構造,軸向多呈北東30~40°方向,兩冀傾角平緩約20°左右,主要斷裂構造有北東向(包括長江斷裂帶,慈湖-蕪湖斷裂)和北西向斷裂構造,北東向斷裂多被火山巖系和第四系覆蓋,呈北東25~35°方向,北西向斷裂構造向300~330°方向延伸;陡而光滑大量斷層角礫,上述褶皺構造和斷裂構造在斷陷盆地內或棋盤格展布,為火山巖地層所充填,擬建場地位于長江斷裂帶東南面,據目前資料沒有斷層通過,僅受周圍斷裂影響。長江以北的郯廬大斷裂和矛山斷裂帶近代均有活動,據地震資料記載寧蕪地區(qū)及外圍,近代發(fā)生小于6級的地震甚多,1967年7月11日采石曾發(fā)生4.6級地震,按抗震規(guī)范附錄A,馬鞍山市地震設防烈度為六度。1.1.3場地內各巖土層的分布、性質擬建場地內自上而下的土層有耕植土、填土、軟塑~可塑粉質粘土、淤泥質粉質粘土、可塑~硬塑粉質粘土及坡殘積層、風化層等,現詳述于下:層耕填土,呈濕、松散狀態(tài),含植物根莖,本層的巖土工程地質條件較差,不宜作為建筑物天然地基持力層。②層粉質粘土層,黃灰、灰黃色、褐夾灰色,呈濕、軟塑~軟可塑狀態(tài),含浸染狀氧化鐵。無搖震反應,干強度、韌性中等偏低,稍有光澤,結構致密程度較差。廣泛分布地表。③層淤泥質粉質粘土層,灰、深灰、灰黑色,呈飽和、流塑狀態(tài)。④層粉質粘土層,灰、褐、褐黃、褐灰、暗綠色,呈很濕、軟塑~軟可塑狀態(tài),偶見可塑狀態(tài)。⑤層粉質粘土層,灰、黑灰、青灰、褐黃、褐灰色,呈濕、硬可塑~硬塑狀態(tài)。含浸染狀氧化鐵,夾灰色高嶺土,底部有少量中粗砂及風化石屑。干強度、韌性較高,光澤反應切面光滑,無搖震反應,土層結構致密。1.1.4場地地下水概況勘察場地內地下水屬于上層滯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和地表水體補給,勘察期間由于降雨,故地下水位埋深偏高,勘探孔地下水埋深一般為0.18~1.1米,年變化幅度為1.0~1.5米,本區(qū)場地環(huán)境類型為Ⅱ類。根據ZK13、ZK25二孔水質分析報告,對照《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表12.2.1、表12.2.2、和表12.2.4,本區(qū)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無腐蝕性,在干濕交替下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和鋼結構有弱腐蝕性。1.1.5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及重要性系數安徽馬鞍山市xx基坑安全等級為二級,基坑重要性系數γ0=1.0。1.2設計總說明1.2.1設計依據(1)《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02)(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3)《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2003);(4)《土木工程專業(yè)畢業(yè)設計指南》,袁聚云,李境培,陳光敬編著,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5)《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6)《建筑基坑支護》,熊智彪編著,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7)《混凝土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8)《基礎工程》,莫海鷗,楊小平編著,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9)《深基坑支護工程設計技術》,黃強編著,北京: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1995(10)《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CECS22:90)1.2.2支護結構方案比較與選取1.土釘墻加放坡支護方案A、土釘墻支護是通過沿土釘通長與周圍土體接觸形成復合體。在土體發(fā)生變形的條件下,通過土釘與土體的接觸界面上的粘結力或摩擦力,使土釘被動受拉,通過受拉工作面給土體約束加固,提高整體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增強土體變形的延性。B、土釘墻適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人工降水后的粘性土、粉土、雜填土及非松散砂土和卵石土等。對于淤泥質土、飽和軟土,應采用復合型土釘墻支護。C、放坡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三級;施工場地應滿足放坡條件;可獨立或與其他結構結合使用;當地下水位高于坡腳時,應采取降水措施。2、H型鋼板樁加鋼桁架支撐A、用打入法打入土中,相互連接形成鋼板樁墻,既用于擋土又用于擋水,用于開挖深度3~10m的基坑。結合多道支撐,可用于較深基坑。B.H型鋼板樁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在完成支擋任務后,可以回收重復利用;于多道鋼支撐結合,可適合軟土地區(qū)的較深基坑,施工方便,工期短。材料質量可靠,軟土中施工速度快、簡單,占面積小等優(yōu)點。C.鋼板樁剛度比排樁和地下連續(xù)墻小,開挖后繞度變形較大,打拔樁振動噪聲大,容易引起土體移動,導致周圍地基較大沉陷,需注意接頭防水。D.鋼支撐便于安裝和拆除,材料消耗量小,可以施加預緊力以合理控制基坑變形,鋼支撐架設速度較快,有利于縮短工期。但是鋼支撐系統(tǒng)的整體剛度較弱,由于要在兩個方向上施加預緊力,所以縱橫桿之間的聯結始終處于鉸接狀態(tài)。E.邊桁架適用于范圍不大的基坑,挖土方便、主體結構施工較容易。整體剛度及穩(wěn)定性不好。3.鉆孔灌注樁加錨桿支撐方案+單排雙軸深攪樁作止水結構A、用于軟土地層,開挖深度為5m~11m的基坑。B、鉆孔灌注樁具有噪聲和振動小,剛度大,就地澆制施工,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小等優(yōu)點。C、它施工速度慢,接頭防水性差,要根據地質條件從注漿、攪拌樁等方法中選用適當方法解決防水問題,整體剛度較差,不適合兼作主體結構。D、樁身質量取決于施工工藝及施工技術水平,施工時需作排污處理E、錨桿適用于周圍場地據有拉設錨桿條件的場地。錨桿的優(yōu)點在于造價經濟,土方開挖及主體結構施工方便。在基坑內部施工時,開挖土方與支撐互不干擾,尤其是在不規(guī)則的復雜施工場所,以錨桿代替擋土橫撐,便于施工。方案對比如下表:方案優(yōu)點缺點土釘墻加放坡造價經濟、提高整體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環(huán)境影響較大尤其受雨水影響較大U型鋼板樁加鋼管支撐施工方便,工期短、速度快、簡單,占面積小整體剛度及穩(wěn)定性不好、打拔樁振動噪聲大鉆孔灌注樁加錨桿支撐噪聲和振動小,剛度大、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小,造價經濟接頭防水性差、施工速度慢本基坑工程的特點是地基土層以粉質粘土為主,周圍建筑物距離基坑距離4.2米,對變形要求較高,沉降要求較小,水平位移不得大于61mm。因此,圍護結構的設計應滿足上述要求。綜合考察現場的周邊環(huán)境、道路及巖土組合等條件,為盡可能避免基坑開挖對周圍建筑物影響,經過細致分析、計算和方案比較,本工程支護方案選用下列形式:鉆孔灌注樁加錨桿支撐方案+單排雙軸深攪樁作止水結構支撐方案.本工程基坑支護設計方案的設計計算,嚴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土木工程專業(yè)畢業(yè)設計指南》《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采用本設計的基坑支護方案,能滿足基坑土方開挖、地下室結構施工及周圍環(huán)境保護對基坑支護結構的要求,符合“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技術可行,方便施工”的原則。圖1.基坑平面圖基坑分為AB、BC、CD、AD四個計算區(qū)段,如圖1所示,均采用鉆孔灌注樁加單錨支撐:采用雙軸深層攪拌樁止水。本基坑工程的特點是地基土層以粉質粘土為主,周圍建筑物距離基坑變現距離4.2米,對變形要求較高,沉降要求較小,水平位移不得大于61mm。因此,圍護結構的設計應滿足上述要求。綜合考察現場的周邊環(huán)境、道路及巖土組合等條件,為盡可能避免基坑開挖對周圍建筑物,經過細致分析、計算和方案比較,本工程支護方案選用下列形式:鉆孔灌注樁加單錨支撐方案.采用深層攪拌樁止水。1.3基坑監(jiān)測基坑監(jiān)測是指導正確施工、避免事故發(fā)生的必要措施,本設計制定了詳細的沉降移監(jiān)測方案,施工過程中將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做好監(jiān)測、監(jiān)控工作。第二章基坑支護結構設計計算書2.1設計計算2.1.1地質計算參數根據本工程巖土工程勘察資料,各土層的設計計算參數如表2-1,2-2所示:表2-1AB.BC段土層設計計算參數:層號土類名稱層厚(m)重度()粘聚力(KPa)內摩擦角(度)1雜填土1.3018.05.713.52淤泥質土5.43粘性土1.619.928.0118.44粘性土6.920.545.0026.28表2-2CD.DA段土層設計計算參數:層號土類名稱層厚(m)重度()粘聚力(KPa)內摩擦角(度)1雜填土1.3018.05.713.52淤泥質土5.43粘性土1.619.928.0118.44粘性土6.920.545.0026.28滲透系數為K=(3-6)×10-6CM2.1.2計算區(qū)段的劃分根據具體環(huán)境條件、地下結構及土層分布厚度,將該基坑劃分為四個計算區(qū)段,其附加荷載及計算開挖深度如表2-3:表2-3計算區(qū)段的劃分區(qū)段北東南西段位號ABBCCDAD地面荷載(kPa)25252525開挖深度(m)計算方法按照《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范》(JGJ120-99)的要求,土壓力計算采用朗肯土壓力理論,矩形分布模式,一層土采用分算,其他土層采用合算,求支撐軸力是用等值梁法,對凈土壓力零點求力矩平衡而得。2.1.4土壓力計算主動土壓力計算按下式:(如下圖)主動土壓力計算圖(1)對于碎石土及砂土1)當計算點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時:2)當計算點地下水位以下時:式中——第層的主動土壓力系數;——作用于深度處的豎向應力標準值;——三軸試驗(當有可靠經驗時可采用直接剪切試驗)確定的第層土固結不排水快剪粘聚力標準值;——計算點深度;——計算參數,當<時,取1;當時,取——基坑外側水位深度;——計算系數,當時,取1;當時,取0;——水的重度。(2)對于粉土及粘性土①第層的主動土壓力系數按下式計算:——三軸試驗(當有可靠經驗時可采用直接剪切試驗)確定的第層土固結不排水快剪內摩擦角標準值②基坑外側豎向應力標準值按計算。1>.其中當計算點位于基坑開挖面以上時——深度以上土的加權平均天然重度。2>.當計算點位于基坑開挖面以下時——開挖面以上土的加權平均天然重度3>.基坑外側地面有均布荷載時,4>.為零。被動土壓力按下式計算:(如下圖)被動土壓力計算圖1.對于砂土及碎石土基坑內側抗力標準值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式中指作用于基坑底面以下深度處的豎向應力標準值,可按下式計算:式中——深度以上土的加權平均天然重度指第層土的被動土壓力,用公式計算。2,對于粉土及粘性土基坑內側水平抗力標準值宜按下式計算,2.2AB.BC段支護結構設計計算AB.BC段支護圖按照朗肯土壓力計算理論作為土側向壓力設計的計算依據,即:主動土壓力系數:Kai=tg2(45°-i/2)被動土壓力系數:Kpi=tg2(45°+i/2)計算時,不考慮支護樁體與土體的摩擦作用,且不對主、被動土壓力系數進行調整,僅作為安全儲備處理。計算所得土壓力系數表如表4所示:表2-4:土壓力系數表土層KaiKpi雜填土0.6210.788淤質粘土0.7140.8451.401.18粘性土0.520.7211.921.39粘性土0.390.6212.951.612.2.1側向土壓力計算主動土壓力:一層土:上部標高0.00m下部標高-1.30m水位點二層土:上部標高-1.30m下部標高-6.70m挖深處:三層土:上部標高-6.70m下部標高-8.30m四層土:上部標高-8.30m下部標高-14.20m<0被動土壓力:二層土:上部標高-5.10m下部標高-6.7m三層土:上部標高-6.70m下部標高-8.30m四層土:上部標高-8.30m下部標高-14.20m主動土壓力()被動土壓力()凈土壓力()2.2.2等值梁計算樁的嵌固深度:(應按加權平均重度、粘聚力、內摩擦角計算:)O點為反彎零點,O點距基坑底面距離=1.6m由等值梁AO根據平衡方程計算支點反力和O點剪力Q樁長樁長取13米,因上部有高0.8m冠梁所以實際樁長取12.2m。剪力為零點離地面距離:)=204.48KN·mM設計值:M=1.25KN·m2.2.3配筋計算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第4.1.11條取樁徑Φ900,樁心距1100,Mmax=306.72kNM,取砼強度C30,fc=14.3N/mm2,主筋HRB33520D16鋼筋,均勻布置,fy=300N/mm2,保護層厚度50mm,采用HRB335D12@150螺旋筋,HRB35D14@2000加強箍筋。As=20201.1=4022mm2b==2104022/(14.33.144502)=0.13=1+0.750.13-[(1+0.750.13)2-0.5-0.6250.13]1/2=0.31t=1.25-2=0.63[M]=2/314.3(450sin)3+3004004022(sin+sin)/=759.56kNm>1.251.01.1Mmax(=421.74)滿足要求!配筋率=As/A=4022/(4502)=6.33‰>min=4‰,滿足設計要求!2.2.4錨桿設計錨桿孔徑150mm入射角25錨桿軸向受拉承載力設計值:錨桿錨固段計算長度:錨桿自由段長度計算:=3.33m<5m自由段長度取5m錨桿總長度錨桿預應力筋截面積:錨索采用17鋼絞線,d=12.7(7φ4)鋼絞線A=87.92n=120.18÷87.92=1.37取2股鋼絞線。2.2.5整體穩(wěn)定性驗算平均加權重度:=19.26,內摩擦角=18.43,=0.52,=1.92,c=26.78,t=4.121.按比例繪出該基坑的截面圖;2.任意取圓弧圓心,半徑r=16m,圖條寬度b=1.0r=1.6m分為取O點豎直線過土條為0號,右邊分別為=1-8,左邊分別為(-1)-(-10).3.計算各土條重力Gi=量出第土條弧線中點切線與水平線夾角條分法驗算圖分條號i8511.649.3174.99-69.4017.647443.42105.3959.99-101.0232.846374.79147.6174.99-112.9147.045305.84179.9752.49-109.9059.814236.65204.9344.85-95.7070.783187.25223.4244.85-81.4078.652127.67236.3644.85-57.4684.87167.91243.7544.85-29.6688.60007.99246.2244.850.0089.86-1-613.01400.9244.8546.09137.67-2-1212.77393.5244.8590.13133.13-3-1712.35380.5844.85122.96126.27-4-2411.75362.0944.85163.54115.32-5-3010.95337.4452.49188.72102.62-6-379.89304.7752.49207.4986.45-7-448.52262.5559.99210.1768.33-8-536.69206.1674.99196.5946.51-9-644.06125.11112.48148.4022.72-10-770.5516.9567.4855.494.02合計1086.05772.081413.15>1.3滿足穩(wěn)定要求。2.2.6抗傾覆穩(wěn)定性驗算抗傾覆安全系數:Mp——被動土壓力及支點力對樁底的彎矩,對于內支撐支點力由內支撐抗壓力決定;對于錨桿或錨索,支點力為錨桿或錨索的錨固力和抗拉力的較小值。Ma——主動土壓力對樁底的彎矩;Ks=3.2>=1.200,滿足規(guī)范要求。2.2.7抗隆起驗算Prandtl(普朗德爾)公式(Ks>=1.1~1.2),注:安全系數取自《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guī)范》YB9258-97(冶金部):Ks=11.685>=1.1,滿足規(guī)范要求。Terzaghi(太沙基)公式(Ks>=1.15~1.25),注:安全系數取自《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guī)范》YB9258-97(冶金部):Ks=14.133>=1.15,滿足規(guī)范要求。2.2.8抗管涌驗算抗管涌穩(wěn)定安全系數(K>=1.5):式中_γ0———側壁重要性系數;γ'———土的有效重度(kN/m3);γw———地下水重度(kN/m3);h'———地下水位至基坑底的距離(m);D———樁(墻)入土深度(m);K=2.878>=1.5,滿足規(guī)范要求。2.2.9變形驗算值法進行驗算;在范圍內只有二層土,因此=查表得:=37.14mm<61mm滿足位移要求。2.3CD.AD段支護結構設計計算DA.CD段支護圖按照朗肯土壓力計算理論作為土側向壓力設計的計算依據,即:主動土壓力系數:Kai=tg2(45°-i/2)被動土壓力系數:Kpi=tg2(45°+i/2)計算時,不考慮支護樁體與土體的摩擦作用,且不對主、被動土壓力系數進行調整,僅作為安全儲備處理。計算所得土壓力系數表如表5所示:表2-5土壓力系數表:土層KaiKpi雜填土06210.788淤質粘土0.7140.8451.401.18粘性土0.520.7211.921.39粘性土0.390.6212.951.612.3.1側向土壓力計算主動土壓力:一層土:上部標高0.00m下部標高-1.30m水位點二層土:上部標高-1.30m下部標高-7.60m挖深處:三層土:上部標高-7.60m下部標高-9.20m四層土:上部標高-9.20m下部標高-15.10m<0被動土壓力:二層土:上部標高-5.10m下部標高-7.6m三層土:上部標高-7.60m下部標高-9.20m四層土:上部標高-9.20m下部標高-15.10m主動土壓力()被動土壓力()凈土壓力()2.3.2等值梁計算樁的嵌固深度:(應按加權平均重度、粘聚力、內摩擦角計算:)O點為反彎零點,O點距基坑底面距離=2.0m由等值梁AO根據平衡方程計算支點反力和O點剪力Q樁長樁長取13米,因上部有高0.8m冠梁所以實際樁長取12.2m。剪力為零點離地面距離:))=214.56KN·mM設計值:M=1.25KN·m2.3.3配筋計算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第4.1.11條取樁徑Φ900,樁心距1100,=306.72kNM,取砼強度C30,fc=14.3N/mm2,主筋HRB33520D16鋼筋,均勻布置,fy=300N/mm2,保護層厚度50mm,采用HRB335D12@150螺旋筋,HRB35D14@2000加強箍筋。As=20201.1=4022mm2b==2104022(14.33.144502)=0.13=1+0.750.13-[(1+0.750.13)2-0.5-0.6250.13]1/2=0.31t=1.25-2=0.63[M]=2/314.3(450sin)3+3004004022(sin+sin)/=759.56kNm>1.251.01.1Mmax(=421.74)滿足要求!配筋率=As/A=4022/(4502)=6.33‰>min=4‰,滿足設計要求!2.3.4錨桿設計錨桿孔徑150mm入射角25錨桿軸向受拉承載力設計值:錨桿錨固段計算長度:錨桿自由段長度計算:=3.6m<5m自由段長度取5m錨桿總長度錨桿預應力筋截面積:錨索采用17鋼絞線,d=12.7(7φ4)鋼絞線A=87.92n=123.54÷87.92=1.41取2股鋼絞線。2.3.5整體穩(wěn)定性驗算平均加權重度:=19.18,內摩擦角=17.94,=0.53,=1.89,c=25.74,t=4.141.按比例繪出該基坑的截面圖;2.任意取圓弧圓心,半徑r=16m,圖條寬度b=1.0r=1.6m分為取O點豎直線通過土條為0號,右邊分別為=1-8,左邊分別為(-1)-(-10)計算各土條重力Gi=3.量出第土條弧線中點切線與水平線夾角條分法驗算圖分條號i8511.649.1074.99-69.2418.157443.42104.9559.99-100.6933.766374.79147.0074.99-112.5448.355305.84179.2252.49-109.6161.474236.65204.0844.85-95.3772.743187.25222.4944.85-81.1180.822127.67235.3844.85-57.2587.21167.91242.7444.85-29.5591.04007.99245.2044.850.0092.34-1-613.01399.2544.8545.91109.30-2-1212.77391.8944.8589.79136.77-3-1712.35379.0044.85122.50129.73-4-2411.75360.5844.85162.93118.48-5-3010.95336.0352.49188.02105.43-6-379.89303.5052.49206.7388.82-7-448.52261.4659.99209.4170.21-8-536.69205.3074.99195.9147.80-9-644.06124.59112.48147.9423.36-10-770.5516.8867.4855.424.14合計1086.05769.191419.92>1.3滿足穩(wěn)定要求。2.3.6抗傾覆穩(wěn)定性驗算抗傾覆安全系數:Mp——被動土壓力及支點力對樁底的彎矩,對于內支撐支點力由內支撐抗壓力決定;對于錨桿或錨索,支點力為錨桿或錨索的錨固力和抗拉力的較小值。Ma——主動土壓力對樁底的彎矩;Ks=1.32>=1.200,滿足規(guī)范要求。2.3.7抗隆起驗算Prandtl(普朗德爾)公式(Ks>=1.1~1.2),注:安全系數取自《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guī)范》YB9258-97(冶金部):Ks=10.165>=1.1,滿足規(guī)范要求。Terzaghi(太沙基)公式(Ks>=1.15~1.25),注:安全系數取自《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guī)范》YB9258-97(冶金部):Ks=12.297>=1.15,滿足規(guī)范要求。2.3.8抗管涌驗算抗管涌穩(wěn)定安全系數(K>=1.5):式中_γ0———側壁重要性系數;γ'———土的有效重度(kN/m3);γw———地下水重度(kN/m3);h'———地下水位至基坑底的距離(m);D———樁(墻)入土深度(m);K=2.765>=1.5,滿足規(guī)范要求。2.3.9變形驗算值法進行驗算;在范圍內只有二層土,因此=查表得:=38.35mm<61mm滿足位移要求。2.4圈梁設計計算2.4.1AB.BC段圈梁設計計算正截面強度計算=25×92×1.25=254kN?mαs=2000106/(14.380010652)=0.15γs=0.5(1+)=0.92As=254106/(0.922101065)=3666.7實取2×9Φ16有As=3618As=3618mm2>ρminA=0.0038001100=2640mm2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斜截面強度計算V=1/22591.25=140.625KN0.7=0.71.438001065=852.9KN>V故只需取Φ8@200,四肢箍即可滿足要求2.4.2AB.BC段圈梁設計計算正截面強度計算=25×92×1.25=254KN?mαs=2000106/(14.380010652)=0.15γs=0.5(1+)=0.92As=254106/(0.922101065)=3666.7實取2×9Φ20有As=5654As=5654mm2>ρminA=0.0038001100=2640mm2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斜截面強度計算V=1/22591.25=140.625KN0.7=0.71.438001065=852.9KN>V故只需取Φ8@200,四肢箍即可滿足要求2.5AB.BC段基坑止水設計2.5.1止水樁長確定坑外水位取地面下1.0m,坑內水位取地面下6.10m。止水帷幕厚度滿足基坑防滲要求,止水帷幕滲透系數宜小于1.0cm=0.62m雙軸攪拌樁長度:L=5.1+1.6+0.62=7.5m2.5.2基坑止水帷幕設計結合本基坑的開挖深度等情況,考慮目前普通深攪樁機的施工能力,確定深攪樁有效樁長為7.5m?;又顾∧徊捎靡慌纽?00@900的雙軸深攪樁,樁體搭接2.6CD.DA段基坑止水設計2.6.1止水樁長確定坑外水位取地面下1.0m,坑內水位取地面下6.10m。止水帷幕厚度滿足基坑防滲要求,止水帷幕滲透系數宜小于1.0cm=0.62m雙軸攪拌樁取8m,采用一排的單排雙軸深層攪拌樁。2.6.2基坑止水帷幕設計結合本基坑的開挖深度等情況,考慮目前普通深攪樁機的施工能力,確定深攪樁有效樁長為7.8m?;又顾∧徊捎靡慌纽?00@900的雙軸深攪樁,樁體搭接300mm。2.7基坑監(jiān)測方案該工程為大面積深基坑工程,為了及時掌握基坑圍護結構的安全性,了解基坑開挖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必須進行施工監(jiān)測。2.7.1基坑及周圍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測試(1)壓頂梁的水平位移監(jiān)測:沿壓頂梁每隔15m布置一個水平位移觀測點。(2)深層水平位移監(jiān)測:要求在支護樁外側布設10個深層位移觀測孔。測斜孔深不小于支護樁長,使用測斜儀逐段量測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和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整個支護樁深度范圍內支護結構及外側土體向基坑內的水平位移情況。(3)基坑周邊道路沉降觀測:沿周邊道路每15m設一沉降觀測點。(4)基坑周邊建筑物沉降觀測:每幢建筑物上設一組沉降觀測點。2.7.2監(jiān)測與測試的控制要求:(1)樁頂水平位移速率不超過2mm/d或累計水平位移不超過25mm;(2)深層水平位移速率不超過2mm/d或累計水平位移不超過25mm;(3)任何不正常的路面沉陷或路面沉陷不超過25mm或不超過2mm/d;(4)建筑物沉降速率不超過2mm/d或累計水平位移不超過15mm,差異沉不超過建筑物高度的2‰;2.7.3觀測頻率基坑開挖施工前進行第一次觀測,觀測值作為初始值,基坑開挖前期每三天觀測一次,中期每兩天觀測一次,開挖至坑底后每天觀測一次,基坑或周圍環(huán)境位移變形較大時,每天觀測兩次?;映霈F險情時,加密觀測。觀測成果應及時反饋給業(yè)主、監(jiān)理、設計和施工單位。第三章施工組織設計3.1工程概況3.1.1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馬鞍山市xx以西,擬建橋山路以北S2地塊內,場地呈長方形,長35m,寬40m。建筑總面積1400平方米?;A為鉆孔灌注樁,周圍建筑物距離基坑邊線距離5m。該工程包括深基坑支護、土方開挖和鉆孔灌注樁工程,其中深基坑支護工程包括護壁鉆孔灌注樁、錨桿。鉆孔灌注樁樁徑為:900mm共140根,間距1100mm,樁長12.2m,,樁身砼C30。鋼筋按樁長通長設置。基礎挖深5.1m。工程樁施工期間再以用集水溝排水。由xx·xx(S2地塊)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書中得知,場地內自上而下的土層有耕植土、填土、軟塑~可塑粉質粘土、淤泥質粉質粘土、可塑~硬塑粉質粘土及坡殘積層、風化層等。3.1.2現場施工條件施工現場已拆除建筑物及電線設施,場地東北風角原有的臨時宿舍可作臨時設施,在原基礎上再加一層。施工現場圍墻已經圍砌好。xx路口布置土方出入口及原材料出入口,大型卡車均能通行,基本能滿足基坑支護及人工挖孔樁工程施工要求。施工用水、用電在場地東北角均可接通。3.1.3施工主要特點1.工程量較大,開挖土方場地大,必須做好施工流水的劃分和組織管理完善現場管理班子,使各項工程能夠流水線穿插施工保證工程的進度。2.必須嚴格控制該工程的降水、樹根樁、錨桿支護工程質量,這也是該工程的重點和難點,保證施工安全。3.鉆孔灌注樁數量多,挖距較近的樁必須按施工規(guī)范跳挖工序。4.專業(yè)工種數量較多,且互相穿插作業(yè),要處理它們的協調工作。3.2施工部署3.2.1現場總平面布置1.臨時設施布置在基坑東北面,布置內容包括辦公室、宿舍、食堂、廁所等;2.鉆孔灌注樁用商品砼澆注,挖孔護壁擬用現場攪拌的砼澆筑,砼攪拌站和砂石、水泥堆場設置在南面。護壁樁芯澆灌砼南邊設二臺活動砼溜槽。3.基坑的南邊設一個材料、土方出入口,開一個小門為生活出入口。4.基坑底、基坑頂設一道封閉式磚砌排水溝及集水井,沉淀池等,全部污水經過三級沉淀過濾后再排入城市下水道?;觾劝丛O計設置排水溝及將水匯集到集水井,再抽到基頂排水溝并經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城市管網。5.在南邊基坑邊上放置2臺250L砼攪拌機,砼經溜槽送到坑底供挖孔護壁時使用,在相應位置設砂石堆場及水泥庫。6.在南面基坑底放置2臺提升架,將挖孔樁土方提升上基坑,放置在西南基坑上,每晚外運。7.施工期間最高峰用電量考慮不同施工期間所有設備同時用電采用BV3×150+2×32,從變壓器接入總配電箱,再由總配電箱分支接到各用電點。3.2.2施工指導思想與組織機構1.本著“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質量方針,為實現本工程項目的“優(yōu)質、高速、安全、文明”的目標而奮斗,為的建設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本工程實行項目法施工管理,委派本公司實踐經驗豐富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同志任項目經理,組建項目部。項目部管理層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質檢員、安全員、材料員、化驗員等人組成,在監(jiān)理和公司、工程處的指導下負責對本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成本等實施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決策,對各施工生產要素實施全過程的動態(tài)管理。2.施工組織機構3.管理層主要人員名單表序號項目職務姓名職稱公司職務工作年限1總指揮××高工副總經理×2技術總負責××總工3總經理×3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