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運動和力第一節(jié)運動和能的形式課前熱身鳥兒在天空在飛翔,微風輕地吹拂著樹葉,小溪歡快地流淌在山澗,白云穿梭于美麗的天空,萬花開放于溫暖的春天,……自然界的萬物都在不停地運動著。那么運動究竟有多少種形式呢?每天我們要靠食物來維持我們的生命運動,汽車的運動要消耗燃料。所有的運動都需要能量,“能”是什么意思?請你查閱字典,了解“能”的含義。課中同步知識結構機械運動(最簡單)聲運動機械運動(最簡單)聲運動光運動熱運動電運動生命運動(最復雜)機械能聲能光能電能化學能動能勢能各種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運動的多樣性能的多樣性例題分析例1扔出去的石頭在做下列哪種運動()A.生命運動B.化學運動C.機械運動D.電運動分析和解本題考察學生對各種運動形式的識記和判斷。小石頭是一種沒有生命活動的物體,在扔出去后,也不存在化學變化或者電運動,只有空間位置的變化,故它做機械運動。選C。例2三峽水電站是我國還在繼續(xù)建設的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小明和爸爸曾去三峽水庫參觀旅游。那天,小明和爸爸坐上加滿汽油的游船,沿江而下,看到兩岸植被在陽光照射下郁郁蔥蔥,一派生機。工地上機器轟鳴,載重汽車來回奔跑,高高的起重機把各種材料吊起轉移到需要的地方。江水通過三峽大壩時,洶涌而下,推動水輪機旋轉,帶動發(fā)電機發(fā)出電能。上面這段話中,你能找出幾種運動形式和幾種能?分析和解本題考查學生靈活運用基本知識進行分析的能力。游船沿江而下,載重汽車來回奔馳,建筑材料被搬運到各個地方,江水洶涌而下,水輪機轉動,都是機械運動,它們具有動能。兩岸植被一片生機,則說明植物正在生長,是生命運動,陽光照射是光運動。游船、江水等運動的物體具有動能,植物體內具有化學能,汽油中也含有化學能,太陽光具有光能,機器轟鳴是聲運動,具有聲能。例2在日常生活中有這樣的情景:(1)被舉高的砝碼積蓄了一定的勢能,放手后,砝碼下落,勢能轉化為動能。(2)電燈通電后發(fā)光,把電能轉化為光能。(3)煤燃燒時發(fā)出熱和光。對上述變化,你能作出怎樣的猜想?你能從身邊的生活中為你的猜想再提供新的例證嗎?分析和解本題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實際情景的分析綜合能力,提出假說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三種情景說明了一種形式的能是可以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能的。新的例證:電風扇工作時轉動,電能轉化為動能;太陽能熱水器吸收太陽能轉化為熱能;籃球在水泥地上上下跳動,動能和勢能在相互轉化。課后拓展融會貫通1.下列運動屬于機械運動的是()A.汽車在公路上行駛B.我們正在成長C.電燈發(fā)光D.閃電2.下列運動屬于生命運動的是()A.飛機飛行B.流星劃破天空C.柳樹枝條插在土中成長為柳樹D.下雨時打雷3.能具有多種形式,請?zhí)顚懴铝星榫爸心艿男问?(1)人和動物要吃食物:(2)很強的聲音能將玻璃杯震碎:(3)植物生長需要陽光:(4)枯黃的樹葉飄落地面:4.下列運動中,具有機械運動的是,具有聲運動的是,具有電運動的是,具有光運動的是,具有熱運動的是,具有生命運動的是。=1\*GB3①運動員在進行短跑比賽②電燈在工作③春天百花爭艷④喇叭在放音樂⑥瀑布⑦雷電⑧種子發(fā)芽⑨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⑩陽光普照大地5.運動的物體具有,物體被舉高或者發(fā)生形變而具有的能是,它們合稱。6.彈弓是一種玩具,如圖,在橡皮筋上扣上石子,拉緊后放手,石子就飛快地射出,此時石子的運動是運動,上述過程中是能向能轉化。延伸提高7.機械式鬧鐘要上發(fā)條,這實際上是使發(fā)條積蓄()A.動能B.電能C.勢能D.熱能8.電能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種能,它可以通過各種用電器把電能轉化成我們所需要的能,說出下列用電器把電能轉化成什么能:日光燈:abc電風扇:abc電爐:電動機:蓄電池:9.如圖,為了把三顆相同的鐵釘a、b、c釘進木板,先把三顆鐵釘插入木板中同一深度,再讓同一鐵塊從不同高度下落,打擊a和b,換用一個質量更大些的鐵塊從與打擊a的鐵塊的高度相同處落下打擊c,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比較a和b,說明質量相同的物體,被舉得越高,積蓄的勢能越多。B.比較a和b,說明質量越大的物體,積蓄的勢能越多。C.比較a和c,說明同一高度處,質量越小的物體,勢能越小。D.鐵釘進入木板越深,說明被舉高的物體積蓄的勢能越多。課本練習答案提示P491.機械運動聲運動光運動生命運動2.勢能動能3.勢能電池課外實驗課本中有一段文字:“當一塊石頭向你飛來時,你肯定會躲開,以避免被它擊傷.這是因為運動著的物體具有能,這種能叫做動能?!蔽覀兛梢圆孪?如果飛來的石頭質量大些,飛得快些,被擊傷可能就更嚴重些。這意味著石頭的動能大些.由此可以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我們的猜想。如圖,讓鋼球從斜面上由靜止滑下,打擊水平面上的木塊,木塊被撞出一段距離,這個距離越遠,說明鋼球撞擊時的動能越大。請你做這個實驗,驗證猜想正確與否。(a)(b)(c)(a)(b)(c)第二節(jié)機械運動課前熱身在我們周圍,你能列舉出:哪些物體是運動的?哪些物體是靜止的?哪些物體運動得快?哪些物體運動得慢?在所有運動中,最簡單最基本的是機械運動,本節(jié)我們就學習研究物體的機械運動。請回答下面的問題:1.什么是機械運動?請列舉出幾個例子。2.盡管事實上是地球繞著太陽轉的,人們卻常說太陽東升西落,這是為什么?3.飛機飛得快還是汽車開得快?你是怎樣得出結論的?參照物相對運動:相參照物相對運動:相對參照物而言位置發(fā)生改變相對靜止:相對參照物而言位置不變知識結構1.運動和靜止相對性直線運動直線運動曲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2.機械運動分類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公式:單位:米/秒(m/s)千米/時(km/h)3.速度4.平均速度:對變速直線運動,表示一段時間內或者一段路程上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例題分析例1指出“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兩句詩中描述的現象中,分別是以什么物體為參照物的。分析和解本題要求學生選取不同的參照物來判斷物體運動情況。前句竹排在江中游是以江岸為參照物的,竹排相對岸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即竹排運動;而青山走動則是以竹排為參照物的。例2關于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v=s/t,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的運動速度v越大,通過的路程s就越大。B.物體的運動速度v越大,所用的時間t就越少。C.物體的運動速度v由s/t決定,但與s、t的大小無關。D.上述說法都有道理。分析和解本題考查學生對速度概念的理解。對勻速直線運動而言,運動快慢是恒定不變的,即速度不變,則路程和時間的比值是不變的,但路程與時間成正比,花的時間越長,通過的路程就越大。選C。例3在龜兔賽跑中,眾多的動物觀眾看到兔子比烏龜跑的快,這是根據什么得到這樣的結論的?由于兔子驕傲地認為自己肯定比烏龜快,途中輕松地睡了一覺,結果到終點時,烏龜早就到達終點,裁判員判定烏龜勝利,它的依據又是什么?分析和解本題考查學生對速度概念的理解能力。觀眾看到兔子比烏龜跑得快,依據是:兔子和烏龜同時運動的時候,在相同的某一段時間內進行比較,兔子比烏龜通過的路程大;而裁判員判定烏龜勝利的依據是:通過所有(相同的)路程烏龜所用時間比兔子少,因而在整段路程上比較時,烏龜的平均速度比兔子大。例4一輛汽車從早上9點整出發(fā),駛上一條平直高速公路,中午11:30到達目的地,一共走過了200km,求汽車的平均速度。分析和解本題是對公式的運用,對計算題的解答,應注意解題格式。由已知,出發(fā)點到目的地的路程s=200km,所花時間為t=2.5h,得km/h=80km/h。例5在一次爆破作業(yè)中,用了一條90厘米長的導火線來使裝在鉆孔里的炸藥爆炸,導火線燃燒的速度是0.6厘米/秒,點火者在點燃導火線后立即以5米/秒的速度跑開,請你估算一下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離爆炸點700米遠的安全區(qū)?分析和解因為是估算,我們可以認為點火者是勻速跑開的。我們可以用兩種方法來判斷人是否能安全到達安全區(qū)。方法一:比較距離導火線燃燒的時間為s=150s,這就是點火者跑向安全區(qū)所應有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內,點火者離開爆炸點所跑的距離為S=v×t=5m/s150s=750m>700m,大于所需要的安全距離。方法二:比較時間導火線燃燒的時間為s=150s,而點火者跑到安全區(qū)所需的時間為s=140s,說明點火者能夠到達安全區(qū)。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時間已知速度和時間求路程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時間已知速度和時間求路程(1)公式的變形:(2)要注意各個物理量之間的對應關系,如本題中對導火線和點火者分別有路程、速度和時間三個對應物理量。課后拓展融會貫通1.具體說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或者研究物體做怎樣的運動,都是相對于而言的。2.有一首詞寫道:“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边@里“看山恰似走來迎”是選擇的參照物是,而“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則是選擇為參照物。3.跳傘表演時,甲、乙兩個跳傘員手拉手從飛機上一起跳下,在下降時,如果以飛機為參照物,他們是的;以地面為參照物,他們是的;以乙跳傘員為參照物,甲是的。(填“運動”或“靜止”)4.下列運動中,屬于直線運動的是。①打算盤時,算盤珠子在桿上的運動;②推鉛球時,鉛球離手后的運動;③沒有風時,雨滴的下落;④飛機起飛前在跑道上滑行的運動;⑤地球繞太陽公轉。5.勻速直線運動是指物體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的運動。如甲圖的小汽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在①—②,②—③,③—④,④—⑤四個相等間距的路段,所用的時間是的(以上二空填“相等”或者“不相等”)。乙圖中的小汽車也是做勻速直線運動,且通過①—②,②—③,③—④,④—⑤等路段,所用的時間之比是1:3:5:7,則它們之間的路程之比是。①①②③④⑤甲①②③④⑤乙6.關于機械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參照物而言的。B.所謂參照物,就是我們假設不動的物體,以它作為標準來研究其他物體的運動情況。C.選取不同的參照物來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可能是不同的。D.研究物體運動,選取地面作為參照物是最適宜的,因為地面是真正不動的物體。7.火車的速度是72km/h,汽車的速度為20m/s,則()A.火車的速度大B.汽車的速度大C.二者速度一樣大D.無法確定8.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是3.84105km,則由地球向月球發(fā)射一束激光束,經過s,可以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光束。9.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10s內運動了150m,則它在第3s內的速度是。甲乙甲乙10.觀察圖中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B.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C.甲向右運動,乙車可能運動D.甲可能靜止,乙車向左運動11.在校田徑運動會上,小明和小王在100m決賽中分別以12.4s和13.8s的成績獲得冠軍和亞軍,他們的平均速度分別是多少?根據以上數據你能判斷在前50m中誰跑在前面嗎?12.飛機在半小時內沿直線飛行540km,一門火炮發(fā)射的炮彈在半分鐘可以飛行24000m,通過計算說明,是飛機的速度大還是炮彈的速度大。13.2003年1月26日,50多年來首架飛臨祖國大陸的臺灣民航客機,經過香港到達上海浦東機場。如果飛機的平均速度為500km/h,臺北到香港的距離為760km,香港到上海為1140km,問:(1)飛機從臺北飛經香港到上海至少需要多少時間?80杭州40km/h80杭州40km/h14.一輛客車在滬杭高速公路上勻速行駛,如果司機在路邊看到的指示牌如圖,則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客車到達杭州至少還要多少時間?15.在環(huán)法自行車拉力賽中,一位自行車選手開始2小時中騎了32km,并在隨后1小時內騎了13km,則他在整個3小時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多大?16.某同學在暑假旅游時,看到公路旁邊有一些小石柱上刻著數字,感到很奇怪,司機叔叔告訴他,這是表示公路里程的。于是他就根據一路上觀察到的石柱上的數字和當時的時間紀錄如下表格。觀察次數12345678里程數/km510152025303540觀察時間8:108:188:288:408:499:009:129:25該同學乘坐的汽車是做運動(填“變速”或者“勻速”),從8:10—9:25,汽車的平均速度是km/h=m/s,汽車在第次觀察時到第次觀察之間速度最快,速度是m/s。課本練習答案提示P541.運動靜止2.比較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的大小比較通過相同路程所花的時間多少路程時間3.運動員課外實驗測量你正常走路的速度和學校到你家的距離儀器:一只秒表(或者用手表、電子表代替)場地:操場跑道或者一段無人打擾的路步驟:(1)按你正常的速度行走100m,秒表記錄所用的時間,根據計算出你正常走路的速度。(2)然后你以正常的速度從學校走到家里,有公式s=vt可以計算出學校到你家的距離。課外閱讀成語中的物理知識——“刻舟求劍”成語是我國語言寶庫中的珍貴財富。它不僅具有文字簡練、意味深長的特點,而且有些成語中,還含有一定的物理知識。“刻舟求劍”這個成語中就包含著物理知識。“刻舟求劍”來源于《呂氏春秋·察今》,說的是楚國有一個人帶著寶劍乘船過江,當船正在行駛的時候,一不小心,把劍掉入江中,他立即用刀在劍落水的船幫處刻上記號,并宣布說:“這兒是我的寶劍掉下去的地方?!钡綄Π逗螅A讼聛?,他便根據船上刻下的記號下水去撈劍。結果怎么也撈不到。這個成語故事告誡人們,在處理具體問題時,不能不看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墨守成規(guī)。而應當根據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隨機應變。從物理學的角度講,求劍者所以撈不到劍,是因為選錯了參照物。如果船在靜水中不動,劍沉底后,相對船的位置不再改變,這樣在船上的記號下方可以撈到劍?,F在船在流水中,并從劍掉下的地方駛到了對岸,參照物自己都發(fā)生了運動,那么就不能根據它來確定劍的位置了,所以在船上的記號下方就不能撈到劍了。第三節(jié)力的存在課前熱身前面我們學習了物體的運動和靜止,在地球表面研究物體的運動往往選擇地面為參照物。那么物體怎樣從靜止變?yōu)檫\動或者從運動靜止下來呢?這個問題涉及到力的作用。本節(jié)將學習力的概念。請思考下面的問題:1.乒乓球向你飛來,你用球拍一擋,球就反彈回去,這是為什么?2.用手扳彎竹片或者有機玻璃直尺,手有什么感覺?要彎得更厲害,你應該怎么做?3.雙手鼓掌時,為什么兩只手都感覺到痛?4.提起一個裝滿書的書包,要用多大的力?用什么辦法測量?課中同步知識結構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性質物體間的力是相互的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施力物體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受力物體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運動的快慢或者運動方向)力的單位:牛(N)力的測量(測力計)結構:彈簧、刻度盤、指針、掛鉤、(1)觀察量程和最小刻度,選擇適當的量程使用方法(2)調零,之指針對準零刻度(3)眼彈簧軸線方向用力拉(4)讀數,視線要與刻度盤垂直1.力2.彈力:物體發(fā)生形變時產生的反抗形變的作用。大?。盒巫冊酱螅瑥椓υ酱?。例題分析例1課桌上放著一本《科學》課本,那么課本受到的支持力的施力物體是,課桌受到的壓力的施力物體是。分析和解課本放在課桌上,課本和課桌是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課本受到支持力,說明課本是研究對象,是受力物體,課桌是施力物體;討論課桌受到的壓力時,課桌是研究對象,是受力物體,課本是施力物體。填:課桌課本例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間發(fā)生力的作用時,一定存在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B.兩個物體沒有直接接觸也能產生力的作用C.力的產生離不開施力物體,但可以沒有受力物體D.用手推墻壁,人先推墻,墻再對人施力分析和解本題考察學生對力的概念的理解。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也是要抓住概念去進行分析判斷。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有力的存在必然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沒有物體不可能有力的存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而且相互作用總是同時發(fā)生的,沒有先后之分。但是力的相互作用和兩個物體是否相互接觸沒有必然關系,比如兩塊磁鐵沒有接觸的時候也有吸引或者排斥的作用。選AB例3下列現象中,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是()A.汽車開動,從靜止運動起來B.汽車急剎車C.降落傘從空中勻速下落D.汽車勻速轉彎分析和解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是指運動速度大小或者方向發(fā)生改變,實際情景中,可能是其中之一發(fā)生改變,也可能都發(fā)生改變。運動狀態(tài)不改變只可能是物體一直靜止或者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選C。例4使用彈簧秤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所測量的力的大小不能超過量程B.使用前要調零C.使用時,彈簧秤必須豎直拉D.讀數時,視線應與指針所對的刻度相平分析和解本題考查學生如何正確使用彈簧秤來測量力的大小。根據彈簧秤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去分析四個選項逐一判斷。彈簧秤使用時應注意:觀察——量程,最小刻度和零刻度線;調節(jié)——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判斷——被測力不能超過量程,否則不能測量;讀數——視線與刻度相平??梢夾、B、D均正確,而彈簧秤測力時,只要求力的方向與彈簧的軸向一致即可,這樣可以避免彈簧與外殼的摩擦而產生較大的誤差,不要求力一定在豎直方向。故選C。01.001.02.03.04.05.001.02.03.04.05.0融會貫通1.力是對的作用。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符號是,實驗室中常用的測力工具是。2.踢足球時,足球從靜止運動起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把一個砝碼掛在橡皮筋下面,橡皮筋被拉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3.如圖,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最小刻度是,此時測力計的示數是。4.打排球時,手對排球施加了力,排球就向前飛去,說明了。同時手感到痛,這一現象說明了物體間的力的作用是的。使手感到痛的力的施力物體是。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相互接觸的物體才會發(fā)生力的作用B.一同學用力推講臺,同時講臺也施加力于該同學C.人坐在沙發(fā)上,沙發(fā)凹陷下去,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D.足球運動員用頭頂球,足球運動方向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6.游泳時,手和腳向后劃水,人就向前進,使人前進的力是()A.人受到水的托力B.手和腳對水的力C.水的阻力D.水對手和腳向前的力7.用磁鐵吸引大頭針時()A.大頭針也吸引磁鐵,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只有磁鐵吸引大頭針,大頭針不能吸引磁鐵C.只有二者相互接觸,大頭針才能被吸引D.磁鐵對大頭針的吸引力,大于大頭針對磁鐵的吸引力8.使用彈簧稱前,發(fā)現指針指在零刻度線下方,用這個彈簧秤測量拉力大小,所測出拉力大小與真實值大小相比較()A.偏大B偏小.C.相等D.無法確定9.下列使用彈簧秤的說法正確的是()A.使用前彈簧秤指針要調零B.從任意角度觀察彈簧秤刻度,都能準確讀出讀數C.使用時應避免彈簧與外殼摩擦D.不能測量大小超過彈簧秤量程的力延伸提高10.小明所在的學習小組在學習時提出這樣的觀點: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所以只要物體的形狀改變,必然有力的作用;②手推車可以使車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說明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必須有力的作用;③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變長,手與橡皮筋相互接觸,說明物體只有相互接觸才會發(fā)生力的作用;④腳踢足球時,足球不僅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同時形狀也發(fā)生改變,這說明一個力可以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和形狀同時發(fā)生改變。你認為正確的是()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1.如圖,甲、乙、丙三個彈簧秤的讀數分別是多少?甲,F=5NF=5NF=5NF=5NF=5NF=5NF=5N12.把幾本書疊放在兩堆,間隔一定距離,上面并排擱兩把長直尺,長直尺上疊放上書,觀察直尺的形狀,再多放幾本書,觀察直尺的形狀。在這個試驗中,你看到的現象是什么,你能下什么結論?13.用一個標準的彈簧秤稱物重,先把物體掛在掛鉤上,彈簧秤示數為2.9N。再把彈簧秤倒過來,用手拿著掛鉤,物體掛在吊環(huán)上,彈簧秤的示數將()A.略大于2.9NB.略小于2.9N01.02.03.04.001.02.03.04.05.001.02.03.04.05.014.如圖是實驗室測量力的彈簧秤,請仿照產品說明書的形式,幫助生產廠家寫一份產品說明書。請思考一下,應該說明哪些內容。課本練習答案提示P601.使彈簧形變使飛機停下來(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指針零刻度線量程3.略ababO研究橡皮筋受力和伸長量的關系把一張白紙鋪在木板上,取一枚鐵釘釘在木板上,取一根橡皮筋,一端a固定在鐵釘上,用彈簧秤的鉤子鉤住它的另一端b。拉直橡皮筋但不伸長,紀錄原長位置0。然后把橡皮筋拉長一些,紀錄彈簧秤的讀數和b端點的位置;再拉伸橡皮筋,紀錄讀數和位置。如此重復操作,記錄若干組數據。測量時,建議取彈簧秤的讀數分別為1.0N、1.5N、2.0N、2.5N、3.0N、3.5N、4.0N…時,用毫米刻度尺測量出對應橡皮筋的長度。再把這些數據記錄到自己設計的表格中。根據表格分析,橡皮筋的伸長量和拉力的大小的關系是否成正比;你認為如果用橡皮筋來制作測力計,刻度是否均勻?第四節(jié)力的圖示課前熱身前面我們學習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如何測量等知識。為了進一步認識力的概念,我們需要尋找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請思考下面的問題:用一種健身器材——彈簧拉力器,兩為同學分別將拉力器拉成如圖長度,問誰施加的拉力大?甲乙甲乙2.要推開教室的門,你用手推門上不同的位置,所用的力一樣大嗎?哪個位置推門比較容易?課中同步知識結構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用線段長度表示用線段末端的箭頭表示用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圖示例題分析例1質量為5kg的旅行箱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人用與水平地面成30o角的大小為40N的力F去拉箱子,四為同學分別畫出F的圖示,正確的是()F=40NF=40N300F=40N30040NF=40N30020NF=40N30010NABCD分析和解本題考察學生對力的圖示畫法的掌握。同學們應明確力的圖示的畫法:(1)明確受力物體(即研究對象),一般可以用一個方框表示;(2)畫力的作用點,若沒有明確講作用點,則可以畫在方框中心;(3)選取標度,根據所畫的力的大小合理選取標度。注意不能使表示力的線段只有一格,并且注意到同一個圖中,畫幾個力的圖示時,只能選取同一個標度,這樣才有可比性;(4)從力的作用點出發(fā),沿力的方向根據標度畫出線段,長度表示力的大?。唬?)在線段的末端標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箭頭末端要與線段末端對齊。同時在旁邊標明力的符號和大小。本題四個圖中,A沒有畫標度,B的標度不當,C的箭頭尖端畫在線段末端外面,均不對。選D。例2有一輛小車受到水平向右30N的拉力,同時受到水平向左的20N的阻力作用,畫出這兩個力的圖示和這兩個力的示意圖。分析和解畫力的圖示和示意圖時,必須明確是畫哪個力。畫力的圖示還要注意同一個圖中,兩個力的標度必須相同,否則無法比較力的大小。力的示意圖和圖示的區(qū)別:力的示意圖只表示力的方向,不嚴格追究力的大小更加簡便一些;而力的圖示則嚴格表示了力的三要素。下面左圖為力的圖示,右圖為力的示意圖。FFOfF=30Nf=30NO10N課后拓展融會貫通1.力的、、稱為力的三要素。F2NO2.用力拉彈簧,用力越大,拉得越長,說明力的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用扳手旋螺帽時,手握在扳手末端比握在中間更容易旋動,說明力的F2NO3.在力的圖示中,箭頭表示,線段起點表示,應畫在(填“施力物體”或者“受力物體”)。4.用細繩吊著一條魚,如圖所示,細繩對魚的拉力大小是,方向是,魚對細繩的拉力大小是,方向是。5.用100N的力沿豎直方向提箱子,畫出這個力的圖示。40N40NA6.如圖,一位同學用200N的推力在A點水平向右推講臺,請根據給定的標度畫出推力的圖示。延伸提高7.如圖,一本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力是10N,請畫出這個壓力的圖示和示意圖。8.如圖,A、B兩個物體分別受到F1、F2兩個力,比較F1、F2的大?。ǎ〧1F110N5NF2A.F1=F2B.F1>F2C.F1<F2D.無法比較F=40NF=40N10NP631.方向2.作用點3.如圖第五節(jié)物體為什么下落課前熱身你可能一不小心,手上的筆就掉到地上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筆會向下掉而不向上掉呢?即使你向上用力扔你的筆,也終究會掉下來,這是什么原因?再比如,水為什么總往低處流?這其中的原因就是由于地球對地球表面物體的吸引而導致物體受到的重力。課中同步知識結構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施力物體是地球。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施力物體是地球。大?。号c物體質量成正比公式:G=mgg=9.8N/kg,意義:1kg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為9.8N。方向:豎直向下重力例題分析例1從山坡上行駛下來的汽車,在行駛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其重力方向豎直向下B.其重力方向沿斜面向下C.其重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下D.重力大小改變分析和解本題是考查學生對重力大小和方向的了解。一個物體,無論做什么樣的運動,其重力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此處應明確豎直向下和垂直向下的區(qū)別。由公式G=mg可知,重力的大小取決物體的質量大小和g值,一般我們認為g在同一地點是恒定的,而一個物體的質量也不會隨運動而改變,故重力也是不變的。選A。例2如圖,建筑工人用重垂線檢查建造的墻壁是否豎直,這樣做的依據是什么?分析和解用重垂線檢查墻壁是否豎直,是根據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這一特點的。由于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故重垂線是豎直的,如果墻壁和重垂線平行,則說明墻壁也是豎直的。利用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的特點,人們還制成重錘水準儀來檢查平面是否水平。例3如果沒有重力,下列現象中會發(fā)生的是()A.灰塵揚起后不會回到地面B.頭撞在墻壁上不會痛C.杯子中的水無法倒入嘴巴里D.背著的書包沒有質量分析和解本題考查重力產生的原因和作用效果。地球對周圍的一切物體都有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從而把地球表面的物體都束縛在地面上。在沒有受到重力時,灰塵就不會掉下來一直懸浮在空氣中,水就無法向低處流動,也就無法倒入嘴里。而頭撞在墻壁上是否有痛感與重力無關,而只與頭與墻之間的作用力有關。物體的質量取決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與重力無關。選AC。例4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把質量和重力混淆使用,實際上它們有著本質區(qū)別,又有一定的聯系。請分析二者的區(qū)別和聯系。分析和解用表格形式分析如下:重力質量區(qū)別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符號Gm單位NKg方向豎直向下沒有方向測量工具彈簧秤天平聯系重力和質量成正比G=mg本質的區(qū)別在于重力是地球施加給物體的吸引作用,如果是在月球或者火星表面,重力就是由于月球或者火星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不同星球的重力是個不相同的。質量則是表示物體含有多少物質,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無論物體在什么地方,質量都是一樣大的。課后拓展融會貫通1.物體由于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單位是,符號是,可以用來測量重力的大小。2.重力與質量的大小關系可以寫成公式:,其中g=,表示。3.豎直向上扔出去的粉筆頭很快就落地,這是因為粉筆頭運動過程中始終受到作用,這個力是施加給它的。4.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非洲鴕鳥,一只成年鴕鳥質量可達150Kg,那么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世界上最小的鳥是南美洲的蜂鳥,一只蜂鳥的重力是0.0196N,它的質量是。5.關于g=9.8N/kg的含義,正確的是()A.1kg=9.8NB.物體質量為1kg時,受到的重力是9.8NC.質量為9.8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1ND.質量為9.8N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1kg6.一個一般身材的成年人身體受到的重力大約為()A.60NB.100NC.600ND.1200N7.一個質量為1kg的足球被踢出去,畫出它在空中受到重力的圖示。延伸提高8.下列現象不是重力導致的是()A.蘋果從樹上落下B.爬山比走平路累C.水往低處流D.宇航員穿著厚厚的宇航服9.一個宇航員在到了月球表面后()AOBAOBCB.宇航員的質量不變,重力減少C.宇航員的質量減少,重力不變D.宇航員的質量減少,重力也減少10.如圖是一個重錘水準儀,利用懸掛的重錘檢查平面是否水平。它由一個半圓形面板和一個懸掛于A點的重錘組成。請你說明它的原理。11.一個物體用彈簧秤測量時,讀數是20N,這個物體能否用量程是1kg的天平測量?12.在研究物體受到重力大小和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把相同的砝碼依次掛在彈簧秤下,實驗次數砝碼質量/g實驗次數砝碼質量/g彈簧秤讀數/N11001.022002.033003.044004.0(1)重力與質量的大小有什么關系?(2)在每次測量中,力大小和質量大小的比值有什么特點?13.由上題可知,g值是定值。但科學家通過精確的科學實驗能夠測定出,不同地方的g值仍有微小差異,如下表,請分析表格回答下面的問題:地點所在緯度g值大小/Nkg-1赤道9.780廣州9.788武漢9.794上海9.794北京9.801紐約9.803莫斯科9.816北極9.832(1)g值相同的城市是。(2)g值相差最大的兩個地點是。(3)你能猜測地球表面不同地點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課本練習答案提示P661.AC2.176400N課外閱讀假如沒有重力——你的身體所發(fā)生的變化沒有重力,你的脊椎骨就會伸展并使你更高。長期在空間站的宇航員所發(fā)生的情況是:他們的身高大約增加7厘米。但是,你的脊骨被地球上的重力向下壓縮著,所以你看起來是正常的。你可以做個簡單的實驗:①把一張空白紙貼在門上,高度與眼睛持平。
②早上一起床,就拿起一把尺子和一支鉛筆來到門前。背靠著門光腳站立,把尺子平放在頭頂,用鉛筆在尺子與紙接觸的地方作一個標記,如果有必要,可以讓別人幫你。
③晚上睡覺之前,和早上一樣進行測量,第二個標記在哪兒?為什么?
第二天早上再次進行測量,發(fā)生什么情況?你認為它為什么會發(fā)生?在地球上,你的身體總是在和重力對抗。重力想向下拉你的器官、肌肉和骨胳,但是你的身體希望向上保持它們。幸運地是,在地球上這是一個平局,所以你看起來是協(xié)調的。但是在太空中,重力的影響減少,你的身體就變得雜亂無章。所有的事物都向上運動,體液沖到你的頭部,腿看上去好象是皮包骨頭。在太空中你的臉看上去是什么樣子?為了緩解這種頭部的體液過量,人體則首先需要擺脫大量水分,不過這樣又會導致人體缺水而血液變稠,身體則會停止產生攜氧的血紅細胞,造成貧血。貧血會使人出現頭暈目眩,乏力,失眠,頭痛等癥狀。重力能產生一種使人類肌肉和骨骼強壯的生物過程。沒有重力,你的肌肉就會萎縮或退化,你將變得手無縛雞之力,嚴重萎縮的肌肉組織就同紙一樣易被撕碎。沒有重力,你的平衡感就會失常。內耳中有一個微小的運動傳感器,在沒有重力的情況下,由于這些傳感器不能分辨出哪個方向是上,它們就會發(fā)送混淆的信號,這些混淆的信號使得你非常惡心,這就是一些人患運動病的原因。人們旋轉、坐過山車之后會有運動病的癥狀,甚至還會發(fā)生內分泌失調,飛行員在太空飛行時也會遇到同樣的情況。如何才能不會感到惡心?閉上眼睛就不會使內耳中的傳感器混亂,慢慢移動,頭部不要過度搖晃。太空中的宇航員就用這個辦法解決失重時的惡心癥狀。第六節(jié)摩擦的利和弊課前熱身摩擦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下面提供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你能解釋嗎?一位同學用力去推課桌,卻沒有推動,這是為什么?冰凍的道路上行走,為什么容易滑倒?當你手握礦泉水瓶,瓶為什么不會掉下去?觀察你和同學運動鞋的鞋底,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的花紋?課中同步1.摩擦的產生滑動摩擦1.摩擦的產生滑動摩擦靜摩擦滾動摩擦2.增加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滾動為滑動3.減少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上加潤滑油變滑動為滾動利用氣墊例題分析例1下列措施中,是為了減少摩擦的是()A.下雪天,汽車輪胎上纏鐵鏈B.在拔河比賽中,用力握緊繩子C.氣墊船行駛時在船體和水面之間形成高壓空氣層D.皮帶打滑時,可以把皮帶拉緊一點分析和解本題考查對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減少摩擦的方向有:減少壓力,使接觸面更加光滑些,改為滾動摩擦等;汽車輪胎上纏鐵鏈顯然是為了使接觸面更加粗糙些,用力握緊繩子和把皮帶拉緊一點都是在增大壓力。利用氣墊可以大大減少摩擦。選C。例2在行進中的自行車中,車輪與地面之間是哪種摩擦?在剎車過程中,剎車橡膠片與鋼圈之間是哪種摩擦?分析和解對這類問題的分析,要從摩擦的概念入手,分析產生摩擦的物體之間是如何運動的。車輪正常行進時,是在地面上滾動前進的,屬滾動摩擦。剎車時,鋼圈與剎車片之間是滑動摩擦。點撥:上述情況也可以用實驗來驗證:在輪胎和鋼圈上各涂一點紅漆,讓自行車在路面上前進,可以看到,地面上有間隔的紅點,而鋼圈上則有連續(xù)不間斷的紅帶,前者說明輪胎與地面之間是滾動摩擦,后者說明剎車片與鋼圈之間是滑動摩擦。課后拓展融會貫通1.在下列情景中,物體之間產生的摩擦是哪種摩擦?(1)用黑板刷擦黑板上的粉筆字(2)穿旱冰鞋在水泥地面上運動(3)穿冰鞋在冰面上滑動(4)用鉛筆在紙上寫字(5)筷子提米實驗2.下列事例中,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為了減少摩擦力的是。(1)補衣服時,把針在頭發(fā)上擦一下;(2)輪胎上刻有花紋;(3)自行車車軸上要經常上油;(4)剎車時用力捏緊剎車片;(5)扳手的把手上刻有花紋;(6)舉重運動員上單杠之前,在手上擦一些鎂粉3.下列現象中,具有減少摩擦作用的是()A.泥鰍體表有一層滑滑的粘液B.在結冰路面上撒一些煤渣C.氣墊船前進時懸浮起來D.很重的旅行箱下裝有小輪子4.下列現象中,具有增加摩擦作用的是()A.往木制的門柱里加點水,轉動時可以輕松些B.樓道的臺階上刻有幾道凹凸不平的花紋C.賽跑時運動員穿釘鞋跑步D.切菜的菜刀兩面都摩得很光滑5.下列有關摩擦的利弊的說法正確的是()A.人走路時,鞋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是有害的B.火車的車輪與鐵軌之間的摩擦是有害的C.皮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是有益的D.機器中轉軸處的摩擦是有益的6.下列關于摩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主要是減少壓力和把接觸面弄粗糙些B.在地上拖動重物時,常常在重物下面墊上圓木,這是為了減少摩擦C.氣墊船行駛時在船體和水面之間形成高壓空氣層是為了減少摩擦D.給機器加潤滑油是為了增大有益摩擦7.在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擰開瓶蓋的是()A.瓶蓋上做有直花紋B.有粗糙的布蓋住瓶蓋C.瓶蓋上抹點油D.用很大的力氣擰蓋8.在家里拿同樣重的啤酒瓶和食用油瓶,往往哪個瓶子要捏得更緊些?為什么?9.如圖,把兩個相同的平底碟子疊在一起,然后轉動上面的那只;把兩個碟子分開,在其中一只里放一些玻璃珠,再把另一只碟子放在上面,轉動。問哪種情況下,上面的碟子轉動更容易?延伸提高甲乙10.A、B兩位同學做“拔河”甲乙11.在“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⑴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做運動,這時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才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⑵下表是某同學實驗時,記錄的數據:實驗次數接觸面材料的性質壓力摩擦力1木塊與木板3N0.6N2木塊與木板5N1.0N3木塊與毛巾5N1.2N比較第1、2次實驗時,可以得出什么結論?比較第2、3次實驗時,可以得出什么結論?12.自行車是我們熟悉的交通工具。從自行車的結構和使用來看,它涉及到不少有關的摩擦的知識,例如:輪胎上的花紋,輪胎做成圓形,腳踏板上的花紋等等。請你觀察你的自行車,查找哪些地方的設計是屬于摩擦的應用,哪些地方的設計是屬于摩擦的防止和減少。各是通過什么方法來增加或者減少摩擦的?請你設計一個表格記錄你的發(fā)現吧。課本練習答案提示P711.略2.ABD3.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滑動改為滾動可以減少摩擦4.略課外實驗測量運動鞋和不同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目的:用運動鞋測量起動摩擦力(即從靜止開始運動一瞬間的摩擦力)和往前停止摩擦力(即從向前運動到靜止時的摩擦力)。這兩種摩擦力正好代表了你正常走路時向后蹬腳和腳向前觸地時的摩擦。器材:三種不同類型的運動鞋,量程分別為20N、5N的彈簧秤,大號回形針,天平,砝碼場地:水泥地面,水磨地板,木地板(也可以挑選其他類型地面)步驟:1.設計表格,記錄每種運動鞋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測量每只運動鞋的質量,然后往鞋里裝砝碼,直到總質量都為1kg。3.測量啟動摩擦力時,用膠帶把回形針粘在鞋的后幫上,把彈簧秤的掛鉤勾住回形針;而測量向前摩擦力時則要粘在鞋子的前面。然后測量兩種不同情況彈簧秤的讀數,就等于相應的摩擦力。(注意:測量起動摩擦力時,先用量程為20N的彈簧秤,如果讀數小雨5N,則用5N量程的彈簧秤。)4.在不同的地面上用不同的運動鞋做這個實驗,分析鞋與哪種地面產生的摩擦大,哪種鞋防滑能力好。課外閱讀摩擦的功和過摩擦對人類到底有益,還是有害!我們走路、吃飯、洗衣服依靠摩擦;各種車輛的行使依靠摩擦,機器運轉離不開摩擦;就是建造房子也離不開摩擦??梢哉f,沒有摩擦,人類將無法生存。但是,摩擦在很多地方是有害的。走路會磨破鞋底;車輪行駛會磨平輪胎;機器零件的磨損,會降低機器的效率,縮短使用壽命;測量工具的磨損會影響精度。在現代汽車中,20%的功率要用來克服摩擦;飛機上的活塞式發(fā)動機因摩擦損耗的功率要占10%,就是最先進的渦輪噴氣發(fā)動機也要為克服摩擦損耗2%的功率。世界上有數以萬計的汽車、數以萬架的飛機,這樣每年要有多少燃料被白白浪費掉,真是可惜。但更為嚴重的是,摩擦還會造成機器零部件的磨損。據報道,英國在這方面損失每年要超過20億美元。摩擦除了導致磨損之外,還會使航空和航天器過度發(fā)熱,這更是現代科技遇到的又一難題。當飛機著陸的時候,閘閥和閘輪會摩擦產生紅熱現象,這樣的高溫使機閘材料變軟、變質,一幅價格昂貴的閘瓦和閘輪,往往只使用了幾次就報廢了。當宇宙飛船返回地面的時候,由于高速船體與空氣之間的摩擦,會使整個船體成為一個通紅的火球,為了保護飛船里的宇航員和各種儀器設備,人們不得不付出昂貴的代價,用耐高溫的特種合金制造船體,并且還在外面加裝了耐高溫材料。據估計,世界上各種動力系統(tǒng)有一半以上的能量是在摩擦中損耗的。僅美國由于摩擦而造成的損失,估計每年為一千億美元,其中兩百億美元為材料費。人們?yōu)榱伺c摩擦作斗爭,想了不少辦法。譬如,使用車輪和滾珠軸承,以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在機器中使用潤滑油,將固體表面的直接摩擦變成零件表面與潤滑物質間的摩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到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摩擦學。如果能從摩擦學的角度合理設計轉軸、齒輪和軸承等部件,科學地處理摩擦磨損與潤滑的關系,就能大大節(jié)約動力,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至于在交通運輸、起重裝卸等行業(yè)中,摩擦學理論的應用就更多了。1966年,英國有一篇報告說,如能全面運用現有的摩擦學知識,至少可以使英國每年節(jié)約51500萬英磅。這個數字夠大了。第七節(jié)牛頓第一定律課前熱身前面的學習中我們知道,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即改變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或者方向。那么如果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運動情況又將如何呢?物體的運動是否要依靠力來維持呢?思考下面的問題將有助于我們學習本節(jié)內容。1.如圖,小車從斜面上靜止滑下,通過不同材料的水平面(如玻璃、白紙、紙板、布、毛巾等),會有什么現象?要是水平面是光滑的,猜測小車如何運動。2.乘坐公交車時,司機突然剎車,假如你是站著的話,會不由自主地向前撲去,這是為什么?課中同步知識結構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者靜止狀態(tài)理解(1)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2)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建立過程:在大量實驗和事實基礎上,經過合理推理而概括得到的慣性定義:一切物體總保持原有的速度和方向的性質。一切物體(包括固體、液體、氣體,運動的或靜止的)都有慣性作用:使物體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例題分析例1正在水平地面上運動的小車,速度越來越小,在沒有停止之前,假如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時消失,那么小車的運動情況是()A.立即停下來B.速度繼續(xù)減少,最后停下來C.將做勻速直線運動D.速度大小不變,方向可能改變分析和解本題考查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者靜止狀態(tài)。物體在外力消失后是靜止還是勻速直線運動,就由外力消失前的運動狀態(tài)決定的。本題中,小車原來是運動的,故它將繼續(xù)做勻速直線運動。選C。例2正在行走中的人被石頭絆了一下而向前傾倒,下面分析正確的是()A.人的上半身有慣性,而下半身沒有慣性B.人上半身由于有慣性保持向前運動,而石頭的作用阻礙了腳的運動C.人的上半身沒有慣性,而下半身有慣性D.以上說法都正確分析和解本題考查慣性概念的理解和運用。人原來以一定速度運動,由于腳受到石頭的作用而停下來,但是人的上半身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致使人向前撲倒。選B。點撥:運用慣性概念解釋所發(fā)生的現象時,若涉及一個物體的慣性現象,先確認物體原來處于什么狀態(tài),是運動還是靜止;物體的一部分由于受到外力而改變運動狀態(tài),另一部分由于慣性要繼續(xù)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于是發(fā)生某種現象,如本題人摔倒。若是涉及兩個物體的慣性現象,先確認兩個物體原來處于什么運動狀態(tài);其中一個物體由于受到外力作用突然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由于慣性,另一個物體要繼續(xù)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于是發(fā)生某種現象。課后拓展融會貫通1.一切物體在時,總保持狀態(tài)或者狀態(tài)。這個結論稱為牛頓第一定律。由此知道,要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必須。甲乙2.物體保持的性質叫做慣性。汽車關閉發(fā)動機后,由于仍能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前進。但最終要停下來,是因為汽車受到地面的甲乙3.子彈從槍膛中射出后,雖然不再受到火藥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運動,這是因為子彈具有;子彈射出后做曲線運動,最終要落到地面上,這是因為子彈。4.乘坐公共汽車時,根據乘客的反應,我們可以判斷汽車是在加速起動還是剎車停止,如圖。甲圖中汽車正在,乙圖中汽車正在。毛巾紙板玻璃5.如圖是研究小車在不同平面上運動的實驗。從實驗中發(fā)現,小車在三種不同的物體表面運動一端距離后都要停下來,說明小車在運動過程中都要受到毛巾紙板玻璃小車在毛巾上運動的距離最短,說明在毛巾上小車受到的摩擦阻力,小車在玻璃上運動的距離最長,說明在木板上小車受到的摩擦阻力。由此我們推測,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不受到任何阻力,小車將。在這個實驗中,斜面的作用是,小車在斜面上放手的位置要求,這是為了保證小車進入平面時的速度是的。6.下列事例中,是為了防止慣性的是()A.公共汽車在到站之前,司機提前關閉油門B.轎車的駕駛員和前排乘客必須使用安全帶C.跳遠運動員都要先助跑一段距離再起跳D.拍拍衣服可以讓灰塵飛落7.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慣性的是()A.榔頭錘與柄之間松了,就把柄往地面蹬幾下B.洗好的衣服用力甩幾下,水就會少些C.倒胡椒粉時,手要輕輕抖動D.交通部門對高速公路上汽車的行駛速度作了限制8.如圖,汽車在勻速直線運動,小明在車上豎直向上跳起,則他將落在()A.仍在起跳點B.在起跳點前C.在起跳點后D.都有可能9.如圖,一木塊豎立在上表面粗糙的小車上,與小車一起向右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遇到障礙物突然停止時,木塊將()A.繼續(xù)向前勻速運動B.立即向前翻倒C.立即向后翻倒D.與小車一起停下延伸提高10.在公路上,常??梢钥吹狡嚨暮竺鎾熘谱印氨3周嚲唷蹦隳芙忉屢幌逻@是做什么用的嗎?11.如圖,準備一把直尺,若干個象棋棋子(也可以用硬幣)。把象棋棋子整齊地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直尺很快地水平打擊最下面一個棋子,你會看到被打擊的棋子飛出去了,其他的棋子依然落在原來的位置附近?;丶蚁蚰愕募胰吮硌葸@個小游戲,并解釋其中的物理知識。12.試想一下,假如地球突然停止自轉,將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課本練習答案提示P751.C2.(1)小球繼續(xù)向上以2m/s的速度運動(2)小球將靜止在B點3.變慢慣性4.慣性慣性保持向下運動課外實驗判斷雞蛋是生的還是熟的一只生雞蛋和一只熟雞蛋并排放在桌子上,你能判斷哪個熟哪個生的嗎?千萬別說剝開蛋殼!你只要讓它們在桌面上一起旋轉起來,輕輕用手指將它們停下,很快再放開,你看到了什么?道理很簡單,還是慣性。生雞蛋的蛋黃和蛋清是液態(tài)的,旋轉的時候,蛋殼和里面的液體一起轉動。當我們把雞蛋停下來的時候,里面的蛋黃和蛋清仍然保持轉動狀態(tài),因此,再松開雞蛋的話,蛋黃和蛋清就會使雞蛋重新轉動起來。而熟雞蛋的蛋黃和蛋清都是固體,我們把旋轉的熟雞蛋停下來時,里外都停了下來,再放開的話,是不會在重新轉起來的。根據這個辦法,你還可以判斷一個容器里裝的是液體還是固體。課外閱讀17世紀,法國一位作家叫西拉諾的作家,寫了本小說,名叫《月國史話》,談到一件奇事。有一次他做實驗時,竟莫名其妙地和他的玻璃瓶一起上升到空中,過了很長時間才重新降落到地面。這時他驚訝地發(fā)現,他已經不在法國,而是在北美洲的加拿大了!這位作家對于自己橫跨大西洋的旅行,覺得完全是自然的,并認為這是最便宜的旅行方法。因為在離開地球表面時,地球還是在自西向東轉動著的。事實上這位作家幻想出來的方法是極度不切合實際的。我們可以假想沒有大氣,但是我們總是隨著地球自轉的,離開地球表面,由于慣性的原因,還是依照原來的速度運動著,所以我們重新落地時,還是在原來的出發(fā)點上。當然,這是在較短的時間里。實際的情況還要復雜,我們得考慮大氣的存在。地球的自轉會帶動大氣層里的一切東西跟著旋轉。如果人在空中不動的話,就會感覺到非常強烈的風。要知道,我們在半空中不動,空氣流動,和我們在空氣里運動,空氣對我們的作用是完全一樣的。第八節(jié)二力平衡的條件課前熱身牛頓第一定律描述了不受外力的物體是處于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事實自然界所有的物體都是受到外力作用的,它們有的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有的也能勻速直線運動,這是為什么呢?請思考下面的問題:1.什么是力的三要素?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本,受到哪兩個力?它們的施力物體分別是誰?它們的大小相等嗎?方向呢?3.工地上吊車正把貨物勻速吊起,貨物受到哪兩個力?這些力的三要素一樣嗎?你能畫出它們的示意圖嗎?課中同步知識結構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概念:一個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則這兩個力是平衡的。這兩個力就叫平衡力。物體所處的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就叫做平衡狀態(tài)。條件:同一物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線例題分析例1如圖,電線下吊著電燈,下列幾對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A.電線對電燈的拉力和電燈對電線的拉力B.電線對電燈的拉力和電燈的重力C.電燈的重力和電燈對電線的拉力D.電燈的重力和電燈對地球的吸引力分析和解本題考查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就是平衡力。解決這類問題時,可以根據題意畫出各個物體受力的示意圖,對照條件分析。本題中電燈的重力和電線對電燈的拉力是符合條件的。選B。例2小明、小李、小馬、小王四位同學放學回家,看到路邊一輛大吊車正在把一臺機器勻速向上吊起。小明說,這時吊車鋼繩對機器的拉力肯定大于機器的重力;小李不同意,他認為機器上升時有慣性,所以鋼繩對機器的拉力應該小于機器的重力;小馬聽了又不同意,他說鋼繩的拉力應該等于機器的重力;最后小王總結道,鋼繩的拉力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機器的重力,你認為誰的觀點正確?分析和解機器勻速運動,這是首先要明確的一點,說明機器處于平衡狀態(tài),可見機器受到的力必須是平衡的。又機器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鋼繩的拉力,可見二者應該是相等的。因此小馬的結論是對的。課后拓展融會貫通1.一個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狀態(tài)或者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兩個力是平衡的。2.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相等,相反,并作用在上,則這兩個力就相互平衡,是一對平衡力。3.放在水平課桌上靜止的書本,受到哪兩個相互平衡的力()A.書本受到的重力和它對桌面的壓力B.書本受到的支持力和它對桌面的壓力C.書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它的支持力D.書本受到的重力和課桌受到的重力4.下列物體中,正在受到平衡力的是()A.正在從地面騰空而起的火箭B.豎直上拋出去正在上升的小石頭C.沿光滑斜面下滑的木塊D.平直路面上勻速行駛的汽車5.學校舉行升旗儀式,當國旗沿旗桿勻速上升時,下面的力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A.旗對繩的拉力和繩對旗的拉力B.旗受到的重力和繩對旗的拉力C.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對地球的吸引力D.旗對繩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6.班級里班會活動,需要暫時移動講臺,一同學用水平推力勻速推動講臺直線運動,則有()A.推力等于摩擦力B.推力大于摩擦力C.推力小于摩擦力D.推力可能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風險識別與控制程序
- 腹膜間皮瘤的個案護理
- B族高脂血癥個案護理
- 耳廓痰包的護理查房
- 數字孿生水利時空數據模型構建技術及應用研究
- 眶上裂綜合征個案護理
-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 湖南省湘西州2025年物理高一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毛皮處理工藝智能調控-洞察及研究
- 非典型抑郁癥護理課件
- 2025年調解員職業(yè)技能考試試卷及答案
- 噴粉技術質量協(xié)議書
- 2025年自考有效溝通技巧試題及答案
- 商場物業(yè)外包合同協(xié)議
- 2025民宿租賃合同標準范本
- 云倉公司規(guī)章管理制度
- 2025年小學數學新教材培訓
- 某單位推行6S管理細則
- 學校物業(yè)管理與師生滿意度分析總結
- 《基于Arduino UNO R3平臺的具備自主循跡和自主避障功能的智能小車設計》11000字(論文)
- 航天工程質量管理規(guī)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