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二章莊子的社會思想一般認為《莊子》書中“內篇”七篇是莊周本人的作品,比較可信,本章主要闡發(fā)《莊子》書中“內篇”的社會思想。第一節(jié)論人世的言論爭辯與價值觀
人類常以為自己的語言與自然界其他種聲音有區(qū)別,人類的理由是:人類的語言是有意義的,而自然界發(fā)出的聲音卻沒有意義。莊子對于這類問題提出的疑問是:難道真是這樣?
自然界發(fā)出的一切聲音,包括人的語言在內,都是一律平等的。對于自然界發(fā)出的聲音,莊子稱之為“天籟”或“化聲”?;暿秋L與氣化成的聲音,天籟是自然發(fā)出的聲響。
編輯ppt
言語所爭,在于是非。人以為世間先有是非,而后才以言語爭論。但在莊子看來,事情恰好相反:人是先有了“成心”,而后才有是非之爭論的。所謂“成心”就是心態(tài)的固化,它一旦形成,便凝滯而難以轉移。
對于天地萬物,人知道的少,不知道的多。生命有限而天地萬物無限;知識有限而知識的對象無限。但人類心理,往往不甘于自己的有限性,總想探尋無限,莊子認為這包含了某種我顧全。
我們不妨安于所不知,聽任天地造化的安排,也許這種安排比我們人為的安排更精妙,更高明呢!
莊子認為,人所以會爭辯,是因為只認為自己所見到的有價值,別人所見到的沒有價值,進而希望別人同意自己的意見。編輯ppt
與其站在我的立場上說我的看法不同于別人的,不如自改換立場,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說別人的看法不同于我的看法。這樣還會有什么爭論?
他認為,分與辯是可以的,但要知道分與辯是人為的,在未曾作分與辯之前,還有不分不辯的初始的自然狀態(tài)。好辯之人,自恃聰明,以一善一得沾沾自喜,矜夸炫耀,輕淺發(fā)露,總希望別人能與自己一樣。深一層看,這其實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xiàn)。我如果真的正確,何必非得把與自己意見不同者駁倒?心如“天府”,廣大而深厚,言語辯論只居于表層,并不能觸及心靈深處。莊子并未說世間沒有是非之辨,只是說是非之辨其實是辨所不必辨。不必以辯論解決是非問題。所謂“和”是指各自相異的聲音相互配合發(fā)出和諧的聲音。莊子對人間龐雜歧異的言論爭辯問題的解決方案,與其說求解決,不如說不求解決。確切地說,這是一種“以不了了之”、不求解決而自然解決之道。編輯ppt第二節(jié)論處世方法
莊子生值戰(zhàn)國兵爭擾攘之世,其處世態(tài)度具有偏于明哲保身、消極避世的特點。在莊子看來,人不是不該有所作為,只是生于亂世,根本不足以有所作為。亂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避禍而已。概括起來,莊子的處世方法主要有以下要點:一、論“無用之用”
莊子認為,善于保全自己生命的人,應該守持在于人無用,于已卻有大用的境地。莊孔子求無用之用的途徑,就是不能貪世俗之功名,認為功名所在,就是大患所生。編輯ppt二、“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養(yǎng)中”
莊子認為,生于亂世,最好是求無用,索居閑處,沉默寂寥,不要攬事上身,自尋痛苦。但有時難以做到這種程度。因為往往是人不找事,事卻找人。人到底離不開社會人群,既置身于錯綜復雜的人事關系中,常常是想逃都逃不掉。此時又該怎樣善盡自己的生命呢?對此,莊子又有一套“全身”之術。
人生來就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中,有不可解脫的感情,不可逃避的義務。這些都是無可奈何的命。既然如此,就該安心聽從其安排,將其看作不得已的事,該怎樣做,就怎樣做,一心專注于完成事情,乃至于忘我,也就無暇計較死生了。這大概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以一種藝術心情對待世間棘手難行之事,就是莊子所謂“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養(yǎng)中”之處世之道的精義。編輯ppt三、“緣督以為經(jīng)”,“以無厚入有間”
在社會秩序混亂的時代,往往是“惡人多而善人少”,人受命運安排,又不得不與惡人終日相處,此時又該如何保全自己呢?如果顯示出世人皆濁而惟我獨清,為善而有名,就不免遭惡人嫉恨而罹禍;但如果與惡人同流合污,也同樣是難免遭殃。為了解決這樣的兩難處境,莊子提出的處世方案是:
在這種亂世中謀生存的方法,只能是置身于善惡之間的夾縫里。他告訴人們說,夾縫無論多狹窄,到底還是在空隙,只要無厚,就能在其中游刃有余。莊子的所謂“無厚”就是一無所有。一些飽經(jīng)世故的成人仍不失小孩子般的單純心,就是莊子所說的“以無知知”的狀態(tài)。編輯ppt
總而言之,莊子的處世態(tài)度不是要人們正視人生面臨的各種問題,以求真正地解決這些問題,而是讓人們無視這些問題,以不將其作為問題看待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莊子處世方法的最大的目的,是在亂世中保全自己,而不是改造社會。面對社會生活環(huán)境中存在的問題,他所強調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而不是改造社會和生態(tài)。編輯ppt第三節(jié)論社會整合
人不能離群索居,脫離社會而單獨生活。但社會生活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與廣大而悠久的自然界相比,社會人世到底有限。莊子的精神意態(tài)似乎更多放在天地萬物上,較少放在社會人世之內。
莊子認為,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的矛盾沖突,最初常由利害是非爭辯引起的,利害是非爭辯是因為眼界狹??;將眼界拓寬放遠,則這些利害是非爭辯根本就是無所謂的事。
“道”是超乎恩怨離合的,離合自有天道。以夫妻關系為例,中國人說“天作之合”,佳偶不能強離,怨偶不能強合,離異合自有緣分。以此類推,人際關系也大率如此,何必勞神費力謀求整合?編輯ppt莊子認為,用于整合社會人群的智謀、約束、道德、交接等,都是累贅無用之物,都應該舍棄。人們各得自由,各得自在,誰也不干涉誰,彼此相忘,豈不很好?
社會學認為,社會人群的整合有賴于社會規(guī)范的建立。對于這類問題,莊子看出的疑問是:所制定的規(guī)范和標準是否是惟一的?莊子的觀點是:這些規(guī)范和標準都是由一部分人制定的,天地自然本無所謂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和標準,即使有,也只能說萬物各有其規(guī)范和標準,在社會群體中,也該各有規(guī)定和標準,不應強同。鳥鼠不待告知利害而自然知曉趨利避害,難道人還不如鳥鼠?社會規(guī)范和行為標準常由居于高位者制定,這是以自己認為正確的規(guī)范和標準取消他人各自認為正確的規(guī)范和標準.。編輯ppt第四節(jié)老莊思想異同及道家社會思想的特點
在道家內部,老子與莊子二家也有所不同。莊子思想有出世的傾向,老子卻沒有。對后世的影響也不同:老子之學與法家、兵家的權謀數(shù)術頗有淵源關系,而莊子思想則富于藝術情味,中國后世的文學藝術,常作山林出世之想,這似乎可以追溯到莊子。人們對儒家與道家做比較時,流行的看法是:儒家傾向于人世,道家傾向于出世;儒家主張積極有為,道家主張消極無為。儒家與道家社會思想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處理各種社會事物的方法上,而他們所追求的最終目標是要整合社會生活秩序,并無人世與出世之分。編輯ppt本章要點
1、莊子從相對主義立場出發(fā),討論人世的言論爭辯與價值觀問題,得出人類與動植物天然平等的結論。因此人不能以自己的一孔之見看人、處事、待物。他認為人們往往是先有了“成心”而后才有是非之爭論的,但實際上成心的形成是偶然而無一定準則的。人由于偏持且不安于天地造化的安排,所以才刻意要使事情如自己所愿。結果只能明于此而暗于彼;知利而不知害,見得而不見失,更不知利害得失本來就是由人們自己界定的。他認為從天地自然的立場看,利害得失本來就是相通的、一體的。萬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價值,并不會因為不合人意而失去它自身的意義。所以人們不可持一成不變的價值觀。對人間龐雜歧異的言論爭辯問題的解決方案,采取一種不求解決便可得到自然解決的態(tài)度。編輯ppt
2、莊子的處世及社會交往態(tài)度是:不求得福,但求免禍,求“無用之用”,在縫隙中討生活?!盀樯茻o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jīng)?!鼻f子社會交往的態(tài)度也是從保全自己的目的出發(fā)的??傊?,莊子的處世與社會交往方法的最大目的,是在亂世中保全自己,而不是發(fā)行社會和生態(tài)。但莊子的一些處世和社交思想,客觀上也可起到穩(wěn)定社會秩序,協(xié)調人與人關系的作用。
3、莊子提出的整合社會的方案的核心,是任其自然之道,無為而治。認為儒家及其他各學派用于整合社會人群的智謀、約束、道德、交接等,都是累贅無用之物,都應該舍棄。其具體措施是“以不治治天下”、任其自然而拋棄一切社會規(guī)范、寡欲而無攖人心、掊擊圣人,實行“坐忘”,恢復“常然”。編輯pp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屋整修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工傷解除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
- 運輸車輛維修合同協(xié)議書
- 發(fā)廊員工合同協(xié)議書
- 砌體合同協(xié)議書
- 雇傭工合同協(xié)議書
- 紡織品樣品制作流程詳解試題及答案
- 貼瓷磚安全合同協(xié)議書
- 飛鳥學堂測試題及答案
- 崗位合同協(xié)議書
-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第16課 生活與藝術中的花 ▏人美版
- 自愿參加活動免責申明
- 交響音樂賞析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西安交通大學
- DZ∕T 0248-2014 巖石地球化學測量技術規(guī)程(正式版)
- JTG-T 3331-07-2024 公路膨脹土路基設計與施工技術規(guī)范
- 護理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課件
- 醫(yī)院檢驗檢查管理制度
- 醫(yī)院手衛(wèi)生知識考試題庫100題(含答案)
- 管片基礎知識與管片選型
- 2024-2026年版中國運動康復產(chǎn)業(yè)白皮書
- 建筑設計防火要求規(guī)范2024修訂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