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3-4 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判讀及雪線高度-2017年全國_第1頁
專題3-4 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判讀及雪線高度-2017年全國_第2頁
專題3-4 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判讀及雪線高度-2017年全國_第3頁
專題3-4 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判讀及雪線高度-2017年全國_第4頁
專題3-4 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判讀及雪線高度-2017年全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4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判讀方法知識點一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判讀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類自然帶咼于北坡,則該山脈一般位于北半球判定熱量帶山麓的自然帶(基帶)反映所處的熱量帶判斷緯度高低通常,帶譜數(shù)量越多,山地所在緯度位置越低判斷陰陽坡一般情況下,山地陽坡自然帶多于陰坡自然帶的數(shù)量【典例】(2015?山東文綜)下圖為我國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帶隨海拔變化示意圖。完成⑴?⑵題。海拔如M地地帶甲乙丙然■□B自山地草屠山地饗草原帶山地高山草原帶山地薜墓原帶冰雪帶亞冰雪帶高山草甸帶M地地帶甲乙丙然■□B自山地草屠山地饗草原帶山地高山草原帶山地薜墓原帶冰雪帶亞冰雪帶高山草甸帶(1)該山地可能是()秦嶺B.南嶺C.昆侖山D.喜馬拉雅山(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帶的類型組合存在差異的主導因素是()光照B.水分C.海拔D.熱量【答案】(1)C(2)B【解析】第(1)題,該山地北坡基帶海拔在1昭0米左右,存在冰雪帶,可排除南嶺和秦嶺。喜日拉雅山北坡為高山草原帶,且高度在3000米左右,也可排除。昆侖山北坡基帶為溫帶荒漠帶,故選s秦嶺、南嶺和喜日拉雅山北坡基帶分別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和高山草原帶。第佗)題,甲、乙、丙三個自然帶的類型組合,主要差異體現(xiàn)在山地森林和草原的分布上。水分條件好一些,則山腰森林、草原分布多一些,反之少一些。如甲地水分條件較好,山地發(fā)育有森林草原帶。故選B。【遷移訓練】

讀某山地等高線、等溫線、雪線示意圖,回答2?3題。陰坡和背風坡B.陰坡和迎風坡C.陽坡和背風坡D.陽坡和迎風坡(2016?湖南四縣聯(lián)考,4,4分)圖中①②之間分布最廣的植被可能為()A.針闊混交林B.高山草甸C.高山荒漠D.高山針葉林【答案】2.D3.C【解析】從燮中可以讀出,南坡雪線分布較低(海拔5500米處),說明該側降水多,為迎鳳坡;相對于北坡來說,南坡的氣溫較高(海拔4800米處7月氣溫高于3匕),為陽坡。①②之間海拔較高,且溫度在3匕以下,故分布最廣的植被可能為高山荒漠。下圖為45°N附近某區(qū)域的遙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為植被覆蓋區(qū),淺色部分為高原荒漠區(qū);終年冰雪覆蓋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約180千米。讀圖,完成(1)?(2)題。導致圖示區(qū)域內降水差異的主導因素是()A.大氣環(huán)流B.地形C.緯度位置D.洋流該區(qū)域中山脈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屬于()A.常綠闊葉林B.常綠硬葉林C.針闊葉混交林D.草原【點撥】該題以遙感影像呈現(xiàn)出一個區(qū)域的地理環(huán)境景觀,涉及知識為地理環(huán)境的地帶性

與非地帶性規(guī)律??疾樘崛⌒畔?、讀圖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運用所學規(guī)律、原理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析】第一步:讀材料,明圖示。根據(jù)材料可知.位于根據(jù)材料可知.位于溫帶地區(qū).M距懈戦近.城談位丁哂鳳帯或若在爭鳳環(huán)流的控制卜-下圖為4護N附近.某區(qū)城的遙感出像.英中誕都辿*嚴惟鬣區(qū),詵色妙曲原眾複IX:;鑒年冰嗎覆蓋的山唸海拔丫竝斗淞閃海約I卻千翠根據(jù)山眸的位呂判宦陽坡柚彼柢蓋率商、由此確従曲坡降水址大;東側為荒漠K.降水少第二步:建聯(lián)系,調知識。影響降水的因素:大氣環(huán)流、地形'海陸好布、洋流等;溫帶地區(qū)的植被類型有:溫帶落葉闊葉林、溫帶草原、溫帶荒漠,山地垂直地帶的自然帶由山麓到山頂?shù)姆植家陨铰此诘淖匀粠榛鶐?,而后其分布類似由赤道到兩極的分布。第三步:析選項,慎選擇。第(1)題,根據(jù)上述分析,山脈西側降水多,東側降水少,說明處在西風帶的影響下,其降水的差異是由地形造成的。第(2)題,根據(jù)自然帶水平分異規(guī)律,常綠闊葉林和常綠硬葉林均為亞熱帶植被,而該地區(qū)為45°N,不可能有這兩種植被,故A、B項錯誤;針闊葉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中高緯度地區(qū),圖示地區(qū)為45°N,且為山區(qū),故為針闊葉混交林,C項正確;草原一般為降水量較少的半干旱地區(qū)對應的植被,而圖示地區(qū)西側受西風帶和地形抬升作用的影響,降水較多,故不可能是草原,D項錯誤。(1)B(2)C。知識點二雪線及其影響雪線分布高度的因素溫度(熱量或緯度)雪線高度與氣溫呈正相關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線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線越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積雪易下滑,不利于積雪保存,雪線偏高;陽坡接受到的太陽輻射量較多,氣溫偏高,雪線位置偏高,陰坡則相反季節(jié)因素夏季氣溫高,雪線上升;冬季氣溫較低,雪線下降自然環(huán)境變遷、人類活動因素全球變暖,使雪線上升;臭氧層破壞,使雪線上升;沙漠化造成氣候變干,使局部地區(qū)雪線有所上升;礦物能源燃燒產生的粉塵污染雪面,吸收太陽輻射能力上升,導致冰雪融化,雪線上升

氣候、地貌等因素綜合作用喜馬拉雅山南坡,既是陽坡,又是迎風坡,但水分條件的影響超過了熱量條件的影響,因此雪線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夏季氣溫小于o°c的地方有永久性積雪,即夏季氣溫o°c線為山體的雪線。雪線是冰雪帶的下限,其高度與緯度、坡向和坡度有關。一般來說,低緯雪線高,高緯雪線低;陽坡雪線高,陰坡雪線低;迎風坡雪線低,背風坡雪線高;陡坡雪線高,緩坡雪線低。I—地形I陽坡陰坡典例】下圖為我國新疆地區(qū)雪線高程等值線分布示意圖。據(jù)此完成1?2題。52ffi托水爾呷52ffi托水爾呷744343C0,(2016?安徽江南十校聯(lián)考,6)影響喬戈里峰、博格達峰和友誼峰雪線高程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海陸位置B.降水量C.海拔D.緯度(2016?安徽江南十校聯(lián)考,7)影響甲處等值線數(shù)值特征及彎曲的主要因素是()A.大氣環(huán)流和地形B.海陸因素和洋流C?坡度和坡向D.全球變暖和人類活動

【答案】1.D2.A【解析】戢響雪線高度的因素有緯度'地形等,團中三個山峰的雪線高程總體自南向北降1■氐,屬緯度差異所致;緯度咼,雪線彳氐;緯度低,雪線咼,D正確。圖中甲處等值線向東(數(shù)值較犬處)彎曲,說明甲處雪線高程較低;甲處地處伊犁河谷地,西愧從大西洋'北冰洋帶來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多地形雨,雪線較低,血正確?!具w移訓練】1.多年積雪區(qū)和季節(jié)性積雪區(qū)之間的界線稱為雪線,山岳冰川分布的高度受雪線高度的制約。有關冰川與雪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雪線的高度是變化的,冰川分布的高度是不變的雪線的高度是不變的,冰川分布的高度是變化的雪線高度以上,年降雪量小于年消融量一個地區(qū)如果地表高度沒有高出雪線,就不可能形成冰川【答案】D【解析】略2【解析】略2.關于雪線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A.乞力馬扎羅山的南坡雪線高于北坡C.阿爾卑斯山的南坡雪線高于北坡【答案】C【解析】)喜馬拉雅山的南坡雪線高于北坡D.雪線在山地南北坡的分布高度相同這是一道滲透垂直自然帶分布和不同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特征的綜合選擇題。決定雪線分布高度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和雪融量之間的對比關系,降水量大于雪融量的山坡,雪線較低;否則,雪線較高。因此,一般迎風坡的雪線低于背風坡。阿爾卑斯山的南坡是背風坡,北坡是迎風坡(受西風影響)。選項A和B的山體南坡均為迎風坡,雪線較北坡低,故選項C為正確答案。在解題時注意坡向和緯度。雪線是永久冰雪帶的下界,受氣溫和降水共同影響。下圖甲表示我國沿87°E山地雪線的變化,圖乙表示我國沿29°N山地雪線的變化。

3.我國山地雪線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別位于3.我國山地雪線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別位于A.喜馬拉雅山北坡和南坡B.岡底斯山和西藏東南部喜馬拉雅山北坡和阿爾泰山北坡D.喜馬拉雅山南坡和阿爾泰山北坡A.A.緯度低,氣溫高一雪線較低C.向陽坡,光照強一雪線較低海拔高,氣溫低一雪線較高山地迎風坡,降水豐富一雪線較低答案】CD【解析】本題考查地理圖表的判讀能力。根據(jù)圖示:我國雪線最高值出現(xiàn)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北坡;最低值出現(xiàn)在阿爾泰山的北坡。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雪線是永笑冰雪帶的下界,受氣溫和降水共同影響。根據(jù)團示:①處和同緯度地區(qū)相比雪線較低,所以主要受降水的影響,該地位于山地迎鳳坡,降水豐富,所以■雪線較低。所以本題選擇D選項。下圖示意長江上游地區(qū)雪線高度的經(jīng)向和緯向變化趨勢。完成下列問題。5530們5J453095109繃tSE>47505530們5J453095109繃tSE>4750262>JD3134M5JW^5150-(1)該地區(qū)雪線高度變化的趨勢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東增高自東北向西南增高D.自東南向西北增高(2)影響該地區(qū)雪線高度變化趨勢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B?降水C.熱量D.坡向【答案】(1)D(2)B【解析】⑴根據(jù)團中信息可知,經(jīng)度自西向東雪線逐漸降低;緯度自北向南逐漸降低。(2)位于長江上游地區(qū)雪線高度的經(jīng)向和緯向變化,說明主要因素不是熱量,所以是降水。我國降水從東南向西北遞減,導致雪線自東南向西北増高。雪線是指多年積雪區(qū)和季節(jié)積雪區(qū)的界線,雪線處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林線是劃分高山區(qū)景觀類型的一條重要生態(tài)界線。讀圖,回答問題。埠葉權常卄吋丼瘡一、別觀埠葉權常卄吋丼瘡一、別觀皿垂直分異與瑋度地帶分異的笑索圖圖中顯示的高山自然景觀,位于A.熱帶地區(qū)B.溫帶地區(qū)C.沿海地區(qū)D.內陸地區(qū)7.隨著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積的減少,中緯度地區(qū)的雪線和林線的海拔高度的變化將是A?雪線上升,林線下降B?雪線下降,林線上升C?雪線上升,林線上升雪線下降,林線下降【答案】6.B7.C【解析】本題考查山地自然帶的分布。結合團示中山麓的自然帶分布:闊葉林,且緯度位蠱僅11氐于針葉林,判斷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故判斷該地位于溫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増扣和森林面積的減少,導致全球變暖,溫度升高則引起高三冰川融化,故雪線上升;而由于溫度升高,故山區(qū)森林生長的高限也會升高,即林線升高。8.雪線高度是指終年積雪下限的海拔。下圖表示全球不同緯度多年平均雪線高度、氣溫、降水量的分布。讀圖回答問題。2)在赤道至南、北緯30°之間,多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區(qū)是,形成原因是多年平均雪線高度海拔最高的地區(qū)是,形成原因是(3)南緯90°附近,有半年極晝現(xiàn)象,為什么多年平均雪線高度最低?【答案】(1)①②③(2)赤道,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上升氣流影響,多對流雨。南、北緯30°地區(qū),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影響,干旱少雨,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3)緯度高,太陽高度小,陸地冷卻快,終年氣候嚴寒?!窘馕觥浚?)多年平均氣溫由赤道向兩極遞減,所以■②是參年平均氣溫曲線;多年平均降水量在赤道地區(qū)最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