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7原理期末復習題17原理期末復習題17原理期末復習題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17原理期末復習題日期:20xx年X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期末復習題一、單項選擇題1.馬克思主義重要的理論品質是()A.新陳代謝B.科學性與革命性C.合邏輯性D.與時俱進2、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A.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B.致力于實現(xiàn)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D.馬克思主義擁有最崇高的社會理想3、馬克思恩格斯的兩大發(fā)現(xiàn)()A.唯物史觀和實踐的觀點B.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C.世界觀和方法論D.實踐學說和歷史唯物主義4.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A.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B.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C.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D.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5.設想沒有物質的運動是()。A.樸素唯物主義觀點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C.庸俗唯物主義觀點D唯心主義觀點6.作為哲學范疇的物質是指()。A.從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中概括出來的客觀實在B.一切自然現(xiàn)象C.客觀存在的物體D.一切社會事物7.“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是說()。A.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對立統(tǒng)一B.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C.運動和靜止都是絕對的D.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8.“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一著名詩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質運動的客觀性和時空的主觀性的統(tǒng)一B.物質運動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統(tǒng)一C.時空的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統(tǒng)一D.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統(tǒng)一9.對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這說明()A.意識是主體的自由創(chuàng)造 B.意識不受客體影響C.意識受主體狀況的影響 D.意識的內容是主觀的10.意識的本質是()。A.在客觀對象的刺激下人腦發(fā)生的生理過程B.在客觀對象作用下人腦分泌的特殊物質C.在客觀對象作用下對往事的回憶D.客觀對象的主觀映象11.“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人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這是()。A.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B.庸俗唯物主義觀點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D.唯心主義觀點12.醫(yī)學科學證明,如果人的大腦皮層受損,就會喪失思維能力,沒有意識。這說明()。A.人腦是意識的源泉B.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C.人腦健康自然會有正確的意識D.意識是對外界事物的正確反映13.正確的意識和錯誤的意識都是對物質的反映,這是()A.詭辯論觀點B.折中主義觀點C.唯物主義觀點D.唯心主義觀點14.人們思想中的上帝、鬼、神、佛等等是()。A.人腦生來就有的B.人腦對客觀對象的歪曲反映C.人腦對上帝、鬼、神、佛的反映D.人腦的幻覺15.“狼孩”沒有意識,這說明意識是()。A.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B.生物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C.社會的產物D.人腦的產物16.意識能動性是指()。A.能動地認識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和作用B.能動地創(chuàng)造一切新事物的能力和作用C.能動地改造客觀規(guī)律的能力和作用D.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17.唯物辯證法總特征是()。A.唯物辯證法的范疇的體系B.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C.運動和靜止辯證統(tǒng)一的觀點D.矛盾著的對立面又統(tǒng)一又斗爭18.久旱缺雨時,下雨對莊稼有好處;雨澇成災時,下雨對莊稼成長有害。這說明()。A.事物的聯(lián)系是普遍的、無條件的B.事物的聯(lián)系是現(xiàn)實的、具體的C.事物的運動是客觀的、絕對的D.事物的相互聯(lián)系與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運動19.唯物辯證法認為,發(fā)展的實質是()。A.事物數(shù)量的增加和減少B.事物的簡單重復和循環(huán)C.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D.物體的位置移動或場所變更20.唯物辯證法認為,規(guī)律是()。A.人們制定而且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B.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wěn)定的聯(lián)系C.經常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之間的聯(lián)系D.事物之間的偶然聯(lián)系21.看問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A.唯物辯證法的觀點B.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C.形而上學的片面性觀點D.不可知論觀點22.新生事物就是()。A.新出現(xiàn)的事物B.具有新形式的事物C.新奇的事物D.符合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具有遠大前途的事物2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薄胺剂中氯~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這兩句詩包含的哲學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B.事物是本質和現(xiàn)象的統(tǒng)一C.事物的發(fā)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tǒng)一D.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事物發(fā)展的總趨勢24.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是指()。A.矛盾范疇內容的客觀性與形式的主觀性B.矛盾發(fā)展的不平衡性與矛盾解決形式的多樣性C.矛盾的同一性與矛盾的斗爭性D.矛盾的普遍性與矛盾的特殊性25.公孫龍的“白馬非馬”之說的錯誤在于割裂了()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關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2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是()。A.共性和個性的關系B.絕對和相對的關系C.整體和部分的關系D.相互聯(lián)結的關系E.相互轉化的關系27.區(qū)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看()。A.事物的變化是否突破“度”B.事物的變化是否顯著C.事物是否發(fā)生數(shù)量增減D.事物是否發(fā)生非本質屬性的變化28.有一則箴言:“在溪水和巖石的斗爭中,勝利的總是溪水,不是因為力量,而是因為堅持?!薄皥猿志褪莿倮钡恼芾碓谟冢ǎ〢.必然性通過偶然性開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著否定因素C.量變必然引起質變D.有其因必有其果29.事物的發(fā)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從形式看,這是()。A.一個周而復始的無限循環(huán)過程B.一個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C.一個事物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過程D.一個事物在矛盾的推動下從低級到高級的發(fā)展過程30.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的本質是()A.主體對客體的自由選擇B.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C.主體對客體的主觀創(chuàng)造D.主體對客體的科學評價31.實踐是指()A.人們改造世界的物質性活動B.人們適應環(huán)境的活動C.人們自發(fā)的本能活動D.人們都具有的精神的活動32.“社會上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边@說明()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技術推動了科學的發(fā)展C.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D.科學進步是實踐的目的33.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基本觀點是()A.反映論的觀點B.主體性的觀點C.客觀實在性的觀點D.實踐的觀點34.認識過程中,意義更為重大的飛躍是()A.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B.從現(xiàn)象的認識到本質的認識的飛躍C.從實踐到認識的飛躍D.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35.“從物到感覺和思想”與“從思想和感覺到物”這是()A.辯證唯物主義和舊唯物主義兩條對立的認識路線B.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條對立的認識路線C.可知論和不可知論兩種對立的觀點D.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種對立的世界觀36、: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A、起主導作用B、起決定作用C、起重要作用D、不起作用37、列寧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這句話應理解為()A、革命運動是由革命理論派生的B、革命理論是革命運動的基礎C、革命理論對革命實踐具有最終決定作用D、革命理論對革命實踐具有重要指導作用38.真理是指()A.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在人們意識中的正確反映B.對人們有用的能滿足人們需要的理論C.不依賴于主觀意識的客觀存在D.社會上大多數(shù)人同意的觀點39.“真理可以變成謬誤,謬誤也可以變成真理”()A.真理和謬誤沒有確定的界限B.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有一定的適用范圍C.真埋和謬誤的區(qū)別具有主觀隨意性D.真理本身具有階級性40.“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句話在真理觀的錯誤()A.否認真理的客觀性B.否認真理的相對性C.否認真理的絕對件D.否認真理的具體性E.否認真理的有用性41.真理和謬誤的界限在于()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馬克思主義C.是否反映了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D.是否為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42.“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yè)資本家為首的社會”這句話是說()。A.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B.生產關系直接決定生產力C.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D.生產力同生產關系相適應43.衡量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客觀尺度是()A.社會整體的富裕程度B.生產工具的改進C.勞動對象的利用水平D.勞動者的素質44.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是()A.地理環(huán)境B.先進思想C.生產方式D.人口因素45.十八大以來我黨提出的一系列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促進了我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這說明()A.經濟基礎發(fā)展的道路是由上層建筑決定的B.先進的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積極的能動作用C.上層建筑對自己的經濟基礎都具有積極的反作用D.社會主義社會的發(fā)展不受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規(guī)律的制約46.生產力諸要素中的主導因素是()A.科學技術B.勞動資料C.勞動者D.經濟管理E.勞動對象47.劃分兩種社會歷史觀的根本標準()A.是否承認人在歷史中的作用B.是否承認人的思想能動作用C.是否承認人類社會的內在矛盾D.是否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E.是否承認人類社會具有規(guī)律性48.社會各種矛盾中最基本的是()A.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B.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關系C.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D.階級與階級之間的關系49.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B)A.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矛盾B.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C.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D.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時間的矛盾50.兩種不同的商品所以能夠按照一定的比例交換,是因為它們()A.都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B.都是一定量的使用價值C.都是具體勞動的產物D.都凝結了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51.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條件是()A.勞動力成為商品B.資本家手中集中了大量貨幣C.勞動產品成為商品D.勞動者喪失了生產資料E.生產資料成為商品52.通常所說的“物以稀為貴”應理解為()。A.商品稀少價值就大B.使用價值決價值C.價值決定使用價值D.供求關系影響商品的價格53.商品生產者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并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就必須使生產商品的()A.個別勞動時間等于倍加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B.個別勞動時間等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C.個別勞動時間大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D.個別勞動時間小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54.商品經濟的基本規(guī)律是()A.剩余價值規(guī)律B.競爭規(guī)律C.價值規(guī)律D.貨幣流通規(guī)律55.價值規(guī)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guī)律,它的作用是通過()A.生產者之間的競爭實現(xiàn)的B.消費者之間的競爭實現(xiàn)的C.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競爭實現(xiàn)的D.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實現(xiàn)的56.在下列經濟行為中,屬于貨幣執(zhí)行流通手段職能的有()A.顧客用10元錢可購買5斤蘋果B.顧客購買1臺電視機,一周后付款1000元C.顧客用4000元錢購買了1臺電腦D.顧客向蛋糕店以98元的價格預訂了一個蛋糕57.小王花48元在某商店購買了一副網(wǎng)球拍,商店將其中的8元用于交納稅收。在這一過程中,貨幣執(zhí)行的職能是()A.價值尺度B.流通手段C.貯藏手段D.支付手段58.價值增值過程是超過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這個一定點是指()A.勞動者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的時間B.勞動者再生產自身勞動力價值的時間C.勞動者生產生產資料價值的時間D.勞動者為資本家收回成本的時間59.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A.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tǒng)一B.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tǒng)一C.價值形成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tǒng)一D.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tǒng)一60.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條件是()A.勞動力成為商品B.勞動者獲得了人身自由C.勞動者失去一切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D.剩余價值的產生61、區(qū)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意義在于說明()A.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價值增殖過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B.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價值周轉上具有不同的方式C.不變資本不體現(xiàn)剝削關系,只有可變資本體現(xiàn)剝削關系D.不變資本不參加商品價值的形成,只有可變資本參加商品價值的形成62.壟斷利潤的最終來源是()A.壟斷資本家的壟斷地位B.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C.壟斷資本家使用先進設備D.不同部門的資本家之間競爭的結果63.某資本家經營的企業(yè)通過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其生產商品花費的勞動時間比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少10%,由此形成商品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的那部分是()A.超額剩余價值B.絕對剩余價值C.相對剩余價值D.剩余價值64.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A.科學技術的進步B.對勞動力需求的相對減少C.生產資料生產的優(yōu)先增長D.平均利潤率的下降65.機器人的出現(xiàn)說明了()A.機器人比雇傭工人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多B.機器人也能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C.雇傭工人和機器人共同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D.雇傭工人的生產率提高,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價值66.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是()A.必要勞動時間不變條件下,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xiàn)的B.工作日不變,縮短工人必要勞動時間實現(xiàn)的C.必要勞動時間不變,延長工人工作日實現(xiàn)的D.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縮短工人工作日實現(xiàn)的67.相對剩余價值的獲得是()。A.個別企業(y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結果B.生產部門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結果C.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結果D.企業(yè)勞動生產率高于部門平均勞動生產率的結果68.在西方國家形成相對過剩人口的主要原因是()。A.資本主義經濟危機B.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C.資本對勞動力需求的相對減少D.勞動力對資本的供應絕對增加69.壟斷價格的形成和壟斷利潤的產生表明()A.價值規(guī)律不再起作用了B.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C.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形式發(fā)生了變化D.價值規(guī)律的內容發(fā)生了變化70.生產和資本集中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必然()A.加劇矛盾B.形成積累C.導致競爭D.產生壟斷71.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占統(tǒng)治地位的資本是()A.工業(yè)資本B.銀行資本C.商業(yè)資本D.金融資本72.壟斷組織形式雖然多種多樣,但其本質都是為了()A.壟斷先進技術B.控制商品生產C.操縱銷售市場D.獲得壟斷利潤73.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政府對經濟生活進行干預和調節(jié)的實質是(
)
A.
維護壟斷資產階級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
B.
維持資本主義經濟穩(wěn)定增長
C.
消除或防止經濟危機的爆發(fā)
D.提高資本主義社會的整體福利水平74.科學社會主義問世的標志性著作是()A.《共產黨宣言》B.<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C.《資本論》D.《共產主義原理》75.“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分配原則屬于()A原始社會的分配方式B階級社會的分配方式C社會主義社會的分配方式D共產主義社會的分配方式76、“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自由發(fā)展的條件?!薄豆伯a黨宣言》中的這句話,闡述了()A.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C.無產階級斗爭的政黨學說B.資本主義的腐朽本質D.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原則題號12345678910選項DBBCDAADCD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選項CBCBCDBBCB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選項CDDCBAACBB題號31323334353637383940選項ACDDBCDABA題號41424344454647484950選項CCBCBCDABD題號51525354555657585960選項ADDCDADBBC題號61626364656667686970選項ABABDCCBCD題號717273747576選項DDAACD二、不定項選擇題1.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是()A.馬克思主義哲學B.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C.科學社會主義D.剩余價值學說2.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論貢獻是()A.辯證法B.勞動價值論C.唯物史觀D.剩余價值學說3.唯物主義的基本形態(tài)有()。A.庸俗唯物主義B.樸素唯物主義D.形而上學唯物主義C.辯證唯物主義與唯物主義4.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tài)有()。A.歷史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C.不可知論D.客觀唯心主義5.下列選項中表示時間一維性的有()。A.“機不可失,時不再來”B“盛年不再來,一日不再晨”C.“光陰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復回”D.“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6.辯證唯物主義認為意識是()。A.人腦的機能、屬性B.對物質的反映C.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D.自然界長期發(fā)展進化的產物7.表明正確意識能動性的選項有()。A.胡思亂想B.實事求是C.審時度勢D.運籌帷幄8.能指導人們正確發(fā)揮意識能動性的選項有()。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B.有條件要上,沒條件也要上C.尊重客觀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D.從實際出發(fā),制定工作計劃9.客觀規(guī)律和意識能動性(主觀能動性)的關系是()。A.發(fā)揮意識能動性是認識客觀規(guī)律的必要條件B.尊重客觀規(guī)律是正確發(fā)揮意識能動性的前提C.客觀規(guī)律制約意識能動性D.只有掌握客觀規(guī)律,才能充分發(fā)揮意識能動性10、恩格斯說:“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边@段話所包含的辯證法觀點有()A、聯(lián)系是客觀世界的本性B、一切事物都處于相互聯(lián)系之中C、世界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整體D、聯(lián)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復雜多樣的11.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是()。A.復雜多樣的B.普遍存在的C.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D.有些地方存在,有些地方不存在12.人手脫離人體就成了沒有生氣的、死的東西了,這說明多()。A.部分依賴于整體B.研究部分是沒有意義的C.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失去了部分也就沒有整體了D.脫離整體研究部分和脫離部分研究整體都是有缺陷的13.下列選項中,體現(xiàn)發(fā)展的實質的有()A.因禍得福,禍福相依B.新技術代替舊技術C.培育出新優(yōu)質品種D.原始社會的公有制經過私有制到社會主義的公有制E.某種時尚開始流行14.“白馬非馬”的命題()A.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C.揭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D.割裂了共性和個性的關系15.事物的量的規(guī)定性是多方面的,下列各項中屬于社會生活方面的量的規(guī)定性的有()。A.人口自然增長率B.生產力發(fā)展規(guī)模C.科學技術發(fā)展程度D.自然災害的面積E.思想文化發(fā)展水平16.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質的量的限度。下列現(xiàn)象屬于突破事物存在的度的有()。A.樂極生悲B.積勞成疾C.言多語失D.苦盡甘來E.水滴石穿17.下列現(xiàn)象屬于量變引起質變的有()A.生產力的增長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B.物體由于量的不同而區(qū)分不同的體積C.在一定溫度下雞蛋孵出小雞D.由變異的積累引起舊物種到新物種的變化E.同樣的元素由于結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事物18.質量互變規(guī)律的內容包括()。A.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B.事物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發(fā)生質變C.由于偶然事件的作用,事物就會發(fā)生質變D.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E.質變引起新的量變19.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事物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C.事物聯(lián)系的環(huán)節(jié)D. 揚棄E.既克服又保留20.—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實踐和認識的多次反復,這是因為()。A.事物本質的暴露有一個過程B.事物的聯(lián)系是多方而的、不是單一的C.人們的認識要受一定歷史條件的限制D.人們的認識要受到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E.認識主體存在著自身的局限性21.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表現(xiàn)在()A.實踐是認識的基本來源B.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C.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D.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E.實踐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活動22.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因為它強調()A.人們是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認識世界的B.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C.認識是以實踐為基礎的辯證發(fā)展過程D.人的主觀因素在認識中起決定作用E.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由社會實踐來檢驗23.下列說法屬于辯證唯物主義真理觀的是()A.真理是一個過程B.真理是全面的C.真理的形式是主觀的,內容是客觀的D.絕對性和相對性是任何真理都具有的兩種屬性E.任何真理那是具體真理24.“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錯誤?!边@句話意味著()A.真理有它適用的條件和范圍B.真理和錯誤是認識過程的兩個階段C.真理和錯誤沒有確定的界限D.真理和錯誤的對立在一定條件下才具有絕對的意義25“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理”()A.真理和謬誤沒有明確的界限B.真理和謬誤具有主觀隨意性C.真理的內容不具有客觀性D.有用就是真理E.謬誤對人有用也可能成為真理26.一位科學家說:“我們今天生活著的世界,與其說是自然世界,還不如說是人造或人為的世界。在我們的周圍,幾乎每樣東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跡?!边@段話應理解為()A.人造的或人為的世界是惟一存在的世界B.現(xiàn)實世界是人類精神的創(chuàng)造物C.人類世界是人的實踐活動對象化的結果D.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人類改造世界的偉大力量27.實踐能檢驗人的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是因為它()A.是聯(lián)系主觀和客觀的唯一橋梁B.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C.能判定人的認識是否同客觀實際相符合D.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現(xiàn)實性的優(yōu)點E.能證明某種認識是否對人有用28.人類活動的兩個基本原則是()A.真理原則B.價值原則C.效率原則D.公平原則29.價值的特性是(ABCD)A.客觀性B.主體性C.社會歷史性D.多維性30.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辯證統(tǒng)一的,表現(xiàn)在()A.認識的任務歸根到底在于解釋世界B.認識的任務不僅在于解釋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須正確地認識世界D.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也是認識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31.真照和謬誤的關系是()A.真理超出一定范圍就會轉化為謬誤B.相對真理中都包含著謬誤C.謬誤在一定條件下也能轉化為真理D.并不是任何真理都可能轉化為謬誤E.真理不包含謬誤,謬誤不包含真理32.“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yè)資本家的社會”。這句話揭示了()A.生產工具是衡量生產力水平的客觀尺度B.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C.生產力的發(fā)展需要建立相應的生產關系D.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發(fā)展狀況33.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fā)展能起促進作用,是因為它()A.在一定程度上預見、推斷未來B.有相對獨立性C.與社會存在發(fā)展的不平衡性D.正確揭示了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34.下列屬于政治上層建筑的有()A.法學B.監(jiān)獄C.警察D.軍隊E.政治學35.下列屬于意識形態(tài)的是()。A.政治、法律思想B.邏輯學、語言學C.道德、宗教D.自然科學E.文學藝術36.唯物史觀揭示的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A.社會意識要適合社會存在的規(guī)律B.價值規(guī)律C.生產關系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D.上層建筑要適合經濟基礎要求的規(guī)律37.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狀況的規(guī)律表明()A.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產生B.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C.生產關系內部各方面存在矛盾運動D.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變化發(fā)展的方向和形式38.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fā)展的規(guī)律表明()A.經濟基礎狀況決定上層建筑的發(fā)展方向B.上層建筑的反作用必須服從于經濟基礎的性質和客觀要求C.經濟基礎不允許上層建筑脫離自己的發(fā)展狀況和水平D.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相應的調整和變革39、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表現(xiàn)在()A.生產關系能夠加速生產力的發(fā)展B.生產關系能夠延緩生產力的發(fā)展C.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狀況及其發(fā)展要求時,是生產力發(fā)展的促進力量D.當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的狀況及其發(fā)展要求時,它對生產力的發(fā)展起阻礙作用
40、判定某種上層建筑是先進的還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A.是否與自己的經濟基礎相適應B.是否能幫助自己的經濟基礎的形成和鞏固C.是否能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D.是否能幫助適合生產力狀況的生產關系的發(fā)展和鞏固41.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是整個生產關系的基礎,是因為()A.它決定整個生產關系的性質和作用B.它決定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C.它決定生產力水平的高低D.它決定產品的分配方式42.下列各項屬于我國現(xiàn)階段人民群眾范疇的有()A.工人B.農民C.民營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人員D.工商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人員E.外資企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人員43.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是()A.社會分工B.資本的產生C.生產資料和產品屬于不同所有者D.勞動力成為商品E.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44.一切商品都包含著使用價值和價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tǒng)一。這表明()A.缺少使用價值和價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為商品B.沒有使用價值就沒有價值C.有使用價值,但不是勞動產品,也不是商品D.有使用價值,也是勞動產品,但只是供生產者自己消費,也不是商品45.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是指()A.個別勞動 B.社會勞動C.具體勞動 D.抽象勞動46.商品使用價值量、價值量和勞動生產率的關系是()A.勞動生產率與使用價值量成正比B.勞動生產率與單位商品價值量成反比C.勞動生產率與單位商品價值量成正比D.勞動生產率與使用價值量成反比E.勞動生產率與價值總量成正比47.價值規(guī)律在市場配置資源過程中的作用表現(xiàn)在()A.自發(fā)地調節(jié)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生產部門之問的分配比例B.自發(fā)地刺激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C.自發(fā)地調節(jié)社會收入分配D.自發(fā)地調節(jié)宏觀經濟的平衡48.價值規(guī)律的內容和要求是()A.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B.商品交換以商品的價值量為基礎C.商品交換必須實行等價交換D.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49.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與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深化對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主要有()A.勞動的科技含量和知識含量增加了B.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勞動在勞動總量中的比重增加了C.農業(yè)勞動已成為物質生產勞動的基本形式D.在總的勞動消耗量中物化勞動的比重增加而活勞動的比重相對減少了50.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結果是()A.生產出新的使用價值B.轉移了生產資料的價值C.再生產勞動力的價值D.創(chuàng)造出剩余價值51.剩余價值與利潤的關系是()。A.剩余價值與利潤無本質關系B.剩余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內容C.利潤常常只是剩余價值的一部分D.利潤是剩余價值的一種具體形式5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A.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B.根源于資本主義基本矛盾C.具有周期性D.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不可避免53.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包括()A.維持勞動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資料價值B.勞動者維持生產所必需的生產資料價值C.養(yǎng)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資料價值D.勞動者的教育和培訓費用54.壟斷產生的原因在于()A.生產集中發(fā)展到相當高的程度B.企業(yè)規(guī)模巨大,形成對競爭的限制C.激烈競爭給競爭各方帶來的損失越來越嚴重D.科技發(fā)展和經濟全球化的結果55.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原因()A.是科技進步和生產社會化進一步提高的產物B.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結果C.在一定程度上能允許生產力的進一步發(fā)展D.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具體形式的調整56、經濟全球化的表現(xiàn)有()A.貿易全球化B.金融全球化C.企業(yè)生產經營全球化D.周際分工進一步深化E.世界政治文化日益趨同化57.壟斷條件下競爭有()。A.壟斷組織之間的競爭B.壟斷組織與非壟斷企業(yè)之間的競爭C.占統(tǒng)治地位的自由競爭D.壟斷組織內部的競爭58.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主要形式是()A.國家所有并直接經營企業(yè)B.資產階級國家與私人壟斷資本在國際上的結合C.宏觀調節(jié)和微觀規(guī)制D.資產階級國家通過多種形式參與私人壟斷資本的在生產題號12345選項ABCCDBCBDABCD題號678910選項ABDBCDCDABABCD題號1112131415選項ABCADBCDBDABCD題號1617181920選項ADEACDEADEABCDEACDE題號2122232425選項ABCDACCDEADABCE題號2627282930選項CDADABABCDBCD題號3132333435選項ACCDADABCDACE題號3637383940選項ACDABDABCDABCDCD題號4142434445選項ABDABDACABCDCD題號4647484950選項ABABCABCABDABCD題號5152535455選項BDABCDACDABCAB題號565758選項ABCDABDABCD三、判斷題1.馬克思主義是為全人類服務的。()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恩格斯將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結合在一起的產物。()3.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系問題。()4.世界統(tǒng)一于存在()5.脫離物質的運動和脫離運動的物質都是不可想象的,運動就是物質,物質就等同于運動。()6.唯物主義都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7.“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8.錯誤的思想是客觀存在的反映。()9.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10.運動和發(fā)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11.矛盾規(guī)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12.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它們都是無條件存在的、絕對的。()13.認識事物的量是認識的起點,認識事物的質是認識的深化。()14.現(xiàn)代科學思維方法的產生與辯證思維方法無關。15.否定就是新舊事物之間“一刀兩斷”。(16.人工智能的出現(xiàn)可以替代人類的思維。17.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區(qū)別在于是堅持反映論還是堅持先驗論()18.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根本對立在于是否承認社會歷史的規(guī)律性。()19.主體和客體就是主觀和客觀。20.凡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都是直接經驗,是對客觀事物本質的、真實的反映。21.認識是一個不斷反復和無限發(fā)展的過程。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階級各有不同的實踐標準。()22.實踐出真知,一個人要獲得任何科學知識都必須經過自己的實踐。()23.認識的真正任務在于獲得感性經驗。()24.認識來源于實踐,先有實踐,再有認識,因此,人的認識往往落后于實踐。()25.馬克思主義是真理,因而也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26.唯物主義都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27.只有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28.人民群眾既是歷史的“劇中人”,又是歷史的“劇作者”。()29.掌握適度原則就是任何時候都不要超過事物的度。30.在同一個問題上,真理是唯一的。()31.經濟上落后的國家在哲學上仍然能夠演奏第一提琴。3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以人為本提升醫(yī)護團隊工作效率與質量的研究報告
- 醫(yī)療AI的隱私保護與法規(guī)要求
- 醫(yī)療健康管理中的個性化服務設計與實施
- AI臨床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科技發(fā)展及其挑戰(zhàn)
- 人性化醫(yī)療服務的國際比較與借鑒
- 企業(yè)內部健康管理探索員工對新型醫(yī)療科技的接受度
- 學校體育教師的工作總結模版
- 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模版
- 醫(yī)療AI在公共衛(wèi)生領域的倫理應用探討
- 業(yè)務撮合合同范例
- YS/T 713-2009干式變壓器用鋁帶、箔材
- LY/T 2083-2013全國營造林綜合核查技術規(guī)程
- GB/T 2087-2001圓柱螺旋拉伸彈簧尺寸及參數(shù)(半圓鉤環(huán)型)
- GA/T 1567-2019城市道路交通隔離欄設置指南
- 與幼兒園相關的法律知識及案例(課堂PPT)
- 數(shù)字貨幣MASK發(fā)行機制收益制度解讀課件
- 液壓泵蓋夾具設計說明書(含毛坯圖)
- 2023年BIM工程師繼續(xù)教育題庫含答案【b卷】
- 20章-過渡金屬(Ⅰ)-鈦釩鉻錳講解課件
- 幼兒園繪本故事:《小熊不刷牙》 課件
- 外墻保溫脫落維修方案范文通用5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