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改良小切口手術與傳統(tǒng)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瘤的臨床比較_第1頁
探討改良小切口手術與傳統(tǒng)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瘤的臨床比較_第2頁
探討改良小切口手術與傳統(tǒng)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瘤的臨床比較_第3頁
探討改良小切口手術與傳統(tǒng)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瘤的臨床比較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討論改良小切口手術與傳統(tǒng)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瘤的臨床比擬〔〕:

摘要:目的對兩種術式在甲狀腺瘤疾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進展比照分析。方法按手術治療方式不同,將我院2022年2月至2022年2月所收治的26例甲狀腺瘤患者分成A組與B組。A組采取傳統(tǒng)甲狀腺切除術治療,B組采取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比擬兩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結果B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均優(yōu)于A組,差異明顯〔P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研究共26例患者,均選自我院2022年2月至2022年2月所收治的甲狀腺瘤患者,所有患者通過臨床病癥、病理學檢查等,確診為甲狀腺瘤。按手術治療方式不同,將患者分成兩個小組,組名為A組與B組。A組13例,男女各5例、8例;年齡最大56歲,最小20歲,平均〔36.81.6〕歲;6例左側,7例右側。B組13例,男女各6例、7例;年齡最大54歲,最小22歲,平均〔37.31.7〕歲;9例左側,4例右側。比照上述患者各項臨床資料,結果均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組:對該組患者采取傳統(tǒng)甲狀腺切除手術治療,詳細操作:引導患者行仰臥位,并予以頸叢阻滯麻醉。將頸部與胸鎖關節(jié)相距2cm的位置作為切點,并做一個橫向的弧形切口,且保證兩邊至胸鎖乳突肌外側;假設患者腫瘤偏大,那么可根據(jù)其大小適度延長切口長度。采取高頻電刀,對頸前筋膜與頸闊肌間隙施行皮瓣游離處理,上至舌骨、下至胸鎖關節(jié)上方。切開頸白線且朝兩側牽拉,直至充分暴露頸前肌與甲狀腺腺瘤。根據(jù)腫瘤實際所在位置與大小,明確切除范疇,且將腫瘤作為中心點,以徹底切除甲狀腺腺葉。隨后插入引流管,并對切口進展逐層縫合,并對患者予以抗生素藥物,以防止感染的發(fā)生。

B組:對該組患者采取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即:引導患者行仰臥位,并予以頸叢阻滯麻醉。將與鎖骨上方相距1~2cm的位置作為手術切口入路,兩側鎖骨交界點作為手術切口中心,在根據(jù)患者腫瘤情況做相應切口,如單側腫瘤,做4cm左右的切口,如為雙側腫瘤,那么做6cm左右的切口。在切口所在位置予以0.5%腎上腺素+氯化鈉注射液,皮下注射,隨后,逐層切開皮下組織,并別離頸前肌群所對應的結締組織,沿著頸前中線,將頸白線切口,在確保不切斷雙胸骨舌、頸前靜脈的前提下,將甲狀腺瘤充分顯露出來。根據(jù)貫穿法,以線大圈針施行縫合,將甲狀腺瘤體附近組織吊起,并徹底切除甲狀腺瘤〔包含覆蓋局部病癥的甲狀腺組織〕。最后,對切口進展逐層縫合、修復,并對患者予以抗生素藥物,以防止感染的發(fā)生。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以及住院時間等情況進展觀察與記錄;同時,采取VAS評分,對兩組患者術后6h、術后24h的疼痛狀況進展評估,且進展組間比擬。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對數(shù)據(jù)展開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P

2.2兩組患者術后評分情況比擬

A組患者術后6h、術后24h的VAS評分分別為〔5.211.22〕分、〔4.381.35〕分;B組患者術后6h、術后24h的VAS評分分別為〔4.261.19〕分、〔2.611.15〕分。B組患者術后6h、術后24h的VAS評分均低于A組術后6h、術后24hVAS評分,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以往對于甲狀腺瘤的治療,一般采取傳統(tǒng)甲狀腺切除術,該術式雖可切除瘤體,獲得一定的治療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缺乏之處,如切口大,不易恢復,且會留下瘢痕,繼而影響美觀[3-4]。相較于傳統(tǒng)手術,改良小切口手術那么可較好的彌補上述缺乏之處。改良小切口手術可在不切斷頸前肌群的前提下,經由頸白線直接將瘤體切除,如此不僅能縮短時間,且不會對患者頸前區(qū)的正常活動造成影響,防止因頸前肌群切斷而誘發(fā)的各種并發(fā)癥;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機體損傷[5-6]。此外,術后不需要對患者插入引流管,減少了患者住院的時間,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

諸多研究說明對甲狀腺瘤患者采取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可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7-8]。在本次研究中也得出此結論。即通過本次研究中,采取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的B組患者,其治療后的各項手術治療如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以及住院時間等,均優(yōu)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這提示在甲狀腺瘤治療過程中,采取改良小切口手術,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創(chuàng)傷小,且恢復速度快。另外,在術后6h、術后24hVAS評分上,B組患者均低于A組,這提示相較于傳統(tǒng)手術,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疾病,術后疼痛較小,有助于患者身體的恢復。

綜上所述,在對甲狀腺瘤患者施行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效果好,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是一種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的術式。

參考文獻

【1】胡志剛.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甲狀腺瘤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理論,2022,3(10):60-61.

【2】張正軍.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50例甲狀腺瘤臨床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2,6(6):67,69.

【3】劉永國.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60例應用腔鏡輔助頸部小切口手術治療與傳統(tǒng)甲狀腺手術治療比照分析[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22,10(20):14.

【4】謝文善.改良小切口手術用于甲狀腺瘤治療的臨床優(yōu)勢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22,28(2):310-312.

【5】劉跟華,胡立春,熊建寧.淺談改良小切口手術與傳統(tǒng)甲狀腺切除術應用于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臨床效果比照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22,8(33):130-131.

【6】謝容,沈忠杰.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微小甲狀腺癌的近期療效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22,26(12):1838-1841.

【7】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