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_T 1183-2019 水生態(tài)文明村評價準則(高清無水印-可復制)_第1頁
DB36_T 1183-2019 水生態(tài)文明村評價準則(高清無水印-可復制)_第2頁
DB36_T 1183-2019 水生態(tài)文明村評價準則(高清無水印-可復制)_第3頁
DB36_T 1183-2019 水生態(tài)文明村評價準則(高清無水印-可復制)_第4頁
DB36_T 1183-2019 水生態(tài)文明村評價準則(高清無水印-可復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 13.020Z 06DB36江西省地方標準DB36/T 11832019水生態(tài)文明村評價準則Criteria assessment for village with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2019 - 12 - 27 發(fā)布2020 - 06 - 01 實施江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 布DB36/T 11832019DB36/T 11832019I II 目 次前言II1 范圍1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3 術語和定義14 評價原則15 評價指標26 評價方法47 評價程序5附錄 A(規(guī)范性附錄) 水生態(tài)文明村評價準則評分細則6 前言本標準按照GB/T 1.12

2、009給出的規(guī)則進行起草。本標準由江西省水利廳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學研究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謝頌華、楊潔、李洪任、劉艷、英愛社、王農、喻榮崗、袁芳、吳小毛、房煥英、謝睿、徐宏萬、肖磊、劉昭、張春杰、王輝文、潘峰、胡松。 DB36/T 11832019DB36/T 11832019 PAGE 5 PAGE 4 水生態(tài)文明村評價準則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水生態(tài)文明村建設的評價原則、評價指標、評價方法和評價程序等。 本標準適用于以小流域為基礎的本省水生態(tài)文明村建設的綜合評價,評價范圍包括自然村及其所屬土地范圍。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

3、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 5749 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 8978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T 14848 地下水質量標準GB 50201 防洪標準 SL 298 防汛物資儲備定額編制規(guī)程 DB36/ 1102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水生態(tài)文明村 village with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以“水安全、水環(huán)境、水生態(tài)、水管理、水文化”

4、為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宗旨的生態(tài)宜居自然村。 3.2評價指標 evaluation index反映水生態(tài)文明村建設情況的要素。 評價原則堅持實事求是,客觀準確、公開公正的評價原則,堅持定性與定量、基礎條件與建設指標相結合的評價原則。 評價指標指標體系評價指標體系分為基礎條件評價和建設指標評價。 基礎條件:水生態(tài)文明村建設的必備、前提條件。包括:防洪措施、飲水安全、水環(huán)境、村容村貌、村民參與管理 5 項。若有一項不滿足,則不能開展建設指標評價工作。 建設指標:水生態(tài)文明村建設評價評分的指標項目。包括:防洪安全、飲水安全、生態(tài)安全(生活污水處理、面源污染防控、農村水系門塘溝渠治理、水土保持)、管理創(chuàng)新(

5、制度建設、水利遺產發(fā)掘與水文化宣傳、特色創(chuàng)新)。 指標內容基礎條件防洪措施評價內容主要包括: 結合地形地貌、水文氣象等條件,具有有效的防災減災措施,山洪災害易發(fā)區(qū)須建立山洪預警和山洪災害應急預案,且能發(fā)揮防災減災作用; 村莊內防洪排澇有保障; 防汛物料儲備符合 SL 298。 飲水安全評價內容主要包括: 生活用水供水保證率在 97%及以上; 飲用水符合 GB 5749。 水環(huán)境評價內容主要包括: 村域范圍內有門塘或河流水系。對水體垃圾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控制水污染源; 村內無旱廁,農戶廁改在 90%及以上; 未在二十五度以上的陡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或者全墾造林。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種植油茶、果品等

6、經濟林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yè)、林業(yè)等主管部門應當指導種植者科學選擇樹種,合理確定規(guī)模,采取修建截水溝、蓄水池、排水溝、等高水平條帶、邊坡種草、梯地、水平臺地或者橫壟種植法等水土保持措施,盡量保留原有植被,防止造成水土流失。 村容村貌評價內容主要包括: 村莊路網順暢; 村內具備有序排水設施; 村內景觀、綠化效果良好,古木名樹、文化古建筑保護完好; 村內有組織地進行垃圾定點收集、定期清運。 村民參與管理評價內容主要包括: 建立相應的管理機構(如村民理事會、用水協(xié)會等組織),并落實人員及分工; 堅持政府與村民共同決策、共同執(zhí)行的方式,引導村民自主參與涉水事務管理,三年內無違反涉水法律法規(guī)事件。 基

7、礎條件指標評價采用查閱文件資料、現場查看等方式進行。 建設指標防洪減災措施評價內容及評價方式如下: 防洪減災措施:開展防汛宣傳,提高廣大人民群眾防汛減災意識。完善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防御體系。制定防御不同類型洪水的預案,研究洪水調度和防汛搶險最優(yōu)決策方案。防洪工程明確管理人員; 防洪標準:防洪標準符合GB 50201; 評價方式:查閱文件資料,現場查看等。 飲水安全評價內容及評價方式如下: 水源保護應符合國家及地方水源保護條例的規(guī)定,農村供水應滿足為村民提供安全、方便的生產生活用水,供水系統(tǒng)應保證足夠的水量、合格的水質; 飲用水源水質符合要求:根據地表水水域功能標準類別,用于飲用的地表水水質,

8、達到 GB 3838 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標準限值類及以上,地下水達到 GB/T 14848 地下水質量常規(guī)指標限值類及以上; 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符合 GB 5749 水質常規(guī)指標限值要求; 自來水普及率:全村使用自來水人口數占總人口數的百分比; 評價方式:查閱近三個月內的水質檢測報告及相關佐證材料,現場查看、走訪村民等。 生活污水處理評價內容及評價方式如下: 村域范圍內采取有效措施對生活污水進行收集處理,達標排放。村內實現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實現集中收集,建立污水處理設施設備進行處理; 生活污水收集:村內生活污水采用管溝網絡進行集中收集,實現雨污分流; 污水處理設施:建立污水處理設施設備,

9、并正常運行,且出水水質達到 DB36/ 1102 相關要求。包括化糞池、人工濕地、污水處理設備等; 評價方式:查閱近三個月內出水水質檢測報告,現場查看相關設施,走訪村民等。 面源污染防控評價內容及評價方式如下: 村域范圍內應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采取合理灌排措施,加強面源污染防控; 化肥農藥施用量:化肥、農藥用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低于上一年度施用量; “雙控”措施:有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綠肥輪作、水肥一體化技術、新型肥料或其他控制農藥、化肥施用的“雙控”措施等; 農業(yè)灌溉:對農業(yè)耕作區(qū)進行的灌溉作業(yè)。為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效益,采取節(jié)水灌溉措施, 包括滴灌、噴灌、微灌等,降低農業(yè)灌溉畝均用水

10、量; 評價方式:查閱有關證明材料,現場查看相關設施,走訪村民等。 農村水系門塘溝渠治理評價內容及評價方式如下: 村內水系、門塘溝渠整治:對村莊內門塘或水系進行整治,流水不腐、淤泥不堵,無垃圾傾倒、無污水排入;有條件的區(qū)域水系、門塘連通,達到內外疏通;水凈能洗衣,水清有魚; 水景觀:河、湖、溪、潭、瀑、塘等水景特征豐富,水生植物配置合理能起到凈化水質效果同時美化環(huán)境,水邊有觀賞游憩設施; 水庫山塘符合要求:水庫山塘清潔,生態(tài)養(yǎng)殖,水質符合 GB 8978; 排水溝渠:提倡生態(tài)排水溝,區(qū)別于傳統(tǒng)排水溝,是在溝底及溝壁采用植物措施或植物措施結合工程措施防護的地面排水通道; 評價方式:查閱近三個月內的

11、水質檢測報告,現場查看等。 水土保持評價內容及評價方式如下: 按照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原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減少泥沙和污染物輸出,提高農村土地利用率和改善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 水土流失面積比率:水土流失面積/村莊土地總面積100,主要反映水土流失總體情況; 農業(yè)開發(fā)水土保持措施:農業(yè)生產中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減少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 林草植被恢復率:村內綠化面積/村內可綠化面積100; 評價方式:查閱資料,現場查看等。 制度建設評價內容及評價方式如下: 制度建設包括建立管理機構,管理責任明確到人,由專人負責聯(lián)系協(xié)調相關事宜,并將村規(guī)民約落實到位; 建立制度和村規(guī)民約:通過民主議事程序,建章立制,明確村規(guī)

12、民約,對涉水涉村事務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jiān)督; 評價方式:查看設立管理機制的有關文件、檔案等。 水利遺產發(fā)掘與水文化宣傳評價內容及評價方式如下: 水文化源于農業(yè)生產,根基于農村,對水的不同利用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村落文化; 水利遺產發(fā)掘與保護:反映歷史上通過利用水進行農業(yè)生產而形成的耕作方式、水利工程、水利工具、水利制度、治水技術、水利農俗等實物或文獻檔案的發(fā)掘和保護程度; 水文化宣傳:聘任水文化宣傳員;通過廣播、宣傳牌、宣傳畫等方式,進行水文化和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宣傳,使節(jié)水、護水、愛水的意識深入人心;農民人均用水量不超過上年度江西省水資源公報公布的農民人均用水量,有愛水節(jié)水模范; 評價方

13、式:查閱資料,現場查看、詢問,問卷調查等。 特色創(chuàng)新評價內容及評價方式如下: 鼓勵在水生態(tài)文明村建設過程中進行特色創(chuàng)新,采用新機制、新方法、新技術,具有顯著社會生態(tài)效益和典型示范效應,或成為示范工程,可獲得特色創(chuàng)新分; 評價方式:查閱資料,現場查看等。 評價方法賦分水生態(tài)文明村評價的賦分以總分為100分計。各項評價內容賦分分別為:防洪安全評價13分、飲水安全評價15分、生態(tài)安全評價58分、管理創(chuàng)新評價14分。計分細則詳見附錄A。 評分公式評分公式見公式1。 W = W1 + W2 + W3 + W4 (1) 式中: W 總 體 評 價 分 ; W1防洪安全評價分; W2飲水安全評價分; W3生

14、態(tài)安全評價分; W4管理創(chuàng)新評價分。 評價程序評價階段分為自評、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核查評估或委托第三方評估、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驗收或委托第三方驗收。 評價時成立評定委員會,由水利水保、農業(yè)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相關方面的專家組成。DB36/T 11832019DB36/T 11832019表 A.1 水生態(tài)文明村評價準則評分細則(續(xù)) PAGE 8 PAGE 9 附 錄 A(規(guī)范性附錄)水生態(tài)文明村評價準則評分細則表A.1 水生態(tài)文明村評價準則評分細則類別序號指標名稱評價內容賦分標準是否通過基礎條件1 防洪措施 結合地形地貌、水文氣象等條件,具有有效的防災減災措施,山洪災害易發(fā)區(qū)應建立山洪預警和山洪

15、災害應急預案,且能發(fā)揮防災減災作用;村莊內防洪排澇有保障;防汛物料儲備滿足 SL 298。 查閱山洪災害應急預案、設計報告等文件資 料,現場查看防災減災措施和物料儲備情況。 2 飲水安全 生活用水供水保證率在 97%以上,且飲用水符合 GB 5749 要求。 提供供水保證率和水質檢測等相關材料。 3 水環(huán)境 村域范圍內有河流水系、門塘。對水體垃圾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控制水污染源;村內無旱廁,農戶廁改達到 90%以上;未在二十五度以上的陡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或者全墾造林。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種植經濟林的,縣級以上主管部門應當指導,采取完善的水土保持措施,盡量保留原有植被,防止造成水土流失。 現場查看

16、水系門塘,防治水污染措施、改廁情況、及陡坡地開墾情況。 4 村容村貌 村莊路網順暢;村內具備有序排水設施;村內景觀、綠化效果良好,古木名樹、文化古建保護完好;村內有組織地進行垃圾定點收集、定期清運。 現場查看。 5 村民參與管理 建立相應的管理機構(如村民理事會、用水協(xié)會等組織),并落實人員及分工。堅持政府與村民共同決策、共同執(zhí)行的方式,引導村民自主參與涉水事務,三年內無違反涉水法律法規(guī)事件。 現場查看文件等佐證材料 總體前五項均滿足才能總體通過類別序號指標名稱評價內容賦分標準分數防洪安全(13 分)1 防洪減災措施 (10 分) 開展防汛宣傳,得 2 分;制定防御不同類型洪水的預案,得 4

17、分;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防御體系完善,得 2 分;防洪工程明確管理人員,得 2 分。 通過電視、網站、報紙、宣傳標語等各類宣傳報道,得 2 分; 查看防洪預案等相關材料,符合要求得 4 分; 現場查看防洪措施及查閱相關材料,得分=(符合要求的防洪措施/應有的防洪措施)2; 防洪工程管理人員包括專職人員和兼職人員,應有相應的文件證明,得分=(符合要求的人數/總的人數)2。 2 防洪標準(3 分) 村莊防洪標準滿足 GB 50201 相關要求,得 3 分。 查閱相關設計驗收報告,符合防洪標準要求,得 3 分。 飲水安全(15 分)3 飲用水源水 質符合要求 (5 分) 根據地表水水域功能標準類別,

18、達到 GB 3838 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標準限值類及以上,地下水達到 GB/T 14848 地下水質量常規(guī)指標限值類及以上,得 5 分。 提供近三個月內的水質檢測報告,符合水質要求,得 5 分。 4 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5 分) 符合 GB 5749 水質常規(guī)指標限值要求,得 5 分。 提供近三個月內的水質檢測報告,符合水質要求,得 5 分。 5 自來水普及率 (5 分) 全村集中供水,自來水全面覆蓋,得 5 分;單戶自來水供水戶達到總戶數 95%以上,得 4 分,每減少5%扣 1 分,扣完為止。 現場查看或提供相關證明。 表 A.1 水生態(tài)文明村評價準則評分細則(續(xù))類別序號指標名稱評

19、價內容賦分標準分數6 生活污水收集(9分) 村內生活污水采用管溝網絡進行集中收集得 4 分,實現雨污分流得 5 分。 現場查看管溝收集污水設置,得分=(符合要求的戶數/總的戶數)4;現場查看雨污分流設置,得分=(符合要求的戶數/總的戶數)5。 生活污現場查看化糞池設置,得分=(符合要求的戶數/總的戶數)水處理(15 分)7 污水處理設施(6 分) 全村每戶都建有化糞池,得 2 分;污水處理設施接入全村生活污水且正常運行,得 4 分;出水水質達到DB 36/1102 相關要求,得 2 分。 2; 現場調研查看污水處理設施。設施正常運行,得 1 分;全村污水都接入污水處理設施,得 3 分。未全部接

20、入,得分=(生活污水納入污水處理設施的戶數/總的戶數)3; 查閱近三個月內出水水質檢測報告,達到要求,得 2 分。 生態(tài)安全(58 分)面源污染控制(7 分)8 化肥農藥施用量 (2 分) 化肥用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低于上一年度,得 1 分;農藥用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低于上一年度施用量,得 1 分。 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符合要求各得 1 分。 9 “雙控”措施(2 分) 有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綠肥輪作、水肥一體化技術、新型肥料或其他“雙控”措施,得 2 分。 現場查看或查閱相關證明材料,符合要求得 2 分。 10 農業(yè)灌溉(3 分) 農業(yè)灌溉畝均用水量不超過上年度江西省水資源公報公布的農業(yè)灌

21、溉畝均用水量,得 2 分。有滴灌、噴灌、微灌等節(jié)水灌溉設施,得 1 分。 農業(yè)灌溉畝均用水量查閱相關資料,符合要求得 2 分;節(jié)水灌溉設施通過現場查看相關設施,符合要求得 1 分。 12 村內水系、門前溝塘整治(9 分) 流水不腐、淤泥不堵,無垃圾傾倒、無污水排入,得3 分;門塘、水系連通,得 4 分;水凈能洗衣,水清有魚,得 2 分。 現場查看,每項未全部符合要求,發(fā)現一處扣減 0.2 分,最低為 0 分。 類別序號指標名稱評價內容賦分標準分數水景特征通過現場查看,每滿足 1 項,得 1 分,農村水13 水景觀 (6 分) 河、湖、溪、潭、瀑、塘等水景特征豐富,得 3 分;水生植物配置合理,

22、得 2 分;水邊有觀賞游憩設施,得 1 分。 最高 3 分;水生植物配置通過現場查看、查閱資料要滿足水質凈化作用并有景觀效果,得 2 分; 系門塘觀賞游憩設施通過現場查看,有即可得分。 溝渠治理(24 分)14 水庫山塘符合要求(5 分) 水庫山塘清潔,得 2 分;生態(tài)養(yǎng)殖,水質達到 GB8978 相關要求,得 3 分。 現場查看,水庫山塘清潔得 2 分,否則不得分; 現場查看,查閱近三個月內的水質檢測報告,符合要求得 3 分,否則不得分。 15 排水溝渠(4 分) 村莊內生態(tài)溝渠占比30%,得 4 分。 現場查看,得分=村內生態(tài)溝渠長度/村內溝渠總長度)4。 16 水土流失面積比率(3 分)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得 3 分,每增加 5%扣 1 分,扣完為止。 查閱相關材料,符合要求得 3 分;水土流失面積比每增加 5%扣 1 分,最低為 0 分。 水土保持(12 分)17 農業(yè)開發(fā)水土保持措施(5 分) 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減少泥沙和污染物輸出,得 5 分。 現場查看相關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得 5 分,否則不得分。 18 林草植被恢復率(4 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