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系南京地區(qū)某酒樓建筑與結(jié)構(gòu)設計論文_第1頁
土木工程系南京地區(qū)某酒樓建筑與結(jié)構(gòu)設計論文_第2頁
土木工程系南京地區(qū)某酒樓建筑與結(jié)構(gòu)設計論文_第3頁
土木工程系南京地區(qū)某酒樓建筑與結(jié)構(gòu)設計論文_第4頁
土木工程系南京地區(qū)某酒樓建筑與結(jié)構(gòu)設計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摘 要框架結(jié)構(gòu)是指由梁柱桿系構(gòu)件構(gòu)成,能夠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作用的承重結(jié)構(gòu)體系??蚣芙Y(jié)構(gòu)體系一般用于鋼結(jié)構(gòu)和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中,有梁和柱通過節(jié)點構(gòu)成承載結(jié)構(gòu)??蚣苄纬煽伸`活布置的建筑空間,使用較方便。一般情況下,框架結(jié)構(gòu)應承受雙向梁柱抗側(cè)力體系,主體結(jié)構(gòu)均宜采用剛接模式。抗震設計時,為協(xié)調(diào)變形和合理分配力,框架結(jié)構(gòu)不宜設計成單跨結(jié)構(gòu)。本設計貫徹“實用、安全、經(jīng)濟、美觀”的設計原則,按照建筑設計規(guī),認真考慮影響設計的各種因素,調(diào)節(jié)結(jié)構(gòu)與建筑的總體與細部的關系。本設計主要進行了結(jié)構(gòu)方案中軸線一榀框架的計算。在確定框架布局之后,先進行了層間荷載代表值的計算,接著利用頂點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進而按

2、底部剪力法計算水平地震荷載作用下大小,接著計算豎向荷載(恒載與活載)作用下的結(jié)構(gòu)力,再接著計算出水平荷載(地震)作用下的結(jié)構(gòu)力(彎矩、剪力、軸力),找出最不利的一組或幾組力組合。選取最安全的結(jié)果計算梁柱板的配筋,此外還進行了結(jié)構(gòu)方案中樓梯和基礎的設計并繪出了全部施工圖。設計過程包括建筑設計部分和結(jié)構(gòu)設計部分。建筑設計根據(jù)酒樓的使用要求、自然條件、建筑造型與建筑藝術和室布置等各方面進行平面布置和空間組織,并妥善解決各個使用功能間的相互干擾,各個矛盾之間的沖突與抗震等問題;結(jié)構(gòu)設計部分根據(jù)畢業(yè)設計的要求,包括結(jié)構(gòu)選型、結(jié)構(gòu)布置、結(jié)構(gòu)計算、施工圖的繪制、構(gòu)造要求的了解等。關鍵詞: 框架結(jié)構(gòu)酒樓建筑控

3、制力剪切變形 抗震設計 構(gòu)件承載力目 錄1 緒論 12 建筑設計 22.1 建筑設計資料 22.2 建筑平面圖 33 結(jié)構(gòu)設計 63.1 樓板設計 63.1.1 樓板設計資料 63.1.2 結(jié)構(gòu)布置 113.1.3 板的計算 123.2 次梁設計 393.2.1 次梁設計資料 393.2.2 次梁計算 393.3 樓梯設計 743.3.1 樓梯設計資料 743.3.2 梯段板設計 743.3.3 平臺板設計 753.3.4 平臺梁設計 753.4 框架設計 773.4.1 框架設計資料 773.4.2 框架計算簡圖 783.4.3 框架荷載計算 783.5 基礎設計 1293.5.1 巖土層分

4、布資料 1293.5.2 地基梁的配筋計算 1313.5.3 基礎的配筋計算 136結(jié)論 155致 157參考文獻158171 / 171緒論畢業(yè)設計是大學教育培養(yǎng)目標實現(xiàn)的重要階段,是土木工程專業(yè)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最后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畢業(yè)前的綜合學習階段,是深化、拓寬、綜合教和學的重要過程,是對大學期間所學專業(yè)知識的全面總結(jié),是我們走向工作崗位前的一次設計演習。我們通過畢業(yè)設計不但可以學會綜合應用大學階段所學的相關知識,而且可以為未來的工作做好準備。我的畢業(yè)設計題目為地區(qū)某酒樓建筑與結(jié)構(gòu)設計。我國酒樓建筑發(fā)展十分迅速,現(xiàn)代酒樓作為城市公共化的餐飲空間,是大家就餐、休閑和洽談商務的地點,這個題

5、目不僅能使我學到設計中的許多專業(yè)知識以與現(xiàn)代框架結(jié)構(gòu)的特點,更能對現(xiàn)代酒店建筑有更深刻的了解。這對今后的職業(yè)生涯有很大的幫助。在畢業(yè)設計前期,我溫習了結(jié)構(gòu)力學、混凝土結(jié)構(gòu)、建筑結(jié)構(gòu)抗震設計理論與實例等專業(yè)教材,并借閱了抗震規(guī)、混凝土規(guī)、荷載規(guī)等規(guī)。在畢業(yè)設計中期,我通過所學的基本理論、專業(yè)知識和基本技能,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建筑、結(jié)構(gòu)設計,在這個階段遇到了許多瓶頸和障礙,在聽取老師的建議、查閱相關資料和同學的幫助之后,勝利攻克難關。在畢業(yè)設計后期,主要進行設計資料的匯集與整理,完成計算書,用電腦繪制結(jié)構(gòu)施工圖等,在老師的審批和指正下我圓滿的完成了任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畢業(yè)設計的三個月里,在指導老

6、師的幫助下,經(jīng)過資料查閱、外文的翻譯、設計計算以與論文撰寫,加深了我對新規(guī)、規(guī)程、手冊等相關容的理解。鞏固了專業(yè)知識、提高了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畢業(yè)設計中眾多繪圖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環(huán)節(jié),也令我熟練掌握了AutoCAD,理正與PKPM等專業(yè)軟件技巧。在進行力組合的計算時,對Excel的使用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上述所有都從不同方面達到了畢業(yè)設計的目的與要求??蚣芙Y(jié)構(gòu)設計的計算工作量很大,在計算過程中以手算為主,輔以一些計算軟件的校正。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難免有不妥和疏忽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二零零八年六月六日2 建筑設計21建筑設計資料表2.1 建筑設計資料一覽表序號項目容1建筑功能

7、餐飲,休閑,會議于一體2建筑特點功能多樣,立面造型美光3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m2)4043.67 m2地上建筑面積(m2)4043.67 m25建筑層數(shù)地上3層地下06建筑層高一至三層4.5m7建筑高度絕對標高(m)±0.000室外高差(m)0.450m建筑總高14.5 m8建筑平面橫軸編號1-7軸縱軸編號A-F軸橫軸距離(m)43.2m縱軸距離(m)36.0m9建筑防火防火分類為二級10外裝修外墻裝修凹凸假面石塊與黑色釉面磚門窗工程鋁合金窗,木門屋面工程(上人)彩色水泥磚面層11裝修頂棚隔聲紙板,抹灰噴涂頂棚墻抹灰,瓷磚門窗工程普通門:鋁合金窗,木門特種門:乙級防火門樓梯花崗巖面層

8、地面工程主入口石地面一至三層水磨石地面公共部分石地面12防水工程屋面SBS防水卷材衛(wèi)生間SBS防水卷材22 建筑平面圖圖2. 1 底層建筑平面圖圖2. 2第二層建筑平面圖圖2. 3第三層建筑平面圖23 建筑立面圖圖2. 4-軸線立面圖圖2. 5A-F軸線立面圖圖2. 6-軸線立面圖圖2. 7F-A軸線立面圖圖2. 81-1剖面圖3 結(jié)構(gòu)設計31 樓板設計3.1.1設計資料地區(qū)某酒樓第二層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蓋, 二層結(jié)構(gòu)平面布置圖見圖3.1,層高4.50m。圖3.1 標準層結(jié)構(gòu)平面布置圖(計算取本層)3.1.1.1 荷載計算外墻采用240mm的粉煤灰輕渣空心砌塊,所有填充墻均采用100mm的粉煤灰

9、輕渣空心砌塊,外墻為拉毛墻面(包括25mm水泥砂漿打底),墻為貼瓷磚墻面(包括水泥砂漿25mm打底);梁側(cè)粉刷除露出室外面采用拉毛墻面(與填充墻外墻一樣)外,其余均采用20mm的水泥粉刷;門采用普通木門,窗為鋁合金窗。荷載標準值統(tǒng)計如下:小瓷磚地面: 0.55kN/m2水磨石地面: 0.65kN/m2粉煤灰輕渣空心砌塊: 7.50kN/m3V型輕鋼龍骨吊頂 0.25 kN/m2拉毛墻面: 0.70kN/m2貼瓷磚墻面: 0.50kN/m2水泥粉刷: 0.36kN/m2木門: 0.15kN/m2鋁合金窗: 0.40kN/m21.樓板荷載標準值(1)其他區(qū)域樓面恒荷載合計 30mm厚水磨石地面 0

10、.65 kN/m2; 100mm厚鋼筋混凝土板 kN/m2; 20厚石灰砂漿 kN/m2; V型輕鋼龍骨吊頂 0.25 kN/m2; 小計: 3.74 kN/m2板的活荷載標準值: 2.5 kN恒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1.2;活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1.4。于是板的恒荷載設計值: g=3.74×1.2=4.488 kN/m2活荷載設計值: q=2.5×1.4=3.5 kN/m2荷載總計: g+q=4.488+3.5=7.988 kN/m2(2) 廁所區(qū)域樓面恒荷載合計 小瓷磚地面 0.55 kN/m2 100mm厚鋼筋混凝土板 kN/m2; 20厚石灰砂漿 kN/m2; V型輕鋼龍骨吊頂

11、0.25 kN/m2; 小計: 3.64 kN/m2恒荷載設計值: g=3.64×1.2=4.368 kN/m2活荷載設計值: q=2.5×1.4=3.5 kN/m2荷載總計: g+q=4.368+3.5=7.868 kN/m22.次梁荷載標準值次梁自重: 0.30×(0.60-0.08)×25=3.90kN/m 次梁抹灰: 17×0.02×2×(0.6-0.08)=0.354kN/m次梁線荷載: 3.90 +0.354 =4.254 kN/m3.主梁荷載標準值主梁自重: 0.30×0.7×25=5.25

12、kN/m主梁室粉刷:(0.7-0.1)×0.36=0.22kN/m主梁室外粉刷: (0.7-0.1)×0.70=0.42kN/m外圍主梁線荷載: 5.25+0.22+0.42=5.89kN/m主梁線荷載: 5.25+0.22+0.22=5.69kN/m4.填充墻與門窗洞口荷載標準值外填充墻參照建筑設計,主梁下填充墻取高為3.80米,次梁下填充墻取高為3.90米,采用100mm厚粉煤灰輕渣空心砌塊。外窗全設為落地窗,窗身下框直接落于面層結(jié)構(gòu),上頂至相應主梁梁身底側(cè),計窗高為3.8米;所有門門身上均設玻璃翻窗,頂至相應梁身底側(cè),主梁下門窗共高3.8米,次梁下門窗共高3.9米。四

13、周墻體按每延米可算得為: 240mm厚3.8米高填充墻自重: 0.24×(4.5-0.7)×7.5=6.84kN/m 240mm厚3.8米高填充墻外墻面粉刷: (4.5-0.7)×0.70=2.66kN/m 240mm厚3.8米高填充墻墻面粉刷:(4.5-0.7)×0.50=1.90kN/m 240mm厚3.8米高外圍填充墻線荷載:6.84+2.66+1.90=11.40kN/m240mm厚3.8米高部填充墻線荷載:6.84+1.90+1.90=10.64kN/m100mm厚3.90米高填充墻自重: 0.10×(4.5-0.6)×7.

14、5=2.93kN/m100mm厚3.90米高填充墻墻面粉刷: (4.5-0.6)×0.50 =1.95kN/m 100mm厚3.90米高填充墻線荷載: 2.93+1.95+1.95=6.83kN/m3.1.1.2 構(gòu)件截面尺寸的初定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C30,鋼筋采用HRB335、HPB235;梁的截面尺寸應滿足承載力、剛度與延性要求。截面高度一般取梁跨度L的1/121/8,當梁的負載面積較大或荷載較大時,宜取上限值。為防止梁產(chǎn)生剪切脆性破壞,梁的凈跨與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寬度可取1/31/2梁寬,同時不小于1/2柱寬,且不應小于250mm。1.框架梁橫梁: h=(1/12

15、1/8)×7200=600mm900mm 取h=700mmb=(1/31/2)h=250mm375mm取b=300mm次梁:h=(1/181/12)L=400mm600mm ?。?00mm b=(1/31/2)h=200mm300mm 取:300mm 表3.1:梁截面尺寸(mm)與各層混凝土強度等級層次混凝土強度等級橫梁(b×h)次梁(b×h)13C30300×700300×600圖3.2 結(jié)構(gòu)的樓層主次梁布置圖(實線為主梁,虛線為次梁)2.框架柱柱截面尺寸可根據(jù)柱的軸壓比按下列公式估算: (5.1) (5.2)式中:N為柱組合的軸壓設計值;F

16、為簡支狀態(tài)計算的柱的負載面積;gE為折算在單位建筑面積上的重力荷載代表值,可根據(jù)實際荷載計算,也可近似取1215kN/m2;為考慮地震作用組合后柱軸壓力增大系數(shù),邊柱取1.3,不等跨柱取1.25,等跨柱取1.2;n為驗算截面以上樓層層數(shù);AC為柱截面面積;fC為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為框架柱軸壓比限值,此處可近似取,即對一級、二級和三級抗震等級,分別取0.7,0.8和0.9。該框架結(jié)構(gòu)的抗震等級為二級,其軸壓比限值N=0.8;各層的重力荷載代表值近似取12kN/m2。由圖3.2可知邊柱與中柱的負載面積分別為7.2×3.6m2和7.2×7.2m2。計算得第一層柱截面面積為

17、:邊柱Ac中柱 Ac如取柱截面為正方形,則邊柱和中柱截面高度分別為389mm×389mm和528mm×528mm。根據(jù)上述計算結(jié)果并綜合考慮其它因數(shù),故本設計柱截面尺寸取值如下:一至三層:500mm×500mm按上述方法確定的柱截面高度h不宜小于400mm,寬度不宜小于350mm,柱凈高與截面長邊尺寸之比大于4,滿足要求。3.板厚現(xiàn)澆板的厚度必須大于下列表格的值。表3.2:各種現(xiàn)澆板在不同受力情況下的最小厚度(mm)板的支承情形 板的類型單向板雙向板懸臂板無梁樓板簡支1/351/45-1/35(有柱帽)連續(xù)1/401/501/121/30(沒柱帽)樓蓋與屋蓋采用現(xiàn)

18、澆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按結(jié)構(gòu)要求:hL/35,且mm,則:取板厚h=100mm屋面、樓面均取100mm。4.樓面均布活荷載 樓面均布活荷載查表得2.5 kNm2;3.1.2結(jié)構(gòu)布置樓蓋采用單向板肋樓蓋方案,局部雙向板;梁板結(jié)構(gòu)布置如圖3.1所示。表3.2:構(gòu)件尺寸表框架梁尺寸梁高梁寬700300次梁600300框架柱500mm×500mm板厚100mm圖3.3 樓層樓板的受力示意圖(實線表示梁的中心軸線,虛線表示受力)圖3.4樓層樓板的編號示意圖3.1.3板的計算單向板按塑性力重分布方法計算,取每米寬板帶為計算單元;雙向板按彈性理論方法計算。3.1.3.1 荷載計算1.其他區(qū)域樓面恒荷載

19、合計: 3.74 kN/m2板的活荷載標準值: 2.5 kN恒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1.2;活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1.4。于是板的恒荷載設計值: g=3.74×1.2=4.488 kN/m2活荷載設計值: q=2.5×1.4=3.5 kN/m2荷載總計: g+q=4.488+3.5=7.988 kN/m22.廁所區(qū)域樓面恒荷載合計: 3.64 kN/m2板的活荷載標準值: 2.5 kN恒荷載設計值: g=3.64×1.2=4.368 kN/m2活荷載設計值: q=2.5×1.4=3.5 kN/m2荷載總計: g+q=4.368+3.5=7.868 kN/m23.1.3

20、.2 板的配筋計算表3.3:樓板類型板的類型板號單向板B1、B6、B8雙向板B2、B3、B4、B5、B7、B9、B10、B11、B12、B13、B14、B15、B161.單向板設計(1)B1板配筋計算 次梁截面為300mm×600mmB1板為3跨連續(xù)板,計算跨度如下: 板厚h=100mm,次梁 b×h=300mm×600mm邊跨 : 中間跨:跨度差 (2200-2100)/2100=0.048<10%,故可按等跨連續(xù)板計算。取1m寬板帶作為計算單元,計算如圖3.5所示。圖3.5 B1板塊計算簡圖表3.4 B1板彎矩計算表截面位置彎矩系數(shù)邊跨跨中10.0800

21、.080×7.988×2.2002=3.093第二支座B-0.100-0.100×7.988×2.2002=-3.866第二跨中20.0250.025×7.988×2.1002=0.881保護層取20mm,板厚100mm,=100-20=80mm;板寬b=1000mm。C30混凝土,=1.0,=14.3× kN/m2;HPB235鋼筋,=210×kN/m2。板配筋計算過程列于表3.5。表3.5 B1板配筋計算表截面位置M(kN×m)實配鋼筋邊跨跨中13.0930.0340.035190A8150 335m

22、m2第二支座B-3.866-0.042-0.041-225A8150 335mm2第二跨中20.8810.0100.01053A8150 335mm2;(2)B6板配筋計算次梁截面為300mm×600mmB6板為2跨連續(xù)板,計算跨度如下: 板厚h=100mm,次梁 b×h=300mm×600mm邊跨 : 中間跨:跨度差 (2200-2100)/2100=0.048<10%,故可按等跨連續(xù)板計算。取1m寬板帶作為計算單元,計算如圖3.6所示。圖3.6 B6板塊計算簡圖表3.6:B6板彎矩計算表截面位置彎矩系數(shù)邊跨跨中10.0700.070×7.988

23、×2.2002=2.706第二支座B-0.125-0.125×7.988×2.2002=-4.833保護層取20mm,板厚100mm,=100-20=80mm;板寬b=1000mm。C30混凝土,=1.0,=14.3× kN/m2;HPB235鋼筋,=210×kN/m2。板配筋計算過程列于表3.7。表3.7:B6板配筋計算表截面位置M(kN×m)實配鋼筋邊跨跨中12.7060.0300.030164A8150 335mm2第二支座B-4.833-0.053-0.052-283A8150 335mm2;(3)B8板配筋計算次梁截面為30

24、0mm×600mmB8板為連續(xù)板,可將其簡化為5跨連續(xù)板計算,計算跨度如下: 板厚h=100mm,次梁 b×h=300mm×600mm 邊跨 : 中間跨:跨度差 (2200-2100)/2100=0.048<10%,故可按等跨連續(xù)板計算。取1m寬板帶作為計算單元,計算如圖3.7所示。圖3.7 B8板塊計算簡圖表3.8:B8板彎矩計算表截面位置彎矩系數(shù)端支座A×7.988×2.202= -2.416邊跨跨中1×7.988×2.202=2.762離端第二支座B×7.988×2.202= -3.515離端

25、第二跨跨中2×7.988×2.102= 2.202中間支座C×7.988×2.102= -2.516中間跨跨中3×7.988×2.102= 2.202保護層取20mm,板厚100mm,=100-20=80mm;板寬b=1000mm。C30混凝土,=1.0,=14.3× kN/m2;HPB235鋼筋,=210×kN/m2。板配筋計算過程列于表3.9。表3.9:B8板配筋計算表截面位置M(kN×m)實配鋼筋端支座A-2.416-0.026-0.026-139A8150 335mm2邊跨跨中2.7620.030

26、0.030164A8150 335mm2離端第二支座B-3.515-0.038-0.038-202A8150 335mm2離端第二跨跨中2.2020.0240.024133A8150 335mm2中間支座C-2.516-0.027-0.027-148A8150 335mm2中間跨跨中32.2020.0240.024133A8150 335mm2;2.雙向板設計(1)B2 板配筋計算A、彎矩計算:計算跨度(板厚h=100mm,次梁 b×h=300mm×600mm) L01=3600mm; L02=5200mm L01/ L02=3600/5200=0.69 通過查詢混凝土與砌

27、體結(jié)構(gòu)設計中附錄7“按彈性理論計算矩形雙向板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系數(shù)表”(以下簡稱附表7)得三邊固定、一邊簡支時的系數(shù)。計算時混凝土泊松比取=0.2。荷載設計值彎矩計算:L01/ L02=3600/5200=0.69,查附表7得 L01/ L02支承條件計算簡圖0.69 三邊固定、一邊簡支0.03540.03570.00900.0125-0.0617-0.0612四邊簡支0.0696-0.0291-B、截面設計(配筋計算結(jié)果如表3.10所示)板跨中截面兩個方向有效高度h0的確定: 假定選用A 10(HPB235)鋼筋,則L01方向跨中截面的h01=has=100-15-5=80mm;L02方

28、向跨中截面的h02=h- as-d=100-15-5-10=70mm板支座截面有效高度為 h0=has=100-15-5=80mm。為簡化計算,受拉鋼筋可近似按下式計算 截面配筋計算結(jié)果與實際配筋列于表3.10。表3.10 B2板彎矩計算表 項目截面h0(mm)m(kNm)Asmm2配筋實有Asmm2跨中L01806.766424A10 150523L02703.397243A10 150523支座L0180-6.387-400A10 150523L0180-6.387-400A10 150523L0280-6.336-396A10 150523(2)B3 板配筋計算A、彎矩計算 計算跨度(板

29、厚h=100mm,次梁 b×h=300mm×600mm) L01=2000mm; L02=3600mm L01/ L02=2000/3600=0.56 通過查詢混凝土與砌體結(jié)構(gòu)設計中附錄7“按彈性理論計算矩形雙向板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系數(shù)表”(以下簡稱附表7)得四邊固定時的系數(shù)。計算時混凝土泊松比取=0.2。荷載設計值彎矩計算:L01/ L02=2000/3600=0.56,查附表7得 L01/ L02支承條件計算簡圖0.56四邊固定0.03810.0060-0.0810-0.0571四邊簡支0.08780.0216-B、截面設計(配筋計算結(jié)果如表3.11所示)板跨中截面

30、兩個方向有效高度h0的確定: 假定選用A 8 (HPB235)鋼筋,則L01方向跨中截面的h01=has=81mm;L02方向跨中截面的h02=h- as-d=73mm板支座截面有效高度為 h0=has=81mm。為簡化計算,受拉鋼筋As可近似按下式計算 截面配筋計算結(jié)果與實際配筋列于表3.11。表3.11 B3板彎矩計算表 項目截面h0(mm)m(kNm)Asmm2配筋實有Asmm2跨中L01812.380147A8 150335L02730.92664A8 150335支座L0181-2.588-160A8 150335L0181-2.588-160A8 150335L0281-0.690

31、-43A8 150335L0281-0.690-43A8 150335(3)B4 板配筋計算A、彎矩計算:計算跨度(板厚h=100mm,次梁 b×h=300mm×600mm) L01=3600mm; L02=5200mm L01/ L02=3600/5200=0.69 通過查詢混凝土與砌體結(jié)構(gòu)設計中附錄7“按彈性理論計算矩形雙向板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系數(shù)表”(以下簡稱附表7)得臨邊簡支、鄰邊固定時的系數(shù)。計算時混凝土泊松比取=0.2。荷載設計值彎矩計算:L01/ L02=3600/5200=0.69,查附表7得 L01/ L02支承條件計算簡圖0.69 臨邊簡支、鄰邊固定

32、0.03540.0090-0.0617-0.0612四邊簡支0.06960.0291-B、截面設計(配筋計算結(jié)果如表3.12所示)板跨中截面兩個方向有效高度h0的確定: 假定選用A 10 (HPB235)鋼筋,則L01方向跨中截面的h01=has=100-15-5=80mm;L02方向跨中截面的h02=h- as-d=100-15-5-10=70mm板支座截面有效高度為 h0=has=100-15-5=80mm。為簡化計算,受拉鋼筋As可近似按下式計算 截面配筋計算結(jié)果與實際配筋列于表3.12。表3.12 B4板彎矩計算表 項目截面h0(mm)m(kNm)Asmm2配筋實有Asmm2跨中L01

33、806.766424A10 150523L02703.397243A10 150523支座L0180-6.292-394A10 150523L0180-6.292-394A10 150523L0280-6.241-391A10 150523L0280-6.241-391A10 150523(4)B5 板配筋計算A、彎矩計算:計算跨度(板厚h=100mm,次梁 b×h=300mm×600mm) L01=3600mm; L02=7200mm L01/ L02=3600/7200=0.5 通過查詢混凝土與砌體結(jié)構(gòu)設計中附錄7“按彈性理論計算矩形雙向板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系數(shù)表”

34、(以下簡稱附表7)得臨邊簡支、鄰邊固定時的系數(shù)。計算時混凝土泊松比取=0.2。荷載設計值彎矩計算:L01/ L02=3600/7200=0.5,查附表7得 L01/ L02支承條件計算簡圖0.50 臨邊簡支、鄰邊固定0.05590.0079-0.1179-0.0786四邊簡支0.09650.0174-B、截面設計(配筋計算結(jié)果如表3.13所示)板跨中截面兩個方向有效高度h0的確定: 假定選用A 10 (HPB235)鋼筋,則L01方向跨中截面的h01=has=100-15-5=80mm;L02方向跨中截面的h02=h- as-d=100-15-5-10=70mm板支座截面有效高度為 h0=ha

35、s=100-15-5=80mm。為簡化計算,受拉鋼筋可近似按下式計算 截面配筋計算結(jié)果與實際配筋列于表3.13。表3.13 B5板彎矩計算表 項目截面h0(mm)m(kNm)Asmm2配筋實有Asmm2跨中L01809.703608A10 100785L02703.380242A10 100785支座L0180-12.206-765A10 100785L0180-12.206-765A10 100785L0280-8.137-510A10 100785L0280-8.137-510A10 100785(5)B7 板配筋計算A、彎矩計算:計算跨度(板厚h=100mm,次梁 b×h=30

36、0mm×600mm) L01=2400mm; L02=4630mm L01/ L02=2400/4630=0.52 通過查詢混凝土與砌體結(jié)構(gòu)設計中附錄7“按彈性理論計算矩形雙向板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系數(shù)表”(以下簡稱附表7)得三遍固定、一邊簡支時的系數(shù)。計算時混凝土泊松比取=0.2。荷載設計值彎矩計算:L01/ L02=2400/4630=0.52,查附表7得 L01/ L02支承條件計算簡圖0.52三遍固定、一邊簡支0.04040.0024-0.0832-0.0569四邊簡支0.09360.0188-B、截面設計(配筋計算結(jié)果如表3.14所示)板跨中截面兩個方向有效高度h0的確定

37、: 假定選用A8 (HPB235)鋼筋,則L01方向跨中截面的h01=has=81mm;L02方向跨中截面的h02=h- as-d=73mm板支座截面有效高度為 h0=has=81mm。為簡化計算,受拉鋼筋可近似按下式計算 截面配筋計算結(jié)果與實際配筋列于表3.14。表3.14 B7板彎矩計算表 項目截面h0(mm)m(kNm)Asmm2配筋實有Asmm2跨中L01813.597210A8150335L02731.17581A8150335支座L0181-3.828-237A8150335L0181-3.828-237A8150335L0281-0.865-54A8150335L0281-0.8

38、65-54A8150335(6)B9 板配筋計算A、彎矩計算:計算跨度(板厚h=100mm,次梁 b×h=300mm×600mm) L01=2000mm; L02=3600mm L01/ L02=2000/3600=0.56 通過查詢混凝土與砌體結(jié)構(gòu)設計中附錄7“按彈性理論計算矩形雙向板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系數(shù)表”(以下簡稱附表7)得四邊固定時的系數(shù)。計算時混凝土泊松比取=0.2。荷載設計值彎矩計算:L01/ L02=2000/3600=0.56,查附表7得 L01/ L02支承條件計算簡圖0.56四邊固定0.03950.0045-0.0824-0.0570四邊簡支0.0

39、8780.0216-B、截面設計(配筋計算結(jié)果如表3.15所示)板跨中截面兩個方向有效高度h0的確定: 假定選用A8 (HPB235)鋼筋,則L01方向跨中截面的h01=has=81mm;L02方向跨中截面的h02=h- as-d=73mm板支座截面有效高度為 h0=has=81mm。為簡化計算,受拉鋼筋可近似按下式計算 截面配筋計算結(jié)果與實際配筋列于表3.15。表3.15 B9板彎矩計算表 項目截面h0(mm)m(kNm)Asmm2配筋實有Asmm2跨中L01812.411149A8150335L02730.89261A8150335支座L0181-2.633-163A8150335L018

40、1-2.633-163A8150335L0281-1.821-186A8150335L0281-1.821-186A8150335(7)B10 板配筋計算A、彎矩計算:計算跨度(板厚h=100mm,次梁 b×h=300mm×600mm) L01=3600mm; L02=5200mm L01/ L02=3600/5200=0.69 通過查詢混凝土與砌體結(jié)構(gòu)設計中附錄7“按彈性理論計算矩形雙向板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系數(shù)表”(以下簡稱附表7)得四邊固定時的系數(shù)。計算時混凝土泊松比取=0.2。荷載設計值彎矩計算:L01/ L02=3600/5200=0.69,查附表7得 L01/

41、 L02支承條件計算簡圖0.69四邊固定0.03260.0109-0.0741-0.0569四邊簡支0.06960.0291-B、截面設計(配筋計算結(jié)果如表3.16所示)板跨中截面兩個方向有效高度h0的確定: 假定選用A10(HPB235)鋼筋,則L01方向跨中截面的h01=has=80mm;L02方向跨中截面的h02=h- as-d=70mm板支座截面有效高度為 h0=has=80mm。為簡化計算,受拉鋼筋可近似按下式計算 截面配筋計算結(jié)果與實際配筋列于表3.16。表3.16 B10板彎矩計算表 項目截面h0(mm)m(kNm)Asmm2配筋實有Asmm2跨中L01806.548410A10

42、 150523L02703.518252A10 150523支座L0180-7.671-481A10 150523L0180-7.671-481A10 150523L0280-5.891-509A10 150523L0280-5.891-509A10 150523(8)B11 板配筋計算A、彎矩計算:計算跨度(板厚h=100mm,次梁 b×h=300mm×600mm) L01=3600mm; L02=7200mm L01/ L02=3600/7200=0.50 通過查詢混凝土與砌體結(jié)構(gòu)設計中附錄7“按彈性理論計算矩形雙向板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系數(shù)表”(以下簡稱附表7)得三

43、邊固定、一邊簡支時的系數(shù)。計算時混凝土泊松比取=0.2。荷載設計值彎矩計算:L01/ L02=3600/7200=0.50,查附表7得 L01/ L02支承條件計算簡圖0.50三邊固定、一邊簡支0.04080.0028-0.0836-0.0569四邊簡支0.09650.0174-B、截面設計(配筋計算結(jié)果如表3.17所示)板跨中截面兩個方向有效高度h0的確定: 假定選用A10 (HPB235)鋼筋,則L01方向跨中截面的h01=has=80mm;L02方向跨中截面的h02=h- as-d=70mm板支座截面有效高度為 h0=has=80mm。為簡化計算,受拉鋼筋可近似按下式計算 截面配筋計算結(jié)果與實際配筋列于表3.17。表3.17 B11板彎矩計算表 項目截面h0(mm)m(kNm)Asmm2配筋實有Asmm2跨中L01808.254514A10 100785L02702.650190A10 100785支座L0180-8.655-542A10 100785L0180-8.655-542A10 100785L0280-5.891-36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