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分析答案_第三版下冊_高教_第1頁
儀器分析答案_第三版下冊_高教_第2頁
儀器分析答案_第三版下冊_高教_第3頁
儀器分析答案_第三版下冊_高教_第4頁
儀器分析答案_第三版下冊_高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緒論2、對試樣中某一成份進行五次測定,所得測定結(jié)果(單位ug /L)分別微0.36,0.38,0.35,0.37,0.39。(1)計算測定結(jié)果的相對標準偏差;(2)如果試樣中該成份的真實含量是0.38g /mL,試計算測定結(jié)果的相對誤差。解:(1)依題意可得: g /mL 標準偏差: 相對標準偏差: 0.37 g /mL,真實值為0.38g /mL 則 答:測定結(jié)果的相對標準偏差為4.2;測定結(jié)果的相對誤差為2.63。 3、用次甲基藍二氯乙烷光度法測定試樣中硼時,為制作標準曲線,配制一系列質(zhì)量濃度B(單位mg /L)分別為0.5,1.0,2.0,3.0,4.0,5.0的標準溶

2、液,測定吸光度A分別為0.140,0.160,0.280,0.380,0.410和0.540。試寫出標準曲線的一元線性回歸方程,并求出其相關系數(shù)。解:依題意可設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為 ya+bx 其中2.6mg/mL 則 0.0878 則 a0.3180.0878×2.60.0897則回歸線性方程為y0.08970.0878x10.9911答:一元回歸線性方程為:y0.08970.0878x,其相關系數(shù)為10.9911。 4、下面試確定某方法測定鐵的檢出限的一組數(shù)據(jù):空白信號(相對單位)為5.6,5.8,6.2,5.2,5.3,5.6,5.7,5.6,5.9,5.6,5.7;1

3、0ng /mL鐵標準溶液信號(相對單位)為10.6,10.8,10.6。試計算此方法測定鐵的檢出限。解:依題意得5.7 則=0.274 則最小信號=5.7+3×0.274=6.5 又因為S=1.067 則 =0.76 ng/mL答:此方法測定鐵的檢出限為0.76ng /mL。 第三章 紫外可見吸收光普法1、已知丙酮的正己烷溶液的兩個吸收峰 138nm 和279nm 分別屬于*躍遷和n*躍遷,試計算、n、*軌道間的能量差,并分別以電子伏特(ev),焦耳(J)表示。 解:對于*躍遷,1138nm1.38×107m 則CC/1=3×108/1.38×

4、107=2.17×1015s-1則E=hv=6.62×10-34×2.17×1015=1.44×10-18J E=hv=4.136×1015×2.17×10158.98ev對于n*躍遷,2279nm2.79×107m則CC/1=3×108/2.79×107=1.08×1015s-1則E=hv=6.62×10-34×1.08×1015=7.12×10-19J E=hv=4.136×1015×1.08×1015

5、4.47ev 答:*躍遷的能量差為1.44×10-18J,合8.98ev;n*躍遷的能量差為7.12×10-19J,合4.47ev。3、作為苯環(huán)的取代基,NH3不具有助色作用,NH2卻具有助色作用;DH的助色作用明顯小于O。試說明原因。 答:助色團中至少要有一對非鍵電子n,這樣才能與苯環(huán)上的電子相互作用產(chǎn)生助色作用,由于NH2中還有一對非鍵n電子,因此助有助色作用,而形成NH3基團時,非鍵n電子消失了,則助色作用也就隨之消失了。由于氧負離子O中的非鍵n電子比羥基中的氧原子多了一對,因此其助色作用更為顯著。4、鉻黑T在PH<6時為紅色(515nm),在PH7時為藍色(6

6、15nm), PH9.5時與Mg2形成的螯合物為紫紅色(542nm),試從吸收光譜產(chǎn)生機理上給予解釋。(參考書P23) 解: 由于鉻黑T在PH<6、PH7、PH9.5時其最大吸收波長均在可見光波長范圍內(nèi),因此所得的化合物有顏色,呈吸收波長的互補色。由于當PH<6到PH7到PH9.5試,最大吸收波長有515nm到615nm到542nm,吸收峰先紅移后藍移,因此鉻黑T在PH<6時為紅色,PH7時為藍色,PH9.5時為紫紅色。 5、4甲基戊烯酮有兩種異構(gòu)體: 和  ,實驗發(fā)現(xiàn)一種異構(gòu)體在235nm處有一強吸收峰(K1000L mol1 cm1),另一種異構(gòu)體在2

7、20nm以后沒有強吸收峰,試判斷具有前一種紫外吸收特征的是哪種異構(gòu)體。 解:有紫外光譜分析可知,若在210250nm有強吸收,則表示含有共軛雙鍵,因此,由于在235nm處有一強吸收,則表明其結(jié)構(gòu)含有共軛雙鍵, 因此這種異構(gòu)體應為 。若在220280nm范圍內(nèi)無吸收,可推斷化合物不含苯環(huán)、共軛雙鍵、酮基、醛基、溴和碘,由于另一種異構(gòu)體在220nm以后沒有強吸收,則此化合物不含共軛 雙鍵,因此應為:  第四章 紅外吸收光譜法3、CO的紅外吸收光譜在2170cm-1處有一振動吸收峰。試求CO鍵的力常數(shù)。解:根據(jù) 則 其中=1.14×1023g=1.1

8、4×1026Kg則=(2×3.14×3×108×2.17×105)2×1.14×1026=1905N/m=19.05N/cm答:CO鍵的力常數(shù)19.05 N /cm。 5、指出下列各種振動形式中,哪些是紅外活性振動,哪些是非紅外活性振動。 分子結(jié)構(gòu) 振動形式(1) CH3CH3 (CC)(2) CH3CCl3 (CC)(3) SO2 s,as(4) (a) (CH) (b) (CH) (c) W(CH) (d)(CH)  解:只有發(fā)生使偶極矩有變化的振動才能吸收紅外輻射,即才是紅外活性的,否則為

9、紅外非活性的。也即只有不對稱的振動形式才是紅外活性的,對稱的振動則為紅外非活性的。因此,上述結(jié)構(gòu)中: 紅外活性振動有:(2)CH3CCl3 (CC) (3)SO2 as (4) 中的(a) (CH)、(d)(CH),(3)SO2 s(伸縮振動)(c) W(CH)紅外非活性的有:(a) CH3CH3 (CH) 4) 中的(b) (CH) 6、和 是同分異構(gòu)體,試分析兩者紅外光譜的差異。答:由于中含有一個OH基團,因此在紅外光譜中有一強吸收峰在37003100cm-1,且此分子中含有一個C=C雙鍵,因此在16801620cm-1也有一較弱的吸收峰。 紅外光譜中有2個特征峰,而中

10、只含有一個C=O特征官能團,因此反映在紅外光譜中則在18501600cm-1有一強吸收峰,即的紅外光譜只有一個特征吸收峰 7、化合物的分子式為C3H6O2,紅外光譜如411所示。解析改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答:由于化合物的分子式C3H6O2符合通式CnH2nO2,根據(jù)我們所學知識可初步判斷此化合物為酸或者酯。由于譜帶在1730cm-1處有一強吸收峰,此處落于C=O的18501600cm-1的振動區(qū)間,因此可判斷改化合物含有C=O官能團。1730cm-1處的吸收峰表明此物質(zhì)為飽和酯峰。圖表在13001000cm-1范圍內(nèi)也有一系列特征吸收峰,特別在1200cm-1處有一強吸收峰,符合CO的振動

11、范圍,因此可判斷改化合物含有CO鍵。圖譜中在2820,2720cm-1處含有吸收峰,符合CH3,CH2對稱伸縮范圍,因此可判斷化合物中含有CH3基團和CH2基團。綜上所述,此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式應為:第五章 分子發(fā)光分析法2、簡述影響熒光效率的主要因素 答:熒光效率()發(fā)熒光的分子數(shù)/激發(fā)態(tài)分子總數(shù)。熒光效率越高,輻射躍遷概率越大,物質(zhì)發(fā)射的熒光也就越強,則K/( K+Ki),一般來說,K主要取決于物質(zhì)的化學結(jié)構(gòu),而Ki則主要取決于化學環(huán)境,同時也與化學結(jié)構(gòu)有關,其影響因素有: 分子結(jié)構(gòu):發(fā)熒光的物質(zhì)分子中必須含有共軛雙鍵這樣的強吸收基團,且共軛體系越大,電子的離域性越強,越易被激發(fā)而產(chǎn)生熒光。隨著

12、共軛芳環(huán)增大,熒光效率提高,熒光峰向長波方向移動。a其次,分子的剛性平面結(jié)構(gòu)有利于熒光的產(chǎn)生,有些有機配位劑與金屬離子形成螯合物后熒光大大增強;b給電子取代基如OH、NH2、NR2和-OR等可使共軛體系增大,導致熒光增強;吸電子基如COOH、NO和NO2等使熒光減弱,c 隨著鹵素取代基中鹵素原子序數(shù)的增加,物質(zhì)的熒光減弱,而磷光增強。環(huán)境 a 溶劑的極性增強,對激發(fā)態(tài)會產(chǎn)生更大的穩(wěn)定作用,結(jié)果使物質(zhì)的熒光波長紅移,熒光強度增大;b 對于大多數(shù)熒光物質(zhì),升高溫度會使非輻射躍遷概率增大,熒光效率降低;c 大多數(shù)含酸性或堿性取代基團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熒光性質(zhì)受溶液PH的影響很大;d 溶液中表面活性劑的

13、存在減小非輻射躍遷的概率,提高熒光效率;e 溶液中溶解氧的存在,使激發(fā)態(tài)單重態(tài)分子向三重態(tài)的體系間竄躍速率加大,會使熒光效率減低。 3、試從原理和儀器兩方面比較吸光光度法和熒光分析法的異同,并說明為什么熒光法的檢出能力優(yōu)于吸光光度法 答:原理: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是根據(jù)溶液中物質(zhì)的分子或離子對紫外和可見光譜區(qū)輻射能的吸收來研究物質(zhì)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的方法,而熒光分析法是由于處于第一激發(fā)單重態(tài)最低能級的分子以輻射躍遷的形成返回基態(tài)各振動能級時產(chǎn)生的熒光的分析方法,兩者的區(qū)別在于前者研究的是吸收光譜,且電子躍遷為激發(fā)態(tài)的振動能級到基態(tài)的振動能級間的躍遷。 儀器:熒光分析儀器與分光光度計的主要差別

14、有:a 熒光分析儀器采用垂直測量方式,即在與激發(fā)光相垂直的方向測量熒光,以消除透射光的影響;b 熒光分析器有兩個單色器,分別用于獲得單色器較好的激發(fā)光和用于分出某一波長的熒光,消除其它雜散光干擾。 因為熒光分析法的靈敏度高,其檢出限通常比分光光度法低24個數(shù)量級,選擇性也比分光光度法好,這是由于:a 熒光分析儀器在與激發(fā)光相垂直的方向測量熒光,與分光光度在一直線上測量相比,消除了透射光的影響,測量更為準確,靈敏度高;b 吸光光度法只采用一個單色器,而熒光分析儀器有兩個單色器,分別用于獲得單色性較好的激發(fā)光和分出某一波長的熒光,消除其它雜散光的干擾,其儀器的準確度、靈敏度也更高;c 熒光測量中的

15、激發(fā)光源比吸收光度法的光源有更大的發(fā)射強度,光源更穩(wěn)定,因此其儀器的準確度、靈敏度也就更高,綜上所述,熒光法的檢出限優(yōu)于吸光光度法。 4、試從原理和儀器兩方面比較熒光分析法,磷光分析法和化學發(fā)光分析法 解:原理:熒光是由于分子處于第一電子激發(fā)單重態(tài)最低振動能級,以輻射躍遷的形成返回基態(tài)各振動能級而產(chǎn)生的,而磷光是由處于激發(fā)三重態(tài)的分子躍遷返回基態(tài)時所產(chǎn)生的輻射,它與熒光的區(qū)別是前者處于激發(fā)三重態(tài),而后者處于激發(fā)單重態(tài)的最低能級,而化學發(fā)光的發(fā)光物質(zhì)所需的激發(fā)能既不是光,也不是熱和電,而是由化學反應過程所提供的化學能,在反應過程中,某一反應產(chǎn)物的分子接受反應能被激發(fā)后,形成激發(fā)態(tài),當他

16、們從激發(fā)態(tài)返回基態(tài)時,以輻射的形成將能量釋放出來,它與熒光、磷光的區(qū)別在于激發(fā)能不是光和熱,而是化學反應放出的能量。 儀器:常用的熒光分析儀器由光源、單色器(兩個)、液槽、檢測器和信號、顯示記錄器五部分組成。采用垂直的方向測量方式,即在與激發(fā)光相垂直的方向測量熒光,且分析儀器有兩個單色器,一個置于液槽前,用于獲得單色性較好的激發(fā)光;另一個置于液槽和檢測器之間,用于分出某一波長的熒光,消除其他雜散光干擾,而磷光分析儀器也與熒光分析儀器相似,由光源、激發(fā)單色器、液槽、發(fā)射單色器、檢測器和放大顯示裝置組成,但也有某些特殊部件,如試樣室應放于低溫下,還有消除熒光干擾的磷光鏡。 化學發(fā)光分析儀器與前面兩

17、種相比,沒有激發(fā)光源,樣品室也與前兩種儀器不同,有分立取樣式儀器和流動注射式儀器兩種。 第六章 原子發(fā)射光譜20、某光柵光譜儀的光柵刻痕密度為2400mm-1,光柵寬度為50mm,求此光譜儀對一級光譜的理論分辨率。改光譜儀能否將Nb309.418nm與Al 309.271nm兩光譜線分開?為什么?答:由題意可得:光柵刻痕密度b2400mm-1,l50mm。K1則:理論分辨率RK l b1×50×24001.5×105根據(jù)R 得 =309.418 / 1.2×105=0.0058 nm當a0.00258nm時就能清楚分開,而Nb與Al得a309.

18、418309.2710.147nm。由于0.147nm1.00258nm,因此能清楚分辨處兩譜線。 21、某光柵光譜儀得光柵刻痕密度為2000mm-1,光柵寬度為50mm,f0.65,試求:(1)當 cos=1 時,改光譜儀二級光譜得倒線色散率為多少?(2)當只有30nm寬得光柵被照明,二級光譜儀得分辨率時多少?(3)在波長560nm時,改光譜儀理論上能夠分開兩條譜線得最小波長得多少?解:(1)由題意可知:b2000mm-1,l50mm,f0.65m650mm則d1/b1/20005×104mm;則倒色散率=3.85×107×106=0.385nm/mm

19、 (2)l30mm,RKbl2×2000×301.2×105 (3)RKbl2×50×20002.0×105又因為R ,則=560 / 2.0×105=2.8×103nm 答:改光譜儀二級光譜的倒色散率為0.385nm/mm;二級光譜的分辨率是1.2×105。改光譜儀理論上能完全分開兩條譜線最小波長差為2.8×103nm。 24、用標準加入法測定SiO2中微量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時,以鐵302.06nm為分析線,Si302.00nm為內(nèi)標線。標準系樓中鐵叫人a量和分析線對測量值列于表中。時繪制

20、工作曲線,求試樣SiO2中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WFe/%00.0010.0020.003R0.240.370.510.63 解:以R對WFe作圖可得: 由以上作圖可得出試樣中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0.0018。 25、應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攝譜儀分析法測定某合金中鉛的含量,以鎂作內(nèi)標,鉛標準系列溶液的質(zhì)量濃度和分析線,內(nèi)標線黑度測定值列于下表中。時繪制工作曲線,求算A,B,C合金中鉛的含量,以mg/mL表示。編號SFeSMgPb/ mg/mL117.57.30.151218.58.70.201311.07.30.301412.010.30.402510.411.60.502A15

21、.58.8 B12.59.2 C12.210.7  解: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得: 12345ABCS10.29.83.71.71.26.73.31.5lg(mg/mL)-0.821-0.697-0.521-0.396-0.299-0.615-0.493-0.408   已知由圖可得:lg0.615,則0.243 mg/mL lg0.493,則0.321 mg/mL lg0.408,則0.391 mg/mL 第七章 原子吸收與原子熒光光譜法17、為檢查原子吸收光譜儀的靈敏度,以2 g/mL 的Be標準溶液,用Be

22、234.86nm的吸收線測得透射比為35,計算其靈敏度為多少? 解:依題意得:A=lgI0/I=lg(1/35%)=0.456 則 特征濃度Ccs×0.0044/A=2×0.0044/0.456=1.93×10-2g/mL 答:其靈敏度為1.93×10-2g/mL18、用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測定鉛含量時,以0.1g/mL質(zhì)量濃度的鉛標準溶液測得吸光度為0.24,連續(xù)11次測得空白值的標準偏差為0.012,試計算其檢出限。 解:依題意得:鉛的相對檢出限 D=s×3/A=0.1×3×0.012/0.24=0.015g/mL 答:其

23、檢出限為0.015g/mL19、已知用原子吸收法測鎂時的靈敏度為0.005g/mL,試樣中鎂的含量約為0.01,配制試液時的最適宜質(zhì)量濃度范圍為多少?若制備50mL試液時,應該稱取多少克試樣? 解:由于AC標準曲線的直線范圍內(nèi),吸光度在0.150.6之間測量的準確度較高,因此依題意Ccs×0.0044/A可得 s > CcA1/0.00440.005×0.15/0.0040.170g/mL s < CcA2/0.00440.005×0.6/0.0040.682g/mL 則:0.170g/mL<s <0.682g/mL 若制備50mL試液,則

24、0.170×50g <mc<0.682×50g 0.0085g <mc<0.034g 答:配制食野的最適宜質(zhì)量濃度范圍為0.170g/mL0.682g/mL 應該稱取0.0085g0.034g試樣20、用標準加入法測定血漿中鋰含量時,取4份0.50mL血漿試樣,分別加入濃度為0.0500mol/L的LiCl標準溶液0.0L、10.0L、20.0L、30.0L,然后用水稀釋至5.00mL并搖勻,用Li670.8nm分析線測得吸光度依次為0.201、0.414、0.622、0.835,計算血漿中鋰的含量,以g/mL表示。 解:依題意得,所加入的濃度分別為

25、: 1 2 3 4 Cs×103(mol/L) 0 0.1 0.2 0.3 A 0.201 0.414 0.622 0.835根據(jù) 可得 mol/L 轉(zhuǎn)化為質(zhì)量濃度則:sCsMB 9.44×105×0.5×103×7×106/0.50 0.66 g/mL 答:血漿中鋰的含量為0.66g/mL第十章 極譜分析法11、采用標準加入法測定微量鋅,取試樣0.5000g溶解后,加入NH3H2O底液,稀釋至50mL鋅標準溶液(濃度為1.00×102 mol/L)后,測得波高為9.0cm,求試樣中鋅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解:依題意得 HXKCx &

26、#160;即 4.0KCx 由 式聯(lián)立即可求得,Cx3.67×104 mol/L 即:Zn3.67×104×0.05×65/0.5000 ×100%=0.24% 答:試樣中鋅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0.24% 12、根據(jù)下列數(shù)據(jù)計算鎳的質(zhì)量濃度(mg/L) 溶液 i/A 25.00mL 0.20mol/L NaCl 稀釋到50mL 8.4 25.00mL 0.20mol/L NaCl 加10.00 mL試樣稀釋到50mL 46.3 25.00mL 0.20mol/L NaCl、10.00 mL試樣、0.50mL2.30×102 mol/LNi2稀釋到50mL 68.4解: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分析i8.4A時應為殘余電流部分,在計算中應被扣除,而本題目使用的是標準加入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