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夯置換試夯施工方案_第1頁
強夯置換試夯施工方案_第2頁
強夯置換試夯施工方案_第3頁
強夯置換試夯施工方案_第4頁
強夯置換試夯施工方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強夯置換試夯施工方案一、典型施工的目的軟土地基處理工程強夯置換處理區(qū)域面積24.99萬m2,共分為A1、A2、A3B1、B2、7,6個施工區(qū)域.根據(jù)地勘鉆孔資料,強夯置換處理區(qū)域地質由上至下依次是素填土、淤泥質粘土、粉質粘土、粗砂.根據(jù)設計要求,本次置換范圍為碎石置換墩穿透淤泥質粘土,置于粉質粘土上.在大面積開始強夯置換前,進行為期73天的典型施工,用以確定:1、最正確夯擊能;2、到達收錘標準的夯擊次數(shù);3、夯坑填料量、強夯置換工效、人機料配置是否滿足進度要求;4、夯點間距確定、強夯置換順序最正確機械行走路線;5、夯后場地地基承載力;二、主要施工方法2.1 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場地平整-夯點

2、測設-監(jiān)測儀器埋設-一、二遍點夯施工-滿夯施工-場地整平-檢測-碾壓2.2 施工方法2.2.1 試夯區(qū)位置試夯區(qū)由設計單位指定.如附圖1所示.2.2.2 施工準備2.2.2.1 機械準備強夯機:50t履帶式起重機1臺,采用自動脫鉤裝置.夯錘:圓底異型夯錘.錘重32.5t、直徑1.3m、錘高3.6m、落距21.6m的夯錘用于一、二遍點夯;錘重14.12t,直徑2.8m,落距10.7m的夯錘用于滿夯.輔助機械:推土機1臺、轉載機1臺、振動壓路機200KN1臺.測量儀器:水準儀1臺、GPS1臺.2.2.2.2人員準備工種人數(shù)責任范圍現(xiàn)場指揮1指揮本班組全部工作、現(xiàn)場平安、數(shù)據(jù)記錄測量員1進行施工記錄

3、,現(xiàn)場測量等工作強分機司機1操作起重機起重工1掛鉤,卸鉤、立水準尺普工1輔助移動門架推土機司機1操作推土機用于場地整平裝載機司機1操作裝載機用于夯坑填料壓路機司機1操作振動壓路機用于回填碾壓合計82.2.2.3 材料準備山皮石2996吊置換墩按長14.54m、直徑1.8m計算.粒徑三80cm,含泥量三10%石料級配良好,大小塊石各半,用自卸車運至現(xiàn)場.2.2.3 場地平整測量員進行試驗區(qū)邊界的測設,并明顯標識;測量試夯區(qū)原地面標高,開挖至高程2.0m后用推土機進行場地整平.2.2.4 夯點測設使用GP*口米尺放點,用石灰標出夯點位置夯點位置見附圖2,并進行高程方格網(wǎng)測量5mx5m,測量場地高程

4、.2.2.5 監(jiān)測儀器埋設表1:夯前監(jiān)測儀器埋設表儀器監(jiān)測工程數(shù)量說明備注水位計地下水位觀測1組觀測地下水位變化并配合孔壓計算孔深8m孔隙水測頭孔隙水壓力觀測2組監(jiān)測孔隙水壓力的增長與消散每組3個孔壓計,間距1.5m分前鉆孔標貫測試3個孔深10m每1m做標貫一次監(jiān)測儀器埋設位置由監(jiān)測單位現(xiàn)場確定2.2.6 一、二遍點夯施工根據(jù)設計要求,點夯分兩遍完成間隔時間為14天.起重機就位,夯錘置于夯點位置,測量夯前錘頂高程.夯擊并逐擊記錄夯坑深度.當夯坑深度到達1.5-2m時起錘發(fā)生困難,向坑內用挖機配合回填石料直至與坑頂平,記錄填料數(shù)量,如此重復直至最后兩擊平均夯沉量小于10cm停錘,完成一個墩體的夯

5、擊記錄總夯擊次數(shù).當夯點周圍軟土擠出影響施工時,可隨時清理并在夯點周圍鋪墊碎石,繼續(xù)施工.按附圖3中所標示的施工順序完成全部夯點施工,每遍點夯完成后進行地表地形測量.2.2.7 滿夯施工點夯完成后推平場地,鋪填厚度不小于1.0m的褥墊層進行滿夯施工,滿夯夯擊能1500KJ14.12tX10.7m0滿夯時應將擠出的淤泥及時去除,滿夯結束后測量夯后場地高程并整平場地.滿夯夯點布置圖如附圖4所示.2.2.8 監(jiān)測、檢測2.2.8.1 強夯置換過程監(jiān)控開夯前應檢查錘重和落距,以保證單擊夯擊能量符合設計要求;強夯置換點位偏差應小于15cm,夯錘應保持垂直,其傾斜度應不大于30.,假設夯錘底面粘結黏土,需

6、及時處理保持夯錘地面清潔以免影響夯錘落地時出現(xiàn)傾斜;夯擊前,應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fā)現(xiàn)偏差或漏夯應及時糾正;施工過程中根據(jù)設計要求進行單點試夯觀測,對每擊夯沉量、累計夯沉量、最后兩擊平均夯沉量、夯坑周邊地表變形量以及人、機、料使用情況等數(shù)據(jù)詳細記錄.2.2.8.2 夯后檢測表2:夯后檢測工程表監(jiān)測工程數(shù)量說明備注標貫測試3個夯后鉆孔3個孔深10m每1m做標貫1次地質雷達波檢測10根檢查塊石墩的長度、形狀每個墩檢測10點及著底情況載荷試驗3個確定強夯后的地基承載力二夯后鉆孔位置詳見附圖2,載荷試驗和地質雷達波檢測在強夯置換施工結束28天后進行2.2.9 回填碾壓分層碾壓回填至

7、交工標高.采用激振力200KN的振動壓路機振動碾壓6-8遍,直至無輪跡.三、技術組織舉措3.1 質量保證舉措3.1.1 強夯置換前對起重機、滑輪組及脫鉤器等全面檢查,檢驗夯錘是否處于中央,假設有偏心,應采取錘邊焊鋼板的方法使其平衡,以免夯坑傾斜.并進行試吊、試夯,一切正常方可開始施工.3.1.2 夯擊時落錘應保持平穩(wěn),夯位正確.如錯位或坑底傾斜過大,應及時用石料將坑底整平.3.1.3 枯燥天氣進行強夯置換時宜灑水降塵.強夯置換施工應盡量預防雨天進行,以預防強夯置換場地積水,否那么土質含水量增加,土質變軟,會產(chǎn)生擠出現(xiàn)象,降低強夯置換效果.3.2 平安保證舉措3.2.1 履帶式起重機、夯錘、自動

8、脫鉤裝置要保持性能良好,操作機械工要持證上崗.3.2.2 夯擊前對起重設備、所用索具卡環(huán)等進行全面檢查,并進行試吊、試夯,檢查各部位受力情況,一切正常方可進行施工.每天開機前,應檢查吊錘機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及鋼絲純有無磨損等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3.2.3 吊錘機械停穩(wěn)并先對好坑位后,方可進行重夯作業(yè).起吊夯錘,吊索要保持垂直;起吊夯錘或掛鉤不得碰沖吊臂,應在適當位置掛汽車輪胎加以保護.3.2.4 夯錘起吊后,臂桿和夯錘下15m內嚴禁站人,且不得在起重臂旋轉半徑范圍內通過.非工作人員應遠離夯點40m以外,現(xiàn)場操作人員應戴平安帽.3.2.5 起吊夯錘速度不應太快,不能在高空停留過久,嚴禁猛升猛

9、降,以防夯錘脫落;停止作業(yè)時,不得將夯錘掛在高空3.2.6 作業(yè)時應有專人統(tǒng)一指揮,起重機司機應熟悉信號.裝載機司機、推土機司機都要集中精力聽從起重指揮員的號令,不得盲動,夯錘起吊后,禁止任何人從吊桿下方通過.3.2.7 強夯機設防護罩或防護網(wǎng),操作司機佩戴防護眼鏡,以防落錘時飛石、土塊擊碎駕駛室玻璃傷人.3.2.8 夯坑填料后,用裝載機將其外表刮平,以防夯錘倒塌傷人;夯錘設置平安純,預防因地基過軟,夯擊后夯錘沉入淤泥.四、施工數(shù)量、實施時間、進度安排4.1 施工數(shù)量7000Kj試夯區(qū)30<30的,置換墩數(shù)64個.4.2 施工時間2021.10.2-2021.12.134.3 進度安排就

10、H間202110202111加?2Jb1J4-1221J1-3+9W1112-3iIfl111213虹幡洞.欣2021103里檢泄溫20BJ042021啦鬲一追點至2021.1020第二退籍泣力L42C-B.U,5酸2021.1110202111.11頡朔嗝2021.12.113OT520L3,L2,L22C13.12.L3五、質量限制標準工程廳P檢查工程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單位數(shù)值主控工程1墩柱長設計要求地質需達波2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載荷板試驗1夯錘落距mm±300鋼索設標志2錘重Kg±100稱重工程3夯擊遍數(shù)及順序典型施工確定計數(shù)法4夯點間距mm150鋼尺測量5墩柱頂向直徑

11、不小于1.8m鋼尺測量6停夯標準mm100最后兩擊平土勻夯沉量六、數(shù)據(jù)及記錄6.1 夯前場地高程測量數(shù)據(jù)、錘重、最大直徑、落距;6.2 每擊夯沉量、每擊完成時間、每墩完成時間、一個臺班完成總墩數(shù)、6個單點試夯點每墩完成后周邊地表變形量;6.3 到達設計要求最后兩擊平均夯沉量及總夯擊次數(shù)、每墩實際填料量;6.4 起重機行走路線、相鄰夯坑側擠情況描述、夯后場地沉降量隆起量夯點間距;6.5 湖夯夯沉量、湖夯施工工效、滿夯整平后高程測量數(shù)據(jù);6.6 人員配備情況、材料供給情況、輔助機械工效;6.7 置換平安情況;強夯置換B1區(qū)QL、二30.oJi1強夯置換R5區(qū)、3N11"附圖2:夯點布置圖附圖3:點夯夯擊順序圖Jck5t3ycx-x-Ph-1f一1rixix.;x:X:x:x,XXXvnxuoA(JrnTny7=l)/XX-KXXXVXXXXXXX乂X.XX-KM1二二二3一x-x-;xcx-(*x-.XHXKXX-二二3V,GXiKixlxl.XUK.,fTir-T二二X二X二X二二乂x三X二x二X二乂-二*二-'父戰(zhàn)乂一技一乂一大法-父一父一K二X二乂一乂*:*_*_:_-,-:<m1-()flIL-a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