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結核病宣傳稿_第1頁
防治結核病宣傳稿_第2頁
防治結核病宣傳稿_第3頁
防治結核病宣傳稿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檔來源為 :從網絡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防治結核病宣傳稿什么是肺結核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菌可能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臟,稱為肺結核病。結核病又稱為癆病和 ' 白色瘟疫 ' ,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 自有人類以來就有結核病。在歷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廣泛流行,曾經是危害人類的主要殺手,奪去了數億人的生命。 1882 年科霍發(fā)現了結核病的病原菌為結核桿菌,但由于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 仍然在全球廣泛流行。 自五十年代以來, 不斷發(fā)現有效的抗結核藥物,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近年來,由于不少國家對結核病的忽視,減少了財政投入、

2、 再加上人口的增長、 流動人口的增加、 艾滋病毒感染的傳播。使結核病流行下降緩慢,有的國家和地區(qū)還有所回升。所以,世界衛(wèi)生組織于1993 年宣布 " 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tài) " ,確定每年3 月 24 日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結核病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主要疾病, 結核病還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 結核病不僅是一個公共衛(wèi)生問題, 也是一個社會經濟問題。控制工作任重道遠,但只要政府重視,加大投入、實施現代、科學的控制策略、長期、不間斷地與之斗爭,結核病是可以治愈和控制的疾病。結核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結核菌首次侵入人體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泡并在此繁殖, 稱為 " 原發(fā)感染

3、 " 。 原發(fā)感染處形成原發(fā)病灶, 結核菌從原發(fā)病灶中沿淋巴管進入到血流中,叫做 " 血行播散 " 。結核菌通過血行播散進入各臟器中,有的立即發(fā)病,發(fā)生嚴重的粟粒型結核病和結核性腦膜炎。 有的結核菌潛伏在各種器官內, 待機體免疫力下降時發(fā)病, 稱為" 繼發(fā)結核病" ,也叫 " 內源性發(fā)病" 。但是,近年來證實,如果多次、大量感染結核菌,也能形成 " 外源性發(fā)病" 。所以,積極發(fā)現并治愈傳染源,減少結核菌傳播的機會;經常保持室內通風換氣;保持健康的身體、增強免疫力、新生兒要接種卡介苗,就可以減少感染和發(fā)病。

4、結核病的傳染性 不是所有類型的結核病都具有傳染性。也不是任何一個結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間的任何時候都具有傳染性。 相對來看, 肺結核病中的一些類型常常具有傳染性,而肺外結核病(如骨結核病、腦膜結核等)則不具有傳染性。由于肺臟與外界相通,在肺結核病發(fā)展、 惡化或形成空洞時, 病變中的結核菌大量繁殖,通過支氣管排出體外, 造成結核菌傳播。這樣的肺結核病人才具有傳染性。但當病人治愈了, 就不再成為傳染源。 衡量和判斷病人是否具有傳染性最簡便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對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進行顯微鏡檢查。如涂片檢查發(fā)現抗酸桿菌陽性,則認為具有傳染性,或稱為 '' 傳染源 '' 。傳

5、染性肺結核傳染性最強的時間是在發(fā)現及治療之前。所以應當重視早期發(fā)現和正確、及時治療傳染源。結核病是怎樣傳染的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它的傳染途徑主要是呼吸道傳染,當排菌病人咳嗽、打噴嚏、 大聲說話時噴出帶有結核菌的飛沫時, 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而患結核病。據統(tǒng)計:一個傳染性肺結核病人一年中平均可傳染10 15 人。受結核菌感染后的結果( 1 )身體抵抗力強,不發(fā)病,占受感染者的 90% 以上。( 2 )只有少部分感染者,因抵抗力減低發(fā)病機會增加。如:嬰幼兒、免疫缺乏癥、 HIV 感 染、癌癥、糖尿病、矽肺、營養(yǎng)不良、老年人、酗酒者。肺結核主要的常見癥狀 與其它疾病一樣,肺結核病的早期,由

6、于病變小而沒有明顯癥狀。 此外,即使有了癥狀,由于肺結核病的癥狀沒有很明顯的特點, 病人和醫(yī)生容易誤認為得了別的病而忽略了肺結核病。通過很多調查分析看,肺結核病的主要癥狀有:咳嗽咳痰超過 3 周、咯血、發(fā)熱或胸痛超過 3 周。有了上述癥狀后,就是一位“肺結核可疑癥狀者”,就應當想到自己是否患了肺結核病。最好先到結核病防治所或結核病??漆t(yī)院檢查。除了做胸部X 線檢查外,一定要作痰結核菌檢查。因為檢出結核菌就說明找到了病原體, 就可以確診。 早期、 正確的診斷是治愈肺結核病的首要條件。怎樣發(fā)現及診斷結核病 如果您持續(xù)兩周以上咳嗽、咳痰或咯血,應及時主動到結核病防治所(院)就診,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留痰標

7、本,做痰結核菌檢查, X 線胸透或拍片,15 歲以下兒童,應做結核菌素試驗輔助檢查。為什么要定期查痰肺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對肺結核病人應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就是為了殺死結核菌,治愈結核病,在治療中,怎樣才能知道結核菌被殺死沒有,藥物治療是否有效?這只有依靠反復查痰, 醫(yī)生根據痰結果, 來了解病人的病情, 判斷治療效果, 從而決定是繼續(xù)治療還是可以停藥了, 因此, 病人在治療過程中, 必須遵照醫(yī)生的要求,按時送痰檢查。為何肺結核病人必須到結核病防治機構就診 絕大多數結核病人首診于綜合醫(yī)療機構,綜合醫(yī)院因其本身的工作特點、任務、分工、經費和人力資源的限制,很難形成醫(yī)生與病人間的固定聯(lián)系, 難以

8、實現對結核病人治療全過程的督導管理, 不可能解決這個公共衛(wèi)生問題, 很多病人由于病情好轉或藥物副反應而私自停藥, 或由于經濟原因等私自購買便宜的劣質藥品,難以得到科學規(guī)范的治療,濫用抗結核藥品的結果是產生了大量耐藥結核病人,增加了結核病的治療難度。 我國的大部分地市縣都有健全的結核病防治專業(yè)機構, 能夠落實病人的全程督導化療。 因此, 醫(yī)院發(fā)現的肺結核病人和疑似結核病人應及時轉至結防機構進行正規(guī)的治療管理,各綜合醫(yī)院的領導和醫(yī)務人員要從公共衛(wèi)生的高度認識轉診的重要性,認真做好結核病轉診工作。 同時病人要從自己和親人的健康出發(fā), 及時到結核病防治專業(yè)機構進行正規(guī)的治療和管理。怎樣才能治好結核病如

9、果你得了結核病,應到結核病防治所進行正規(guī)治療,由于結核病的治療需要的時間較長,為避免漏服藥而造成治療失敗, 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治愈結核病的策略“ DOS ”,即直接督導下的短程化療,對病人來說,就是每次用藥都要在醫(yī)務人員的觀察下進行。如果你能夠按醫(yī)生的要求用藥,那么治愈的機率在95% 以上,要 治愈, 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規(guī)律用藥, 既使用藥幾星期后自覺好轉, 癥狀改善也不能停止用藥,這是因為很多結核菌仍存活在你的肺中。 如果你不能夠規(guī)律用藥, 這些藥物就很難殺死你肺內的結核菌,而且很可能會再發(fā)病, 一旦再次發(fā)病,以前用過的藥物就會失去效力,意味著你肺內的結核菌已經耐藥, 不但你的病很難治愈, 而

10、且還會把耐藥菌傳給周圍的親人和朋友??茖W的控制策略、長期、不間斷地與之斗爭,結核病是可以治愈和控制的疾病。如何治療肺結核 采用化學和生物制劑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又稱化學療法,是現代結核病最主要的治療方法。 其它治療方法均為輔助治療。 化療是控制結核病傳播的唯一有效方法, 是控制結核病流行的最主要武器。 我國目前結防規(guī)劃采用的是直接觀察下的短程督導化療。服藥方法是隔日服藥。短程督導化療分為兩個階段: 強化期和繼續(xù)期。 強化期為殺菌階段,即在治療開始時的 2-3 個月,聯(lián)合應用 4-5 種抗結核藥,以便在短時間內盡快殺滅大量繁殖活躍的敏感菌, 減少耐藥菌的產生。 繼續(xù)期為鞏固治療階段, 即在強化期之后

11、的 4-6個月內,繼續(xù)消滅殘留的結核菌,并減少和避免復發(fā)機會。結核病的化療原則是:早期、聯(lián)合、適量、規(guī)律和全程用藥。只要你和醫(yī)生很好合作,肺結核病是可以治愈的。我國目前廣泛應用的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腫( H)、利福平(R)、口比嗪酰胺(Z)、乙胺丁醇(E)、和鏈霉素( S )。在強化期幾乎全部被采用,而在繼續(xù)期則選擇其中的 2-3 種藥物。治療過程中的服藥方法都采用隔日服藥, 以便于督導化療的實施, 使病人能全程,不間斷地服藥,以提高治愈率。什么類型肺結核病人可享受免費治療凡符合相關條件的肺結核病人, 均可享受免費抗結核治療。 按規(guī)定在項目實施期內, 對我市轄區(qū)內常住居民(包括廠礦、鐵路、農場、林場、學校等企事業(yè)單位的職工)、暫住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