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地縱斷面設計_第1頁
緯地縱斷面設計_第2頁
緯地縱斷面設計_第3頁
緯地縱斷面設計_第4頁
緯地縱斷面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十.設計向導說明及步驟說明:設計向導的作用“設計向導”命令位于“項目”菜單下,該功能引導用戶快捷、方便地設置項目類型、公路等級、標準路基寬度、計算不同形式的超高與加寬過渡,以及快速設置填挖方邊坡、邊溝排水溝等等設計控制參數(shù)。用戶在按照設計向導的提示一步一步完成設置后,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四個文件:超高設置文件(*.sup)、路幅寬度文件(*.wid)、設計參數(shù)控制文件(*.ctr)、樁號序列文件(*.sta),并自動添加到項目管理器中。在新版Hint5.6中,用戶可以根據項目需要,通過在“設計向導”中輸入分段樁號,將一個項目劃分為若干段不同公路等級、不同標準路基寬度、或不同的超高加寬過渡方式的項目分

2、段進行設計,而不象以前需要將一個項目分為幾個項目來分別設計,大大簡化了有此需求的用戶的操作使用。注意:設計向導只是一個幫助用戶快速建立本項目各種控制參數(shù)的一個工具,一般情況下,一個項目中“設計向導”只需運行一次。對生成的超高加寬等四個文件,用戶均可利用緯地數(shù)據編輯器打開文件按照其格式進行修改設置,或者利用“數(shù)據”菜單下的“控制參數(shù)輸入”命令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根據需要隨時對其進行修改變化。用戶如再次運行設計向導,系統(tǒng)會提示本項目的超高設置等四個文件已存在,繼續(xù)運行可能會覆蓋用戶已經編輯修改好的文件。當然如果用戶確實需要通過重新運行“設計向導”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某幾個文件,而不希望覆蓋原來已編輯設置好的

3、文件,也可以繼續(xù)運行設計向導,只是注意在運行到最后一步時,對生成的四個文件的名稱進行修改,這樣就不會覆蓋原來的文件了。新生成的這四個文件會自動加到項目管理器中,替換掉原來的四個文件,用戶可以在“項目管理器”的文件管理中選中某個不需要替換的文件,重新指定原來的那個文件即可。技術標準和規(guī)范的應用緯地道路系統(tǒng)在國內首先建立起基于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和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的緯地路線與立交設計專用標準數(shù)據庫(即公路技術指數(shù)表.mdb),此文件位于C:Hint40目錄下。在新版Hint5.6中,此文件升級為技術指標2004.mdb,支持目前最新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和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設計向導在計算生成項目的超高和加

4、寬過渡等文件時,即自動調用此標準數(shù)據庫中的數(shù)據進行計算。對于一些特殊的工程項目,如項目的超高或者加寬取值不是按照規(guī)范規(guī)定的標準設置超高或加寬,緯地系統(tǒng)允許用戶對技術指標2004.mdb中的相關指標進行修改,或者擴充增加一些非標準的公路等級指標(如有些地方使用的準四級公路標準等)。此技術指數(shù)表為Access文件格式,如圖21所示。圖21.設計向導的操作步驟1) 緯地設計向導啟動后,第一步對話框如圖22所示,程序自動從項目中提取“項目名稱”、“平面線形文件”以及“項目路徑”等數(shù)據,并顯示在對話框中。按照對話框中的提示,首先在項目類型的下拉列表中選擇本項目的類型(本示例中為“公路主線”);在樁號設置

5、一欄,系統(tǒng)默認“設計起點”和“設計終點”樁號為平面路線的起終點樁號,用戶根據項目需要可以修改本項目設計的起終點樁號,但一般情況下不要進行修改。在其它設置欄,用戶可以輸入本項目的項目標識,例如輸入“A”,則所有圖表文件中的樁號前均冠以“A”標識,如樁號“K0+000”則改變?yōu)椤癆K0+000”;樁號精度的設置,系統(tǒng)默認為三位小數(shù),用戶可以根據項目要求來設定輸出樁號需要保留的小數(shù)位數(shù)。單擊“下一步”進入設計向導第二步,開始第一個項目分段的設置。圖222) 項目分段1第一步:其對話框如圖23所示,設置本項目第一個分段的樁號范圍和公路等級。首先在分段終點樁號一欄中輸入第一個項目分段(分段1)的終點樁號

6、,系統(tǒng)默認的分段終點樁號是平面路線的終點樁號,如果本項目總的只有一個分段,則保持系統(tǒng)默認的平面終點樁號不變。其次在“分段公路等級”的下拉列表中選擇分段1的公路等級,根據用戶選定的公路等級,程序自動從數(shù)據庫中提出其對應的計算車速。設置完畢然后點擊“下一步”按鈕進行路基橫斷面的設置。圖232) 項目分段1第二步:設計向導提示出對應的典型路基橫斷面型式和具體尺寸組成,對話框如圖24所示。在此對話框中,用戶可以看到本項目分段的標準路幅寬度,并可在詳細數(shù)據一欄的“單元名稱”下拉列表中選擇查看斷面各組成部分的坡度和寬度(用鼠標點擊欄目下方橫斷面簡圖的各個組成部分,也可看到對應部分的斷面尺寸)。如果本項目分

7、段的路基橫斷面尺寸與此尺寸不符,用戶可直接修改“路幅寬度”及斷面各組成單元的尺寸和坡度,并可在“路槽深度”一欄輸入斷面各組成單元的路槽深度,修改完畢注意點擊“檢查”按鈕,以檢查斷面各組成部分寬度總和是否和路幅寬度尺寸相符,如果設置正確,系統(tǒng)會提示“檢查路幅寬度正確”。單擊“下一步”進行路基左右側填方邊坡的設置。圖243) 項目分段1第三步:引導用戶完成項目分段1典型填方邊坡的控制參數(shù)設置。用戶可根據需要設置處理高填斷面的任意多級邊坡臺階。鼠標單擊左側或右側邊坡形式的選擇框,選擇框中出現(xiàn)一個下拉列表的選項按鈕,點擊該按鈕,可選擇多級臺階的邊坡形式。這里列舉了最多五級臺階的邊坡形式供用戶選擇,如果

8、還需設置更多臺階的邊坡,可在控制參數(shù)輸入程序或控制參數(shù)文件(*.ctr)中進行編輯修改。用戶可參照對話框中右側的示意簡圖,在邊坡設置中查看每一級邊坡的具體尺寸和坡度或對其進行修改。填方邊坡設置對話框如圖25所示。圖254) 項目分段1第四步:引導用戶完成項目分段1典型挖方邊坡的控制參數(shù)設置。用戶可根據需要設置處理深挖斷面的任意多級邊坡臺階,其設置和修改方法同填方邊坡的形式基本相同。對話框如圖26所示。圖265) 項目分段1第五步:引導用戶進行路基兩側邊溝型式及典型尺寸設置,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在邊溝形式的下拉列表中選擇“矩形邊溝”、“梯形邊溝”或“不設置邊溝”,在邊溝形式選擇確定后,可參照右側的示

9、意簡圖對邊溝的具體尺寸數(shù)據進行修改。對話框如圖27所示。圖276) 項目分段1第六步:引導用戶進行路基兩側排水溝型式及典型尺寸設置,對話框如圖28所示。用戶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矩形或梯形排水溝,還可選擇設置帶擋水堰的排水溝形式或不設置排水溝。其形式的選擇和尺寸的修改基本和邊溝設置相同。由于有的地方對排水溝的叫法可能不盡相同,這里專門說明一下:排水溝是設置于填方坡腳外,用于排除地表水流和邊坡流水的一種水溝,一般情況下,填方段落是不設置邊溝的,排水溝即相當于將邊溝從路基邊緣移到了路基填方坡腳處的一種水溝。圖287) 項目分段1第七步:提示用戶選擇確定項目分段1的路基設計所采用的超高類型、超高旋轉方式及

10、漸變方式、曲線加寬的類別、位置以及加寬漸變方式等,其對話框如圖29所示。程序會自動根據項目分段1第一步設置的項目類型及公路等級,在“超高旋轉方式”一欄中列出不同的可用的超高旋轉方式。圖298) 當項目分段1的第七步設置完成后,如果整個設計項目只設置了一個項目分段,則點擊“下一步”按鈕時,系統(tǒng)轉到設計向導的最后一步,開始進行超高、加寬過渡段的計算和設置。如果本項目設置了兩個以上的項目分段,則設計向導轉到項目分段2第一步至第七步的設置過程,如此循環(huán)只到設置完最后一個項目分段,然后點擊“下一步”到設計向導最后一步開始計算本項目的超高和加寬。9) 設計向導最后一步:這一步中系統(tǒng)將根據前面每一個項目分段

11、的公路等級、計算車速、超高加寬的類型及旋轉方式等相關設置以及平面曲線文件,提取路線規(guī)范中的技術指標來計算每一個平面交點曲線的超高和加寬過渡段,其對話框如圖210所示。點擊對話框中的“自動計算超高加寬”按鈕,系統(tǒng)即開始進行計算,并將計算的每一個平面曲線的超高加寬設置列于表中,供用戶查看或修改。圖210如圖211所示計算結果中,每一行列出一個曲線(包括直線)單元的名稱及起止樁號,點擊每行過渡段右側的展開按鈕,可看到該過渡段的超高加寬設置情況,并可以選擇修改超高加寬過渡段的位置及長度。當某個曲線單元的半徑過?。ㄐ∮谠O置最大超高值的最小半徑)或超高加寬的過渡段長度不夠時,系統(tǒng)將以紅色顯示該行,移動鼠標

12、到該行的單元名稱處,可看到其提示錯誤的原因,用戶可根據此提示進行修改。用戶還可以利用鼠標右鍵菜單中的復制功能將系統(tǒng)自動計算設置的超高加寬過渡段設置列表復制到文本編輯器中,作為檢查超高加寬設置與修改的依據。圖2119)超高加寬計算設置完成后,點擊“下一步”,程序把將要自動生成的四個數(shù)據文件列于對話框中,對話框如圖212所示。在這里用戶可以修改文件的名稱,其作用是:如用戶原來已運行了設計向導生成了這四個文件并做了一些修改設置,對文件重新命名可避免覆蓋原來的文件。在此對話框中,用戶還可設定所輸出樁號文件的樁號間距(如20m),程序將以此樁號間距自動生成樁號序列文件,并包括所有曲線要素樁號。點擊“完成

13、”按鈕,系統(tǒng)即開始計算生成路幅寬度文件(*.wid)、樁號序列文件(*.sta)、設計參數(shù)控制文件(*.ctr)和超高設置文件(*.sup),并將這四個數(shù)據文件自動添加到緯地“項目管理器”中,如圖213所示。如果項目管理器中原來已有這四個文件,系統(tǒng)會自動將新的文件替換掉原來的文件。圖212圖213特別說明:在緯地CAD系統(tǒng)中,超高、加寬等過渡變化以及橫斷面的邊坡、邊溝型式雖然可由“設計向導”自動結合規(guī)范、標準取用,但所有變化是可改變的,用戶可隨時通過直接修改*.sup、*.wid以及*.ctr文件來改變控制,以適合不同項目的要求??刂茀?shù)文件的編輯和修改控制參數(shù)文件(*.ctr)中的數(shù)據是橫斷

14、面設計、縱斷面繪圖標注等系統(tǒng)重要功能的參數(shù)控制文件。系統(tǒng)是通過關鍵字來讀取此文件中數(shù)據的。此文件由“緯地設計向導”自動生成,用戶可通過“控制參數(shù)輸入”工具方便地對各項控制數(shù)據進行添加和修改。此外,用戶還可以使用緯地數(shù)據編輯器或其它文本編輯工具直接打開控制參數(shù)文件(例如本例中的test3.ctr)按照其數(shù)據格式進行編輯修改。241 控制參數(shù)輸入緯地道路CAD4.6版以后,系統(tǒng)開發(fā)了專用的控制參數(shù)輸入工具“CTREDIT”,打開“數(shù)據”菜單下的“控制參數(shù)輸入”命令,系統(tǒng)彈出如圖212所示的“控制參數(shù)輸入”的程序界面。圖212從圖212的程序界面可看到,控制參數(shù)文件中的所有參數(shù)均可在此輸入和修改。具

15、體使用介紹如下:1) 點擊需要修改或添加參數(shù)的選項卡,例如“左填方邊坡”,關鍵字欄顯示“左填方邊坡”的關鍵字“ztfbp.dat”。2) 點擊“插入行”按鈕,在分段樁號一列增加一個空白行,在空白行中輸入分段樁號,此分段樁號為此分段的終止樁號,其它選項的分段樁號和此樁號的定義相同。3) 點擊“插入組”按鈕,在分段樁號后增加一組數(shù)據的空白行,在此空白行中輸入“坡度”、“控制坡高”、“最大坡高”,如果需要在繪出砌護的示意圖,則在砌護一列的小方框中打勾。如需繼續(xù)增加第二組數(shù)據,則再次點擊“插入組”按鈕再繼續(xù)輸入第二組數(shù)據。4) 如需刪除某組數(shù)據,只要將光標移動到該組數(shù)據欄中,點擊“刪除組”按鈕即可。5

16、) 其它控制參數(shù)的添加方法與此大同小異,用戶可根據需要隨時打開此程序進行修改和輸入,輸入完畢后點擊“存盤”按鈕退出,系統(tǒng)將所做的修改保存到控制參數(shù)文件(*.ctr)中。如不想保存對數(shù)據文件所做的修改,則點擊“關閉”按鈕退出。24 2 控制參數(shù)文件的編輯和修改使用“控制參數(shù)輸入”工具來輸入各種參數(shù),優(yōu)點是方便直觀,格式清楚明了,不易出錯,對控制參數(shù)文件的格式不太清楚的用戶使用此工具編輯修改控制參數(shù)顯得很方便,但是操作步驟略顯繁瑣。如果用戶對控制參數(shù)文件的數(shù)據格式很清楚,也可以使用緯地數(shù)據編輯器等文本編輯工具直接打開控制參數(shù)數(shù)據文件進行編輯修改。兩種方法的作用是一樣的,用戶也可以交互使用這兩種方法

17、來編輯修改控制參數(shù)文件。使用緯地數(shù)據編輯器打開的控制參數(shù)文件如圖213所示。關于控制參數(shù)文件的數(shù)據格式,在緯地道路教程的第十三章“數(shù)據文件介紹”中有詳細的說明,這里不再重復。用戶在這里編輯控制參數(shù)文件時,只需要找到控制參數(shù)的關鍵字所在位置,按照系統(tǒng)規(guī)定的數(shù)據格式對控制參數(shù)進行修改和添加數(shù)據等操作,然后存盤退出即可。圖213十一.縱斷面數(shù)據輸入緯地系統(tǒng)開發(fā)了專門的縱斷面地面線數(shù)據輸入程序(簡稱“縱斷數(shù)據輸入” ),其對話框如圖31所示,推薦用戶使用此工具進行中樁地面高程數(shù)據的輸入。“縱斷數(shù)據輸入”是緯地專門為用戶量身定做的數(shù)據輸入工具,可以大大提高用戶輸入大量外業(yè)測量數(shù)據的速度,并設置有自動提示

18、樁號的功能,使用戶盡可能少的輸入數(shù)據,還可以將許多類似鍵入手誤、樁號順序顛倒、格式不符等錯誤排除在數(shù)據錄入階段。當然,用戶也可以使用緯地數(shù)據編輯器、寫字板、edit、Word及Excel等文本編輯器按照其數(shù)據格式建立縱斷面地面線數(shù)據文件,還可以將緯地外業(yè)手簿記錄的中樁地面高程文件通過和計算機連接后,直接拖曳到計算機中生成縱斷面地面線數(shù)據文件。圖31法一. 使用縱斷數(shù)據輸入工具進行輸入 下面就使用縱斷數(shù)據輸入工具進行縱斷地面線數(shù)據輸入的具體操作步驟進行詳細說明:1) 選擇“數(shù)據”菜單下的“縱斷數(shù)據輸入”命令,系統(tǒng)彈出如圖31所示的對話框,并在對話框中的樁號列的第一行提示出當前項目的路線起點樁號。

19、本示例中由于有斷鏈,所以系統(tǒng)自動在樁號前加上了“A”前綴;2) 直接按回車鍵,光標移到高程列的第一行,輸入此樁號的地面高程后接著鍵入回車;3) 光標跳到樁號列的第二行,并按系統(tǒng)默認的樁號間距提示出樁號。此樁號如果與要輸入的樁號相同,用戶可直接按回車鍵接著輸入該樁號的地面高程;如果系統(tǒng)提示的樁號不是需要輸入的樁號,用戶可直接改寫提示樁號中的藍色顯示部分,不用操作刪除命令,輸入樁號后回車,接著輸入該樁號的地面高程;4) 用戶可以按照外業(yè)測設時一般情況下常規(guī)的加樁規(guī)律設置自動提示樁號的樁號間距,執(zhí)行對話框中的“文件”菜單下的“設置樁號間距”命令,在彈出的窗口中輸入系統(tǒng)自動提示樁號的樁號間距,點擊確定

20、按鈕即完成設置。系統(tǒng)默認的樁號間距為20米;5) 按照上述2)、3)步的操作,一路回車依次輸入每個樁號和地面高程,只到輸入到最后一個樁號的地面高程后鍵入回車;6) 緊隨第5)步最后的回車命令,系統(tǒng)仍會按照設置的樁號間距提示樁號,用戶不用刪除此樁號,點擊“存盤”按鈕,系統(tǒng)自動提示文件的保存路徑和文件名,點擊“保存”按鈕即可,系統(tǒng)將不會保存最后多出的一個樁號,并自動將保存后的文件添加到“項目管理器”中。注意:由于一般路線項目都比較長,所以縱斷面地面線文件也很長,用戶在輸入此文件的過程中可隨機進行存盤的操作,以免操作系統(tǒng)的意外中斷造成輸入數(shù)據的丟失。在輸入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輸入錯誤,可使用工具條中的“刪

21、除”命令(剪刀圖標)刪除該行數(shù)據重新輸入;也可在存盤以后,在“項目管理器”中打開該文件(為純文本的數(shù)據文件),直接修改出錯的數(shù)據,然后保存文件退出編輯器,重新打開“縱斷數(shù)據輸入”程序接著進行縱斷數(shù)據輸入。法二. 使用其它工具進行輸入 1) 使用文本編輯器進行輸入:縱斷面地面線數(shù)據為純文本文件格式,用戶也可以使用緯地數(shù)據編輯器、寫字板、edit、Word及Excel等文本編輯器按照其數(shù)據格式進行輸入和修改,但請注意保存為純文本格式,文件擴展名為*.dmx(本示例中的縱斷地面線的文件名為test3.dmx)。用戶在數(shù)據輸入完成后保存時,在保存對話框中選擇保存類型為純文本格式,輸入文件名保存,并將該

22、文件添加到“項目管理器”中即可。緯地編輯器中的縱斷面地面線數(shù)據文件的格式如圖32所示。雖然緯地系統(tǒng)也支持沒有擴展名的文件名,但為了用戶便于查找和識別文件,還是推薦用戶注意添加文件的擴展名。使用緯地系統(tǒng)的“縱斷數(shù)據輸入”工具輸入數(shù)據后保存時,系統(tǒng)會自動添加文件的擴展名。圖322) 使用緯地外業(yè)手簿進行輸入:緯地系統(tǒng)研制開發(fā)的緯地外業(yè)手簿軟件是運行于掌上電腦的緯地系列軟件,使用該手簿不僅可以方便的進行外業(yè)平面設計、外業(yè)放線計算,還可以在外業(yè)測量時記錄中樁地面高程和橫斷面地面線數(shù)據。將掌上電腦和計算機連接后,可以把掌上電腦記錄的縱斷地面線文件直接拖動到計算機中,系統(tǒng)會自動將該文件轉換為緯地道路CAD

23、可以直接使用的縱斷地面線數(shù)據文件(*.dmx)。十二.自動添加樁號前綴“縱斷數(shù)據輸入”程序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可以根據斷鏈設置,在讀入縱斷面地面線文件時,自動在該文件的每一個樁號前加上相對應的樁號前綴。有些用戶在完成了縱斷面地面線數(shù)據輸入后,可能因為平面移線等原因,在項目中新添加了斷鏈,這時就需要在數(shù)據編輯器中修改相關數(shù)據文件的樁號,添加樁號前綴。對于縱斷面地面線數(shù)據文件,不需要用戶逐一添加該文件中每個樁號的前綴,只需要將斷鏈附近的幾個樁號加上前綴(對于長鏈,需要將發(fā)生交叉的樁號都加上前綴),保存退出后,打開“縱斷數(shù)據輸入”程序,選擇打開該文件,系統(tǒng)就可以根據斷鏈設置,自動將所有樁號的前綴加上,

24、點擊保存按鈕即可完成縱斷面地面線文件的修改。十三. 縱斷面拉坡設計系統(tǒng)在自動繪制拉坡圖的基礎上,支持動態(tài)交互式拉坡與豎曲線設計。用戶可實時修改變坡點的位置、高程、豎曲線半徑、切線長、外距等參數(shù);在拉坡過程中可對逐樁填挖情況進行動態(tài)的顯示;對橋梁、涵洞等主要構造物,可在拉坡圖上繪制出控制標高和相關信息,便于拉坡時對其進行控制??v斷面設計主對話框的功能介紹啟動“設計”菜單下的“縱斷面設計”命令,系統(tǒng)彈出縱斷面設計主對話框,如圖33所示。圖33下面對縱斷面設計主對話框中的內容說明如下:1) 縱斷數(shù)據文件:如果項目管理器中已存在縱斷面設計數(shù)據文件(如test3.zdm),系統(tǒng)會自動讀入此設計文件,并在

25、該欄中顯示出縱斷面設計文件的名稱及路徑,如果此文件不存在,此欄目中顯示空白。2) 存盤:將當前拉坡確定的變坡點及豎曲線等設計數(shù)據保存為一個縱斷面設計數(shù)據文件(*.zdm)。如果是初次建立此文件,系統(tǒng)會彈出一個保存文件的對話框,并自動提示文件名,點擊保存按鈕即可,系統(tǒng)會將此縱斷面設計文件自動添加到項目管理器中。如果此設計文件已存在或者已經存過盤,點擊“存盤”按鈕,可將修改后的變坡點及豎曲線等數(shù)據保存到已存在的縱斷面設計文件中。3) 另存:即換名保存,是將當前項目中存在的縱斷面設計文件(當前對話框中顯示的*.zdm文件)重新指定路徑和文件名進行保存。一般是因為對當前的縱斷面設計文件做了修改和調整后

26、,保存時又不希望覆蓋原來的設計文件,則使用此命令。其操作和2)中初次存盤的過程是一樣的,系統(tǒng)也會將另存的縱斷面設計文件自動添加到項目管理器中并替換掉原有的縱斷面設計文件。4) 存溝底標高:此功能用于對路基左右側邊溝、排水溝的溝底進行拉坡設計以后,保存左右側溝底標高文件。5) 選點:用于在AutoCAD圖形屏幕的拉坡圖上拾取當前序號變坡點的樁號及高程。6) 插入:用于插入(及增加)一個變坡點。點擊“插入”按鈕,使用鼠標在拉坡圖上合適的位置單擊,則增加一個變坡點,并在縱斷面設計主對話框中的樁號及高程欄中顯示插入的變坡點的樁號和高程。7) 刪除:和插入的作用相反,用于刪除一個變坡點。點擊“刪除”按鈕

27、,使用鼠標在拉坡圖的欲刪除的變坡點上單擊,則該變坡點被刪除。8) 計算:當用戶在變坡點的樁號和高程欄手工輸入或修改了樁號和高程,或在豎曲線一欄中選擇了一種計算模式并輸入了一個要素值,點擊“計算”按鈕,系統(tǒng)會自動完成計算,并將計算的結果顯示在對話框的右側“數(shù)據顯示”框中,拖動滑動塊可查看各個變坡點的相關信息。9) 控制:單擊對話框左下角的“控制”按鈕,系統(tǒng)彈出縱斷面設計的控制選項對話框,如圖34所示。圖34各控制選項的功能及設置方法說明如下: 重繪拉坡圖:用戶如果修改了縱斷地面線文件需要重新繪制拉坡圖,則在此選項前面的小方框中打上小勾。 縱向放大系數(shù):此選項適用于路面比較平緩的舊路改造的拉坡,需

28、和重繪拉坡圖配合使用。一般情況下,系統(tǒng)默認縱向高程的放大系數(shù)為10倍,勾選“重繪拉坡圖”后,此選項才會亮顯,輸入新的縱向放大系數(shù),例如輸入20,點擊“確定”按鈕退出此選項對話框,然后點擊主對話框中的“計算顯示”按鈕,系統(tǒng)則繪出新的拉坡圖。注意:如果用戶在重繪拉坡圖以前,已經“計算顯示”繪出了拉坡圖,則需要先刪除原來的拉坡圖,然后再進行重繪拉坡圖的設置和繪圖。 水平控制線標高:此選項用于在拉坡圖中繪制出一條用戶指定高程的水平控制線,長度為路線總長,便于用戶拉坡時進行參考。例如對于電站庫區(qū)公路拉坡時,用戶可將庫區(qū)淹沒高程線或最低限制高程線在拉坡圖中繪制出來,這樣在拉坡時就會對控制高程一目了然。注意

29、:此選項不可和重繪拉坡圖同時使用,否則不起作用。 變坡點樁號取整:在縱斷面設計中“插入”變坡點或“實時修改”移動變坡點時,系統(tǒng)可以按照用戶的設置自動將變坡點樁號取為整數(shù)。用戶可以選擇設定變坡點樁號為“整5米”、“整10米”、“整20米”及“整100米”的整數(shù)倍,或者選擇“不取整”。 設計參考:用戶可以選擇在重繪拉坡圖時是否同時繪制出橋梁及涵洞位置及相關信息,如果在控制參數(shù)文件中(*.ctr)設置了橋涵的控制標高,則可在拉坡圖上標出橋涵控制標高的位置,用于拉坡時進行參考。注意:標注橋梁和標注涵洞的選項功能需和重繪拉坡圖配合使用。 標注豎曲線:用戶還可選擇是否在拉坡圖的設計線上標注變坡點的樁號、高

30、程以及豎曲線起終點位置和坡度、坡長等信息。 繪制路基左、右邊地面高程:如果用戶使用的是緯地數(shù)模版,則可以在地面模型上直接采集路基左右側邊緣的地面高程,得到路基左邊線地面高程文件(*.zmx)和路基右邊線地面高程文件(*.ymx),添加到項目管理器中,則此對話框中的“繪制路基左邊地面高程”和“繪制路基右邊地面高程”選項會亮顯,用戶可以選擇在拉坡圖中同時繪出左側或右側路基邊緣的縱斷地面高程線圖形。這樣用戶在拉坡時便可直接控制路基左右側邊緣的填挖情況。10) 填挖檢查:用戶在拉坡的過程中,可隨時使用此功能。點擊“填挖檢查”按鈕,在拉坡圖上已拉坡段落移動鼠標,可在CAD的命令行動態(tài)查看任意位置的樁號、

31、地面高程、設計高程、中樁填挖及臨界坡度等信息,以便確定所拉縱坡是否符合要求,并隨時進行修改。11) 實時修改:用戶在拉坡過程中,根據需要可隨時使用“實時修改”命令對已確定的變坡點位置及高程進行各種模式的動態(tài)修改,也可以對已確定的坡段進行平移修改或者選擇固定前變坡點或后變坡點給定一個坡度值進行修改。系統(tǒng)提供了多種修改模式供用戶選擇,現(xiàn)將實時修改的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點擊“實時修改”命令,主對話框消失,系統(tǒng)在命令行提示:“請選擇變坡點/P坡段:”。 如果用戶需要修改變坡點,可使用鼠標左鍵單擊目標變坡點。系統(tǒng)接著提示:“修改方式:沿前坡(F)/后坡(B) /水平(H) /垂直(V) /半徑(R) /

32、切線(T) /外距(E) /自由(Z):”,用戶鍵入不同的控制鍵(字母)后回車,移動鼠標可分別對變坡點進行沿前坡(F)、后坡(B)、水平(H)、垂直(V)等方式的實時移動和對豎曲線半徑(R)、切線長(T),以及外距(E)等的控制性動態(tài)拖動。在拖動的過程中,用戶可在CAD圖形屏幕的左上角出現(xiàn)的一個信息顯示框中看到該變坡點動態(tài)變化的相關信息,如:變坡點樁號、高程、豎曲線半徑、切線長、外距、該變坡點前后的坡度和坡長等,以便用戶拉坡時進行參考。當鼠標移動到合適的位置,單擊鼠標左鍵確定變坡點新的位置或豎曲線新的長度。 用戶如果需要修改坡段,則在命令行鍵入P回車,系統(tǒng)提示“請選擇坡段:”,用鼠標左鍵單擊需

33、要修改的坡段,系統(tǒng)接著提示“選擇修改方式:指定坡度且固定前點(Q)/固定后點(H)/自由拖動<Z>:”,用戶根據需要選擇一種修改方式,如鍵入“Q”回車,接著根據提示輸入一個坡度值,則該選擇的坡段按照新的給定坡度且前點不動的方式進行修改;如果選擇“Z”回車,則用戶可以拖動該坡段平移到合適的位置。 用戶在完成一個修改后可繼續(xù)選擇其它的變坡點或坡段進行修改,并可隨時使用鼠標中鍵或在右鍵菜單中選擇平移和縮放命令來移動和縮放圖形。如果想結束修改,可單擊鼠標右鍵中的確定命令,系統(tǒng)即重新彈出縱斷面設計主對話框,框中的變坡點和豎曲線相關數(shù)據信息會自動刷新。 修改完成后,點擊“存盤”按鈕,系統(tǒng)將縱斷

34、面設計所做的修改保存到縱斷面設計文件中。12) 指定坡度:此功能和“實時修改”功能中的給定坡度值功能有些相似,但操作更方便快捷。用鼠標點擊變坡點一欄中凹顯的“高程”按鈕,按鈕則變成“前縱坡”字樣,右側數(shù)據框中的變坡點高程值自動轉換為坡度值,用戶可以在此欄中輸入需要的坡度值,或者將原來拉坡的非整數(shù)坡度值進行任意取整修改,點擊“計算”按鈕,系統(tǒng)會自動算出新的變坡點高程并刷新相關數(shù)據。13) 計算顯示:用于重新全程計算所有變坡點,并將計算結果顯示于對話框中,點擊“確定”按鈕,系統(tǒng)退出主對話框同時完成對拉坡圖中縱斷面設計線的自動刷新重繪。用戶在熟悉并熟練掌握了以上介紹的緯地系統(tǒng)的縱斷面設計功能后,運用

35、緯地的縱斷面設計工具可以高質快速地完成項目的縱斷面拉坡設計。縱斷面動態(tài)拉坡設計的常規(guī)步驟使用“縱斷面設計”程序進行縱斷面拉坡的常規(guī)步驟如下:1) 清屏:刪除CAD圖形屏幕上所有實體或點擊CAD工具條上的新建命令打開一個新窗口。2) 使用鼠標打開“設計”菜單下的“縱斷面設計”命令,系統(tǒng)彈出“縱斷面設計”主對話框。3) 鼠標單擊對話框中的“計算顯示”按鈕,系統(tǒng)自動調用“項目管理器”的平面數(shù)據文件和縱斷面地面線文件,在CAD的圖形屏幕中繪出縱斷面拉坡圖及平曲線圖,點擊對話框中的“確定”按鈕,退出對話框。4) 由于系統(tǒng)是按照樁號為X坐標、地面高程(默認放大10倍)為Y坐標的坐標格式在屏幕中繪制拉坡圖的

36、,所以用戶在當前屏幕可能只看到平曲線圖而看不到拉坡圖,這時使用CAD的范圍縮放命令(可使用快捷命令:在命令行輸入Z回車,接著鍵入E回車),即可將屏幕視區(qū)移到拉坡圖位置,看到全部拉坡圖。如圖35所示。圖355) 用戶可放大、縮小、平移拉坡圖,檢查拉坡圖中的地面線繪制是否正確。如發(fā)現(xiàn)個別樁號位置的高程有問題,可打開縱斷地面線文件進行修改后存盤退出。然后重新繪制拉坡圖,其步驟如下: 刪除當前有錯誤的拉坡圖,然后打開“縱斷面設計”對話框; 單擊對話框中左下角的“控制”按鈕,在彈出的控制選項窗口中勾選“重繪拉坡圖”,點擊“確定”按鈕,退出此窗口; 點擊主對話框中的“計算顯示”按鈕,重新繪制拉坡圖;點擊“

37、確定”按鈕退出對話框。6) 進行動態(tài)交互式拉坡。 平移并放大拉坡圖到起點位置,并打開縱斷面設計主對話框。 由于此時還沒有生成縱斷面設計文件(*.zdm),所以對話框中“縱斷數(shù)據文件”一欄還是空白。在變坡點一欄僅只有系統(tǒng)默認提示的路線起點樁號,設計高程為0。用戶可在此處手工輸入設計高程,或者點擊右側的“選點”按鈕,使用鼠標在拉坡圖的起點處合適位置單擊鼠標左鍵拾取起點設計高程,系統(tǒng)返回主對話框,并將拾取到的設計高程顯示在“高程”一欄中。起點處的藍色垂直線為拉坡圖的起點位置,用戶可打開CAD的捕捉最近點命令,使鼠標在藍色線位置上下移動,可準確捕捉起點位置。 點擊“插入”按鈕,對話框消失,在拉坡圖中出

38、現(xiàn)一條紅色虛線和起點相連,此虛線隨著鼠標的移動而移動,如圖35所示。在屏幕左上角有一個動態(tài)數(shù)據顯示框,框中顯示當前鼠標位置的變坡點樁號、高程、前縱坡及坡長,并且這些數(shù)據隨著鼠標的移動而實時進行變換,用戶可隨時參考這些數(shù)據,在圖中合適的位置單擊鼠標左鍵確定變坡點,此時縱斷面設計對話框重新彈出,并將圖中拾取的變坡點樁號及高程顯示在對話框中,在對話框右側的數(shù)據顯示欄顯示當前變坡點位置的前縱坡值及變坡點間距和前坡長。 用戶可使用“填挖檢查”工具對中樁的填挖情況進行查看。單擊“填挖檢查”按鈕,對話框消失,移動鼠標到所拉坡段落的任意位置,則在CAD的命令行顯示當前位置的樁號、地面高程、設計高程、中樁填挖及

39、臨界縱坡,移動鼠標則這些數(shù)據也隨之實時變化。單擊鼠標左鍵結束填挖檢查命令,系統(tǒng)返回縱斷面設計主對話框。 如果所拉坡段不合適,用戶可點擊“實時修改”按鈕選擇坡段或變坡點進行修改。系統(tǒng)提供了多種修改模式,具體的使用方法在上一節(jié)中已做了詳細介紹,這里不在敘述。用戶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修改方式對變坡點和坡段進行修改?!皩崟r修改”和“填挖檢查”命令可以交叉反復使用,直到認為所拉坡段合適為止。 接著點擊主對話框中的“插入”按鈕,繼續(xù)下一個坡段的拉坡設計,此變坡點的插入位置可以是拉坡圖中的任意位置,包括在已拉坡段之間也可以插入變坡點。用戶在拉坡過程中可隨時參考屏幕左上角的動態(tài)數(shù)據顯示框和主對話框的數(shù)據顯

40、示欄的相關數(shù)據,依此設計出符合規(guī)范要求、經濟可行的縱坡。 用戶反復重復上述、步的操作步驟,直到完成全線的拉坡設計。用戶在拉坡的過程中要注意隨機地使用“存盤”命令對縱斷面設計文件進行存盤操作,以防萬一出現(xiàn)的意外中斷造成數(shù)據的丟失。 坡度取整:為了使路線縱坡的坡度在設計施工中便于計算和掌握,根據設計的要求可以對設計的縱坡坡度進行取整計算或者是在此處輸入設計的坡度。使用鼠標點擊變坡點欄中的凹顯“高程”按鈕,右側數(shù)據框中的變坡點高程值會轉換為“前縱坡”或“后縱坡”,用戶可以將破碎的坡度值進行任意取整輸入,點擊對話框中的滑動塊,可對全線的逐段縱坡的坡度進行取整操作。當然用戶也可以在拉坡設計時,在當前變坡

41、點位置輸入設計的前縱坡或后縱坡,這也是緯地系統(tǒng)開發(fā)此功能考慮的一個方面。輸入新的數(shù)據后點擊“計算”按鈕或“計算顯示”按鈕,系統(tǒng)會自動算出新的變坡點高程并刷新圖形,修改完畢后存盤。注意:由于坡度取整后和原縱坡有一個差值,此差值會逐漸累積(由于四舍五入的關系,此差值一般不太大),所以用戶需注意坡度值小數(shù)位數(shù)的保留,以能滿足設計要求為原則。 豎曲線的設置:豎曲線的設計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在“縱斷面設計”對話框中“豎曲線”一欄中輸入逐個變坡點的半徑,點擊計算按鈕進行計算,或者選擇一種反算模式(在豎曲線計算模式的下拉列表中有四種反算模式:已知切線長T、已知外距E、與前豎曲線相接、與后豎曲線相接)進行反

42、算;另一種方法是使用“實時修改”命令直接在拉坡圖上用鼠標拖動設計出豎曲線,此方法更直觀快捷,“實時修改”的使用方法可參照的上一節(jié)的介紹。 縱斷面設計完成后,點擊“存盤”按鈕保存縱斷面設計文件,系統(tǒng)自動將該縱斷面設計文件(本例中為test3.zdm)添加到項目管理器中。關于紙上拉坡數(shù)據的導入有些用戶仍然習慣使用傳統(tǒng)的拉坡方法即紙上拉坡進行縱斷面設計,緯地系統(tǒng)也支持將紙上拉坡的設計數(shù)據導入到縱斷面設計中。即通過緯地數(shù)據編輯器手工建立一個縱斷面設計文件(*.zdm),其數(shù)據格式詳見教程第十三章的“數(shù)據文件介紹”,然后使用項目管理器中的“添加文件”命令將該縱斷面設計文件添加到項目管理器中,保存退出后,

43、即可在縱斷面設計主對話框中打開,并計算顯示繪出拉坡設計圖。如果檢查沒有問題,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縱斷面繪圖。縱斷面設計文件的數(shù)據格式如圖36所示。圖36十四. 縱斷面繪圖該功能可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進行不同設置,從而繪制任意比例及不同形式的縱斷面設計圖,可自動分跨徑標注橋梁、涵洞以及立交、天橋、水準點等構造物,并可以選擇在圖中繪制出不同間距的網格線。33 縱斷面繪圖對話框的設置說明運行“設計”菜單下的“縱斷面繪圖”命令,系統(tǒng)彈出縱斷面繪圖程序的主對話框,如圖3-7所示。圖3-7下面對縱斷面繪圖對話框中的各功能控件的作用進行說明:1) 插入圖框:用戶可選擇是否在繪制的縱斷面圖中加入圖框。系統(tǒng)默認此選

44、項是插入圖框。2) 前空距離:此選項有兩個不同的作用。勾選此選項,隨之右側的輸入框會亮顯,用戶根據需要可在框中輸入一個距離值,此距離為縱斷面圖繪圖起點和標尺之間的距離,程序將以此距離為新的繪圖起點進行繪圖。如果用戶在輸入距離值以后,再將“前空距離”前小方框中的小勾去掉,使之暗顯,則在縱斷面繪圖時,系統(tǒng)會將整個繪圖欄目、標尺及圖形部分右移一段距離繪制出來,前空距離則變?yōu)槔L圖標題欄左邊緣和左邊的內圖框線之間的距離。一般情況下此選項不選,距離值為0。3) 標尺控制:勾選此選項,可在其后的編輯框中輸入一標高值,程序將通過以此數(shù)值作為縱斷面圖中標尺的最低點標高來調整縱斷面圖在圖框中的位置。對于地面線起伏

45、比較大,特別是局部地面線降低很多時,使用此功能重新指定最低點標高,系統(tǒng)按照新的最低標高繪制縱斷面圖,然后將局部伸入標題欄中的過低的地面線裁剪掉即可。系統(tǒng)默認此選項不選。4) 標尺高度: 系統(tǒng)默認的標尺高度為15,也就是當縱向比例為1:200時標尺為30米,當繪制的地面線高度超過此標尺高度時,系統(tǒng)會自動進行斷高處理。用戶可根據圖形設定合適的標尺高度。5) 繪圖精度:用戶可以在編輯框中輸入繪圖精度的小數(shù)位數(shù)。系統(tǒng)在繪制的縱斷面圖中,將按照指定的小數(shù)位數(shù)繪出設計標高、地面標高及填挖高度等數(shù)據。6) “橫向比例”和“縱向比例”:用戶可在編輯框中分別輸入縱斷面圖不同的縱橫向繪圖比例。也正是因為縱橫向比例

46、可以任意調整,所以此程序還可以方便地用于路線平縱面縮圖的繪制。一般的縱斷面繪圖,選擇橫向比例1:2000,縱向比例1:200,如果縱向地面線起伏太大,也可縮小縱向比例,如輸入1:300、1:400等。7) 繪圖欄目選擇:此欄中的一系列選項分別控制縱斷面圖的標題欄中諸多元素的取舍和排放次序,如:地質概況、里程樁號、設計高程、地面高程、直曲線、超高過渡、縱坡、豎曲線等。點擊要素前面的小方框,則出現(xiàn)一個小勾表示選中,再次點擊此小方框則去掉小勾。系統(tǒng)是按照勾選的先后順序來確定繪圖欄目中各要素的排列順序的,后選中的要素在繪圖欄目中則排列在先選中的要素下面。8) 點擊“高級”設置按鈕,出現(xiàn)如圖38所示對話

47、框,用戶可以對其進行詳細的設置,其中通用設置可以選擇里程樁號不重疊或者選擇只繪制5公里、1公里、500米、100米、50米、20米等樁號,通過此功能,用戶可以很方便地繪制出不同比例下的縱斷面縮圖的不同里程樁號。另外對縱斷面圖中的地質概況等每一項欄目都可以進行詳細的設置,可以修改欄目名稱及高度、是否繪出、繪制順序以及圖層和文字的各種修改。圖389) 構造物標注:用戶可根據需要選擇是否標注橋梁、涵洞、隧道和水準點等構造物。如果用戶選擇了標注這些構造物,則需要先在控制參數(shù)文件中(*.ctr文件,也可使用控制參數(shù)輸入工具)添加這些構造物的設置,系統(tǒng)在進行縱斷面繪圖時則自動從控制參數(shù)文件中調用這些數(shù)據在

48、縱斷面圖中繪制出來。10) 網格設置:用戶如果需要在縱斷面圖中繪制網格,只需要在這里勾選繪制網格選項,輸入網格的水平間距和垂直間距即可。這兩個間距分別對應里程樁號的間距和標尺高度的間距。11) “起始樁號”和“終止樁號”: 編輯框用于輸入用戶所需繪制的縱斷面圖的樁號區(qū)間范圍。點擊“搜索全線”按鈕,系統(tǒng)會自動搜索到本項目起終點樁號并顯示在“起始樁號”和“終止樁號”編輯框中。12) 區(qū)間繪圖:此按鈕用于繪制用戶指定樁號區(qū)間的、不分頁的、連續(xù)的縱斷面圖。主要包括讀取變坡點及豎曲線,進行縱斷面計算,繪制設計線;讀取縱斷面地面線數(shù)據文件,繪制地面線;讀取超高過渡文件,繪制超高漸變圖;讀取平面線形數(shù)據文件

49、,繪制平曲線;將位于繪圖范圍內的地面線文件中的一系列樁號及其地面標高、設計標高標注于圖中;將設計參數(shù)控制文件中qhsj.dat項及hdsj.dat項所列出的橋梁、分離立交、天橋、涵洞、通道包括水準點等數(shù)據標注于縱斷面圖中。13) 批量繪圖:此按鈕用于自動分頁繪制縱斷面設計圖。當所有設置均調整好以后,點擊“批量繪圖”按鈕,系統(tǒng)根據用戶的設置及樁號范圍,自動調用緯地安裝目錄下的縱斷面圖框(C:Hint40tk_zdm.dwg,在Hint5.6版中,用戶可使用“圖框表格模板設置”命令指定存放于其它位置的縱斷面圖框模板),分圖框批量輸出所有縱斷面圖,如圖39所示為系統(tǒng)生成的縱斷面圖的其中一張。 系統(tǒng)將

50、自動確定標尺高度,當?shù)匦纹鸱^大時,系統(tǒng)會自動進行斷高處理。圖3-9縱斷面繪圖的常規(guī)操作步驟當縱斷面拉坡設計完成后,并檢查縱斷地面線文件(*.dmx)和縱斷面設計文件(*.zdm)是否存在于項目管理器中,然后就可以進行縱斷面繪圖了。1) 運行“設計”菜單下的“縱斷面繪圖”命令,系統(tǒng)彈出如圖37所示的縱斷面繪圖主對話框。2) 按照上一節(jié)所述,對對話框中的各個選項根據設計要求逐項進行設置。3) 指定繪圖區(qū)間的起點樁號和終點樁號,如果是全線繪圖,點擊“搜索全線”命令,系統(tǒng)將彈出一個對話框,將搜索到的平面設計的起終點樁號、縱斷面設計的起終點樁號和縱斷面地面線的起終點樁號列在對話框中,點擊“確定”按鈕,

51、系統(tǒng)將縱斷面設計的起終點樁號自動調入編輯框。4) 點擊“批量繪圖”按鈕,主對話框消失,按照系統(tǒng)在CAD命令行的提示進行操作: 系統(tǒng)在命令行提示出繪圖的總頁數(shù),并提示用戶在命令行輸入圖框標注中的起始頁碼,輸入起始頁碼后回車; 系統(tǒng)接著提示用戶輸入圖框標注中的總頁碼,再輸入總頁碼回車; 然后系統(tǒng)在命令行中提示“請點取繪圖基點:”,在圖形屏幕上合適位置單擊鼠標左鍵,則系統(tǒng)以此為基點,按照指定的樁號范圍,一次性分圖框繪制出全部縱斷面圖。如圖39為系統(tǒng)生成的縱斷面圖中的一張。由用戶指定縱斷面圖的起始頁碼和總頁碼的優(yōu)點在于,如果用戶需要分段繪制縱斷面圖或者重新繪制其中幾張縱斷面圖時,可以自由指定圖紙的頁碼

52、和總頁碼。5) 執(zhí)行CAD的保存命令將生成的縱斷面圖保存或者進行打印操作。十五 批量打印一般公路主線都比較長,系統(tǒng)可一次性輸出全部長達幾百張的縱斷面圖,在進行打印時,如果一張一張的窗選進行打印,十分麻煩,緯地系統(tǒng)為此專門提供了批量打印的功能。其操作方法如下:1) 先進行第一張圖的打印: 其打印設置同“18圖紙的打印輸出”章節(jié)介紹的操作步驟一樣,點擊CAD工具條中的打印按鈕,在彈出的打印對話框中選擇打印設備、打印樣式表、圖紙大小及圖形方向。 設置完成后,點擊“窗口”按鈕,打印對話框消失,使用端點捕捉命令精確選擇第一張圖外邊框的兩個對角點,對話框重新彈出。 設置打印比例:系統(tǒng)默認“按圖紙空間縮放”

53、的比例,即系統(tǒng)根據所選圖紙尺寸及窗選的圖形大小確定一個可充滿圖紙空間的比例, 但往往這個比例(如1:2.102)并不是我們設計的繪圖比例(如1:2),用戶可手工將2.102改為2即可,如圖310A所示。關于出圖比例“1:2000”在打印時設置為“1:2”的原因在于:由于緯地系統(tǒng)在設計繪圖生成平、縱、橫等圖時,根據設計習慣以及便于用戶查詢的原因均是以米為單位的,例如用戶使用CAD的量距工具(圖標)量取平面圖中兩點間的距離為20個圖形單位即表示20米,而CAD系統(tǒng)卻是默認為20毫米,這樣就需要將原圖放大1000倍才是真正的20米,所以需將出圖比例放大1000倍,于是“1:2000”的圖紙比例在打印

54、輸出時就需要改為“1:2”。圖310A 設置打印偏移量:一般選擇“居中打印”的設置即可,系統(tǒng)會自動將所選圖形置于圖紙中央。 打印預覽:點擊對話框左下角的 完全預覽(W). 按鈕,可看到出圖的效果,通過完全預覽檢查設置是否正確,檢查正確無誤后,點擊鼠標右鍵選擇“打印”命令進行第一張圖的打印。2) 選擇緯地系統(tǒng)“擴展”菜單下的“批量打印”命令,系統(tǒng)彈出如圖310B所示的提示窗口,提示用戶做好如上述第1)步中的設置,點擊“確定”按鈕退出提示窗口。圖310B3) 系統(tǒng)接著在CAD命令行提示:“選擇第一幅圖的左下角:”使用鼠標精確選擇需要繼續(xù)進行打印的第一張圖外邊框的左下角,系統(tǒng)接著提示:“選擇第一幅圖

55、的右上角:”使用鼠標繼續(xù)選擇該圖外邊框的右上角,然后系統(tǒng)提示:“選擇第二幅圖的左下角:”使用鼠標點擊第二幅圖外邊框的左下角端點,隨即系統(tǒng)就按照第一張圖的選取范圍以及通過第二張圖起點位置確定的打印范圍,一張接著一張的進行打印。注意:在點選各個角點時,請打開“對象捕捉”開關的“端點捕捉”命令,精確選擇每一個角點。因為輸出的縱斷面圖是按照相等的間距一行排列的,而系統(tǒng)是按照用戶指定的第一幅圖左下角點和第二幅圖的左下角點的距離,進行第二幅圖及以后的圖紙范圍選擇的。如果一開始的選擇不準確,則會產生一個誤差,此誤差越到后面累積越大,打印出來的圖形就會產生偏移。十六. 路基設計計算路基設計計算主要完成:讀取有

56、關數(shù)據,計算縱斷面地面線文件(*.dmx)中每一個樁號的超高橫坡、設計標高、地面標高,以及路幅寬度的變化和路幅各相對位置的設計高差,并將以上所有數(shù)據按照一定格式寫入路基設計中間數(shù)據文件(*.lj),以備輸出路基設計表和計算、繪制橫斷面圖之用。路基設計計算在進行路基設計計算之前,應檢查:平面設計已經完成、設計向導已運行設置完畢、超高和加寬文件設置正確、縱斷面設計已經完成。超高和加寬文件應檢查兩文件中描述的超高和加寬變化總的樁號區(qū)間應包括縱斷地面線樁號范圍在內。如果縱斷面地面線文件的樁號超出了超高加寬文件的樁號范圍,則超出范圍的縱斷地面線樁號不能進行路基計算。下面就路基設計計算的步驟進行介紹:1)

57、 執(zhí)行緯地“設計”菜單下的“路基設計計算”命令,系統(tǒng)彈出如圖41所示對話框,在對話框的上部顯示當前項目設置的超高和加寬漸變方式,系統(tǒng)將按照此方式對縱斷面地面線文件(*.dmx)中的每一個樁號進行超高和加寬的計算。如果用戶需要改變超高和加寬方式,則需要重新運行設計向導,設置需要的超高和加寬漸變方式,重新進行超高和加寬設置的自動計算,得到所需的超高和加寬文件。圖412) 指定路基設計計算將生成的路基設計中間數(shù)據文件的保存路徑和名稱。如果是第一次計算生成路肩設計中間數(shù)據文件(或者是項目管理器中沒有添加此文件),則在路基設計中間數(shù)據文件的編輯框中顯示“NULL”字樣,點擊編輯框右側的“”按鈕,系統(tǒng)彈出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