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阻力實驗_第1頁
流體阻力實驗_第2頁
流體阻力實驗_第3頁
流體阻力實驗_第4頁
流體阻力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流體流動阻力的測定實驗報告班級:化工1302姓名:周雙月學號:2013011048完成日期:2015-11-12流體流體阻力的測定一、 實驗目的及任務 掌握測定流體流動阻力實驗的一般實驗方法。 測定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數及突然擴大管的局部阻力系數。 測定層流管的摩擦阻力。 驗證在湍流區(qū)內摩擦阻力系數為雷諾數Re和相對粗糙度的函數。 將所得的光滑管的-Re與Blasius方程相比較。二、 基本原理1. 直管摩擦阻力不可壓縮流體(如水),在圓形直管中做穩(wěn)定流動時,由于黏性和渦流的作用產生摩擦阻力;流體在流過突然擴大、彎頭等管件時,由于流體運動的速度和方向突然變化,產生局部阻力。影響流體流動阻力的因素較

2、多,在工程上通常采用量綱分析方法簡化實驗,得到在一定條件下具有普遍意義的結果,其方法如下。流體流動阻力與流體的性質,流體流經處的幾何尺寸,以及流動狀態(tài)有關,可表示為:p=f (d,l,u,p,)引入無量綱數:雷諾數 相對粗糙度 管子長徑比 從而得到: 令可得摩擦阻力系數與壓頭損失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可用實驗方法直接測定。(1)式中-直管阻力,; -被測管長,; -被測管內徑,; -平均流速,; -摩擦阻力系數。當流體在一管徑為d的圓形管中流動時,選取兩個截面,用U形壓差計測出這兩個截面間的靜壓強差,即為流體流過兩截面間的摩擦阻力。根據伯努利方程找出不同Re靜壓強差和摩擦阻力系數的關系式,即可求

3、出摩擦阻力系數。改變流速可測出不同Re下的摩擦阻力系數,這樣就可以得出某一相對粗糙度下管子的Re關系。在湍流區(qū)內摩擦阻力系數=f (Re,/d),對于光滑管,大量實驗證明,當Re在3103105的范圍內,與Re的關系遵循Blasius關系式,即(2)對于粗糙管,與Re的關系均已莫狄摩擦系數圖來表示。如下圖所示。圖 1,莫狄摩擦因數圖層流的摩擦阻力系數:(3)2、局部阻力(4)式中,為局部阻力;為局部阻力系數,它與流體流過的管件的幾何形狀及流體的Re有關,當Re大到一定值后,與Re無關,成為定值。三、 裝置和流程本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管道水平安裝,實驗用水循環(huán)使用。其中5管為層流管,管徑(61.

4、5)mm,兩測壓點之間的距離為1.50m;6、7安裝有球閥和截止閥兩種管件,管徑為(273)mm;8管為d=20.5mm不銹鋼管;9管為d=22.0mm鍍鋅鋼管,直管阻力的兩測壓口間的距離為1.5m;10管為突然擴大管,管子由d1=16.0mm擴大到d2=42.0mm。各測壓元件兩測壓口,均與壓差傳感器相連(但各口都有閥門,可以切換),系統(tǒng)流量由渦輪流量計3測量。圖 2 流體阻力實驗帶控制點工藝流程1水箱;2水泵;3渦輪流量計;4主管路切換閥;5層流管;6截止閥;7球閥;8不銹鋼閥;9鍍鋅鋼管;10突擴管;11流量調節(jié)閥(閘閥);12層流管流量閥(針閥);13變頻儀四、 實驗操作要點開泵:打開

5、各管路的切換閥門,關閉流量調節(jié)閥11按變頻儀13綠色按鈕啟動泵,固定轉速(頻率在50Hz),觀察泵出口壓力表讀書在0.2MPa左右時,即可開始實驗。排凈系統(tǒng)(各主管及測壓管線)氣體:設備主管和測壓管線中的氣體都要排凈,其方法是打開流量調節(jié)閥11數十秒鐘后在關閉。這是流量為零,待數十秒鐘觀察壓差傳感器指示示數是否為零(允許有13Pa的波動,可記錄和在計算時扣除),否則,要重新排氣。實驗測取數據:需測定哪個元件,則打開哪個管路的切換閥和測壓管線上的切換閥門,其余管路的切換閥和測壓管線上的切換閥都關閉。流量由小到大,測取810組數據,測定突然擴大管的局部阻力時測取3組數據。層流管的流量用量筒與秒表測

6、取。測完一個元件(如一根管)的數據后,應將流量調節(jié)閥11關閉,觀察壓差傳感器指示示數是否為零(允許13Pa波動,可記錄和在計算時扣除),否則,要重新排氣。層流實驗時,應關閉流量調節(jié)閥11,調變頻儀13頻率,應調至1215Hz情況下,用層流流量調節(jié)閥(針閥)12調節(jié)流量,用量筒與秒表測取數據。五、 數據處理1.原始數據表(1)不銹鋼管路原始數據光滑管l/md/m(p1-p2)/kPa1.50.02050.02序號水流量qv/(m3/h)壓降p/kPa水溫T/°C10.750.4319.820.950.642031.080.8220.141.281.0920.151.852.0820.2

7、62.503.6020.473.055.1220.683.657.1220.894.149.0021104.7511.521.1(2)鍍鋅鋼管路原始數據粗糙管l/md/m(p1-p2)/kPa1.50.0220.00序號水流量qv/(m3/h)壓降p/kPa水溫T/°C10.740.3821.920.880.5221.931.160.8221.941.441.1821.951.811.7821.962.402.9222.072.703.6322.083.255.1222.293.816.8422.2104.459.1622.3 (3)突然擴大管路原始數據突擴管d1d2(p1-p2)/

8、kPa0.0160.0420.01序號水流量qv/(m3/h)壓降p/kPa水溫T/°C11.270.3822.822.331.2922.833.342.622.8 (4)層流管路原始數據層流管l/md/m(p1-p2)/kPa1.50.0030.02序號體積V/ml時間/s壓降p/kPa水溫T/°C155.0600.7222.8267.0600.8422.8387.5601.0622.84131.5601.622.85170.0601.9622.96105.0302.4622.97121.5302.8822.92. 數據處理(見附表)已知l、d,測定pf、T等參數,可通過

9、查表和計算得到、Re、。根據公式: Re=du,=2dpflu2 (1)不銹鋼管數據處理以第一組數據為例;qv=0.75m3/h;d=0.0205m;l=1.50m;p=0.43kPa;(p1-p2)=0.02kPa;平均溫度T=22.41°C。,查表內插得22.41°C時,水的黏度Pa·s,取水的密度為。;理論(2)鍍鋅鋼管數據處理 以第一組數據為例;qv=0.74m3/h;d=0.022m;l=1.50m;p=0.38kPa;(p1-p2)=0.00kPa;平均溫度T=22.02°C。查表內插得22.02°C時,水的黏度Pa·s,

10、取水的密度為。(3)層流管路數據處理以第一組數據為例;V=55mL;t=60s;d=0.003m;l=1.50m;p=0.72kPa;(p1-p2)=0.02kPa;平均溫度T=22.80°C。查表內插得22.80°C時,水的黏度Pa·s,取水的密度為理論(4)突然擴大管數據處理以第一組數據為例;qv=1.27 m3/h;d1=0.016m;d2=0.042m ;l=1.50m;p=0.38kPa;(p1-p2)=0.01kPa;平均溫度T=22.80°C。查表內插得22.80°C時,水的黏度Pa·s,取水的密度為理論六、結果討論1、

11、由數據處理的圖表可知,光滑管和粗糙管的隨 Re 的增大而減小,且 Re 增大到一定數值時,降低的速度變小,流體流型進入完全湍流區(qū)后,與Re無關。2、由光滑管的 Re曲線可以看出實驗數據和符合Blasuis 方程。3、層流管的所得的實驗數據較好地符合公式=64/Re。4、層流管的 Re 小于 2000,光滑管和粗糙管的 Re 在104數量級。七、誤差分析1、實驗過程中水箱中的水的溫度不斷升高,但是處理數據時取用平均溫度溫度,導致黏度和密度都存在一定誤差。2、實驗水已經在蓄水池中存放多時,且并不純凈,不能保證其粘度、密度等參數與理想狀態(tài)相同。3、調解儀器狀態(tài)時儀器無法處于完全穩(wěn)定的狀態(tài),讀數不準確

12、。4、在讀取數據時,由于流動過程本身有一定的脈動性,壓差不能保持穩(wěn)定,有上下波動的情況,壓差計的數據不斷變化,讀取的數據是一個范圍內的平均值,不穩(wěn)定,影響結果。八、思考題 在測量前為什么要將設備中的空氣排盡?怎樣才能迅速的排盡?答:因為實驗的原理是根據伯努利方程設計的,而伯努利方程僅適用于連續(xù)均勻的流體,管路內有氣體未排凈則流體不是連續(xù)均勻的,不適用伯努利方程,進行實驗會使數據不準確,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要迅速排凈氣體,首先要開大流量,使管內液體充分流動,以趕出管路內的氣泡;若認為氣泡已趕凈,將流量閥關閉。 在不同設備(包括相對粗糙度相同而管徑不同)、不同溫度下測定 Re數據能否關聯在一條直

13、線上?答:不能,因為,跟住四個特征數,分別是長徑比l/d,雷諾數Re,相對粗糙度 ,還有歐拉數的平方。即使相對粗糙度相同的管,管徑和溫度不同都會影響雷諾數及摩擦系數。他們得到的-Re曲線圖都不同。例如,由于溫度的改變,會影響液體的粘度改變,還有液體密度的改變。因此,摩擦系數的公式中, =64/Re因此,溫度的改變會影響,摩擦系數和雷諾數的改變。因此,他們不是在同一條曲線上,但能反映在同一副圖中,作出比較。以水作為工作流體所測得的Re關系能否適用于其他種類的牛頓型流體?為什么?答:可以用于牛頓流體的類比,牛頓流體的本構關系一致。應該是類似平行的曲線,但雷諾數本身并不是十分準確,建議取中間段曲線,不要用兩邊端數據。雷諾數本身只與速度,粘度和管徑一次相關,不同流體的粘度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