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溫線判讀技巧_第1頁
等溫線判讀技巧_第2頁
等溫線判讀技巧_第3頁
等溫線判讀技巧_第4頁
等溫線判讀技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等溫線圖的判讀技巧一、等溫線圖中的數值特征等溫線就是指在地圖上把氣溫相等的各點連接起來的線。通常用等溫線來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等溫線圖中,等溫線的數值特征主要表現如下:同線等溫。即同一條等溫線上的各點氣溫相同。同圖等距。即同一幅等溫線圖上,相鄰兩條等溫線之間的數值差為零或相差一個等溫距。相鄰的兩條等溫線,溫差相同?!巴垢邽榈?,凸低為高”。 受海陸、地形、洋流等因素影響,局部區(qū)域等溫線會發(fā)生彎曲變化。等溫線凸向高值方向的連線區(qū)域比兩側氣溫低(如圖1L1沿線,點溫值小于和點);等溫線凸向低值方向的連線區(qū)域比兩側氣溫高(如圖1L2沿線,點溫值大于和點)?!靶∮谛〉摹被颉按笥诖蟮摹?。 “小于

2、小的”,即位于兩條等溫線之間的等溫線閉合區(qū)域,如果閉合等溫線的溫度值與兩側等溫線中的較低溫度值相等,則閉合區(qū)域內的溫度低于該閉合線的溫度值,如圖2中A點氣溫范圍為0TA2。“大于大的”,即如果閉合等溫線的溫度值與兩側等溫線中的較高溫度值相等,則閉合區(qū)域內的溫度比該閉合線的溫度值更高,如圖中B點氣溫范圍為4TB6。二、等溫線圖的應用判斷南北半球。等溫線數值向北遞減的為北半球,向南遞減的為南半球。判斷依據:受緯度(或太陽輻射)的影響,等溫線大體與緯線延伸方向一致,數值由赤道向兩極遞減。根據同緯度海陸間等溫線的彎曲狀況判斷月份及海陸位置??捎每谠E“點北陸北,點南陸南”來判斷?!包c北陸北”即陽光直射點

3、落在北半球時(7月份)時,全球陸地等溫線在海岸帶附近向北凸出(北半球凸向高緯、南半球凸向低緯),如甲圖所示;“點南陸南”即陽光直射點落在南半球時(1月份),全球陸地等溫線在海岸帶附近向南凸出(北半球凸向低緯,南半球凸向高緯),如乙圖所示。  判斷依據:海陸的熱力性質差異。同緯度上,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冬季陸地氣溫低于海洋。注意,7月份,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1月份,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判斷地形的高、低起伏。陸地上等溫線向低緯凸出的地方,說明該處地勢升高;等溫線向高緯凸出的地方,說明該處地勢降低。判斷依據:海拔越高,氣溫越低。a地勢較陡地帶,氣溫垂直差異大,等溫線密集

4、;平緩寬闊地帶,氣溫垂直差異小,等溫線稀疏。在山脈沿線兩側,等溫線表現為連續(xù)數條等溫線大體沿等高線平行延伸。b若等溫線穿過山脈或高地時,等溫線凸向氣溫高的地區(qū);等溫線穿過河谷或低地時,等溫線凸向氣溫低的地區(qū)(海拔高的地方)。如下圖所示。c 等溫線為閉合狀態(tài)時,數值里大外小的為盆地,里小外大的為山丘(山峰)。如下圖所示。d計算相對高度:H相=T差/06 ×100米判斷寒、暖流。洋流流向與等溫線的凸出方向一致。暖流流經地區(qū)的水溫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qū)高,故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寒流流經地區(qū)的水溫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qū)低,故等溫線向低緯凸出。判斷溫差的大小。等溫線稀疏的地區(qū),溫差??;等溫線密

5、集的地區(qū),溫差大。判斷等溫線的走向特點及影響因素 【小試牛刀】讀我國某地1月平均氣溫等溫線圖,完成13題。1甲、乙兩地的地形類型分別是(   )A 山地、盆地    B 盆地、山地    C 河谷、山地    D 山地、高原2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A1000m1667m     B1333m2000m &

6、#160; C1333m1667m     D1667m2000m3丙地的氣溫可能是(   )A2     B4     C小于2     D小于0下圖為位于同一個半球的某大尺度區(qū)域等溫線分布圖。讀圖完成47題。4若ab,陰影部分為陸地,則圖中所示為(   )A 北半球冬季等溫線分布   

7、       B 南半球夏季等溫線分布C 南半球7月等溫線分布          D 南半球1月等溫線分布5若ab,陰影部分為海洋,則此時(   )A 北印度洋洋流順時針流動        B 開普敦正值多雨季節(jié)C 巴西高原上一片蔥綠  &

8、#160;         D 塔里木河正值汛期6若此時為1月份,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陰影為海洋,非陰影為陸地       B 陰影為陸地,非陰影為海洋C 圖示區(qū)域位于北半球             D 圖示區(qū)域位于南

9、半球7下圖為某地區(qū)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陰影部分為陸地),影響圖中M、N兩處等溫線發(fā)生明顯彎曲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A海陸分布,緯度位置      B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C大氣環(huán)流,下墊面        D洋流,地形8(07寧夏高考試題)下圖為美國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時等溫線圖。O、P兩點的溫差最大可超過(    )A4      &

10、#160;B3    C2        D19(10年重慶卷)下圖為四位同學分別繪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面水溫圖(單位:)。四位同學繪制的圖中,正確的是(   )(08年全國)下圖示意日本本州島部分地區(qū)櫻花初放日期。完成1012題。(等溫線變式題)10導致該島濱海地區(qū)櫻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陽輻射    C土壤    D降水11導致N地櫻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12導致P地櫻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