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診療指南_第1頁
中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診療指南_第2頁
中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診療指南_第3頁
中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診療指南_第4頁
中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診療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診療指南(2018年版)· 中華醫(yī)學會血液學分會 · 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血液科醫(yī)師分會 中華血液學雜志, 2018,39(3) : 179-183. 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8.03.002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急性髓系白血?。ˋML),絕大多數(shù)患者具有特異性染色體易位t(15;17)(q22;q12),形成PML-RAR融合基因,其蛋白產物導致細胞分化阻滯和凋亡不足,是APL發(fā)生的主要分子機制1,2。APL易見于中青年人,平均發(fā)病年齡為44歲,APL占同期AML的10%15%,發(fā)

2、病率約0.23/10萬1。APL臨床表現(xiàn)兇險,起病及誘導治療過程中簡潔發(fā)生出血和栓塞而引起死亡。近三十年來,由于全反式維甲酸(ATRA)及砷劑的規(guī)化臨床應用,APL已成為基本不用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即可治愈的白血病3,4。一、初診患者入院評估 1病史和體檢2血液檢查:血常規(guī)、血型,外周血涂片,生化,DIC相關指標檢查,輸血前有關傳染性病原學檢查。3骨髓檢查:(1)細胞形態(tài)學和組織化學:以特別的顆粒增多的早幼粒細胞增生為主,且細胞形態(tài)較全都,胞質中有大小不均的顆粒,常見呈柴梱狀的Auer小體。FAB分型依據(jù)顆粒的大小將APL分為:M3a(粗顆粒型);M3b(細顆粒型);M3c(微顆粒型):較少見,

3、易與其他類型AML混淆。細胞化學:APL的典型特征表現(xiàn)為過氧化酶強陽性、非特異性酯酶強陽性且不被氟化鈉抑制、堿性磷酸酶和糖原染色(PAS)呈陰性或弱陽性。(2)免疫分型:免疫分型在APL診斷中起到幫助作用。其典型表現(xiàn):表達CD13、CD33、CD117和MPO,不表達或弱表達CD34、HLA-DR、CD11b、CD14、CD64、CD56。少數(shù)表達CD56患者提示預后較差。(3)細胞遺傳學:典型APL表現(xiàn)為t(15;17)(q22;q12)。變異型APL占2%,如t(11;17)(11q23;q12)、t(5;17)(5q35;q12)、t(11;17)(q13;q21)、der(17)、t(

4、17;17)(q24;q12)、t(4;17)(q12;q21)、t(X;17)(p11;q21)、t(2;17)(q32;q21)、t(3;17)(q26;q21)、t(7;17)(q11;q21)、t(1;17)(q42;q21)等。5%的APL患者核型正常。常規(guī)染色體檢測有時還可發(fā)覺除t(15;17)以外的附加染色體特別。(4)分子生物學:PML-RAR融合基因:98%以上的APL患者存在PML-RAR融合基因,另有低于2%的APL患者為其他類型融合基因(見以下變異型APL診斷標準),檢測PML-RAR融合基因是診斷APL的最特異、敏感的方法之一,也是APL治療方案選擇、療效評價、預后分

5、析和復發(fā)猜測最牢靠的指標。實時定量PCR(RQ-PCR)可在99%的典型APL患者中檢出PML-RAR融合基因,但仍有1%的APL患者可消滅假陰性?;蛲蛔儯翰糠諥PL患者可伴有FLT3-ITD突變。4其他檢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必要時),胸片,腹部B超或CT(必要時)。5如外周血血小板計數(shù)及纖維蛋白原定量明顯下降,存在嚴峻出血傾向時,則不建議行PICC插管。二、診斷和分層 (一)診斷 1FAB分型為AML-M3。2WHO 2016年分型為伴重現(xiàn)性遺傳學特別急性髓系白血病亞型下的APL伴PML-RAR陽性。3t(15;17)APL的診斷標準:PML-RAR融合基因陽性或染色體/FISH證明t

6、(15;17)(q22;q12)時可確診。4變異型APL的診斷標準:具有APL的臨床特征、細胞形態(tài)學表現(xiàn),細胞遺傳學或分子生物學檢測發(fā)覺t(11;17)(11q23;q12)/PLZF-RAR、t(5;17)(5q35;q12)/NPM-RAR、t(11;17)(q13;q21)/NuMA-RAR、der(17)/STAT5b-RAR、t(17;17)(q24;q12)/PRKAR1A-RAR、t(4;17)(q12;q21)/FIP1L1-RAR、t(X;17)(p11;q21)/BCOR-RAR、t(2;17)(q32;q21)/OBFC2A-RAR、t(3;17)(q26;q21)/TB

7、LR1-RAR、t(7;17)(q11;q21)/GTF2I-RAR、t(1;17)(q42;q21)/IRF2BP2-RAR、t(17;17)(17q21;q12)/STAT3-RAR5,6,7。(二)預后分層 1ATRA聯(lián)合化療作為一線治療模式下的預后分層8: (1)低危: WBC<10×109/L,PLT 40×109/L。(2)中危: WBC<10×109/L,PLT<40×109/L。(3)高危: WBC 10×109/L。2ATRA聯(lián)合砷劑作為一線治療模式下的預后分層9: (1)低危: WBC<10×

8、;109/L。(2)高危: WBC 10×109/L。三、治療 (一)低(中)危APL患者的治療1ATRA+砷劑治療方案【首選】10,11,12,13: 流程見圖1。點擊查看大圖圖1全反式維甲酸(ATRA)+砷劑治療方案流程圖1全反式維甲酸(ATRA)+砷劑治療方案流程(1) 誘導治療:ATRA 25 mg·m-2·d-1同時聯(lián)合三氧化二砷(簡稱亞砷酸)0.16 mg·kg-1·d-1或復方黃黛片60 mg·kg-1·d-1,直到完全緩解(CR),總計約1個月治療前WBC(410)×109/L,予以羥基脲1.0 g

9、,每日3次,口服,應用天數(shù)按白細胞計數(shù)而定;治療前WBC<4×109/L,待治療中WBC>4×109/L時加羥基脲1.0 g,每日3次,口服,應用天數(shù)按白細胞計數(shù)而定;治療中WBC>10×109/L時,酌情加用蒽環(huán)類藥物或阿糖胞苷(Ara-C)。(2)鞏固治療: ATRA 25 mg·m-2·d-1×2周,間歇2周,為1個療程,共7個療程。亞砷酸0.16 mg·kg-1·d-1或者復方黃黛片60 mg·kg-1·d-1×4周,間歇4周,為1個療程,共4個療程??傆嫾s7

10、個月。(3)維持治療(可用或不用): 流程見圖2。每3個月為1個周期。第1個月:ATRA 25 mg·m-2·d-1×2周,間歇2周;第2個月和第3個月亞砷酸0.16 mg·kg-1·d-1或復方黃黛片60 mg·kg-1·d-1×2周,間歇2周。完成3個周期,維持治療期共計約9個月。本文中亞砷酸均為靜脈滴注。復方黃黛片(主要含四硫化四砷的復方制劑)及ATRA均為口服。2ATRA+砷劑+其他化療治療方案【備選】14: 流程見圖3。點擊查看大圖圖3全反式維甲酸(ATRA)+砷劑+其他化療治療方案流程圖3全反式維甲酸(

11、ATRA)+砷劑+其他化療治療方案流程(1)誘導治療: ATRA 25 mg·m-2·d-1聯(lián)合亞砷酸0.16 mg·kg-1·d-1或復方黃黛片60 mg·kg-1·d-1,直到CR;蒽環(huán)類或者蒽醌類藥物把握白細胞增高。(2)鞏固治療(23個療程): 可選方案:HA方案:高三尖杉酯堿(HHT)2 mg·m-2·d-1,第17天;Ara-C 100 mg·m-2·d-1,第15天。MA方案:米托蒽醌(MIT)68 mg·m-2·d-1,第13天;Ara-C 100 mg

12、83;m-2·d-1,第15天。DA方案:柔紅霉素(DNR)40 mg·m-2·d-1,第13天;Ara-C 100 mg·m-2·d-1,第15天。IA方案:去甲氧柔紅霉素(IDA)8 mg·m-2·d-1,第13天;Ara-C 100 mg·m-2·d-1,第15天。若第3次鞏固化療后未達到分子學轉陰,可加用IDA(8 mg·m-2·d-1,第13天)和Ara-C (1.0 g/m2,每12 h 1次,第13天)。必需達到分子學轉陰后方可開頭維持治療。(3)維持治療: 每3個月為1

13、個周期,第1個月:ATRA 25 mg·m-2·d-1×14 d,間歇14 d;第2個月和第3個月:亞砷酸0.16 mg·m-2·d-1或復方黃黛片60 mg·m-2·d-1×14 d,間歇14 d。完成8個周期,維持治療期總計約2年。3ATRA+其他化療治療方案【砷劑不耐受或無砷劑藥品時】2: (1)誘導治療: ATRA 25 mg·m-2·d-1直到CR,DNR 45 mg·m-2·d-1靜脈注射或IDA 8 mg·m-2·d-1靜脈注射,第2、4、6

14、天。(2)鞏固治療(2個療程): ATRA 25 mg·m-2·d-1×14 d+ DNR(45 mg·m-2·d-1靜脈注射)或IDA(8 mg·m-2·d-1靜脈注射)×3 d,間歇28 d,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3)維持治療: 每3個月為1個周期:ATRA 25 mg·m-2·d-1,第114天;6-巰基嘌呤(6-MP)5090 mg·m-2·d-1,第1590天;甲氨蝶呤(MTX)515 mg/m2,每周1次,共11次。共8個周期,維持治療期總計約2年余。(二)高

15、危APL患者的治療 1ATRA+砷劑+化療誘導、化療鞏固、ATRA/砷劑交替維持治療10: (1)誘導治療: ATRA 25 mg·m-2·d-1聯(lián)合亞砷酸0.16 mg·kg-1·d-1或復方黃黛片60 mg·kg-1·d-1,直到CR;DNR 45 mg·m-2·d-1或IDA 8 mg·m-2·d-1第13天。(2)鞏固治療(3個療程): 可選用以下方案:HA方案:HHT 2 mg·m-2·d-1,第17天;Ara-C 100 mg·m-2·d-1,

16、第15天。MA方案:MIT 68 mg·m-2·d-1,第13天;Ara-C 100 mg·m-2·d-1,第15天。DA方案:DNR 45 mg·m-2·d-1,第13天;Ara-C 100 mg·m-2·d-1,第15天。IA方案:IDA 8 mg·m-2·d-1,第13天;Ara-C 100 mg·m-2·d-1,第15天。若第3次鞏固化療后未達到分子學轉陰,可加用IDA(8 mg·m-2·d-1,第13天)和Ara-C (1.0 g/m2,每12

17、h 1次,第13天)。必需達到分子學轉陰后方可開頭維持治療。(3)維持治療: 每3個月為1個周期,第1個月:ATRA 25 mg·m-2·d-1×14 d,間歇14 d;第2個月和第3個月:亞砷酸0.16 mg·kg-1·d-1或復方黃黛片60 mg·kg-1·d-1×14 d,間歇14 d。完成8個周期,維持治療期總計約2年。2ATRA+砷劑+化療誘導、ATRA+砷劑鞏固、ATRA/6-MP/MTX維持治療2,15: (1)誘導治療: ATRA 25 mg·m-2·d-1,第136天;亞砷酸0

18、.16 mg·kg-1·d-1,第936天;IDA 612 mg·m-2·d-1,靜脈注射,第2、4、6、8天。(2)鞏固治療(2個療程): ATRA 25 mg·m-2·d-1,第128天+亞砷酸0.16 mg·kg-1·d-1,第128天;ATRA 25 mg·m-2·d-1,第17、1521、2935天+亞砷酸0.16 mg·kg-1·d-1,第15、812、1519、2226、2933天。(3)維持治療(2年): 每3個月為1個周期:ATRA 25 mg·m

19、-2·d-1,第114天;6-MP 5090 mg·m-2·d-1,第1590天;MTX 515 mg/m2,每周1次,共11次。共8個周期,維持治療期總計約2年余。(三)首次復發(fā)APL患者的治療 一般接受亞砷酸±ATRA±蒽環(huán)類化療進行再次誘導治療。誘導緩解后必需進行鞘注射,預防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白血?。–NSL)。達再次緩解(細胞形態(tài)學)者進行PML-RAR融合基因檢測,融合基因陰性者行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或亞砷酸鞏固治療(不適合移植者)6個療程,融合基因陽性者進入臨床爭辯或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再誘導未緩解者可加入臨床爭辯或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

20、植1,2。四、療效評價和監(jiān)測 1誘導階段評估: ATRA的誘導分化作用可以持續(xù)較長時間,在誘導治療后較早行骨髓評價可能不能反映實際狀況。因此,骨髓形態(tài)學評價一般在第46周、血細胞計數(shù)恢復后進行,此時,細胞遺傳學一般正常,而PML-RAR或發(fā)病時相應特別基因轉錄本在多數(shù)患者仍為陽性。CR標準同其他AML16,17。2微小殘留病(MRD)監(jiān)測: 建議接受定量PCR監(jiān)測骨髓PML-RAR轉錄本水平18,治療期間建議23個月進行1次分子學反應評估,持續(xù)監(jiān)測2年。上述融合基因持續(xù)陰性者連續(xù)維持治療,融合基因陽性者4周復查。復查陰性者連續(xù)維持治療,的確陽性者按復發(fā)處理。流式細胞術因對于APL的MRD敏感性顯著小于定量PCR,因此不建議單純接受流式細胞術對APL進行MRD監(jiān)測。五、支持及其他治療 1臨床凝血功能障礙和出血癥狀嚴峻者:首選為原發(fā)病的治療。支持治療如下:輸注單采血小板以維持PLT(3050)×109/L;輸注冷沉淀、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復合物和冰凍血漿維持纖維蛋白原>1500 mg/L及PT和APTT值接近正常。每日監(jiān)測DIC相關指標直至凝血功能正常。如有纖溶特別,應快速賜予ATRA。如有器官大出血,可應用重組人凝血因子a。2高白細胞APL患者的治療:不推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