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_第1頁
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_第2頁
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    摘要慢性肺原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由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肺部疾病(肺結核、支氣管擴張、肺纖維化、矽肺等)及胸廓病變如胸廓畸形等引起的一類心臟病。其病理機理主要是上述疾病引起肺循環(huán)阻力增高,導致肺動脈高壓癥,引起右心室擴大、肥厚,最后發(fā)展成為有心衰竭和呼吸衰竭。護理肺心病病人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它是關系到病人醫(yī)療質量、預后的關鍵之一。下面談談有關肺心病的護理。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1)06-0170-021 觀察病情變化1.1生命體征:對生命體征的觀察關系

2、到肺心瘸病人搶救成功與否。1.2體溫:肺心病多伴有肺部感染,常有體溫升高,甚至是持續(xù)高熱,如病人出現(xiàn)體溫不升、多汗、四肢末梢冰冷時要注意休克的存在,這時應及時、密切觀察血壓,使病人得以及時救治。1.3脈率:由于病人因體溫升高,呼吸快,脈率多增快,如并發(fā)心力衰竭,其脈搏可出現(xiàn)細速,尤其是休克時,脈搏可能捫不到。1.4呼吸:注意呼吸頻率、節(jié)律和深淺,有無紫紺出現(xiàn),觀察分泌物的量、顏色及粘稠度。1.5血壓:血壓升高見于缺氧、酸中毒、高血壓病等,防原有高血壓病者,一般血壓僅為輕度升高,當出現(xiàn)血壓降低、脈壓變小時,應注意早期感染性休克、心力衰竭的發(fā)生。2 意識;2.1當病人出現(xiàn)表情淡漠、意識恍惚、反應遲

3、鈍、性格改變或頭痛、煩躁不安、嗜睡、昏迷、面部肌束微顫和抽搐等,提示肺性腦病的可能: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在氧氣吸入過程中也應觀察神志的變化,以防高流量給氧抑制呼吸中樞,加重二氧化碳潴留而誘發(fā)肺性腦病。2.2注意每天尿量:少尿、低滲尿及夜尿增多或減少提示有腎功能不全;下肢水腫同時有紫紺出現(xiàn),提示心肺功能不好。2.3加強夜間巡視:病人因夜間通氣功能減弱,二氧化碳易滯留,在深夜易出現(xiàn)病情加重,因此,值班護士應加強夜間巡視,仔細觀察。3 護理3.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尊重病人,態(tài)度要親切和藹,觀察病情要細致,技術操作要嫻熟,以取得病人的信任。鼓勵他們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病人愉快、輕松地配合治療

4、,早日恢復健康。3.2物品的準備:急救藥物應放置于固定地方,按要求在病房內置吸痰器、氧氣;有條件的情況下,每個病人使用一臺霧化器或濕化機;使用一次性吸氧鼻頭及吸氧管;危重病人床邊備好氣管切開包、人工呼吸機;搶救車上備血壓汁、呼吸興奮劑、升壓藥、化痰藥等。3.3飲食護理及體質鍛煉:病人要戒煙灑,注意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且營養(yǎng)豐富而易消化清淡飲食,有水腫時應注意低鈉飲食。鼓勵病人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平時應注意避免過度疲勞。3.4保持呼吸道通暢及給氧:保持呼吸道通暢是治療肺心病的關鍵,應鼓勵病人自己咳痰,并經(jīng)常變換體位,同時給予叩背,有助于病人痰液的咳出。對于痰液粘稠者,應予以定期或不定期霧化

5、吸入以稀釋痰液;給氧是肺心病治療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正確的吸氧方法是氧療的關鍵,對輕、中度及恢復期病人,可采取間斷低流量吸氧,重度病人及呼吸衰竭者,則應采取持續(xù)低流量吸氧。因肺心病痛人大都有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滯留,呼吸中樞對二氧化碳刺激敏感度降低或消失,只有在缺氧時才刺激呼吸中樞,當吸入高流量氧氣后,隨著缺氧的改善,消除了缺氧對呼吸中樞的刺激,反使呼吸減退,血中二氧化碳滯留更多,從而麻痹呼吸中樞,導致昏迷,故應低流量吸氧。對于有呼吸中樞麻痹的病人,要采用人工呼吸機正壓吸氧。吸氧時濕化瓶內要有足夠的液體量(濕化瓶內可用蒸餾水),濕化瓶應每日更換并進行消毒。必要時可用40酒精,以減低痰液泡殊表面的張

6、力,使泡沫破裂消散,從而使氣道通暢,改善肺部氣體交換。鼻導管要求12h更換一次,保持鼻腔清潔。3.5注意靜脈輸注速度及配藥時間:靜脈輔注速度不宜太快,應注意控制每分鐘滴遵不超過30gtt,藥物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有升壓藥時,更應注意定期測量血壓及是否有藥物漏出。3.6保持童溫20、濕度60,并注意通風、安靜、環(huán)境整潔,舒適的體位,保持皮膚干燥,四肢給予被動運動,防止褥瘡發(fā)生。3.7注意口腔衛(wèi)生:肺心病病人往往反復發(fā)作呼吸道感染,凡長期或大量應用抗生素時,應特別重視門腔護理,注意有無毒菌感染。3.8注意記錄24h出入量,全身水腫者應用利尿劑,井準確記錄尿量,特別注意電解質紊亂的發(fā)生,定期查血電解質??傊?,護理肺心病病人時,護理人員不僅要有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還要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時到配合醫(yī)生才能使護理工作做得更好,使病人早日康復。參考文獻1 張文紅,劉清玉.對慢性肺原性心臟病人的中辯證施護J.現(xiàn)代康復,1999,3,01.2 劉政學.慢性肺原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治療體會J.現(xiàn)代保健-醫(yī)學創(chuàng)新研究,2008,5,27.    你可能感興趣的畢業(yè)論文    ·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研究及臨床意義· 對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的臨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