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生從眾消費行為消費行為學課程論文_第1頁
淺談大學生從眾消費行為消費行為學課程論文_第2頁
淺談大學生從眾消費行為消費行為學課程論文_第3頁
淺談大學生從眾消費行為消費行為學課程論文_第4頁
淺談大學生從眾消費行為消費行為學課程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消費行為學課程論文題目:淺談大學生從眾消費行為 院 (系): 工商管理學院 專 業(yè): 市場營銷 學 號: 110103240XXX 姓 名: TJM 完成日期: 2012年6月8日 淺談大學生從眾消費行為摘要:大學生從眾消費行為是大學生群體消費領域常見的現(xiàn)象,當代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行為習慣對其未來人生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了解他們的消費行為可以使我們更好地關注這個群體,如何引導大學生從眾消費行為,使其能夠盡快養(yǎng)成健康的消費行為和習慣,愉快的生活和學習,度過自己有意義的大學生涯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關鍵詞:大學生;從眾消費;消費行為;Brief Introduction on

2、Crowd-following Consumer Behavior as of College Students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following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s consumption field common phenomen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s a special consumer groups, their spending behavior habits on the future life has the impo

3、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understand their consumption behavior can make us better focus on this group, and how to guide to make it as soon as possible to develop a healthy consumer behavior and habits, and pleasant liv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meaningful college career is a significant work.Key

4、word:College students; Crowd-following Consumer; consumption behavior;引言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大學校園里攀比之風、請客之風盛行。各種消費,大到手機、 電腦, 小到穿衣打扮, 都能找到從眾消費的痕跡。講名牌、講排場、比闊綽已形成風氣。大學生成群出入超市、餐廳、數(shù)碼城、酒吧、商場。他們排斥大趨,希望形成鮮明個體,展示自我來實現(xiàn)自身價值。但無奈各種媒體強大的渲染力量,報紙、新聞、電影、廣告等提供了一系列的消費形象和象征,將大學生引入一個共有的物質豐富的世界。大學生有強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特別重視群體評價,對群體輿論敏感

5、,這種心理需要導致個體面臨較強的從眾壓力,從而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一、從眾的含義從眾是個人在社會群體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轉變原有的態(tài)度,采取與大多數(shù)人一致的行為。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從眾行為是由于在群體一致性的壓力下,個體尋求一種試圖解除自身與群體之間沖突,增強安全感的手段1。所謂“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從眾最好的例證,它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當然表現(xiàn)在大學生身上也不例外。從眾表現(xiàn)為多種形式,最主要的是順從和接納。有時候我們?yōu)榱吮苊鈶土P或 者得到獎勵而順從一種期望或要求,這種從眾行為叫做順從,例如,大學生去上課可以獲得平時分的規(guī)定;還有一種是自身真誠的、內在的從

6、眾行為叫做接納, 如我們因為刷牙有益健康所以每天堅持刷牙, 當然這也是營銷者希望自己產品所達到的目標。二、從眾消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消費總是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各種消費行為。從眾消費就是其中一種。從眾消費行為是指在群體壓力面前,消費者在消費行為中,自覺不自覺地以群體中其他消費者的行為作為參照,作出與多數(shù)消費者一致的消費行為或反應傾向。從眾消費行為在大學生群體消費領域是常見的現(xiàn)象。 三、從眾消費行為成因3.1主觀因素1、自主消費經驗缺乏;很多人不能根據(jù)自身經濟條件、生活以及發(fā)展需要確定消費計劃,在消費時常常缺乏主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盲目沖動。而這一點在大學生消費群體中表現(xiàn)更

7、為突出,因為大學生絕大多數(shù)的經濟支出要依附于父母,所以在經濟上沒有獨立性,這也決定了他們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消費。2、消費自控能力不強;一般出現(xiàn)從眾消費行為的消費者,其自控能力都會比較差,往往在消費的時候容易受到周圍人或環(huán)境的影響。例如,原本是計劃陪朋友出去買衣服的,但是在商場時看見新上架的新款服飾,看上去還不錯,這時候可能營業(yè)員在旁邊再說一些好話,那么你的購買欲望就會被完全的激發(fā)出來。3、攀比消費心理滋生;這點和消費者的個性心理有很大關系,那些虛榮心、嫉妒心、攀比心重的人,往往很重視別人對其的評價,他們希望自己被別人肯定,希望自己能被別人認可,便會盲目的效仿他人,從而忘記從自身條件出發(fā)。

8、3.2客觀因素1、消費群體的一致性;在某件事情的看法上,在你所在的一個群體中,大家都持相同的意見,這時候你可能會因為持相反意見而被孤立,那么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出現(xiàn)從眾行為。2、群體規(guī)模的影響;群體規(guī)模越大,持相同意見的人數(shù)就越多,你所承受的從眾壓力就越大,出現(xiàn)從眾行為的機率就越大。四、從眾消費行為的危害從眾消費行為是被動的接受過程,在群體壓力面前,從眾者往往有無奈、被動等消極心理體驗,從眾消費行為對大學生而言是弊大于利。1、加重自身的經濟負擔;很多時候消費者常會因為從眾而去消費一些超出自己經濟能力的物品,也許有些人是被動的,是在群體壓力下而導致的從眾行為,但這也不可避免的會加重自己的經濟負擔。

9、2、增加自己的壓力;有些人可能迫于群體壓力而從眾,可是超出能力之外的消費支出將有可能給消費者帶來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壓力。3、誠信行為缺失;這一點在大學生消費群體中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從眾消費帶來過度消費或透支消費,使得一些學生不得不編造謊言向家長伸手,向周圍同學和好朋友借錢。然而把錢借來后,又很難按時償還,這不僅影響同學之間關系,還使自己的誠信受損。有些同學甚至采取欺騙、偷竊、詐騙等違紀違法手段。五、如何克服從眾消費心理1、增加自己的知識經驗;消費者要盡可能多的去了解自己所要購買產品的相關知識,掌握足夠的多的購買信息,這樣能夠增強自己的自信心,不太容易發(fā)生從眾消費行為。2、加強消費理念教育和引導,樹

10、立正確的消費觀;要明確科學消費內涵和意義,培養(yǎng)理性消費意識和習慣,樹立科學消費觀,營造文明消費環(huán)境和輿論,要培養(yǎng)健康的消費觀念,學會如何把錢用在刀刃上。3、消除從眾消費癥結和誤區(qū)。尤其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要從自身的學習或生活實際需要出發(fā),倡導適度和文明消費,摒棄攀比消費和虛榮心導致的消費,大學生自身要注重加強自身修養(yǎng),把主要精力用于自身的學習和發(fā)展上,自覺抵制高檔和超前消費,避免盲目地從眾消費。六、結束語在日常生活中從眾處處可見,我們要有選擇的從眾,避免盲目從眾,尤其是 在消費這一方面更要重視,平時注重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從眾觀念。從眾觀不是獨立存在的,它也不是從單一方面就能發(fā)展的,它與人生觀,價值

11、觀,對事物的認知,道德觀及法律觀等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想要確立一個正確的良好的從眾觀念是一個很漫長的事情,沒有速成的方法,心急也沒有用,因為它來源于生活的一點一滴也作用于生活的一點一滴,對于身處大學的大學生而言想要確立一個良好的從眾觀念需要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心去觀察生活體味生活,并不斷掌握各方面的知識來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不要害怕犯錯誤,要及時改正,且勇敢說不。把握住自己,不要迷失自己,在從眾或不從眾都要想一想自己的感受,因為是自己在做出選擇也由自己來承擔或享受這個選擇所帶來的一切。自愿從眾,拒絕不良商販,對于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發(fā)展、培養(yǎng)高尚的消費氛圍,建立健康和諧的消費環(huán)境具有積極

12、意義。因為你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風格。 參考文獻1白戰(zhàn)風.消費心理分析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2陳文華.消費心理與營銷對策M.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7.3朱曉梅.大眾文化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77-76.4英邁克.翡翠斯通.消費文化與后現(xiàn)代主義M.劉精明,譯. 譯林出版社,2000.5吳建安.市場營銷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高飛.張聰穎.汪岳.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J.中國臨床康復,2005,9(20).7李永華.大學生生活奢侈嗎?J.青年研究,2000.6.8倪盟.關于當代大學生消費觀的思考J.農村農業(yè)弄面,2010(4).9尹世杰.我國當前夸大消費需求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J.寧夏黨校學報,2009.10肖顯靜.消費主義文化的符號學解讀J.人文雜志,2004(1).11楊魁.消費主義文化的符號特征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