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教學之二:烷烴_第1頁
有機化學教學之二:烷烴_第2頁
有機化學教學之二:烷烴_第3頁
有機化學教學之二:烷烴_第4頁
有機化學教學之二:烷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中學化學資料網(wǎng)              第二章 烷 烴   教學目的和要求: 1、掌握烷烴的同系列和異構(gòu)現(xiàn)象及命名規(guī)則。 2、掌握乙烷和丁烷的構(gòu)象。 3、了解烷烴的物理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掌握自由基反應的基本歷程。 教學重點、難點: 烷烴的構(gòu)象、自由基反應。   §2.1烷烴的同系列和同分異構(gòu) 1、烷烴的同系列 烷烴的通式:CnH2n+2    同系列:凡具有同一通式,化學性質(zhì)相似,物理性質(zhì)隨著碳原子數(shù)的增加而有規(guī)律的變化,分子

2、式間相差N個CH2的一系列化合物。    同系物:同系列中各化合物的互稱。    系差:CH2 2、烷烴的異構(gòu) 構(gòu)造:分子中原子互相連接的方式和次序。 同分異構(gòu)體:分子式相同而構(gòu)造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稱。 烷烴同分異構(gòu)體的構(gòu)造式的書寫原則(以C6H14為例):   先寫出最長的碳鏈。     CCCCCC   再寫出少一個碳原子的直鏈,把剩下的一個碳原子當作支鏈加在主鏈上并依次變動支鏈的位置。      然后寫出少兩個碳原子的直鏈,把剩下的兩個碳原子當作一個或兩個取代基加到主鏈上

3、,并依次變動支鏈的位置。 以此類推 伯、仲、叔、季碳原子 伯、仲、叔氫 §2.2 烷烴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ordinary nomenclature)    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字分別表示十個以下碳原子的數(shù)目,十個以上的碳原子就用漢字數(shù)字(十一、十二、十三)表示,用正、異、新等前綴區(qū)別同分異構(gòu)體。 eg:            正戊烷 異戊烷 新戊烷 2、系統(tǒng)命名法(system nomenclacture)    國際純化學與

4、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and applied chemistry)于1979年公布的命名原則,簡稱IUPAC命名原則。  (1) 對于直鏈烷烴和普通命名法基本相同,僅不寫正字。    Eg: CH3CH2CH2CH2CH2CH3 己烷  (2) 對于支鏈烷烴,其命名步驟是:  選主鏈 在分子中選擇一條最長的碳鏈作主鏈,根據(jù)主鏈的碳原子數(shù)叫某烷,將主鏈以外的其他烷基看作是主鏈上的取代基(或叫支鏈)。    烷基是由烷烴分子除去一個氫原子后剩下的部分,通常用R-表示。例如:CH3-

5、 叫甲基,    (CH3)2CH- 叫異丙基等等。  編號 由距離支鏈最近的一端開始編號。書寫名稱時,將取代基的位置和名稱放在母體名稱前面,二者之間加一短劃線“”。如果含有幾個相同的取代基,則將它們合并起來,取代基數(shù)目用漢字表示,寫在取代基前面,其位次必須逐個標明,數(shù)字之間要用逗號隔開。        3,10二甲基7乙基十三烷 選主鏈,如果有等長的碳鏈均可作主鏈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A、選擇含取代基(支鏈)最多的碳鏈為主鏈。 eg:      

6、0;      2,3,5-三甲基-4-丙基庚烷 B、若支鏈個數(shù)相同,則以支鏈位號加和最小的碳鏈為主鏈。 eg:              2,5二甲基4(2甲丙基)庚烷 C、以支化支鏈較少的碳鏈為主鏈。                    3-甲基-4-(

7、1-異丙丙基)壬烷 D、若支鏈數(shù)和位號皆相同,則將支鏈碳原子個數(shù)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最先出現(xiàn)較多碳原子的為主鏈。        上:1 1 1 2 8 8 下:1 1 1 1 8 9 3,5,9三甲基11乙基7,7二(2,4二甲己基)十三烷 有關(guān)命名方法可參閱有機化學命名原則(1980年版) §2.3 烷烴的結(jié)構(gòu) 1、碳原子的四面體構(gòu)型和SP3雜化    甲烷分子中CH的鍵長為110pm,HCH的角度為109o28',四個氫原子正好位于以碳原子為中心的正四面體的四個頂點上。  

8、0; 其它烷烴分子中,CH和CC的鍵長分別為110和154pm,或與此相近,CCC的鍵角在111113之間,接近四面體所要求的角度。因此,可以認為烷烴分子中碳原子以SP3雜化軌道相互重疊,生成CC鍵,碳原子以SP3雜化軌道與氫原子的1S軌道重疊,生成CH鍵。 2、烷烴的構(gòu)象   構(gòu)象(conformation):由于圍繞單鍵旋轉(zhuǎn)而產(chǎn)生的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團在空間的不同排列形式。   烷烴的極限構(gòu)象有兩種:   交叉式(反疊式) antiperiplanar, ap   重疊式(順疊式) synperiplanar, sp (1)乙烷的構(gòu)象  乙烷

9、分子的兩種極限構(gòu)象是交叉式和重疊式。通常用以下三種形式表示。 a.交叉構(gòu)象               楔形式    透視式 紐曼式 b.重疊構(gòu)象            扭轉(zhuǎn)張力:鍵扭轉(zhuǎn)從最穩(wěn)定的交叉式構(gòu)象變成重疊式構(gòu)象所需克服的力。 扭轉(zhuǎn)能:使構(gòu)象之間轉(zhuǎn)化所需的能量。    由于不同的構(gòu)象內(nèi)能不同,要想彼此互變,必須越過一定的能壘才能完成。因此,所謂單鍵的

10、自由旋轉(zhuǎn)并不是完全自由的。 (2)正丁烷的構(gòu)象 選C2-C3鍵為軸,以紐曼式表示: 部分重疊 鄰位交叉 全重疊 全交叉 四種典型構(gòu)象的能量高低順序是: 全交叉鄰位交叉部分重疊全重疊 §2.4 烷烴的性質(zhì) 1、物理性質(zhì)(physical properties) (1)物質(zhì)的狀態(tài) 室溫下,C1-C4為氣體,C5-C16為液體,C17以上是固體。 (2)熔點和沸點    烷烴的熔點和沸點都很低,并且熔點和沸點隨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值得注意的是:(1)對同數(shù)碳原子的烷烴來說,結(jié)構(gòu)對稱的分子熔點高。因為結(jié)構(gòu)對稱的分子在固體晶格中可緊密排列,分子間的色散力作用較大,因而使之

11、熔融就必須提供較多的能量。(2)含偶數(shù)碳原子的正烷烴比奇數(shù)碳原子的熔點高。這主要取決于晶體中碳鏈的空間排布情況。X光證明,固體正烷烴的碳鏈在晶體中伸長為鋸齒形,奇數(shù)碳原子的鏈中兩端的甲基處在同一邊,而偶數(shù)碳原子的鏈中,兩端的甲基處在相反的位置,從而使這種碳鏈比奇數(shù)碳鏈的烷烴可以彼此更為靠近,于是它們之間的色散力就大些。    烷烴的沸點上升比較有規(guī)則,每增加一個CH2基,上升20-30,越到高級系列上升越慢。在相同碳原子數(shù)的烷烴中,直鏈的沸點比帶支鏈的高,這是由于在液態(tài)下,直鏈的烴分子易于相互接近,而有側(cè)鏈的烴分子空間阻礙較大,不易靠近。 (3)比重、溶解度、折光率 (略)

12、 2、化學性質(zhì)(chemical properties)    烷烴的化學性質(zhì)很不活潑。在常溫常壓下,烷烴與強酸、強堿、強氧化劑、強還原劑等都不易起反應,在有機反應中常用來作溶劑,但烷烴的這種穩(wěn)定性也是相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如在適當?shù)臏囟然驂毫按呋瘎┐嬖诘臈l件下,烷烴也可以和一些試劑起反應,烷烴的主要反應有: (1)烷烴的燃燒-氧化    有機化學中的氧化是指在分子中加入氧或從分子中去掉氫的反應。    烷烴的燃燒就是它和空氣中的氧所發(fā)生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生成CO2和水,同時放出大量的熱。燃燒反應的通式為:   

13、;  2CnH2n+2 +(3n+1)O2 2nCO2 +2(n+1)H2O +Q    瓦斯爆炸原理。 (2)裂解反應    把烷烴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加熱到400度以上,使CC鍵和CH鍵斷裂,生成較小的分子的過程。 Eg:CH3CH2CH3 CH3· + ·CH2CH3CH4 + CH2CH2   這類反應在石油工業(yè)中應用很廣,石油裂解可得到大量有用的燃料以及重要的化工原料。實際上,在石油工業(yè)中,是實用各種催化劑(鉑、硅酸鋁、三氧化二鋁)來促使裂解反應在較低的溫度和壓力下進行。這種過程叫“催化重整”(c

14、atalytic reforming)。鉑是使用較多的催化劑,因此又叫鉑重整。 (3)鹵代反應    烷烴在紫外光、熱或催化劑的作用下,氫原子被鹵素所取代的反應。            CH4 +X2 CH3X (X= F、Cl、Br、I)   此反應不能停留在一氯代階段,隨著CH3X濃度的加大,它可以繼續(xù)氯代下去。如             &#

15、160; CH3Cl+Cl2 CH2Cl2 +HCl               CH2Cl2+Cl2CHCl3 +HCl               CHCl3+Cl2 CCl4 +HCl    CH4和Cl2反應的實際產(chǎn)物是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混合物,混合物的組成取決于原料的配比和反應條件,如果

16、反應中使用大大過量的甲烷,則反應可以控制在一氯取代階段,如果反應溫度在400時,使原料比為CH4Cl=0.2631,則反應產(chǎn)物主要是CCl4。 丙烷鹵代,一鹵代產(chǎn)物可有兩種: CH3CH2CH3 Cl2 CH3CH2CH2Cl CH3CHClCH3 異戊烷鹵代,一鹵代產(chǎn)物可有四種: 實驗結(jié)果表明:各級氫與碳分離時所需能量: 三級氫(叔氫)<二級氫(仲氫)<一級氫(伯氫)<CH3-H 實驗測定,氯代,三種氫的活性為: 叔氫:仲氫:伯氫 = 5:4:1 溴代,三種氫的活性為: 叔氫:仲氫:伯氫 = 1600:82:1 這也就是說游離基形成的容易程度是: 302010·C

17、H3 越易形成的游離基越穩(wěn)定,所以游離基的穩(wěn)定性順序為: 302010·CH3 游離基的結(jié)構(gòu): sp2雜化,平面構(gòu)型。 也可以從電子效應來解釋游離基的穩(wěn)定性。    對于一化學反應,我們不僅要知道它發(fā)生了什么反應,而且要知道它是怎樣發(fā)生的。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反應的歷程(反應機理),反應歷程就是反應所經(jīng)歷的過程,是建立在實驗事實基礎上的假設。    CH4氯化是游離基反應,首先,氯分子吸收一個光子均裂成兩個高能氯原子,這叫做鏈引發(fā)步驟:        Cl:Cl Cl·+ Cl&

18、#183;    Cl·游離基非?;顫姡袕娏业墨@得一個電子而成為完整的八偶體傾向,于是有下列碰撞:          CH4 + Cl··CH3 + HCl    同樣,·CH3也非?;顫?,        ·CH3 + Cl:Cl CH3Cl + Cl·    Cl·再繼續(xù)重復以上反應。這一步稱為鏈增長反應。  &

19、#160; 這一反應無限的傳遞下去,直至反應物已完全消耗或游離基相互結(jié)合而失去活性,使鏈增長不能繼續(xù),我們稱之為鏈終止反應。           Cl·+ Cl· Cl:Cl           ·CH3 + ·CH3 CH3CH3           ·CH3 + Cl

20、3; CH3Cl    所有的游離基反應通常都在氣相或非極性溶劑中進行。游離基反應都有共同的特征,它們在反應過程中都經(jīng)歷以上三個階段: I. 鏈的引發(fā)階段(chaininitiation) II.鏈的增長階段 (chain propagation) III.鏈的終止階段 (chain termination) 例:寫出乙烷溴代生成溴乙烷的反應歷程。  鏈引發(fā):        Br:Br Br· + Br·  鏈增長:        B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