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重點中學13-14高二3月月考-語文_第1頁
山東省臨沂市重點中學13-14高二3月月考-語文_第2頁
山東省臨沂市重點中學13-14高二3月月考-語文_第3頁
山東省臨沂市重點中學13-14高二3月月考-語文_第4頁
山東省臨沂市重點中學13-14高二3月月考-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山東省臨沂市某重點中學20132014學年度下學期3月月考高二語文試題本試卷分第卷和第卷兩部分,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第I卷(共45分)一、基礎知識(每小題3分,共l8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召喚(zhào) 發(fā)酵(jiào) 捋虎須(lu) 悄然無聲(qio)B紕漏(p) 證券(quàn) 撂挑子(liào) 間不容發(fā)(jiàn)C遒勁(qiú ) 星宿(xiù) 露馬腳(lù) 不落窠臼(k)D畏葸(s) 戲謔(xuè) 嚼舌頭(jiáo) 櫛風沐雨(zh&

2、#236;)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A霧霾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tǒng)表述,尤其是PM2.5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原兇。B一些從天際流進詩里和畫里的河流,突然喪失了襯托落霞孤鶩的閑情逸致,突然關閉了博覽千帆萬木的寬闊胸懷。C呼喚莫若實干,心動不如行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當其時,需要我們乘勢而上,憤發(fā)有為。D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這句話是我的坐右銘,它一直激勵著我在前進的道路上永不止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1)從某種意義上講,控制了財權,管好了政府的“錢包”,諸如約束三公消費、 行政開支、遏制奢侈浪費之類的難題,將隨之迎刃而解

3、。(2)在青島市中心血站,小記者們參觀了血液的采集、檢測、保存整個過程,像好奇寶寶一樣不時提出各種問題,詳細 了采訪的每個細節(jié)。(3)非法侵入是國際民航保安的常用語之一,未經 進入停機坪、候機室等限制區(qū)域,都是非法侵入,各國均將非法侵入行為定為違法犯罪。A.節(jié)減記錄授權B.節(jié)減記載受權C.節(jié)儉記載受權D.節(jié)儉記錄授權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A沒有人不渴望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它不可琢磨,卻又似乎無處不在。不同的人對幸福有著不同的理解。B鐵路部門關于解決一票難求的“表態(tài)”已多次食言,一票難求的問題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得到解決,人們拭目以待。C實行“問責制”以后,各政府部門分工更加細

4、致明確。只要大家各行其是,各盡其責,就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D由于樓盤前臨碧水背依青山,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發(fā)售第一天便十室九空,銷售場面十分火爆。5.下列各句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你看,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挑著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舉著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迸發(fā)出旺盛的活力。B巴赫的音樂,面對的是每個聽者的心靈。它總是如微風細雨,輕柔曼妙;總是如涓涓細流,清清地、淺淺地流淌安詳,恬靜,圣潔。C. 古時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極為低下,以致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紀擊壤歌),因此,古人通常一日兩餐是可信的。D.濟寧歷史文化叢書主要包括魯國歷史與文化孔府孔廟文物珍藏(

5、上、下)等,共七卷九冊,資料豐厚,內容翔實。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 ( )A. 由于彩繪陶俑埋藏環(huán)境土壤的濕度較高,出土后所處環(huán)境濕度較低,再加上光、有害氣體等的影響,導致彩繪產生干裂、起翹、褪色等問題。B. 抗生素雖然對治療嚴重的傳染病和危及生命的細菌感染類疾病非常重要和必要,然而過度使用會使細菌產生抗藥性,給公眾健康造成嚴重威脅。C. 面對群發(fā)短信,人們排斥的不是問候,而是怕這來得太“快”的問候打了折,更怕復制的祝福語和同質化的問候關心降低了“心靈的溫度”。D. 據電信業(yè)內人士報料,“高額吸費電話”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是因為電信運營商參與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聲訊服務臺的收益分成的結果。

6、二論述類文本閱讀(每小題3分,共9分)閱讀下面文段,完成79題。馬與龍的文化緣龐 進龍是中國古人對自然界中的諸多動物和天象經過多元融合而創(chuàng)造的一種神物,其實質是先民對自然力的神化和升華。龍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廣義圖騰、精神象征、文化標志、信仰載體和情感紐帶。在龍的諸多“模特兒”中,就有馬的身影。從形象上看,馬頭給龍頭以取材參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龍字,頭部窄長,就比較像馬的頭。漢代王充論衡·龍?zhí)撈?,言“世俗畫龍之像,馬首蛇尾”。并由此推斷,龍乃“馬、蛇之類”。 宋代羅愿爾雅翼·釋龍稱龍“頭似駝”駝頭近似于馬頭。還有龍形似馬形的說法。如太平廣記四二五引錄異記·王宗郎:“有群

7、龍出水上,行入漢江,大者數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馬、驢之形。”在古人心目中,馬是具有龍性的,龍和馬是可以相互變化的。反映在古籍中,如:周禮·夏官·司馬:“馬八尺以上為龍?!眳浅卸髟娢募?#183;送我入門來:“馬有三分龍性。”柳宗元龍馬圖贊:“明皇時,靈昌郡得異馬于河,其狀龍鱗、虺尾后帝西幸,馬至咸陽西入渭水化為龍,泳游去,不知所終?!笨磥恚蜗笊?,馬是把高揚的頭顱、飄逸的身姿等貢獻給了龍;內涵上,馬是把剛毅、堅強、友好、善良、奔放、灑脫等品質貢獻給了龍。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內蒙古賽沁塔拉村,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被意外發(fā)現。有專家據玉龍“口閉吻長,鼻端前突,上翹

8、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的造型,判斷其取材于豬。另有專家則將其推斷為“馬龍”,或“馬型原龍”。一是該龍頭不是近似豬頭的三角形,而是近似馬頭的長方形;二是該龍頭上無豬耳那樣的大耳朵;三是該龍脖后頸與脊梁上有幾乎占到全身三分之一的飛掠而起的飾物,這飾物近似馬鬃而不是豬鬃。但“馬龍”說因缺乏考古發(fā)現的支持而遭到質疑,因為,原始居民飼養(yǎng)馬是比較晚的事情,中國北方新石器遺址中普遍不見家馬骨骼出土。紅山文化遺址中經常發(fā)現牛、羊、豬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獸骨,但一直未發(fā)現家馬或野馬的骨骼。在青海省都蘭縣諾木洪塔里他里哈遺址,發(fā)現的年代最早先民養(yǎng)馬的痕跡,推斷在公元前兩千二百年左右。鑒于赤峰地區(qū)史前文化

9、遺存發(fā)現的野生動物種群最多的是野豬和馬鹿的情況,有學者認為賽沁塔拉玉龍的頭部主要取材馬鹿。馬鹿因體形似駿馬而得名。爾雅翼·釋獸:“荊楚之地,其鹿絕似馬,當解角時,望之無辨?!瘪R鹿還像馬一樣體格強健,性情機警,奔跑迅速。馬與龍的文化緣,也表現在成語“龍馬精神”上。辭典把“龍馬”解釋為“駿馬”。說“龍馬精神”,就是像駿馬一樣的精神?!褒堮R”還可有一解,就是龍和馬?!褒堮R精神”,就是喻指人身體好、體質強、魂魄健精神得像龍和馬一樣。龍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諧天、奮進的精神,而其中的“奮進”和“福生”,就很適合馬。這樣,龍馬精神就可以理解為龍與馬精神的結合,是以強健的姿態(tài)奮發(fā)進取,造福眾生的精神

10、。 (中國文化報2014年02月07日,有刪改)7下列關于馬是龍的“模特兒”依據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在甲骨文,龍字的頭部窄長,和馬頭的形狀相似,說明在最初創(chuàng)造“龍”字時就參考了馬的形象特征。B. 論衡·龍?zhí)摖栄乓?#183;釋龍錄異記·王宗郎三則材料中的文字都說明馬頭給龍頭以取材參照。C.周禮吳承恩詩文集龍馬圖贊中關于龍和馬的描述,都表明“馬有龍性”“龍馬可以相互變化”。D.由于龍也和馬一樣具有頭顱高揚、身姿飄逸、剛毅堅強、友好善良等特征,所以說創(chuàng)造龍這一神物時模仿了馬。8關于賽沁塔拉玉龍取材對象的爭議,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賽沁塔拉玉龍取材于豬,因紅

11、山文化遺址中經常發(fā)現牛、羊、豬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獸骨,而一直未發(fā)現家馬或野馬的骨骼。B. 玉龍的造型,龍頭不是近似于豬頭的三角形,而是近似于馬頭的長方形,專家則將其推斷為“馬龍”,或“馬型原龍”。C. “馬龍”說遭到質疑,原因是目前發(fā)現的年代最早的先民養(yǎng)馬的痕跡,在公元前兩千二百年左右,即距今四千二百年左右。D. 賽沁塔拉玉龍的頭部應是主要取材于馬鹿,因赤峰地區(qū)史前文化遺存發(fā)現的野生動物種群最多的是野豬和馬鹿。9.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 中國古人融合自然界的諸多動物和天象創(chuàng)造出的龍,是古代各民族共同的圖騰,是先民對自然力的神化和升華。B. 在對紅山文化“玉龍”研究

12、的三種觀點中,顯然,前兩者都是據外形而得出的結論,而后者更重考古發(fā)現和史料。C.辭典上對“龍馬精神”有另一解釋就是,“龍馬”就是龍和馬,“龍馬精神”就是喻指人的精神得像龍和馬一樣。D. “龍馬精神”是像駿馬一樣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諧天、奮進的精神,是以強健的姿態(tài)奮發(fā)進取,從而造福眾生的精神。三文言文閱讀(24分)(一)課內閱讀(每小題3分,共9分)閱讀下文,完成1012題。莊暴見孟子,曰:“暴見于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痹唬骸昂脴泛稳??”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他日,見于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痹唬骸?/p>

13、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今之樂由古之樂也?!痹唬骸翱傻寐勁c?”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痹唬骸芭c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曰:“不若與眾?!薄俺颊垶橥跹詷罚航裢豕臉酚诖耍傩章勍蹒姽闹?、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

14、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0對下面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語暴以好樂語:告訴。 B直好世俗之樂耳 直:只是。C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蹙:收緊。D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王:諸侯王。11下列句子按句式特點歸類,正確的一項是()暴見于王王嘗語莊子以好樂不若與眾今王田獵于此何以能鼓樂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 /B/C/ D/12下列對原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莊暴見孟子,曰:暴見于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蔽闹羞@樣寫的作用是用莊暴不懂得音樂與政事的關系,說明音樂在政事上的重要性。B聽了孟子的問話“王嘗

15、語莊子以好樂,有諸?”時,“王變乎色”?!巴踝兒跎钡脑蚴菫樽约翰幌矚g先王之樂而愛好世俗之樂而羞愧。C孟子說:“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今之樂由古之樂也?!薄敖裰畼酚晒胖畼芬病?,在孟子看來,其問題不在愛好新樂或古樂,在于能否施行仁政。D孟子由欣賞音樂推及歡樂,技巧十分高明?!俺颊垶橥跹詷??!边@里的“樂”當解釋為“快樂”,而不能解釋為“音樂”,是因為“言樂”的內容包括兩個:一是王鼓樂,二是田獵。這兩件事,都歸結到是否與民同樂。(二)課外閱讀(每小題3分,共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邵道人傳李夢陽邵道人者,蜀人也。至慶陽,年七十余矣。道人不欲言,凡所頤指色授,故莫究所自來,然見之

16、者率知其異人也。道人館于鐘樓街周家,筑土,被衲,無晝夜露坐??ぶ兄T子弟少年爭來事道人。道人凡所頤指色授之,諸子弟少年無不當道人意者。道人喜看病,病者家請往,乃令病者張目,又令其噓。即可活,道人則目諸弟子,而諸弟子則置飯病者前,道人出其袖中鐵尺橫飯上,誦大悲咒,已,起尺摩病者曰:“瘥矣!”脫不活,道人則趨而出。病者家以死日請,道人則出其指示,日數如其指數。然道人不取錢,每歲自正月始,活一人,取其布尺里衲,里完,弗取也。病者家脫有見飯飯道人,以碗列諸案。無問多少,道人食之,若加飯,更以碗列之,不食也。若見飯是草惡食,道人即喜食之。曰:“更為造美食?”道人則不食。其見飯或雜葷物,道人曰:“第擇去葷物

17、。”終不欲人更造也。道人善飲水,鄉(xiāng)野人聞之,爭來請,愿觀道人飲水,道人微笑頷然之。弟子前置水,道人目弟子,令鄉(xiāng)野人自置水,亦以碗列諸案,無問多少,道人飲之。若冬月水冰,則聞道人齒間瀺瀺聲,頃之,肩踴面紅,汗簌簌下若雨也。道人與予世父同時,世父患脛瘍久不愈。以問道人,道人曰:“此祟也,若往聘于某氏乎?謂其女陋也,將更聘之,女慚而縊死,此其祟也?!笔栏复篌@,伏地頓首曰:“奈何?”道人曰:“今遇我,三日解矣。”三日瘍果瘥。居十余年,忽謂諸弟子曰:“吾將歸歟?!敝T弟子曰:“先生福慶之人,慶之人無敢慢先生者,何遽言歸耶?”道人不應。一日,道人令設幾三層,而坐其上。諸弟子始悟其歸謂死也,環(huán)守之。夜有登幾而

18、伺其息者,道人猶揮肱墜焉。夜半,霹靂隱隱起屋脊,若戈士甲馬戰(zhàn)斗之聲。諸弟子震懾伏地,天明起視,則道人死矣。贊曰:子不語怪。若道人者,何如人哉?二氏惑世亂政,而道人口悛悛不欲道辭。急人所難,弊而后已。嗚呼,是所謂逃于墨者,非耶?(選自明代李夢陽空同集)【注釋】二氏:此指佛教、道教兩家。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諸子弟少年無不當道人意者 當:適合B.道人微笑頷然之 頷:點頭C.諸弟子始悟其歸謂死也 始:起初D.急人所難,弊而后已 弊:通“斃”,死亡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 以碗列諸案 B. 更為造美食 斧斤以時入山林 文王以民力為池為沼 C. 若往

19、聘于某氏乎 D. 夜有登幾而伺其息者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雞鳴而起 15.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邵道人無論白天晝夜都坐在露天處,他平常不愿說話,郡中的少年爭相來侍奉他,他就用面部表情表達自己的想法。B邵道人喜歡替人看病,而且從不收錢,只需病家每年從正月開始,每月拿出一尺布作衣服里子,布夠了,便不再拿取。C邵道人擅長喝水,鄉(xiāng)里人爭相來觀看。道人讓鄉(xiāng)里人用碗盛好水擺放在桌案上,無論有多少碗水,他都會一飲而盡。D邵道人臨死前的那天晚上,屋脊上發(fā)出了金戈鐵馬般的聲響,弟子們都很害怕,第二天天亮,才發(fā)現邵道人已經死去。第卷(共105分)四(27分)16.翻譯下面的句子。(10分

20、)(1)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2)他日,見于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3)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17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8分) 南鄉(xiāng)子冬夜黃升 萬籟寂無聲,衾鐵稜稜近五更。香斷燈昏吟未穩(wěn),凄清。只有霜華伴月明。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起看清冰滿玉瓶。 注稜稜(léng):冷硬,像有棱角一般。(1)詞的上闋是從哪些角度描繪冬夜的?請簡要分析。(4分)(2)對詞的下闋,明代李攀龍評曰“以梅花為故人,便見不孤”,請結合詩句談談你對此評語 的理解。(4分)18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9分,每空1分)(1)

21、 ,則遠怨矣?。ㄕ撜Z)(2)欲速則不達, 。(論語)(3) ,于我如浮云。(論語)(4) ,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論語)(5) ,就有道而正焉。(論語)(6) ,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孟子)(7) , ,天下可運于掌。(孟子)五(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茶干 汪曾祺連萬順是東街一家醬園。連萬順的東家姓連。人們當面叫他連老板,背后叫他連老大。都說他善于經營,會做生意。連老大做生意,無非是那么幾條:第一,信用好。連萬順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鄉(xiāng)下生意。東鄉(xiāng)和北鄉(xiāng)的種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掛好了船繩,就直奔連萬順,打油、買醬。他們把油壺往柜臺上一放,就去辦別的事情去了。

22、等他們辦完事回來,油已經打好了。油壺口用厚厚的桑皮紙封得嚴嚴的。桑皮紙上蓋了一個墨印的圓?。骸斑B萬順記”。鄉(xiāng)下人從不懷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對不對。多年的老主顧了,還能有錯?第二,連老板為人和氣。鄉(xiāng)下的熟主顧來了,連老板必要起身招呼,小徒弟立刻倒了一杯熱茶送了過來。他家柜臺上隨時點了一架盤香,供人就火吸煙。鄉(xiāng)下人寄存一點東西,雨傘、扁擔、籮筐、犁鏵、壇壇罐罐,連老板必親自看著小徒弟放好。連老板對孩子也很和氣。醬園和孩子是有緣的。很多人家要打一點醬油,打一點醋,往往派一個半大孩子去。媽媽盼望孩子快些長大,就說:“你快長吧,長大了好給我打醬油去!”買醬菜,這是孩子樂意做的事。一到過年,孩子們就惦記

23、上連萬順了。連萬順每年預備一套鑼鼓家伙,供本街的孩子來敲打。家伙很齊全,大鑼、小鑼、鼓、水镲、碰鐘,一樣不缺。到了元宵節(jié),家家店鋪都上燈。連萬順家除了把四張玻璃宮燈都點亮了,還有四張雕鏤得很講究的走馬燈。孩子們都來看。孩子們都不是空著手來的,他們牽著兔子燈,推著繡球燈,系著馬燈,燈也都是點著了的。燈里的蠟燭快點完了,連老板就會捧出一把新的蠟燭來,讓孩子們點了,換上。孩子們于是各人帶著換了新蠟燭的紙燈,呼嘯而去。預備鑼鼓,點走馬燈,給孩子們換蠟燭,這些,連老大都是當一回事的。年年如此,從無疏忽忘記的時候。這成了制度,而且簡直有點宗教儀式的味道。連老大為什么要這樣鄭重地對待這些事呢?這為了什么目的

24、,出于什么心理?實在令人捉摸不透。第三,連老大很勤快。他是東家,但是不當“甩手掌柜的”。大小事他都要過過目,有時還動動手。切蘿卜干、蓋醬缸、打油、打醋,都有他一份。到了出茶干的時候,醬園上上下下一齊動手,連老大也算一個。茶干是連萬順特制的一種豆腐干。豆腐出凈渣,裝在一個一個小蒲包里,包口扎緊,入鍋,碼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頭壓實,文火煨煮。要煮很長時間。煮得了,再一塊一塊從麻包里倒出來。這種茶干是圓形的,周圍較厚,中間較薄,周身有蒲包壓出來的細紋,每一塊當中還帶著三個字:“連萬順”,在扎包時每一包里都放進一個小小的長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著字,木牌壓在豆腐干上,字就出來了。這種茶干外皮是

25、深紫黑色的,掰開了,里面是淺褐色的。很結實,嚼起來很有咬勁,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做“茶干”。連老大監(jiān)制茶干,是很認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許馬虎。連萬順茶干的牌子闖出來了。車站、碼頭、茶館、酒店都有賣的。后來竟有人專門買了到外地送人的。雙黃鴨蛋、醉蟹、董糖、連萬順的茶干,湊成四色禮品,饋贈親友,極為相宜。連老大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開醬園的老板,一個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沒有什么特別處。這樣的人是很難寫成小說的。連萬順已經沒有了。連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歲的人還記得連萬順的樣子,記得醬園內外的氣味,記得連老大的聲音笑貌,自然也記得連萬順的茶干。連老大的兒子也四十多了。他在縣里的副食

26、品總店工作。有人問他:“你們家的茶干,為什么不恢復起來?”他說:“這得下十幾種藥料,現在,誰做這個!”一個人監(jiān)制的一種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產,真也不容易。不過,這種東西沒有了,也就沒有了。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19文章的題目是“茶干”,可為什么用那么多的篇幅介紹“連老大的生意經”?(4分)20簡要概述連萬順茶干的特點。(4分)21文中說“這樣的人是很難寫成小說的”,作者為什么還要寫連老大?(4分)22結合全文探究一下最后一段中劃線句子的深層意蘊。(6分)七、(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年是農歷甲午馬年,快馬加鞭是常說的話語。 楠木,木質

27、堅硬,木材名貴,生長緩慢,成為棟梁材要上百年。上世紀民國時期去趟歐洲,坐輪船得花一個月的時間。在途中可以閱讀,寫家書,思鄉(xiāng),精神生活豐富多彩。高鐵,速度至少達到250公里小時,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便捷。可是,一些發(fā)達國家的老百姓拒絕高鐵,也沒見得人家的日子過得有多難受。要求:選準角度,自定點意:自擬題目;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文體特征鮮明;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參考答案一、(18分,每小題3分) 1A(B項,間jin 不容發(fā);C項,露lòu馬腳;D項,畏葸x)2B(A項,原元;C項,憤奮;D項,坐座)3.A節(jié)減指節(jié)省減少,動詞;節(jié)儉指節(jié)約儉省,用錢用物有節(jié)制、不浪費,形容詞。記錄指

28、如實寫下來,常指邊聽邊記;記載一般用于事后把事情記在文章或書里。授權指把權力委托給他人或機構代為執(zhí)行;受權指接受國家或上級委托有權力做某事)4B(食言:不履行諾言;失信。用于句中正確。A項,琢磨:思考;考慮。句中應該用“捉摸”。C項,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為對的去做。貶義詞,用于句中不當。D項,十室九空:形容天災人禍使得人民流離失所的悲慘景象。用于句中不當)5.C(A“棉苗”“玉米”后的頓號改為逗號;B破折號應改為冒號;D叢書名稱用引號。)6. C(A缺少主語,刪掉“由于”或“導致”;B句序不當,應將“雖然”放在“抗生素”之前;D.句式雜糅,刪掉“的結果”)二、(9分,每小題3分)7.D(A

29、只是甲骨文中的“某些”龍字,“某些”二字不能漏掉。B引錄異記的文字是用來證明“龍形似馬形”這一說法的。 C這三則引文只是“古人心目中”的看法和想法,不能以此斷定“馬有龍性”“龍馬可以相互變化”)8.A(強加因果,后一句是質疑“馬龍說”的原因。)9B(A文中說龍現已成為中華民族“廣義圖騰”,龍是“古代各民族共同的圖騰”不確切。C.這并不是辭典上的解釋,文中說“龍馬還可有一解”,這是作者的推論。D.項中“融合、福生、諧天、奮進的精神”是“龍的精神”。)三文言文閱讀(18分)10.D項,王,名詞用作動詞,稱成就王業(yè)。11. D(為被動句;為狀語后置句;是省略句;是賓語前置。 )12.A項以莊暴無言以

30、對齊王,說明此論題的難度,反襯孟子論辯藝術的高明,制造議論懸念。13.C(始:才,方才)14.D(A.把、用,介詞/按照,介詞;B.替,介詞/建造,動詞;C.向,介詞/比,介詞;D.皆表順承,連詞)15.B(原文說“每歲自正月始,活一人,取其布尺里衲”。)四(27分)16.(1) 王不要歸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都會來歸順了。(2)過了些時候,孟子晉見齊王說:“王曾經把自己喜歡音樂告訴莊暴,有這件事嗎?”(3)老師善于一步一步引導別人,他用各種文獻典籍使我的知識、視野廣博,用禮這種規(guī)范來約束我,使我想停止都不能。17(8分)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角度描繪夜闌人靜、布衾冷硬、沉香已盡、殘燈如

31、豆的畫面;寫出了冬夜寒冷、寂靜、凄清的特點。評分標準:角度3分,特點1分。詞人用擬人的手法,賦予梅花人的情感,“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不僅他在想著梅花,梅花也憐念起他來了;詞人與梅花成為一對知心好友,精神相通,互相鼓勵,所以“不孤”。評分標準:擬人手法分析2分,分析“不孤”2分。18.(1)躬自厚而薄責于人(2)見小利則大事不成(3)不義而富且貴(4)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5)敏于事而慎于言(6)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五(18分)19作者介紹連老大的生意經是為了表現連老大的誠信、善良和勤勞,(2分)為介紹他的優(yōu)質茶干做充分鋪墊。(2分)。20一是要工序考

32、究(或復雜或不馬虎);二是使用藥料多;三是成品精致好看(或外皮呈深紫黑色里面是淺褐色);四是有結實有咬勁,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答對1條得1分,答對2條得2分,答對3條得4分)21雖然連老大只是一個普通正派的生意人,沒有曲折動聽的生活經歷,但是他的誠實守信、為人和氣給人們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2分)所以作者還是寫出來頌揚他的這些可貴品質。(2分)22這句話包含了豐富的意蘊的,探究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對像茶干這樣傳統(tǒng)東西失傳的惋惜之情(或無奈);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某些事物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三是對有些傳統(tǒng)中的好的事物,我們應該有責任搶救保護。(每條2分,意思對即可)附:文言文參考譯文:邵道人是蜀地人。到慶陽時已經七十多歲了。道人(平常)不愿說話,大凡想要表達的都用面部表情示意,所以沒人知道他從哪里來,然而見過他的人大都知道他是個奇異的人。邵道人授館在鐘樓街周家,用土筑屋,身披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