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野地瓜種植技術生長習性 野地瓜在果實成熟時期(812月),即使距離野地瓜20余米外,也覺濃香撲鼻,馥郁可人,故又稱為滿地香。野地瓜具有耐寒、耐旱、耐蔭、耐貧瘠、耐水濕等特性,即使植于寸草不生的砂石或石板縫隙里,也會枝繁葉茂,綠意盎然;無論是赤日炎炎的夏季還是冰天雪地的冬日,全年一樣蔓延似錦,綠葉如蔭;無論是生長在烈日曝曬的山崗上或是長在古森林之下,葉色總是青翠碧綠,生機蓬勃;無論是洼地,還是干旱的山嶺,均能隨遇而安,四時常青。 主要價值野地瓜還可作水果栽培,適合套栽在果園里,使傳統(tǒng)的單季果園成為雙季果園。亦可作觀果、觀葉吊掛盆景,柔韌翠綠的莖蔓瀟灑飄逸,具有“萬條垂下綠絲絳”的美景。綜上所述,
2、野地瓜是集食用、藥用、綠化、觀賞于一體的多用途植物。 藥用部位:全株 藥用功能:祛風濕、通經(jīng)絡、止白帶 藥用主治:慢性支氣管炎、風濕筋骨疼痛、腹瀉、痢疾、乳腺炎、水腫、月經(jīng)不調(diào)、產(chǎn)后血氣痛、便血、流鼻血、瘰疬、接骨、跌打損傷、刀傷、瘋狗咬傷、癰腫、膿皰瘡、毒蛇咬傷。 栽培方法 是??崎艑僦参铩R簿褪菬o花果屬的??梢詤⒄諢o花果的培育技術。 榕屬以扦插繁殖為主,溫室繁殖不受季節(jié)影響,但扦插最適宜的季節(jié)為春季,用土以1草炭土、1園土、1河沙混合即可,施以餅肥等作為基肥。生長季節(jié)水肥要充足,保持盆土濕潤,夏季除基質(zhì)濕潤外,還應向葉面和地面噴水,每1月澆施一次稀薄的肥水,以氮肥為主。夏季適當遮蔭,避免強
3、光直射。越冬溫度須保持在10以上,長期低溫會引起根部腐爛【特征】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土壤要求以疏松、肥沃的夾砂土較好。栽培技術 用扦插繁殖。田間管理 栽后每年春、夏季各除草1次。春季除草或收獲后,都要追施畜糞水1次?!痉N植技術】地枇杷管理粗放, 容易繁殖, 在實際生產(chǎn)中 ,采用扦插繁殖能夠達到快速繁育的目的 。它栽培技術簡單, 只要氣候 、土壤、水分適宜, 在雨季栽種,成活率高達 90%以上。一般 3月上旬至4月上旬氣溫升高后是扦插繁殖的最好時期, 枝條長 10 15cm,扦插基質(zhì)不限,細沙或壤土均可。如果不需要快速長出,還可以直接扦插在需要綠化的地點,株行距以 75cm×60cm,3
4、月份扦插,5月底便可以封行。同時,扦插試驗顯示,帶有一個節(jié)的莖段就有可能發(fā)展成一個種群,因為其節(jié)觸地生根的特性很容易長出新的植株。據(jù)多年的栽培經(jīng)驗,地枇杷地栽后,在苗期,要注意澆水和拔除雜草,封行后,每周澆水 1次即可。所有肥料的使用均在植株成活以后進行。在營養(yǎng)生長季節(jié),對氮肥和磷肥的需求量較大,且可根據(jù)其長勢和立地條件,在雨天撒施一些含氮磷較高的尿素、復合 肥,以促進苗木生長。花期可噴濕硼酸?;ㄗ?,地枇杷抗逆性強,適宜粗放管理,種植后無需經(jīng)常更換和經(jīng)常性的人工修剪。其成片栽植的群落中很少有其它雜草, 病蟲偶爾會有食葉害蟲發(fā)生,如竹 蝗、骷髏、天蛾等,需早防治。【水果采摘和保存】采摘時要盡量
5、避免陰雨天或者露水時間,果面越干燥存放的時間越長,輕輕撥開果子附近的土層,果柄留的越長越好,摘后輕輕去掉果皮上的泥土和雜質(zhì),把野地瓜果柄朝上整齊裝入罐中,用塑料薄膜封口,置于陰涼通風處可放一周,或用食品盒盛裝,每盒500克(頂部留出1厘米的空隙),貯藏于溫度為0.51度,相對濕度為85%90%的冰箱中,可貯藏710天。巨型南瓜種植技術特征特性:一般單瓜重100多斤,大者達200-300斤以上,葉片大而厚實,瓜皮黃紅色,呈黃色或橙色,高圓球形或長橢圓形。出苗旺結果強,在2007年一年一度的美國最重南瓜的評選賽上一個重達1064斤的超級南瓜一舉奪魁。巨型南瓜種出后,越大越好賣,售給賓館、酒店、超市
6、等作裝飾品,一般每個大南瓜可售400-600元不等,每畝只說長200個,種巨型南瓜可創(chuàng)巨額收入。一般行距2米,株距1米,大肥水管理,其它與當?shù)啬瞎匣疽粯臃N植。一棵一瓜,一般畝植250-300株左右。一、種苗培育?1、營養(yǎng)袋育苗: 種子在種植前6周溫室內(nèi)播種。第一步:把種子放到60度的熱水中,進行15分鐘的攪拌,直到水溫降到35度停止,再進行12小時的浸泡;第二步:把浸泡好的種子放到溫床進行催芽,時間是24小時,中途12小時用20度的溫水清洗即將生芽的種子。24小時以后種皮破開,長出1cm長的小芽,這時進入營養(yǎng)袋育苗階段。為保證育苗質(zhì)量,可按比例把有機肥與土相混合裝入營養(yǎng)袋內(nèi)。由于當時天氣很冷
7、,溫度較低,在澆底水時要用30度的溫水。底水澆足后把生芽的種子放到營養(yǎng)袋內(nèi),入土約05CM,然后再覆上2CM厚的細土,蓋上地膜,預計一周的時間出土。在第五天的時候個別的就已經(jīng)出土了,這時要把先出土的和沒出土的分開培育,以便于溫度的控制。育苗到定植不能超過45天,苗期在35天下地是最佳時期。當幼苗長至4-5片葉時,移栽至田間,挖直徑為1米深為60CM的坑,再將熟農(nóng)家肥和土按1:1的比例將坑填滿,澆足底水后,上面蓋5CM的土,將苗栽在上面,然后用細竹桿支起一個拱形小棚,扣上地膜,中午陽光充足時注意放風。每個坑1株,株距3-45米。由于瓜蔓長得很快,因此需要足夠的空間以利于其生長。?2、直播法:挖直
8、徑為1米深為60cm的坑,再將熟糞、土壤1:1的比例填至離地表3CM處,挖一個約3-4CM深的小坑,每個坑播種1-2粒種子,用松軟的土覆蓋種子,蓋至土表上面2CM的小土包,播種的間距為3-4.5米,然后用細竹桿支起一個拱形的架子,扣上地膜。這樣既能保證光照時間和溫度,又能防止風吹,中午陽光充足時定時放風。待瓜苗長出4-5片葉時間去其中的一株弱苗。當日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零上12度左右時,把地膜撤掉。?二、田間管理?1、 是搞好瓜蔓固定和防風。春季北方風大,南方常有臺風,巨人南瓜葉大、莖脆易折,為防止瓜秧被風吹翻,首先要用小鍬把瓜蔓下的土壤翻松,用鐵線做成倒"U"字形,將瓜蔓固定在
9、地表上,待瓜蔓生根后,將鐵線拿掉,最好不用土來壓蔓,以防腐爛;其次要在每棵瓜的周圍用竹桿和廢農(nóng)膜做成60CM高的防風罩。?2、 是及時摘心、授粉和保留主蔓。要摘除第1個雌花及花前的卷須,側枝留2-3片葉后摘心;主蔓長到10米左右摘心。7月初形成了2種花,即雄花和雌花,雄花先出現(xiàn),然后是雌花,要注意觀察雌花出現(xiàn)的時間。雌花很易辨認,每朵花的基部都有一個綠色的球狀柄,這些球狀柄稱為子房。通常去掉每條瓜蔓上的第-個雌花,而保留第二個或第三個雌花,此時瓜蔓已長到25-3米,在早上8時前選擇摘一朵新鮮的雄花,修掉外層的花瓣,將雄蕊上的花粉抖落到雌花的柱頭上。以后產(chǎn)生的雌花一律摘掉;?3、 第2個雌花、第
10、三個雌花的幼果長到網(wǎng)球大小時遺留一個最大的瓜,另一個及時摘除;?4、 坐瓜的位置要整平、略墊高,并留出l平方米空間,在這個階段要對瓜蔓進行修剪,當瓜蔓長到200片葉時,掐掉頂端和側面的新枝,以保證瓜蔓上的養(yǎng)份供應南瓜的生長。 當瓜蔓在每片葉的葉柄處長出根時,扯斷離南瓜近的根,從而給瓜提供生長空間,同時去掉其余的雌花,讓所有的養(yǎng)份只供應1個生長,這時南瓜會以每天9公斤左右的速度生長。三是加大水肥管理。因為瓜的葉片大而多,每5-7天施有機肥一次,每株50-70公斤,氮、磷、鉀肥各0.5公斤。?5、 追肥時,要在離瓜秧1米處,四周圍起,將腐熟的廄肥兌水,加入氮、磷、鉀復合肥,澆入糞溝內(nèi)。對生長速度快
11、、蔓粗葉大、果實膨太快,具有瓜王之相的植株,指定專人建立檔案,重點保護,專項培養(yǎng)。四是及時防止病蟲害。進入7月份以后天氣變熱易發(fā)生蚜蟲和白粉病。為保證綠色食品的質(zhì)量,盡量選擇生物制劑的農(nóng)藥每周一次;白粉病采用無公害農(nóng)藥粉銹銹寧、綠保清進行防治。?6、 進入雨季,要搞好瓜秧四周的排水,以防止爛瓜現(xiàn)象。同時,在南瓜周圍撒放老鼠藥,老鼠破壞南瓜的預防工作。?7、 環(huán)境干旱,易出現(xiàn)蚜蟲和自粉病,用敵百蟲防治;遇有枯萎病,用綠寶清、施特靈防治。注意把握規(guī)律,加強通風, 注意除草,適量澆水,做到有病蟲害及時治、沒有病蟲害提前防,確保瓜苗的健康生長。?八月札種植技術埋條繁殖: 八月瓜藤莖萌芽力強,選年以上生
12、枝蔓埋人土中,個月后即可生根,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定植后第年即可開花結實。原生態(tài)水果是指尚處于未被開發(fā)、利用的野生水果。它們許多品種果形奇特,營養(yǎng)與藥用價值高,具有食用、觀賞、美化、綠化及藥用于一體,是新世紀最具開發(fā)價值的第三代水果稀品。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原始水果味道,很多在山里吃過野果子的人哪怕過了幾年,那種味道也是記憶猶新,有的酸酸甜甜,有的很甜百吃不厭,讓人回味無窮。八月瓜介紹:八月札又名八月瓜、香蜜瓜、八月炸,木通和三葉木通的果實,野生果品。因八月果熟開裂而得名。果形似香蕉,富含糖、維生素C和12種氨基酸,以及人體不能合成的纈基酸、蛋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等。果味香甜,為無污
13、染的綠色食品,有“土香蕉”之稱。不但味美而且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功效也極高。主治:小便短赤;淋濁;水腫;風濕痹痛;跌打損傷;乳汁不通;疝氣痛;子宮脫垂;睪丸炎等。八月札還可以深加工利用,八月瓜全身是寶,果肉既可鮮食也可加工成果醬、果汁、果酒;花、嫩葉、嫩梢、青果、果皮可加工保健茶;嫩葉、嫩梢又是營養(yǎng)豐富的野菜佳品;根、莖、葉、花、果、籽、果皮還可加工中成藥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國家有關部門重點保護和開發(fā)的珍稀中藥材。果皮還可提煉果膠,含量高品質(zhì)好,是加工食品,醫(yī)藥的重要原料,將在食品飲料和保健品藥品領域大展拳腳。 種子可以榨上等的油;果囊可以加工成上等飲料、果汁;果皮可制成中藥材,可謂一舉多得。八月
14、瓜的經(jīng)濟效益:八月札種植分為種子繁殖、壓條、扦插.一畝330株左右產(chǎn)量可達2500公斤以上。按現(xiàn)在市場最價格每斤8元計算每畝收益在4萬元以上,種苗按6元一棵330株算1980元,地租一畝200元,按第一年人工、耕地按1500元計算、農(nóng)家肥可以到就近養(yǎng)殖場搞的到很便宜就按一畝2000公斤2毛錢一斤400元算,水泥柱一根15元一畝100根1500元,鐵絲1000元??偣?580元,40000-6580元=33420元。效益是常規(guī)種植的幾倍甚至數(shù)十倍。雖然第一年沒有果子收入可是第2年開始就陸續(xù)可以賣果,而且種苗只是第一年投入。第3年之后產(chǎn)量進入高峰期產(chǎn)值也會更加高,種植的經(jīng)濟潛力相當巨大。 田間管理
15、(l)水肥管理播種后保持土壤濕潤,幼苗生長期應注意排水。生長期每年施農(nóng)家肥,并結合噴施新高脂膜增強肥效。植株調(diào)整苗高30厘米以上應塔架扶蔓。并適時噴施菜果壯蒂靈,增強花粉受精質(zhì)量,促進果實發(fā)育,提高品質(zhì)、連連豐產(chǎn)。促花促果在花芽分化期和夏季旺長期適時噴施促花王3號,促花芽分化,多開花多坐果,均衡大小年。病蟲害防治八月札在生長期間病害較少,主要是蟲害,木通鳳蝶幼蟲和蚜蟲。防治方法可用人工捕殺;發(fā)生期用90%的敵百蟲500800倍液噴灑和40%樂果乳劑2000倍液噴灑,并結合噴施新高脂膜增強防治效果。主要價值抗癌應用1治療胃癌 八月札、鐵樹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30g,露蜂房、白術各9g,陳皮6
16、g,水煎服。2治療肝癌 八月札、石燕、馬鞭草各30g,水煎服,每日1劑。3治療食管癌、賁門癌 八月札30g,八角金盤10g,急性子、半枝蓮各15g,丹參、生山楂各12g,青木香6g,水煎服。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4治療絨毛膜上皮癌 八月札、山稔根、白花蛇舌草各60g,水煎服,每日1劑。青海常見腫瘤的防治5治療各種癌癥 八月札15g,加水300ml,煎,飯前半小時分3次服??拱┦乘幈静?治療肝胰癌疼痛 八月札20g,郁金、香附、延胡索各10g,水煎服,每日1 劑,分35次服。實用抗癌驗方 藥用價值功能舒肝理氣,活血止痛,除煩利尿。治肝胃氣痛,胃熱食呆,煩渴,亦白痢疾,腰痛,脅痛,疝氣,窟經(jīng),子宮下墜。
17、櫻桃番茄種植技術栽培季節(jié) 櫻桃番茄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有兩個主要栽培季節(jié),即春季栽培和大棚秋延栽培。春季栽培:為提早上市,春季栽培一般于上年的11月上中旬利用大棚或陽畦播種育苗,翌年2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保護地栽培可較露地提早2040天定植。上市期58月左右。大棚秋延栽培:一般在7月下旬播種育苗,8月下旬至9月初大棚定植,11月至次年元月上市。由于秋延栽培適宜生長季節(jié)較短,因此產(chǎn)量較春季栽培低。 育苗技術 春番茄育苗技術:選擇通風向陽、土壤疏松肥沃的田塊作苗床,并在播種前蓋好大棚或做好陽畦。每平方米苗床撒施火土灰2kg、腐熟廄肥2kg、氮磷鉀復合肥01kg、鈣鎂磷肥 0.05kg,并與床土均勾拌和
18、。選晴穩(wěn)天播種,播前進行種子處理,預防種傳病害,方法是用55的溫水浸種15分鐘,或用10%磷酸三鈉水溶液浸泡30分鐘,后洗凈;再用清水浸種46個小時,取出用毛巾或紗布保濕,置于2532的溫箱中催芽,待8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或經(jīng)磷酸三鈉處理后直接播種;播前澆透底水,播后覆土厚0.5cm,然后將苗床密閉保溫保濕,直至出苗;出苗前后要注意預防鼠害。出苗后及時通風換氣,降低土壤和空氣濕度,防止秧苗徒長。在整個育苗期間,土壤濕度和空氣濕度都不宜過大;做到苗床不干不澆水,澆水也應在晴天上午10點至中午這段時間;遇長期陰雨天氣,也要抓住停雨間隙適當通風。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大棚套小棚育苗或陽畦加草簾覆蓋
19、,一般可以安全越冬。但當夜溫低于零度以下時,為安全起見,晚上最好在小棚上再蓋一層草簾。 栽培667平方米大田需種子10g左右,播種床810平方米,分苗床2530平方米。一般當幼苗具24片真葉時分苗1次,分苗行距10cm,株距8cm,用口徑8cm的塑料育苗缽分苗護根效果好,值得推廣。分苗時間一般不晚于12月中旬,否則因氣溫低,幼苗發(fā)根慢,緩苗期長,且易受凍害。緩苗期間一般可將苗床密閉45天,保溫保濕,以促進生根。春番茄苗齡一般90120天,幼苗具810片真葉時定植。 秋番茄育苗技術:櫻桃番茄大棚秋延栽培,播種適朗在7月下旬,此時氣溫高,暴雨多,因此其育苗技術與春季有很大不同。一是要采用防雨遮蔭棚
20、育苗,即在大棚頂膜上覆蓋一層黑色遮陽網(wǎng),既可遮陰又可防雨;二是要強調(diào)使用營養(yǎng)缽分苗,以保證定植成活率,預防病害;三是要及時殺滅蚜蟲,預防病毒病,有些地區(qū)栽培秋番茄往往沒過好這一關,結果因病毒病大發(fā)生,引起大幅度減產(chǎn),甚至絕收。秋番茄一般于二葉一心時分苗1次,待 50幼苗具56片真葉,苗齡3545天定植。番茄育苗是指番茄自播種到定植的栽培管理階段,培育整齊一致的壯苗是番茄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栽培最關鍵的技術之一。 壯苗標準 衡量番茄幼苗的大小有兩種方法,一為日歷苗齡,二為生理苗齡。日歷苗齡指從播種到定植幼苗所經(jīng)歷的天數(shù);生理苗齡常用定植時幼苗株高、莖粗、葉片數(shù)等來表示。一般情況下日歷苗齡和生理苗齡具有統(tǒng)一性
21、,即日歷苗齡越大,生理苗齡也越大。但由于在不同的育苗季節(jié)和育苗條件下,二者之間也有不統(tǒng)一性,因此栽培上多用日歷苗齡和生理苗齡共同作為衡量標準,使不同育苗季節(jié)和育苗條件下培育的幼苗更有可比性。番茄壯苗是指在生產(chǎn)中能夠獲得早熟、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并對不良環(huán)境具有較強適應性的番茄幼苗。一般來說,番茄在冬季和早春育苗的壯苗標準為:日歷苗齡70-80天,苗高20-25厘米,莖粗0.5厘米以上,且上下尖削度小,節(jié)間短,節(jié)間長度基本相等;具有子葉和8-9片真葉,葉片肥厚,葉色濃綠,第1花序花蕾肥壯飽滿;根系發(fā)達,側根數(shù)量多,呈白色;全株不帶病原菌和蟲害。因此,壯苗耐旱,耐輕霜,定植后緩苗快,開花早,結果多。壯苗是
22、番茄豐產(chǎn)的基礎,在育苗過程中應做好栽培管理工作,努力達到秧苗整齊健壯的目的,同時防止徒長苗和老化苗的出現(xiàn)。徒長苗表現(xiàn)為莖細長、柔弱、節(jié)間長、葉色淡、葉肉薄;花數(shù)少,且花蕾小,根系不發(fā)達;定植后緩苗慢,發(fā)棵晚,容易發(fā)病受凍。而老化苗則植株矮小,莖細而硬,節(jié)間短,葉片小而厚,無光澤;根系老化,顏色發(fā)暗;定植后節(jié)間不能正常伸長,生長緩慢,開花結果晚,后期容易早衰。 大田栽培技術 整地施基肥 選排灌兩便、土層深厚、3年以上未種過茄科作物,無青枯病的田塊種植;酸性土壤每667平方米宜施l00kg生石灰改良。將土壤翻深30cm,耙平耙碎后,1213m連溝作畦,畦寬約8090cm,溝寬3040cm,深25c
23、m。在畦中央開深25cm的施肥溝,667平方米施腐熟廄肥2刪300Dkg,鈣鎂磷25kg,氮磷鉀復合肥20kg,將肥料與土壤均勻拌和后,覆土平溝,整平畦面。 定植 春季定植時間因栽培設施而異,大棚栽培可在2月中下旬定植;小拱棚栽培在3月中旬左右定植;地膜栽培和露地栽培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定桓宜選擇在晴穩(wěn)天進行,取苗時應淘汰弱小病苗,選根系發(fā)達,莖稈粗壯的健壯苗定植,少傷根,營養(yǎng)缽不要散坨。每畦定植2行,株距35”40cm。秋番茄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初定植,此時氣溫尚高、也有暴雨,因此要求蓋好大棚頂膜。在定植幼苗期應根據(jù)天氣狀況適當遮蔭。 搭架整枝 當苗高20cm時,就及時搭架綁蔓,架
24、材一般用竹竿,也可用樹枝、秸稈或塑料繩;架高0815m,人字形架,綁蔓松緊要適度。整枝是番茄栽培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可有效促進早熟,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無限生長型品種一般采用單稈整枝,即在植株整個生長過程中,只留1個主枝,其它所有側枝都及時摘去。自封頂類型或中間類型品種則適宜雙稈整枝,即除留主枝外,再 留第一花序下的一個側枝,其余側枝全部摘去。 肥水管理 如果栽培土壤肥沃,底肥充足,一般不需追肥或只在中后期追肥。但如果土壤貧瘠,底肥不足,則追肥應在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在緩苗后追肥,以稀薄氮肥為主,追l2次。促進發(fā)棵和座果。第二階段在第一穗果開始膨大時迫肥,以提高座果率,促進果實膨大,這次迫肥的量,
25、應占迫肥總量的30%40%。一般667平方米可施稀糞水1000kg左右或尿素、復合肥2025kg,施后即澆水、覆土。第三階段在盛果期進行,一般追肥23次,每次667平方米用復合肥1020kg,穴施,以防止植株早衰,提高中后期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櫻桃番茄需水量較大,但又怕漬。因此在高溫、干旱季節(jié)應及時灌溉,雨季又要注意清溝排水。大棚栽培,澆水應注意天氣狀況的變化,在低溫季節(jié)應選擇晴穩(wěn)天澆水,澆水后適當加大通風量,降低土壤和空氣濕度,預防高濕引發(fā)病害。 ?;ū9?櫻桃番茄在不良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下,容易落花落果,特別是在早春低溫和早秋高溫時更易發(fā)生,影響早熟和產(chǎn)量。?;ū9拇胧?,一是培育壯苗、合理施肥,使
26、植株長勢健壯,抗逆性強,花芽發(fā)育好。二是使用植物生長激素,常用的激素有2,4-D和番茄靈(防落素),2,4-D適宜使用濃度為15×10# 620×10# 6,使用時用毛筆將稀釋好的2,4-D水溶液涂抹在盛開花的花柄上即可,為防止重復涂抹,可在稀釋液中放少量顏料;番茄靈使用濃度一般為25×10# 650×10# 6,濃度高低與氣溫成反比關系,即高溫時用低濃度,低溫時用高濃度;當每序花有23朵花盛開時,用手持式小噴霧器對著花柄噴一下即可,34天進行1次,不要重復噴用,以免產(chǎn)生畸形果。 采收 櫻桃番茄從開花至果實成熟需要的時間因品種、季節(jié)等不同而異。就地鮮銷一
27、般在果實2/3轉黃或完全黃熟時采摘;遠距離運輸銷售則應適當早采,一般在果實轉白或1/3果實轉黃時采收。白皮黃瓜種植技術栽培技術 1 苗床準備早春栽培采用鋼架大棚加溫育苗。選擇排水良好、疏松肥沃、未種過十字花科作物的砂壤土地塊作苗床地,并翻耕細耙。每1 hm2苗床潑濕腐熟肥1530 t,用810 g 50%多菌靈和50%福美霜混合劑(按11混合)與1530 kg細土混合均勻撒在床面,要求畦寬1 m,整細耙平廂面,采用深溝高畦栽培。2 播種育苗采用溫室地熱線在30 恒溫下催芽,待種子露白后才能播種。根據(jù)長江流域冬季低溫高濕的特點,將當?shù)氐牟シN期選擇在12月25日左右。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選未種過蔬菜的
28、肥土壤7份,腐熟的有機肥3份,并加入少許過磷酸鈣充分攪拌均勻配制成營養(yǎng)土,選擇26.6733.33 cm的營養(yǎng)缽裝缽,播種時確保一缽一籽。播種時邊播種邊覆蓋腐熟的細糞,不要蓋沙和土。播種完成后及時澆水,覆蓋稻草保濕并蓋好小拱棚。播種3 d后及時揭開稻草,出苗1周后準備定植。3 移栽田整地施肥幼苗移栽前一周將大棚膜蓋好,并提高棚內(nèi)溫度。由于黃瓜膨大期養(yǎng)分需求量較多,整地前底施腐熟的有機肥30 t/hm2、51%復合肥7501 500 kg/hm2,一般采用溝施,要求溝寬5060 cm,并精耕細耙,做成廂面80100 cm的壟,同時蓋好地膜。4 適時移栽苗齡35 d,2葉1心時,在天氣晴好中午進行
29、移栽。株行距為25 cm×70 cm,栽植5.25萬株/hm2左右,移栽時澆透定根水多菌靈、百菌清等,以防止苗期病蟲害的發(fā)生。移栽結束后及時蓋好拱膜,灌水1次,同時在幼苗上方打一小孔,以通風通氣。5 田間管理5.1 溫濕度控制小拱棚覆蓋期間,一般晴天9:00揭膜,15:00蓋膜,雨天陰天不揭,但要保持通風。要重點抓好小拱棚內(nèi)溫、濕度調(diào)節(jié)管理工作,必須保持棚內(nèi)溫度達10 以上,以2030 為宜。5.2 肥水管理黃瓜需肥量大,但根系吸收力弱,而且對高濃度肥料反應敏感。因此,在追肥時應掌握勤施肥、薄施肥的原則。根瓜開始膨大開始第1次追肥澆水,一般用尿素150 kg/hm2、氯化鉀75 kg
30、/hm2對水淋施,以后每隔810 d追肥1次,采收中后期應加大施肥量。5.3 引蔓與化控植株5葉時,拆除小拱棚。植株長出卷須時,要插竹成“人”字架以引蔓和綁蔓。黃瓜幼苗生長至34葉時應及時搭架,以后約5 d綁蔓1次,最后一次綁蔓在封頂后,且要綁到架頂端。早春保護地蔬菜昆蟲異花授粉較少,應適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噴施愛多收或吲哚乙酸等。5.4 及時整枝當瓜蔓沿一個方向“人”字形向上纏繞時,在晴天露水蒸發(fā)后,及時剪掉側枝、卷須、無效雌雄花和花蕾,后期去掉空藤、老葉。5.5 病蟲害防治春早熟栽培白皮黃瓜較易發(fā)生的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疫病、蚜蟲、潛葉蠅等。霜霉病和疫病可用甲霜靈錳鋅、霜疫一次凈或達科寧交
31、替噴霧防治;蚜蟲可用吡蟲啉防治;潛葉蠅選用阿維菌素防治。用藥時多采用高效低毒農(nóng)藥,并注意采收安全間隔期,采摘前一周不要噴藥。6 適時采收當?shù)劁N售的果實9成熟時開始采收。要提早采摘根瓜,以防墜秧,其他部位瓜的采摘也要根據(jù)瓜秧長勢來掌握。對于畸形瓜要及時摘除,以集中養(yǎng)分供正常幼瓜的生長,最早在3月底前開始采收;商品瓜宜在早晨采收,以保持鮮嫩。第1批瓜采收后及時追肥、澆水,并加強病蟲害防治,以促進第2批瓜的生長,確保產(chǎn)量可達75 t/hm2左右。水果黃瓜露地種植技術 水果黃瓜屬葫蘆科一年生蔓生植物,植株全雌性,節(jié)節(jié)有瓜,瓜長12-15cm,無刺,直徑約3cm。風味濃,口感好,清香脆甜,顏色深綠,光滑
32、均勻,美觀好看。植株具有一節(jié)多瓜特性,生長勢旺,坐果能力強,每年可種植2-3茬。 營養(yǎng)土的配備: 可用3份未種過瓜菜的肥沃地表土與1份腐熟的有機肥混合拌勻,每立方米營養(yǎng)土再加入復合肥500克、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5080克,過篩后裝入營養(yǎng)缽即可。也可直接用商品育苗介質(zhì)直接育苗。 種子處理與播種: 播前將黃瓜種子在陽光下曝曬35小時,然后將種子放入55左右的水中不停攪拌,一直到水溫降至30左右,浸泡58小時后,置于25左右的環(huán)境中催芽,待70%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播前1天苗床澆透底水。選晴天上午播種,播后黃瓜覆土1厘米。白天保持2830,夜間18,3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溫度白天控制在2325,夜
33、間溫度保持在1418。 定植: 定植前施足腐熟的有機肥及氮磷鉀復合肥,同時噴灑多菌靈、敵百蟲。苗齡20-25天左右植株三葉一心時應及時定植,定植應選在晴天上午進行。田間管理:溫度管理:定植后可采用多層覆蓋及加溫等措施,保持棚內(nèi)較高溫濕度,利于緩苗。白天保持32-35,夜間17,緩苗一周后降溫,白天保持30左右,夜間16-18。 肥水管理: 定植5-7天后,緩過苗時澆一次水,澆水時要看天氣隋況,一般晴天澆水,時間在上午6-8時較好(中午過熱澆冷水對根系有害,下午或傍晚澆水,容易造成棚內(nèi)濕度大、土溫低而導致發(fā)病)。陰雨天嚴禁澆水,夏天隔天澆水。結瓜盛期間隔7天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防止植
34、株早衰。間隔810天隨水追施肥料。 植株調(diào)整: 當黃瓜苗7片葉左右時,及時吊蔓,摘除側枝、卷須,砧木萌發(fā)的側枝要及時摘除。雌花過多或出現(xiàn)花打頂時要疏去部分雌花,對已分化的雌花和幼瓜也要及時去掉。進入結瓜中后期及時落蔓,落蔓后每株要保留1516片綠色葉片。落蔓時摘除卷須及化瓜,并疏掉部分雌花。小黃瓜生長期長,栽培時不用摘心,頂心折斷缺失時可從下部選12個側枝代替。管理中注意及時清除老葉、黃葉和病葉。 光照及通風: 水果黃瓜耐弱光性較強,在弱光情況下都能獲得較高產(chǎn)量,夏季高溫、強光,應加蓋遮陽網(wǎng)。相對濕度控制在60左右,防止過濕引發(fā)病害。 病蟲害防治: 影響黃瓜產(chǎn)量的主要病害是病毒病,其次是霜霉病
35、、角斑病、白粉病。有條件的覆蓋遮陽網(wǎng)可有效減輕病毒病的發(fā)生。病毒病發(fā)病初期可用愛諾蟲清2 000倍液加硫酸鋅300倍液加20病毒畢克1000倍液防治,連續(xù)防治23次。白粉病可用40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液防治。霜霉病可用7220普力克400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結合防治病毒病進行兼治。 采收: 水果黃瓜生長迅速,從播種到商品瓜采摘約50天左右,一般根部不留瓜,將幼瓜及時摘除,以利植株生長,因為秧長得越壯,瓜的生長速度越快。大棚種植技術 培育壯苗 春季采用大中棚內(nèi)建電熱溫床或釀熱溫床營養(yǎng)缽育苗,2月上中旬播種,精量播種,種子消毒,催芽。苗床管理同常規(guī)大中棚栽培。秋延后栽培采用營養(yǎng)缽遮蔭防雨
36、(薄膜+遮陽網(wǎng))育苗,種子不催芽,定植前15-20天播種,大中棚8月20天左右,日光溫室栽培9月上旬播種。苗床注意防治霜霉病。 整地施肥 增施有機肥,保證水果黃瓜具有優(yōu)良品質(zhì),每667施腐熟有機肥4000kg,翻耕前均勻撒施,整廂時按1.2m包溝開廂作畦,畦中央開溝條施50kg優(yōu)質(zhì)復合肥。春季覆蓋地膜,爭取早成活、早結果、早上市。秋延后覆蓋黑色地膜,降溫保濕。 適時定植 春季大中棚栽培,3月中下旬搶冷尾暖頭定植,行株距60×33cm,畝栽3000株左右;秋季大棚、日光溫室栽培選陰天或早晚定植,行株距60×30cm。 種植管理 種植(1)溫度:春季定植采用大棚套小拱棚保溫防凍
37、,控制棚溫28-30,促進生長,爭取早結果、早上市。秋季早期蓋遮陽網(wǎng),晴天蓋、陰天揭,中后期覆蓋農(nóng)膜保溫防寒。(2)水分:春季早期(3月底前)少澆水,防止水分過多,土溫上升慢,中后期勤澆水,土壤見干見濕。秋季定植后緩苗期復水一次,利于成活,前期氣溫高,蒸發(fā)量大,澆水宜勤,后期控制澆水,加強通風,防止棚內(nèi)濕度過大引發(fā)病害。(3)光照:水果黃瓜耐弱光性較強,夏秋季高溫強光,應加蓋遮陽網(wǎng),及時吊蔓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打老葉,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產(chǎn)量。(4)施肥:結合澆水進行施肥,盛瓜期采用隔水一肥,“少吃多餐”的原則進行追肥,中后期根部吸肥力弱,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根外追肥,防止
38、植株早衰。(5)病蟲害防治:秋季病蟲害較春季嚴重,常發(fā)生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立枯病、蚜蟲、瓜絹螟等。春季常發(fā)生霜霉病、病毒病、蚜蟲等。霜霉病在發(fā)病初期及時噴杜邦克露1500倍液、甲霜錳鋅500倍液等,5-7天一次,2-3次后更換藥劑防治。細菌性角斑病,發(fā)病初期噴可殺得2000倍液防治;立枯病常在苗期發(fā)生,及時噴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瓜絹螟噴農(nóng)地樂2000倍液防治、阿維菌素防治;病毒病重點防治蚜蟲。 采收 水果黃瓜生長迅速,應及時采收上市,采收過遲瓜條粗大,品質(zhì)較差。一般根部不留或少留瓜,以種植株生長,多結瓜。甜椒種植技術栽培技術: 1、育苗: 培育適齡壯苗是獲得豐產(chǎn)的基礎,也是目前
39、我縣生產(chǎn)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壯苗標準為:定植前苗子株高2025厘米,莖桿粗壯,有912片葉,且多數(shù)現(xiàn)蕾。 整地、作畦、施基肥:甜椒育苗畦要求疏松、細臻,做成長6.67米,寬1.67米的標準畦,每畦施腐熟有機肥100公斤,磷二銨0.5公斤。 浸種催芽: a、浸種:先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5分鐘后,反復用清水沖洗種子,之后再浸種,以消除種皮帶菌。將甜椒種子浸入55溫水中,并不斷攪拌,待水溫降至30時停止攪拌,浸泡1224小時。 B、催芽:種子經(jīng)浸泡,吸足水分,用濕麻包片包好,放于30條件下催芽,每天淘洗種子12次,翻動種子,使受熱均勻,出芽整齊,45天后出芽率6070%時即可播種。 播種: 播種前
40、,畦內(nèi)先澆水,水滲透到30厘米土層,水滲后撒一層過篩細土,隨后將種子均勻撒于苗床,播后復土1厘米。 播后管理: A、分苗前管理:種子發(fā)芽出土時期維持較高溫度,為此,蓋嚴薄膜,晚上加蓋草簾,保溫保濕,加速出苗。白天30,夜間1820,幼苗出齊,子葉展開后要降溫防徒長,逐漸加大放風量,白天2527,夜間1718,直至撤掉薄膜,分苗前34天進一步降低溫度,白天加強放風,日溫25,夜溫15。播種到分苗,一般不宜再澆水。 B、分苗:甜椒長到34片真葉時,進行分苗,分苗畦施肥同育苗畦,一般早春采用暗水分分苗,即按78厘米行距開34厘米深溝,然后用壺澆水,按8厘米株距擺苗,最后封壟,要求每穴雙株,大小苗分級
41、。 C、分苗后管理:分苗后一周內(nèi),為促進根系生長,需保持較高溫度,蓋嚴薄膜,新葉長出,澆緩苗水,逐漸撤膜,定植前一周進行低溫煉苗,白天1520,夜間510,分苗后,新根尚未大量生出,不宜澆大水,應小水勤澆,定植前1520天,苗弱可每畦隨水沖尿素0.25和。D、囤苗:在定植前一周,在苗床內(nèi)充分澆水,第二天將苗帶索挖起,碼放苗床之間,用土彌縫,以備定植。 2、定植: 整地、施基肥、作畦:選擇肥沃,排灌良好的壤土或沙土種植,定植前翻地152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60%撒施,40%溝施,磷二銨10公斤,或用可控緩釋肥,每畝50公斤,做成寬100厘米,高1015厘米的小高畦,
42、畦上覆蓋地膜,要求畦上打除草劑,48%氟樂靈乳油,每畝100150毫升,兌水1020公斤噴霧,淺混土。 定植密度: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每穴雙株,每667平方米可栽10000株,要求定植濃度以把土索全部埋嚴為宜,定植后用土將定植孔封嚴,防止土壤中的濕墊氣從定植孔溢出,而使甜椒發(fā)生生理病害。 3、定植后管理: 前期促根發(fā)秧,中期壯根攻秧攻果,后期保秧保果。 定植后至盛果期的管理:露地甜椒定植后要澆定植水,水量不宜太大,以免降低地溫,影響緩苗,定植水澆后及時中耕松土,增加地溫,促進根系生長。810天后再澆緩苗水,并進行深中耕,之后控水蹲苗。直至70%植株門椒達23厘米大小時,意味著果實已加速
43、生長,要及時澆水追有機肥。肥料:尿素和硫酸鉀10公斤/畝或隨水沖糞稀水,之后仍需中耕,以改善土壤通透性。 盛果期管理:盛果期發(fā)秧和結果同時進行,為防止早衰。要及時采收下層果實,并加緊追肥澆水,以利植株繼續(xù)生長和開花結果。同時要進行培土,以防倒伏。培土后仍需澆水追肥。肥料:尿素和硫酸鉀15公斤/畝,促進發(fā)秧,爭取高溫到來之前封垅。7月正值高溫多雨季節(jié),地表溫度高達50以上,掏了根系生長,此時應保持土壤濕潤,勤澆水輕澆水,雨后排水,甜椒根系積水數(shù)小時后就可窒息死亡。 結果后期管理:入8、9月份,氣候涼爽,光照充足,適合甜椒生長,這是第二次開花座果的高峰,要加強管理,促進發(fā)新枝,多結果,增加后期產(chǎn)量
44、。具體方法是將第三層果以上枝條留兩節(jié)后剪去,追肥澆水交替進行,每澆12次水,追施一次肥。肥料:和硫酸鉀15公斤/畝,另外結合打藥進行葉面噴肥,尿素磷酸二氫鉀,濃度0.30.5%連噴23次。 4、病蟲害防治: 病害:甜椒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炭疽病、疫病、日灼病等。 甜椒病毒病防治: 選用抗病耐病品種,如甜雜2號、中椒11號、通椒1號、大辣椒3號。 適當密植、及早遮嚴地面降低地溫,能減輕病害。 培育壯苗,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抗病力。 蓋地膜彩銀灰色膜,達到避蚜作用。定植前后選用苦參素植物殺蟲劑1000倍液防治蚜蟲,也可用辟蚜霧、康福多、天王星防治,可減輕病害。噴灑NS83增抗劑,定植前后各噴一次50倍
45、液,或噴灑抗毒劑1號300倍液,在發(fā)病初期邊連續(xù)噴二次。 甜椒炭疽病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 從無病株上采種留種。 實行3年以上輪作。 種子消毒。種子在55溫水中浸10分鐘后移入冷水中,然后催芽播種?;蛄蛩徙~液浸種,種子先用冷水預浸615小時,再用1%硫酸銅液浸種5分鐘,浸好后撈出拌以適量的生石灰或草木灰,然后再進行播種。發(fā)病初期噴灑1:1:200的波爾多液,或47%加瑞農(nóng)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炭特靈8001000倍液。 甜椒疫病防治: 與十字花科、豆科蔬菜輪作。 先用無病菌新土育苗,發(fā)現(xiàn)病苗及時拔除。 發(fā)病初期噴灑0.1%高錳酸鉀,0.2%木醋液,或47%加瑞農(nóng)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
46、液。必要時隔710天再噴藥一次。 甜椒日灼病防治:大椒日灼病是生理病害,采取合理密植,防止早期落葉,促進枝葉繁茂等農(nóng)業(yè)措施防治。 甜椒害蟲主要有蚜蟲、煙青蟲、棉鈴蟲、紅蜘蛛。蚜蟲防治同前。注意防治煙青蟲和棉鈴蟲,一定要做好蟲情預報,在卵峰期,幼蟲剛孵化蛀果前噴藥。必要時也可選用0.5%Tt200300倍液防治,桃小靈800倍液,40%菊殺乳油3000倍,901生物殺蟲劑200倍,高效氯氰1000倍防治。另外,甜椒地彩楊樹枝把誘殺或采用200畝地一個高壓爾燈誘殺。 5、采收:采收前10天停止用藥,生長期施過化學農(nóng)藥的甜椒,采摘前12天必須進行農(nóng)藥殘留生物檢測。及時采摘,分級包裝上市紅菜苔種植技術
47、紅菜苔,又名“蕓菜苔”、紫菜苔。色紫紅、花金黃,是武漢地區(qū)的特產(chǎn)。據(jù)史籍記載,紅菜苔在唐代是著名的蔬菜,歷來是湖北地方向皇帝進貢的土特產(chǎn),曾被封為“金殿玉菜”,與武昌魚齊名。紅菜苔中含有大量胡蘿卜素,這種胡蘿卜素的分子結構相當于2個分子的維生素A,進入機體后,在肝臟及小腸粘膜內(nèi)經(jīng)過酶的作用,其中50%變成維生素A,有補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療夜盲癥。播種栽培播種時間:7月下旬-8月下旬,畝用種量50-100g,用50%的多菌靈拌種消毒,苗床土用生石灰消毒。移栽時間:8月下旬-9月下旬。1.每畝用150kg生石灰整土;2.每畝用50%土壤滅菌殺蟲劑4-5包或者10%易撒凈2包;3.每畝用五氯硝基苯4
48、包(對防治根腫病尤為有效)。定植密度:每畝栽植3000株,1株/蔸。菜苔施肥1、土雜肥2000-4000kg/畝(作基肥);2、蔬菜專用有機復合肥100kg/畝(作基肥);3、人畜糞水3000-4000kg/畝:定植成活中耕后追肥,以人畜糞水為主,每畝40擔左右,在國慶節(jié)前后主苔可采收,主苔采收后,需追肥一次,以后每采收一次需追肥一次;4、尿素20kg/畝;5、葉面肥:生命源每畝每次施一包或豐多收1包或者用植寶素一支,兌水30kg噴霧。注意:不提倡蔬菜上施用碳胺。肥水與菜薹形成有密切關系。植株現(xiàn)蕾前后均需充足的肥水,以足夠的營養(yǎng)體保證菜薹的形成,尤其是早熟品種更需要保證前期肥水的供給。對礦物質(zhì)
49、營養(yǎng)的吸收以氮最多,鉀其次,磷最少。氮、磷、鉀的比例為5:3:1。菜薹屬長日照植物,但多數(shù)品種對光照長短要求不嚴格,花芽分化和花薹的生長速度主要受溫度的影響,頂花生長長達50-58天。 采收 采取要及時、正確。主苔不采,側苔不發(fā)。主苔宜在開花之前采收,即宜在開花之前采收,即宜適當早采,促進植株生長,側苔早發(fā)。最好用利刀切苔,不能蠻折。一般菜苔長25-35cm時及時采收,采苔切口要稍斜且表面平整。主苔采收時不能留樁,以利基部腋芽抽發(fā)側苔,側苔采收時,要注意不傷外葉,并在基部留葉芽。早熟紅菜苔或高溫季節(jié)采苔后忌馬上直接向紅菜苔植株澆水施肥,宜畦間漫灌或在行間輕澆,以防菜苔傷口感染造成軟腐病發(fā)生。無
50、架豆種植技術栽培技術 合理輪作和精細整地 該品種對土壤要求不嚴,各種土壤均可栽培,但忌連作,栽培應選擇光照充足、前作為非豆科作物的地塊。前作收獲后及時將地深耕2530厘米,在播種前再翻犁細耙1次,使土壤充分細碎。適時播種 在麻栗坡縣,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海拔河谷熱帶、亞熱帶地區(qū)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種(即從2月上旬至8月上旬分期播種),海拔10001500米的溫帶山區(qū)可在春、夏季播種(即從3月上旬至7月上旬分期播種),具體栽培季節(jié)可按市場需求確定。在適期播種范圍內(nèi),海拔高的地方播期可適當提前,反之適當延后。 合理密植 單獨播種的,按1.2米開溝理畦,畦面寬90厘米,溝寬30厘米,溝深1520厘
51、米,每畦2行,行距50厘米,穴距30厘米,每畝3700穴,每穴播種3粒,每穴留苗2株,每畝用種2千克。早春可與玉米、甘蔗等作物間、套作,與甘蔗間作,在兩行甘蔗中間的埂上種植1行豇豆,穴距3040厘米。與玉米間作,采用每帶3米寬的播幅,種植2行玉米間作4行豇豆,玉米采用寬窄行,大行距2.6米、小行距0.4米,穴距4050厘米,每穴播種3粒,定苗2株,每畝18002200株;大行中間種植4行豇豆,行距50厘米,穴距30厘米,每畝29003000穴,每穴播種3粒,畝用種量1.5千克。豇豆播種覆土后,用厚度為0.005毫米的地膜覆蓋,不僅能增溫保濕,也利于后期豆莢不接觸土壤,能提高豆莢的商品質(zhì)量。 科
52、學施肥 豇豆喜肥但不耐肥,施肥原則如下:一是施足基肥,及時追肥。二是增施磷鉀肥,適量配施氮肥。三是先控后促,補噴葉面肥,防止植株徒長和早衰?;室话忝慨€施優(yōu)質(zhì)腐熟的有機肥20003000千克,過磷酸鈣304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或50%硫酸鉀10千克)。豇豆開花結莢以前,對水肥條件要求不高,管理上以控為主。基肥充足的不再追肥,天氣干旱時可適當澆水。當?shù)谝换ㄐ蚨骨v坐住,其后幾節(jié)花序顯現(xiàn)時,結合追肥澆水,每畝用三元復合肥1015千克對水200倍液淋施。結莢采收期,每隔10天左右追肥1次,每次施三元復合肥2025千克,以保持植株健壯生長和開花結莢。在植株生長中后期,結合防治病蟲害,可用0.3%磷
53、酸二氫鉀+0.2%尿素混合液葉面噴施,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以保證充足的養(yǎng)分供應,為豐產(chǎn)奠定基礎。 及時防治病蟲害豇豆根腐病。此病屬土傳病害,高溫高濕條件下易發(fā)生,夏、秋季多雨及排水不良、黏重低洼地、連作地種植發(fā)病重。植株的主根與地表下的莖是受害的主要部位。防治方法:實行輪作,高畦或深溝窄畦栽培;經(jīng)常清溝排水,降低濕度;及時清除病株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在田間零星發(fā)病時開始用藥劑防治。可選用50%多菌靈300倍液灌根,每穴灌藥液250克,隔710天灌1次,連灌23次;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重點噴植株莖基部,每隔7天噴1次,連噴3次。豇豆銹病、白粉病。銹病多發(fā)生在豇
54、豆生長中后期,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莖蔓、葉柄、豆莢均可受害。白粉病主要侵害葉片,也可侵害莖蔓及豆莢。防治方法:可在兩種病害的發(fā)病初期,選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600800倍液噴霧,隔710天噴1次,連續(xù)噴2次(用三唑酮防治的用藥間隔期可延長至15天)。豆莢螟。豆莢螟又稱豆蛀蟲、豆莢斑螟,是近幾年豆類生產(chǎn)上最難防治的害蟲之一。以幼蟲蛀食豆莢、花蕾和種子,造成癟莢、空莢,由于糞便堆積還可引起腐爛,嚴重影響著豇豆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防治方法:除及時清除田間落花、落莢,摘除被害的卷葉和豆莢集中燒毀外
55、,主要是采用藥劑防治。藥劑防治的策略是“治花不治莢”,即在豇豆始花期第一次用藥,以后間隔710天用1次,連續(xù)23次。應選擇在豇豆始花期至盛花期即上午710時花苞開放時噴藥,重點噴花蕾和嫩莢,掉落在地上的花瓣也要噴到。藥劑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不同農(nóng)藥要交替輪換使用,結莢后用藥一定要在采摘后噴藥,禁止采前噴藥,避免中毒。蚜蟲、紅蜘蛛。在蚜蟲、紅蜘蛛發(fā)生初期,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和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的混合液噴灑,重點噴葉片背面,隔710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 適時采收 嫩莢飽滿、呈乳白
56、色、種子痕跡尚未顯露時為采收適期。一般開花后1113天為商品莢采收期。采收時不要傷及花穗上的其他花蕾,采收后扎成把,整齊放于塑料袋內(nèi)保鮮上市。小貓草主要特征是一種植物,是一種獨特的小麥,成熟后為紅色的小麥漿果。作用其嫩葉可以榨汁或曬干磨粉。含有葉綠素、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酵素。播種時的注意事項播種時,覆土厚度為種子直徑的12倍。播種時最佳溫度:2025生長時最佳溫度:1540黃皮地雷西瓜種植技術 黃皮西瓜質(zhì)地比較細,口感更加沙脆,汁多、皮薄、糖份高,比一般西瓜好吃。很多人都把黃皮的西瓜誤認作甜瓜。 這種皮黃瓤紅的西瓜是2006年的新品種。 成熟后的黃皮西瓜,皮薄瓤甜,重量可達五六公斤。與眾不同的顏色使得黃皮西瓜一上市就備受青睞,每公斤售價高出普通西瓜近一倍。特征特性: 早熟,黃皮禮品西瓜新品種,黃皮紅瓤,從開花座果至果實成熟22-25天,單瓜重8斤左右,果皮薄,每株2-3個果。生長勢穩(wěn)健,座果容易,可不整枝,果形整齊,成熟果圓形,汁多爽口,質(zhì)沙甜脆,籽少,食用方便,風味清香,甜度14.5度,梯度小,果皮堅韌,耐貯耐運,抗病,畝產(chǎn)4000公斤。栽培要點: 北京地區(qū)一般在1月底至2月初播種,(其他地區(qū)因地制宜)溫室育苗,嫁接栽培,苗齡45天左右,定植前祛除葉柄不發(fā)黃的雜株,畝用種量約50克。長勢較強,大棚立架栽培,種植密度以每畝600-800株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衣服原材料購銷合同協(xié)議
- 覆膜膠輥采購合同協(xié)議
- 茶坊銷售協(xié)議書范本
- 色選機買賣合同協(xié)議
- 船舶租賃合同協(xié)議范文模板
- 花崗巖材料合同協(xié)議
- 裝飾公司解除合同協(xié)議
- 藝術類合同協(xié)議
- 董事長招聘合同協(xié)議
- 花木租擺協(xié)議補充合同
- 金屬礦床地下開采復習題及答案
- Cpk 計算標準模板
- 【小升初】2023小學六年級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升學畢業(yè)試卷及答案(時政+上下冊考點)04
- 乳化液廢水處理方案
- 軍事航天技術
- 慢阻肺的管理課件
- 新媒體實驗影像課件
- HP系列培訓手冊
- 游戲王統(tǒng)一規(guī)則
- 畢業(yè)論文-原油電脫水方法與機理的研究
- 陜西省2022年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