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 目 錄 中文摘要 3 英文摘要 3 一、問題提出 4 (一)研究背景 4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5 (三)本文擬解決的幾個問題 5 (四)本文的基本結構及思路 6 (五)本文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點 6 二、研究現狀 6 三、考研動因分析 7 (一)考研情況基本統計分析 7 (二)大學生選擇考研的動機分析 9 (三)結論 9 四、研究生教育選擇的理論模型 9 (一)目的 9 (二)理論模型的推導 10 (三)結論 13 五、二元離散選擇模型的建立及實證分析 13 (一) 調查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14 (二)二元離散選擇模型的建立 14 (三)模型的檢驗與解釋 16 (四)模型應用 17 (五)模型的評價 18 六、結論與建議 19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2 (一)保持經濟穩(wěn)定增長,確保大學本科畢業(yè)生充分就業(yè) 19 (二)合理地確定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制定研究生教育學費 19 (三)引導就業(yè)流向,均衡就業(yè)市場 20 參考文獻 21 附錄 23 附錄 1 調查問卷 23 附錄 2 調查數據表 24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3 基于二元離散選擇模型的大學生就業(yè)問題 創(chuàng)新研究 摘 要 : 本文以當前大學生的就業(yè)形 勢為焦點,以本科畢業(yè)生是否讀研為切入點,首先,以基本統計分析和教育選擇投資理論為依據,對研究生教育選擇問題進行了數理分析。接著以數理分析結果為基本框架,利用抽樣調查獲取的數據,建立了是否讀研的二元離散選擇計量經濟模型,并對模型進行了求解,檢驗、評價和應用,從而為本科畢業(yè)生做出理性選擇提供了數據上的參考和科學可行的決策方法。最后,從宏觀上整體分析了現有政策對緩解就業(yè)壓力的作用,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 數理分析 二元離散選擇模型 教育選擇投資理論 In we on is on we of on we of we we to to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4 一、問 題提出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不斷蔓延的大背景下 ,各國經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中國經濟也出現回落 ,出口急速下滑,企業(yè)經營困難 ,相關行業(yè)用人需求急劇減少;同時,由于我國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大學生就業(yè)的傳統渠道萎縮,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鎮(zhèn)轉移,勞動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將會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而且矛盾可能更加突出,增加了大學生就業(yè)的難度。這些問題引起了國家高度重視,最近溫總理提出:“我們最擔心的還是兩件事情,這兩件事情都跟就業(yè)有關,其一是農民工返鄉(xiāng)問題,其二,大學生就業(yè)問題。”這兩個熱點問題涉及 面如此之廣,解決難度如此之大!那么,國家能否以最小成本使上述兩類群體的就業(yè)問題同時得到持續(xù)改善? 再回顧一下我國大眾化教育的歷程: 1978 年以來,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規(guī)模持續(xù)擴展,但是 1998 年以前發(fā)展態(tài)勢一直很平穩(wěn), 1999 年開始卻經歷了超常規(guī)發(fā)展,每年以幾十萬的規(guī)模在增加,導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 2001 年開始每年上升兩個百分點。我國僅用幾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英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發(fā) 達和新興工業(yè)化國家,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完成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到大眾化教育的轉變 (見表 1)。 表 1 主要發(fā)達國家 高等教育大眾化歷程表 美國 英國 德國 日本 韓國 5%左右 1911 年 1954 年 1960 年 1947 年 1966 年 15%左右 1941 年 1970 年 1970 年 1970 年 1980 年 資料來源: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課題組從人口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除此之外,心理預期過高,綜合素質欠佳、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等傳統不利因素共同加劇了大學生就業(yè)困難。據有關報道, 2009 年全國應屆畢業(yè)生將突破 610 萬人,比 2008年 畢業(yè)生增加數十萬人,加上去年未就業(yè)的 200 多萬,歷 年隱性失業(yè)的 300 多萬,臨時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5 過渡性就業(yè)的 100 多萬,導致 2009 年有上千萬的就業(yè)壓力,且這種壓力至少會持續(xù)到隨后幾年,就業(yè)形勢異常嚴峻。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本科畢業(yè)生作為微觀個體,畢業(yè)后面臨著兩種選擇:就業(yè)或讀研。但對于大多數本科畢業(yè)生而言,讀研是在就業(yè)難的情況下的第二位選擇,其充當的僅僅是避風港的角色 大學生以此暫時屏蔽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同時通過讀研的方式來增強就業(yè)競爭力。因此,無論是直接就業(yè),還是讀研后再就業(yè),歸根結底還是就業(yè)問題。國家也是從這樣的角度,通過研究生擴招的政策來暫時緩解目前就業(yè)的巨大壓 力。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個人通過讀研是否能最終如愿以償?這種讀研動機是否具有盲目性?而國家的研究生擴招政策是否充分利用了大學生資源,是否是解決就業(yè)問題的長久之計?如果不像我們所期望的那樣,那么無論對個人還是國家,都將是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本文將以就業(yè)問題為焦點,以本科生畢業(yè)后是否讀研作為切入點,建立就業(yè)與讀研的二元離散選擇計量經濟模型來指導本科畢業(yè)生進行優(yōu)化選擇,同時又可以為政府制定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研究生學費制度、以至解決大學生就業(yè)問題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通過本文微觀和宏觀、個人與國家利益的權衡分析,個人能 根據內心真正的愿望,選擇適合自己的奮斗方式,實現人生價值,更好地為社會作貢獻;同時國家能充分挖掘大學生的聰明才智,人才市場也能得到優(yōu)化配置。這樣,國家能夠以有限的財力、最小的成本同時解決當前眾多棘手問題,構建一個更加和諧的社會。 (三)本文擬解決的幾個問題 大學生就業(yè)如此困難,無論對個人還是國家都是資源的巨大浪費。為此,許多學生選擇讀研來增強就業(yè)競爭力,國家也出臺了許多相關政策,例如繼續(xù)進行研究生擴招以緩解就業(yè)壓力,鼓勵大學生下基層等等,但是讀研對每個人都是明智的選擇嗎?國家政策實施后是否有效?本文針對這些 疑惑,將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嘗試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6 樣做出繼續(xù)讀研的決策的理論模型。 討本科生畢業(yè)后的最優(yōu)選擇。 (四)本文的基本結構及思路 本文的結構為 5 節(jié):第 1 節(jié)為問題的提出;第 2 節(jié)為考研情況的基本分析;第 3 節(jié)為研究生教育選擇模型的數理分析,為下一節(jié)二元離散選擇模型的建立從框架上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第 4 節(jié)是二元離散選擇模型的建立及實 證分析,包括模型的建立、檢驗及應用,它是本文的核心;第 5 節(jié)為宏觀政策建議,既有基于模型的現有政策分析,又有創(chuàng)造性新思路的提出。 (五)本文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點 文從大學生是否考研為切入點,綜合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變量,視角獨特。 用獲得 2000 年經濟學諾貝爾獎的研究方法,更加科學新穎。 際模型都有立足實際的數據調查支撐。 二、研究現狀 教育作為一項主要的人力資本投資 , 其對于收入的影響已經被大量的研究者 關注。研究發(fā)現受教育主要可以使得人們有機會進入收入 ( 或者社會地位 )更高的行業(yè) , 以及在同一個行業(yè)中提高人們的收入水平。國內學者從不同角度闡釋了高等教育投資投入和產出的影響要素。 1995a, 1999)的分析報告表示,研究生教育投資的確實是一項有利可圖的投資,但是,同證券市場相似,研究生教育投資也是風險投資(趙恒平, 2005)。國外學者根據風險來源的不同,將研究生教育個人投資風險可分為三類,社會風險、政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7 策風險和個人風險。 在國內的理論研究方面,基于我國高等教育層面進行研究的有:李子彥( 2005、 2006)從高等教育成本、就業(yè)、收益等三個方面來探討弱勢群體高等教育投資存在的諸多風險及防范措施。林春艷、馮恩民( 2002)針對高等教育投資效益的特點,建立了教育投資組合收益與風險優(yōu)化模型,并進行定量分析。趙恒平、閔劍( 2005)、丁冰冰( 2005)、孫國紅( 2005)、鐘宇平和雷萬鵬( 2005)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個人高等教育投資過程中的風險與收益問題進行探討。趙宏斌、王樹同( 2005)和李繼峰( 2005)分別研究了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資風險和收益問題。 這些研究雖然都是基于收益與風險的研究,但很少落實到微 觀個體在大學畢業(yè)后的選擇研究上,由于研究生教育投資會較大程度地影響到個體終身收益,因此本文將個人研究生教育的選擇問題轉化為是否讀研的終身收益的比較問題,從而確定微觀個體的教育選擇。 三、考研動因分析 為了權衡考研利弊,建立模型的二元評判標準,我們首先必須對考研的驅動力進行定性分析。因此,本文首先對考研的普遍情況進行數據搜集,并分析統計考研的原因。 (一) 考研情況基本統計分析 自 1999 年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規(guī)模進入了跨越式的發(fā)展階段。招生數量大幅增長,在校研究生總人數每年以超過 25%的增長率 增長,到 2005 年后更是突破了 100 萬人,研究生教育規(guī)模在世界上僅次于美國。表 2 是 1997 年以來每年的報考人數及錄取情況,圖一反映了 1997 年以 來 考研 報考人數和錄取情況的總體趨勢,雖然在 2008 年的報考人數有一個小小的回落,但 2009 年的報考人數又迅速回升。 并在 2010 年和 2011年報考人數又是更大幅度的 增長,面對如此高增長速度,微觀個體的教育選擇及國家的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制定都是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8 表 2 1997 年以來的報考與錄取情況 年份 報考人數 錄取人數 考錄比例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46 2002 2003 7 2004 3 2005 2006 2007 2008 120 39 2009 2010 2011 :1 (資料來源: ) 02040608010012014016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報考人數錄取人數圖一 歷年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變化趨勢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9 (二)大學生選擇考研的動機分析 由以上的基本數據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出,近幾年來報考研究生的數量越來越多,而原有的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 指 2000 年前的規(guī)模)也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出現了 2001 年后研究生的招生規(guī)模迅速擴張的態(tài)勢。經調查大學生選擇考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為了緩解本科畢業(yè)就業(yè)壓力,占 (2)欲借此改變生活境遇,占 (3)想做學術研究,占 15%; (4)想去更好的高等院校以圓高考的夢想,占 13%; (5)想改變專業(yè),占 6%; (6)從眾心理,占 5%。 (三)結論 由此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學生考研目的不是為了做學問,而是為了緩解就業(yè)壓力、改變生活境遇。原因( 1)和( 2)可以歸結為同一類,這一類同學會認為研究生畢業(yè)后應該有更好的就業(yè)前景,更高的預期收入;原因( 4)去更好的院校一是圓高考的夢,更因為名牌效應的原因,期待在好的大學研究生畢業(yè)后有 更多的就業(yè)機會,能拿到更高薪酬;改變專業(yè)的最根本動機是為了轉到熱門專業(yè),以便將來容易就業(yè)。只有少數的畢業(yè)生為學術研究或者是從眾心理而考研,所以,我們認為絕大多數有考研動機的同學都認為研究生畢業(yè)后的預期收益遠高于本科生畢業(yè)后的預期收益。因此對研究生畢業(yè)后預期收益的估計是報考研究生的直接動因。 四、研究生教育選擇的理論模型 (一)目的 在確定了評判的標準之后,為建立大學生二元離散選擇模型,還需要對多種要素進行合并,并通過數學公式的推導得到理論模型。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0 (二)理論模型的推導 本文所用的主要符號及含義見表 3 表 3 主要符號說明 符號 說明 s )0(0i )()(指示變量, s=1 表明選擇了研究生教育; s=0 則表明沒有 第 i 個個體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成本 讀研學費 接受 s 類教育后個體 i 在 t 時的 實際收入 在 t 時的工作經驗 個體 i 在 t 期的預期收益 研究生教育模型為離散選擇模型,指示變量記為 s(取 1或 0), s=1 表明選擇了研究生教育; s=0表明沒有選擇研究生教育。 投資成本假設:( 1)投資成本的構成范圍限制。學生的日常生活費用不列入教育投資的范圍。因為一般說來 , 這些投資是無論個人是否接受教育都要進行的支出。( 2)假設投資所用資金成本可忽 略不計。( 3)做選擇時,假定之前的投資是沉沒成本,不影響現在的決策。( 4)投資期間利率不變。 在上述假設下 , 研究生教育投資成本由下述兩個部分構成: (1) 直接成本。是指為了接受教育而直接支出的費用 , 比如學費、書籍費等。 (2) 間接成本。是指因接受教育而放棄的收入和機遇 , 也稱機會成本。由于從平均意義上講,大多數學生本科畢業(yè)后未來三年內的收益不會超過某一定值,并且具有不確定性,加上機遇的不可測性,相比之下學費是確定性成本,為研究問題的方便,僅簡化以直接成本計算,則第 )0(0 (其中 學費,通常學費是外生給定的, i 為許多不可觀測的微小影響因素的疊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1 加變量,如智力水平、努力程度等,因此,不妨假設 i 服從標準正態(tài)分布且不同個體間相互獨立,即 (0,1)i N 。 根 據 974)的 章中 的關于接受教育培訓收入的經典回歸方程: )(其中 )(接受 s 類教育后個體 i 在 t 時的實際收入, 示教育年限,),( 2 列向量, 代表在 t 時的工作經驗 , 是隨機干擾項,即個人工資水平的對數可由接受教育的程度、工作經驗及工作經驗的平方項來解釋。 公式( 實際收入的許多其它影響因素全部包含在隨機干擾項 中,實際使用時如果 中包含有重要的影響因素,則必須將其從 中分離出來,否則會導致結果偏離實際。由于反映家庭或個人的特征變量如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背景、教育偏好、性別、周邊環(huán)境、婚姻狀況等等,對實際收入的影響不可忽視,故將它們以向量 形式從 中分離并引入模型。設個體生命期為 T ,并把個人接受教育的時間放在第一期 ,個體的生命模式或者是在第一期接受教育,此后開始就業(yè),或者直接從第一期開始工作,當然,這里的個體生命周期 T 是從個體具有行為能力,能自理學習生活的時期開始。這里我們已經排除了個體先工作后學習培訓即在職讀研的情形,因為在職讀研的風險遠小于應屆本科畢業(yè)生讀研的風險,故可將在職讀研歸于已就業(yè)范疇。那么個體 i 在 t 期的預期收益 )(進一步表示為: )()(1 , (,2,1 意義同上, 示第 要包括父母受教育背景,教育 偏好,家庭收入,性別,周邊環(huán)境,婚姻狀況等等,但在一般的情況下,家庭收入在個體投資選擇上具有較大的影響力,是這些指標中的核心指標,所以在以下的數理分析過程中把家庭收入看成代表家庭特征的主要變量,仍用 此處 為一維向量即實數)表示,而其余特征因素可歸結為一種不確定的外生沖擊, 用 ()表示,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2 于是有: )()(1 (給定 1s , )1()1(2111 給定 0s , )0()0(2010 假設個體不論接受研究生教育與否,其家庭或個人的基本特征性質不會改變,那么12 02 ,記為 2 。 假設沒有借貸約束,即個人可以自由 預支足夠的資金來選擇研究生教育,那么個人選擇應基于教育后的終生收益(扣去成本)與不接受研究生教育時的終生收益在初期的貼現比較。即: )0()1(01 Tt i (I 是示性函數,表示當 內函數值為真時, 1即個體 i 選擇了研究生教育,否則 0 。 R 為貼現率。 教育的選擇是一種純粹的二元選擇,與資本市場上的資本投資不一樣,教育不能隨時拋售,因此任何形式的教育投資都有著更大的風險。因此對( 需進一步改進。 根據文獻 8的研究結果,對一個風險規(guī)避型個體 i 來說,有下式成立: )0(l n )1( l n 01 r i s i (其中 2 2 21 ( 1 ) ( 1 ) ( 0 ) 2i s k 為風險溢價, i 為個體 i 的風險規(guī)避系數。 為了給本文實證分析提供理論依據,需對( 進行變形如下: )0(l n )1( l n 01 r i s i )0()1( 101ii r is (風險規(guī)避者而言 0 )0()1(01 Tt is 將式( 入上式得: )e x p ()e x p (0 20101 2111 Tt i s 010101112 is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3 012 r is 其中 ( 1s 或者 0s ) 由于 (0,1)i N ,則 1 從而 )( 012 r is 201 ii 201 r is k i 0 ii 其中 ) 010 iE ,所以個人選擇研究生教育的條件函數為: 0 (其中 0k 包含了對預期的不確定性、風險溢價等,且從某種程度上 0k 反映了選擇讀研與否所產生的預期收益的 差異, 2 度量家庭收入對選擇研究生教育概率的影響。 (三)結論 該選擇函數可以理解為:當且僅當家庭經濟實力與對研究生教育的不確定性的某種線性組合大于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學費壓力時,微觀個體會選擇研究生教育?;蛘呤钱敿彝ソ洕鷮嵙鄢邮苎芯可逃膶W費后還有一定盈余才有可能去讀研。以上數理分析只是為下面二元離散選擇模型從理論上提供一種基本分析框架,實際應用時可根據需要對模型中的同類變量進行分解與重組,使之具有明確的經濟意義。下面將在此基本框架下利用調查的數據建立一個二元離 散選擇模型,并實證分析微觀個體在大學畢業(yè)之際,怎樣做出繼續(xù)讀研的決策;政府部門怎樣利用該模型制定相應的政策。 五、二元離散選擇模型的建立及實證分析 二元選擇模型的目的是研究具有給定特征的個體做某種選擇而不做另一種選擇的概率。比如選擇讀研而不選擇就業(yè)的概率是多少。為了將理論模型運用于實際,本文首先設計并實施調查方案,進行數據處理,然后將具體數據與之前的理論模型相結合,最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4 后得出結論,并進行模型的求解、分析和應用。 (一)調查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根據前面的數據統計和理論模型分析,由式( 以看 出,影響微觀個體選擇就業(yè)或讀研的最直接的因素是家庭的經濟實力和讀研期間的學費,同時選擇讀研與否的預期收益之差也是關鍵因素,從報考研究生的動因分析也可看出這點。因此在數據調查及實證分析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考慮了第 和讀研的學費( 對讀研選擇的影響,而且將個體對研究生畢業(yè)后的預期收益與本科生畢業(yè)后的預期收益的差作為一個解釋變量,即釋放出隱含在 0k 中的預期收益 之差,用變量 示。調查問卷見附表一。 此次調查采取對江蘇省范圍內的大學生進行簡單隨機抽樣。 為獲取本研究在實證分析時所需要的相關數據,本文專門設計了調查問卷(見附件1),以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共發(fā)放問卷調查表 350份,回收問卷 288份,經初步分析整理得有效問卷 265 份(附表 2)。 調查目的:真實掌握大學生畢業(yè)后如何做選擇的有關信息,獲取經濟變量對個人接受高等教育影響的有關數據,為模型建立提供基礎數據。 調 查對象:江蘇省各大高校的部分在校學生。 調查時間: 2010 年 10月底至 2011年 1 月中旬。 調查方式:采用線下調查和網絡調查兩種方式同時收集數據。線下調查即發(fā)放調查問卷直接進行調查。 網絡調查采取在校內網、 外還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進行了少量的通訊調查。 模型應用) (二)二元離散選擇模型的建立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5 模型假設:大學本科畢業(yè)后的出國留學視為讀研,目前國內有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培養(yǎng)屬公費,學費視為 0,但在實證分析的過程中,考慮讀研或就業(yè)都需要基本的生活費,所以將 3年的 讀研生活費用與就業(yè)時的生活費用等同看待,其它有收費的院校,學費不考慮專業(yè)區(qū)別,取學校各專業(yè)的平均收費標準,假定學費和家庭收入均為連續(xù)變量。 根據上述分析和假定,以及前面推導的個人選擇研究生教育的條件函數式 (則可設定如下二元離散選擇模型: *3210* ln (其中, *擾動項, *不可觀測的潛在連續(xù)變量, * 關系如下: 0,00,1*ss 即 *于臨界值 0時, 1,小于等于 0時, 0 。這里把臨界值選為 0(由于模型中有常數項,所以臨界值選擇多少實際上都是無關緊要的,所以不妨設為 0)。 根據 *應的分布,可以有不同的二元選擇模型(如表 4所示)。 表 4 常用的二元離散選擇模型 *應的分布 分布函數 F 相應的二元選擇模型 標準正態(tài)分布 ()x 邏輯分布 / (1 ) 極值分布 1 ) 型 用模型( 布函數采用標準正態(tài)分布,即 ,利用 S R 6 8 7 0 6 9 4 4 5 2 8 5 3 (z=( ( ( ( 對應的模型輸出結果為: S=1-( 計算的結果表示在解釋變量取不同的值時 S 選擇 1(讀研)的概率,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6 出結果,表示標準正態(tài)分布,比如 Z=5, , 號中表達式的值為 正態(tài)分布表的 S=對于該個體選擇讀研的概率為 面兩個模型的含義相同,只不過將此處的標準正態(tài)分布分別換成了邏輯分布和極值分布。 分布函數若采用邏輯分布,即 型,則利用 計算結果為 : S R 5 3 9 2 9 7 2 6 3 4 7 7 7 (z=( ( ( ( 對應的模型為: S=1-( 此模型結果與上面標準正態(tài)分布時的模型解釋含義相同,只不過將此處換成了邏輯分布。 分布函數若采用極值分布,即 型,則利用 算的輸出結果為: S R 3 1 5 9 7 1 5 6 4 2 4 3 (z=( ( ( ( 對應的模型為: S=1-( 此模型結果與上面標準正態(tài)分布時的模型解釋含義相同,只不過將此處換成了極值分布。 (三)模型的檢驗與解釋 從以上三個模型的 置信度為 95%的水平下,三個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都是顯著的,而且三個模型的形式互相映證,說明估計的方程是非常穩(wěn)定的,因此下面僅以式( 例進行解釋說明。二元選擇模型中估計的系數不同于普通回歸中解釋變量對因變量的邊際影響,它包含兩層意義:一是 解釋變量的增減引起因變量概率的增減,這需要從估計系數的符號上判斷,如果為正,表明解釋變量越大,因變量取 1的概率越大;反之如果系數為負,表明相應的取 0的概率越大。由模型( 以看出,家庭收入的系數為正,表明家庭收入越高,選擇讀研的概率會增加;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7 學費對數的系數為負,表明攻讀碩士研究生的學費越高,學生本科畢業(yè)后選擇就業(yè)的可能性就越高;碩士研究畢業(yè)后的預期收入與本科畢業(yè)后的預期收入差的系數為正,說明預期收入差越大,則本科畢業(yè)后選擇讀研的可能性就越大。正好驗證了人們的常規(guī)選擇。二是斜率回歸系數值的意義,即反映被解 釋變量相對概率的變化,但這種變化并不是直觀的,必須通過計算。二元選擇模型 i i iy x u,對 條件概率的邊際影響由下式給出: ( / , ) ()y x f 是 F 的密度函數,所以利用式 ( F 是標準正態(tài)分布,則 : ( ) 0 1 3 1)(),/( = )( = - )(),/( = 模型的計算結果來看,隨著家庭收入的提高,選擇讀研的概率就越大,邊際影響率為 家庭收入每增加 1萬元,讀研的概率會大約增加 這個數值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大,這是因為貸款及獎學金制度的實施,使家庭收入只是在一定范圍內對讀研概率產生影響。隨著研 究生教育學費的增長,選擇讀研的概率就下降,邊際影響率為 學費的對數值每上升 1萬元,讀研的概率將大約減少 而且學費的影響顯著高于家庭收入的影響;隨著預期收入差異的增大,選擇讀研的概率就增大;邊際影響率為 預期收益差每增加 1 萬元,讀研的概率將大約增加 26%,顯著大于家庭收入和學費的影響。 (四)模型應用 就個體而言,畢業(yè)生可以利用模型( 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不同學校不同專業(yè)的研究生學費情況及自己的預期收益,做出是否讀研、或選擇什么學校什么專業(yè)讀研的合理決策。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8 假設有 10個 個體,他們的家庭收入,個人對本科畢業(yè)和碩士生畢業(yè)的預期收益如表 5所示,根據自己想要報考的學校和專業(yè)的不同學費,由模型( 以測算出他們各自讀研的概率,結果如表 5所示。比較第 1和第 2個兩個個體,在家庭年收入和預期收益都相同的情況下,讀研的概率相差了 9%,說明學費對讀研的選擇有一定的影響;比較第 4和第 5個個體,在學費和預期收益差都相同的情況下,家庭收入對選擇讀研的概率有一定的影響(分別為 ;再比較第 8和第 10個個體,在家庭經濟情況和學費均一樣的情況下,預期收益差對讀研的概率有很大的 影響(分別為 35%)。上述結果的解釋顯然與常理吻合,這也進一步驗證了模型的正確性。 表 5 讀研概率的測算 個體 家庭收入Z(萬 元 ) 學費 萬元 ) 本科畢業(yè)后的預期月收入 萬元 ) 碩士畢業(yè)后的預期月收入 萬元 ) 讀研的概率 S 1 5 3 10 4 20 3 12 7 3 0 五)模型的評價 2000 年獲 得諾貝爾獎的離散選擇理論為指導思想,創(chuàng)造性地將此先進的理論應用于本科畢業(yè)生就業(yè)與讀研的二元選擇,具有理論的科學性、應用的 南京財經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9 創(chuàng)新性和較高的學術價值; 合運用了統計分析、數理分析和實證分析方法,所有的分析過程邏輯嚴 密,論證充分; 于大量調查所得,在此基礎上的檢驗也充分驗證了模型的正確性。 畢業(yè)生理性選擇提供直接指導,影響范圍大,因而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育學、數學、統計學的知識。 可避免有假設的簡化,因此還有許多有待拓展的地方,例如文章在推導實證公式的時候,簡單地把個人智力因素取期望,其實個人在做研究生教育抉擇的時候,除了考慮經濟背景與預期收益外,還要考慮個人智力、努力程度等只有個 人自己才能考慮的因素,更好的個人發(fā)展?jié)摿懈玫念A期收益,風險因素也會相對比較小。盡管如此,我們的模型已能從一定程度上解釋學費、家庭收入和預期收益對微觀個體選擇研究生教育的影響。 六、 結論與建議 就國家而言,首先可以從本科生的就業(yè)、研究生的招生規(guī)模、研究生教育合理定價等方面進行分析,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 保持經濟穩(wěn)定增長,確保大學本科畢業(yè)生充分就業(yè) 由模型( 以看出,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可增加選擇讀研的概率,從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敬老院消防宣傳課件內容
- 廣西舞蹈教學科目五課件
- 教育英文課件
- 鳥的天堂課件教學
- 新春圓夢活動方案
- 新春報班送好禮活動方案
- 新客戶引流活動方案
- 【文山】2025年云南文山州麻栗坡縣事業(yè)單位緊缺崗位招聘15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數字鄉(xiāng)村活動方案
- 時尚音樂活動策劃方案
- FZ∕T 74002-2014 運動文胸行業(yè)標準
- 乳腺癌分型及治療
- 礦山井架設計規(guī)范
- 2024中考復習必背初中英語單詞詞匯表(蘇教譯林版)
- DB35T 2094-2022 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質量檢測技術規(guī)程
- 23秋國家開放大學《法律職業(yè)倫理》形考任務1-3參考答案
- 管道施工安全培訓
- 校長外出匯報培訓課件
- RS5通訊板-使用說明書
- 2024年沖壓質量提升計劃
- 安全生產內業(yè)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