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蒙古太西煤集團蘭山有限公司松樹灘煤礦 瓦斯防治能力評估申請報告第一章 煤礦企業(yè)概況第一節(jié) 企業(yè)概況一、企業(yè)性質及隸屬關系內蒙古太西煤集團蘭山煤業(yè)屬于民營股份制企業(yè),隸屬于內蒙古太西煤集團子公司,注冊地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盟左旗,注冊資本2500萬元人民幣,注冊成立于2006年3月,資產總額13.4億元。二、井田位置及交通內蒙古太西煤集團松樹灘煤礦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西部,阿拉善盟阿左旗境內二道嶺礦區(qū)15-16勘探線之間。其地理極值坐標為: 東經:1060015106315 北緯:39024539535。目前礦區(qū)內交通主要以公路對外聯系,礦區(qū)距烏吉線上的本井火車站45、距盟所在地巴彥浩特58、距烏海西站85及烏蘭線上西大灘站55,烏(達)巴(巴彥浩特)二級公路從確臺溝通過礦區(qū),另有簡易公路與古拉本鎮(zhèn)、寧夏汝箕溝煤礦相通,烏(烏海)吉(吉蘭泰)鐵路線上的本井站和包蘭線上的烏海西站現為煤炭外運的鐵路裝車點。交通條件便利。交通位置詳見圖1-1-1。圖1-1-1三、礦井生產與建設情況內蒙古太西煤集團松樹灘煤礦于2002年5月建井,1對生產井,分別開采二1上、二1、二2、二3、二4煤層。由寧夏設計研究院設計,設計生產能力為90萬噸/年,2004年12月經工程驗收合格后,投入生產。礦井采用立井開拓,偽斜柔性掩護支架爆破落煤采煤方法,兩翼對角機械抽出式通風。礦井的地面生產系統設施完善,水、電、路系統均以形成。按設計要求,目前礦井通風系統、供水系統、排水系統、壓風系統、提升運輸系統、通訊系統、安全監(jiān)控系統、瓦斯抽采系統、人員定位系統、永久避難硐室、地面生產輔助系統等已形成。首采工作面布置在北翼一采區(qū),回采二1上煤層,目前113工作面運輸順槽、回風順槽、切眼小斷面都已掘成。四、開拓方式太西煤集團蘭山煤業(yè)松樹灘煤礦為瓦斯抽采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0.90Mt/a,采用斜井開拓方式。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及回風斜井5條井筒。井田開采范圍16001200m,開采垂高400m,礦井劃分三個開采水平,水平標高1600m、1550m、1500m。井田長5.6km,面積2.0km2。(一)開拓方式與井筒布置礦井的開拓方式為斜井多水平分區(qū)開拓。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風斜井。1、井筒井筒特征見表1-1-1。井筒特征表表1-1-1 序號 項目名稱特征井筒名稱1號主斜井1號副斜井2號主斜井1號回風井2號回風井1井筒坐標經距(Y)90411.6690441.3889394.9990902.7189730.22緯距(X)26413.1426439.3825340.1225935.9325398.422井口標高(m)1961.071961.771997.002043.81996.203提升方位角(度)3163163163202964井筒傾角(度)25252525255井筒深度(m)517.97483.77498.2446.7399.66井筒寬度(m)4.03.24.03.43.47井筒斷面()凈10.998.3310.997.867.86掘11.889.1411.888.628.628井筒支護厚度()100100100100100材料錨噴錨噴錨噴錨噴錨噴9井筒裝備皮帶串車串車風機風機2、井底車場及硐室(1)井底車場形式的選擇1號主斜井為皮帶提升,井底設煤倉,大巷為皮帶運輸故主井不設井底車場。副井為輔助提升,井底設平車場與運輸大巷相連。(2)井底車場硐室名稱及布置井底車場的中央水泵房和中央變電所采用聯合布置,此外,還有消防材料庫,南采區(qū)設一個爆破材料發(fā)放硐室。水倉設主倉和副倉,斷面為半圓拱形。采用人工清理礦車裝運,絞車提升。一年清理兩次。爆破材料發(fā)放硐室布置形式為硐室式,硐室內設炸藥和雷管存放間,中間由240厚的隔墻隔開,硐室為半圓拱形斷面,進風道中設置炸藥發(fā)放間,回風通道過回風上山與總回風道相通。硐室炸藥存放量282kg,雷管存放量1725發(fā)。井底車場主要巷道和硐室均布置在二1層頂板中,其巖性以砂巖為主,因此,井底車場的主要巷道和硐室均采用錨噴支護。五、通風方式礦井采用兩翼對角抽出式通風。礦井投產時通風線路:主、副斜井進風1500水平井底車場1500水平運輸大巷各采區(qū)及材料行人上山運輸石門各工作面運輸順槽各回采工作面各工作面回風順槽各采區(qū)回風上山回風石門總回風巷地面。礦井主要通風機選用四臺BDK60-6N018A/2160kw型軸流抽出式通風機,兩臺工作,兩臺備用。電機功率2160kw,現一號風井排風量3182.8m3/min-3229.4 m3/min、風壓1292.3Pa,等級孔2.23m2;二號風井排風量2189.88m3/min-2196.23 m3/min、風壓1203.4Pa,等級孔1.68m2,主要通風機現運行工況點在合理、穩(wěn)定、安全、可靠的范圍內。六、采煤工藝根據本礦煤層開采技術條件,礦井采用偽斜柔性掩護支架爆破落煤采煤方法。電鉆打眼、爆破落煤、刮板輸送機運煤、工作面頂板采用柔性掩護支架配備單體液壓支柱支護、自然陷落法控制頂板。七、礦井運輸方式井下煤炭運輸采用皮帶運輸,輔助運輸均采用軌道運輸方式,礦車選型及數量按設計規(guī)范要求和礦井實際需要配備,選用MF1.16US(A) 1t U型翻斗礦車運矸石。材料及設備運輸分別選用1t材料車和1t、1.5t平板車。井下工作面回風順槽鋪軌軌型為18kg/m,軌距600mm,木軌枕;井下運輸石門、運輸大巷及車場,鋪軌軌型22kg/m,軌距600mm,木枕木。八、現生產布局礦井現布置2個普通掘進工作面,即二1上煤順槽普掘工作面, 切眼小斷面已掘成。太西煤集團蘭山煤業(yè)松樹灘煤礦采掘工程平面見圖1-1-2。圖1-1-2九、煤層賦存基本情況本區(qū)含煤系為下侏羅統汝箕溝組,平均厚度227米,共含煤11層,即:一、二上 1、二1、二2、二3、二4、三、四、五、七1、七2。含煤層地層總厚度197m,煤層總厚26.42m,含煤系數為0.13。煤礦范圍含可采、局部可采煤層二上 1、二1、二2、二3、二4共五層煤。二1上煤層:局部可采煤層,煤層厚度最大為4.86m,最小為0m,平均厚度2.62m,屬簡單結構,煤層厚度變化總體為煤礦西部較厚,中部略薄,向南部又逐漸變厚,為不穩(wěn)定煤層,。二1煤層:全部可采煤層,含0-2層夾矸,煤層厚度最大為24.83m,最小為3.32m,平均厚度6.91m,屬簡單結構,煤礦范圍內該煤層連續(xù)性好,為穩(wěn)定的厚煤層,與上層煤平均間距13m。二2煤層:全部可采煤層,含0-2層夾矸,煤層厚度最大為5.84m,最小為0.86m,平均厚度3.44m,屬簡單結構,煤礦范圍內該煤層連續(xù)性好,為穩(wěn)定的中厚煤層,與上層煤平均間距16m。二3煤層:局部可采煤層,含0-1層夾矸,煤層厚度最大為4.33m,最小為0m,平均厚度2.48m,屬簡單結構,煤礦范圍內該煤層連續(xù)性較好,為較穩(wěn)定的中厚煤層,與上層煤平均間距5m。二4煤層:局部可采煤層,含0-1層夾矸,煤層厚度最大為2.75m,最小為0m,平均厚度1.24m,屬簡單結構,煤礦范圍內該煤層連續(xù)性不好,為不穩(wěn)定的薄煤層,與上層煤平均間距6m。據采礦許可證,本煤礦開采二1上、二1、二2 二3、二4煤等五層煤。煤礦煤層頂、底板巖性為砂巖(局部為粉細砂巖)及泥巖,頂、底板穩(wěn)定性差。主采煤層為二1上、二1、二2 二3、。十、礦井地質構造(一)地質構造本區(qū)含煤系為下侏羅統汝箕溝組,平均厚度227米,呈角度不整合于上三迭統之上:其上連續(xù)沉積侏羅統木葫蘆溝組,厚320m,上侏羅統確臺溝組,厚880m,寒武系灰?guī)r機及前震旦紀花崗片麻巖,在礦區(qū)西部逆于侏羅系之上,第四系沖積洪積層存在于溝谷間或呈階地存在。各地層描述見地層表1-1-2。二道嶺礦區(qū)基本呈一不對稱菱形的復式向斜構造,稱確臺溝向斜,煤系在北、東、南三面出露,西面被小松山逆掩斷層所切。向斜主要構造線N1550E,向斜的中心部分煤系垂深12001400米。井田內斷層大都是走向深部變小的趨勢。較大斷層有F17、F16和F20等。向斜北翼(礦區(qū)北段),地層走向近東西,傾向南,傾角4580,煤層淺部在6075間,無較大的斷層,構造比較簡單。向斜東南翼(礦區(qū)東段)即立新井田(618勘探線),地層走向NE40,傾向NW,傾角一般為4560,沿走向及傾向均有波狀起伏;10勘探線以北自淺而深傾角由陡而緩(6532);10勘探線以南至18勘探線則相反,自淺而深傾角由緩變陡。1318勘探線間尚有一系列走向斷層,較大者如F17、F18及F20。F17斷層經9、22兩鉆孔探明落差達7090m,在14勘探線以北消失;其下盤褶皺較發(fā)育,構造較復雜。礦區(qū)南段在1819勘探線間地層走向近東西,傾向北,傾角6070;19勘探線以南褶皺較發(fā)育,由三個向斜,兩個背斜組成,軸向NE40。勘探區(qū)內主要斷裂構造特征見表1-1-3。煤礦范圍內無影響井田開采的斷層構造,屬構造簡單的類型。區(qū)域地層簡表表1-1-21主要斷層一覽表表1-1-3十一、水文地質情況本區(qū)氣候干旱,雨量稀少,地表沖溝常年無水,山洪爆發(fā)時有水流。井田內地下水靜儲量消失以后,動儲量不能及時補給,故地下水有減少的趨勢。從氣候、構造、地貌等特征反映出水文地質特征是地下水水頭壓力大,水量小、補給來源缺乏,地面徑流排泄良好,屬水文地質條件簡單類型。本區(qū)有兩個含水層組,即:第含水層組:從一層煤頂界至七1煤層底界,平均厚度66米。根據鉆孔放水實驗資料,單位涌水量q=0.082l/s.m,滲透系數K=0.128m/d,本組為井田內強含水層組。第含水層組:為木葫蘆溝組底部砂巖層組,單位涌水量q=0.0380.069l/s.m,滲透系數K=0.0740.178m/d,本組為較強含水層組。在、含水層間巖性多為薄層狀粉濤巖與泥巖互層,平均厚87米左右,在地質提供的勘探資料中未見涌水,為、含水層間的隔水層。礦井按正常涌水量為100 m/h,最大涌水量150 m/h進行設計。井田內水質一般屬淡水,礦井水的PH=7.78.5,對水泵、管材及水泥的腐蝕性不大。影響井田開采的水文地質因素主要是降水以及煤層頂底板的充水性。降水為本區(qū)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今后隨著煤層的不斷開采,地面將有坍塌裂隙發(fā)生,致使地表雨水灌注井下,尤其在匯水的溝谷地帶更易造成井下充水的良好通路,生產中需在溝谷地帶留保安煤柱以防洪水危害,礦區(qū)內煤層頂部多為含水厚層粗砂粒砂巖,如,二上 1、二2、五、七1層煤。今后要用大冒頂開采則上部充水可能沿裂隙傾注采面,生產中需要注意防水措施。十二、煤層瓦斯情況根據內蒙古安科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出具的內蒙古太西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松樹灘煤礦礦井瓦斯等級鑒定報告,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為10.18-12.58m3/t。礦井瓦斯等級為高瓦斯礦井,鑒定結果認為五煤層鑒定范圍標高+1600至+1500m內無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十三、煤塵爆炸性和煤層自燃傾向性根據礦井煤塵爆炸性、煤自燃傾向性檢驗報告鑒定結果,本礦煤塵無爆炸性,煤不宜自燃。第二節(jié) 資源儲量一、煤炭資源儲量1、礦井資源儲量本井田只計算可利用的工業(yè)儲量,厚度小于0.5m,灰分高于40%的不記入計算范圍。其儲量計算方法采用塊段法。全井5層煤其工業(yè)儲量為1598.1萬t,可采儲量為1086.5萬t。計算結果見表1-2-1。各水平可采儲量如下:第一水平:213.4萬t;第二水平:289.7萬t;第三水平:289.7萬t;第四水平:289.7萬t。三、安全煤柱1.井筒保安煤柱(主副井筒)15201350之間每側留30m。2.井田境界:1)上部1600標高上下各留25m(垂直距離)保安煤柱;2)井田南北兩側邊界各留20m保安煤柱。3.工業(yè)廣場在該井范圍以外不壓煤。4.采區(qū)間留20m煤柱。礦 井 可 采 儲 量 計 算 表表1-2-1 單位:萬t 項目煤層工業(yè)儲量A+B+C永 久 煤 柱 損 失開 采損 失可 采儲 量邊界斷層井筒小計二上 1269.823.67.631.247.7190.9二1623.654.717.672.3137.8413.5二282.37.22.39.510.961.9二3453.339.712.852.5100.2300.6二4169.114.84.819.629.9119.6合計1598.1140.045.1185.1326.51086.5二、近三年安全生產情況2007年至今礦井一直處于瓦斯抽采狀態(tài),未進行煤炭生產,沒有發(fā)生死亡事故、瓦斯事故、頂板事故、機電運輸等事故,礦井傷亡率為0%。三、煤炭生產經營情況太西煤集團蘭山煤業(yè)公司屬于民營股份制企業(yè),隸屬于內蒙古太西煤集團,注冊地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盟左旗,注冊資本2500萬元人民幣,注冊成立于2006年,資產總額13.4億元。至今安裝工程完成瓦斯抽放系統、人員定位系統、排水管路、供水管路、壓風自救系統,投入1052.5萬元。目前,正在進行113工作面運輸順槽和回風順槽掘進工程,尚未正式生產。第二章 從業(yè)經歷一、煤炭企業(yè)經歷太西煤集團蘭山煤業(yè)松樹灘煤礦于2002年5月建井,采礦證號:C1500002009071120027303,共1對生產井口,分別開采二1上、二1層、二2層、二3層、二4層煤。由寧夏設計研究院設計,設計生產能力為90萬噸年,2004年12月經工程驗收后,投入生產。內蒙古太西煤集團松樹灘礦井2010年和2011年由內蒙古安科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有限公司鑒定為高瓦斯礦井。2010年12月26日前,內蒙古太西煤集團蘭山煤業(yè)公司已有高瓦斯礦井,經政府主管部門正式核準,根據基本標準和評分規(guī)定,內蒙古太西煤集團蘭山煤業(yè)松樹灘煤礦符合標準規(guī)定。二、煤礦企業(yè)相關管理人員工作經歷松樹灘煤礦管理人員均具有在國有大型礦業(yè)公司從事多年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經歷,礦長、總工程師均具有過硬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水平,高瓦斯礦井累積工作時間均滿足五年以上,具有豐富的組織管理能力。松樹灘煤礦主要管理人員工作經歷如下: 1、總工程師白剛:1991年7月-1996年任阿盟煤炭聯合公司古拉本煤礦技術員;1997年-1998年任阿盟煤炭聯合公司古拉本煤礦調度室主任;1998年-2000年任內蒙古太西煤集團古拉本煤礦生產科科長;2001年-2010年6月任內蒙古太西煤集團古拉本煤礦副礦長;2010年6月-2013年5月任內蒙古太西煤集團長溝煤礦礦長;2013年12月至今任內蒙古太西煤集團松樹灘煤礦總工程師。2、礦長李軍:1992年8月-1999年2月任太西煤集團古拉本煤礦安檢科科長;1999年3月-2001年9月任太西煤集團滅火公司辦公室主任;2001年10月-2006年2月任太西煤集團陡崖溝煤礦副礦長;2006年3月-2011年2月任太西煤集團松樹灘煤礦副礦長。2011年3月至今任太西煤集團松樹灘煤礦礦長。3、生產副礦長王寶德:1994年4月-1999年3月在太西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別立貢二礦安檢科任瓦檢員;1999年4月-1999年12月在太西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哈沙圖煤礦機電科任井下電工;2004年6月-2008年12月任德發(fā)通煤礦安全副礦長;2010年6月-2011年3月任太西煤集團松樹灘煤礦安檢科科長;2011年4月至今任太西煤集團松樹灘煤礦生產副礦長。4、安全副礦長胡生全:1992年8月-1995年7月在原煤聯公司古拉本煤礦任井下維修工;1997年3月-2000年12月在太西煤集團興泰煤礦任基建工;2001年1月-2003年3月在太西煤集團興泰煤礦任保衛(wèi)科干事;2003年3月-2004年5月在太西煤集團興泰煤礦安檢科任瓦檢員;2004年5月-2007年2月在太西煤集團興泰煤礦任生產技術員;2007年2月-2009年7月在太西煤集團興泰煤礦任生產科副科長;2009年7月-2013年12月在太西煤集團興泰煤礦任生產科科長;2013年12月至今在太西煤集團松樹灘煤礦任安全副礦長。5、機電副礦長徐學軍:1991年-1996年在太西煤集團興泰煤礦任井下電工;1997年-2004年在太西煤集團興泰煤礦任機電科副科長;2005年-2007年在太西煤集團興泰煤礦任機電副總工;2008年-2013年11月在太西煤集團興泰煤礦任機電副礦長;2013年12月至今在太西煤集團松樹灘煤礦任機電副礦長。6、通風副總工程師王平山:1994年4月畢業(yè)阿拉善盟技工學校。1994年5月-1999年2月任太西煤集團興泰煤礦采掘工;1999年2月-2001年3月任太西煤集團興泰煤礦安全員;2001年3月-2005年3月任太西煤集團興泰煤礦井下電鉗工;2005年3月-2013年12月任太西煤集團興泰煤礦調度室主任;2013年12月至今任太西煤集團松樹灘煤礦通風副總工程師。7、地測副總工程師陳會林:1993年7月畢業(yè)阿拉善盟技工學校。1994年6月-1999年12月任太西煤集團古拉本煤礦采掘工;2000年1月-2010年5月任太西煤集團古拉本煤礦生產技術科科長;2010年6月-2013年6月任太西煤集團古拉本煤礦生產副礦長;2013年至今任太西煤集團松樹灘煤礦地測副總工程師。第三章 機構和人員一、企業(yè)人員概況松樹灘煤礦在冊員工200人,其中管理人員20人,工程技術人員10人、工程技術人員占在冊員工5%,助理工程師3人、占在冊員工1.5%,工程師1人、占在冊員工0.5%。二、組織機構組織機構由公司直接負責建設,設立煤礦管理機構負責日常生產與經營。本礦為中型礦井,成立單獨管理機構。礦井組織機構體系見圖3-1-1。內蒙古太西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松樹灘煤礦 瓦斯防治能力評估申請報告圖3-1-1 礦井組織機構體系內蒙古太西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松樹灘煤礦 瓦斯防治能力評估申請報告調度中心:是全礦安全生產的協調中心。負責全礦井安全生產全面協調工作,充分發(fā)揮其上傳、下達、中間協調的管理樞紐作用,確保礦井建設安全、有序、順暢進行。通風安檢部:通風科主要負責上級有關瓦斯治理方面的政策、法規(guī)、條例的執(zhí)行和落實,負責瓦斯治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協助總工程師抓好礦井建設的“一通三防”和區(qū)域瓦斯治理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協助施工單位做好礦井建設的抽放系統、通風系統、監(jiān)控監(jiān)測系統運行的安全可靠,依據防突規(guī)定的相關內容,嚴格要求施工單位安全、規(guī)范施工;負責建立瓦斯治理項目管理制度和編制區(qū)域瓦斯治理規(guī)劃及年度實施計劃。安監(jiān)科協助安全副礦長抓好礦井建設各項措施的貫徹及落實情況,跟蹤落實施工單位各業(yè)務科室安全技術措施的執(zhí)行情況,制止各類違章行為、消滅各類安全隱患;對各業(yè)務部室瓦斯防治職責、現場重大瓦斯隱患、人員培訓和裝備、儀器使用等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參與瓦斯治理的考核等工作。生產技術部:主要負責上級有關瓦斯治理方面的政策、法規(guī)、條例的執(zhí)行和落實,負責瓦斯防治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推廣應用;協助總工程師做好礦井建設措施的執(zhí)行落實,井巷支護形式的安全可靠、工程質量的監(jiān)督檢查以及及時收集編錄井巷揭露的地質情況,并及時根據現場地質條件的變化提出施工技術方案的修改意見并督促落實;推廣應用巖巷綜掘機,提高機械化裝備水平,參與瓦斯治理的考核等工作。三、瓦斯防治機構及人員配備情況松樹灘煤礦按要求成立了以礦長、總工程師為核心的瓦斯、防突防治機構,專門從事瓦斯治理和防突技術研究工作。礦長是瓦斯防治、防突管理機構的第一責任人,主要負責瓦斯治理、防突方面的資金和物質保障。礦總工程師主要負責瓦斯治理、防突技術研究,是瓦斯治理和防突的決策者。松樹灘煤礦瓦斯防治機構成員由總工程師、通防科等組成。其中總工程師配置1名,通防科長1名,通防隊長1名,主要負責通風安全、瓦斯治理方面的技術管理工作。瓦斯防治機構現配置人員69人,管理人員8人,操作員工22人。其中按要求配備通風專業(yè)技術員2人,抽采技術員1人,安全監(jiān)測技術員1人,地質測量技術員3人,均取得專業(yè)技術員職稱,并按要求配備瓦檢員15人、瓦斯抽放工3人、安全監(jiān)測工及維修1人、測風工1人、粉塵檢測1人、通風司機3人、壓風司機1人、瓦斯抽放泵站司機2人,均屬于特種作業(yè)人員,經培訓合格后,取得特種作業(yè)操作資格證,每年進行一次復訓;瓦斯抽采鉆機工5人,屬于普通操作崗位,經煤礦培訓中心培訓合格后,取得崗位操作資格證,并在培訓中心進行年度輪訓;以此提高本崗位操作技能, 詳見表3-1-1。煤礦企業(yè)瓦斯防治技術人員配備一覽表表3-1-1序號煤礦企業(yè)及所屬子(分)公司名稱所屬高瓦斯和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個數瓦斯防治職能部門技術崗位人員配備(人)通風抽采地測防突安全監(jiān)控一松樹灘煤礦135354專業(yè)化作業(yè)人員與特種作業(yè)人員一覽表表2-1-2序號高瓦斯和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名稱通風工瓦斯檢查工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工司鉆抽采工安全檢查工人數人數其中持證人數人數其中持證人數人數其中持證人數人數其中持證人數1松樹灘煤礦31515445533四、瓦斯防治專業(yè)隊伍松樹灘煤礦成立了瓦斯防治專業(yè)隊伍,配齊區(qū)隊管理人員、技術員、施工作業(yè)人員,崗位齊全,人員配置滿足礦井瓦斯防治需要。礦井設通安隊、抽放隊、安全監(jiān)控室,具體負責礦井通風、瓦檢、抽采打鉆等工作。專業(yè)隊伍的培訓嚴格執(zhí)行煤礦安全培訓規(guī)定(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令第52號)及內蒙古自治區(qū)有關煤礦安全培訓的規(guī)定要求,所有從業(yè)人員在入井前,均按規(guī)定進行不少于72學時的崗前培訓,每年進行不少于20學時的再培訓,培訓內容按照關于印發(fā)煤礦從業(yè)人員安全生產培訓大綱(試行)的通知(安監(jiān)總煤行2007253號)執(zhí)行。對瓦斯防治專業(yè)隊伍中的特種作業(yè)人員,嚴格執(zhí)行關于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guī)定、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令及內蒙古自治區(qū)有關規(guī)定的要求,對屬于瓦斯檢查、抽采、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探放水等崗位的特種作業(yè)人員,上崗前均參加煤礦安全培訓機構的培訓,取得特種作業(yè)人員操作資格證,持證上崗。內蒙古太西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松樹灘煤礦 瓦斯防治能力評估申請報告第四章 系統設施一、提升運輸一號副井和二號主斜井提升方式為單鉤串車提升,裝備JR136-6/240KW型單繩提升機各一臺;主要提升任務:運輸人員、運料、矸石、設備、爆破材料等輔助提升。一號主斜井主要承擔全礦井提煤,裝備ZSY560-50-800大傾角皮帶輸送機一臺,皮帶長度1226米,電機型號YKK4001-4L280KW/6。井下煤炭采用800mm皮帶運輸,輔助運輸均采用軌道運輸方式。二、礦井主排水系統礦井排水采用一級機械方式排水。在1號副斜井井下車場附近和2號主井井下車場各設置排水泵房1個,井下涌水經水泵沿1號副斜井和2號主斜井排水管排至地面。井下水泵選用100DM100-85/355kw型水泵4臺,二臺工作,二臺備用。水泵流量85m3/h,揚程507m,轉速2950/min。正常涌水時,2臺工作,2臺備用。最大涌水時,4臺同時工作。排水管選用1086.0的無縫鋼管。沿1號副斜井、2號主斜井各敷設兩趟,2趟使用,2趟備用。三、壓風系統松樹灘煤礦井下采用雙螺桿空氣壓縮機供風,型號為EWA-110A型,排氣量20 m3/min,排氣壓力級0.8MPa,冷卻方式為風冷。電動機型號TYPEY2-315S-2,功率90KW,額定電壓660V,額定電流113A。儲氣罐工作壓力1.1 MPa。四、供電系統本礦井兩回6kV電源分別來自別立溝110kV變電站和35KV變電站,架空導線為鋼芯鋁絞架空線,雙回線路一回工作,一回備用;當一回故障時,另一回可滿足礦井全部負荷用電。1、地面供配電地面配電采用380/220V兩個電壓等級。(1)380/220V配電地面380V供電系統電源取自6kv地面專用變壓器,供機修車間,坑木加工房,鍋爐房等車間,均采用電纜出線。電纜采用沿電纜溝敷設方式;220V供電系統僅供生活用電。2、井下供配電入井電纜選用YJY22/6kv-95mm高壓交聯內鎧裝電纜,沿主、副井井筒敷設。在井底設井下中央變電所,分別向井下主排水泵、大巷照明以及采掘工作面設備供電。由6kV開閉站不同母線段分別引兩回電纜至井下中央變電所,電纜選用YJV22/6kV-70 mm高壓交聯內鎧裝電纜,然后由井下中央變電所分布到各配電點再由配電點分別向各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供電。局部扇風機采用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的供電方式,并具有風電閉鎖和瓦斯電閉鎖功能。井下設統一的接地網,兩個主接地極分別設在主副水倉中,在各采掘工作面配電點、電纜接線盒等處設局部接地極。用電設備通過接地芯線、接地扁鋼與局部接地極相連,再通過接地扁鋼與主接地極連接形成接地網。在接地網上任意一點所測接地電阻小于2。煤電鉆、巖石電鉆等手持用電設備與局部接地極之間連線的接地電阻小于1。五、通風系統松樹灘煤礦采用兩翼對角機械抽出式通風,3進2回,共5條井筒,礦井投產時通風線路:主、副斜井進風1500水平井底車場1500水平運輸大巷各采區(qū)及材料行人上山運輸石門各工作面運輸順槽各回采工作面各工作面回風順槽各采區(qū)回風上山回風石門總回風巷地面。礦井主要通風機選用四臺BDK60-6N018A/2160kw型軸流抽出式通風機,兩臺工作,兩臺備用。電機功率2160kw,現一號斜井排風量3182.8m3/min-3229.4 m3/min、風壓1292.3Pa;二號斜井排風量2189.88m3/min-2196.23 m3/min、風壓1203.4Pa;主要通風機現運行工況點在合理、穩(wěn)定、安全、可靠的范圍內。主要通風機房內設有直通礦調度室的電話,有司機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guī)程。主要通風機的運轉由專職司機負責,司機每小時將通風機運轉情況記入運轉記錄簿內。掘進工作面采用壓入式局部供風方式。各掘進工作面安裝FBD-2*11型局部通風機2臺,均采用實行“三專兩閉鎖”(專用開關、專用電纜、專用變壓器、風電閉鎖和瓦斯電閉鎖),安設位置符合規(guī)定,設有專人管理。六、瓦斯抽采系統根據有關規(guī)定,針對我礦實際情況,建立礦井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統,綜合運用順層鉆孔和采空區(qū)抽采等手段,選擇2BE1303-0型水環(huán)式真空泵進行抽采,選擇與礦井安全監(jiān)控系統匹配較好的KJFT-1型瓦斯抽采監(jiān)控系統,制定了較完善的安全技術措施。礦井瓦斯抽采泵站位于+1996.2m二號回風井附近、地勢平坦、無地質災害和氣象災害影響的區(qū)域。地面抽采站距離回風井井口大于65m的位置,并設置圍墻,防止無關人員入內。選用2BE1303-0型水環(huán)式真空泵2臺(1臺工作、1臺備用),泵的轉速為660r/min,配套電機功率為90kW防爆電機。真空泵運行所需工作水量為0.753/h。瓦斯抽采系統的抽采主管選用355mm、支管選用250mm的PVC型礦用抗靜電、阻燃聚氯乙烯復合管。1、瓦斯抽采管路本礦井下瓦斯抽采管道選用 “PE型礦用抗靜電、阻燃聚氯乙烯復合管”,其具有以下特點:(1)抗靜電性好、阻燃效果好:材料采用聚氯乙烯,本身具有較好的阻燃性能,產品采用雙機共體、一次成型工藝,抗靜電好、持續(xù)時間長。(2)安全性能高:在撞擊、沖擊、旋轉摩擦等動作中不會產生火花。(3)耐腐蝕性好:采用分子鏈穩(wěn)定、不易被酸堿腐蝕的聚氯乙烯材料。(4)強度高、使用壽命長:最高可以達到35MPa,滿足抽采需要。(5)重量輕:同徑比較,重量僅為鋼管的1/5.6,降低了施工等難度。(6)免維護:管道本身不生銹,不需要涂防銹漆,使用過程中不生銹、不刷漆,具有天然防腐性能,相比鋼管無瓦斯氣體、水分的銹蝕影響,提高了抽采泵的進氣可靠性。(7)裝卸方便、檢修容易、連接快速等。2、瓦斯抽采鉆機在滿足鉆孔施工要求前提下,為方便采購及維修,由于采煤工作面順層平行鉆孔設計為平均80m,故選用ZY-650型礦用液壓鉆機5臺。ZY-650型礦用液壓鉆機,具有鉆進能力大、操作簡單、穩(wěn)定可靠、體積小、適應性好、壽命長、移動方便、鉆桿剛度大強度高等特點。主要技術參數如下:最大鉆進深度 150m;開孔直徑 87/115mm;終孔直徑 65/75;鉆桿規(guī)格 42800/50800mm;鉆孔傾角-90+90;額定輸出轉速95 r/min;額定輸出轉矩650 Nm;給進力40kN;起撥力30kN;正常進給速度01.5m/min;給進行程850mm;錨固力280kN;電機功率15kW;主機外形尺寸2107380355mm;主機重量(不含鉆桿)約280kg。鉆進指標:根據煤礦瓦斯抽采管理規(guī)范,鉆機臺月效率為:巖石f=68,不小于1200m月臺;巖石f6(包括煤),不小于1600m月臺。3、瓦斯抽采量太西煤集團蘭山煤業(yè)公司松樹灘煤礦瓦斯抽采系統于2013年全部安裝完成,尚未進行瓦斯抽采。七、礦井通訊系統礦井行政通訊依托當地市話網。調度通訊選用KDO型總機一臺,設在監(jiān)控室內,分機分別設在礦長辦公室,總工辦公室,調度室,其他生產管理部門及各生產車間。井下設21臺分機,分別設在井下配電室、水泵房、井底車場及各采掘工作面。地面通訊電纜敷設采用埋地暗敷設方式。電纜選用HUVV22-2020.5通訊電纜,分別沿主、副井井筒敷設。井下分機選用KTDD-1本安型電話機。八、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礦井選用一套KJF2000N礦用安全監(jiān)測系統,本系統由地面中心站,通訊接口卡、監(jiān)測分站及傳感器組成。通過礦用通訊電纜聯網。1、地面中心站地面選用一臺P4型計算機做為監(jiān)控主機,監(jiān)控主機及打印終端設在礦監(jiān)控中心內,選用KJF2000N通訊采集卡一套,通過PUYV22-141.0(7/0.43)通訊電纜與井下各監(jiān)控分站連接,對井下安全狀況進行實時監(jiān)控及連續(xù)監(jiān)測記錄、地面設4臺監(jiān)視終端、通過分頻器與監(jiān)測系統連接,可在不同位置監(jiān)測到井下安全狀況。2、井下安全監(jiān)測裝置設置井下選用KHJ6.1型監(jiān)控分站11臺,分別設置在采煤工作面、配電室、各掘進工作面、總回風巷、風井等處。傳感器設置如下:中央變電所、水泵房:瓦斯傳感器2個、溫度傳感器2個、水位傳感器4個、設備開停傳感器4個、饋電傳感器2個。212回風順槽工作面:瓦斯傳感器1個、風筒感器1個、斷電控制器1個。214運輸順槽工作面:瓦斯傳感器2個、溫度傳感器1個、斷電控制器1個、風筒感器1個。216運輸順槽工作面:瓦斯傳感器2個、設備開停傳感器2個、風筒傳感器1個。211回風順槽工作面:瓦斯傳感器2個。213運輸順槽工作面:瓦斯傳感器1個、風筒感器1個。115運輸順槽工作面:瓦斯傳感器2個、風筒感器1個、斷電控制器1個、設備開停傳感器2個、饋電傳感器1個。113運輸順槽工作面:瓦斯傳感器2個、風筒感器1個、風門傳感器2個。111回風順槽工作面:瓦斯傳感器1個、溫度傳感器1個、一氧化碳傳感器1個、風速傳感器1個。122回風順槽工作面:瓦斯傳感器2個、溫度傳感器1個、一氧化碳傳感器1個。121回風順槽工作面:瓦斯傳感器1個。126運輸順槽工作面:瓦斯傳感器2個、風筒感器1個。124運輸順槽工作面:瓦斯傳感器2個。123運輸順槽工作面:瓦斯傳感器2個、溫度傳感器1個、風筒感器1個??偦仫L巷:瓦斯傳感器2個、風速傳感器2個、溫度傳感器2個、一氧化碳傳感器2個?;仫L斜井:一氧化碳傳感器2個、負壓傳感器2個、瓦斯傳感器2個、風速傳感器2個、溫度傳感器2個、設備開停傳感器8個、風門傳感器8個。礦井監(jiān)測設備按高瓦斯礦井配置,甲烷傳感器應垂直懸掛,距頂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壁不得小于200mm。在回采工作面設和回風順槽各設一個甲烷傳感器,工作面安裝位置距工作面小于10m,回風順槽安裝位置在回風順槽距回風巷10m處。一氧化碳傳感器應垂直懸掛,距頂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壁不得小于200mm。溫度傳感器應懸掛在巷道的上方,距頂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壁不得小于200mm。風速傳感器應設置在前后10m無分支風流,無拐彎,無障礙,斷面無變化,能準確測風的地方。九、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為提高礦井的科學管理水平,提高礦井抵御災害的能力,尤其是提高礦井出現災害時迅速找人、救人的能力,礦井配置一套KJ236(A)型人員定位系統,該系統在井口、井下及一些重要巷道、硐室設置無線人員監(jiān)測站,通過每人攜帶的無線編碼識別卡實時監(jiān)測下井人員數量、位置狀況。十、淘汰禁止使用設備情況根據礦井的實際情況,為確保安全生產,井下所有電氣設備均采用礦用隔爆型設備。2009年底,礦井已按規(guī)定淘汰了禁止使用的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等設備和工藝,為下井人員配備ZYX45型壓縮氧自救器147臺,滿足礦井最大班下井人數需要。隨著礦井建設生產,將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范、規(guī)定要求,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高標準、嚴要求,對于國家淘汰的設備、材料、工藝等堅決予以杜絕。第五章 規(guī)范管理一、瓦斯等級鑒定情況松樹灘煤礦每年按照國家瓦斯等級鑒定規(guī)范(AQ1025-2006)編制瓦斯等級鑒定方案并進行組織審批,審批后嚴格按照瓦斯等級鑒定方案組織人員實施測定,并整理匯編瓦斯等級鑒定報告上報備案。根據內蒙古安科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有限公司于2011年10月出具的內蒙古太西煤集團松樹灘礦井瓦斯等級鑒定報告,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為11.38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為無m3/t。二氧化碳絕對涌出量為1.834m3/min,相對二氧化碳涌出量為無 m3/t。礦井瓦斯等級為高瓦斯礦井。2011年由內蒙古安科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有限公司鑒定內蒙古太西煤集團松樹灘煤礦為高瓦斯礦井,無煤與瓦斯突出等動力現象;2012年、2013年由于礦井基本處于停工狀態(tài),未進行瓦斯等級鑒定。因此太西煤集團松樹灘煤礦屬于高瓦斯礦井,無煤與瓦斯突出等動力現象。松樹灘煤礦依據礦井的瓦斯等級進行瓦斯分級管理,分別搞好礦井的瓦斯管理,根據內蒙古自治區(qū)能源局礦井瓦斯等級的批復文件,重點抓好以下工作。1、搞好礦井瓦斯等級鑒定工作。隨著礦井建設的不斷進展,巷道不斷延伸,煤層埋藏深度不斷加深,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涌出形式和涌出量都在不斷發(fā)生變化,瓦斯?jié)舛纫矔饾u增高。因此,必須按照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規(guī)定每年必須進行一次礦井瓦斯等級鑒定。通過鑒定,按照礦井瓦斯等級進行管理。2、必須依據礦井瓦斯等級的不同,嚴格落實礦井瓦斯檢查制度和檢查人員的配備。瓦斯檢查實行巡回檢查,停工期間,每班安排2名瓦斯檢查員,持證上崗,分三班巡回檢查,在井下指定地點交接班;若采掘工作面生產,各工作面增加1名瓦斯檢查員具體負責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檢查。3、依據礦井瓦斯等級的不同,選定井下電器設備。結合煤礦實際,按照瓦斯升級管理的理念,煤礦機電設備全部按照高瓦斯礦井進行配備。4、依據礦井瓦斯等級的不同,嚴格礦井通風管理。井下杜絕串聯通風,風量的配備滿足礦井建設要求,保證井下沒有無風、微風區(qū)域。5、依據礦井瓦斯等級的不同,正確選用礦用炸藥,并加強放炮管理。井下全部選用煤礦三級乳化炸藥,且嚴格執(zhí)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6、依據礦井瓦斯等級的不同,根據開采初步設計,合理布置開拓布局,充分考慮瓦斯防治區(qū)域設計、優(yōu)化通風設計,有利通風、有利防突。7、嚴格落實兩個“四位一體”管理規(guī)定,堅持“逢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方針,落實安全防護措施,下井人員配備隔離式壓縮氧自救器。二、瓦斯防治規(guī)劃礦井當前執(zhí)行的瓦斯防治規(guī)劃于2013年1月根據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精神及十二五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編制,規(guī)劃期限20132015年。1、主要目標通過三年區(qū)域瓦斯治理,瓦斯治理工作體系健全,杜絕瓦斯事故,瓦斯超限每年控制在10次以下;實現“不掘突出頭、不采突出面”的目標,逐步達到抽、掘、采平衡。2、未來三年采掘接替計劃(1)20132015年采掘接替計劃2013-2015三年安排產量合計為32萬噸,其中回采煤量23萬噸,掘進煤量9萬噸。計劃完成掘進進尺1200米,其中,準備工程600米。1)2013年采掘接續(xù)情況 2013年礦建工程主要圍繞礦井瓦斯抽采展開,7月底以前完成113首采工作面的掘進工程,9月份113首采面完成安裝工作。a、回采巷道: 113順槽切眼:工程量80米;113運輸順槽:工程量320米; 113回風順槽:工程量320米。b、回采工作面113回采工作面2013年7月份形成系統,9月中旬安裝以后,進行聯合試運轉,推進30m后停止回采。2)2014年采掘接續(xù)情況2014年為了解決全礦井采掘接續(xù),主要以瓦斯抽采和開拓為主,開拓巷道主要是123運輸順槽和121回風順槽。 123運輸順槽:工程量530米,計劃80米/月; 121回風順槽:工程量530米,計劃80米/月;3、瓦斯綜合治理工作原則1)從設計源頭抓起區(qū)域性瓦斯治理,應優(yōu)化開采程序,從設計源頭上選擇保護層,確保保護層開采順利實施。礦井新水平、新采區(qū)應編制防突專項設計,防突專項設計應與新水平、新采區(qū)設計一并編制。采區(qū)設計應堅持“四區(qū)成套三超前”,即開拓區(qū)域、準備區(qū)域、抽采區(qū)域、回采區(qū)域抽采系統成套;開拓區(qū)域超前準備區(qū)域,準備區(qū)域超前抽采區(qū)域,抽采區(qū)域超前回采區(qū)域。分別設計高濃度瓦斯抽采系統,系統設計能力滿足需要能力。2)夯實通風基礎有多大通風能力、抽采能力,才能安排多大產量,保證回風流瓦斯不超限。按照“大風量、大斷面、低風阻”的原則,配備滿足安全生產需要的風機,巷道斷面富余,保證風速不超限。采煤工作面采用“H”型、“Y”型、“U”型等正規(guī)通風方式,并確保風量充足。通風系統應安全、穩(wěn)定、可靠,并制定后備通風預案。礦井生產水平和采區(qū)應實行分區(qū)通風,每個采區(qū)應至少設置一條專用回風巷,專用回風巷內不得安裝電器等設備,不得有人員作業(yè),電機車不得進入回風流內。嚴禁任何兩個突出煤層采掘工作面之間串聯通風,采區(qū)進、回風應貫穿整個采區(qū),采、掘工作面應實行獨立通風,布置獨立通風有困難時,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聯通風。3)強化抽采重點工作煤礦應準確掌握開采水平和回采區(qū)域煤層的瓦斯壓力、瓦斯含量、煤層透氣性等參數,選擇合理的抽采系統、抽采方法和抽采工藝,加強生產全過程的瓦斯抽采,利用一切可能的空間和條件充分抽采煤層的瓦斯。要積極采用密集鉆孔、大直徑鉆孔、水平長距離鉆孔、專用巷道等抽采工藝,強化抽采噸煤瓦斯含量大于等于8立方米的采煤工作面和每分鐘瓦斯涌出量大于等于3立方米的掘進工作面瓦斯。加強被保護層的瓦斯抽采。保護層開采時應抽采被保護層瓦斯,被保護層瓦斯抽采量應單獨計量并建立專門的抽采臺賬。被保護層采掘前抽采效果評價應合格。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統應安裝自動計量裝置,礦井瓦斯抽采系統應實現高低濃度分開抽采,各抽采系統應安裝自動放水器。積極推動瓦斯抽采最大化、規(guī)范化、精細化,確保抽采達標。4)防突是關鍵突出危險煤層無法開采保護層的,煤巷應采取底(頂)板巷穿層鉆孔、回采工作面應采取底(頂)板巷穿層鉆孔或順層鉆孔的區(qū)域性瓦斯治理措施。突出危險煤層采掘作業(yè)前,礦井應提前編制包括區(qū)域突出危險性預測、區(qū)域防突措施、區(qū)域措施效果檢驗、區(qū)域驗證在內的區(qū)域綜合防突措施。區(qū)域防突措施經礦審核后報企業(yè)總工程師批準,以年度“一礦一策”瓦斯治理文件下發(fā),礦負責實施。保護層開采要保證連續(xù)和規(guī)模開采。保護層采空區(qū)內不得留有煤(巖)柱,被保護采煤工作面應布置在有效保護范圍內。特殊情況下,保護層采空區(qū)內需留煤(巖)柱的,應提前采取區(qū)域預抽煤層瓦斯防突措施。在留煤(巖)柱前以及在采取防突措施后布置被保護層采掘工作面應經總工程師批準。礦應作好留煤(巖)柱記錄,將煤(巖)柱的位置和尺寸準確地標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每個被保護層的瓦斯地質圖應標出煤(巖)柱的影響范圍。凡未實施保護層開采保護的突出煤層突出危險區(qū)的采煤工作面,回采前必須抽采消除突出危險,并經驗收合格才能生產。 底(頂)板巷層位選擇要有利于快速掘進、有利于穿層鉆孔施工,有利于瓦斯治理。突出煤層底(頂)板巷布置原則上相對于被保護煤巷平面位置內(外)不大于50米,距突出煤層至少20米,并應編制防止誤揭(穿)突出煤層安全技術措施,同時編制層位控制圖。底(頂)板巷道不得進入突出煤層法距5米以內施工,否則,應采取防突措施,措施控制范圍同煤巷條帶式區(qū)域預抽。對底(頂)板巷道前方預測的地質構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交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下2025年城市交通擁堵治理的擁堵區(qū)域精準治理報告
-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yè)學院《統計分析方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公共交通優(yōu)化:2025年智慧交通流量預測技術應用前景報告
- 山西運城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大學生社交禮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長江職業(yè)學院《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杭州職業(yè)技術學院《高級日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漢藝術職業(yè)學院《生態(tài)文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公路客運行業(yè)2025年轉型升級與無障礙出行服務研究報告
- 公路客運行業(yè)轉型升級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研究報告
- 慈善項目培訓課件
-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經驗交流
- 工程測量、定位放線控制點復核記錄表
- 申辦出入境證件的函
- 安全評估收費指導意見
- DB34-T 4289-2022城鎮(zhèn)檢查井蓋安裝管理技術規(guī)程
- 年產3萬噸硫酸鉀,1.8萬噸副產工業(yè)鹽項目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 貴州省建筑與裝飾工程計價定額(2023版)
- 發(fā)證機關所在地區(qū)代碼表
- 征地補償數據庫建設技術方案
- 水下封底混凝土計算及施工
- YY∕T 1784-2021 血氣分析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