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技術總結.doc_第1頁
移動通信技術總結.doc_第2頁
移動通信技術總結.doc_第3頁
移動通信技術總結.doc_第4頁
移動通信技術總結.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移動通信技術總結移動通信技術總結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覺很有用處,為了方便大家的閱讀。篇一:移動通信實訓總結實訓總結這個學期我們開設了移動通信這門課程,為了加深對課程的認識和了解,為此在陳培英老師和袁晶晶老師的帶領下,同步開設了,移動通信實訓課。經過四周的實訓課學習,加深了我們對于移動通信技術的進一步了解和研究。移動通信網絡是我們在現在社會中關注的焦點。在以后社會工作中都是有一定的前沿和指導作用,這些結合實際的課程使我們大開眼界,但也感到了一些對未來的緊張,一是對這些實際結合知識的不理解,二是對先進機器設備的不熟悉,我們被種種的新奇所打動著。這些問題也反映出我對這移動通信方面知識的實質研究的匱乏。這次為期四周的實訓課,是我的知識更加豐富,眼界更加寬廣,同時也提升了我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在陳培英老師和袁晶晶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的課程按照原定計劃一步步進行著,隨著課程的進行,對實際應用知識的認識逐步加深,所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同時里面的實際原理和技巧也讓我為之著迷。通過實訓課的學習我們對移動通信這門課有了更深的研究。對一些高新設備軟件在基于華為公司的設備下有了一些簡單的接觸。范文寫作以下為此次實訓課程簡單總結:我們學習了SDH光接口參數測試方法,對SDH光傳輸設備的光口、電口各種最常見的參數,從而對SDH的性能指標有個大體的了解。重點學習了光接口功率測量。測試前一定要保證光纖連接頭清潔,連接良好,包括光板拉手條上法蘭盤的連接、清潔;事先測試尾纖的衰耗;單模和多模光接口應使用不同的尾纖。首先,光功率計設置在被測波長上。選擇連接本站光接口輸出端的尾纖。將此尾纖的另一端連接光功率計的測試輸入口,待接收光功率穩(wěn)定后,讀出光功率值,即為該光接口板的發(fā)送光功率。測試時用跳纖從設備到DDF架上的的發(fā)光口(最上面一排奇數口)跳至連接學生終端的光口,學生可以直接在教學電腦桌前直接測試光功率。量光功率時應該將光功率計連接到光輸出端口的光纖上。測量光功率時波長應該選擇“1310nm”。通過光功率計測量光接口功率結果為-30.75db。Soft Co9500局內POTS用戶配置,讓我們實現了語音電話機之間的相互通話。這讓我們大家都很感興趣,因為平時我們很頻繁的用電話,但對其原理卻不了解。范文TOP100配置步驟是、1、進入配置模式2、增加主機下的POTS用戶Soft Co9500介紹,通過老師對Soft Co9500講解,我們了解Scoft Co的基本知識,了解概述、系統(tǒng)結構、硬件結構。SoftCo系列語音交換機提供話務臺終端、OpenEye軟終端,提供OMU客戶端進行管理SoftCo,提供BMU進行WEB界面的業(yè)務配置,提供PCA助理,各類終端都可以通過LDAP管理站提供企業(yè)地址簿功能。提供BillServer、BillViewer等計費終端。SoftCo9500可以滿足最多5000個內部用戶的業(yè)務需求。軟件邏輯結構包括:A、操作系統(tǒng)與系統(tǒng)運行支撐子系統(tǒng)B、信令與協議子系統(tǒng)C、交換與控制子系統(tǒng)D、媒體資源處理子系統(tǒng)E、業(yè)務與應用子系統(tǒng)F、運營支持子系統(tǒng)。SoftCo 具有如下主要結構特點:1,主控結構2,控制流和業(yè)務流分離3,模塊化結構設計。這一個機箱操控了我們整個實驗室的通信與網絡系統(tǒng),我們以后的實驗都將在這個儀器上進行,可見這個儀器的功能多么強大,我們也不禁現代科技的發(fā)達。Soft Co9500局內一機多號業(yè)務POTS用戶配置,局內號段:單純應用于內部通話,一般為3到8位的分機號,局內字冠取號碼前綴。SIP用戶配置,局內SIP用戶號段:應用于IAD終端,一般為3到8位的分機號,局內字冠取號碼前綴。通過我們自己對實驗語句的閱讀和老師的講解我們對實驗有了深入的了理解。與一機單號不同我們需要為用戶增加一個備用號碼其語句為:config add otmn primarydn 7001 standbydn 7026,config add otmn primarydn 7002 standbydn 7027,config add otmn primarydn 7003 standbydn 7028,這樣我們就可以實現一機多號業(yè)務,這樣一個電話機對應多個號碼。無論撥打哪一個都能接通電話,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個主用號碼最多可以配置10個備用號碼。對于增加呼叫字冠的設置,我們也有了簡單的操作體驗,具體的步驟如下:1、?打開電腦,點擊“開始運行”,在運行里輸入Soft Co9500設備維護IP:129.9.0.5后,確定。如下:2、進入命令行配置窗口,輸入用戶名“admin”命令,然后在輸入密碼“huawei”,密碼為缺省,看不到,按回車鍵,如下:3、在命令行輸入界面,輸入“enable”命令,然后在輸入密碼“huawei”,進入配置模式,如下:/增加EXU單板,單板位于4號槽位。config add board slot 4 type exu/增加用戶盒,用戶盒連接在EXU單板的UEP1端口上。config add subbox slot 4 port 1/用戶盒下增加起始號碼為7000的連續(xù)21個用戶。config add subscriber exu slot 4 port 1 dn 7000 number 21/為起始號碼為7000的連續(xù)8個用戶指定長號,分別為689070006890007。若無需為用戶配置長號,則該命令可不用執(zhí)行。config modify subscriber dn 7000 longdn 68907000 number 8/配置局內短號第1位號碼為局內字冠。config add prefix dn 7 callcategory basic callattribute inter cldpredeal no minlen 4 maxlen 4 if4pstnprefix yes/配置長號用戶的前幾位號碼為局內字冠。若無需為用戶配置長號,最全面的范文參考寫作網站則該命令可不用執(zhí)行。config add prefix dn 68907 callcategory basic callattribute inter cldpredeal no minlen 8 maxlen 8/用戶號碼配置完成后,配置局內字冠,之后局內用戶可以互相通話進行測試。在完成以上操作后即可實現語音電話機之間的相互通話,每個電話機都有一個固定的號碼。撥打號碼即可接通電話。當然在一組完成實驗后需要刪除配置數據。在命令行窗口輸入enable,在輸入密碼:huawei,進入配置模式下,然后逐條輸入以下命令:1、刪除本局呼叫字冠Config delete prefix dn 7Config delete prefix dn 689072、刪除用戶盒下的所有POTS用戶,要選定用戶Config delete subscriber dn3、刪除用戶盒config delete subbox通過兩次實驗我們對Soft Co9500硬件結構進一步了解,同時熟悉了戶配置和上機操作,對下一步實驗打下了基礎。還有一個實驗是HFSS軟件的基本操作,這是一個三維電磁仿真軟件,我們之前沒有接觸過這種軟件,在陳培英老師和袁晶晶老師的精心教導下,我們發(fā)現第二次畫圖的時候我們的速度明顯加快了,熟練度也增加了。很快我們就完成了實驗。我們還學習了SDH環(huán)形組網(通道環(huán))配置實驗。學習了光纖的連接方法,即將SDH1的第1、2個支路2M連通到SDH2的第1、2個支路,通過Ebridge軟件進行測試,思想匯報專題以上配置完成后,如果確認物理鏈路連接無誤,然后將SDH1的第3、4個支路2M連通到SDH3的第1、2個支路,測試誤碼率。誤碼率在五分鐘之內仍為為零。兩次實驗結果與理論結果全部一致,證明我們實驗成功完成。還有SDH光傳輸點對點組網配置實驗,最后進行誤碼測試。學習了點對點配置時的光纖連接方法,和誤碼測試的連接方法,及誤碼儀的使用方法。點對點配置時,將SDH1的第1、2個支路2M連通到SDH2的第1、2個支路。通過Ebridge軟件進行測試,以上配置完成后,如果確認物理鏈路連接無誤,在進行誤碼測試,SDH1的第一個2M進行自環(huán),然后把SDH2的第一個2M跳接到學生桌面的測試口進行誤碼測試,測試結果誤碼率在五分鐘之內為零。在以上兩個實驗中我們自學了腳本的命令學習,命令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模塊名操作操作對象。其中模塊名有um(用戶管理)、cfg(配置類)、alm(告警類)、per(性能類)、ecc(ECC類)、dbms(數據庫類)、sys(系統(tǒng)類)等幾種,操作動作有get、create、set、del、cancel等,操作對象則依據模塊的不同而有很多形式。(1)格式#neid:command:aid:para_block:.:para_block;說明: 里的內容可以省略。neid:命令執(zhí)行的網元ID。command:命令。aid:命令接入點標識,目前只限于配置命令需要的邏輯系統(tǒng),不需要邏輯系統(tǒng)號的命令此項缺省,但后面的冒號不可缺省。para_block:參數塊,含有一個或多個參數賦值。(2)分隔符說明:命令開始:“:”冒號,命令結束:“;”分號,參數塊分隔符:“義型參數名和參數值間分隔符:“=”等號,命令執(zhí)行(又稱命令接入)點分隔符:開始符“”,結束符“”(命令執(zhí)行點目前僅有配置類命令使用,一般為邏輯系統(tǒng)號)。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上的分隔符應全部采用英文(半角)標點,不能采用中文(全角)標點,否則將導致命令下發(fā)失敗。(3)數組的重復輸入:數組的重復輸入利用信息組合符“&”和“&&”構成,格式為:item1&item2 表示item1和item2;item1&&item2 表示item1到item2;&和&&可以組合,例如1&3&&5可以表示1、3、4、5,1&&3&5&&7可以表示1、2、3、5、6、7。(4)命令名字 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模塊名-操作-操作對象。模塊名有um(用戶管理)、cfg(配置),alm(告警),per(性能),ecc(ECC),dbms(數據庫),sys(系統(tǒng))等;操作有del、create、set、get、cancel等;操作對象因模塊而異。典型舉例:登錄用戶名為szhw的網元。#1:login:“szhw”,“nesoft”;查詢當前網元上所有單板的當前告警:alm-get-curdata:0,0;(5)查詢各個命令的使用:每一個命令,很可能是帶有很多的參數,4.0版主控也提供了各個命令如何使用的在線幫助,只要在命令(不帶參數)的后面加上“/?”,就可查詢到該命令的具體使用。如::cfg-set-ohppara/?注釋和屏蔽:對于以兩個反斜杠“/”開頭所有的文字,命令行軟件不下發(fā)給網元。雖然實驗時間不是很長,只有四周的時間,但是實驗內容還是非常豐富,陳培英老師和袁晶晶老師的進度也都在合理分配的情況下進行了最大限度的安排,因此我們此次實訓的知識量很大,因此以上的總結中可能與實際有一些出入情況,也有部分規(guī)范操作的內容引用了實訓教程,以確保操作流程的規(guī)范性,方便以后隨時查閱。通過此次實訓,我學到了很多實踐認知方面的技能,對于移動通信這門課程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對于其未來的發(fā)展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在陳培英老師和袁晶晶老師的耐心教導下,我對本專業(yè)的發(fā)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對未來的就業(yè)和發(fā)展有了更大的信心。我相信此次實訓會對未來的就業(yè)打下基礎,有更大的幫助!篇二:移動通信總結一、移動通信概念移動通信是指通信雙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動中(或者臨時停留在某一非預定的位置上)進行信息傳輸與交換,這包括移動體(車輛,船舶,飛機或行人)和移動體之間的通信,移動體和固定點(固定無線電臺或有線用戶)之間的通信。二、移動通信特點:1、必須利用無線電波傳輸信息,傳播特性差u傳播環(huán)境復雜:多徑效應和陰影效應造成電波傳播的幅度衰落和時延擴展u 用戶高速移動:多普勒頻移造成電波傳播特性的快速隨機變化 2、工作于復雜的干擾環(huán)境u 外部干擾:天電、機電和信道熱噪聲u系統(tǒng)內部和不同系統(tǒng)之間的干擾:鄰道、同信道、互調、多址和遠近效應3、網絡結構多種多樣,網絡管理復雜 u用戶注冊和登記,鑒權和計費,安全和保密4、可利用的頻譜資源有限,而通信業(yè)務量的需求與日俱增 u用戶容量問題,業(yè)務容量問題 5、用戶終端成為個人消費品三、數字移動通信特點:1.微蜂窩小區(qū)結構:更優(yōu)的空分復用提高用戶數量2.數字化技術:語音信號數字化新的調制方式:GMSK、QPSK等 3.TDMA、CDMA4.頻譜利用率高、系統(tǒng)容量大5.能提供多種業(yè)務服務,提高通信系統(tǒng)的通用性 6.抗噪聲、抗干擾和抗多徑衰落能力強 7.能實現更有效、靈活的網絡管理和控制 8.便于實現通信安全保密9.可降低設備成本和減小用戶手機的體積和重量四、移動通信的最終發(fā)展目標是實現個人通信系統(tǒng)(無論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地 方、與另一個人、進行任何類型)五、3G3G是“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G標準:WCDMA(歐洲版)、CDMA2000(美國版)和TD-SCDMA(中國版)3G:運營商:中國移動TDSCDMA,中國電信CDMA2000,中國聯通WCDMA。六、無線傳播方式移動通信中傳播的方式主要有直射波、反射波、繞射波、散射波和地表面波等傳播方式。從發(fā)射天線直接到達接收天線的電波稱為直射波 電波經過地面反射到達接收機,稱為地面反射波 電波沿地球表面?zhèn)鞑?,稱為地表面波七、移動信道的特征傳播路徑與信號衰落;多徑效應與瑞利衰落;慢衰落特性與衰落儲備;多徑時散與相關帶寬八、多徑效應在通信系統(tǒng)中,由于通信地面站天線波束較寬,受地物、地貌和海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接收機收到經折射、反射和直射等幾條路徑到達的電磁波,這種現象就是多徑效應,表現為快衰落傳播九、多徑衰落若多射線強度較大,且時延差不能忽略,則會產生誤碼,這種誤碼靠增加發(fā)射功率是不能消除的,而由此多徑效應產生的衰落叫多徑衰落十、慢衰落信號電平發(fā)生快衰落的同時,其局部中值電平還隨地點、時間以及移動臺速度作比較平緩的變化,其衰落周期以秒級計,稱作慢衰落或長期衰落。慢衰落特性:近似服從對數正態(tài)分布。十一、快衰落移動臺附近的散射體引起的多徑傳播信號在接收點相疊加,造成接收信號快速起伏的現象。主要由于多徑傳播而產生的衰落,由于移動體周圍有許多散射、反射和折射體,引起信號的多徑傳輸,使到達的信號之間相互疊加,其合成信號幅度表現為快速的起伏變化,其變化率比慢衰落快。十二、衰落總結場強特性曲線的中值呈慢速變化-慢衰落 場強特性曲線的瞬時值呈快速變化-快衰落慢衰落產生原因:大氣折射,大氣介電常數的變化,時變;陰影效應,特點:衰落速度與工作頻率無關 十三、抗衰落技術。(1).分集接收:是指接收端對它收到的多個衰落特征互相獨立(攜帶同一信息)的信號進行特定的處理,以降低信號電平起伏的辦法。(2).RAKE接收:利用多個并行相關器檢測多徑信號,按照一定的準則合成一路信號供解調用。(3).糾錯編碼 (4).自適應均衡十四、多址技術(多用戶/共用多信道/接入系統(tǒng) 的技術)對有限的頻率資源,用戶如何共享,以便能傳輸更大,容量的信息信道的構成方式及多用戶共用多信道接入系統(tǒng)的技術。十五、每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用到的多址技術第一代移動通信是模擬移動通信系統(tǒng),都采用頻分多址FDMA方式,第二代移動通信是數字式移動通信系統(tǒng),采用時分多址TDMA和碼分多址CDMA方式,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采用碼分多址CDMA。十六、計算 流入話務量: A = S,完成話務量:A0=0*S 呼損率B=(A-A0)/A=(-0)/ 信道利用率=A0/n=A(1-B)/n=A/n系統(tǒng)容量包括二個方面:a).系統(tǒng)允許的用戶總數 M=A/a,a為用戶話務量 b).每信道允許的用戶數 m=M/n十七、網絡的構成: BS基站 MS移動臺MSC移動交換中心(移動交換機) PSTN公用電話網 PDN公用數據網 ISDN綜合業(yè)務數字網 VLR訪問用戶位置寄存器 HLR原籍用戶位置寄存器 AVC登權中心 EIR設備識別寄存器 OMC操作維護中心十八、各模塊建的接口: 1 人機接口(sm接口);2 移動臺與基站之間的接口(Um接口) 3 基站與移動交換中心之間的接口(A接口)4 基站控制器BSC與基站收發(fā)信臺BTS之間的接口(Abis接口) 5 移動交換中心MSC與訪問位置寄存器VLR之間的接口(B接口)6 移動交換中心MSC與歸屬位置寄存器HLR之間的接口(C接口)7 歸屬位置寄存器HLR與訪問位置寄存器VLR之間的接口(D接口)8 移動交換中心之間的接口(E接口)9 移動交換中心MSC與設備標識寄存器EIR之間的接口(F接口) 10.訪問位置寄存器VLR之間的接口(G接口)。十九、區(qū)域覆蓋大區(qū)制:系統(tǒng)容量小。小區(qū)制:可頻率再用,系統(tǒng)容量大。二十、越區(qū)切換1.概念:將當前正在進行的移動臺與基站之間的通信鏈路從當前基站轉移到另一個基站的過程。2.準則:1、相對信號強度準則:在任何時候都選擇具有最強接收信號的基站。2、具有門限規(guī)定的相對信號強度準則:僅允許移動用戶在當前基站的信號足夠弱,且新基站的信號強于本基站的信號情況下才越區(qū)切換。3、具有滯后余量的相對信號強度準則:僅允許移動用戶在新基站的信號強度比原基站的信號強度強很多的情況下越區(qū)切換。4、具有滯后余量和門限規(guī)定的相對信號強度準則:僅允許移動用戶在當前基站的信號電平低于規(guī)定門限并且新基站的信號強度高于當前基站的一個給定滯后余量時越區(qū)切換。3.控制策略:1、移動臺控制的越區(qū)切換2、網絡控制的越區(qū)切換3、移動臺輔助的越區(qū)切換分類:(按實現技術)軟切換、CDMA到CDMA的硬切換、CDMA到模擬系統(tǒng)的切換(按切換性質)同一交換中心基站之間的切換、不同交換中心基站之間的切換、同一BSC之間的切換、不同BSC之間的切換、微小區(qū)和宏小區(qū)之間的切換、同基站內不同扇區(qū)的切換、不同運營商之間的切換二十一、號碼1.移動臺國際ISDN號碼(MSISDN)功能:其他用戶呼叫該MS時所需撥的號碼。2.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功能:在全球GSM系統(tǒng)中,一個移動用戶唯一對應一個IMSI,存放在用戶SIM卡及該用戶HLR及VLR中。用在MS的移動性、安全性管理及呼叫接續(xù)中。3.臨時移動用戶識別碼(TMSI)功能:GSM系統(tǒng)的安全保密措施之一,空中信令盡可能用TMSI代替IMSI,以防他人從空中非法竊取并盜用IMSI。由VLR臨時給來訪MS用戶分配一個在該服務區(qū)使用的TMSI號碼,并且MS每呼叫一次就重新分配一個TMSI。4.移動臺漫游號碼(MSRN)功能:MS被呼時,由所訪問的VLR分配一個MSRN(其中包括VLR號碼),以確定至MS的路由。路由一旦建立,該號碼立即釋放。5.位置區(qū)識別碼(LAI)功能:在檢測位置更新和信道切換時要使用位置區(qū)識別碼 6.基站識別碼(BASIC)功能:基站識別碼用于移動臺識別相同載頻的不同基站,特別用于區(qū)別在不同國家的邊界地區(qū)采用相同載頻且相鄰的基站二十二、邏輯信道邏輯信道分為業(yè)務信道、控制信道二大類。1.業(yè)務信道 TCH傳送二類信號:(1).話音、數據等用戶信息;(2).隨路信令(與用戶信息時分復用)。2.控制信道 CCH:專門用來傳送信令及同步信號。分為三類:廣播信道BCH,公用控制信道CCCH,專用控制信道DCCH (1)廣播信道BCH:廣播公用信息,點對多點 頻率校正信道FCCH:廣播MS載波頻率同步信號。同步信道SCH:廣播時間同步信號(幀同步及時隙同步信號)及BS識別碼。廣播控制信道BCCH:廣播本小區(qū)通用信息,如位置區(qū)識別碼LAC等。(2)公用控制信道CCCH:呼叫接續(xù)開始階段信令傳輸信道,全體空閑MS公用。尋呼信道PCH:下行,BS尋呼MS隨機接入信道RACH:上行,MS以隨機接入方式向BS發(fā)出入網申請。準許接入信道AGCH:下行,給發(fā)出入網申請的MS的應答,分配一個獨立專用控制信道。(3)專用控制信道DCCH:呼叫接續(xù)主要階段(第二階段)信令傳輸信道,分配給一臺MS專用。獨立專用控制SDCCH:呼叫接續(xù)主要階段信令(鑒權、加密、分配TCH)傳輸。慢速輔助控制信道SACCH:SACCH/CBS?MS:傳輸MS功率調整、時間提前量TA等消息。MS?BS:傳輸BS信號強度測試報告等消息。SACCH/TBS?MS:傳輸MS功率調整、時間提前量TA等消息。MS?BS:傳輸BS信號強度測試報告等消息,以便網絡 判定是否應越區(qū)切換??焖佥o助控制信道FACCH:越區(qū)切換時快速傳送大量信令,中斷話音約18ms。二十三、擴展頻譜通信1.定義:是一種信息傳輸方式,在發(fā)端采用擴頻碼調制,使信號的頻帶寬度遠大于所傳信息必需的寬帶,在接收端則用同樣的擴頻碼進行相關解擴以恢復所傳信息數據。2.分類:直接序列擴頻,跳頻擴頻,跳時擴頻,寬帶線性調頻,混合方式二十四、功率控制原因:為了避免CDMA蜂窩通信系統(tǒng)的“遠近效應”。(若移動臺的發(fā)射機功率按照最大通信距離設計,當移動臺駛進基站時,必然會有過量而有害的功率輻射,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對移動臺功率進行的控制。)原則:當信道的傳播條件突然改善時,功率控制應作出快速反應,以防止信號突然增強而對其他用戶產生附加干擾;相反,當傳播條件突然變壞時,功率調整的速度可以相對慢一些。二十五、軟切換移動臺開始與新的基站通信但不立即中斷它和原來基站通信的一種切換方式。只能在同一頻率的CDMA信道中進行。軟切換是CDMA蜂窩系統(tǒng)獨有的切換功能,可有效提高切換可靠性,而且若移動臺位于小區(qū)邊緣,軟切換能提供正向和反向的業(yè)務信道分集,保證通信質量。二十六、時隙格式在GMS系統(tǒng)中每幀含有8個時隙,時隙的寬度為0.577ms,其中包(2) 頻率矯正突發(fā)脈沖序列,起始和結束的尾比特各占3bit,保護期8.25bit他們均與普通突發(fā)脈沖序列相同,其余142bit均置為0.(3) 同步突發(fā)脈沖序列,主要包括64bit的同步信號,以及兩段各39bit的數據。(4) 接入突發(fā)脈沖序列,41Bit的訓練序列,36bit的信息,起始比特為8位,結束的尾比特為3位,保護期較長,為68.25bit。二十七、信道組合方式 (1).物理信道安排設每個基站分配n個雙工頻道C0,C1,?Cn-1,而每載頻有8個時隙TS0,TS1?TS7,則有8n個物理信道,MS開機后順次搜索個信道,最后鎖定在所在小區(qū)的BCCH.(2).業(yè)務信道組合方式業(yè)務信道的復幀含 26 個TDMA 幀,其中 24 幀T(即TCH),用于傳輸業(yè)務信息;1 幀A,代表隨路的慢速輔助控制信道(SACCH),傳輸慢速輔助信道的信息(例如功率調整的信令);還有1幀I為空閑幀(半速率傳輸業(yè)務信息時,此幀也用于傳輸SACCH的信息)??刂菩诺赖慕M合方式??刂菩诺赖膹蛶?51 幀,其組合方式類型較多,而且上行傳輸和下行傳輸的組合方式也不相同。 BCH和CCCH在TS0上的復用。廣播信道(BCH)和公用控制信道(CCCH)在主載頻(C0)的TS0上的復用(下行鏈路)如圖 所示。其中:F(FCCH): 用于移動臺校正頻率;S(SCH): 移動臺據此讀TDMA幀號和基站識別碼BSIC;B(BCCH): 移動臺據此讀有關小區(qū)的通用信息;I(IDEL): 空閑幀。 SDCCH和SACCH在TS1上的復用。主載頻C0上的TS1 可用于獨立專用控制信道和慢速輔助控制信道。下行鏈路C0上的TS1的映射如圖所示。下行鏈路占用 102 個TS1,從時間長度上講是 102 個TDMA幀。含156.25bit,TDMA 公用控制信道和專用控制信道均在TS0上的復用。在小容量地根據所傳信息的不同,時隙所含的具體內容及其組成的格式也不相同。(1) 常規(guī)突發(fā)脈沖序列,信息位占116bit,分成兩段,各58bit其中57位為數據,另用一位表示此數據的性質。這兩段信息之間插入26位訓練序列。區(qū)或建站初期,小區(qū)可能僅有一套收發(fā)單元,這意味著只有 8 個TS(物理信道)。TS1TS7均用于業(yè)務信道,此時TS0既用于公用控制信道(包括BCH、CCCH),又用于專用控制信道(SDCCH、SACCH),其組成格式如圖所示。二十八、位置登記所謂位置登記是通信網為了跟蹤移動臺的位置變化,而對其位置進行登記刪除和跟新的過程。位置登記發(fā)生在以下幾種情況下: (1).入網位置登記(2).MS移動中,位置區(qū)(LA)或VLR區(qū)發(fā)生變化,則在當前VLR中重新進行位置登記(更新) (3).IMSI分離與附著 (4).周期性位置更新二十九、越區(qū)切換通話期間,MS跨越小區(qū)(或扇區(qū))邊界時,網絡將MS從原小區(qū)(或扇區(qū))使用的信道切換到新小區(qū)的某一信道,而保持通話不中斷。越區(qū)切換控制方法(1).網絡控制越區(qū)切換(模擬蜂窩網采用)MS周圍多個BS的監(jiān)測接收機監(jiān)測來自該MS的信號強度和質量,報告給MSC,由MSC分析判定是否該切換,然后控制切換。(2).移動臺輔助越區(qū)切換(GSM等數字蜂窩網采用)MS時分測量周圍多個BS來的信號強度和質量,在判定應該切換時,就向MSC發(fā)出越區(qū)切換請求(包括測量報告),MSC綜合考慮網絡情況,決定是否進行切換。越區(qū)切換的幾種情況(1).同一BSC區(qū)內不同小區(qū)(或扇區(qū))之間切換。(2).同一MSC/VLR區(qū)內不同BSC區(qū)之間切換。(3).不同MSC/VLR區(qū)之間切換。三十、.呼叫接續(xù) 移動用戶主呼移動臺在隨機接入信道上,向基站發(fā)出信道請求,若BS接收成功,就給這個MS分配一個專用控制信道,MS在發(fā)呼叫的同時,設置一定時器,在規(guī)定時間內可重復呼叫,如果按預定的次數重復呼叫后,扔接受不到BS的應答,則放棄這次呼叫。MS收到立即分配指令后,利用分配的專用控制信道與BS建立起信令鏈路,經BS向MSC發(fā)送業(yè)務請求信息,MSC向VLR發(fā)送開始接入請求應答信令。VLR收到后,經MSC和BS發(fā)送鑒權請求,其中包含一隨機數,MS按鑒權算法處理后,向MSC發(fā)回鑒權響應信息。若鑒權通過,VLR就給MSC發(fā)送置密模式信息,由MSC經BS向MS發(fā)送置密指令,MS收到后完成置密,向MSC發(fā)送置密模式完成的響應信息。經鑒權、置密完成后,VLR才向MSC作出開始接入請求的應答。接著MS向MSC發(fā)出呼叫建立請求,MSC收到后,向VLR發(fā)送指令,要求他傳送建立呼叫所需的信息。如果成功,MSC向MS發(fā)送呼叫開始指令,并向BS發(fā)出分配無線業(yè)務信息的信道指配指令。如果BS有空閑的業(yè)務信道,即向MS發(fā)出信道指配指令,當MS得到業(yè)務信道時向BS和MSC發(fā)送信道指配完成的信息。MSC在無線鏈路和地面有線鏈路建立后,把呼叫接續(xù)到固定網絡,并和被呼叫的用戶建立連接,然后給MS發(fā)送回鈴音。被叫用戶摘機后,MSC向BS和MS發(fā)送連接指令,待MS發(fā)回連接確認后,即轉入通信狀態(tài),從而完成整個接續(xù)過程。移動用戶被呼固定用戶向移動用戶呼叫號碼后,固定網絡把呼叫接續(xù)到就近的移動交換中心,記作GMSC,GMSC即向相應的HLR查詢路由信息,HLR在其保存的用戶位置數據庫中查出被呼叫的MS所在的地區(qū),并向該區(qū)的VLR查詢該MS的漫游號碼,VLR把該MS的MSRN發(fā)送到HLR,并轉發(fā)給查詢路由信息的GMSC,GMSC即把呼叫接續(xù)到被呼叫MS所在地區(qū)的移動交換中心,記作VMSC,由VMSC向該VLR查詢有關的呼叫參數,獲得成功后,再向相關的基站發(fā)出尋呼請求,基站控制器BSC根據MS所在的小區(qū),確定所用的收發(fā)臺,在尋呼信道上發(fā)送此尋呼請求信息。MS收到尋呼請求的信息后,在隨機接入信道上向BS發(fā)送信道請求,有BS分配專用控制信道,MS利用分配的DCCH與BS建立起信令鏈路,然后向VMSC發(fā)回尋呼響應。VMSC收到MS的尋呼響應后,向VLR發(fā)送開始接入請求,接著啟動常規(guī)的鑒權和置密過程,之后VLR向VMSC發(fā)回開始接入應答和完成呼叫的請求,VMSC向BS及MS發(fā)送呼叫建立的信令,被呼叫MS收到此信令后,向BS和VMSC發(fā)回呼叫證實信息。VMSC收到MS的呼叫證實信息后,向BS發(fā)出信道指配請求,要求BS給MS分配無線業(yè)務信道,接著,MS向BS及VMSC發(fā)回指配完成響應和回鈴聲,于是VMSC向固定用戶發(fā)送連接完成信息,被呼移動用戶摘機時,向VMSC發(fā)送連接信息,VMSC向主叫用戶發(fā)送撥號應答信息,并向MS發(fā)送連接確認信息,至此,完成了固定用戶呼叫移動用戶的整個接續(xù)過程。篇三:移動通信技術專業(yè)實習總結范文浙江大學優(yōu)秀實習總結匯編移動通信技術崗位工作實習期總結轉眼之間,兩個月的實習期即將結束,回顧這兩個月的實習工作,感觸很深,收獲頗豐。這兩個月,在領導和同事們的悉心關懷和指導下,通過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學到了人生難得的工作經驗和社會見識。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移動通信技術崗位工作實習這段時間自己體會和心得:一、努力學習,理論結合實踐,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在移動通信技術崗位工作的實習過程中,我始終把學習作為獲得新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決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和方法,切實做到用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思想上積極進取,積極的把自己現有的知識用于社會實踐中,在實踐中也才能檢驗知識的有用性。在這兩個月的實習工作中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我們在學校學到了很多的理論知識,但很少用于社會實踐中,這樣理論和實踐就大大的脫節(jié)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無法學以致用。同時,在工作中不斷的學習也是彌補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