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法律制度研究楊蕓妍【關鍵詞】: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法律制度【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政法大學【學位級別】:碩士【學位授予年份】:2012【分類號】:D922.28;F832.39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法律制度研究摘要隨著金融自由化與金融機構國際化、大型化的發(fā)展潮流,金融機構由分業(yè)經營向綜合經營發(fā)展已成為主要趨勢。金融控股公司,正是在這種趨勢下所產生的重要組織形態(tài),是金融創(chuàng)新的必然產物。但是,金融控股公司在帶來規(guī)模經濟、范圍經濟及協(xié)同效應等優(yōu)勢的同時,由此而產生的利益沖突及風險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2008年以來,美國和世界遭遇了自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在一定程度上也和金融控股公司寬松的綜合經營體制有關。防火墻法律制度的建設可以有效防范利益沖突,控制風險傳遞,對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發(fā)展具有顯著的意義。國外及我國臺灣地區(qū)都相繼通過金融控股公司的相關立法,確立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墻法律制度。在我國,已經出現了大量的類金融控股公司,但大都風險意識低,內控機制缺失。加上我國立法的不完善,這些金融機構大都處于金融監(jiān)管的空白。因此,應借鑒先進的防火墻制度經驗,加快建立與完善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墻法律制度。全文除前言和結語外,共分為四章:第一章: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論。介紹了防火墻法律制度的內涵、特征、法律性質,比較了格拉斯斯蒂格爾墻、中國墻與防火墻法律制度,總結了有關防火墻法律制度的主要學術觀點及爭議,并且討論了防火墻制度設立的必要性及其功能。第二章: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制度的法律設計。對如何構建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墻制度進行了討論,包括構建的價值目標和具體原則,防火墻制度的主要內容以及運行機制。第三章:國外及我國臺灣地區(qū)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制度模式和法律實踐。重點介紹了美國、德國及我國臺灣地區(qū)的防火墻制度模式,比較和分析各個地區(qū)不同的特點和實踐經驗。第四章:我國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介紹我國金融控股公司及其防火墻制度的發(fā)展現狀,并對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國的防火墻法律制度提出了具體的建議。關鍵詞: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法律制度3STUDY ON THE FIREWALL LEGAL SYSTEM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the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large financial institutionsoperating in a segregate management to mixed management has become amajor trend.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an important organizational formin this trend,is the inevitable product of financial innovation.The financialholding company is bringing the advantages of scale economy,scopeeconomy and synergistic effect,however,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ingconflict of interest and risk cannot be ignored.Since 2008,the UnitedStates and the world suffered the most sever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is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which has relation to the risk brought by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under the loose operating system to a certainexten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rewall legal system can effectively guardagainst conflict of interest,control risk contagion,and has significantmean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Taiwan district have successively passed therelevant legislation about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to establish a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firewall legal system.In China,there have beenvarious types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but the risk awareness is low,lack of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s.In addition,due to the blank of ourlegislation,the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at the legal and regulatoryvacuum.Therefore,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advanced firewall system4experience,to 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firewall legal system.Full text expect prefaceand conclusion,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Chapter One:Basic theory of the firewall legal system of financialholding company.Introduce the 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and the legalnature of the firewalls legal system,compare the Glass-Steagall wall,Chinese wall and firewall legal system,summarize the main academicpoint and related dispute about the firewall legal system,and discuss thenecessity and function of the firewall legal system.Chapter Two:the legal system design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firewall.Discuss on how to build a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s firewallsystem,including the building value goals and principles the main contentsof the firewall system and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Chapter Three:The mode of firewall system and legal practice inforeign countries and Taiwan region.Focus on the firewall legal system ofthe United States,Germany and Taiwan region.Compare and analyze the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about firewall system in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Chapter Four: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 financialholding company firewall legal system.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Chinas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as well as the firewall system,and putforward specific proposals on how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Chinasfirewall legal system.KEYWORDS: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firewall,legal system1目錄引言.1一、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1二、文獻綜述與創(chuàng)新之處.2第一章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制度的基本理論.4一、防火墻制度的內涵、特征及法律性質.4(一)防火墻制度的內涵.4(二)防火墻制度的特征.5(三)防火墻制度的法律性質.6二、“格拉斯斯蒂格爾墻”制度和“中國墻”制度.7(一)“格拉斯-斯蒂格爾墻”制度.7(二)“中國墻”制度.8三、有關防火墻制度的主要學術觀點及爭議.9(一)主要學術觀點.9(二)相關爭議.10四、防火墻制度的功能.11(一)防范利益沖突.11(二)控制風險傳遞.15第二章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制度的法律設計.18一、設立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制度的價值目標與具體原則.18(一)價值目標.18(二)具體原則.18二、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20(一)法人防火墻.20(二)業(yè)務防火墻.22(三)資金防火墻.23(四)信息防火墻.25(五)人事防火墻.25三、防火墻制度的運行機制.262(一)完善防火墻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設,增強公開性及透明度.26(二)確立穿越防火墻的責任分配制度.26(三)加強外部金融監(jiān)管,監(jiān)督防火墻的有效運行.27第三章國外及臺灣地區(qū)防火墻制度模式與法律實踐.28一、美國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墻模式.28(一)美國防火墻制度的演變.28(二)現行美國防火墻制度的主要內容.29(三)評價.32二、德國全能銀行的防火墻制度模式.32(一)德國全能銀行的特點.32(二)德國全能銀行的防火墻制度.33(三)評價.35三、我國臺灣地區(qū)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墻制度模式.35(一)我國臺灣地區(qū)金融控股公司的發(fā)展及存在的問題.35(二)我國臺灣地區(qū)監(jiān)管法規(guī)的修正及防火墻制度的改革.38(三)評價.38第四章我國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制度的建立與完善.40一、我國金融控股公司及有關防火墻法律制度的發(fā)展現狀.40(一)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發(fā)展現狀.40(二)有關防火墻法律制度的相關規(guī)定.41二、建立與完善我國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制度的建議.42(一)必要性與緊迫性.42(二)具體建議.42結論.44參考文獻.451引言一、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為了順應金融綜合經營發(fā)展的潮流趨勢,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結合自身的經濟發(fā)展特點確立了不同的組織發(fā)展模式。美國于1999年頒布實施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Act of 1999),開放銀行控股公司可變更登記為金融控股公司以跨業(yè)經營各類金融服務,正式確立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綜合經營制度;英國分別在1986年出臺了金融服務法(Financial ServicesAct 1986)和1987出臺了銀行法(BankingAct 1987),改變了英國證券市場的結構,促進了投資銀行和商業(yè)銀行的結合,以共同提供綜合性的金融服務業(yè)務。我國臺灣地區(qū)在2000年和2001年分別頒布了金融機構合并法和金融控股公司法,確立了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綜合經營的組織模式主要有以下兩種:一種是以德國為代表的全能銀行模式,通過在一個法人實體內部設置不同的業(yè)務部門,全面交叉經營各項金融業(yè)務;另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通過設立多個法人子公司,統(tǒng)一被控制在一個母公司之下經營各類金融業(yè)務。雖然各國在組織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都具有規(guī)模經濟、范圍經濟及協(xié)同效應等組織模式的優(yōu)勢,有效地提升了各國的金融機構跨業(yè)經營效率及國際競爭力。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諸多弊端:(1)可能存在利益沖突。金融機構兼營不同的金融業(yè)務,各個部門的經營目標并不相同,會出現利益矛盾和沖突;(2)可能導致風險傳遞。在綜合經營的金融組織體內,風險可能會通過內部交易或關聯業(yè)務等鏈條在不同的經營部門之間傳遞,即使不存在這些鏈條,也可能因為公眾的信心效應引起風險傳染。(3)可能產生監(jiān)管空白。不同監(jiān)管部門在對下屬的各金融子公司進行監(jiān)管時,若各監(jiān)管部門間缺乏必要的交流,僅按照各自的行業(yè)監(jiān)管標準和監(jiān)管方法對各自的監(jiān)管對象進行監(jiān)管時20世紀90年代,針對金融業(yè)分業(yè)經營,我國首創(chuàng)了“混業(yè)經營”的概念,后來受美、日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影響,特別是我國臺灣地區(qū)頒布的金融控股公司法的影響,又逐漸使用了“合業(yè)經營”“跨業(yè)經營”等說法。最近,中國金融高層認為“混業(yè)經營”一詞有“混業(yè)經營實業(yè)”之嫌,建議改成“綜合經營”。參見宋建明:金融控股公司理論與實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頁。本文采納上述觀點。Gramm-Leach-Bliley Act,Pub.L.No.106-1-2,&900,113 Stat.1338(1999)此二法規(guī)的主要內容已由英國的金融服務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sAuthority)于2000年所指定的金融服務暨市場法(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Act 2000)所取代。金融控股公司又可以分為事業(yè)型金融控股公司和純粹性金融控股公司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編者注:文中(含腳注和參考文獻)凡臺灣的法律稱謂均應加引號或去書名號加引號,臺灣地區(qū)的“行政院”“金融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均應加雙引號。2就會產生監(jiān)管盲點。正是存在上述的種種弊端及問題,許多國家都通過法律規(guī)定設置防火墻制度。一般認為,防火墻制度主要是針對金融控股公司設立,本文也主要是以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墻法律制度為研究對象。金融控股公司以“集團混業(yè),法人分業(yè)”的形式綜合經營各類金融業(yè)務,又通過在集團內部設立防火墻制度的方式,有效防范利益沖突和控制風險傳遞。但值得提及的是,德國全能銀行實際上也存在類似的防火墻制度,本文在第三章對該模式的防火墻法律制度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與評價。目前在我國,各金融機構已開始進行綜合經營的各種嘗試,通過業(yè)務合作和組織結構的調整,已經產生了大量的類金融控股公司,但是大都風險意識較低,內控機制缺失。加上我國現行相關法律的滯后性,這些金融機構大都處于金融監(jiān)管的真空,給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發(fā)展及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因此,加快對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法律制度的研究,有效防范利益沖突和控制風險傳遞,有利于提高金融機構的自我約束能力和專業(yè)管理水平,并對培育我國金融資本市場和完善金融監(jiān)管體系有著重要的作用和現實意義。二、文獻綜述與創(chuàng)新之處國內有關防火墻法律制度的相關研究已經開展了數年之久,很多學者對防火墻制度設立的必要性、理論依據、設置原則、主要內容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也曾嘗試出臺金融控股公司監(jiān)管條例,但因種種原因很多建議尚未實現。此外,在撰寫此文之時,美國因受2008年次貸危機的重創(chuàng)對金融監(jiān)管體系進行了自大蕭條以來最重大的改革,于2010年7月頒布了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Consumer Protection Act),這其中也涉及到有關防火墻制度的改革。我國臺灣地區(qū)也針對金融控股公司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與弊端,于2009年通過了金融控股公司法的修正案,并出臺了大量的其他相關法案,對金融監(jiān)理制度進行了大幅度的梳理與改革?;谏鲜龅难芯勘尘埃疚耐ㄟ^運用歷史分析、比較分析、實證案例等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創(chuàng)新之處:第一,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對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法律制度的相關問題進行全面的梳理與系統(tǒng)性的研究,并對防火墻制度的王繼祖等譯:帕特曼報告(以眾議員賴特帕特曼為首的美國國會眾議院銀行與通貨委員會所屬國內金融小組委員會1966、1967和1968年間對商業(yè)銀行的活動所作的三個調查報告匯編),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398頁本文中,防火墻制度與防火墻法律制度是相同的概念3概念、特征、法律性質及功能等理論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第二,參閱了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制度最新的相關法案措施,對有關理論問題和改革動向進行深入的探討與研究。第三,通過比較分析美國、德國和我國臺灣地區(qū)的防火墻制度,評價和總結了其防火墻制度的模式的不同特點,為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發(fā)展及防火墻制度的設立提出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第一章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制度的基本理論一、防火墻制度的內涵、特征及法律性質(一)防火墻制度的內涵“防火墻”(fire walls)其本來意義是指在建筑物的兩端或在建筑物內將建筑物分隔成區(qū)段,以防止火災蔓延。金融監(jiān)管意義上“防火墻”的概念一般認為是由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阿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首次提出的。1987年阿倫格林斯潘第一次在美國官方檔中使用了“防火墻”的概念,特指“限制銀行與證券子公司之間的交易,特別是信用交易”的措施,后來這一概念被廣泛援用,泛指隔離銀行業(yè)和證券業(yè)的系列措施。從目前各國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規(guī)定來看,實際上并無“防火墻”一說,所謂防火墻,乃一學理上之名詞,乃防止金融機構跨業(yè)經營后所可能產生之利益沖突及不當聯結行為。根據日本學者高仁木教授的研究,對防火墻制度的內涵做出過如下解釋:“規(guī)范金融控股公司與銀行、證券子公司的交易行為,以及業(yè)務、人事、信息的流通關系;規(guī)范金融控股公司轄下銀行子公司、證券子公司及其他類型子公司等之間的關系;應具有防范“利益沖突”、濫用地位及有利交易條件,并且能使第三者不致誤認,以及不致產生經營風險的功能;應可維護銀行及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的健全經營,避免對信用秩序及支付制度有不良影響;防范子公司間發(fā)生信息濫用、資金不正當流通、資產買賣、信用保證、子公司董事職位兼任及交叉營銷等情況;各經營(或交易)單位之間一部分或全面限制的方式可以靈活組合以解決問題?!鄙鲜龆x較全面的揭示了防火墻制度的特征及功能。防火墻制度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防火墻制度包括了“中國墻”;狹義的張強、曾憲冬:金融混業(yè)經營趨勢下設立監(jiān)管“防火墻”的思考,金融研究2003第9期Statement by Alan Greenspan,Chairman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Before theCommittee on Banking,Housing and Urban Affairs,U.S.Senate,Dec.1,1987.74Fed.Res.Bull91(1988).SeeJonathan R.Macey&Geoffrey P.Miller,Bnaking Law and Regulati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2,PP.557-565.臺施敏雄:美國銀行與證券業(yè)務分離制度及防火墻的基本概念,臺北市銀月刊1992年第6期,轉引自劉筱琳:銀行業(yè)與證券業(yè)兼營下的利益沖突與“防火墻”法律制度探討,法學評論(雙月刊),1999年第6期王文宇著:控股公司與金融控股公司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265頁康華平著:金融控股公司風險控制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136頁“中國墻”是設置在綜合性證券商中的一種信息隔離制度,因被稱作“信息長城”而得名,本章第二節(jié)對該制度有詳細的討論。5防火墻制度僅指法人防火墻和業(yè)務防火墻。有學者對防火墻制度與中國墻制度的概念進行了區(qū)分,認為二者的規(guī)范目標有本質的不同,也有的學者對防火墻與中國墻的本質、法律地位及功能加以區(qū)分。筆者認為,隨著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控股公司的不斷發(fā)展,防火墻制度不再僅僅是為了彌補“中國墻”的自律缺陷所產生的風險隔離制度,其內容及功能逐步包括了規(guī)制信息濫用和防止內幕交易行為,因此從廣義的角度去界定防火墻并無不當?!爸袊鴫Α币脖环Q為信息防火墻,是金融控股公司中防火墻制度建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本文所論述的防火墻制度也是從廣義上理解的。筆者認為,金融控股公司中的防火墻是泛指這樣一種金融制度安排,它是依據法律規(guī)定,在金融控股集團內部各法人之間設立的,禁止或限制銀行、證券、保險等不同金融業(yè)務在資本、業(yè)務、人員和信息上的不正當聯系及流動,防范潛在利益沖突的爆發(fā),有效預警金融風險的產生,并控制風險的傳遞和外溢。(二)防火墻制度的特征通過分析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制度的含義,我們可以總結出它有以下特征:第一,它是一種設立于金融控股集團內部的制度安排。簡單地說,金融控股集團是由金融控股公司及各個子公司共同構成,雖然彼此之間人格獨立但實際上是處于同一控制權下,在資金、業(yè)務及人事上都具有一定的關聯性,防火墻制度就是在金融控股母公司與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間設立的隔離預警措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第二,防火墻制度屬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內部風險控制制度的內容。所謂內控制度,是相對外部監(jiān)管制度而言的,是金融機構自身為保證穩(wěn)健經營而設立的一系列工作程序與制度,包括企業(yè)內各層次授權與責任的結構、業(yè)務流程中的規(guī)章制度與操作規(guī)程。各地的金融控股公司法都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建立起一套完備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如臺灣金融控股公司法(2009)第五十一條規(guī)定“金融控股公司應建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其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金融控股公司的內控機制還涉及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及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等方面。第三,防火墻制度的設置與運行是一個持續(xù)動態(tài)的過程。防火墻制度不僅僅通過隔離金融控股公司內部的不正當聯結行為以達到控制風險的作用,還承擔著風險識別、預防警報(warn-in-system)的功能。金融控股集團作為各子公司組成劉筱琳:銀行業(yè)與證券業(yè)兼營下的利益沖突與“防火墻”法律制度探討,法學評論,1999年第6期蔡奕:銀行參與證券業(yè)務的利弊分析與法律監(jiān)管,中國民商法律網,最后訪問時間:2012年3月20日/article/default.asp?id=15297謝平著:金融控股公司的發(fā)展與監(jiān)管,中信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86頁該觀點由臺灣高雄大學創(chuàng)始校長、臺灣大學法律系名譽教授王仁宏提出6的集合體,內部之間的資金、業(yè)務、人員和信息往來在所難免,而且風險的產生與爆發(fā)具有偶然性與傳遞性,除了要隔離不當聯系及流動,還應當通過建立風險識別、風險預警、風險防范與化解一整套機制,相互配合共同運行,在相關風險發(fā)生時把損失控制在最小限度內,保持金融業(yè)的高效與安全。第四,防火墻制度是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和公司自律規(guī)范相結合的風險控制制度。它一方面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建立與實施,各國對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制度在法律上都進行了原則性的規(guī)定,必須予以遵守。另一方面防火墻制度也是金融控股公司通過加強自身建設以完善內部風險管理的自治機制與自律規(guī)范,在不違背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結合自身的經營特點及風險程度等因素建立起一套適合的防火墻制度。(三)防火墻制度的法律性質前文已提及,防火墻制度屬于金融控股公司內部風險控制制度的內容,那防火墻制度是不是僅僅屬于公司自律管理的范疇?其法律地位怎樣,各國法律是如何對其規(guī)定的?這就涉及對防火墻制度法律性質的探討。筆者認為,防火墻制度在防范利益沖突和控制風險傳遞上已經逐漸成為金融控股公司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一方面,防火墻制度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公司內部自治,其設立的目的以及關注的重點不僅僅是對金融控股公司自身經營風險的控制。金融控股公司的運營涉及多個利益相關者,如客戶、投資者、債權人等,其集團化、多元化的法人經營模式會帶來嚴重的利益沖突與風險傳遞等問題,進而波及整個金融行業(yè),危及金融市場的安全與穩(wěn)定。所以建立和完善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制度既有利于控制金融風險,也有利于保護各相關利益者,實際上屬于法律制度問題,也是各國金融監(jiān)管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各國立法均從風險隔離、風險控制的角度出發(fā),在法人地位、業(yè)務聯系、資金往來、人事安排等各方面,確立了一系列制度安排,構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墻制度。如美國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對金融控股公司所能從事金融業(yè)務的范圍進行了詳細的規(guī)定,并對集團內部交易的類型、上限等方面做出了具體的限制性規(guī)定。又如日本1998年通過的金融體制改革法規(guī)定銀行與其證券子公司或證券公司與其銀行子行在進行交易時貫徹“無關聯”原則,對子公司之間的業(yè)務往來設置“防火墻”。臺灣金融控股公司法在2009年通過修正案之后規(guī)定,“共同使用客戶數據時,除個人基本數據外,其往來事務數據及其他相關資料,應先經客戶書面同意?!蔽覈m然尚未制定金蔡奕:銀行參與證券業(yè)務的利弊分析與法律監(jiān)管,中國民商法律網,最后訪問時間2012年3月15日/article/default.asp?id=152977融控股公司法,但對于金融機構中所產生的內部關聯交易及利益沖突等問題也有相應的規(guī)定。如2004年4月我國銀監(jiān)會頒布了商業(yè)銀行與內部人和股東關聯交易管理辦法、證券公司管理辦法、信托公司證券投資與經營合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等,對于要求建立金融機構的內部約束機制、防范利益沖突等方面均提供了相應的法律依據。綜上所述,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墻制度既是公司內部風險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各國金融監(jiān)管和法律調整的重要內容,各國均通過相關的立法規(guī)定,對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制度的設立提供了原則性的指導意見和法律上的依據。二、“格拉斯斯蒂格爾墻”制度和“中國墻”制度在金融體制中,除了防火墻制度外,還有另外“兩墻”制度,在功能及效用上與防火墻制度有一定的重合,一個是格拉斯-斯蒂格爾墻,一個是中國墻。下文對這兩墻制度的相關內容予以闡述。(一)“格拉斯-斯蒂格爾墻”制度在1933年,因銀行大量參與證券市場投機而引發(fā)了1929年經濟危機和證券市場的崩潰,美國國會通過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Galss-SteagallAct,即1933年銀行法),針對銀證兼營的弊端而確立了金融分業(yè)體制,旨在限制銀行業(yè)務范圍,分割銀行業(yè)務和證券業(yè)務。因法案規(guī)定銀證分業(yè)經營而被形象地比喻為“格拉斯斯蒂格爾墻”,又簡稱為GS墻。主要內容包括:(1)商業(yè)銀行不得進行證券發(fā)行、承銷等屬于投資銀行的業(yè)務,而只可以經營指定的政府債券和投資等級較高的證券,并且將該限度限定在銀行自有資本和盈余的10%。(2)禁止銀行及其子公司與證券業(yè)公司形成關聯關系。(3)禁止投資銀行開展支票存款、存單存款等商業(yè)銀行業(yè)務。(4)有關商業(yè)銀行職員和投資銀行職員的兼任禁止規(guī)定。這之后,美國國會針對金融業(yè)的發(fā)展情勢,又先后出臺相關法案及修正案。1956年,美國頒布了1956年銀行控股公司法,以限制多頭銀行控股公司從事非銀行業(yè)務。美國國會又于1970年通過了銀行控股公司修正法案,把單一銀行控股公司置于美聯儲的監(jiān)管之下。1986年12月,美聯儲重新解釋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第20條(即禁止商業(yè)銀行主要從事證券業(yè)務),允許商業(yè)銀行可以有上限至5%的收入來源于投資銀行業(yè)務。此后,美聯儲又允許作為商業(yè)銀行的銀行信托公司從事商業(yè)票據業(yè)務。1987年美聯儲進一步放松了銀行業(yè)對證券業(yè)的滲透,證券業(yè)務收入比重由原先的5%提升到10%。1996年12月美聯儲又規(guī)定,允許銀行控股公司設立證券業(yè)關聯公司,同時將證券業(yè)務收入比重放寬至25%。張忠軍著:金融監(jiān)管法論以銀行法為重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6月版,第174頁8直到1999年美國國會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允許組建金融控股公司,銀行與證券業(yè)務互相滲透,GS墻完全倒塌。與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墻制度相比,雖然“格拉斯斯蒂格爾墻”也能夠有效控制銀行業(yè)和證券業(yè)之間風險傳遞,但其采取的是一種嚴格的分業(yè)經營體制,是以犧牲金融效益和金融創(chuàng)新為代價。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墻制度不再僅僅是指不同行業(yè)間的、外部的隔離措施,而是指設在金融集團內部的,為有效平衡綜合經營效應與風險控制之間的矛盾,逐漸泛指對不同金融業(yè)務的隔離。(二)“中國墻”制度另外一項與防火墻相關的制度是“中國墻”(Chinese Wall),又被稱為“信息長城”或“信息防火墻”?!爸袊鴫Α敝贫仍从?966年的美林證券公司內幕交易案。1966年,美林公司擔任了道格拉斯航空公司可轉換公司債的主承銷商。在承銷期間,美林公司獲知該公司贏利水平可能下降,于是承銷部門私自將這一信息透露給了公司的銷售部門,后者又透露給部分客戶,獲取該信息的客戶便在該信息公布之前賣出了所有的道格拉斯公司股票并進行該股票的賣空交易,使得其他投資者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于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以美林公司違反1934年美國證券交易法反欺詐條款為由對其提起訴訟。最終,美林公司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和解協(xié)議。美林公司承諾“制定、實施和保證遵循新的程序規(guī)則,為內幕信息提供更加有效的保護,以免其被泄露?!睘閷嵤┧^“新的程序規(guī)則”,美林公司作了如下聲明:“禁止承銷部任何成員泄露在討論或談判某公司證券的公開或私下發(fā)行過程中從該公司處獲得的、未對廣大投資公眾公開的信息,但對下述人員透露者例外:注冊管理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注冊管理機構的法律部、就該擬定發(fā)行的證券與承銷商直接相關的人士、研究部人員以及承銷團其他共同承銷人的包買部門?!鄙鲜鰴C制的確立要求金融機構內部必須建立起信息隔離墻制度,以防止信息在各部門之間的不當流動。這一制度當時被媒體比喻為“中國長城”,這就是“中國墻”制度的由來。美林內幕交易案雖然在美國歷史上只是成為了一項司法判例,但其開創(chuàng)了“中國墻”制度,并且在1986年,英國金融服務法正式確立了該項制度。該法案同時授權證券和投資局對建立“中國墻”可以采取以下特別規(guī)則:“授權或要求由謝非:利益沖突與金融管制“三墻”,國際貿易問題,2001年第2期劉巍:金融控股公司中的防火墻制度研究,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7月第4期Merrill Lynch,Pierce,Frend&SmithIne,Re43 SEC 933(1968)Harry Mcvea,Financial Conglomerates and theChinese Wall,Clarendon Press,Oxford,1993,P124蔡奕:銀行參與證券業(yè)務的利弊分析與法律監(jiān)管,中國民商法律網,最后訪問時間:2012年3月15日/article/default.asp?id=152979被授權的人將其在從事一部分業(yè)務過程中所獲取的信息由其保留,防止在從事其他部分業(yè)務過程中接觸以取得。并且為此目的授權或要求由一部分業(yè)務的受雇人保留該信息,防止其他部分業(yè)務的受雇人取得?!焙蟾鲊⒎ㄏ嗬^效仿,對“中國墻”的設立都進行了原則性的規(guī)定與要求。與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墻制度相比,“中國墻”主要是設置在綜合性證券商中的一種信息隔離墻制度,屬于廣義的防火墻制度的內容。三、有關防火墻制度的主要學術觀點及爭議(一)主要學術觀點有關防火墻制度研究的相關理論主要包括設置防火墻的目的、方式、內容及運行機制等多個方面。美國Ross Carnsotn在銀行法原理一書中指出:“防火墻是分離銀行與其子公司在從事證券活動時的風險的一種制度,其目的在于防止全能銀行各業(yè)務部門之間的風險傳染。”美國學者Calomiris(2000)主張在規(guī)范控股公司架構的前提下,銀行與證券業(yè)務間需要設置“內防火墻”(Firewall)。其主要目的有兩個:第一,為避免格拉斯斯蒂格爾法中第二十條所明確的,金融控股集團子公司的損失,可能會轉移給銀行控股公司;第二,為避免銀行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利益沖突。在我國臺灣地區(qū),臺灣大學法學院王文宇教授(2001)提出,防火墻制度應當就金融控股公司與其子公司及其子公司間的相互業(yè)務或交易行為、聯合業(yè)務推廣行為、負責人及職員之兼任及行為規(guī)范、資訊流用或營業(yè)設備或也應場所之功用等行為適當規(guī)范、限制或禁止。臺灣大學法學院戴敬哲(2007)對金融控股公司共同行銷行為過程中的場所、人員兼任、資訊互用等問題進行了論證。臺灣中正大學教授王志誠(2010)對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設置的理論基礎及主要內容進行了論證。臺灣高雄大學創(chuàng)始校長、臺灣大學法律系名譽教授王仁宏(2011)認為,防火墻制度除了應具備風險隔離的作用外,還應該具有預防警報的功能(warn-in-system)。在我國,劉筱琳(1999)提出應當設立防火墻制度以監(jiān)管銀行業(yè)與證券業(yè)兼營下的利益沖突。中國人民銀行夏斌(2004)提出應加快我國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制度的建設,并對設置的意義、具體原則及主要內容等方面提出了有關建議。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黎四奇(2004)對防火墻制度設立的理論依據及其挑戰(zhàn)進行蘇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資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145頁Ross Cranston,Principles of Banking Law,Claerndon Press,Oxford,1997.14.阮永平著:金融控股集團的風險管理,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版,第16頁王文宇:建構金融控股公司法制相關問題之研究,臺灣金融財務季刊,2001年6月第二輯第二期10了論證,提出了防火墻制度適用的例外情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雷興虎(2009)認為應在易于產生激勵機制沖突的業(yè)務之間建立“防火墻”,以嚴格規(guī)范金融控股公司內部的利益沖突。(二)相關爭議雖然防火墻制度的理論研究及制度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很多人也對防火墻的作用及效力提出了質疑,甚至主張取消防火墻制度。如許多人都認為防火墻只有在集團處于良好經營狀況的時候才能起作用,當集團內的某個實體特別是金融機構經營業(yè)績欠佳的時候,這道防火墻可能就形同虛設。因為在危機時期,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在援助處于困境中的非銀行子公司方面具有較大“聲望利益”(r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環(huán)境美化及園藝服務行業(yè)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深度研究報告
- 服務貿易統(tǒng)計培訓課件
- 學生學習風格與個性化教學策略
- 教師職業(yè)發(fā)展與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研究
- 退換貨培訓課件
- 教育數字化轉型中的技術革新與挑戰(zhàn)
- 智慧城市公共服務平臺的數據管理與分析
- 鋼結構焊接培訓課件
- 教育大數據在教學管理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
- 抖音商戶短視頻播放量分析反饋制度
- 銀行基礎知識詳解
- 【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銷售量問題探究10000字(論文)】
- 散熱器安裝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
- 在線語言學習行業(yè)競爭格局分析
- 第十四講 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人民軍隊PPT習概論2023優(yōu)化版教學課件
- 山東工商學院金融學期末復習題及參考答案
- 國開2023年春《理工英語1》機考網考期末復習資料參考答案
- 信息資源管理(馬費成-第三版)復習重點
- 2023年歷年真題考試:管理會計(一)歷年真題匯編(共139題)
- 正交異性鋼橋面板計算
- DB14-T 2611-2022雁門關農牧交錯帶 肉羊顆粒飼料調制加工技術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