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必修4 專題1 第一單元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 第3課時 作業(yè).doc_第1頁
蘇教版必修4 專題1 第一單元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 第3課時 作業(yè).doc_第2頁
蘇教版必修4 專題1 第一單元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 第3課時 作業(yè).doc_第3頁
蘇教版必修4 專題1 第一單元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 第3課時 作業(yè).doc_第4頁
蘇教版必修4 專題1 第一單元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 第3課時 作業(yè).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后達標檢測基礎鞏固1(2018沈陽高二檢測)含有11.2 g koh的稀溶液與1 l 0.1 mol/l的h2so4溶液反應,放出11.46 kj的熱量,表示該反應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akoh(aq)h2so4(aq)=k2so4(aq)h2o(l)h11.46 kj/mol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 kj/molc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 kj/moldkoh(aq)h2so4(aq)=k2so4(aq)h2o(l)h57.3 kj/mol解析:選d。中和熱是以生成1 mol h2o(l)所放出的熱量來定義的,故書寫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時,應以生成1 mol h2o(l)為標準來配平其余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故d正確。2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稀hcl和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熱h57.3 kjmol1,則稀h2so4和稀ba(oh)2溶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2so4(aq)ba(oh)2(aq)=baso4(s)h2o(l)h57.3 kjmol1b1 mol co(g)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為283.0 kj,則2co2(g)=2co(g)o2(g)反應的h556.0 kjmol1c葡萄糖在人體內轉化為co2和h2o為吸熱反應dnaoh溶液與稀h2so4反應,表示其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 kjmol1解析:選b。中和熱不包括生成沉淀所產生的熱效應,ba2與so反應生成baso4沉淀會放出熱量,故稀h2so4與稀ba(oh)2溶液反應生成1 mol h2o時放出的熱量大于57.3 kj,故a項錯誤;當反應逆向進行時,其反應的h數(shù)值相等,符號相反,同時應注意h必須和化學計量數(shù)相對應,故b項正確;葡萄糖在人體內轉化為co2和h2o,是一個放熱反應,故c項錯誤;中和熱是以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熱量來定義的,因此書寫表示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時,應以生成1 mol h2o為標準配平其余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故應為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 kjmol1, 故d項錯誤。3(2018煙臺高二質檢)已知hcl和naoh的稀溶液反應的中和熱h57.3 kjmol1,則下列物質間發(fā)生反應時放出的熱量與57.3 kj最接近的是()a含0.5 mol ca(oh)2的稀溶液與足量稀h2so4b含1 mol h2so4的稀溶液與足量稀naoh溶液c含1 mol ch3cooh的稀溶液與足量稀koh溶液d含1 mol ba(oh)2的稀溶液與含1 mol hcl的稀鹽酸解析:選d。hcl和naoh的稀溶液反應的中和熱是可溶性強酸與可溶性強堿生成可溶性鹽和1 mol h2o所放出的熱量。a.生成物caso4是微溶物,故a錯誤;b.含1 mol h2so4的稀溶液與足量稀naoh溶液生成2 mol h2o,故b錯誤;c.ch3cooh是弱酸,電離要吸熱,故c錯誤;d.1 mol hcl和1 mol ba(oh)2的稀溶液反應的中和熱是可溶性強酸與可溶性強堿生成可溶性鹽和1 mol h2o所放出的熱量,故d正確。4已知25 、101 kpa條件下:(1)4al(s)3o2(g)=2al2o3(s)h2 834.9 kjmol1(2)4al(s)2o3(g)=2al2o3(s)h3 119.1 kjmol1由此得出的正確結論是()a等質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變?yōu)閛3為吸熱反應b等質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變?yōu)閛3為放熱反應co3比o2穩(wěn)定,由o2變?yōu)閛3為吸熱反應do2比o3穩(wěn)定,由o2變?yōu)閛3為放熱反應解析:選a。依據(jù)蓋斯定律,第一個熱化學方程式減去第二個熱化學方程式可得:3o2(g)=2o3(g)h284.2 kjmol1,說明等質量的臭氧比氧氣能量高,不如氧氣分子穩(wěn)定。對比四個選項,只有a正確。5下列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a已知2so2(g)o2(g)2so3(g)為放熱反應,則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b已知c(石墨,s)=c(金剛石,s)h0,則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c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則任何酸堿中和反應的熱效應均為57.3 kjd已知sn(灰,s)sn(白,s)h2.1 kjmol1,則白錫制品在寒冷的冬天因易轉化為灰錫而損壞解析:選d。a項中2 mol so2(g)與1 mol o2(g)的總能量比2 mol so3(g)的能量高,不能判斷so2和so3能量的相對高低,錯誤;b中金剛石比石墨能量高,不如石墨穩(wěn)定,錯誤;從離子方程式的意義可知,只有強酸與強堿的稀溶液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和1 mol液態(tài)水的熱效應為57.3 kj, c項錯誤。6(2016高考江蘇卷)通過以下反應均可獲取h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太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2h2o(l)=2h2(g)o2(g)h1571.6 kjmol1焦炭與水反應制氫:c(s)h2o(g)=co(g)h2(g)h2131.3 kjmol1甲烷與水反應制氫:ch4(g)h2o(g)=co(g)3h2(g)h3206.1 kjmol1a反應中電能轉化為化學能b反應為放熱反應c反應使用催化劑,h3減小d反應ch4(g)=c(s)2h2(g)的h74.8 kjmol1解析:選d。a項,反應是光能轉化為化學能,錯誤;b項,反應的焓變?yōu)檎?,屬于吸熱反應,錯誤;c項,催化劑不會改變反應的焓變,錯誤;d項,根據(jù)蓋斯定律,得所求反應,其焓變?yōu)?06.1 kjmol1131.3 kjmol174.8 kjmol1,正確。7將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溶液溫度,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v1v250 m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做該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為22 b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以轉化為熱能cnaoh溶液的濃度約是1.0 mol/ld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解析:選b。中和反應為放熱反應,b正確;從表中分析當加入hcl溶液5 ml、naoh溶液45 ml時,反應后溶液溫度為22 ,故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小于22 ,a錯;當加入hcl溶液30 ml反應放熱最多,應是酸堿恰好完全中和,故c(naoh)1.5 mol/l,c錯;中和反應有水生成,但有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放熱反應,如h2cuoh2ocu是吸熱反應,d錯。8單斜硫和正交硫轉化為二氧化硫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s(單斜,s)=s(正交,s)h0.33 kjmol1b正交硫比單斜硫穩(wěn)定c相同物質的量的正交硫比單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d表示斷裂1 mol o2中的共價鍵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中的共價鍵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解析:選b。根據(jù)蓋斯定律,得:s(單斜,s)=s(正交,s)h0.33 kjmol1,可知單斜硫轉化為正交硫時要放出熱量,正交硫的能量要低,較穩(wěn)定,a項錯誤、b項正確;相同物質的量的正交硫應該比單斜硫所含有的能量低,c項錯誤;表示斷裂1 mol s(單斜,s)和1 mol o2(g)中的共價鍵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g)中的共價鍵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d項錯誤。9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回答下列問題。(1)用含20 g naoh的稀溶液跟足量稀鹽酸反應放出_kj的熱量。(2)用含2 mol h2so4的稀溶液跟足量稀naoh反應,此反應的中和熱h為_。解析:(1)0.5 mol,所以0.5 mol naoh與足量稀鹽酸反應放出的熱量為0.5 mol57.3 kjmol128.65 kj。(2)據(jù)中和熱的定義可知,強酸與強堿反應的中和熱與強酸、強堿的物質的量的多少無關,中和熱h為57.3 kjmol1。答案:(1)28.65(2)57.3 kjmol110把煤作為燃料可通過下列兩種途徑:途徑c(s)o2(g)=co2(g)h10再燃燒水煤氣:2co(g)o2(g)=2co2(g)h302h2(g)o2(g)=2h2o(g)h40(1)途徑放出的熱量理論上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徑放出的熱量。(2)h1、h2、h3、h4的數(shù)學關系是_。(3)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h125 kjmol13fe2o3(s)co(g)=2fe3o4(s)co2(g)h247 kjmol1fe3o4(s)co(g)=3feo(s)co2(g)h319 kjmol1請寫出co還原feo的熱化學方程式:_。解析:(1)根據(jù)蓋斯定律可知反應的熱效應與反應途徑無關。(3)根據(jù)蓋斯定律:由可得所求熱化學方程式。答案:(1)等于(2)h1h2(h3h4)(3)feo(s)co(g)=fe(s)co2(g)h11 kjmol1能力提升11氮是地球上含量豐富的一種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著重要作用。(1)如圖是n2(g)和h2(g)反應生成1 mol nh3(g)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請寫出n2和h2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2)已知化學鍵鍵能是形成或斷裂1 mol化學鍵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單位為kjmol1。已知:化學鍵hhnn鍵能/kjmol1435943試根據(jù)表中及(1)的圖中數(shù)據(jù)計算nh鍵的鍵能為_kjmol1。(3)用nh3催化還原nox還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4nh3(g)3o2(g)=2n2(g)6h2o(g)h1a kjmol1n2(g)o2(g)=2no(g)h2b kjmol1若1 mol nh3還原no至n2,則該反應過程中的反應熱h3_kjmol1(用含a、b的式子表示)。解析:(1)由圖像可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且生成1 mol nh3(g)時,放出的熱量為(300254) kj46 kj,故n2和h2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h92 kjmol1。(2)設nh鍵的鍵能為x,故反應熱h92 kjmol1(3435943) kjmol16x,x390 kjmol1。(3)利用蓋斯定律,由3可得:4nh3(g)6no(g)=5n2(g)6h2o(g),故其反應熱h(3ba)kjmol1,故1 mol nh3還原no至n2,反應熱為(3ba)/4 kjmol1。答案:(1)n2(g)3h2(g)2nh3(g) h92 kjmol1(2)390(3)(3ba)/412某實驗小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進行中和熱的測定。(一)配制0.50 moll1 naoh溶液(1)若實驗中大約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稱量naoh固體_g。(2)從下圖中選擇稱量naoh固體所需要的儀器是_(填字母)。序號abcdef儀器(二)測定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中和熱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3)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和熱h57.3 kj/mol):_。(4)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請?zhí)顚懴卤碇械目瞻祝簻囟葘嶒灤螖?shù)起始溫度t1/終止溫度t2/溫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30.1_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近似認為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 j/(g)。則測得中和熱h_kj/mol(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上述實驗數(shù)值結果與57.3 kj/mol有偏差,產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a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