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調研報告范文_第1頁
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調研報告范文_第2頁
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調研報告范文_第3頁
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調研報告范文_第4頁
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調研報告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選優(yōu)質辦公范文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調研報告第一篇: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工作調研報告近年來,由于農村城鎮(zhèn)化和項目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尤其是部分鄉(xiāng)鎮(zhèn)、開發(fā)區(qū)的農村集體土地被國家征用,征地款的分配問題引起群眾的廣泛關注,在分配土地征用款時往往出現(xiàn)一些侵害婦女權益的問題。近兩年來,我市婦聯(lián)共接待涉及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的信訪案件 7件,涉及25人,其中重復上訪 2 批 7人。占信訪總量 181 件的3.8 %。為依法維護農村婦女兒童土地權益、探索婦女土地權益案件解決、落實婦女土地權益的辦法,婦聯(lián)就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在我市的幾個重點鄉(xiāng)鎮(zhèn)作了專題的調研。一、接待來訪事項的簡要情況和特點從我市婦聯(lián)接待有關農村婦女反映土地權益糾紛的信訪事項的情況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上訪地相對集中,主要集中在土地被征用的地方,如:高碼鄉(xiāng)、經濟開發(fā)區(qū)、東江鎮(zhèn)、香花鄉(xiāng)等;二是反映的訴求基本一致?;旧鲜菓艨谠诒镜氐某黾夼⒛械脚衣鋺粽呒彝コ蓡T要求享受土地征用分配款,也有少部分為丈夫去世后或離婚后其土地權益受到一定侵害的問題;三是因婦女權益受損引發(fā)的上訪多存在重復上訪傾向。如高碼鄉(xiāng)邵愛玲因其夫到女家落戶家庭成員要求享受組上同等待遇問題多次赴京、赴省、赴郴,到本市不計其數(shù)上訪;四是造成上訪的原因焦點基本為村規(guī)民約與法律的沖突。主要是法律規(guī)定男女平等,計劃生育政策也提倡男到女家落戶,但由于農村傳統(tǒng)的影響,以及一部分地方村規(guī)民約的規(guī)定,出嫁女戶口必須外遷,即使不外遷在一定年限后也不再享受村組的經濟成員待遇,同時,對于農村男到女家落戶也有一定的限制。權益侵害體現(xiàn)在:1、有的村組外嫁女和離婚婦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得不到落實。農村外嫁女和離婚婦女,因為土地不可移動的特殊性,往往在娘家或依附于前夫,無法單獨分出來;如香花鄉(xiāng)星塘村一離婚婦女,夫家所在地將承包土地給再婚妻子,而娘家所在地也不給或無法落實其承包土地,鄉(xiāng)村經過多次協(xié)調都得不到解決。2、外嫁女和離婚婦女的宅基地分配權得不到落實。周邊城區(qū)鄉(xiāng)鎮(zhèn)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宅基地成了一項重要的福利,包含很大的經濟利益,部分村組在宅基地分配問題上按照男婚女嫁習俗,采取了男女不平等政策。有些村村規(guī)民約明文規(guī)定男子成年或結婚后可單獨立戶批一間宅基地,而大齡女青年、戶口仍在本村的出嫁婦女、離婚婦女包括孩子不能單獨立戶批房,只能計入娘家或夫家大戶人口。3、征地補償款和集體福利享有權得不到保障。隨著城鎮(zhèn)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和項目建設的需要,對土地的非農建設性需求也不斷增大。在分配土地補償金政策上,雖然各級政府都明確男女平等的原則,但在實際操作中,對外嫁女、離婚婦女不發(fā)或少發(fā)土地征用補償金;在分配集體經濟時采取剝奪或不公平分配的形式,導致土地權益糾紛,其子女戶口在本村的也不能享受同等待遇。二、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存在問題和根源1、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受幾千年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認為嫁出去的姑娘理應到男家落戶,不能與娘家的村民爭土地、爭飯吃,所生的子女更沒有理由再到娘家爭土地和經濟利益。由于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頒布實施,在法律上確認了村規(guī)民約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農村過分強調“村民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理”,而忽略了“依法”的限制,如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對保障婦女合法權益和地位平等都有明確規(guī)定,中央和地方對保障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也專門制定了許多政策,但是部分村組仍以貫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由,以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決議、村委會決定或村規(guī)民約的形式,侵害甚至剝奪作為少數(shù)人的農嫁女、離婚婦女、大齡女的土地權益,出現(xiàn)村規(guī)民約與法律法規(guī)相抵觸的現(xiàn)象。這些村規(guī)民約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侵害婦女土地權益以及相關權益的現(xiàn)象。2、依法解決該類問題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定難度。缺乏必要的解決手段是農村婦女土地權益糾紛始終難以得到解決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許多土地權益受侵害的農村婦女找村干部,村干部因為村規(guī)民約的規(guī)定和村民代表的反對而無能為力;而且有的村本來就是村上的主要干部反對,即使大多數(shù)村民同意,因支書或組長的不同意也得不到落實;找鎮(zhèn)政府或街道,總認為土地是村里的,村民思想做不通,如強制執(zhí)行,則勢必造成干群關系對立,影響其它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在處理中手段不多,力度不夠,陷入兩難境地;找到市婦聯(lián),市婦聯(lián)缺乏相應的執(zhí)法權限,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只能結合受害婦女所在的鎮(zhèn)街道婦聯(lián)做一些宣傳教育工作,或是協(xié)調有關部門解決,但解決起來難度很大,收效甚微。依法起訴,法院因為村民委員會具有社會管理的職能,由于我國法律中對婦女土地承包權缺乏詳盡的可操作的司法解釋,以致法院在受理、判決此類案件時彈性很大。即使訴訟時婦女勝訴,執(zhí)行起來也很難。為此,婦女要求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婦女去找法院起訴時,法院答復暫緩受理外嫁女土地權益侵害案。因此各個部門在解決此類問題上顯得拖沓和被動,使受到侵害的婦女們往往爭得自己的合法權益很難。3、利益驅動導致矛盾加劇。當前農村特別是城鄉(xiāng)結合部村級集體經濟迅速壯大,當?shù)匾话惆慈丝诜峙浣洕找婕罢?。農村戶口利益的優(yōu)厚使經濟發(fā)達村的出嫁女不愿意把戶口遷到其他村去,而同城鎮(zhèn)男子結婚的“農嫁居”婦女更不愿隨其夫將戶口遷往城鎮(zhèn)。長此以往,導致農村資源和經濟利益增長速度有限性同人口增長速度急劇性的矛盾比較突出,利益分配、人地關系壓力逐年加大,“僧多粥少”的局面使村民們認為自身的利益被搶走了,所以紛紛排斥“出嫁女”、“離婚婦女”等邊緣人群。三、解決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的建議和對策目前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受侵害問題,我們認為一是有違背法律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落實;二是不利于和諧社會建設,問題不妥善解決,帶來不穩(wěn)定因素;三是不利于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在現(xiàn)有的社會保障程度以及集體經濟發(fā)展水平之下,維護農村婦女的土地權益,特別需要法律、政策的制度性保護,需要各級政府及部門的積極介入和有力的司法救助與監(jiān)督?,F(xiàn)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提高村組干部的法律意識。通過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把高層意識逐步轉化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推動農村廣大干部和群眾學法、知法、懂法和用法,增強法制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徹底清除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觀念,樹立男女平等意識,堅持依法辦事,在農村形成依法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氛圍。2、建立執(zhí)法監(jiān)督制度,廢除與法律相抵觸的村規(guī)民約。明確各級政府部門責任,建立執(zhí)法監(jiān)督制度,嚴懲瀆職人員。目前,對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不力現(xiàn)象的發(fā)生,固然有歷史、立法的原因,但“執(zhí)法不嚴”的因素也不容忽視。因此,應明確各級政府部門保護農村婦女權益的職責,建立起相關執(zhí)法監(jiān)督制度,加大對瀆職人員的懲罰力度,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加強國家法律對村規(guī)民約等的指導和規(guī)范,建立“村規(guī)民約”審查制度,在尊重村民自治的同時,出臺相關法律條文,規(guī)范政府監(jiān)督、管理村規(guī)民約的具體權限和程序,對涉及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的規(guī)定、村民或社員代表會的決定、村規(guī)民約進行徹底清理,對村規(guī)民約中侵害婦女合法財產權利的條款堅決予以清除,堅決制止村委會、村民小組制定的土政策大于法律的做法,完善對村規(guī)民約的審查和監(jiān)督,確保村民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行使自治權。3、積極爭取政策,提高婦女參政比例。當前農村重大事務的決定包括涉及利益分配的制度安排和規(guī)則制定過程中,婦女的利益要求和意見難以得到充分的表達,往往是由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決定,婦女在利益分配中處于不利地位。鑒于這種狀況,要爭取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爭取在原有的“至少要有一名女干部”的基礎上,制定出適當增加女性“一把手”比例的相關政策,為女性當選“一把手”提供組織保障和政策支持。第二篇: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情況調研報告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情況調研報告近年來,由于農村城鎮(zhèn)化和項目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尤其是部分鄉(xiāng)鎮(zhèn)、開發(fā)區(qū)的農村集體土地被國家征用,征地款的分配問題引起群眾的廣泛關注,在分配土地征用款時往往出現(xiàn)一些侵害婦女權益的問題。近兩年來,我市婦聯(lián)共接待涉及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的信訪案件 7件。涉及25人,其中重復上訪 2 批 7人。占信訪總量 181 件的3.8 %。為依法維護農村婦女兒童土地權益、探索婦女土地權益案件解決、落實婦女土地權益的辦法,婦聯(lián)就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在我市的幾個重點鄉(xiāng)鎮(zhèn)作了專題的調研。一、接待來訪事項的簡要情況和特點從我市婦聯(lián)接待有關農村婦女反映土地權益糾紛的信訪事項的情況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上訪地相對集中,主要集中在土地被征用的地方,如:高碼鄉(xiāng)、經濟開發(fā)區(qū)、東江鎮(zhèn)、香花鄉(xiāng)等;二是反映的訴求基本一致?;旧鲜菓艨谠诒镜氐某黾夼?、男到女家落戶者家庭成員要求享受土地征用分配款,也有少部分為丈夫去世后或離婚后其土地權益受到一定侵害的問題;三是因婦女權益受損引發(fā)的上訪多存在重復上訪傾向。如高碼鄉(xiāng)邵愛玲因其夫到女家落戶家庭成員要求享受組上同等待遇問題多次赴京、赴省、赴郴,到本市不計其數(shù)上訪;四是造成上訪的原因焦點基本為村規(guī)民約與法律的沖突。主要是法律規(guī)定男女平等,計劃生育政策也提倡男到女家落戶,但由于農村傳統(tǒng)的影響,以及一部分地方村規(guī)民約的規(guī)定,出嫁女戶口必須外遷,即使不外遷在一定年限后也不再享受村組的經濟成員待遇,同時,對于農村男到女家落戶也有一定的限制。權益侵害體現(xiàn)在:1、有的村組外嫁女和離婚婦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得不到落實。農村外嫁女和離婚婦女,因為土地不可移動的特殊性,往往在娘家或依附于前夫,無法單獨分出來;如香花鄉(xiāng)星塘村一離婚婦女,夫家所在地將承包土地給再婚妻子,而娘家所在地也不給或無法落實其承包土地,鄉(xiāng)村經過多次協(xié)調都得不到解決。2、外嫁女和離婚婦女的宅基地分配權得不到落實。周邊城區(qū)鄉(xiāng)鎮(zhèn)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宅基地成了一項重要的福利,包含很大的經濟利益,部分村組在宅基地分配問題上按照男婚女嫁習俗,采取了男女不平等政策。有些村村規(guī)民約明文規(guī)定男子成年或結婚后可單獨立戶批一間宅基地,而大齡女青年、戶口仍在本村的出嫁婦女、離婚婦女包括孩子不能單獨立戶批房,只能計入娘家或夫家大戶人口。3、征地補償款和集體福利享有權得不到保障。隨著城鎮(zhèn)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和項目建設的需要,對土地的非農建設性需求也不斷增大。在分配土地補償金政策上,雖然各級政府都明確男女平等的原則,但在實際操作中,對外嫁女、離婚婦女不發(fā)或少發(fā)土地征用補償金;在分配集體經濟時采取剝奪或不公平分配的形式,導致土地權益糾紛,其子女戶口在本村的也不能享受同等待遇。二、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存在問題和根源1、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受幾千年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認為嫁出去的姑娘理應到男家落戶,不能與娘家的村民爭土地、爭飯吃,所生的子女更沒有理由再到娘家爭土地和經濟利益。由于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頒布實施,在法律上確認了村規(guī)民約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農村過分強調“村民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理”,而忽略了“依法”的限制,如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對保障婦女合法權益和地位平等都有明確規(guī)定,中央和地方對保障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也專門制定了許多政策,但是部分村組仍以貫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由,以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決議、村委會決定或村規(guī)民約的形式,侵害甚至剝奪作為少數(shù)人的農嫁女、離婚婦女、大齡女的土地權益,出現(xiàn)村規(guī)民約與法律法規(guī)相抵觸的現(xiàn)象。這些村規(guī)民約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侵害婦女土地權益以及相關權益的現(xiàn)象。2、依法解決該類問題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定難度。缺乏必要的解決手段是農村婦女土地權益糾紛始終難以得到解決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許多土地權益受侵害的農村婦女找村干部,村干部因為村規(guī)民約的規(guī)定和村民代表的反對而無能為力;而且有的村本來就是村上的主要干部反對,即使大多數(shù)村民同意,因支書或組長的不同意也得不到落實;找鎮(zhèn)政府或街道,總認為土地是村里的,村民思想做不通,如強制執(zhí)行,則勢必造成干群關系對立,影響其它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在處理中手段不多,力度不夠,陷入兩難境地;找到市婦聯(lián),市婦聯(lián)缺乏相應的執(zhí)法權限,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只能結合受害婦女所在的鎮(zhèn)街道婦聯(lián)做一些宣傳教育工作,或是協(xié)調有關部門解決,但解決起來難度很大,收效甚微。依法起訴,法院因為村民委員會具有社會管理的職能,由于我國法律中對婦女土地承包權缺乏詳盡的可操作的司法解釋,以致法院在受理、判決此類案件時彈性很大。即使訴訟時婦女勝訴,執(zhí)行起來也很難。為此,婦女要求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婦女去找法院起訴時,法院答復暫緩受理外嫁女土地權益侵害案。因此各個部門在解決此類問題上顯得拖沓和被動,使受到侵害的婦女們往往爭得自己的合法權益很難。3、利益驅動導致矛盾加劇。當前農村特別是城鄉(xiāng)結合部村級集體經濟迅速壯大,當?shù)匾话惆慈丝诜峙浣洕找婕罢?。農村戶口利益的優(yōu)厚使經濟發(fā)達村的出嫁女不愿意把戶口遷到其他村去,而同城鎮(zhèn)男子結婚的“農嫁居”婦女更不愿隨其夫將戶口遷往城鎮(zhèn)。長此以往,導致農村資源和經濟利益增長速度有限性同人口增長速度急劇性的矛盾比較突出,利益分配、人地關系壓力逐年加大,“僧多粥少”的局面使村民們認為自身的利益被搶走了,所以紛紛排斥“出嫁女”、“離婚婦女”等邊緣人群。三、解決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的建議和對策目前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受侵害問題,我們認為一是有違背法律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落實;二是不利于和諧社會建設,問題不妥善解決,帶來不穩(wěn)定因素;三是不利于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在現(xiàn)有的社會保障程度以及集體經濟發(fā)展水平之下,維護農村婦女的土地權益,特別需要法律、政策的制度性保護,需要各級政府及部門的積極介入和有力的司法救助與監(jiān)督?,F(xiàn)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提高村組干部的法律意識。通過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把高層意識逐步轉化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推動農村廣大干部和群眾學法、知法、懂法和用法,增強法制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徹底清除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觀念,樹立男女平等意識,堅持依法辦事,在農村形成依法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氛圍。2、建立執(zhí)法監(jiān)督制度,廢除與法律相抵觸的村規(guī)民約。明確各級政府部門責任,建立執(zhí)法監(jiān)督制度,嚴懲瀆職人員。目前,對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不力現(xiàn)象的發(fā)生,固然有歷史、立法的原因,但“執(zhí)法不嚴”的因素也不容忽視。因此,應明確各級政府部門保護農村婦女權益的職責,建立起相關執(zhí)法監(jiān)督制度,加大對瀆職人員的懲罰力度,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加強國家法律對村規(guī)民約等的指導和規(guī)范,建立“村規(guī)民約”審查制度,在尊重村民自治的同時,出臺相關法律條文,規(guī)范政府監(jiān)督、管理村規(guī)民約的具體權限和程序,對涉及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的規(guī)定、村民或社員代表會的決定、村規(guī)民約進行徹底清理,對村規(guī)民約中侵害婦女合法財產權利的條款堅決予以清除,堅決制止村委會、村民小組制定的土政策大于法律的做法,完善對村規(guī)民約的審查和監(jiān)督,確保村民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行使自治權。3、積極爭取政策,提高婦女參政比例。當前農村重大事務的決定包括涉及利益分配的制度安排和規(guī)則制定過程中,婦女的利益要求和意見難以得到充分的表達,往往是由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決定,婦女在利益分配中處于不利地位。鑒于這種狀況,要爭取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爭取在原有的“至少要有一名女干部”的基礎上,制定出適當增加女性“一把手”比例的相關政策,為女性當選“一把手”提供組織保障和政策支持。第三篇: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司法保護調研.doc司法實踐中的農村婦女土地承包經營權及征地補償權問題淺析汪麗1內容提要:“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及“三十年不變”的土地政策保持了相對穩(wěn)定的土地承包經營責任制,但也存在重大缺陷,農村婦女結婚或離婚后土地承包權前、后難以協(xié)調。筆者列舉了五個審判實踐中案例,給予分析,并為我國在司法與立法上的完善提出了建議。我國農村婦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及征地補償權,除特別加以保護外,亦有學理探討之必要。關鍵詞: 農村土地承包 征地補償 婦女權益 案例分析 完善一、導論20XX年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有關農村婦女土地承包經營權及征地補償權的規(guī)定只有兩條,即該法第30條和第50條。這兩條規(guī)定,可以說僅僅是原則性規(guī)定,實踐中,遠不能適應農村現(xiàn)狀。20XX年,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的第32條、33條增加了有關規(guī)定,并于第55條規(guī)定了違反本規(guī)定的處理。但這幾條,仍可以說是原則性規(guī)定,司法實踐中,則問題多多。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村婦女屬弱勢群體,其承包經營權常受到侵犯。農村中普遍存在問題是婦女結婚或離婚后,其應當取得的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財產權益及與土地相關的其它財產權益得不到應有保障。這個問題已成為一個重大而普遍的社會問題,并且黨中央與國務院也已有所覺察與重視。1998年10月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農業(yè)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說明“要堅定不移的貫徹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的政策,同時要抓緊制定確保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期穩(wěn)定的法律法規(guī)?!?995年9月國務院關于穩(wěn)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的通知中規(guī)定了“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三十年不變的土地聯(lián)產承包制”,保持了相對穩(wěn)定的土地承包經營責任制,但也存在重大的缺陷:農村婦女結婚或離婚后土地承包權與農村婦女結婚或離婚前土地承包權如何銜接、如何協(xié)調的矛盾。請看以下五則案例:二、實例:案例一: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某村李某夫婦與村委會簽訂土地承包合同,取得該村5分田的承包權。在其丈夫死后,李某改嫁到他村,原村委會遂將其承包土地另行發(fā)包給同村村民黃某。李某得知后,以承包未到期為由要求村委會繼續(xù)履行合同,遭拒絕后向黃陂區(qū)人民法院起訴。法院經審理判決:村委會和黃某的土地承包合同是經過村委會的正當發(fā)包程序訂立的,黃某是該村村民,具有承包資格,且對土地進行了實際耕作,故應確認其所取得的承包權合法有效,但鑒于原告的原承包合同未到期,且對土地進行了實際投入,應予適當?shù)难a償。案例二:江蘇省海門市三星鎮(zhèn)民樂村一組女村民楊某,1987年與同鎮(zhèn)太陽村村民龔某結婚,婚后生育一女,女兒隨母楊某落戶于民樂村一組。1993年該組42.5畝土地被當?shù)卣饔?,建造三星疊石橋繡品城。同年12月1日,繡品城管委會與民樂村村委會、民樂村一組簽訂了土地補償協(xié)議,由管委會每月補償給民樂村一組村民2808.60元。1995年2月,民樂村村委會制訂了“村規(guī)民約”,規(guī)定已婚姑娘戶口不愿遷出的,不享有一切待遇。楊某遂起訴至法院。海門市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jù)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的規(guī)定,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權利,婦女結婚后,其責任田、口糧田、宅基地等應當受到保障。楊某結婚后,其戶口及所生女兒戶口一直在民樂村一組,故楊某母女享有與同組其他村民平等的權利。民樂村村委會制定的“村規(guī)民約”于法不符,嚴重侵犯了婦女合法權益,應確認無效。最后判決村委會支付村民楊某母女土地補償費1032元。 1汪麗,蕪湖市鏡湖區(qū)人民法院.doc案例三:安徽省繁昌縣峨山鄉(xiāng)風形村村民魯某,1997年出嫁到繁昌縣城關鎮(zhèn)城西村東風村民組,1998年生子汪某,魯某、汪某現(xiàn)戶口均在城關鎮(zhèn)城西村東風村民組,但在城關鎮(zhèn)城西村東風村民組未承包土地,其中,魯某在出嫁前在原村已分有土地且至今未變動。20XX年7月。城關鎮(zhèn)城西村東風村民組全部土地230.02畝被征用,并被給付土地征用費755萬余元。城關鎮(zhèn)城西村東風村民組按承包土地人口數(shù)發(fā)放了大部分土地征用費,因魯某、汪某未承包耕地,故未分。經交涉無效后,魯某、汪某以應分而未分得土地征用費為由,向當?shù)胤ㄔ浩鹪V,要求分得土地征用費42190元。一審法院經審理后以魯某、汪某在城關鎮(zhèn)城西村東風村民組未承包土地,魯某在娘家已分享土地承包權為由,駁回了魯某、汪某之訴訟請求。案例四:蕪湖市棠橋卷塘村女村民王平安招女婿張某,1988年1月生育一子,1994年11月張某戶籍由廬江縣遷入卷塘村。20XX年12月,屬于卷塘村、王家祠村和小周村共同所有的蓮塘口水面被行政征用,卷塘村因此取得84萬元水面征用補償款。依20XX年8月公示并經全村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的卷塘村蓮塘口水面補償分配方案現(xiàn)戶口在卷塘村的為常住戶,此類人員按100%比例分配;卷塘外嫁的姑娘,戶口現(xiàn)仍在卷塘的按70%比例參與分配因王平安一家三口分別屬于外嫁姑娘、外來女婿及其子女,按照“分配方案”王平安一家只有王平安能夠參加分配,又因王平安精神上有殘疾,特殊照顧王平安一人不按70%而按100%比例分到20XX元,而不是6000元。遂成訟。20XX年11月30日,蕪湖市鏡湖區(qū)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鏡民一初字第718號判決:被告一次性給付原告王平安一家三口水面征用補償款6000元。案例五:蕪湖市廣福行政村黃家村自然村女村民楊軍,1991年與廣福行政村殷家山自然村村民陶某登記結婚,20XX年戶籍遷入殷家山陶某戶。楊軍出嫁前在黃家村承包有土地,在嫁入殷家山村后沒有承包土地。1999年至20XX年期間,廣福行政村黃家村及殷家山村土地被長江大橋開發(fā)區(qū)等征用。有關征地安置費,黃家村居民組分配方案為:1991年以前出生的人,在黃家村有田地且戶籍在黃家村的此次可以參與分配安置補助費,人均1850元;對1991年以后出生的人,戶籍在黃家村的也可享受分配。殷家山居民組制定的分配方案為:1982年在殷家山分到田的人,按總金額30%實際人均1594元;1991年分到田的人,按總金額70%實際人均為3142元。因楊軍的戶籍在殷家山居民組,而田地在黃家村居民組,不符合兩個居民組所制定的分配安置補助費條件,兩居民組均未向原告發(fā)放土地安置補助費。后原告楊軍訴諸法院。20XX年2月12日。蕪湖市鏡湖區(qū)法院民事判決書鏡民一初字第58號民事判決:被告廣福黃家村居民組于判決生效后三日內給付原告楊軍征地安置補助費1850元,駁回其對殷家山居民組的訴訟請求。三:法理分析以上案例一,從理論上分析,法院是將農村土地承包權定性為債權而處理案件的。寡婦改嫁。其一般財產可隨身帶走,而承包經營權則亦可帶走,代價是相關人相應補償或賠償即可。這種判決值得商榷。如果將農地承包權定性為債權,那么發(fā)包人完全可以將土地再次發(fā)包,而僅僅對原承包人承擔損害賠償?shù)倪`約責任。在這種法律機制下,發(fā)包人完全可以賠償損失為代價收回已發(fā)包的土地,從而實現(xiàn)其侵害婦女土地權益的目的。特別是農村婦女的權益。相反,將農地承包權定性為物權,如果承包人通過正當發(fā)包程序取得這種權利,就取得了一種既能針對發(fā)包人又能針對其他任何人的絕對權,物權在有效保護農村婦女土地承包經營權這一功能上強于債權,其效力具有絕對性和排他性。享有債權性質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婦女,在其權利受到發(fā)包方之外的第三人侵犯時,很難針對該第三人獲得充分救濟;但如果其享有的是物權性質的承包經營權,那么她就可以直接針對任何侵犯其權利之人主張其排他性的權利。依據(jù)物權法則,法院判決是錯誤的。在法學理論上倡導土地承包權的物權性,有利于充分保護農村婦女財產權益,避免農村婦女之承包地被發(fā)包方或其它任何第三人之侵犯。.doc案例二是有關土地征用費補償?shù)陌咐?,法院判決維護了農村婦女的合法權益,并認定原村委會規(guī)定的“村規(guī)民約”違法而無效。實踐中,各地政策不一,類似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則很多,很亂。如1995年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安徽省繁昌縣城關鎮(zhèn)土地調整實施辦法規(guī)定了十類人享有土地承包權,同時亦規(guī)定了十類人不享有土地承包權。其中難免有屬于“鄉(xiāng)規(guī)民約”之類似條款,和違反法律與政策的情況,并最終侵害農村婦女權益。特別是從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十類人中之第二類、第六類、第九類、第一類中可明顯看出有違法之嫌?!芭匠黾拊谵r村的”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如果所嫁農村規(guī)定在原娘家享有土地,則就存在扯皮現(xiàn)象。案例三中,魯某系農業(yè)人口,其所在集體土地全部被征用后依法應當享有參與分配土地補償費、領取安置補助費的權利。征用被承包的集體土地的,應依法解除土地承包合同。土地管理法第12條規(guī)定,依法改變土地權屬和用途的,應當依法辦理土地權屬變更登記手續(xù)。征用土地不能越過集體土地所有者而直接向土地承包者進行。根據(jù)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guī)定,土地補償費用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即應屬全體村民共同享有,村集體的任何一員,都有權參與土地補償費的分配。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與土地承包人系兩個不同的概念。本案魯某所在村民小組集體土地288.63畝已全部征用,依土地管理法第47條2款規(guī)定,全村現(xiàn)有農業(yè)人口以戶口為準均系安置人員,包括現(xiàn)有土地承包人和未承包土地的人。一審法院按1995年承包土地人口分配上述費用值得商榷,這種做法將要造成的結果是承包人享有了所有者權益,承包期限不是30年而是永久的,土地承包人實際成了土地私有者。本案相反意見認為,法規(guī)并未明確規(guī)定土地征用補償費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分割,更沒有規(guī)定是以戶口人數(shù)為標準進行分割。該土地補償費性質上屬于對土地承包人的補償而不是出賣土地所得的價款,不是被征用土地的承包人,自然無權領取。土地補償費并非完全意義上的純集體資產,以擁有戶口就得到分配財產的資格,也是一種錯誤地理解。戶口只是主管部門對社會成員管理上的措施,并不當然取得財產分配權。根據(jù)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3款的規(guī)定,此種情況應由行政機關解決。鑒于孩子汪某在土地承包確立以后出生,發(fā)包之初未預留機動地,以后也沒有新開墾的及他人自愿交回的承包地,這涉及到當初承包方案,由行政機關用更為科學的農村承包方案來解決而非用司法方法解決。而案中魯某,在娘家取得了當?shù)氐耐恋爻邪鼨?,至今該權利仍舊存在。魯某自1997年5月嫁入繁昌縣城關鎮(zhèn)城西村東風村民組后,并沒有履行任何與土地相關的義務,不得作為特等公民而享有雙份權利。筆者意見,這是農村婦女出嫁后娘、婆二家土地承包權的銜接問題。因農村中土地價值不一樣,各地政策也不完全統(tǒng)一,應該允許婦女選擇較妥。以遷戶口為準,允許婦女選擇一份土地承包權,若無機動地可分可選,則應按市場行情酌情補償。案例四我鏡湖區(qū)法院判決支持了原告王平安一家三口水面征用補償款6000元的訴請。我們在判決理由中寫到:因城市建設需要,被告部分塘口水面被征用,而水面作為土地的一種,被征用的補償費應歸集體經濟組織所有,該補償款是對村民集體喪失生活保障資源的一種補償,凡是屬于村集體成員的,均有權依據(jù)成員身份參與分配。原告王平安原來即是卷塘村的村民,其子出生后即落戶于卷塘村,其夫張某1994年11月戶籍由外地遷入卷塘村,王平安一家也一直居住在卷塘村,因此原告王平安三人應與其他村民享受同等分配權利,現(xiàn)三原告要求與其他卷塘村村民享有同等的卷塘村塘口水面補償款分配權,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被告辯稱“分配方案”系通過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并報有關部門批準,但我們認為,“分配方案”即使經三分之二卷塘村村民同意,但也不得與法律相抵觸。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條第二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分配方案”有關外嫁女的分配原則與男女平等原則相違背,有關內容應當無效。案例五我院鏡湖區(qū)法院判決被告楊軍娘家所在的村民組補償楊軍征地安置補助費1850元。我們在判決理由中寫到: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顚S?,不得挪作他用,不需要統(tǒng)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fā)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征得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doc原告雖嫁入殷家山居民組,但在殷家山居民組沒有取得承包地,而安置補助費是基于對失地農民進行的一種生活補助,原告的土地仍在黃家村居民組,有權要求與黃家村居民組其他村民一樣平等分配安置補助費,故對原告要求被告黃家村居民組給付安置補助費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但數(shù)額應以黃家村居民組發(fā)放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支付。原告在黃家村居民組享有分配土地安置補助費后,在殷家山居民組不能再重復分配,故原告對殷家山居民組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案例四、五為鏡湖區(qū)法院所判決,均較好地保護了農村婦女的與土地相關的權益。四、司法與立法完善:隨著我國的法律的逐步完善和國家對農村問題的日益重視,涉農審判、切實保障農村婦女權益等問題引起了更多的研究討論。農村土地承包法第6條應在以后的婦女法中強化。新婚姻法第39條增加的一款:“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也應在以后的立法中有所體現(xiàn)與細化。日常生活實踐中,對于違背政策縮短土地承包期、收回結婚或離婚婦女承包地、提高承包費等錯誤做法,必須堅決糾正。為充分保護農村婦女權益,目前農村應做到幾下幾點:第一、根據(jù)實際擁有的土地、山嶺、草原、森林、荒地、水面、灘涂等自然資源的具體情況,按照該集體經濟組織的全體成員人數(shù)確定每人可承包經營的土地面積并平均劃分;第二、不分性別均分。并不得在土地數(shù)量、質量優(yōu)劣上歧視婦女;第三、在確定應完成上交的承包任務時,必須男女一視同仁,不得對婦女提出與男子不平等的要求;第四、使用宅基地時,必須對男性成員和女性成員平等對待、公平處理,保證男性和女性成員都平等地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第五、在分享土地征用補償費時,也應該公平合理并適當照顧嫁到本農村的婦女,不得歧視。要善于總結農村中的經驗教訓,必要時上升到法律予以完善。筆者意見,應該賦予農村結婚或離婚或喪偶之婦女選擇權,允許其優(yōu)先選擇對其有利的娘家或婆家土地承包經營。在婦女作為家庭成員共同承包農村土地時,為增強對其權利的保護,需要在婦女法等相關法律中增設關于婦女出嫁時承包戶分割承包地的特別規(guī)定。對于婦女結婚時原承包地的處理,可以按照共有物的分割之民法原理進行。如果承包土地在分割后無損于其經濟價值,則可按承包戶各成員的份額進行分割,有損其經濟價值的的,可給予相應經濟補償。 農村婦女的土地承包權不因離婚而喪失或有重大改變。農村婦女在離婚后不離開原地的,承包農村土地及其他村民待遇不變;離婚后離開原居住地的,相關單位應協(xié)調處理好她們離婚后的生活問題。若在娘家的土地未收回,原所在地可視情況恢復,若在娘家土地已被收回,原所在地不可對農村離婚婦女的土地承包份額作出收回的規(guī)定,要切實賦予離婚婦女相對的穩(wěn)定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讓她們生活沒有出路。注釋:參見陳小君,麻昌華,徐滌宇“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的保護和完善-以具體案例的解析為分析工具”.法商研究20XX年第3期.第77頁.參見魯建春“村規(guī)民約失公正 村民告倒村委會”.人民法院報20XX年1月25日.參見陳小君,麻昌華,徐滌宇“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的保護和完善-以具體案例的解析為分析工具”.法商研究20XX年第3期. 第78-79頁.參見中共中央繁昌縣城關鎮(zhèn)委員會文件中共城關鎮(zhèn)委員會 城關鎮(zhèn)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行農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參見郭彤講話.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第83頁.參見陳小君,麻昌華,徐滌宇“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的保護和完善-以具體案例的解析為分析工具”.法商研究20XX年第3期. 第80-81頁.4第四篇:關于農村婦女土地權益的調研報告關于呼市玉泉區(qū)農村婦女土地權益的調研報告近年來,由于農村城鎮(zhèn)化步伐不斷加快,尤其是部分鄉(xiāng)鎮(zhèn)、開發(fā)區(qū)的農村集體土地被國家征用,征地款的分配問題引起群眾的廣泛關注,在分配土地征用款時往往出現(xiàn)一些侵害婦女權益的問題。近年來,全區(qū)各級婦女組織共接待涉及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的信訪案件不斷增加,為依法維護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促進“和諧玉泉”的建設,區(qū)婦聯(lián)就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對玉泉區(qū)3個自然村,進行了專題的調研。權益侵害體現(xiàn)在:一、土地承包經營權得不到落實1、婦女因結婚而土地得不到落實。有些婦女因為結婚,土地被收回,即便有些村未規(guī)定收回出嫁女土地,但事實上出嫁女土地由娘家人耕種,出嫁后的婦女自然失去了對該土地的實際使用權和收益權。許多城邊村婦女在二輪土地承包以后嫁到婆家之后,由于土地資源緊缺,村里沒有基動地,嫁到本村來的媳婦,村里往往拒絕接收戶口,至于想分到土地簡直是一種奢望。這樣便造成許多婦女在夫家無法得到承包地,在娘家承包地又被取消的情況。對那些“農嫁非”婦女而言,這種情況更為嚴重,一些農村婦女與非農業(yè)戶口的男性結婚后,娘家村因其出嫁而收回土地,結果也就出現(xiàn)許多婦女因此而面臨落戶分田的空檔。需要著重說明的是,受農村土地30年承包期限不變的影響,全區(qū)10年來都沒調整承包土地,甚至于十幾年前娶進來的媳婦至今都沒有落盡戶口。2、有的村離婚婦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得不到落實。農村離婚婦女,因為土地不可移動的特殊性,往往在娘家或依附于前夫,無法單獨分出來,一些離婚婦女夫家所在地將承包土地給再婚妻子,而娘家所在地也不給或無法落實其承包土地。3、未婚女子的宅基地分配權得不到落實。周邊城區(qū)鄉(xiāng)鎮(zhèn)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宅基地成了一項重要的福利,包含很大的經濟利益。許多村宅基地分配男女有別,家有男丁占宅基地實屬當然,但是,家有女兒,按照農村風俗“女兒早晚都是別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般不會劃給女性宅基地。而未婚男子卻可以在結婚生子之前預先獲得宅基地。4、婦女因男方入贅土地承包經營權得不到落實。男方到女方家落戶,即屬于倒插門的情況,按照國家法律的規(guī)定男方可以到女方家落戶分田。但大多數(shù)地方村集體卻根據(jù)“從夫居住”的風俗,不給土地承包權,有的村規(guī)定只有招婿婦女和1個子女享有與本村村民相同的土地承包權,其丈夫和其他子女不能享有。5、征地補償款和集體福利享有權得不到保障。隨著城鎮(zhèn)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和項目建設的需要,對土地的非農建設性需求也不斷增大。在分配土地補償金政策上,雖然各級政府都明確男女平等的原則,但在實際操作中,對外嫁女、離婚婦女不發(fā)或少發(fā)土地征用補償金;在分配集體經濟時采取剝奪或不公平分配的形式,導致土地權益糾紛,其子女戶口在本村的也不能享受同等待遇。二、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存在問題和根源1、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受幾千年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認為嫁出去的姑娘理應到男家落戶,不能與娘家的村民爭土地、爭飯吃,所生的子女更沒有理由再到娘家爭土地和經濟利益。由于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頒布實施,在法律上確認了村規(guī)民約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農村過分強調“村民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理”,而忽略了“依法”的限制,如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對保障婦女合法權益和地位平等都有明確規(guī)定,中央和地方對保障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也專門制定了許多政策,但是部分村組仍以貫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由,以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決議、村委會決定或村規(guī)民約的形式,侵害甚至剝奪作為少數(shù)人的農嫁女、離婚婦女、大齡女的土地權益,出現(xiàn)村規(guī)民約與法律法規(guī)相抵觸的現(xiàn)象。這些村規(guī)民約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侵害婦女土地權益以及相關權益的現(xiàn)象。2、依法解決該類問題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定難度。缺乏必要的解決手段是農村婦女土地權益糾紛始終難以得到解決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許多土地權益受侵害的農村婦女找村干部,村干部因為村規(guī)民約的規(guī)定和村民代表的反對而無能為力;而且有的村本來就是村上的主要干部反對,即使大多數(shù)村民同意,因支書或村長的不同意也得不到落實;找政府,總認為土地是村里的,村民思想做不通,如強制執(zhí)行,則勢必造成干群關系對立,影響其它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在處理中手段不多,力度不夠,陷入兩難境地;找到各級婦聯(lián),各級婦聯(lián)缺乏相應的執(zhí)法權限,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只能結合受害婦女做一些宣傳教育工作,或是協(xié)調有關部門解決,但解決起來難度很大,收效甚微。依法起訴,法院因為村民委員會具有社會管理的職能,由于我國法律中對婦女土地承包權缺乏詳盡的可操作的司法解釋,以致法院在受理、判決此類案件時彈性很大。即使訴訟時婦女勝訴,執(zhí)行起來也很難。為此,婦女要求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婦女去找法院起訴時,法院答復暫緩受理外嫁女土地權益侵害案。因此各個部門在解決此類問題上顯得拖沓和被動,使受到侵害的婦女們往往爭得自己的合法權益很難。3、利益驅動導致矛盾加劇。當前農村特別是城鄉(xiāng)結合部村級集體經濟迅速壯大,當?shù)匾话惆慈丝诜峙浣洕找婕罢?。農村戶口利益的優(yōu)厚使經濟發(fā)達村的出嫁女不愿意把戶口遷到其他村去,而同城鎮(zhèn)男子結婚的“農嫁居”婦女更不愿隨其夫將戶口遷往城鎮(zhèn)。長此以往,導致農村資源和經濟利益增長與人口增加速度矛盾比較突出,利益分配、人地關系壓力逐年加大,“僧多粥少”的局面使村民們認為自身的利益被搶走了,所以紛紛排斥“出嫁女”、“離婚婦女”等邊緣人群。三、解決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的建議和對策目前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受侵害問題,我們認為一是有違背法律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落實;二是不利于和諧社會建設,問題不妥善解決,帶來不穩(wěn)定因素;三是不利于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在現(xiàn)有的社會保障程度以及集體經濟發(fā)展水平之下,維護農村婦女的土地權益,特別需要法律、政策的保護,需要各級政府及部門的積極介入?,F(xiàn)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提高村干部的法律意識。通過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把高層意識逐步轉化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推動農村廣大干部和群眾學法、知法、懂法和用法,增強法制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徹底清除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觀念,樹立男女平等意識,堅持依法辦事,在農村形成依法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氛圍。2、建立執(zhí)法監(jiān)督制度,廢除與法律相抵觸的村規(guī)民約。明確各級政府部門責任,建立執(zhí)法監(jiān)督制度,嚴懲瀆職人員。目前,對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不力現(xiàn)象的發(fā)生,固然有歷史,但“執(zhí)法不嚴”的因素也不容忽視。因此,應明確各級政府部門保護農村婦女權益的職責,建立起相關執(zhí)法監(jiān)督制度,加大對瀆職人員的懲罰力度,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加強國家法律對村規(guī)民約等的指導和規(guī)范,建立“村規(guī)民約”審查制度,在尊重村民自治的同時,出臺相關法律條文,規(guī)范政府監(jiān)督、管理村規(guī)民約的具體權限和程序,對村規(guī)民約中侵害婦女合法財產權利的條款堅決予以清除,堅決制止村委會、村民小組制定的土政策大于法律的做法,完善對村規(guī)民約的審查和監(jiān)督,確保村民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行使自治權。3、積極爭取政策,提高婦女參政比例。當前農村重大事務的決定包括涉及利益分配的制度,婦女的利益要求和意見難以得到充分的表達,往往是由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決定,婦女在利益分配中處于不利地位。鑒于這種狀況,要爭取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爭取在原有的“至少要有一名女干部”的基礎上,制定出適當增加女性“一把手”比例的相關政策,為女性當選“一把手”提供組織保障和政策支持。呼市玉泉區(qū)婦聯(lián)20XX年4月2日第五篇:關于農村婦女土地權益的調研報告關于呼市玉泉區(qū)農村婦女土地權益的調研報告近年來,由于農村城鎮(zhèn)化步伐不斷加快,尤其是部分鄉(xiāng)鎮(zhèn)、開發(fā)區(qū)的農村集體土地被國家征用,征地款的分配問題引起群眾的廣泛關注,在分配土地征用款時往往出現(xiàn)一些侵害婦女權益的問題。近年來,全區(qū)各級婦女組織共接待涉及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的信訪案件不斷增加,為依法維護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促進“和諧玉泉”的建設,區(qū)婦聯(lián)就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對玉泉區(qū)3個自然村,進行了專題的調研。權益侵害體現(xiàn)在:一、土地承包經營權得不到落實1、婦女因結婚而土地得不到落實。有些婦女因為結婚,土地被收回,即便有些村未規(guī)定收回出嫁女土地,但事實上出嫁女土地由娘家人耕種,出嫁后的婦女自然失去了對該土地的實際使用權和收益權。許多城邊村婦女在二輪土地承包以后嫁到婆家之后,由于土地資源緊缺,村里沒有基動地,嫁到本村來的媳婦,村里往往拒絕接收戶口,至于想分到土地簡直是一種奢望。這樣便造成許多婦女在夫家無法得到承包地,在娘家承包地又被取消的情況。對那些“農嫁非”婦女而言,這種情況更為嚴重,一些農村婦女與非農業(yè)戶口的男性結婚后,娘家村因其出嫁而收回土地,結果也就出現(xiàn)許多婦女因此而面臨落戶分田的空檔。需要著重說明的是,受農村土地30年承包期限不變的影響,全區(qū)10年來都沒調整承包土地,甚至于十幾年前娶進來的媳婦至今都沒有落盡戶口。2、有的村離婚婦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得不到落實。農村離婚婦女,因為土地不可移動的特殊性,往往在娘家或依附于前夫,無法單獨分出來,一些離婚婦女夫家所在地將承包土地給再婚妻子,而娘家所在地也不給或無法落實其承包土地。3、未婚女子的宅基地分配權得不到落實。周邊城區(qū)鄉(xiāng)鎮(zhèn)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宅基地成了一項重要的福利,包含很大的經濟利益。許多村宅基地分配男女有別,家有男丁占宅基地實屬當然,但是,家有女兒,按照農村風俗“女兒早晚都是別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般不會劃給女性宅基地。而未婚男子卻可以在結婚生子之前預先獲得宅基地。4、婦女因男方入贅土地承包經營權得不到落實。男方到女方家落戶,即屬于倒插門的情況,按照國家法律的規(guī)定男方可以到女方家落戶分田。但大多數(shù)地方村集體卻根據(jù)“從夫居住”的風俗,不給土地承包權,有的村規(guī)定只有招婿婦女和1個子女享有與本村村民相同的土地承包權,其丈夫和其他子女不能享有。5、征地補償款和集體福利享有權得不到保障。隨著城鎮(zhèn)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和項目建設的需要,對土地的非農建設性需求也不斷增大。在分配土地補償金政策上,雖然各級政府都明確男女平等的原則,但在實際操作中,對外嫁女、離婚婦女不發(fā)或少發(fā)土地征用補償金;在分配集體經濟時采取剝奪或不公平分配的形式,導致土地權益糾紛,其子女戶口在本村的也不能享受同等待遇。二、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存在問題和根源1、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受幾千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